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不懈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战略决策10年来,我们党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有序推开、逐步深化,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强调“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首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性“是中国文化之根,寻找出中国文化的历史之源”[1]。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辩证地继承和扬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

    其次,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即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文化是一个国家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承载着每个公民的理想信念,反映着每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特质。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人民性是中国文化之主体,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化的时代特征。随着改革开放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

    最后,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在大发展大变革,思想在大交流大交锋,谁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从国内看,我国重要战略期与改革攻坚期并存,小康关键期与矛盾凸显期同在,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日益广泛,影响愈加深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文化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一切文化都是有功能的,文化与人的需要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人类必须利用已有的文化传统,发挥其功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文化在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客观世界的改造。文化的功能体现在影响和制约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这两个层面。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了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定位,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功能的认识。

    1.引领风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不断发达的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出现。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违法乱纪、强取豪夺、贪污腐败等社会风气,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取向,一些人不辨是非、善恶、美丑,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社会现象也屡见不鲜。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筑道德共识,引导“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时代新风,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是对文化“引领风尚”功能的具体阐述。报告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任务,彰显了文化在引导社会思潮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教育人民

    “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整套渗透于人类活动的外在形式以及思想深处的价值观念。简而言之,文化就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系。”[2]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发挥文化“教育人民”的功能,关键是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健体、强基固本,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总之,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它引领社会思潮,教育人民,凝聚社会共识,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功能建设的重要体现。

    3.服务社会

    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作方针,到20世纪90年代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拓展为整个文化工作的方针,体现了我们党对文艺(文化)“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服务”功能认识的探索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提出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表明我们党把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具体到了“文化权益保障”、“文化素质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等领域,通过加强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民生工程等举措,将文化服务延伸到最基层。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将成为凝聚民智民心、激发社会活力、铸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依托。

    4.推动发展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探索、起步阶段,逐步走向了迅猛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等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5个以上百分点。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到1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增加到2.5%以上。北京、江苏、广东、云南等近10个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5%。[3]2011年,全国国内电影票房由2003年的10多亿元增长到了131亿元,实现了连续9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家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共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四批共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首批共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催生出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以上数据和事实都说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经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直是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以及中央全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在党的十六大之前,中央把思想文化问题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进行规划布局。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任务进行了具体规定,对实践层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系统总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索,并首次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行了部署。从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地位、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比较前后两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会发现,如果说前者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调突出了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体现了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后者则把精神文明视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体现了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思考。这种对精神文明建设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定位提升,实质上赋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对独立的地位与价值,而不再是配合性、策略性的实践角色。

    十五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命题。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提出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一时期中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设定基本没有超越精神文明建设的框架,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再次确认:“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见,十六大之前,中央虽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命题,但这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另外一种表述形式,尚未形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完整思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于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重点论述,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文化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个主题,十六大提出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其一,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二,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其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其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应该说,十六大对文化建设的具体部署体现出中央在战略上把文化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超越了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在更为宽广的视域中展示其相对独立的内在逻辑和实践策略,从而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轮廓。

    十六大之后,中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渐趋明确,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日益明晰,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思考愈发成熟。这突出表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此,中央分别从推进理论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等方面进行工作布局。这显然是对于十六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且特别强调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此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十六大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为中央更为清晰地把握文化发展与建设规律奠定了坚实基础。因而,党的十七大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并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作为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这标志着中央已经对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方向、目的、动力、战略、策略等关键问题有了较为清晰和完整的思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此进行了总结,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命题,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随后党的十八大分别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安排,以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具体路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经验。

    1.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任何国家的文化建设与发展都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并以之为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富有科学性与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与生命力来自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充分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方法论原则,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的教条,而只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以此作为延续其科学性与生命力的内在根据。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顺应了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客观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从而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2.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思想共识、奠定道德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进而有效引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真正在社会生活中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通过挖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思想共识;通过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社会道德基础。

    3.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以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我们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于文化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文化建设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属性,又具有政治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属性,前者体现为文化建设需要满足人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后者体现为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原则。我们国家在改革之前曾经过于强调文化建设的政治意涵,从而提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极“左”口号,以至于忽略了文化建设的社会属性,这必然会湮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内在活力。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核心价值取向,符合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这必然会因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与文化建设的创造性参与,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真正生命力。

    4.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首次提出来的,提出这一方针的特定历史背景是政治干预学术领域正常的观点争鸣,从而影响、干扰了文化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正是针对这一现象,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虽然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文化领域的“双百”方针,但并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好这一方针,在文化建设领域出现了不少问题,留下了深刻教训。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再次明确继承这一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展现出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是正确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在以后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个方针。

    5.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文化发展是通过传承、交流与创新实现的。一方面,文化传承保证了文化的连续性、整体性,通过文化传承,保留了文化价值体系中的良性要素,确认了特定民族文化系统的独特个性与身份特征,从而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存在;另一方面,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促成了多元价值元素的互融互通,为特定文化的价值再造与创新提供灵感与借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与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本质规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当下我国而言,所谓文化创新,就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需要而对于既有文化系统,包括文化价值观念、文化知识体系、文化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体制等方面的解构与再造。只有文化创新,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真正动力。

    6.将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一方面表现在精神层面,即让整个社会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一个国家即使创造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并且能够使人民生活富裕程度不断得以提高,但如果缺乏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提升,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会陷入道德匮乏、价值观虚无的社会发展危机,这最终也会限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精神层面的文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就需要通过文化事业的实践布局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物质层面,即通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来体现文化的活力与影响力。在当今世界,文化产品所蕴含和展示出来的不仅是越来越高的科学理念和技术水平,且是越来越突出的人文底蕴和价值观念,因此,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不仅获得了看得见的物质生产力,而且实现了文化价值观的凝聚和传播,这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内文化认同感与国际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7.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软实力本质上体现的是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这表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就国内来说,文化软实力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国际而言,文化软实力体现为世界文化交流中不断增强文化实力与竞争力,并能够以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对世界文化格局和走向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上体现出来的,没有高度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强国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既需要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稳固文化认同之根,又需要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从而不断赋予文化软实力以崭新生命力。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历史行进中所形成的既定经验,对于我们反思当前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制衡西方大国文化扩张的必然选择,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遵循的是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改善文化民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我们所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社会的和谐、生态的美丽、文化的复兴,而且文化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经济和政治更具竞争力、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它对内表现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加快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努力推动文化建设,把我国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制衡西方大国的文化扩张的必然选择,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

    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第三,公民素质全面提升。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建成的必要条件。国民素质相对较高,是文化强国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第四,中华文化创造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迸发活力,充满创造力,形成竞争力。文化强国,强就强在创新。

    第五,全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有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否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事关文化的传承、创新,事关文化的振兴、繁荣。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六,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个国家要对世界产生影响,不仅要靠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而且要靠文化力量。前面已经讲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点举措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1.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说到底,解决的是文化建设的目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大众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的客观要求。“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目的”的问题。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的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体现到文化建设上,就是要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为重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用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依靠力量,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为根本途径,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建立健全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多提供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多做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事,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思考、探索和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如何解决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文化产品的生产脱离群众自我循环的问题,彻底改变“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现状。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的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是文化改革发展方向的具体化,最主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文化改革发展要面向群众的问题。正确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能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中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是文化市场的消费主体,群众通过市场来选择和实现自己的文化消费,面向群众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市场与面向群众是统一的,与坚持“二为”方向是一致的。

    二是文化改革发展目的的深刻化,最主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文化改革发展的主体是谁这一核心问题。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目标,到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再到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文化改革发展目的的认识,已从笼统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细化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发展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牢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自觉走与人民结合的道路,站稳群众立场,培养群众感情,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文化改革发展依靠力量的科学化清晰化,最主要的是从理论上解决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合力”问题。文化发展根本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要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挖掘基层的文化资源,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文化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文化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衡量文化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还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培养造就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总之,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为各类文化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一起上、公有制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一起上,汇聚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2.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的问题

    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的问题,说到底,解决的是文化建设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什么样的发展思路、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问题。主要以思想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发展理念,是解决走什么路问题的总开关。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找到了出路,也就找到了发展道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于文化改革发展究竟应该走什么路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集中展示和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其中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是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过程。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从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把影响我们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找准,到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围绕着发展先进文化确实存在着很多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再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做法和规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传统体制中解放出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随着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的过程不断深化,在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目的、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也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同时谋划文化发展思路并使之不断清晰的过程。从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发展,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到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再到对以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以及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融合发展的强调,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清晰明确,既突出了重点,又指明了方向、动力来源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最大成果,是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鲜明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反映了我们党对推进我国文化建设总体格局的深刻把握。这条道路可以概括为: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一个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一个主题——科学发展,围绕一个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依靠一个动力——改革创新,实现一个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是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贡献,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理解这条道路,必须进一步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握这条道路的本质特征。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到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

    二是要把握这条道路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推动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念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三是要把握这条道路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追求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四是要把握这条道路的主题。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科学发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鲜明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鲜明主题。只有通过科学发展,文化建设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实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文化的科学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激活文化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后劲,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要把握这条道路越走越宽的根本保证。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前者是根本的政治保证,后者是这条道路越走越宽的根本保证。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一切进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创新,最鲜明的标志也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

    六是要把握这条道路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文化改革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的问题

    文化改革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的问题,说到底,解决的是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的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长远战略和长期奋斗目标。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标志性的成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命题的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继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之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国际经验的借鉴,特别是我国二十多个省区市提出的文化强省、文化强区、文化强市目标及其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和提升。从国家层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为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而不懈奋斗的雄心壮志,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最重要的特点是目标任务确定上的科学态度。在目标任务的确定上,始终遵循文化改革发展的目的,特别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要求,并坚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与国家现代化战略部署相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是长远战略和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我们党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又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

    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改革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创新,最重大的成果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一是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这就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阶段性目标。这就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所提出的、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三是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步骤。这就是“两步走”的初步安排:第一步是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步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远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暂时没有提出具体时间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远目标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充分激发一切有利于文化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这个总要求,规定了党委、政府、行业、社会、企事业单位在我国文化建设整体运作体制机制中的作用和职责,明确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的改革取向。落实这个总要求,既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需要深化相关体制改革。

    第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科学界定国有文化单位的性质和功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以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为着眼点,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培育文化事业骨干。为文化长远发展、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首先要积极发展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流通网络,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第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更好地以管理促发展促繁荣。

    第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文化经济政策和改革配套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引导文化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第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多年来的文化改革发展,使我们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化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文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这些经验,反映了我们对文化改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很好地坚持。

    注释:

    [1]胡鞍钢、刘韬.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是文化复兴——兼谈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14):6-12.

    [2]邢悦.文化功能在对外政策中的表现.太平洋学报,2002,(3):78-85.

    [3]乔申颖.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N].经济日报,2010-12-05.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