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再次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包括社会生态、政治生态,文学生态等。

    具体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与部署

    十八大报告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是我党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这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新概括与再升华。

    (一)确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新理念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二)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报告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产品又称为绿色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生态产品概念的提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项具体的衡量指标。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这将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生态文明建设新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三)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伴随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应运而生,它是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我们的发展,不但要考虑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而且更应该考虑中华民族子子孙孙的生存问题。这是有战略远见的提法。选择这样一个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就是针对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国策和方针。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六)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三、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致力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飞跃。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过程

    “生态文明”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过程和深入的思考,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并且强调要抓好思想道德、党风廉政、社会风气,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逐渐感到光有两个文明还不足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到了90年代,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日益突显,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第三种文明形态——“政治文明”。9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关注生态文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说,“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很多环保措施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加以阐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系统化、完整化,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独立成篇,这是我们党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战略思想方针的再概括和再升华。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第一,中国环境现状。众所周知,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人均不可再生资源储备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资源消耗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倍,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的1/10,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名列世界122位,我国5万公里主要河流的3/4以上都无法让鱼类生存,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全球第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

    正视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成立环保机构,制定环保政策,推行环保措施刻不容缓。虽然我们有一些措施一些法律,但是执行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究其根本,是我们仍然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我们的干部考核体系大体上是“唯GDP”的,地方官员往往为了追求政绩而牺牲环境。

    第二、国际环保趋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生态环境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0年联合国制订《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这一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必然结果。

    第三,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而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2]只不过,儒家更看重“人文”一面,道家更看重“自然”一面,佛更看重事物的因果关联。正如儒家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道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齐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教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是一种深层生态学,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一些西方生态学家提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3]

    第四,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种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与自然的对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与自然的和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4]马克思恩格斯也很早就把自然、环境和生态摆在对人的优先发展的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人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告诫我们:“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6]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当然受自然规律支配。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一定会受到历史的惩罚。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7]

    第五,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样性,如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亚洲文明等等。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大约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大约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大约三百年。在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

    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我党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引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高举建设生态文明的旗帜,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对维护世界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贡献。

    2.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沉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促进微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求促进宏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绿色经济的比重。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更有力地促进生活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面临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重大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国性、整体性演变,正成为制约发展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障碍。

    近年发生的血铅污染事件、四川什邡群体性事件、各地PX项目群体性事件等警示我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方式,即牺牲环境求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正视这一重大国情,在认识和行动上反应迟缓,那么环境问题就会演变成环境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执政理国的全新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社会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对食物、水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关于安全、环境的需求必然上升。生态环境既事关基本需求,又关系安全发展等高层级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但是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全社会深切地感受到资源枯竭、水土流失、食品安全和水气声渣污染的环境恶化之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环境污染已成为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环境容量就是发展空间,资源禀赋决定发展路径。我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的客观限制,决定了建设小康社会,如果不十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的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难以真正提高。我们党只有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5.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升华。十六大以来的10年,转方式,重质量,降成本,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这10年,国家首次将节能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就是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某种程度上,它们成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这10年,为了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层次的战略举措,国家把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并出台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10年,即使面临金融危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依然果断决策,力促产业结构升级,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从源头上扭转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贡献。十八大报告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特别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自觉认识到人类文明形态正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占领文明形态高地,将使中国在文明复兴以及发展模式转型上迈出一大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而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极大丰富和拓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8]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却承载着20%以上的人口,所以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这是发展的基础。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地貌不同,许多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活动,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甚至无法修复。不能为了生产和生活需求而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国土空间破坏了,要让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有不同的开发取向。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对认为,我国经济开发有三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肖金成同时指出,为保证足够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且不挤占过多的生态空间,一是需要在单位面积里承担更多的产业和人口;二是城市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大城市病”,不宜盲目照搬特大型城市模式,要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三是生态空间里不适宜居住的大量人口应逐步移出,避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9]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其它资源一起,在整个资源大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在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加快对“蓝色国土”的资源开发和保护,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要坚持陆海统筹原则,依据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及极地区域的不同法律地位和自然属性,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坚持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海洋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控制相结合,以近岸海域资源环境保护为主,逐步向远海拓展,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模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10]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是高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五)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1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公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3.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4.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美丽中国,在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创新过程中,党对社会建设的部署越来越全面,对发展规律和深层次矛盾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未来目标和方向的把握越来越明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

    (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站在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美丽中国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的时代要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积极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才能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抓住这些紧迫任务和关键环节,持续加以推进和完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明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全面和谐。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列为前进道路上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抓住这些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发展中的阻碍,保障发展的持久、稳定、协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巩固既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弥补不足,补齐短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深刻而准确地抓住了建设美丽中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出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铸就体魄之美。美丽中国要有健康的体魄。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孕育形象之美。美丽中国要有秀丽的形象。坐着宝马喝污水,即便兜里的钱再多,房子盖得再漂亮,与美丽中国终归是背道而驰。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们过上既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又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凝练气质之美。美丽中国要有优秀的气质。社会的气质取决于制度建设和道德涵养。内在的气质之美,是凝聚和升华外在之美的保障和灵魂。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道德培养,以制度维护环境公平,以道德规范环境秩序。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催生行为之美。美丽中国要有文明的行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美丽,既体现在他的整体形象上,也反映在每一个公民的行为中。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先行一步,走在前列。探索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5-237.

    [2]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

    [3]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EB/OL]..

    [4]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EB/OL]..

    [5]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6]恩格斯.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7]恩格斯.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19)..

    [9]新亮点.以生态文明支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EB/OL]..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19)..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