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一本通-供给与需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量,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经营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量。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平衡下,市场同样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市场的均衡过程就是商品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均衡,只有动态的稳定,供需平衡那一点,就是有限的稀缺资源燃烧出最靓丽光芒的那一刻,经济学以此笑傲各学科——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的全部。

    需求与供给:经济学的永恒话题

    需求指大众因需要一件产品而产生的要求;供应是指贩商响应大众的需求而提供的产品供给。

    在营销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卖得越多越好。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把梳子卖给和尚,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和尚剃度出家,根本就没有头发,要梳子又有什么用呢?面对根本没有需求的市场,许多人都纷纷打了退堂鼓,但最后剩下的甲、乙、丙3个人没有走,而是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周的期限到了,甲、乙、丙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战绩,甲先生只卖出了1把,乙先生卖出了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公司请他们说说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3座寺院历尽千辛万苦,虽然被无数的和尚臭骂和追打,但仍然没有屈服。

    在下山的途中他碰到了一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因为头皮痒使劲地挠头,于是他灵机一动递给小和尚一把梳子,小和尚满心欢喜,很高兴地买下了这把梳子。

    乙先生来到一座名山古寺,发现这里山高风大,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们头发都乱蓬蓬的。

    乙先生找到住持,说:“香客们蓬头垢面是对佛最大的不敬,您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才行。”住持认为有理。古寺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看到这里的香客络绎不绝,于是,就对方丈说:“凡来此地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东西回赠,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正好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作为赠品。”

    方丈听后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

    在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

    需求是有效的需要,而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它由两个条件构成: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有:商品本身的价格(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上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上升,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消费者的收入下降,需求量也随之下降)、相关商品的价格(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消费者的偏好(需求量随着偏好的增强而上升,随着偏好的减弱而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需求量随着价格预期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预期的下降而下降)等。

    在经济学中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

    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有: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商品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商品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生产成本(供给量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而上升)、生产的技术水平(供给量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下降而下降)、相关产品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供给量随着未来预期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未来预期的下降而下降)等。

    需求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法则,即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价格越高,消费者的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量上升。

    例如:如果冰激凌的价格每勺涨了20美分,消费者将会减少对冰激凌的需求,转而去购买冷冻酸奶。

    如果冰激凌的价格每勺便宜了20美分,消费者就会多买一些。由于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由此可见,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经济中的大部分物品都适应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

    对于如此普遍的现象,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涨,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也有少数物品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很稀有的,在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这些商品常常会因为价格的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

    需求曲线是指用曲线方式来表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产品的数量。

    供给的价格弹性在概念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相似,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1%时,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更精确地说,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供给弹性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最有用。

    要点回顾

    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反过来,供求决定价格,并通过调节不同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影响市场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因而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一种辩证关系。

    消费心理:东西好买,满意难求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消费者心理受到消费环境、消费引导、消费者购物场所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往往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个星期天,老王到集贸市场去赶集,临出门时老伴叮嘱他:“买一只活鸡回来,不要买太贵的,超过15元就不要买了。”老王到了集贸市场,买完其他东西后,直奔卖鸡的摊位。老王先问了几个卖鸡的摊主,价格都在15元以上。老王想,这比老伴的嘱咐要贵多了,于是到处找卖15元的活鸡。大半个市场都被他转遍了,终于有一个摊位卖的活鸡是15元一只。老王很高兴,正要掏钱购买,这时,他却听到不远处传来叫卖声:“活鸡降价了,12元一只。”老王走过去,用手掂了掂鸡,觉得和刚才的差不多,而且只卖12元,赶紧就把钱递到了卖主的手里,老王心里想:今天真是没白来呀,占了3块钱便宜。于是,老王高兴地一手拎着活鸡,一手扛着东西回家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

    消费者心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消费者个人客观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和心理过程。例如,一个人在收入不同、心情不同的状态下,消费心理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另外,一些购买行为,比如冲动型购买行为、炫耀性消费或者消费攀比,就是消费心理在行为过程中的一些外化表现。

    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消费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

    消费者的心理过程是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动态化表现,包括产生需要、形成动机、搜集商品信息、做好购买准备、选择商品、使用商品、对商品信用的评价与反馈。

    例如,对一个喜欢吸烟的人来说,香烟对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会对香烟形成一定的偏好和需要,并形成购买动机。继而就会对有关商店和香烟的信息进行搜寻,并最终决定去买什么牌子的香烟。

    消费者在使用过后也会对香烟做出一个评价,好抽还是不好抽,如果消费者感到满意,下次还会购买同类产品,形成一定的购买习惯和品牌忠诚度。

    消费动机指消费者由于自身因素而产生的消费心理冲动。消费动机既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

    比如,在2003年4月“非典”期间,消费者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出现了大量购买汽车、消毒液的热潮,这种消费动机就是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产生的。

    消费习惯是指消费主体在长期的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一定的消费事物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偏好的消费行为。

    消费习惯具有稳定性、继承性、普遍性的特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要点回顾

    当今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主导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有钱难买消费者的满意,只有算准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才能算好生意经。

    替代效应:涨价有借口

    因一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

    当某一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时,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就会增加;而当某一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会减少对该种商品的消费。

    在以色列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天,克尔姆城里的补鞋匠杀死了一个顾客。于是,这个补鞋匠被带上了法庭,法官宣判把他以绞刑处死。

    判决宣布之后,一个市民突然站起来大声地说:“尊敬的法官,被你宣判绞刑的可是咱们城里的补鞋匠!我们只有他这么一个补鞋匠,如果你把他绞死,我们的鞋该由谁来修补呢?”

    这时,克尔姆城的市民们也异口同声地呼吁。法官听后,也赞同地点了点头,又重新进行宣判。“克尔姆的公民们,”他说,“你们说得对,因为我们只有一个补鞋匠,处死他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城里有两个盖房顶的,就让他们其中的一个替他去死吧!”

    这个寓言故事道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当然这样的故事也只有在寓言里才能出现。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中,关于替代品的案例也随处可见。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后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相同效用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对消费者来说会产生两种影响:

    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在这里,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经常会有替代效应出现。从替代效应来看,2004年爆发的禽流感对家禽类相关产品的生产给予了很大打击,但从整体上来说并未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为在禽流感流行期间,鸡肉是人们在饮食上抵制相对最明显的,同时,这也波及了鸭、鹅等家禽的相关产品。家禽历来是人们的主要食用对象,由于人们的抵制,它们的供应量大幅度减少,于是,人们把肉食对象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猪、牛、羊、鱼等动物的身上。这些产品的供应量增加,这样,就整体而言,对肉类的消费并没有减少,这就是替代品所起的作用。

    如果一种商品的相近替代品很多,它的需求就富有弹性,因为消费者很容易从该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例如,黄油和人造黄油很容易互相替代。假设人造黄油的价格保持不变,黄油价格略有上升,那么,黄油的销售量就会大大地减少。与此相比,由于鸡蛋是一种相近替代品很少的食物,鸡蛋的需求弹性相比黄油而言就小得多了。

    要点回顾

    对消费者来讲,总希望所购物品替代品足够多,一旦一个涨价,可以选择另一个。对生产者来讲,则应该提高商品的不可替代性,让自己的产品变得不可或缺。

    消费效用:没有绝对的满足,却有理性的消费

    消费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所有满足。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消费的满足感不同,所以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带给自己最大满足的消费。消费效用是一种心理满足程度。

    一天,兔子和猫对“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的问题争论不休:

    兔子抢先说:“要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非萝卜莫属了,那股清香味儿,尤其是秋天的萝卜,又香又脆,吃起来还甜滋滋的,想想就要流口水。”

    猫对兔子的看法不屑一顾,它说:“我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鱼更好吃的东西了。你想想,那鲜嫩的肉、柔软的皮,嚼起来又酥又松。只有我这样幸福的动物,才懂得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它们两个都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为此争论了很久,僵持不下。最后只好找来猴子为它们评评理。

    猴子听了它们的意见,都不同意。它笑着说:“你们真是笨得可以,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当然是桃子啦!”

    猴子说完后,兔子和猫直摇头,说:“我以为你要说什么新鲜的东西,你居然说是桃子,那玩意儿毛茸茸的,怎么会好吃呢?”

    兔子、猫和猴子对不同的食物都有各自的偏好,这就是效用的作用。

    消费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所有满足。例如,人们在饥饿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食欲,消费食品就可以使食欲得到满足。

    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是用来衡量消费者通过消费从某种商品和服务之中使自己的需求或欲望得到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降低时有所参考,因此,我们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也有了衡量标准。

    虽然效用是心理满足程度,没办法衡量,但通过每个人的行为,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效用来。

    例如,一个消费者想要买一本书,在买书之前,他先要大致看一下书的内容,包括目录、简介、前言、后记之类,除此之外,还要看看书的定价,衡量一下这本书值不值得买。若这本书对他的实用价值(即这本书对他的效用)小于定价,他是不会买的,只有等于或大于时他才会购买。这本书最终会有人购买,也会有人不买,这都源于这本书给每个人带来的效用不同。

    经济学依赖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物品和服务。正如俗话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人喜欢喝酒,那么酒对他而言效用就很高,但对一位不愿意闻酒味的女士来说,酒就是效用很低,甚至是负效用。很显然,在做决定的时候,爱喝酒的人自然会把酒视为至宝,而女士们可能更钟情于化妆品或衣服之类的物品。

    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想法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列。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概念。偏好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当消费的商品量增至某一数量时,总效用会达到最大限度,继续增加商品消费量,效用就不再增加甚至会减少。

    负效用:负效用和效用一样,它的衡量标准因人而异,指某种商品或劳务给人们所带来的不舒服或痛苦的感受。

    要点回顾

    对市场来说,商品的市场需求源自于商品向消费者提供的效用。传统的消费者追求产品的基本价值功能,要求产品实惠耐用,注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质量保障性。对于商家来说,寻找市场和消费效用的链接点,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效用达到最大化,才能永远不滞后。

    边际效用递减:过犹不及的数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的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不断地等量增加,那么在超过某一点后其产品的增量会越来越小。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佛教《百喻经》中有一个寓言:

    一个人觉得肚子饿了,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下去6个,感觉还没有饱,于是又买了第七个吃,可刚吃下去半个煎饼时,他就觉得很饱了。这时,他心中懊悔不已,随即便用手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并说道:“我真是笨得可怜,不知节省!早知道后面的半个煎饼就能填饱肚子,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吃就可以了,前面吃的那6个煎饼不是白吃了吗?”

    “边际”是经济学中的常用术语,通常是指新增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多消费一单位商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初的边际概念,是西方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经济学家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应用于任何经济中的任何可以衡量的事物上。正因为这一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故有人称之为“边际革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碰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进行边际分析。例如,你在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小百货店,是什么原因使你决定要营业24小时,为何营业时间不是早8点到晚9点呢?你可能会这样想:24小时营业当然要额外(边际)花费一些成本(如水电费、营业员的工资等),但是额外收益(就是多营业11个小时的营业收入)也很可观,只要额外收益高出额外成本那么就是可行的。

    这就是你在拿额外增加的成本与额外增加的利润作比较,而并没有将建百货店的费用、购买柜台、售货架等的成本来作为决策的依据。

    在经济学上,这些“额外”的部分就称为“边际”,而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去和它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

    如一家民航公司增加了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新航线,每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那么,当每次飞机有剩余的座位时,它能否以每张13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呢?有人可能会说:“当然不行!”理由是这样的票价比每个旅客的全部成本260元还低,将会给航空公司造成严重的亏损。但是,如果我们运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样是可行的!因为我们此时不能依据全部成本(包括飞机维修费用以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等)去做决策,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

    可以说,不论是否搭载学生,飞机维修费以及机场设施费等的开销都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飞机上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若该边际成本只有30元,则边际收入130元,边际收入远远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可以给公司带来利润。所以,以低票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对某一物品的欲望会随欲望的不断满足而递减。如果某一物品数量不断增加,欲望可以得到完全的满足,欲望强度就会递减到零。

    例如你肚子饿了,去麦当劳吃汉堡包,第一个汉堡很快就下肚了,这时你会觉得汉堡包实在是美味,于是你又买了一个;吃第二个的时候,你会觉得没有吃第一个时那么香了,但也不差,于是再买了一个;待吃完第三个时,你觉得吃饱了。

    这时,恰巧你的一个好朋友来了,非要你陪着他又吃了一个汉堡包,吃这个的时候你就觉得有些腻了。如果再给你一个汉堡包吃,你可能以后一看到它就想吐了。

    每吃一个汉堡包带给你的满足感是递减的,从好吃到想吐,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成本:指在任何产量水平上,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例如,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价为5000元,每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但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为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

    要点回顾

    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是一把打开经济王国的金钥匙。

    需求价格弹性:薄利不是多销的原因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由需求量在价格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时增加多少以及在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多少而决定的。

    一家粮店开张,但光临的顾客比老板预想的少很多。于是,粮店老板来到街上,此刻他的耳边传来的是卖家不断地降价促销的吆喝声以及随处可见的打折出售的招牌,还有那些红红火火的顾客盈门的场面,老板心想“薄利多销”也有一定的道理。

    当天,老板就将贴在店外的粮价表作了改动,在原来的“1.8元1斤”上用红笔划去了“1.8”,改成了“1.7”,即“1.7元1斤”。价格比之前便宜了1角,但是并没有多来多少顾客。老板想,可能是因为降价幅度小的缘故,于是将“1.7”改为了“1.5”,变成了“1.5元1斤”,这回价格可是足够便宜了。但老板发现,吸引的顾客还是不多。等到晚上算账的时候,销售收入竟然和从前一样,几乎没什么改变。

    粮店老板十分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低时,当消费者收入高时,当该物品替代品的价格高,或该物品互补品的价格低时,消费者对该物品的需求通常会更多。为了衡量需求对其决定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经济学家用了弹性的概念。

    需求规律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当弹性大于1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小于1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等于1时,需求是单位弹性;等于0时,需求完全没有弹性。

    那么,一种物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由于任何一种物品的需求都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例如:当看病的价格贵时,尽管人们会比平时减少看病的次数,但不会大幅度地改变他们看病的次数。同理,小麦、大米这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也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动而有太大的改变。与此相反,当游艇价格上涨时,游艇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原因是米面仍然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而游艇对人们来说却成了奢侈品。

    同样道理,一些珠宝或名牌服饰则很容易因为价格的下调而导致人们疯狂抢购,这也是因为珠宝以及精品服饰是奢侈品的缘故。

    另外,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很容易就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例如:CD机和MP3播放器就很容易互相替代。当前者的价格提高时,后者的需求量就很容易增加。此外,物品需求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更富有弹性。当汽油价格上升时,在开始时,汽油的需求量只是略有减少,但是,久而久之,人们购买低油耗的汽车,或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迁移到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工作,用不了几年,汽油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

    要点回顾

    如果商品需求是富于弹性的,涨价后厂商收入反而下降,因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大于价格上涨的速度;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涨价可提高厂商收入,因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小于价格上涨的速度;如果弹性正好为1,则厂商收入不变,因为需求量下降的损失正好抵消了价格上涨的收益。所以,在厂商制定价格时,必须考虑有关商品的需求弹性情况。

    吉芬商品:买的就是你的贵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1837年-1910年)发现当某种物品的价格上涨时,低收入的工人阶级反而消费更多这种物品,有违一般需求法则。后人把具有这种现象的物品就称为吉芬商品。

    价格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总和。这里,商品的自我替代效应为非正,因此会减少需求,但是从结果得知这里的总效应为正(价格上升导致的需求为增加),所以,收入效应为正,并且大于替代效应。

    王女士在购买时总会逛好几家超市、商场,并查询价格进行对比。有一次,王女士的儿子在一家商场里看上某种品牌的运动服,打算购买。一看标价200元,王女士赶紧阻止,因为她了解到离家不远的另一家商场,同一款运动服正在打折促销,仅需150元。不仅如此,张女士还有很多省钱妙招,她常常说:“过日子就要买个价廉物美。”对王女士的做法想必大家早已司空见惯,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货比三家”,也是大多数百姓的购物哲学。可是,这种哲学不是屡试不爽的,事情总有特殊的一面。比如某种商品的价格突然上涨了,而消费者的需求量不降反升。听起来好像不符合商品需求规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种现象,这样的商品被称作“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早在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一次大饥荒,导致农产品的价格急剧上涨。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土豆、肉和奶酪的价格都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产品的消费量都应该降低,事实是肉和奶酪的消费量降低了,可是土豆的销量却大大增加。英国经济学家吉芬仔细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发现土豆在当时爱尔兰人的日常生活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饥荒,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降低,为了生存,被迫减少了对肉和奶酪的消费,节约下来的钱用来购买还算便宜的土豆。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种价格上涨反而使得销量增加的商品根据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为“吉芬商品”。想象一下,倘若换成王女士,面对土豆这样的“吉芬商品”,恐怕也顾不得什么“价廉物美”了。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吉芬现象”并不少见。就这几年的房市来说,涨得越来越快的房价,没有阻止越来越多的人买房,许多没钱的人就算借钱、按揭、攒钱也会想方设法购买,都希望自己成为“有房一族”。同样在股市上也经常看到吉芬现象。人们常常会争相购买一种持续上涨的股票。以便能够赶上“牛市”多赚一笔。相反地,如果一种股票的价格持续下跌,那么购买它的人会明显很少,同时拥有它的人也都希望尽快抛出,以便避开“熊市”。还有生活中的“雨伞现象”。马路上的人们突然遇到大雨,路边早有准备的小贩趁机推销雨伞,虽然价格明显高过平时,但是雨伞却卖得很不错。

    如此看来,“吉芬商品”是否违反一般的商品需求定律呢?所谓需求定律的定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它的前提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事实上,这个不变涵盖了许多有关需求的概念,例如“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比如上文中讲到的“雨伞的需求量上升”,雨伞销量上升的关键原因不是价格上涨,而是突然天降大雨所致,即“需求定律”的“其他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时候“需求弹性”急剧降低,对价格就不再敏感。此时,只要价格不是高到离谱的程度,人们就会愿意去购买。假如雨不是很大,人们就能够赶到商店再进行购买,那么小商贩的高价雨伞当然就不会再有人过问了。这一情况对爱尔兰的饥民一样适用。土豆价格上涨但是需求量却上升了,原因是人们收入的限制导致他们只能选择土豆。同时,在饥荒逼迫之下,他们预计价格将会再涨,所以就去抢购。

    要点回顾

    物价上涨,销售量减少,这个规律是在有替代品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旦某个物品没有替代产品,或者相对于替代品,它更廉价,那么这种物品的物价上涨可能会引起销售量的增加,而违反常规价值规律。

    公共物品:可以一起用,不可一起管

    公共物品是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公共物品的效用不可分割地影响整个公众,而不管其中任何个人是否愿意消费。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完全的非敌对性以及无法排他性的财货。而大致具备这两种特性的财货,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欧洲许多城市中心,拥堵的交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那里,连停车的地方也很难找到。公共交通也是拥挤不堪,而且还不方便。

    为使严重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同时也为了能给市民提供方便,很多辆崭新的自行车出现在了日内瓦的街头,且自行车上都没有带锁,供所有人使用。谁料还没几个月,放置在街头的这些车子就出现了问题,丢的丢,坏的坏。对于那些被损坏了的自行车,没有人觉得自己应该有责任去修理供众人使用,因此,坏掉的车子便会被丢弃到路旁。还有一些人,觉得没有车干什么都不方便,索性就将车子据为己有,走到哪儿都用锁把车子锁起来。

    这样的现象一点儿都不奇怪,在存在私有产权的情况下,这样的结局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没有人会自觉地维护和保养与其他人的共同财产。如果我们出钱把车修好,但谁会知道以后能否用得上呢?没有人会愿意自掏腰包。但如果是自己的车子就不同了,让我们看看那些被偷的车子或被据为己有的车子就知道了。其实,原因就在于,私有财产的价值在个人看来要高于公共财产的价值。

    但对于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就不同了,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民众提供公共物品。在上面的这个故事中,政府要做的当然是把损坏的自行车修好,继续为民众提供免费的自行车。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学家们区分的标准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也在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有没有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排他性是指我使用了一件商品别人就不能再用,一个苹果,我吃了一口,别人就不可能再吃我已经吃的这口。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以及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竞争性是指一件商品我使用了,别人就会少用一件;一个苹果我吃了,其他人可以吃的苹果就少了一个。

    显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诸如城市道路、路灯、公共广场与绿地等。

    公共物品在分类上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统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物品的特点一般具有“拥挤性”,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边际成本开始上升,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将会减少。

    通常,纯公共物品都是由政府来提供的,国防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家安全更重要了。但国防作为一种经济品,与其他私人物品,如面包、牛奶等完全不同。面包或牛奶等一个人享用过之后另一个人就不可能再享用一遍。而国防却不是这样,一旦有人提供,就会对所有人产生平等的影响。无论是和平主义者还是好战分子,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无论是目不识丁者还是饱学之士,都会享受到同样质量的国防服务。

    免费品:不用付费就可以得到的物品,经济学中常指不属于经济品的物品。如空气或海水,它们大量存在于全世界,无须在需求者中间进行配给。因此,这些物品的市场价格为零。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是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学家区分的标准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简而言之,排他性是指当一件商品被人使用后别人就不能再用,竞争性是指一件商品被人使用后别人就会少用一件。如一个苹果被这个人吃了,别人就不能再吃了。私人物品指的就是这种物品。

    要点回顾

    公共物品是市场经济无法有效提供,必须由众人共同合力提供的,也就是众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不是只为哪些具体的人或哪些利益集团提供。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失灵的情况,一些经济活动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组织,政府经济部门便有了某种存在的必要。

    钻石与水悖论:需要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东西

    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且拿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

    钻石对于人类维持生存没有任何价值(使用价值),然而其市场价值(价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场价值(交换价值)却非常低。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构成了这个悖论。

    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他唯一的财富就是一个木碗,他把木碗顶在头上天天流浪。一天,穷人搭船出海,船在海上遭遇了大风暴,风浪将船打翻,船上的人几乎都被冲走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才幸免于难。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十分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钻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将穷人送回了家。

    穷人的奇遇被一个富翁听说了,富翁心中暗想:“一个木碗居然能换回这么多宝贝,我若是送去很多可口的食品,应该能换回更多宝贝吧!”富翁装了满满一船的山珍海味和美酒,千里迢迢地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酋长欣然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他。富人心中窃喜。当他抬头看时,不由地愣住了:原来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竟然是穷人用过的那个旧木碗!

    某些物品虽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很廉价,而有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不大,但却很昂贵。

    世界上水比任何东西都更有用,但是一吨水才几元钱,而成千上万吨水才换得的一颗钻石,除了能让人炫耀他的财富外,几乎没有多大用途。

    为什么水的实用价值大而价格低,而钻石的实用价值小却价格高呢?这就是著名的“钻石与水悖论”,也就是价值悖论。

    经济学家约翰·劳指出,水之所以用途大、价值小,是因为世上水的数量远远超过对它的需求,而钻石用途小却价值大的原因,是世上钻石的数量太少,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需求。可谓“物以稀为贵”。

    再来看看西方边际学派是怎样用“边际效用”来说明问题的。由于水一般来说总是取之不尽的,而人对水的需要总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休止。

    比如人喝水,随着人的肚子逐渐有饱胀感,水对他来说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即水对人的“效用”就变得很小了。西方边际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与边际效用有关,边际效用小,其价值也小。对钻石而言,它的数量相对人的需求来说却少得可怜,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很大,价值也大。

    经济学家马歇尔用供求均衡的说法来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人们对水所愿支付的价格,由于水的供应量极其充足,而仅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可是钻石的供应量却非常少,而需要的人又多,所以,要得到它的人就必须付出超出众人的价格。

    要点回顾

    一件物品的贵与贱,就在于供求双方的比例。钻石是昂贵的,可是在沙漠里,水的价值是最高的,问题就在于,市场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了。

    蛛网理论:都是弹性惹的祸

    蛛丝环环相套,又辐射联通构成了极有代表性的蛛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所得图像极其类似蛛网。于是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就把这一理论形象地称为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用的是动态均衡分析。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看法,假如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新的竞争,均衡状态就会自动恢复。蛛网理论却告诉大家,均衡一旦被打破,因为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系数不同,经济系统往往不能自动恢复均衡。

    现实的生产中,价格一旦变动,需求马上就能作出反应,可是供给却不能及时作出反应,于是生产者的供给与市场价格的信号之间就存在着一个时间差。

    农产品的生产往往具有滞后性,人们很容易受到上一年度经济信号的影响。比如上一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却因为产量而导致谷贱伤农,因此第二年种粮食的人肯定会减少。然而第二年却因为产量的减少粮价大涨。在高粮价的诱引下,大家又都抢着种粮食,于是就有了新一轮丰收后的谷贱伤农。

    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农产品市场就这样以年为单位做着蛛网波动。在经济学中有两个弹性的概念: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需求弹性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根据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比较,蛛网模型有3类:

    1.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

    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于需求时,价格变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小,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弱,最后自发地趋于均衡水平,即价格收敛于均衡价格,产量收敛于均衡产量。

    2.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大于需求时,价格变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强,最后远离均衡水平,即价格远离均衡价格,产量远离均衡产量。

    3.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等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同时,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始终保持相同的程度,既不远离均衡点,也不趋向均衡点。

    在现实生产中,农产品广泛存在着发散型蛛网波动的现象:

    (1)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

    (2)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

    (3)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

    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上到处都是新贵,很多本来不被人们关注的农产品一夜之间价格暴涨,让提菜篮子的人大跌眼镜。首先是我们的“大路货”——大蒜,从每公斤不足1元的价格一路飙升,卖到每公斤10元开外;紧接着就是辣椒,一个月的工夫就翻了两番;接下来就轮到绿豆了,2008年的时候还是每公斤6块左右,2009年却卖到了每公斤30元,于是喝绿豆汤避暑成为了一种奢侈行为。除此以外,蚕茧、生丝、玉米、棉花、三七以及蔬菜等价格的涨幅也惊得人目瞪口呆,好在鸡蛋价格也只涨了25%。一时间,“玉米疯”“蒜你狠”“豆你玩”成了网络流行词汇。

    2004年入冬,大白菜大丰收。可是,才高兴了一阵的菜农傻眼了,河北固安的大白菜一斤只给一分钱,许多白菜烂在地里化作泥土护新菜。那时,北京批发市场的白菜是7分钱一斤,差一点的白菜是 4分钱一斤,创下了近七八年以来的低价记录。

    农产品储存不方便,在进行市场交易的时候农民往往处于劣势。许多买家这样想:“种菜的肯定急着卖出去,不卖就烂到地里。我急你更急。”因此,他们抓住了这个心理优势来压低农产品价格。处于供给量过剩的情况下,农民实现交易的要求会一天比一天迫切,只能接受低价格。

    经济学上有这样两个过剩的概念,即“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绝对过剩是指社会生产的东西足够多,每个有需求的人都能得到满足之后,还有剩余。相对过剩则是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而言,产品出现了过剩,即产品的供给超出了具有购买能力者的实际需求。

    绝对过剩只在理想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相对过剩在市场制度下经常出现,甚至在某些行业中会周期性地出现。

    农民频频陷入丰产不丰收的怪圈,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丰收悖论”。它是指在丰收年农民获得的收入没有比常年好,甚至连歉收年都不如的矛盾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产品的价格浮动都呈发散型蛛网式,生产周期长,需求弹性低,丧失了谈判价格的主动权。

    透过蛛网理论,我们认识到农民在市场是非常被动的,要走向主动,就得联合起来,不能单独面向市场。这样以后就有足够的力量做出比较正确的市场预测,市场的风险大大降低,市场承受能力也就大大提升。

    蛛网理论的出现是以西方农民的经历为背景的。那么,西方的农民又是如何从“蛛网”中逃逸的呢?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种植柑橘的果农经常有上述丰产不丰收的经历。因柑橘的生产周期性长,保存非常不方便,因此如果农田柑橘都歉收,果农也不会多么沮丧,因为价格有优势;可是一旦柑橘获得丰收,果农的烦恼就来了。

    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农民们冥思苦想,寻求出路。最后,终于出现了高招——组建一个中介组织,即新奇士协会来充当农民和收购商的媒介。

    新奇士协会不同于之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它是由农民自己组建的专门负责销售的组织。

    果农把柑橘交给协会,由协会去市场销售。供给控制在了新奇士协会的手中,在市场上也就占了主动。当供给量大的时候,协会可以调控供给与价格,而避免了农民的损失。除此以外,大量的信息及实用的技术也通过新奇士协会传到了果农那里。

    另外,新奇士协会还做了许多单个果农很难做到的事情。比方说注册柑橘的“新奇士”商标;对产品进行加工、储藏、宣传,甚至是出口国外。

    供给有了理性的控制,市场再也不再一边倒向需求方,柑橘的价格就有了稳固的保障。良好的销售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农民种植柑橘的积极性一再提高,柑橘产业有了良性的循环。

    由此可见,农民靠其自身力量是走不出这种蛛网理论的魔咒的,必须把农民联合起来建立组织应对市场。在欧洲,这类组织普遍存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制度还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发达程度,可是建立这种中介组织迫在眉急。首先,该中介组织必须是农民自己建立的;其次,该组织必须是非营利性质的,不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要点回顾

    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时候,市场中便会出现一种周期性的波动。为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的现象,需要把农民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组织来应对市场。

    萨伊定律:最好的消费就是生产

    经济市场若不加干涉,生产者运用各种生产要素,依消费需求持续生产,最后整个经济社会将会达到充分就业,到头来货币只不过是当作交换的媒介而已。

    生产与需求一直以来是经济学十分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凯恩斯主义兴起以前,萨伊定律一直是经济学界比较受尊崇的法则,它的提出者就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

    在萨伊看来,以商品换钱、钱换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货币仅是在一瞬间被充当为媒介,当交易最终结束时,我们将会发现交易其实就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卖主有了货币后,又会去购买商品。因此,卖主也是买主,供给者本身也就成了需求者。一种产品在生产同时也为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需求,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都不会有过剩的现象发生,最多出现的也只是暂时的积压现象,而社会上商品的总供给始终会等于其总需求。

    萨伊这样认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只要供给增长,需求便会自行扩张。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萨伊也称其为销售论。

    萨伊定律是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者“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论断的提升。这些论断在萨伊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首先被明确地提出。随后,他又在其《政治经济学精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及他给马尔萨斯等人的信里不断出现。不过,在萨伊本人看来,这些仅被认定为“重要的真理”“有益的原理”,而并没有将其提升到定律的高度,真正被明确的也是后来一些学者赋予了它经济定律的地位。

    关于萨伊定律,我国的经济学界,尤其是一些经济学者一直持低调评价,认为这只不过是对重农学派著作的剽窃。由于萨伊定律是以“产品用产品交换”作为出发点,而根据马克思的研究,萨伊最为著名的论点是“产品只能用产品来购买”,用重农学派的原话来讲,就是“产品只能用产品来支付”。

    由此可见,经济学界对萨伊定律的评价也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版本。但不论是持肯定还是否定,不管是持赞赏还是批驳的态度,均表明其传播之广及影响之大。因此对我们来说,对萨伊定律的意义进行一番认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为了更明确萨伊定律所表达的意义,让我们来看一下萨伊本人是如何对它进行评价的。萨伊主要在《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第15章——“产品的出卖或需求”中对萨伊定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通过从各个产业中大部分冒险家对“哪些因素或哪些情况会助长产品需求的见解;观察事实不够细致;分析事实更欠周密;常常将有疑问的点视为确定的点”等开始自己的阐述。萨伊将他们的观点总结为:困难不在于生产,而在于销售。

    针对上述观点,他引出了购买手段的问题,即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将价值授予某些东西,但除非他人有购买这一价值的手段,否则,就不会有人赏鉴并出价来购买这一价值。

    萨伊还指出,购买手段是由其他价值组成的,这其中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的果实及其他产品等。据此,他又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生产为产品创造需求,当交易最终完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外一种货物。因此,要想购买一件物品,不使用另外一件物品的价值作为购买手段,就没办法购买。既然如此,银根紧就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他还指出:“钱的所有效用是将你所卖给顾客货物的价值再次转移到你的手中,销路疲滞并非因为缺少货币,而是因为缺少别的产品。”所以,产品的有无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一种新产品的诞生,就相当于为其他同价值产品开辟了销路;而一种产品被破坏,也就相当于闭塞了其他同价值产品的销路。总之,所需的是产品而并非钱,而货币仅是媒介而已。产品用产品交换,产品之间互为购买对象与购买手段,而产品是通过生产创造的,所以说“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

    综上所述,萨伊还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一是,在全部产业中,生产者越多,产品越会呈现多样化,产品就会销得更快、更多与更广泛,而生产者的利润也就越大,因为价格总跟着需求增长。

    二是,每一企业都和总体产业的共同繁荣存在着利害关系。倘若一家企业办得十分成功,就可以对其他同类型企业给予帮助以达到成功。

    三是,购买与输入外国货物对本国的产业与生产绝对不会造成损害。因为,购买国外的东西可以按本国产品付价,这就明显为本国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开辟了销路。

    四是,单一鼓励消费对商业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益处,因为困难并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只有生产才能供给这些手段。

    以上几点就是萨伊对萨伊定律的基本阐述。从这些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理论是十分深刻的,能够给人以启示,而有些还需要人们做一些探讨。因此,我们既不能完全没有保留地对萨伊定律进行推崇,也不应该简单地全面否定。

    萨伊认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会有销路,如果发生滞销,其原因就是其他产品的生产缺乏。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可是这种关系并非绝对的。在这里,萨伊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产品是存在关联的。既然产品存在关联,那么,生产就是有关联的,企业也是有关联的,近而人的经济活动也是有关联的。

    可从中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关联既有可能是互相促进的,也有可能是互相制约、互相排斥的。一种产品能够为其他产品带来销路,以扩大对它们的需求,相反又让其他产品成为自己的促销力量。这种互相促进在两个方面予以体现:一是导致更多“购买手段”的出现;二是一种产品其自身或许就是生产其他产品的构成因素。而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将对产品的社会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又因为这种力量来源于经济活动内部,因此,如果要使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就不能够人为地使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的链条被打断,否则肯定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即“破坏一种产品等于闭塞其他产品的销路”。

    那么,是否像萨伊所说“货物多到不能容纳的程度”仍旧是好现象呢?经济学家认为,在这里,萨伊将问题绝对化了。因为,在这时问题的性质已发生改变,已经由当初产品之间的正常关系变成了一种异常关系。正是由于萨伊对“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持绝对化观点,所以产品的市场竞争这个客观实际就不存在了,产品特别是同类产品之间的互斥性也就不存在了,唯一存在的仅仅是它们之间和睦共处、互相开辟销路的美好前景而已。

    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绝对避免不了的,甚至还会愈演愈烈。由此可见,萨伊定律也并非完全的正确。

    从萨伊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赞美生产,对产品的销售前景也是十分的乐观。正如他所言:“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可以说,积极地发展生产是永远正确的。因为在他看来“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如果说“另一种货物”没有生产,那么“一种货物”的销售就会很难,甚至会成为不可能的事。在产品相关联的情况下确实如此,尤其是这些货物互为市场的时候,情况更是如此。在此,萨伊对生产主动性的强调,也有它很大的积极意义。而这种强调,可以从萨伊定律里的“自行创造”得到充分反映。

    但是,生产既有它的主动性又有它的被动性,惟有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才有发展。否则,实现产品的价值势必会困难重重,直至被社会拒绝。这时,一种产品不但没有办法为其他产品开辟销路,就连自己的销路也无法确保。因此,生产固有它主动创造销路的一面,也会对社会现实需求具有很深的依赖。所以说,生产主动性的依据始终应该是社会需求,即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

    另外,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与发展,如果只能是被动地跟在社会需求的后面疲于应付,那么,社会需求的满足就会永远处于落后状态。所以,这种落后状态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生产对社会需求的潜在部分能够得到注意与开发,给出一个生产的提前量,那么生产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就会处于更加主动的状态了。此时,生产自行创造需求,也就是行之有效的了。这也正是萨伊所说的“产品越呈现多样化,就会销得更快、更多和更广泛”。但在这个问题上萨伊走了极端,这就使合理的东西变得不合理了。他表示:“正是因为某些货物生产太少,其他货物才形成过剩。”的确,社会产品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可是,产品存在的不孤立,既可以使它们之间相互促进,也可以使他们之间互相排斥。因此,产品的多样化应该以需求的多样化为依托,如果单从产品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出发,则根本无法克服某些产品过剩的问题。

    要点回顾

    人们为了取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必须通过生产某些商品来跟其他人进行交换另外一些商品。由于货币仅作为媒介,若不存在货币的假设下,生产者没有必要储存多余的产品,也没有储蓄财富必要,所以他会立刻将产品出售。因此不论供给多寡并不会导致需求不足的情形,为了容易达到充分就业,因而供给必得以尽可能增大。

    节俭悖论:传统美德有缺陷

    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李先生在一家外企任高级主管,收入可谓丰厚,家庭生活可称得上富足。可是李先生却常常因两个人的花钱问题而生气,一个是他的父亲,另一个是他的儿子。这生气不是为别的,却是因为父亲的过分节俭和儿子的过度消费。

    李先生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虽年已七旬,但勤俭的习惯却一直未改。为了节省一点电费,他的父亲看电视时从来都不开灯,空调从装上到现在,如果不是李先生去他那里开上一会儿的话,他自己也舍不得开。当李先生因此而说几句时,他的父亲总是说:“咱住的二楼不是那么热,如果再开空调的话,不仅浪费电,而且太凉了对身体也不好。”为了防止蚊子咬他,李先生特意为父亲买了一盒蚊香,并嘱咐他记着晚上睡觉前点上。可他的父亲总是说:“用不着点。过去在农村,哪有蚊香这东西。人瞌睡了自然就会睡着,这么大个人,蚊子咬两口也不怕。”为了能免费理发,他的父亲经常从城西步行到城东找义务理发摊儿。不仅如此,为了省钱,他的父亲还坚持自己蒸馒头,而且买菜的时候也很少,常常是逛菜市场时顺便就拣上一些菜回来。父亲过生日时李先生说到饭店去吃顿饭,可他父亲却说:“在自己家吃多实惠呀!买斤肉回来,再擀点儿面条,可比去饭店吃省钱多了。”

    与李先生的父亲截然不同的是李先生的儿子。为了玩游戏,非让他妈妈给买了一台配置高的电脑,游戏光盘也不少买;想学弹吉他,就让他妈妈给买了一把吉他,还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教他;一到了夏天,儿子是一点热都忍受不了,进门首先把空调打开,冰箱里还有专门为他准备好的雪糕;一般的早餐他都不爱吃,时不时地就要去喝两三块钱一碗的羊肉汤才行;中午和晚上没有肉他是不会动筷子的。就这还不算,双休日还要改善生活,要李先生带他去饭店里撮一顿。为此,李先生经常教导儿子,可是儿子却振振有词:“现在提倡消费,连国家领导人都说要扩大内需,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再说,您和我妈的收入也不少,还在乎这点支出?”

    李先生十分矛盾,常因父亲过分节俭而心疼、责怪他,但对儿子的过度消费虽然生气,却又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李先生在这里所遇到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节俭悖论。

    在18世纪的欧洲,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而大吃大喝,结果这个蜂群居然很快地兴旺发达起来。后来,一个哲人教导他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节俭。于是,这群蜜蜂听从了哲人的意见,改变了生活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群体的衰败。

    蜜蜂的故事所说的便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称之为“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一度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他对节俭悖论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证。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他的一生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节俭悖论”就是他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约反论”或“节约的矛盾”。

    对于这个悖论,我们该如何解读呢?我们都知道,节俭是一种为人称道的美德,也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那么这个家庭往往可以致富。但是,根据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多大好处。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往往越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又呈反方向变动,即增加消费则储蓄就会减少,减少消费则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即储蓄增加则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情况,增加消费则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使国民收入得到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控制消费、增加储蓄会使个人财富增加,对个人来说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却是件坏事。

    节俭悖论还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商家被迫减少了产品的产量,工人被解雇,收入从而减少,储蓄最终也会被减少。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储蓄加大,将会使整个社会的经济陷入萧条和贫困之中。可以说,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上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国家的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经济繁荣的阶段。

    凯恩斯还说明了需求增加所引起的GDP的增加一定高于原来需求的增加,这被叫作“乘数效应”。比如说,需求增加了1亿,但最后GDP的增加肯定会大于1亿。这是由于各种物品存在着互补性,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例如,一个富人花了1亿元买别墅,GDP相应地增加了1亿。住在别墅里一定要有汽车,于是又花了1000万买车。买汽车要买汽油、买保险,购买各种服务(使用高速公路、维修等)又用了1000万。所有的这些支出已达1.2亿元。用于买别墅的l亿元带动了建筑、装修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人收入提高,消费增加。用于购买汽车和相关物品与劳务支出的1000万元也使这些行业的人的收入和消费得到了提高。住房和汽车又带动了钢材、水泥、机械等行业。在这样不断的带动之下,整个经济GDP的增加肯定要高于原来买别墅的1个亿。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发展,所有的人——无论是作为股东和高管的富人,还是作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中等收入者,以及低收入者的工人——都会从中受益。

    古老的美德为何会变成现代的罪恶?这其中有两点我们必须考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第一点:在经济学领域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就是说,对单独个人有好处的事情不一定会给全体带来好处,在很多种情况下,个人的精明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愚笨;第二点:解决节俭悖论的这一现实存在于经济中的问题,关键是看当时的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状态。在人们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状态时,我们把国民产品用于当前消费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假如产出可以假定总是处在其潜在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应是正确无疑的,即从个人和社会角度来说也都是对的。也就是说,节俭悖论的存在,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关联的,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如此。

    要点回顾

    刺激国民消费是应该做的,因为只有消费量增加,才能真正拉动经济,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才能够提高。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棘轮效应:习惯是第二上帝

    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就像有棘爪防止倒转的棘轮一样。

    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及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司马光在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的一句话。他写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告诫儿子不要沾染纨绔的习气,要保持俭朴清廉的传统美德。一千多年前司马光的一句家训,却道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消费习惯具有不可逆性,经济学家把它称之为“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最早是由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则认为,消费具有可逆性,即一个人绝对收入水平变动,他的消费水平也必然会立即引起相应的变化。

    棘轮效应的例子有很多,其中历史上的很多奢靡的帝王,就是对棘轮效应最好的诠释。

    商朝时,纣王即位不久,群臣心想在这位精明国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会稳如泰山的。有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给自己打造了一双筷子,并很高兴地用它吃饭。恰巧这时,被他的叔父箕子看到了,就劝他把象牙筷子收起来,但是纣王却不听劝,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满朝的文武大臣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觉得这是一件极稀松平常的小事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箕子却不同了,他整日忧心忡忡,感到莫名其妙的大臣就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纣王用的筷子既然是用象牙做的,那他用来盛汤装饭的土制瓦罐也就不会再用了,以后必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与美玉制成的饭碗。当象牙筷、犀牛角杯与美玉碗都具备之后,大王难道还会用它们来吃粗茶淡饭吗?从此以后,大王的餐桌上是少不了许多奇珍异品和山珍海味的。享用着这些东西,穿的衣服自然也就不是粗制布衣,而要以绫罗绸缎为主了,住的宫殿自然就更要富丽堂皇了。除此之外,还要大兴土木,广建亭台楼阁,这样才配得起自己尊贵的身份呀。如此一来,百姓的疾苦就不言而喻了,我是担心啊!”

    五年后,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商纣王酒池肉林、奢侈至极,百姓们在他严刑桎梏的统治下怨声载道,具有五百年历史的商朝基业就这样给毁了。

    箕子拥有独到的眼光,仅由一副象牙筷子便看到纣王日后必身败亡国,这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消费习惯的不可逆转性,简单地说,就是好了还要更好,满足了还要更满足。

    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的欲望一旦产生,便会想方设法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对于欲望,正确的观点是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保持适度的物质消费才是根本。倘若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过度地放纵,自古“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也必然会成为现实,也必然会出现“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现象。

    棘轮效应还能扩张到其他的经济问题。例如房价是人人都在关心的问题,棘轮效应的表现也就更加明显。现在,高房价已经形成了棘轮效应,涨容易跌难。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房价可以保持不涨已是不易,但暴跌是绝对不可能的。

    要点回顾

    棘轮效应的概念可以解释为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即容易向上调整,而难以向下调整。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能放任棘轮效应任意发挥作用,不能无限制地利用资源来满足人类无尽的欲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