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一本通-公平与效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公平与效率是任何群落永远都消灭不了的一个矛盾。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就成为各派经济学解答不尽的两难选择。论语有言,“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全都少,也许就是全都多。

    X效率理论:士气诞生效率

    由西方学者提出的X(低)效率理论对影响企业经济活动效率的来源强调了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和非理性倾向等方面。

    新古典理论认为,厂商总是在既定的投入和技术水平下实现产量极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投入与产出关系只是一种与每个人的决策行为无关的纯技术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通过研究发现,新古典经济理论关于厂商是根据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实例与新古典理论描述的企业运营方式完全相反。

    第一,企业不完全是内部有效率的,只要将其内部组织或管理方式作简单的变动,厂商就能增加其产出。

    第二,企业不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企业并不一定会按边际分析原理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第三,存在了劳动和资本以外的某种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因素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第四,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由于内部组织机构、决策程序和员工的激励程度等差异,可以使产出有很大的差别。

    可见,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因素很多,绝不只是成本与产出。

    由于当时这些因素尚不明了,所以莱宾斯坦将由此造成的低效率称为X低效率,以及将由此造成的高效率称为X高效率或X效率。

    X低效率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组织机构和人们动机的不同,即企业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机会,特别是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起来;或由于企业内部人员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不一致,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或由于企业氛围的不同,对内部成员的监督成本可能较大,从而使企业很难实现成本最小化等。

    在莱宾斯坦看来,可以计量的生产要素投入不能够完全决定产量。除了生产要素的数量之外,决定产量的还有一个托尔斯泰所说的未知因素——X因素。

    对企业生产来说,它是公司内部成员的努力程度;对军队来说,这个X因素是士气。由资源配置最优化所引起的效率叫作“资源配置效率”,由这种X因素所引起的效率叫“X效率”,这两种效率同样都会增加产量。

    《战争与和平》一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闪耀璀璨光芒的明珠,在该书中,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俄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而且其中还有很多颇富哲理的论述。

    托尔斯泰认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其士兵人数与某个未知数的产物,而这个未知数就是军队的“士气”。

    关于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早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曹刿论战》中就有对士气的描述。在鲁庄公10年的春天,势力愈来愈强大的齐国为争得霸主地位,向各诸侯国展开了进攻,希望让他们臣服于自己。

    鲁国是一个小国,早就成了待宰羔羊,迫不得已的鲁庄公只好做出迎战决定。曹刿知道这件事情后,请求与庄公一起出战。之后,在长勺交战中,因为曹刿高超的指挥才能,大败齐军,鲁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一时之间声名大噪。

    获胜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获胜的原因。曹刿说:“打仗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敌人士气大作;第二次击鼓之后,敌人的士气就衰弱了;而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之后,士兵的士气就消失怠尽了。他们的士气衰减,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因此击败了他们。”

    曹刿虽是一介布衣却深谋远虑,知道一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士气。如果齐国击完第一次鼓之后,鲁庄公不听曹刿的意见而贸然命令自己势力薄弱的军队去跟齐国庞大的军队交战,那必定是以卵击石,鲁国必败无疑。

    战争中需要士气,商场中同样需要士气,对于这种士气,莱宾斯坦提出了和托尔斯泰观点类似的X效率理论。

    为什么会存在X效率呢?因为企业是单个个体的集合体,它的整体效率决定于它内部每个人的行为。在企业中,很多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不了行为最大化。

    大部分普通人总是存在一种安于现状的惰性倾向。因为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契约也是不完全契约。

    就工资与奖金而言,如果无论做什么工作,其结果只有一两千元钱的固定工资,那势必会让人的积极性受挫,甚至会出现一种“反正我干多干少都是这么点工资,为什么要累着自己”的心理,这一心理如果产生并蔓延必定使整个企业的X效率下降;反过来,倘若在某一项业务上,公司采用承诺达到多少的业绩,就给员工提成或者奖励的办法来刺激其积极性,这样员工考虑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积极地投入工作,企业的效益也会带动提高。

    如果想让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就要努力营造一个合作、团结与健康的集体。

    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如果企业内部刺激不足、人际关系紧张或外部刺激减弱都会削弱个人的努力程度和工作热情。若这些因素具有普遍性,企业就会出现X低效率的情况。有关数据显示,欧美国家X低效率造成的损失会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20。

    在中国,许多企业同样存在着很严重的X低效率或托尔斯泰所说的“士气”不足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产权不明晰及没有一套适用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所以,如果这些企业想要脱困,制度创新远比某个时期扭亏为盈更重要。如果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扭亏为盈不以制度创新为基础,那么日后很有可能还会扭盈为亏。

    要点回顾

    当前全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每个企业要想逃出危机对自己的冲击,就必须使每个员工都创造X效率,而不是X低效率!同样,每个国家也要使它的每个产业创造X效率!

    帕金森定律: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最早提出帕金森定律:1个人的工作如果分给7个人来做,那它远比1个人做时还要忙。因为,这7个人之间将形成很多牵制关系,制造出许多新的工作。

    一些政府官员总是无事生非,彼此为对方找事干,这样他们就可以成倍地增加下属人员,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最终使官僚们的利益和权力欲得到满足。

    在1957年,英国人诺斯古德·帕金森博士在马来西亚度假时生发了如下感悟:

    一位不称职的官员或管理人员可能会选择3条出路:一是把位置让给更能干的人,自己申请退职;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差的人充当自己的助手。而第一条出路他是万万不会走的,因为那会让他失去权力;第二条出路也不能走,因为能干的人会很快成为自己的对手,与自己形成竞争关系;经过反复考虑后,看来只有第三条出路最稳妥。于是,这位官员的工作由两个没什么能力的助手分担了,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对两个人发号施令。在此过程中,因为他的这两个手下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所以官员的处境是安全的。既然是两名无能的助手,他们就必然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平庸的助手。

    以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帕金森博士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发表出来,还因此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书并一举成名。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定律叫作“帕金森定律”。这一定律深刻地说明了组织中人浮于事、机构臃肿、人员膨胀的原因和后果。

    对一名企业管理者来说,知道这一定律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帕金森定律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它在管理学方面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因为这不仅对企业内部用人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组织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企业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帕金森在分析其原因时指出,人员的晋升机会与机构增加是成比例的,因此人们总是希望多增机构。

    他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心理和行动的过程:

    比如有一位企业经理A,想在自己工作太忙或自我感觉太累时增加人手。一般情况下,他不会增加一位与自己能力相当的B来协助自己工作,因为日后如果有晋升机会,B就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而他也不愿意只请一位C来做助手,因为C在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成为B的角色,会对自己的势力构成威胁;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同时请C和D做助手,让两人分担工作,使他们相互制约和牵制,这样A就可以掌控全局,高枕无忧。

    而过段时间后,当C也感到自己的工作太忙时,就会跑去向A抱怨。A出于经验,也会给C配上两个助手;由于D与C的地位相当,为了避免矛盾,A也得照样给D配两名助手。这时,原来A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了一个由以A为首的7人塔型三级组织来做了。于是,A的晋升就成为顺理成章、指日可待的事了。

    帕金森进而提出,如果1个人的工作由7个人来做,那它会比1个人做时还要忙。由此可以看出,要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必然要控制机构、人员的膨胀。

    要想防止、抑制机构与人员的膨胀,就需要我们去探索膨胀产生的原因,然后再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对其进行预防与治理。

    造成企业机构与人员膨胀的主要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

    第一,管理者的虚荣心在作祟。有些管理者总是想以机构的数量来显示企业或部门的庞大,并以下属人数的多少来显示自己权力范围的大小。

    第二,企业机构设置不科学。企业为了显示机构的庞大,常常要设立很多职能部门,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头重脚轻、职能重叠、资源浪费。

    第三,没有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企业的用人标准、部门职责、员工责任,使招聘人员缺乏依据,造成招非所需,人才浪费。

    第四,人事部门不作为。企业人事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实施招聘计划。如果人事部门缺乏科学的人才招聘计划,就会对企业各部门的人员需求有求必应,进行盲目招聘,从而导致员工数量大增,而工作效率却异常低下。

    第五,企业缺少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高素质人才的短缺使企业不得不在经营环境稍有变化时就招聘新人,从而形成了一种十分被动的局面。

    第六,没有人员成本预算计划。有些企业因为具有行业的特殊性和垄断性,所以很有钱,管理者们都希望增加自己的从属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严格的工资预算计划,这种急于扩大部门规模的“冲动”就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当然,如果企业因为发展才壮大,那是值得欣喜的。

    所以,分清企业是规模扩大还是机构膨胀很重要,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捷径,还能使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尽快摆脱效率低下的处境。

    那么,管理者如何判断自己的企业到底是规模扩大还是机构膨胀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检测。

    第一,企业是否会出现以下症状:各种会议不断、决策难定难行、部门与部门之间意见不断、领导用于处理人际纠纷的时间大大超出正常工作时间、领导布置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小道消息满天飞等。

    第二,领导可在企业内部开展如下调查:

    (1)机构设置。企业内部有无重复职能部门;是否“头重脚轻”;总共有多少管理层次,每个层次有多少人。

    (2)权责分配。各部门员工对自己的职责是否清楚;员工认为其履行职责时上级授权是否充分;同一工作涉及的部门及人员有多少,有没有既无责也无权的人。

    (3)命令系统。命令能否畅通无阻。

    (4)沟通系统。主要是检查企业各部门之间是否互相了解;管理层与员工思想交流的多少以及员工人际关系是否融洽。

    (5)工作分配。企业内部同一性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分配是否合理。

    (6)员工素质。员工的敬业精神及整体业务素质如何;员工素质是否满足其工作职位的要求。

    (7)工资预算。企业有没有制定工资预算;预算编制的依据是否合理;预算是否会经常超支。

    第三,企业有必要对离职员工进行调查,因为他们对企业各方面的看法有时更接近于事实。企业可以围绕人际关系、对管理层的看法以及企业效率这几点来对离职员工进行调查。

    第四,对客户的调查也很重要,客户对企业的看法一般会比较客观,因为客户是企业形象的一面镜子。对客户的调查可重点围绕企业效率及员工素质进行。

    要点回顾

    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必须把管理单位的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将用人权放在一个可能直接影响或触犯掌握用人权的人的手里,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规模经济:西瓜大了瓤才多

    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

    我们常会说“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的口号,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冲天的革命干劲和建设热情。不仅中国有这些口号,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名言警句,像越南有“微风积聚成台风”,欧洲有“巨大的松涛声,是从每棵树上发出来的”,伊朗有“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它们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旦形成规模,就会发挥强大的力量。

    在经济学上,这是一个组织规模问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规模报酬”。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你能折断一根筷子,却折不断一把筷子”是一个事例,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也是个著名的故事。

    事实告诉我们,人多确实力量大,但不能保证有更高的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将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3种情况。

    假设某大型食品厂月产5万吨糖果,耗用资本为200个单位,耗用劳动为100个单位。现在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用400个单位的资本和200个单位的劳动(生产规模扩大一倍)。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3种情形:

    (1)产量大于1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作规模报酬递增;

    (2)产量小于1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作规模报酬递减;

    (3)产量等于1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作规模报酬不变。

    由上述可见,企业的规模报酬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上,这个原因被称作“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同理,“规模不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升高。

    每个管理者都希望增大了企业规模后,生产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实现了“规模经济”。而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企业也都在力争扩大生产规模。那么,为什么规模扩大,很可能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呢?

    首先,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见到一个老婆婆想将一根铁杵磨成绣花针,由此深受激励,奋发读书。在这个励志故事中,老婆婆的行为很有教育意义,但是不适用于企业生产,如此生产则是效率太过低下的表现。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通过大头针行业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就算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天也只能做一个大头针。而同样的生产工序如果将其化分为18道,每人只承担其中一道工序,那么大头针的人均日产量居然可以达到4800个。这就是规模经济的显著效果。

    其次,如果不考虑生产协作的因素,某些生产要素自身的特性也需要规模经济。与小型设备相比,通常一些大型设备每单位产出的制造费用和维修费要低。例如国际上的输油管道,倘若将其直径扩大1倍,那么其周长也相应扩大1倍,而管道的截面积将超过l倍,这表示其运输能力也将超过1倍,从而降低了每单位原油的运输成本。

    这就是规模经济。但是先进工艺和技术像电脑管理、流水作业,只能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采用。像汽车制造,实施流水线作业时,就会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有人计算过,汽车制造的年产量如果大于30万辆,就会实现规模经济。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初应用了大批量生产工艺,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成为汽车工业的佼佼者。

    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无限地加以细分就会有副作用。专业化分工通常使工作变成机械化运动,而工人像一台机器,时间长了,工人就会厌恶,生产的效率就会下降。同样的,如果无线扩大输油管道的直径,铺设成本必然会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一味地追求规模经济,必然会导致单位成本的上升,从而成为“规模不经济”。

    另一方面,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大规模生产必定会使管理低效率。任意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就表示管理层次越多,这就增加了企业内的协调和控制难度,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做出正确决策以及执行决策,并且很难保证执行的有效性。这就是管理上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必然会带来规模报酬递减。

    要点回顾

    在追求规模经济的时候,不能忘记“三个和尚没水喝”,不是一味地追求大规模,就能实现高效益。各种生产因素都有一定的极限,生产规模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后,规模经济就不再有优势。再去追求往往会发生“规模不经济”,企业生产就会不合理了。

    麦穗理论:没有最好,只有够好

    麦穗理论不能确保你可挑出最饱满、最美丽的那支麦穗,但一定可以让你挑出最大类里比较美丽的一支麦穗。

    在实际生活里,目标选取既不可轻率盲目,也不能犹豫不决,而是需用心留意,理智剖析,只有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方可做出极佳的选择。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的3个学生曾向他请教,怎么才能寻找到理想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他让这3个学生去走麦田埂,且嘱咐他们只许前行,并且只给每人一次摘取一支最美、最大的麦穗的机会。

    学生甲仅走了几步后,发现了一支既大又漂亮的麦穗,因此便开心地将其摘下。但是,当他继续前行时却看到,前方还有许多麦穗比他摘的那支更大,所以他惋惜地走完了全程。

    学生乙汲取了甲的教训。每次他想摘时就提醒自己,前面还有更好的,可当他快要抵达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完全错过了。

    最终,学生丙汲取了前两位的经验。在他走到1/3处之时,将麦穗分成大、中、小三类;再走到1/3时,验明是否准确;等到走最后1/3时,他选取了归属大类里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然这未必就是最大最美的那支,可他还是称心地走完了全程。

    所谓“麦穗理论”,就来源于此故事。

    在西方的择偶观里,有一个和上述故事类似的“麦穗理论”。当一个人在寻求伴侣时,就似步入了一片麦田,满目看见的皆是麦穗,此时很多人都不清楚要摘哪一支,所以就会陷入犹豫与彷徨之中。

    假设,一位姑娘有一项任务,就是在20位追求自己的单身男士中,挑选出一位最好的男士作为结婚对象。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应当如何做才能争取到最佳的结果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这20个人都接触一遍,熟悉每个人的状况,通过比较与筛选,找出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人。可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短时间内不可能与每个人都交往。

    不妨假设更苛刻的条件:每个人只许约会一次,并只许一次性选择放弃还是接受,一旦选取结婚对象,就无机会再约其他人。那么,最佳选取办法是否存在呢?

    其实是存在的,好的办法能够增加达到目的的机会,诚然,不能否认此处还有运气的缘故存在。

    我们能够用模型进行模拟。显然,你不应该选取第一个遇见的人,由于他是最适合者的几率只有1/20,几率非常小,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可能为最棘手的“赌注”。相同的,后面人的情形都一致,每个人为最适合者的几率都只有1/20。

    你能够将所有追求者展开分组,比如分为5组,每组有4人。首先由第一组里着手选取,与第一组内每个男生都约会,但是并不选取第一组内的男生,即使他再优秀、再完美也要放弃。由于在第一组内,最适合的对象仅有1/5的存在几率。假设,之后你又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能够与此人结婚。

    在实际生活里,人们往往也是如此展开选择的,经过归纳以往恋爱的体会与心得,并且把它作为评价后来者的基础。

    诚然,这种办法就如同麦穗理论一样,它不能确保选取的是最饱满、最美丽的那支麦穗,但是却可选取属于最大类内较为美丽的一支麦穗。

    要点回顾

    每个人都想在社会里寻到一个理想的角色与位置,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工作可令人百分之百的称心。只有仔细地审视自身,理性地选取时机,才能够在职场里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马太效应:损不足而益有余

    “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人与未出名者做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被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摔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

    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常常会选取生意相对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里等一下,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无几的饭店。因此,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可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后门可罗雀,只好关门大吉,这就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出自于《圣经·马太福音》:某个国王远行之前,递交3个仆人每人1锭银子,嘱咐说:“你们拿去做生意,待我回来之时,再来见我。”等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您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得10锭。”因此,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主人,您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得了5锭。”因此,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说:“主人,您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裹在手帕里,害怕丢失,就一直没有拿出来。”因此,国王下令把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奖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但凡少的,就连其所有的也夺过来;但凡多的,还要给他,令其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映射了现今社会里存在的一个广泛现象,就是“赢家通吃”。令人奇怪的是,在人类资源分配上,《马太福音》里所预言的“赢家通吃”情形非常明显:有钱人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与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就是经济学里常说的富者更加富,穷者更加穷。

    美国在1999年公布的一份研讨报告表明,美国贫富差异不断加大。由1999年的收入来看,1%最富的美国人,税后收入相当于37%的不富裕美国人的所得,也就是说,270万最富裕美国人的年收入等于处于收入较低端1亿人的整年收入。另外,和22年前比较,美国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但美国大多数家庭所得占全民所得份额却越来越小。美国4/5家庭(约2.17亿人)的收入占全民所得比例由1977年的56%下滑至眼下的不足50%。还有1/5最富裕的家庭(约540万人),所得份额在上涨。

    后期,经济学家们借用了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用以代指经济学里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形,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赢者通吃,输家差不多一无所有”。这种马太效应在社会里是普遍存在的。

    用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走向为例,长此以往,国际上主要存有两种不同观点,就是“趋同假说”与“趋异假说”。趋同假说觉得,因为资本报酬递减规则,在发达地区呈现资本报酬递减之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呈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的地区,其结果为发达地区增长的速度减慢,可欠发达地区增长加快,最后致使两类地区发达的程度趋同。但是,趋异假说的观点却与之相反,它觉得若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现实情形常常会呈现另外一种结局,就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一种“马太效应”,呈现为落后地区人才大量地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廉价地流向发达地区,如此循环往复,那么地区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事实上,当下国际经济的发展走向正越来越显著地印证着马太效应。

    在股市、楼市的狂潮里,人们都明白,最终最赚钱的一贯是庄家,可最赔钱的一贯是散户。普通大众的资金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将聚集至少数人群的手里,因而致使贫富分化进一步恶化。

    在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有马太效应。近年来,中国呈现了过度投资建立名校的势态。尽人皆知,国家相对教育的总投入是有限的,因此对某些学校投入得过多后,一定会造成对其他一些学校投入的不足。投入充分,在硬件及软件上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学校,极容易在国家的扶持下变成名校;可那些投入不足的学校,就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深陷发展的瓶颈。如此,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而造成的名校和其他薄弱学校的格局一旦产生,将极有可能被持续放大,产生所谓的“马太效应”。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师资、资金、生源就会严重地向名校倾斜,而薄弱学校却呈现了人、财、物的整体危机,所以,加速了名校和薄弱学校两极的分化。

    在教育领域,马太效应的呈现实质为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平等教育权的剥夺。它将产生局部的教育昌盛,但违背了作为整体,面向全社会教育的宗旨。长此以往,名校和薄弱学校将在无形中把学生划为三六九等,师生间的感情将会走向冷漠,学生间的关系也将不和谐,并且会对日后的就业、升职等造成影响,最后危害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

    对富人与穷人来讲,富人一般会凭借雄厚的经济力量而拥有更加好的教育与发展空间,但穷人因为经济因素,和富人相比就要缺失发展机遇。日久天长,富者更加富,穷者更加穷。可以说,不管是在生物演化、个人的发展等领域,或者在国家、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广泛存在。赢家和输家之间,往往由初始的极小差距形成“赢家通吃”的结局。

    要点回顾

    任何个体、群体或者地区,一旦在某个方面,比如名誉、金钱、地位等,获取进步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累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大的成功。

    二八法则:20%的人控制着80%的财富

    “二八法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称二八法则。

    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法则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不太可能出现)。习惯上,二八法则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20%。

    1897年,意大利的经济学者偶尔留意英国人财富与收益模式。

    在调查里,他看到大多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并且,他还看到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就是某一个族群,占总人口数百分比与他们所拥有的总收入间有一种微妙的联系。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都看过此种情形。无论是早期的英国,或者别的国家,甚至在早期的资料内,他都看到这种微妙关系反复出现,并且在数学上表现出一种稳定的联系。

    这就是著名的“二八现象”:社会里20%的人拥有80%的社会资产。也就是说,财富在人口内的分配是不均衡的,映射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这就是应用极广的“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也叫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它是经济学上的重要法则,全称为“80/20效率法则”。

    二八法则可引申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如在某个单位中,20%的人通常代表80%的人的发言权;在销售公司里,80%的销售额是20%的商品带来的;在经营上,总是20%的企业控制80%的市场。

    在商品营销里,商家常常会觉得所有顾客同等重要;一切生意、每种产品都必须付出同样的努力,一切机会都必须抓住。可二八法则恰恰表明了在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存有一种典型的不均衡形势:80%的成绩会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也许是20%的企业所生产的;20%的顾客也许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

    遵守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常常能抓住主要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增强服务,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普尔斯马特会员店一贯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诸多世界闻名的大公司也极其注重二八法则。例如:通用电气公司永远将奖励放在第一位,其薪金与奖励制度令员工们工作效率更高,但只奖励那些完成了高难度工作指标的员工。摩托罗拉公司觉得在100名员工里,前面25名为好的,后面的25名差一些,应当做好两头人的工作。相对后25人,要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相对表现好的,需设法维持其激情。

    二八法则映射了一种不均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与生活里无处不在。只要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

    ——20%的产品或者20%的客户,为企业赚取约80%的销售额。

    ——20%罪犯的罪行占一切犯罪行为的80%。

    ——20%的“汽车狂人”制造80%的交通事故。

    ——80%的能源浪费在燃烧上,仅有20%能够应用于车辆中,而这20%投入却回报以100%的产出。

    ——在一个国家医疗体系里,20%的人口和20%的疾病将消耗80%的医疗资源。

    在股市里,二八法则也是明显存在的。股市里有80%的投资者只想着如何赚钱,只有20%的投资者考虑到赔钱时应变的策略。可结果是仅有20%的投资者可长期赢利,80%的投资者却往往赔钱。

    20%赚钱的人了解市场内80%正确有价值的信息,则80%赔钱的人,由于不同原因未用心收集资讯,只是通过股评或者电视了解20%信息。

    在80%的人看好后市时,股市已然接近短期头部;在80%的人看空后市时,股市已然接近短期底部。仅有20%的人能够做到铲底逃顶,80%的人是在股价处于半山腰之时买卖的。

    要点回顾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恩格尔系数:是穷是富清楚算

    19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具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我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多么大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把更多的钱花费在教育、健身、旅游等事情上。

    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家庭消费就会明白。

    张老师是某大学教授,每个月的工资收入约8000元,稿费等其他收入平均有2000元。他的妻子正在读博士后,没有稳定的收入。女儿在上幼儿园。家庭的总收入大概10000元。而每个月的支出:吃饭花费1000元,购买书籍花费400元,订阅报刊花费200元,购买唱片花费100元,去电影院消费200元。妻子购买化妆品和服装以及做美容等消费800元。去体育馆健身平均每月花费100元。夫妻在游泳上每月花费100元。每周打两次网球,一个月消费300元。每月给孩子买书花费200元,玩具100元。孩子上幼儿园每月1000元。这样消费下来一共4500元,再加上一些临时的支出,每月的消费总额在5000元左右。在这些消费支出中,吃饭花费1000元,占消费总额的20%,而教育、健身等消费占绝大多数。

    人们的最基本条件是吃,只有这一点满足之后,消费才会向其他方面开展,因此,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生活水平的高低,食品比重较高,说明家庭生活水平较低,而食品比重较低,意味着家庭生活水平较高,在这里,食品在消费品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就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其实是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恩格尔(1821年-1896年)所提出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计算方法。这个方法表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在食品上的花费比例就会减少。消费在食品上的支出越少、数值越少,生活就越富裕。这个数值越小,意味着在食品上的支出越少,生活水平就越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超过59%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的提出在西方经济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许多经济人士都认为它具有普遍适用性。在我国,对恩格尔系数的引进也很早,并被应用在统计工作中。

    统计局提供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41.0%。

    然而,恩格尔系数这个数据的衡量也不是万能的,它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假象,出现失灵的状况。有些情况会降低恩格尔系数,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很好的提高。众所周知,在家庭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而学费、医疗费用、水费、电费等急剧增加的时候,一个现实的选择就是只能压缩食品消费的支出。这种情况在中国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尤其普遍,为了解决急速增长的学费、医药费用等开支,“省吃俭用”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普遍选择,与其说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不如说是一种无奈。正是这种无奈的选择,直接造成收入跟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的现象。

    另外,根据不同的地区,恩格尔系数的数值也会不一样。我们经常说:“穿在上海,吃在广东。”这就是对上海和广东两地消费习惯的高度概括。

    广东的恩格尔系数较高,与这种历史上形成的消费习惯不无关系。而恩格尔系数恰恰忽略了消费习惯的差异。

    要点回顾

    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居民越富裕。反之加快经济发展,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直接促进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必然会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极其精彩的游戏,它以木头、骨头或塑料制成长方形骨牌,在游戏时把骨牌依一定间距,排列成行。仅需轻轻撞倒第一块骨牌,剩余骨牌就会在第一块倒下的骨牌的带动下形成连锁反应,依次倒下。

    多米诺骨牌在摆布时积蓄能量,当起始点,也可能是体系中的某一位置受到刺激时,将积蓄能量释放,就引发一场灾难性的“雪崩”,一旦发生,势不可挡,像流体一样,迅速冲击整个体系。

    骨牌依次倒下场面极其壮观,其间所显示的图案多姿多彩,让人叹为观止。多米诺骨牌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理论,其原理为,在骨牌竖立之时,重心比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在倒下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即转化为动能,在它倒在第二张牌上时,此动能就转移至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把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与自己倒下过程中从本身拥有的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动能之和,再转至第三张牌上……因此每张牌倒下之时,拥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所以它们的速度一个较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顺次推倒的能量一个较一个大。如此,便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形成的能量非常巨大。它告诉我们,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里,一个极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而形成巨大的能量。在生活里,“多米诺骨牌效应”比较常见。第一棵树的砍伐,最终致使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废,也许是一生荒废的起始;第一场强权战役的出现,也许是令整个世界文明化为灰烬的导火索。也许这种预言有些危言耸听,可是到了未来,我们极有可能承认其确切性。

    要清楚,有些可预测的事件,当其结局最终呈现时,也许需经历一个世纪,甚至两个世纪漫长的时间。但是,其变化已然在我们未留意的地方萌芽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告知我们:一个极微小的力量诱发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最终引发的极有可能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2008年9月,三鹿集团因为其所生产的婴儿奶粉内含有三聚氰胺,被发现致使多名婴儿有肾结石症状出现。随之事件扩大,最后升级成为举世震惊的“毒奶粉事件”。

    这次事件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里的首块被推倒的骨牌,终于砸向了一切国产奶粉的企业。

    在奶粉市场里,大量家长都形成了“还敢给孩子喝什么”的顾虑,消费者广泛对国内奶粉形成了焦虑、不安、愤怒、悲哀等负面的情绪。此时,若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国产奶粉产业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陷入瓦解。国家质检总局未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借口把此事件捂烂于锅内,而是齐刷刷地来了一个大曝光,这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勇气与魄力。

    黑名单被通告之日,正是行业救赎之时。

    这注定是一个让人心痛的重大工程,上黑榜的企业背后包括奶农在内的全体奶制品链条,都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可是,这种整顿却会让广大消费者对国家严肃整顿奶粉市场,乃至整个食品生产业逐步恢复信心,因而规避了国内奶粉产业“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大爆发,起到力挽狂澜的主要作用。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差不多给全球带来一次经济性雪崩。其中,“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显露无遗。这场源自美国次贷风暴的全球金融危机涉及发达国家几乎一切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深陷衰败。这场致使全球经济下跌的美国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为金融机构,其无节制信贷的增长与资产价格泡沫的急剧膨胀是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细看此过程,应由2001年“9·11”事件开始。

    那时,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持续降息,低利率再加上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了全球性房地产等资产价位的过热,致使住房贷款需求的提升。

    因为优质按揭市场已然趋向饱和,发放次级按揭机构便着手转向低等级客户,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因此而快速发展,房屋价格与房屋信用泡沫逐步加大,直到美国住房供应市场迅速饱和。可是在美国货币政策发生变动之后,利率上调,房价下滑,本来信用等级低的借款者无力还贷,而抵押贷款公司内的住房抵押品难以出手,也不足以弥补亏空,如此资金链条断裂。

    抵押贷款市场的风暴直接影响了衍生房产贷款的支撑证券、债券与担保债务凭证(CDO),继而形成CDO大幅度贬值,全体信用衍生品市场发生动荡。

    紧接着,发行衍生品与管理衍生品的公司股价开始下落,又诱发投资人对金融类公司的广泛忧虑,风暴进一步向金融市场传递,形成世界范围内股价的动荡。“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渐明显,不只对其发源地——美国经济给予致命打击,并且对世界别国经济形成了深远而恶劣的影响。就这样,次贷风暴凭借“多米诺骨牌效应”,持续地推倒一块块骨牌,它的破坏能量愈来愈强大,最后演变为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此给全世界上了动人心魄的一课。

    要点回顾

    “多米诺骨牌效应”指出于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内,一个极小的初始能量也许就会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而形成巨大能量。加强对于起始状态改变的监管,防微杜渐,对当今金融业与实体产业来讲,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