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相信是万能的开始-信念催生全新的身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点亮信念之灯

    信念力是把双刃剑,这种力量既可能是正向的拯救力,也可能是可怕的负面杀伤力。很多医学史料表明,许多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丧失信念,或者死于荒唐的“想象”和“暗示”。

    人在生病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如果这种暗示是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充满愉悦、充满希望、健康的思想,那么他的身体也会产生积极的响应,从而保护自己免受外在侵袭。

    1.用积极的信念扭转消极的信念

    人之所以会产生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感觉,就是因为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有:兴奋、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这九类基本情绪构中两类是积极的,六类是消极的。由于人的负面情绪占绝对多数,因此人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不良情绪状态。

    如果你心想:“我是不可能长寿的,因为我的父母就去世的很早”这个念头表达了你烈负面感觉,而且你正在释放那个负面感觉。结果就是,你的负面情绪会让你无法客观地看待你的生命,在这种信念的左右下,你的身体状况不可能不糟糕。

    如果你心想:“我周围的人都是一些很有活力的人。”这些字眼传达了你对生命的正面感觉,而且你正在释放那个正面感觉。结果,你身心会越来越好。

    有这样一则堪称“神奇”的故事:

    一对英国的夫妻在做年度身体健康检查时检查出太太得了乳癌,先生得了前列腺癌,并且有严重的心脏病,主动脉血管有三分之一被阻塞,医生预估这二人的寿命都只剩半年。

    这对夫妻并没有哀声叹气,决定好好度过剩余的岁月,于是他们在白纸上写下最后想完成的50件事,然后他们卖掉了伦敦的房子,将这笔钱用在环球旅行上。在他们的旅行过程中,他们几乎忘记了生病这一回事,格外珍惜每一天,开心地享受两人独处的甜蜜,就好像回到初恋时的热情一样,连旁人也羡慕不已。

    半年后,他们回到了伦敦,再到同一家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时,奇迹发生了,医生惊讶地发现二人的癌细胞已经消失,连丈夫的动脉血管阻塞也好了许多,这个结果让医生感到匪夷所思。后来,医生认为这是积极的情绪的作用,快乐的人脑内会分泌一种安多芬,它会增加体内的淋巴球,进而增强对抗癌细胞的能力,让人重新获得健康。

    你的感觉时时刻刻确切反映了你释放出去的一切,这是个高精确度的度量方式。当你感觉美好时,就不必担心其他事,因为你的思想、言语和行动都会是美好的。如果你的感觉很差劲,你就传递出很多负能量,这种负能量会回全部回到你的身上,对你的健康造成影响。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曾做过一个简单实验,研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他将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摄氏零度,冰和水混合的容器里,借以收集人们不同情绪时呼出来的“气水”。结果发现,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凝成的水澄清透明,无色、无杂质。如果生气,则会出现紫色的沉淀物。研究者将这“带有紫色沉淀的水”注射到白老鼠身上,几分钟后,老鼠居然死了。

    所以,你的信念越美好,在生命中得到的就越美好。你的信念很消极,在生命中得到的就越糟──直到你改变自己的感受为止。

    “我现在很容易想起以前伤感的事情,并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也说不清,朋友的一句话,上司的一句批评,喜欢的人对自己置若罔闻……一些锁碎的小事都能让我的坏心情就莫名其妙冒出来。这对我的影响很大,不知不觉中,我就陷入了忧伤之中。等我意识到,再缓过神来,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我曾试图用毅力克服糟糕的心情,但怎么也不管用,而且我周围的人说自己也常常如此。我很想知道该如何克服坏情绪?”

    其实,当我们抵制情绪时就好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造成生理能量的消耗,会时时刻刻做着感觉和思想的争斗,不允许自己让这些感觉存在。这种内外交错的挣扎,只会削弱精力,造成身心的更不和谐。相反,接受并体验那些情绪时,我们则可以体会到心理和情绪的和谐共处。有时候,因为我们希望体验好情绪而不喜欢坏情绪,就采取了否定态度。但如果真的想保持心理健康的话,必须勇敢而轻松地接受它们。因为很明显,越是有意识地抵抗自身情绪,它就越容易控制我们,更会淹没我们,剥夺更多的选择。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如何受自己的情绪控制,不知道信念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大到可以影响生命的程度。很多医学史料表明,许多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丧失信念,或者死于荒唐的“想象力”。有些人认为自己患病了,而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病。他们的问题症结并不在于身体,而是意识。

    现在看来,如果有人用积极的信念来扭转自杀、愤怒、恐惧的情绪,或者说这个人自己对生存的精神信念可以战胜死亡的信念,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健康地生活着。

    2.发挥信念力的安慰剂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很明显地掺杂了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行医生涯中,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在来到杜斯的诊所后便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也可能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了……实际上,这和安慰剂所起的作用大同小异。不久前,一位牧师被送到医院,他说自己误吞了假牙,能感觉到它们在肚子中吱吱的摩擦声。这位牧师病情严重,身体虚弱得抬不起头来,一动也不能动。护理的医生明知这是病人的幻觉,却不知如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正一筹莫展时,牧师的妻子来送信说,她在床底下发现了牧师的假牙。知道真情后,牧师感觉自己的病一下子好了,肚子里也没有了异物的吱吱声。他摆脱了幻想的困扰,羞愧不已地立即起床,自己穿好衣服,付账后自己回家了。

    安慰剂效应是我们心理预期任何能操控来自于身体的信号的明显例证。安慰剂只有在患者相信其作用时才会十分有效。这个病人只要还认为假牙在肚子里,那么再多的安慰和劝说都不能起作用,他将继续遭受幻觉的困扰。

    医生常说,恶性传染病的传染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精神状况。一个能保持积极的兴奋状态的人,即使身处患有恶性疾病的病人中,他也能表现出强大的免疫力,有效抵抗疾病的入侵。

    我曾见过一个精力旺盛、体格健壮的人,因一次意外事故备受打击,后来竟致完全瘫痪,连一磅重的东西都举不动。他虚弱紧张得像个无辜的孩子。世间原本没有什么能击倒他,但他却因为一个可怕的想法而被击倒,那个想法如霹雳般将他击溃,仅仅一瞬间便让一向魁伟的巨人变成了小矮人。

    许多真实的医学病例表明,一个人的信念力对个人具有巨大的影响。很多病人非常害怕麻醉药的效力,甚至在还没有打麻醉药之前,就已经先吓得昏迷不醒了。我认识一个医生,有一天他正在外面钓鱼,突然被召回紧急救治一个正陷于极端痛苦、生命垂危的病人。当时这位医生身边没带急救箱,无法按常规进行药物治疗。但这位医生经验丰富,他深知暗示的重要性,也知道信念力的重要作用。于是,他用普通的面粉调制了一些小药丸,并且非常认真地叮嘱病人如何吃药、何时吃药等。每隔几分钟,护理人员就会按时喂药给病人吃。

    蒙在鼓里的病人不知实情,加上医护人员还告诉他,给他看病的医生非常有名,医术非常高超。结果,在当时的情况下,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获救的信心,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强。他甚至对身边人说,他确实感觉到了药物在发挥作用。就这样,面粉和信念拯救了这位垂危的病人。

    病人信念的丧失要比身体的垮掉更可怕。只要病人还有积极的信念,就能保持康复的信心,而不会对病情心灰意冷,结果,身体很快走向康复。

    最近我听到一件真人真事。有个年轻姑娘同未婚夫到电影院看电影,其间突然犯昏厥病,几乎昏倒。幸亏这位年轻的未婚夫是个医生,他马上从衣兜里掏出个小东西递给未婚妻,并低声告诉她:“这是药片,把它含在嘴里,但不要咽下去。”她照做了,很快就感觉好多了。不过,回家的路上这位姑娘感觉很奇怪,因为药片治好了她的病,却在嘴里一点儿没有融化。她吐出药片,仔细观察之后,才发现那“药片”竟是一枚小纽扣!

    许多精神医生都强调“开药的艺术”,因为他们知道精神药物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能彻底治愈精神疾病,它们充其量只能缓解痛苦,减轻焦虑的症状,相当于给伤口涂麻醉药;抗焦虑药物导致的生理依赖可能发展成为心理依赖,最后使患者把药片当做真正的灵丹妙药。有的人随身携带药片,只要有药片,心理就会感到安慰。

    其实,焦虑是一种精神的痛苦表现。心理治疗的意义也在于此。即便心理治疗不能使痛苦马上消除,也能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创伤的根源,并从自身找到克服它的力量。不要相信世间存在着灵丹妙药,不管是高科技的还是纯天然的,应当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灵魂的苦痛,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回应。因为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自己不知道的潜能,当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威胁到你的时候,不要抗拒身体和心灵的条件反射,而是要学会利用这种潜在的能量来增加自己的心理弹性指数,化解焦虑,让压力落荒而逃。

    3.精神是身体的雕刻师

    你的头脑应该被你所用,为你带来利益——而不是让它们利用你。但是实际上只有很少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至于懂得驾驭思想力量的艺术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破解这种神秘的关键就在于聚焦你的精神能量。

    当精神被恰当地集中之时,一个人体内所有最精细的神经细胞的能量就会汇集到一个通道内,他就因此而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人。每个人都有数以亿计的细小但极具潜力的细胞。每个细胞都有细胞核,在那里,储存和汇聚着生命的能量。如果一个人的这些能量没有被浪费掉,而是被保存起来并得到控制,他就会极具影响力。相反,他则会变得无足轻重,绝不会成功。

    正如把蒸汽的所有阀门打开,火车就不可能跑起来一样,如果你浪费自身的能量,还想在人生路上乘风破浪,这是不可能的。大脑灰质层中的每个神经元都是所有思维和行为的精神中心,每个神经元都具有某种智力能力。当这些力量被意识稳妥、系统的集中起来后,就会带来神奇的、充满活力和健康的结果。其时,肌肉、骨骼、四肢和神经等等,都一齐听命于意志的命令。而此时,意志力的唯一目的就是用神经的力量调动身体这个机器。正是这个原因,如果你能主动控制住这些信息:冲动、思想、情绪、身体活动,通过这些身体手段,你能发展出自我克制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你成功的几率视你发展出的专注力的大小而定。

    任何事情或工作,只要它造成的刺激使精神、感觉、欲望、心情、情绪失控的,都会减弱专注的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刺激都是邪恶的。这也是那些喝烈性酒的人,放任自己受情绪控制的人,喜欢争强好胜、饮食刺激性食品的人,沉溺在音乐中跳舞发泄情绪的人,情绪都极其脆弱和不稳定的原因,他们缺少专注力。而那些行为沉稳,用理智约束自己的人,则可以培养其专注力。那些独断、任性、急躁的人偶尔也能集中注意力,但这是不稳定的、间歇性的,而非受约束的、始终如一的专注。他们身上的能量似乎是受符咒的控制,时多时少,极容易分散和浪费。

    不妨以开枪来做比喻。枪支能在你想射击时发射子弹命中目标,这很好。但如果它在你想射击之前就发射了,这不仅会浪费弹药,还极易造成别的危险。大多数人正是处于这种状态。他们允许自己的能量漫无目的的爆发,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会伤害他人。他们浪费力量、丧失其魅力,并因此葬送了成功的机会。这些人除非学会控制自己,否则不可能受欢迎,不可能有所成就。

    这种人需要做各种各样的专注力训练,并且要持之以恒。他们应当完全克服其突发的、间歇性的思想,管控其情绪和行为。他们必须时刻训练其意识稳健、清晰,让其自身能量适得其所。

    4.信念影响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不良情绪、任何失望或消极思想,都不过是意识的反映。对于那些不良情绪,人们总有良药对付它们,而这良药就是强大的信念力,它会使你所有的拯救措施,都可随时实施,取得良效。换言之,用真实取代错误,用和谐消除冲突紧张。当你通晓精神化学的奥妙时,也就能够消除不良情绪体验,诊治各种精神问题。在这方面人人各怀绝技,你也能成为治疗自己精神不适的最好医生。

    真正懂得每种真实、健康、有益的思想观念,努力在行为中不断强化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分清好坏观念,提升生命意义。当心中充满振奋人心的积极情感时,不良情绪就难以有容身之地,更难以摧毁人的身心,因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彼此制衡,相互中和,并且正必克邪。

    我认识一个开朗的女士,她就是那种能够及时转变观念,以使自己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有智慧的人,即使现状和情况非常糟糕,她也会乐观以对。她相信美好的精神想象有特殊的重要性,能找出不良情绪的成因,并通过想象愉悦、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美好形象,来减少灰暗,去除消极,从而随心所欲地快乐生活。这位女士所掌握的精神化学知识和实践,使她常常神情安宁、精神平和,很受周围朋友的欢迎。

    通常人们会认为思想意识只会对大脑产生影响。事实上不然,它会影响到人的整个有机体。人体全部由细胞构成。因此,我们只是一堆细胞的构成物,人体细胞包括脑细胞、骨细胞、肌肉细胞等12个种类。如果生病了,就说明身体内的细胞受到了损伤。要实现身心最佳状态和最大力量,则依赖于全身的协调一致和完全整合。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灰色区域与盲人的指尖关系密切。盲人的指尖通常非常灵巧,能够辨别出非常精细的纹理、钱币、颜色(甚至是浅色)、阴影等。这说明意识影响的不仅仅是大脑,而是全身。

    身体就是一种扩容了的大脑。从突发事件或巨大灾难对身体各个部分所产生的瞬间震惊来看,进入大脑的每种思想意识都会很快波及全身,影响到身体整体的内分泌及功能状况。

    由此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有人会因为一个噩耗而一夜之间满头白发,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一夜,几个小时乃至几分钟就够了。因为极度震惊的信息,从脑部传递到身体其他部位,几乎是在一瞬之间完成的。

    人体内数以亿计的细胞,彼此协作、共性一致而紧密结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人意识或情绪的不同,受到影响的细胞便会受到两种不同的刺激——或生或死。

    实验已证实,在受到损害的细胞中,包含着不幸和恶毒因素,都会损害到我们的健康。另有一些实验也证明,健康有益、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能改善整个机体的细胞寿命。当消极意识不断杀死细胞时,那些积极意识又在不断促进细胞产生成长,延长细胞的寿命。

    即使身体最边缘部分的细胞,也能迅速感应到每种意识和情感所传递的信息。

    所以,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这些不同信号所蕴含的意义。如果长期处于生病、失望、恐惧、忧虑、忌妒、仇恨、愤怒、严重自我中心等状态中,那么就会降低身体内不同细胞和部分之间的完整统一性,不但会恶化健康状况,而且会造成精神和身体活力的下降。

    同理,强劲的良性意识状况不仅会影响身体内的细胞产生数量,还能提升它们的质量。

    人们的最大活动,应该是有意识地使每个细胞达到最优状态,换言之,实现机体精神和生理的和谐统一,达到健康有序、真实诚恳、热情高贵的状态。

    5.在意识中植入稳定的信念

    当一个人行为正常时,他就不会想着专做错事。只有当他受到不好意识的影响,养成不良懒散的生活习惯时,才可能表现欠佳。

    可见,身心状况不仅决定良好德性和生活幸福,而且也是工作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很多苦恼、无聊、厌倦乃至犯罪行为都是因为身体受到了有害思想意识的干扰影响。换言之,如果身体状态一直很好,那么行为的恰当性和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当高。

    每个人都浮荡于意识之海中,可能会漂向任何一个方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力的话,各种不良意识纷至沓来,会影响到我们的思想,它们彼此磕碰、冲突,让我们陷入思维混乱,甚至行为失常。

    我们需要懂得对不同的意识如何适当地进行中和,以保持良好的状态,控制自我情绪,靠信念力引导意识朝健康有益的方向转变,从而保护自我免受各种不良状态的困扰。

    我们知道,在自然科学中,无线电技术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电波在大气中各方向信号强度不稳定的问题。与此类似,我们在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此起彼伏影响我们生活的各种不良情绪如何消除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控制思想意识的影响,使其相互抵消,而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做到了这点,他们都懂得信念的力量,知道如何运用精神化学知识来消除错误意识的影响。

    “正确运用和提升信念力,再造自我”,这句话比什么都真实。不久前,一位相识数年的年轻人来拜访我。他的到来让我大为困惑。因为几年不见,他脱胎换骨,跟上次相见截然不同。记得上次见到他时,他正非常悲观,心灰意冷,浑身散发着绝望、乖戾的气息,他对自己和他人失去了信心。然而现在,他脸上忧郁痛苦的表情已被快乐幸福所取代,整个人容光焕发,欢欣喜悦,满怀希望。

    6.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到最佳

    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不可否认,适度的压力对个人的成长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压力太大,人就会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于是,伴随而来的是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增加、加速血液循环等。如果肌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身体机能就会降低,免疫力下降,诱发病变。

    太大的压力会伤害你的神经系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一旦过度紧张,思维就会出现“短路”现象,无法集中精神做事。尤其是压力之下的紧张,会使人烦噪不安、闷闷不乐,如果大脑长时间在压力下超负荷工作,会使血液集中在大脑上,形成偏头痛,或者出现记忆力丧失等不良反应。

    因此,如果你感觉工作紧张,压力很大,最好让自己歇一歇,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压力“摧残”人体的消化系统。紧张的精神压力会引起大肠活动异常,导致便秘、腹部硬胀等症状,反复发作可导致结肠炎等疾病。悲伤、抑郁、烦恼等压力情绪,会造成精神紧张,可能致使胃功能失调,进而导致食欲不振。

    因此,要消除这些症状,根本的方法是缓解精神压力。另外,在食物上要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最好吃热而软的食物。

    压力过大会造成免疫系统紊乱。长期的极端压力会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如肺炎疫苗在长期的压力下会失去免疫效果。

    因此,为了你的身心健康,当感到有压力或过度紧张时,一定要想办法解压。

    压力会使你疲劳倦怠。精神紧张是导致人失眠的重要原因。长期疲劳倦怠,会使血液的流动受阻,使人经常处于缺氧状态。人长期处于压力下,还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当你感到有明显的压力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心态,正确看待压力,并想方设法舒缓自己的压力。

    压力过大会损害你的皮肤。压力过大,会导致激素在皮肤表层释放时不顺畅,诱发粉刺、皮疹和发痒的斑点等病症,会使一些人的皮肤变红或变白。另外,在某些极端的压力下,可能还会诱发麻疹或牛皮癣,从而使皮肤的状况越来越糟。

    除了压力过大之外,经常性的情绪冲动、刺激、矛盾,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引发疾病、亚健康甚至生病。健康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疾病都与经常性情绪冲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下列错误的做法以使我们的健康受损:

    经常发怒会导致心肌缺血。发怒是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愤怒情绪。在生活中,有时候不如意,遇到冲突发怒是正常情况,发怒有益于压抑心理的发泄,保持健康的情绪。但是,动不动就发怒或暴怒则容易导致肝气逆上,血随气上而溢,轻则面红耳赤、头疼脑涨、眩晕,重则发生吐血、呕血、昏厥甚至猝死。经常发怒生气的人,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心律急剧加快,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严重者会发生猝死危险。

    因此,在生活工作中,最好避免“拍案而起”“怒发冲冠”等剧烈的情绪变化,如果觉得自己将要大怒,最好马上采取“缓兵之计”,想想“退一步海阔天空”。

    经常恐惧会令你心神不宁。人在遇到危险和遇到不测时,会产生惧怕和胆怯的情绪。医学研究表明,过度的惊恐会导致人精气内耗,肾气受损,使人经常惊惕不安、夜卧不了以及发生遗精、阳痿、遗尿、腹泻等症状。经常处于恐惧状态会摧毁人的活力,使人心神不定、思想混乱、大脑不协调、思维无法集中。

    要克服胆怯和恐惧心理,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

    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会带来疾病。现代生活,紧张的工作,紧张的学习,紧张的游戏,紧张的球赛……紧张几乎与现代人形影不离,但过度的心理紧张会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变化,导致血中脂质增高。这些游离的脂质,会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发动脉血管硬化。心理紧张还会导致生长激素、肾上激素和高血糖素分泌增高,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发生作用,抑制血糖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诱发糖尿病的倾向。

    因此,在工作紧张之余,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尽量做一些能减缓压力和紧张情绪的休闲活动。

    只有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才会有健康的身心。我们应该持续地用健康和协调的观念来暗示自己的精神,不要念叨你并不期待的不健康状态。即使有疾病,也不要把心思完全沉浸在疾病痛苦之中。

    7.在心理上消除病态思维

    你也许不知道,我们的疾病很多是自己造成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悉心地列出了一个表,列举了导致疾病的可能的思维模式,还有治疗这些疾病的新的思维模式。她当然不能保证这些说法是百分之百的有效,不过根据统计,有超过90%的心理原因导致的疾病是准确的。

    首先她强调我们要学会听到身体的讲话。身体的语言,有时候模糊,有时候声东击西含糊不清。我们要有和自己对话的经验。她给出了一个个身体语言的小词典。

    “头发”,代表了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也释放着求偶的信息。脱发,表示着健康程度的下降,过度的紧张。

    “耳朵”,代表着听。当耳朵出现问题的时候,代表着在某种程度上,你再也不想听到某些东西了,代表着你对听到的东西生气。

    “眼睛”,代表看的能力。当眼睛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代表着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你不愿意看到的。

    “颈部”,代表着灵活。特别固执的人,尤其是对环境有某些顽固的感受的人,容易罹患严重的颈椎病。比如有些人就顽固地相信自己从小学来的方式是最好的。他们不愿意改变的时候,颈椎往往成了替罪羊。

    “咽喉”,代表着我们大声说话的能力,表达你所希望得到的,你所企求的。当我们的喉咙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意味着我们觉得自己说某些话是不恰当的。它还代表着身体内部的创造力。能量集中在咽喉部。

    比如,当你准备发言的时候,你通常要清清喉咙。

    当你表示厌恶某些人的时候,你会吐唾沫。中国有句话叫做“唾弃”,当我们没有能力做真正的抗争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能量放在咽喉部。

    “后背”,代表我们的支持系统。后背出现问题,意味着我们感到没有支持。如果觉得自己失去了家人、配偶、孩子、老板、朋友等人的支持,感觉到支持受到破坏的时候,人极容易感到背痛,丧失力量感。大家常常会说“身后有强大的力量”“背负着重大的责任”,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支持某个人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会站在你的背后。还有,没钱或是害怕没钱的时候,也容易背痛。

    “心脏”,代表爱。这儿就不多啰唆了,你看看到处都是红色桃心,就明白这个观念是如何深入人心了。

    胃有病的时候,一般来说是有什么我们不得不下咽的东西,你得接受它,你必须强咽下去,可你不喜欢。于是你的胃就代表你提抗议了。

    生殖系统的疾病,通常是我们感觉到性的肮脏或是不喜欢自己的性别角色。

    肠道和你的放弃废物的能力有关。便秘的人,常常也是十分会过日子的人。这是好听点的说法,更直接的说法是比较吝啬。

    腿的问题,常常意味着你害怕向前走。膝关节有问题,通常是拒绝妥协和弯曲,特别倔强。

    肥胖代表着不安全,于是希望储存更多的食物。尤其是来源于父母的不安全感。他们只顾给孩子喂食,觉得这就是爱和关怀。于是给孩子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关爱自己就是多吃东西。

    “多吃点”、“吃好点”、“你还想吃点什么”、“一定要吃饱吃好”,等等,都是饥饿的孑遗。

    再来谈谈更年期的问题。它的实质就是害怕衰老,害怕自己不被人需要。

    要想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在心理上排除这些病态的思维。

    8.提防心态未老先衰

    有个年轻人向一位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的老人讨教年轻的秘诀。这位已80岁高龄的老人爽朗地告诉年轻人:青春永驻的秘诀在于心态的年轻化,时刻要保持愉快、积极的心态,不要事事抱怨,不要自卑、不要贪心、欲望,要不断地汲取新的思想。

    诚然,我们无法阻止岁月给我们的面容刻上道道印记,但我们却能让自己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我们不能让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一同衰老,甚至未老先衰。不要把40岁看成是步入老年的界限,把50岁看作是日薄西山。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再年轻,无论多么高级名贵的化妆品,多么潮流的装扮都不可能掩盖衰老的痕迹。所以,要保持年轻,首先转变那种认为自己会衰老的思想,保持自己年轻的信念。

    信念力的影响是强大的。只有我们形成永远年轻的思想认识,我们就会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自己真的没有老去,我们就能延长自己的年轻期限。

    更值得注意的是,信念力具有双向引导作用。日薄西山的思想会招来身体的衰老。思想的衰老会比身体的老化来得早,因为身体的老化是思想衰老的产物,它源于思想的老化。当看到有些跟我们年龄相仿的人身体和精神不济,衰老之象日益明显,于是我们开始担心自己亦是如此。你越是惧怕什么,什么就越快到来。心理作用就具有这种特征,你我越是担心自己会衰老,越为变老提心吊胆、心绪不宁,做各种防老准备。结果,衰老也就越快找到你,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样。

    思想的暗示作用是巨大的,心态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不要总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适合这样,不适合这样,如果长期下去,这种力量就会让你思想上的恐惧感从你的皱纹和苍老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被许多实例证实了的。

    心态的变化是可怕的,它比生理上的衰老更叫人恐惧,要时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以年轻人的方式做事。

    在一次圣诞节的家庭聚会中,艾米利正微笑着听儿子们讲战场上的趣事。两个月前,她度过了自己的60岁生日。她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魅力随年纪的增长而消减,反而越发显得睿智和优雅。

    已成年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像小时候一样拉着他们的爸爸要求一起跳舞。他们的爸爸挥手拒绝:“不行了,孩子们,我们都已60多岁了,已经不适合跳那些年轻人的舞蹈了。”孩子们又去邀请他们的母亲艾米利,艾米利高兴地加入孩子们的行列中,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艾米利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艾米利与同龄人相比无疑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年龄是被岁月挟持而行,而人的心态却是可以自我做主,不论是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所有事情。

    拥有年轻的心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心情,但很少有人可以做得到,因为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相信——或者有某件负面心理暗示迫使你相信,你大概会在五十岁左右显现出年老迹象,在六十岁时丧失生存能力,失去对生命的兴趣,日渐衰老直至死去,那么,这世界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你的衰老和死亡。

    善待周围一切的时候,或许你会发现,原来要想拥有年轻的心态其实不难。只是自己没发觉而已。当你其乐融融开心笑的时候,你的全身筋骨也正在舒展着,那笑容永远都是显得那么灿烂、那么年轻。

    身体是信念力、思想意识的指示牌。你坚信自己是多大年纪的人,你的身体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那个年龄段人的光彩。如果总是存有老年的想法和老年的观念,那么你的身体也会有所反应,开始衰老。如果你在30岁时,从心灵深处坚信自己已经60岁,那么你的外表和神情就会体现出60岁人的特征。同理,你坚信自己年轻,认为自己一直很年轻、充满活力、健康强壮、活泼愉快,这种心态会体现在你的脸上,体现在你的整个外表上。衰老不会影响你,因为积极的意识状态会使得身体内的每个细胞一直在更新换代。

    如果我们不想变老,请相信我们的信念力,你绝对不能容许和头脑中存有老年影像或者老年思想一起入眠。抹去所有关于衰老的相关的暗示、信念和感觉,随时坚持年轻的思想,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那么衰老就会姗姗来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