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相信是万能的开始-重塑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奇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点亮信念之灯

    成功需要果敢、坚定、必胜的信念。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便不会有坚持到底的意念,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因而,为了赢得成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要让你的意志力持久弥坚,这是目标得以实现的精神支柱。举棋不定的消极行为和态度会让你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我们必须通过不断激励前进的斗志让自己业有所成。

    1.赶走心中的约拿

    有一个故事:

    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约拿,一直非常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终于有一天耶和华交给了他一项光荣的任务,以神的旨意去赦免一座本来要被毁灭的城市。然而,面对这项梦寐以求的使命,约拿却选择乘船逃跑。

    上帝交给约拿任务,这本是一项崇高的荣誉,也是约拿一直所向往的。而一旦理想成为现实,他又产生畏惧,害怕自己无法胜任,并想办法回避。后来,“约拿”一词被用作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同时又害怕成长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借用这则故事,提出了“约拿情结”的概念,说的是人不仅害怕失败,同时也害怕成功。

    这种情结导致人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表现为缺少上进心。

    每个人都希望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自我,即对成长的渴望、对提高自我并且实现自我的冲动、对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可实际上,大多数人并没有实现自我,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实现自己的内心愿望。

    约拿情结正是阻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之一。怀有这种情结会使人抑制自己的追求,从而阻碍着人们的成功步伐。

    人们存在着一种“健康无意识”的心理机制,“人们不仅压制自己危险的、可怕的、可憎的冲动,也常常压制美好而崇高的冲动”。我们的行为因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把自己真实的个性特点隐藏起来,而迎合社会中普遍流行的观点和行为方式。比如,当生活的环境视天真纯情为幼稚可笑,视诚实为轻信,视坦率为无知,视慷慨为缺乏判断力,视同情心为廉价盲目,视善良为懦弱时,我们就会隐藏自己其中的一面。

    所以,在一个谦虚被称为美德的国家,大家都喜欢“低调”的言论和行动,而讨厌甚至敌视喜欢“高调”行事的人。而人们的本性又都有追求成长,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内心冲动,在此冲动的作用下,人们为了自己的目标或理想而努力奋斗,人们都希望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希望得到认可。但长期的生活实践告诉他们,张扬的个性和行动是不受欢迎的,所以从而抑制了自己去追求自我实现。

    其实,成功的人之所以不同,就因为他们在内在本性和外在坏境的冲突下,没有选择对强大的和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妥协;没有变得温顺、服从、谦恭、缺乏质疑和进取精神;没有放弃自己去取得成长的最高可能性。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冲突,去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会取得成功,成为杰出人物。

    成长是人的本性,所以人们都在成长,只是成长的方式不同,能够达到的状态也不同。妥协的人是在恐惧、紧张情绪的伴随下,以谦恭、温顺的表面形象为掩护来成长,所以他们的成长过程是不健康和不快乐的,并且也是不能够发挥自身潜能的。勇敢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有效解决冲动与阻碍之间的关系,达到心理上的某种平衡状态,因此,他们的成长是正常和快乐的,取得成功的可能也就会更高一些。

    2.打破自我设定的束缚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人们常常犯错误,常常会“自我限定”,对自我和自我能力进行否定。

    很多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丧失了自己的天赋,对此我们要清醒地对待。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初入社会的人,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定位不准,急功近利,到头来毫无建树,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认识自己个性所在”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一生下来就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所以,你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你很难改变它,最好是去发现它。无论你最终是工人、农民、军人、艺术家、医生、企业家,还是律师、广告人,只要你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

    有一些人,由于过去的失败就认为自己未来也无法获得成功,这就在潜意识中增加恐惧感,出于恐惧,人们便养成了一个一个有关恐惧的信念,导致做事情犹豫不决、凡事没行动,先想到退缩。这样的人成就自然不高。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人们常常犯错误,常常会“自我限定”,对自我和自我能力进行否定。

    下面的话也许是许多人的思维模式:

    不,我应该留在这儿。我不会干什么鲁莽的事,让自己处于压力之中,因为我不愿意面对压力。是的,我现在的工作的确令人沮丧;是的,我已经厌倦了;是的,我恨我的老板,我们相处得不好;是的,我总是带着巨大的压力回家;是的,我超时工作却不被认可。这一切都是事实。但是,如果我换了工作,情况可能会更糟糕。所以,只要问题不是致命的,只要我还可以忍受,我是不会考虑什么所谓的机会的。

    你或许经常用上述这些词语,或许你在寻求这种词语。问题不在于你给自己套上哪种枷锁,而在于你是否给自己主动设立了枷锁。你可知道,这些自我设限的枷锁对你的伤害有多大?

    不敢去追求成功,是因为你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假设一下,如果上帝告诉你,你肯定能赚1000万元,那么你就不会给自己制定只赚100万元的目标。我们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实现多大的成功而定低了目标,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前进。

    换句话说,你有多大的野心就可能有多大的成就,如果你没有野心,肯定不会有任何成就。

    你害怕表现失常,从而导致惨败,周围的人将会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你的自尊和自信将受到严重打击,你会更加依赖于经验。你蹑手蹑脚做事,害怕失败,于是便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自我设限。你的潜在能力终究没有爆发出来,还是像大多数人一样平庸地活着。

    现在你可以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把原来的界限提高一个单位,经过自己的努力打破原来的界限。由于你早已习惯自我设限,就像给每个坟墓早已安上墓碑一样,破除这种恶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不断给自己制定新高度。

    人生的远大目标,正如你在最开始所明确的你想要什么,是由一个个小目标所实现的。你已经具备了自我制定目标并完成的能力,那么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之前自我设限的那些低目标提高一下,每个小目标都提高一点点,人生将会提高一个档次!

    3.身处贫穷也不能妄自菲薄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说:“我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在我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贫穷就开始一刻不停地侵蚀着我,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在我向母亲伸手要面包而她却什么也没有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在11岁的时候,我离开了母亲,做了一名学徒工。在做学徒工的11年中,我每年都可以到学校学习一个月,在经过11年不懈的工作之后,我最终以获得一头牛和六只绵羊结束了这样的日子。我卖掉这些东西,得到了84美元。从我出生那天直到我21岁,我在娱乐方面没有花过一分钱,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真研究过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心里非常明白身心疲惫地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不得不让同伴们先走,请求他们不要等我了……在过完自己21岁生日后,我就带着一对人马走进杳无人迹的大森林。在那里,我起早贪黑地砍伐着大圆木。在经过一个月披星戴月的工作后,我最终拿到了6美元的工资。在当时这6美元对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而每一美元在我的心中都像是又圆又亮的月亮一样。”

    就是在这样穷困潦倒的环境下,威尔逊下定决心,抓住每一个发展和提升自我的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同他一样,真正地理解闲暇时间所蕴藏的价值。而他就抓住了这些非常重要的零散时间,不让任何一个瞬间从自己手中溜走。

    威尔逊在21岁之前,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阅读了一千本好书,对于一个在农场做工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后来,威尔逊离开农场,步行去了离农场一百多英里的马萨诸塞州的纳提克,到那里去学习皮匠手艺。在前往的路上,途经波士顿时,在那里他游览了邦克希尔的纪念碑以及一些名胜古迹。虽然这次路途很遥远,但是他却只花了一美元六美分。然而,就在他到达纳提克一年后,他便开始在一个辩论俱乐部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此后,不到八年的时间,他便在马萨诸塞州的议会,演说了抵制奴隶制度的演讲。12年之后,他进入了国会,那时在国会中他已经与查尔斯·萨姆纳是并肩站立了。

    成功的标准不是以身份来衡量的,也不是以出身来定位的,纵使你穷到无法满足温饱,只要你肯在追求成功的旅途中苦下工夫,成功便指日可待。

    4.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

    要相信,一旦一个人感到没有任何帮助时,他才会尽最大的努力,坚定不移地去奋斗,因为主宰命运沉浮的只能是他自己的努力,他必须自力更生,否则只有失败,不会成功。被迫完全依靠自己、不再有任何依靠的处境是最有意义的,它能激发出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东西,让人竭尽全力,就像十万火急的关头,一场火灾或者其他的什么灾难会激发出当事人一股强大的力量。危急关头,神奇的力量帮助了他。他觉得自己成了个巨人,他完成了危机出现之前根本无力做成的事情。当他的生命垂危,当他被困在出了事故、随时都会着火的车子里,当他乘坐的船即将沉没时,他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脱离险境。

    当人类不需要再为满足自身需要去努力工作时,人往往就会不思进取。贫困一直是人类前进的驱动器,而需要则是促使人类从野蛮状态进入高级文明的真正动力。发明家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消瘦饥饿的脸,感受到了他们心灵深处的东西,于是掌握了可以制造奇迹的力量。哦,在贫困与需要的压力之下,根本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直到被考验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潜力。

    巨大压力,总是能挖掘出深藏在我们身上的能量,而平时它则是潜伏着的。它只在危急关头才会爆发出来,因为平时我们不知道如何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中去利用它。有一个孩子告诉他爸爸,他看见过一只土拨鼠上树。他爸爸说那不可能,因为土拨鼠是不会爬树的。男孩坚持说,有一只狗站在土拨鼠和它的洞穴之间,于是它就爬到树上去了,因为它已经走投无路了。

    为什么很多“不可能”的事情我们都能做到呢?那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不得不这样做。自立比朋友、影响力、金钱和地位带来的用处大多了。它比别的人性品质能战胜更多的障碍,克服更多的困难,成就更多的事业,取得更多的发明。

    一个要获得成功的人,必须要敢于自立、不惧困难、在障碍面前当机立断,对自己的办事能力有足够信心。

    很多人一生没有什么作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缺乏信心。他们不太会独立思考,不敢积极进取。他们总是谨小慎微,不跟别人发生冲突。他们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前总是要先弄清楚别人的立场,看别人是否赞同他们,因此这样一来,他们的观点就仅仅是别人观点的翻版而已。

    喜欢真实的东西是人的天性。同样,那些有主见并敢于发表主见、有信仰并敢于实践信仰、有信心并敢于依靠信心的人也是受人喜欢的。

    我们鄙视畏首畏尾、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那些人。他们总是担心会与别人的观点发生冲突,总是担心得罪他人。我们尊敬并愿意效仿的人应该胸怀宽广、目光远大、有责任感、不畏人言、有社会良知。他不会因为被人误解而心灰意冷,因为他知道,只有高瞻远瞩的人才能看见他的目标,而他周围的大多数人都目光短浅,对他的目标不屑一顾。

    你一直要坚信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造就自己,是为了帮助别人,是扮演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因为每个人在这场盛大的人生戏剧中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如果你不扮演这个角色,这出戏就不完美了。

    一个人意识到他注定要在世上完成一件事、扮演一个角色时,他才会去奋发进取。这样,他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5.上帝偏爱执着的人

    勇于执着自己的信念,很多人才取得了别人不能取得的成功。所以,才有成功者说:只有执着的人才能成功。因为,只有坚持自己的目标与信念,才会用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就自己的事业。

    马克·吐温在他的名著《傻瓜威尔逊》中写道:“愚蠢的人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聪明的人却说,把你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管好那个篮子。”这就是执着。

    某种意义上,生存已经不是大多数人要考虑的问题,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只有执着的人才能成功”。

    首先,执着造成了不平衡。人们的发展过程总是在一个平衡状态被打破后形成一个新平衡的过程中完成。而这种过程完成的次数越多,人的成长就越快。一个“正常”的人,一般在达到了某个平衡后就会潜意识地去保护、维持它,只有在有外力的情况下这个平衡才会被打破。而如果这个周期很漫长,就造成一个“正常”人的成长缓慢,甚至停滞。

    相反,一个“执着”的人,很难在某个平衡状态保持下去,导致他连续不断地打破旧平衡,形成新平衡,又打破旧平衡,又形成新平衡……这样“执着”的人就会不断进步。

    其次,执着的人具有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他们认定的事,都会执拗到底,不管对错。因而在“不管对错”的过程中,屏蔽掉了“给自己找借口”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坚持做下去的“风险系数”较低,或者说风险成本较低。所以,只要给予正确引导,他们更易成功。

    相反,有些人更容易改变自己当初定下来的方向,而这个改变,很有可能是给自己想逃离漫长、痛苦的过程找的借口。

    我们在每一个成功者身上都能找到“执着”的基因,他们最显著的体现是“危机意识”。事实上,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理想的价值,更看重对梦想的追求,更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执着并不是一种怪诞的行为,更不是心理变态,这是一种极大的勇气。谁也不可否认,执着是人类一种珍贵品质,也是稀有品质,执着的人在他热衷的领域生存得比谁都好,并且往往成就斐然,非常人能及。对一个人而言,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达到痴迷忘我的程度,那离成功也就不会太远了。一个人只有对事业达到了执着的追求程度,才能够忽视一切干扰,克服种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事业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只有执着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呢?因为这些人一旦认准了自己的目标或信念,就不会再改变,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奋斗中,用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执着的人是热情的,他们的执着使得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执着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之中;执着的人更是最有力量的,因为他们时刻拿出12分的努力,他们有百折不挠的斗志,他们更有对真理穷追不舍的雄心。所以,他们站在世界的巅峰,俯瞰全球,笑傲众生。

    有史以来,关于成功的秘诀的谈论实在是太多了。然而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可言。无论是嗜杂的集市还是空寂的旷野,胜利女神的召唤无处不在,她的轻语呢喃背后,只有一个关键词:意志。任何留心倾听这种召唤的人都有能力攀上生命的高峰。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尝试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人记住一个事实:当你给意志力加上激情作为燃料,然后说:“开动!”它就会带你前往人生的巅峰。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诚心不足或者缺少对成功的渴望,而是缺乏足够坚定的决心。这种人做事的时候往往会不能善始善终。他们总是怀疑自己能否成功,总是在犹豫自己应该从事何种职业,他们有时安于现状,有时又好高骛远。这种人最终难免失败的结局。

    一个人有了钢铁一般坚毅的决心,无形中便能给他人一种保证,表明他做事情一定会坚持到底,让人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

    只有拥有坚定的意志力,即使才智一般,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否则,即便是奇才,也难逃失败的厄运。

    6.勇敢让正能量温暖传递

    身为一名勇敢的普鲁士将军,泽帝兹备受人们尊崇。他的“伯乐”芙蕾德雷克发现他时,他的身份不过是一名中尉,毫不引人注目。那一次,泽帝兹领命,前去做国王的护卫工作。在过河时,国王突然问他:“要是敌人已经把过河的桥全都封死了,你会如何前进?”泽帝兹当即策马跃入河中。迅速驰骋到河对面,此举令他大受褒奖,旋即荣升为少校。

    查理十二世曾经受困于斯特拉尔松。一天,他叫秘书过来,因为他要口授一封信,需要秘书帮忙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房顶突然掉下一颗炸弹。秘书大惊失色,查理十二世却泰然自若,说道:“没事,我们接着写信。”

    有一天,惠灵顿公爵的书房中忽然闯入一名不速之客。大声叫嚣道:“我是亚伯伦,来拿你的命!”公爵并不惊慌,只说:“这么稀奇,居然有人要杀我?”亚伯伦大叫:“不错!”公爵问:“一定要今天动手吗?”亚伯伦说:“我就是要杀你,管不了是哪一天了!”“那过两天你再来吧。我现在很忙!”说着,公爵便埋头继续工作。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令杀手都为之震慑。亚伯伦的情绪稳定下来,竟然就这样走了,其后再也没露过面。

    为了让矿工们在矿井下能够安全工作。乔治·史蒂芬森不顾危险,执意要研制安全灯。后来,他更亲自到矿井中检测安全灯的性能。他的朋友们全都因为忧心他的安危而战战兢兢。史蒂芬森非但不以为意,在进入矿井之后,反而直接朝着最危险的地方走去。矿工们都明白这一举动的危险性,纷纷回避。

    史蒂芬森明白,死亡分分秒秒都在威胁着自己,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走去。他拿着自己研制出来的安全灯,谨慎而镇定地来到了目的地。在瓦斯笼罩下,安全灯先是变亮,继而不断闪闪烁烁,最后灯火慢慢熄掉,四下里一片黑暗。史蒂芬森命悬一线,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上。最终,实验获得了成功,史蒂芬森创造出煤矿照明安全灯。使用这种安全灯,就算矿井中存在可燃气体也不会引起爆炸事故,从此大大减少了矿井事故发生的频率。

    舵手约翰·美纳德曾在船上被困火中。起因是船的蒸汽发动机失火,为了船上所有人的安全,他放弃了逃生机会,坚持在烈火的包围中继续掌舵,直到驾船驶入港口。在这个过程中,约翰·美纳德的身体慢慢被火焰吞噬,但他却因此拯救了船上的其他人。人们为了纪念他,赐予了他一个伟大的称号——艾里尔湖中的舵手英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为了自己深爱的女人,男人会勇气倍增,继而收到由深爱自己的女人送上的勇士花环。一名斯巴达人在出征前。受到了母亲这样的叮嘱:“盾牌会给你强大的保护,你要在这保护下勇猛出击!”另有一名斯巴达人嫌自己的剑不够长,他的母亲这样说道:“往前多走一步,这把剑的长度便绰绰有余!”

    帕里希最后的4年光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那段时期,吉斯党人得势,国王亨利三世被这些人的政见左右,将支持改革的人全部判处死刑,于是帕里希便被关进了巴士底狱。过了一段时间,国王来找帕里希,希望他能妥协,否则就将他和两名女囚一同处决。帕里希说:“陛下,我觉得您比我更可怜。您要不是没有了其他法子,绝不会对我说这番完全不符合您身份的话。现在的您,根本已经失去了国王的气度。不仅是我这样认为,那两位女囚也是一样,我们都不会向您妥协!连一个小小的工人都不肯向您臣服,您就算贵为一国之君又能如何呢?”

    有位年轻姑娘随同父母居住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交界处的兰斯顿灯塔中。1838年9月6日的清晨,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年轻的姑娘却忽然被灯塔外凄厉的惨叫声吵醒了。此时海面上一片疾风骤雨,巨浪翻涌,那阵惨叫声就混杂在巨大的海浪声与风声之中。

    姑娘看看自己的父母,他们仍在沉睡,显然并没有听到这一切。姑娘于是拿了望远镜向海面上张望。只见一艘船只已是支离破碎,船头被巨浪卷出半英里,挂在了一块巨大的岩石上。船上的9个人则拼尽全力抱紧船身散落的木板,在风雨飘摇的海面上苦苦挣扎。

    姑娘急忙将父母唤醒了。她的父亲,负责看守灯塔的威廉姆·达林望到这一幕以后,无奈地摇头道:“不行,我们救不了他们!”

    年轻的姑娘眼泪都要掉出来了,她不肯死心。向父母乞求道:“我们一定要救他们,要不然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我们总会有法子的对不对?”

    父亲被她的善心打动了,说道:“格蕾丝,尽管我很清楚这样做根本就不可行,但是既然你这样坚持,我就满足你的愿望,去试一下吧!”

    父亲与女儿一同划着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艰难地朝那9名急需救助的船员驶去。这位柔弱的年轻姑娘,在船员们一声接一声凄厉的呼救声中,仿佛化身勇猛无敌的钢铁战士,以无比强大的意志力与父亲并肩作战,终于来到了船员们身边,将他们全都营救到了自己的小船上。

    一位船员在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一名弱女子时,不由得称赞道:“真没想到在这样的大风大浪里救了我们的人竟然是一位年轻娇弱的姑娘!啊,亲爱的姑娘,你这样善良勇敢,上帝一定会保佑你的!”

    这位年轻姑娘的壮举使得整个英国都为之震撼,就连国王也对她肃然起敬,她是整个国家的大英雄。

    勇敢不单单属于英雄。成大事者固然需要勇气,但许多看似平凡的小事,做起来也同样不能缺少信念。在面对威胁或引诱时,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反之,软弱与妥协则是许多罪恶的造就者。假如人们都能勇敢无畏地面对一切,这个世界将会发生多么令人惊喜的改变啊!

    无数人物以切身行动证实了他们超人的勇气和信念,他们的后来取得非凡的成功也是源于这种坚持。而这种勇气本身对周围的人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启示后人,要鼓足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才不会被生活抛弃。

    7.你的目标决定你的成就

    很多人在最初向成功迈进时信念坚定,但在前进道路上刚刚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停下了进取的脚步,殊不知,生命中还有比这大得多的成就在等待着他们。永远不要满足于现状,因为这会将你所有的理想与信念消磨殆尽。

    要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学会不满足。永不满足者,方是最大的成功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便永远将自己隔绝在更好的生活与更大的成就之外。

    若想不断进取,突破现状,就必须树立更长远、更坚定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付出便成为唯一的选择。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只做好分内事,而不管其他,那他也很难赢得更多的机会,成为不断突破的人。

    不要让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现在的工作成绩已经足够优秀,根本没有进步的空间了,所以也无须多付出努力了。不妨将自己想象成成功人士,处在那样的位子上,没有人不想将工作做得更好。

    将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有这种念头的人永不会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现状。工作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毕生的事业。他们以极大的热忱参与到工作当中,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累积相关经验为目标。这类人的工作成绩必将远远胜于其他人。

    人们应该对未来有信心、有期望。这一点对年轻人而言尤其重要,不要让自己耽于安稳的现状,而丧失了人生的斗志。安于现状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连一些才华出众的人才也不例外。

    有一位朋友,他的才华远胜过他的老板,可是他却甘心多年屈居人下。人们总是说,凭借他的才能,完全可以自己做老板,成就一番大事业。他给我的回应却是:“我有什么必要自己做老板呢?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很好,我只想这样轻松自在地生活下去。没错,自己做老板我也会做得很出色。可我不想自找麻烦,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权力与责任成正比,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当然,权力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责任,更包括发挥自己智慧与能力的广阔空间,以及由此而生的巨大的成就感。假如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不管要为自己的权力负多大的责任,人们都不会有半分退缩。

    人在每个阶段都会设定不同的目标,要逐个实现这些目标其实并不难。然而,成功道路上有无数个这样的目标需要实现,每达成一个目标,随即就要加倍努力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我们的目标与最终的理想必须是美好的,符合道德的,否则即使实现了对我们而言也没有好处。可以这样说,我们期盼得到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努力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什么样。

    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动力来源便是人类不断提升自身的理想追求。要实现自身崇尚的理想,就要不断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一步步向理想靠近。

    人类生来就有追求进步的倾向。人们都希望通过不间断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外在财富的增加、内在涵养的提升、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目标的达成在推动我们自身成长的同时,也会为我们赢得更多的肯定与褒奖,让我们在社会中感受自身价值带给我们的喜悦感和满足感。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警惕,切忌为小小的成就与褒奖心满意足。否则,便会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年轻人在面对成就时,更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说大器早成未必好。解决办法就是要培养强大的意念,用更远大的目标刺激自己产生更强大的追求,突破现状,不断进取。

    人们不思进取的原因,不外乎眷恋安稳的现状,畏惧未知的将来。安于现状是人类进步的头号障碍,只有逾越了这个障碍,才有最终赢得成功的可能。否则,失败便成为一种必然。

    只有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人才能登上最高峰,享受到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与新鲜空气。世间最糟糕的莫过于耽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人没有坚定的勇气与信念一路前行,所以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永远都只能浅尝辄止。

    所以,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采取行动,努力朝新的目标迈进。不断提出新目标的人,将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他们在接近成功的同时,也为自己塑造了最完美的品格。反之,不仅距离成功越来越远,连个人品格也会随之变得平庸。

    自诩为成功者的通常都是一些小角色。那些成就显赫的大人物从来不会标榜自己的成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都走在成功的路上。成就越大,眼界越宽,目标也随之越定越高。一个人若满足于普通的职业,普通的业绩,丧失了更高的追求,便会将自己置于被社会淘汰的边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在任何领域都同样适用。

    追溯人们满足于现状的原因,最主要的来自亲友。你的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他们时常会这样跟我们说,殊不知,这样的话会扼杀我们的进取心,让我们在社会竞争中占据越来越不利的地位。我们应该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有坚持这样的信念,并不断为之付出努力,美好的理想才能最终实现。

    成功人士永不满足,在他们眼中,无论什么事都有进步的空间,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样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8.开动前进的马达

    我们不仅要把成功的渴望保持在沸点,而且要把全部努力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之中。只有极度高温才能熔化铁矿石,进而浇铸成型;只有强大的电流才能熔解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同理,只有明确目标,执着前进,保持狂热的激情,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相反,三心二意或犹疑不决将一无所获。

    世界上有许多人在一生中表现欠佳,碌碌无为,就是因为他们动力不足,努力不够,该下决断时优柔寡断,毫无斗志,舍不得付出心血,最终蹉跎一生;而有些人则牢牢坚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不知失败为何物;始终果敢坚毅,时刻准备着背水一战,为获取成功敢于承担任何风险、付出任何代价,因此他们能最终攀登到成功的顶峰,笑看天下风景。

    当一个人认为命运在玩弄自己,失败是自己的宿命时,他便放弃了奋斗,也放弃了自己。这时,你所能做的只有帮助他跳出思维怪圈,恢复他已经失去的信心,让他认识到自己能够战胜命运,认识到自己心灵的力量比任何外部力量都更强大。

    大多数人的事业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自身的信念不够强大,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不足。我们羞怯懦弱、惧怕冒险,我们谨小慎微、不够勇敢,所以我们距离成功越来越远。请记住,我们渴望、羡慕、为之奋斗和长期坚守的,正是我们将要得到的;我们的渴望和耐心有多强,我们的成就就有多大。由于习惯于俯视自己,我们才认为自己非常渺小,没有优势;我们应该仰视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个优秀者应该达到的高度。一个执着于事业的人,不仅仅是在为成功而奋斗,实际上,奋斗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自信不等于自高自大,自信是一种知识,它来自于对自身素质的深刻了解,成功人士深信这些素质足以使其成功。坚定的自信帮助一个人获得无法抵挡的力量。如果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你就失去了事业上的爆发力;如果左右权衡,犹疑不决,你就会在前进的路上忐忑不安;如果你拥有蓬勃的创造力和坚定的意志力,你前进的道路就会一帆风顺!

    “我大概能做到”,“我会努力做到”,“我知道我能做到”以及“我肯定能做到”这几种态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在举棋不定和果断抉择之间,在“我希望做到”和“我能做到”之间,以及在“我努力做到”和“我肯定能做到”之间,细微的差异却显示出孱弱和强大、平庸和卓越品质之间的天壤之别。

    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必须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不断地积蓄力量去克服下一个困难。任何一个困难都必须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动摇不定、犹豫不决、情绪不稳只会让自己在困难面前遭遇惨败。

    有些在其他人看来特别困难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有的人却明确地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这说明,他的某种素质使他能够完全胜任自己所做的工作。这种素质就是:把对成功的渴望化为实际的行动,永不抛弃,永不放弃!

    追逐梦想的过程如同在跑马拉松,我们看不到终点,只能看清脚下的路。此时我们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天上的星星帮不上我们,手中的灯笼也只能照亮脚下的一小块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永不言弃、不畏艰辛地坚持跑下去。我们每跑一步,就会离终点更近一点,只要不放弃,总会到达终点的。这种希望之火就像手中的灯笼一样永远照耀着我们,使我们无惧前路的曲折与艰难。

    所以,我们一旦确立了目标就应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条荆棘丛生、布满石块与陷阱的曲折道路,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那些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即使成功近在眼前也会与它失之交臂。我们要勇往直前地向成功迈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