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介绍】
肉质软中带爽,肥而不腻。有美容、养颜之功效。
【原料】
猪前、后蹄各1只共约1250克,精盐45~50克,白糖500克,白醋1500克,五柳料60克。
【选材窍门】
喜欢肉多的选猪肘子,喜欢筋多的选猪蹄。
【制作方法】
(1)用刀刮去猪蹄毛,去蹄甲,洗净后放入沸水锅内煮约半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漂约1个半小时取出,剖开切块(每块约重25克),再用清水洗净。
(2)另换沸水下锅,放入猪蹄块煮约20分钟后捞起,又用清水冲漂约1小时半取山,冉换沸水煮约20分钟至稍软烂捞起,冷却待用。
(3)放白醋下锅,烧至微沸加入白糖、精盐,溶解后盛在盆中,待糖醋冷却后将猪蹄块放入浸泡6小时,捞起盛碟,撒上五柳料便成。
酿豆腐
【风味介绍】
豆腐鲜滑细嫩,肉馅饱满香甜,吃口软中带硬,风味独特奇异。
【原料】
去皮猪肉350克,味精67克,豆腐15块约600克,胡椒粉0.5克,浸发虾米150克,深色酱油15克,鲜鱼肉150克,干淀粉20克,左口鱼末10克,湿淀粉10克,葱米15克,植物油500克,精盐12克。
【选材窍门】
选择水分压榨较干、稍老的豆腐,否则易碎烂,也可选取经油煎炸过的炸豆腐。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长约5厘米、宽约4厘米、高约2.5厘米的小块共30块,把猪肉、鱼肉分别剁成黄豆大小的粒,虾米切成细粒。
(2)把猪肉、鱼肉剁烂放在盆内,下精盐10克、味精4范,拌至有胶,再下虾米、干淀粉、葱10克、左口鱼末5克和清水50克拌2分钟成肉馅。
(3)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小洞,然后把每块豆腐酿人肉馅约20克。
(4)中火烧热炒锅,下油25克,把酿好的豆腐逐块放入,边煎边加油两次(每次约25克),煎至两面金黄色,取出放入沙锅,加精盐、味精和汤(水)600克,盖上用中火焖约2分钟至熟。
(5)下酱油调色,用湿淀粉凋稀勾芡,淋油25克,撒上葱、左口鱼末、胡椒粉便成。
怎样勾芡
勾芡就是在菜肴成熟时,将调好的淀粉汁淋入锅内,使卤汁稠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的一种方法。勾芡是烹调菜肴操作的基本功之一。
1.勾芡的作用:菜肴勾芡是否恰当,对菜肴质量影响很大。勾芡的作用,可增加菜肴的汤汁黏性和浓度,可增加菜肴的光泽。勾芡后使菜肴的色彩鲜艳而味浓,光泽明洁,保持形态丰满。有些汤菜勾芡后可突出主料,汤汁也滑润适口。
2.勾芡的粉汁种类:勾芡的粉汁一般有两种。
①兑汁:通常是用小碗或器皿将菜肴所需用的调味品加入调匀,再加入水淀粉调匀,以便在烹制菜肴时迅速加入锅内。这种兑汁多用于旺火速成的熘、爆、炒等烹调技法。
②粉汁:用适量淀粉与清水调匀而成。多用于扒、烩、烧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
片皮乳猪
【风味介绍】
色同琥珀,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
【原料】
宰杀净乳猪1只重约15000克,千层饼130克,植物油25克,葱球150克,木炭约8000克,酸甜菜150克,白糖65克,豆酱、甜酱、芝麻酱、腐乳、汾酒、蒜泥各适量。
【选材窍门】
健康乳猪的选择,色泽要求:肌肉有光泽,脂肪洁白。皮肤:洁白,无出血点或出血斑。弹性:指压后凹陷很快恢复。
【制作方法】
(1)将乳猪放于案板上(胸脯向上),从嘴巴开始经颈部至脊背骨尾部止,沿胸骨中线劈开(注意不要破损表皮),掏出内脏(留下腰子不取出来)。
(2)将猪体内外冲洗干净沥水,使猪壳成半板形。挖出猪脑,将两边牙关节各劈一刀(注意不要破损老皮),使上下分离。取出第二条肋骨、划开扇形骨关节取出扇形骨,并将附近的厚肉以及臀部厚肉轻轻划上几刀。
(3)将五香盐均匀地涂抹在猪腔内,然后用铁钩把肉挂起,腌30分钟左右,晾干水分。
(4)把豆酱、芝麻酱、腐乳、汾酒、蒜泥、白糖(25克)等,均匀地涂抹猪腔内,腌20分钟左右,用特制的烧又从臀部插入,跨穿到扇形骨关节,最后穿到鳃部(注意不要穿破腹皮和肘皮)上叉后将猪头向上斜放,用清水冲洗皮上的油污,再用开水淋遍猪皮,最后用排尾刷卜糖醋。
(5)将木炭放入烤炉点燃,放入乳猪用小火烤15分钟左右。到五成熟时取出。在腔内用4厘米宽的木条从臂部直撑止颈部,在前腿部位分别用木条摆横撑开呈工字形,使猪身向四边伸展。将烤曲的前、后蹄用水草(或小绳)捆扎,用铁丝将前、后腿分别对称钩住。
(6)将烤炉中的木炭拨成前、后两堆,把头、臀部烤10分钟左右,呈嫣红色。然后再用植物油均匀地刷遍猪皮。把木炭拨成线形烤猪身,烤30分钟左右,猪皮烤成大红色即成。烤制时烧叉转动要迅速、有节奏,火候要均匀,如发现猪皮上起细泡,要用小铁针轻轻插入排除内部气体,但不要插到肉里去。
(7)将烤好的猪烧叉一起斜放在案板一旁,去掉前、后蹄的捆扎物,在耳朵卜边脊背处和尾部脊背处各横一刀(长度相当于猪脊背的宽度),再用横切刀口两端从上到下各直切一刀,使成长方形。再沿脊背中线直切一刀,分成两边。在每边中线又各开一刀,成为四条猪皮。用刀将平放在碗上,抽出猪又。而后将每条猪皮切成8块,其为32块,照原样拼盖于猪背面,供第一次上席食用。
(8)将千层饼、酸甜菜、葱球、甜酱和白糖(40克)等各盛入小盘,与猪皮一同上席作为佐料。
咕噜肉
【风味介绍】
色泽金黄,肉块外裹着一层糖醋芡,香脆微辣,略带酸甜,开胃可口。
【原料】
去皮肥瘦猪肉300克,湿淀粉40克,蒜泥0.5克,芝麻油0.5克,辣椒25克,花生油750克,去壳鸡蛋30克,汾酒7.5克,葱段5克,熟鲜笋肉150克,糖醋250克,干淀粉75克,精盐15克。
【选材窍门】
猪肉要选五花腩上层的部分,这部位肥瘦合适,吃时无渣。
【制作方法】
(1)将猪肉片切厚7毫米的片,在上面斜刀轻轻刻上横竖花纹,然后切成2.5厘米宽的条,再斜切成菱形块,每块约重12.5克。笋和辣椒也都切成同样大小的菱形块。
(2)肉块用精盐、汾酒拌匀,腌约15分钟,加入鸡蛋液和湿淀粉30克,再粘上干淀粉。
(3)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烧至五成热,把肉块逐渐放入,约炸3分钟端离火口,再炸浸2分钟捞起。
(4)把锅放回炉上,烧至五成熟,将已炸过的肉块和笋块一起下锅,再炸约3分钟呈金黄色至熟,倒入笊篱沥去油。
(5)炒锅放回炉上,投入蒜、辣椒爆有香味,加葱、糖醋烧至微沸,用湿淀粉10克调稀勾芡,随即倒入肉块和笋块拌炒,淋麻油和花生油20克,炒匀上碟便成。
七彩酿猪肚
【风味介绍】
七彩相杂,色泽丰富。口感爽脆,味道鲜美。
【原料】
猪肚1个500克,猪皮250克,成鸭蛋黄4个,芝麻油10克,去壳皮蛋3个,熟瘦火腿15克,精盐7.5克,汾酒25克,猪瘦肉750克,香菜75克,味精5克,白卤水500克。
【选材窍门】
白卤水可自己制作:将八角5克、丁香6.5克、甘草6克、草果6克、干沙姜9克、花椒6克、桂皮5克用纱布裹好,放入瓦锅,加入沸水2500克,用小火熬约1小时,再加入精盐150克即成。
【制作方法】
(1)猪肚内壁翻出洗净,再翻回原状。蛋黄、皮蛋均切成约1.5厘米见方的粒;猪肉切成约0.6厘米的肉粒;火腿切成细粒;香菜切成约1厘米的段;猪皮刮洗干净放入沸水锅内煮至六成软烂,取出切成大小如黄豆的粒。
(2)将猪肉丁、精盐、味精放入盆中,搅至起胶,加入蛋黄、皮蛋、猪皮拌匀,再加入香菜、芝麻油搅成馅料,添入猪肚内用线绳缝口,放入汤锅用中火煮约30分钟捞出。
(3)用铁针扎几个小孔,再放入汤锅内用微火煮约2小时,至软烂捞出,放入用旺火烧沸的白卤水锅中改用微火煮15分钟后,连白卤水一起倒入盆内,加汾酒浸泡约10分钟捞出。
(3)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约2小时取出,用刀横切两段,每段又切作两爿,然后分切成片,每片厚0.3厘米,装盘时拼砌成扇形或圆形即成。
梅菜扣肉
【风味介绍】
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猪肉肥而不腻。
【原料】
猪五花肉1000克,精盐5克,梅菜心150克,深色酱油25克,豆豉15克,川椒0.5克,姜片5克,米酒5克,蒜头5克,湿淀粉10克,白糖40克,植物油1500克,红腐乳10克。
【选材窍门】
精选横沥土桥的梅菜心,要在清水中浸泡至爽口、淡口才成。
【制作方法】
(1)花肉刮洗干净,用清水煮至仅熟取出,以深色酱油10克涂匀肉皮,川椒炒香晾凉,浸人米酒中成川椒酒。
(2)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烧至微沸,将肉放入加盖炸至无声捞出晾凉,切成长形块状,每块约长8厘米、宽05厘米,排放在碗内(皮向下)呈风车形。
(3)将豆豉、蒜头、红腐乳压烂成茸放入碗内,加姜片、精盐、深色酱油、川椒酒、白糖30克调成味汁倒入肉内,然后整碗放入蒸笼先用旺火后用慢火蒸约40分钟取出。
(4)梅菜心洗净,切成每片长3厘米、宽1厚米,用白糖、油5克拌匀,放在肉上续蒸5分钟取出,滗出原汁,将肉复扣在碟中,将原汁烧沸,加湿淀粉调成稀芡淋入便成。
白切鸡
【风味介绍】
鸡皮爽脆,肉软嫩而清鲜。
【原料】
嫩子鸡1只约1250克,精盐8克,姜泥50克,花生油60克,葱白丝50克。
【选材窍门】
必须选用小母鸡或阉鸡,以清远黄鸡为最佳。正宗清远鸡,毛黄脚短,肉嫩骨软,个子不大,体重不过3斤,其中又以竹园鸡和山林鸡为最正宗。
【制作方法】
(1)将姜、葱、精盐拌匀,分盛两小碟,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烧至微沸后,取出50克,分别淋在两小牒上,剩下10克盛起待用。
(2)将鸡宰净,放入微沸的沸水锅浸没,浸时用铁钩(夹)将鸡每5分钟提出一次,倒山腔内水,以保持鸡腔内外温度一致。
(3)约浸15分钟,以微沸水浸止仅熟,用铁钩勾起,迅速将鸡放入冷开水中浸没冷却。
(4)倒去冷开水,将鸡晾干表皮,存鸡皮上涂上剩下的10克熟花生油。
(5)全鸡切成小块,盛入碟中即成,若将其砌回鸡形更佳。
太爷鸡
【风味介绍】
肉嫩味鲜,还有水仙茶的清香,食后口有余甘,回味无穷。
【原料】
嫩子鸡1只约1250克,芝麻油0.5克,卤水2000克,红糖150克,水仙茶叶100克,上汤15克,味精1.5克,花生油150克。
【选材窍门】
必须选用当地鲜活嫩母鸡制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肉嫩味鲜。
【制作方法】
(1)将鸡宰净,放入微沸的卤水盆中,用微火浸煮,浸煮时用铁钩(夹)将鸡每5分钟提出1次,倒出鸡腔内卤水,以保持鸡腔内外温度一致,约煮15分钟至熟,用碟子将鸡盛起。
(2)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烧至微沸,茶叶炒至有香味,然后均匀地撒入红糖,边撒边炒茶叶,待炒至冒烟时,迅速将竹箅子放入(距离茶叶约7厘米),并马上将鸡放在竹箅子上,加锅盖端离火口,熏5分钟后把鸡盛起。
(3)将煮过鸡的卤水75克、上汤、味精、麻油调成料汁,把鸡切块,淋上料汁便成。
脆皮鸡
【风味介绍】
鸡皮大红,虾片洁白,皮脆、肉鲜、骨也香。
【原料】
肥鸡1250克,糖醋100克,虾片15克,糖浆100克,蒜泥1.5克,白卤水2500克,细葱末1.5克,湿淀粉25克,辣椒末1.5克,花生油1500克。
【选材窍门】
选用肥嫩健壮未产过蛋的活母鸡,以细末糠和米粒笼养至毛重为1250克左右。
【制作方法】
(1)将鸡宰净,取出眼珠,挖净鸡肺,放入沸水锅里浸约1分钟,取出洗净浮油、绒毛、污物。
(2)把鸡放在煮沸的白卤水盆中,用微火浸煮至六成熟取出,将两翼向外扳离鸡身,再放入盆内浸煮至刚熟,取出用沸水淋匀鸡身,洗去咸味。
(3)用铁钩钩住鸡的双眼,用手勺将糖浆淋在鸡身上,鸡皮均匀粘上糖浆,挂在阴凉通风处晾约2~3小时,待鸡身干洁时,即可油炸。
(4)先将鸡连颈剁掉,用旺火烧热炒锅,下油炸至五成熟,放入鸡头,炸至金黄色,即倒入虾片一同炸,全虾片浮起,鸡头呈大红色时捞出。
(5)待油烧至四成热时,炒锅端离火口,用笊篱托着鸡放入锅中边炸边摆动,放回炉上,放入蒜、葱、辣椒末、糖醋,用湿淀粉调稀勾芡,盛在两小碟中。
(6)鸡炸好后马上切块,先切鸡头,后切鸡身,住碟上砌成鸡的原形,四周放上虾片即成。
东江盐焗鸡
【风味介绍】
制法独特,皮爽肉滑,味香浓郁,风味诱人。
【原料】
肥嫩项鸡1只1500克,左右八角末2.5克,姜片10克,沙姜末2.5克,葱条10克,芝麻油1克,香菜25克,熟猪油120克,粗盐2500克,花生油15克,精盐12.5克,砂纸2张,味精7克。
【选材窍门】
毛黄、嘴黄、脚黄、下过蛋的母鸡称项鸡。
【制作方法】
(1)炒锅上小水,下精盐4克烧热,放入沙姜末拌匀取出,分3小碟,每碟加入猪油15克供佐食。将猪油75克、精盐5克和芝麻油、味精调成味汁。反砂纸一张刷上花生油待用。
(2)将活鸡宰杀,褪毛去内脏洗净,吊起晾干,去掉趾尖和嘴上的硬壳,在翼膊两边各划一刀,在颈骨上剁一刀,然后用精盐3.5克擦匀鸡腔,并放入姜、葱、八角末,先用未刷油的砂纸裹好,再包上已刷油的砂纸。
(3)用旺火烧热炒锅,下粗盐炒至高温,取出1/4放入沙锅,把鸡放在沙锅内,将余下的盐覆盖在鸡上,盖严锅盖,用小火煨约20分钟至熟。
(4)把鸡取出,揭去砂纸,剥下鸡皮(待用),将鸡肉撕成块,鸡骨拆散,加入味汁拌匀,然后装盘(骨在底下,肉在中间,皮盖在上面),拼摆成鸡的形状,香菜放在鸡的两边即成。
文昌鸡
【风味介绍】
摆盘美观,醮佐料而吃,入口喷香。
【原料】
文昌鸡1只1100克,姜丝、蒜泥、味精、白醋白糖、精盐、老抽各适量。
【选材窍门】
以将要下蛋的小母鸡最佳。
【制作方法】
(1)将活鸡割颈放血、去毛除脏(不损坏整鸡原状)洗净,存鸡嗉囊口插进一瓷汤勺(以利汤水从鸡腔中对流)把鸡脚扭反插进鸡下腹洞内固定,将鸡头仰屈,用翅膀窝夹住,目的是使鸡头向后仰起,不用翅膀夹住也可,但需在煮鸡时掌握好造型。放进烧滚的清汤中翻转烫汆,使鸡身四周受热膨胀定型。
(2)改用慢火浸煮(以汤中冒气眼而不滚开为度)约5分钟,用铁钩将鸡提起,倒出腹腔汤水,再放入汤中浸煮,反复三四次至八分熟(不可入水也不可过熟),离火后另放凉汤中浸泡稍为冷却后取出,抹上一层香麻油,使皮色淡黄光亮,食时斩件装盘,砌成原鸡形上席。
豉汁蒸凤爪
【风味介绍】
软嫩、咸辣,浓郁香滑。
【原料】
鸡脚500克,紫金酱6克,麦芽糖30克,豆豉3克,白醋35克,蒜茸5克,花椒4克,青辣椒丝5克,八角4克,红辣椒丝5克,桂皮6克,芝麻油5克,精盐10克,胡椒粉1克,味精75克,干淀粉15克,白糖15克,植物油750克。
【选材窍门】
凤爪就是鸡脚,选用肥大多肉的三黄鸡鸡脚为佳。
【制作方法】
(1)将鸡脚外皮、趾甲去除,洗净并晾干水分。(2)烧沸水锅,放麦芽糖煮至溶化,再加入白醋烧沸,下鸡脚浸泡(沸水以浸过鸡表面为度),当煮泡至鸡脚趾形成曲变状时即可捞起沥干水。
(3)旺火烧热炒锅,下油500克烧沸,将泡过的鸡脚放入炸至焦黄色,用笊篱捞起,随即将鸡脚投入凉水中浸泡,同时开着自来水笼头慢慢冲漂,使鸡脚加速降温,浮松,去腻,浸泡、冲漂1小时后捞起。
(4)用一蒸饭盆盛放鸡脚,加入火热水(80%沸水混合20%冷水),浸过鸡脚表面,放精盐6克、花椒、八角、桂皮,然后放入蒸锅,先用旺火蒸约20分钟,改用中火炖60分钟,熄火后利用锅内余热煽约25分钟,取出捞起待鸡脚冷却。
(5)用干淀粉把鸡脚搅拌,再放紫金酱、蒜茸、精盐、白糖、味精、麻油、胡椒粉一同拌,然后加入青、红辣椒丝、豆豉粒再拌一次,最后加入植物油250克拌匀,装碟。
(6)旺火烧热蒸锅,放入已拌味的鸡脚蒸6~8分钟便成。
柱侯酱鸭
【风味介绍】
酱香四溢,咸鲜可口,色、香、味兼具。
【原料】
鸭1只,特鲜酱油50克,八角粒4粒,鸡粉10克,陈皮5克,花生酱20克,姜片150克,白糖15克,长葱200克,色拉油750克,甘草5克,老抽50克,沙姜粉5克,蒜子适量,柱侯酱60克。
【选材窍门】
鸭要挑肥壮肉多、重约1.8公斤的。
【制作方法】
(1)鸭子去毛、从腹部开刀去内脏,用清水冲洗干净。
(2)炸过的150克长葱,姜和八角、陈皮、柱侯、花生酱、鸡粉、甘草、沙姜粉、白糖混好,塞到鸭的膛子封好,用特鲜酱油、老抽上色。
(3)把余下的50克长葱、姜片、蒜子炸至金黄色放于鸭子表面,入锅蒸熟即可。
家庭如何使用作料
1.大葱:做成食的主要作料,有去腥除腻的效能,一般有三种用法:①炝锅。多在炒荤菜时使用。如炒肉时加入适量的葱丝或葱花,做炖、煨、红烧肉菜和海味、鱼鸭时加入葱段。大葱与羊肉混炒既无擅味,又能尝到羊肉的鲜美味。②拌馅。做丸子、饺子、馄饨时,在馅中拌入葱花味道醇厚。③明用调味。如吃烤鸭,在荷叶饼里抹上甜面酱,放入鸭片,卷上葱段,格外利口好吃;在做酸辣汤或热清汤时,最后撒上葱花,浇明油(香油),味道更好;煎鸡蛋时配葱花,能去掉鸡蛋的腥味,吃起来香成可口。
2.生姜:一般荤素菜都离不开生姜,因为它本身具有辛辣和芳香味道,溶解于菜肴之中,菜的味道更加鲜美,因此有“植物味精”之称。用法有四种:①混煮。炖鸡、鸭、鱼、肉时将姜片或拍碎的姜块放入,肉味醇香。②兑汁。做甜酸味道的菜时,可以将姜切成粒状或剁成末,与糖、醋兑汁烹调或凉拌。如糖醋熘鱼、拌凉菜用姜汁配料,会产生特殊的酸甜味。③蘸食。用姜末、醋、酱油、小磨香油搅拌成汁蘸吃。如吃清蒸螃蟹加蘸姜汁,别有风味。④浸渍返鲜。冷浆的肉类、家禽,在加热前先用姜汁浸渍,可以起返鲜作用,尝到固有的新鲜滋味。
3.大蒜:做配料能起调味和杀菌作用。用法有五种:①去腥提鲜。如炖鱼、炒肉、烧海参时,投入蒜片或拍碎的蒜瓣。②明放。多在做成味带汁的菜时加入。如烧茄子、炒猪肝或其他烩菜时,放几片蒜使菜散发香味。③浸泡蘸吃风味独特。如吃饺子时蘸小磨香油、酱油、辣椒油浸泡的蒜汁,格外好吃。炎夏用馒头蘸蒜汁吃,既开胃利口,又可以防止肠胃疾病的发生。④拌凉菜。用拍碎的蒜瓣或捣烂的蒜泥拌黄瓜、调凉粉,在蒸熟的茄子上泼上蒜汁,菜味更浓。⑤把蒜末与葱段、姜末、料酒、淀粉等兑成汁,用于熘炒类佳肴更出味。
4.花椒:具有芳香通窍作用,也是调味中的主要作料。用法有五种:①炝锅。如炒白菜、芹菜时,在锅内热油中投入几粒花椒,待炸至变黑时捞出,留油炒菜,菜香扑鼻。②炸花椒油明用,会使菜香四溢。用花椒、植物油和酱油制成“三合油”,浇在凉拌菜上。清爽适口。③煮蒸肉、禽类时,放入大料、花椒。④制成花椒盐蘸吃,即把花椒放入手勺内,在火上烤至金黄色时,与精盐同放在案板上擀为细面。吃干炸肉丸、干炸里脊或香酥鸡、香酥羊肉时蘸食。⑤腌制萝卜丝、大芥丝等成菜时放入适量花椒,味道绝佳。
5.大料:是做厚味菜肴不可缺少的作料。因为肉类和禽类煮、炖的时间比较长,大料和其他作料可以充分水解,其香味将逐渐改善原料固有的气味,使味道变为醇香。如做红烧鱼,在炒锅内油沸开时投入少许大料,待发出香味。加入酱油等其他作料,最后再放入炸好的鱼。又如烧白汤白菜等荤味素菜时,将大料与精盐同时放入汤里,最后放香油。另外,腌制鸡、鸭蛋或香椿、香菜时,加入大料也别具风味。
6.料酒:又名黄酒,有解腥除腻、杀菌促鲜和增添香气的功能。一般家庭做菜没有料酒时,也可以用高粱酒或白酒代替。料酒通常在制作不新鲜的原料或带有腥膻异味的牛肉、羊肉、野味、内脏等时放入,可以解腥去擅。如用料酒腌渍的鸡、鸭、鱼、肉做出的菜肴,具有酒香味,还可以保存比较长时间不变质。逢年过节炖肉、烹制肉类菜肴和饺子馅时,放入适量的料酒,食之有特殊的鲜香味。
香滑鲈鱼球
【风味介绍】
嫩滑鲜香,肉质软嫩而鲜美。
【原料】
净鲈鱼肉500克,精盐3.5克,绍酒10克,芝麻油0.5克,葱段5克,味精3.5克,湿淀粉7.5克,熟猪油1000克,姜花2.5克,白糖1.5克,上汤100克。
【选材窍门】
秋后的鲈鱼最肥嫩。
【制作方法】
(1)将鲈鱼肉顺着直纹切成块,每块长6厘米、宽3厘米、厚0.6厘米,用精盐1克拌匀。
(2)炒锅用旺火烧热,下花生油炝锅后倒回油盆,再下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鲈鱼肉,过油约30秒钟至八成熟,连油一起倒入笊篱沥干。
(3)炒锅放回火上,下姜、葱,烹绍酒,加上汤、味精、白糖和精盐2.5克,再放入鲈鱼球,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最后淋芝麻油和熟猪油25克,炒匀即成。
石湾鱼腐
【风味介绍】
以菜心垫底,颜色艳丽,黄白相间,有荤有素,清淡素雅。
【原料】
鲮鱼肉500克,上汤35克,湿淀粉7.5克,葱榄5克,鲜蛋500克,芝麻油0.5克,胡椒粉0.5克,姜花5片,鲜嫩菜心250克,清水200克,绍酒10克,生粉150克,精盐20克,生油1000克。
【选材窍门】
鲮鱼肉用鱼青最好,即鲮鱼脊肉的肉泥。其传统做法是将鲮鱼去鳞切作两边,去脊骨和腩(鱼腹),仰摊在砧板上,直刀顺刮,将鱼肉刮出,附在刀口上,刮至近皮见有一淡褐红色的鱼肌出现即止。这样刮取的鱼泥,色泽莹白、肉质细嫩、胶质较大、黏附力强,粤厨俗称之为“鱼青。”
【制作方法】
(1)先将鱼肉剁烂,放在盛器中,落盐拌至起胶,放生粉、鲜蛋,清水搅拌,必须顺一个方向搅动,至上胶有韧性为度,乱搅会懈水,导致失败。
(2)放生油入锅烧至将近滚时,把锅端离火位,用手或匙羹把鱼肉挤成汤圆状入锅,浮起后把锅放回火位,待鱼丸炸至发起变大呈金黄色即可。
(3)鲜菜心在上汤中滚熟,捞起放在碟上铺好。
(4)把炸好的鱼丸入锅,放些汤或水,加上各种味料,烹绍酒,用芡汁勾芡,最后淋芝麻油,盛放在菜的上而即成。
郊外大鱼头
【风味介绍】
先炸后焖,滋味香浓。肥而不腻,质柔味醇、滑爽可口、味道鲜美。
【原料】
大鱼头1个750克,水发香菇丝25克,芝麻油0.5克,湿淀粉20克,半肥瘦肉丝75克,姜丝5克,胡椒粉0.5克,淡二汤85克,郊菜400克,精盐7克,深色酱油25克,芡汤20克,豆腐250克,味精4克,绍酒15克,花生油2000克,炸蒜肉75克,白糖5克,干淀粉85克,蚝油10克。
【选材窍门】
鱼头选用1.8~25公斤的花鲢鱼鱼头更好,此鱼头大、刺少、脑多、肉质细嫩洁白。
【制作方法】
(1)将龟头去鳃洗净,涂抹盐水(以清水15克化精盐2.5克),随即蘸上干淀粉。
(2)炒锅用旺火烧热,下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鱼头即端离火口浸炸,边炸边翻动,至油温下降后,端同火上,烧至七八成热时,再端离火口浸炸,如此反复两次,约浸炸10分钟。最后再旺火炸至鱼头轻浮脆香,捞起,把油倒入油盆。
(3)将炒锅放回火上,下肉丝、姜丝、炸蒜肉、冬菇丝,爆至有香味,烹绍酒,加二汤、豆腐、鱼头略煸一下,即转入沙锅内,下酱油10克,加锅盖移到小火上,焖至鱼头变软,加入白糖、蚝油、味精和精盐2.5克,再焖至发出香味时,捞起鱼头置于盘中,把胡椒粉撒在上面。
(4)沙锅内的鱼头将要捞起时,将炒锅置于旺火上,下花生油25克,放入郊菜,加精盐2克、二汤100克烹至九成熟,倒入漏勺去汤水,将炒锅放回炉上,下油10克,放入郊菜,用芡汤调匀湿淀粉7.5克勾芡,取出放在鱼头四周。
(5)将沙锅里的原汁倒在炒锅里,加酱油15克,用湿淀粉12.5克调稀勾芡,最后加芝麻油和花生油25克推匀,淋在鱼头上便成。
生炊麒蜮鱼
【风味介绍】
颜色均匀有序,形状悦目诱人,味鲜无比。
【原料】
生鱼750克,生汤20克,葱10克,味精5克,火腿40克,蛋白15克,白酒10克,精盐5克,湿冬菇50克,上汤150克,麻油5克,姜10克,肥肉50克,尾油25克。
【选材窍门】
生鱼也可选用桂鱼代替,名曰“麒麟桂鱼”。
【制作方法】
(1)将生鱼起肉去皮,鱼骨不用,鱼尾留用。把鱼肉片成两片连在一起,共24片,用碗盛起。
(2)火腿、冬菇、肥肉也各切成24片,然后将肥肉片投入鱼片内加蛋白、白酒、盐25克、味精25克、葱、姜等腌几分钟。
(3)将鱼碟的碟底抹薄猪油,然后将肥肉、火腿、冬菇夹在每片鱼片中间,摆放在碟上,放进蒸笼蒸约7分钟取出,龟头、鱼尾要提早蒸熟,摆在碟头尾。
(4)将鱼的原汁下锅,加上汤150克、精盐2.5克、味精2.5克,打芡,最后把麻油、猪油淋上即成。
煎封鲳鱼
【风味介绍】
既有煎的芳香,又有焖的浓醇,风味别致。
【原料】
鲳鱼1条750克,胡椒粉0.01克,蒜泥1.5克,芝麻油0.5克,姜1.5克,浅色酱油15克,煎封汁250克,花生油1000克,葱1.5克,姜汁酒15克,绍酒10克。
【选材窍门】
自制煎封汁:将淡上汤(自制方法详见第107页)125公斤、急汁1公斤、生抽150克、白糖50克、老抽50克、味精25克、精盐25克、混匀后,煮沸即成。
【制作方法】
(1)将鱼宰杀去鳞、鳃、内脏洗净,两面各斜拉4刀,用酱油、姜汁酒腌约10分钟,将煎封汁、芝麻油、胡椒粉兑成芡汁。
(2)炒锅用中火烧热,下花生油涮锅后倒回油盆,放入鲳鱼,边煎边加油,煎炸至两面呈金黄色,再加油炸约10分钟至熟,捞起盛在盘中,把油倒回油盆。
(3)将炒锅回放火上,下蒜、葱、姜,爆至有香味,烹绍酒,用芡汁勾二流芡,加花生油25克推匀,淋在鱼身上即成。
豉汁蟠龙鳝
【风味介绍】
状若昂着的蟠龙,吃来豉味芳香,爽滑鲜美。
【原料】
净大鳝1条750克,湿淀粉5克,白糖2.5克,胡椒粉0.25克,蒜茸2.5克,豆豉2.5克,精盐7.5克,芝麻油25克,椒米2.5克,深色酱油2.5克,味精6克,花生油75克。
【选材窍门】
一般选用的是在珠江口成、淡水交界处的白鳝鱼。白鳝鱼农历九月为最肥美。
【制作方法】
(1)将鳝用盐(或白醋)洗去黏液,每隔4厘米切刀,但只切断脊骨,不断肚皮,呈节状,从刀口处取出内脏洗净。
(2)将豆豉洗净、剁烂,加入蒜茸、椒米、酱油、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等料将鳝拌匀,再放入湿淀粉拌匀,然后置于盘中,盘成蟠龙形。
(3)淋上芝麻油和花生油,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0分钟至孰即成。
豉椒鳝片
【风味介绍】
冬春时令菜,具有滋补、养颜的功效。
【原料】
黄鳝6条500克,芡汤35克,豆豉15克,绍酒5克,大辣椒250克,精盐75克,深色酱油2.5克,芝麻油0.5克,蒜泥5克,白糖1克,湿淀粉10克,花生油500克,葱段10克,胡椒粉0.1克,淡二汤100克,白醋20克。
【选材窍门】
使用芡汤可以使工作快捷、味道划一、节约调味料,烹制粤菜使用的芡汤成分是:淡二汤500克、精盐40克、味、精40克、白糖22.5克。
【制作方法】
(1)将黄鳝脊骨削出,切去头、尾和内脏,得鳝肉。
(2)将鳝肉用精盐5克拌后洗净,再拌入白醋,最后用50%的热水烫片刻,去尽黏液污物,洗净。
(3)将鳝肉仰摊于砧板上,用刀划橄榄核形花纹,切作数段,使之成片,用精盐1克拌匀,辣椒切成块。
(4)将味精、酱油、白糖、芝麻油、胡椒粉、湿淀粉、芡汤调成芡汁。
(5)炒锅用中火烧热,下化生油15克,放入辣椒、精盐15克、二汤烹至九成熟,倒入漏勺沥去水。
(6)炒锅洗净放回火上,下花生油500克烧全五成热,下鳝片过油约30秒钟至刚熟,倒入笊篱沥去油。
(7)炒锅回放火上,下蒜、葱、豆豉略爆,放入鳝片,烹绍酒,用芡汁勾芡,随即放辣椒,淋花生油20克,炒匀上盘即成。
瓦幛煮水鱼
【风味介绍】
原锅上席,滋味香馥,大补元气。
【原料】
净水鱼750克,陈皮2.5克,水发香菇50克,深色酱油10克,烤猪肉150克,绍酒15克,炸蒜肉75克,浅色酱油2.5克,蒜泥0.5克,干淀粉10克,豆酱15克,姜汁酒10克,姜片5克,淡二汤600克,蚝油10克,芝麻油05克,姜末1.5克,精盐1克,白糖2.5克,花生油1000克,葱条15克,味精5克,胡椒粉0.5克。
【选材窍门】
食用甲鱼应选活的,现吃现宰。甲鱼死后,腹甲颜色会很快由乳白色变成褐红色或浅红色(也有变绿、变黑的),人吃了这种死甲鱼肉对身体极为有害。
【制作方法】
(1)将水鱼分切成块,每块约重25克,用沸水汆过,捞出洗净。
(2)炒锅用中火烧热,加花生油15克,下姜片、葱条、水鱼块,烹姜汁酒炒匀,加二汤100克略煨取出,去掉姜,沥去水,先用浅色酱油,后用干淀粉拌匀。
(3)炒锅用旺火烧热,下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水鱼过油约1分钟,连油一起倒入笊篱沥去油。
(4)炒锅回放火上,下蒜泥、姜末、陈皮、豆酱、水鱼块,烹绍酒煸透后,再下二汤500克、精盐、味精、白糖、蚝油、烤猪肉、香菇、炸蒜肉,略焖后转入瓦(沙锅)里。
(5)淋花牛油25克,加盖用中火焖约30分钟至软烂,然后加入深色酱油、胡椒粉、芝麻油及花生油35克,鱼裙放在上面,原锅加盖上桌。
生炒明蚝
【风味介绍】
此菜用鲜蚝与韭黄等料同炒,鲜香味美,数人间少有。
【原料】
带壳明蚝12只1000克,水发香菇15克,鱼露10克,上汤35克,胡椒粉1克,辣椒15克,韭黄100克,芝麻油10克,绍酒10克熟,猪油750克,熟笋花100克,味精2.5克,湿淀粉25克。
【选材窍门】
选用深圳沙井的吊蚝。因为吊蚝养于深水海区,浮游生物较多,饲料丰富,易大快肥,在生长过程中不受淤泥覆盖,所以特别鲜美。
【制作方法】
(1)明蚝去壳取肉洗净,挖去肠,吸干水分,先横刻花纹,再直切成“双飞”片,每只切3~4片,韭黄切成段,约4厘米长。辣椒和香菇分别切成块。
(2)将上汤、味精、鱼露、芝麻油、胡椒粉和湿淀粉10克兑成芡汁,另用湿淀粉15克将明蚝拌匀。
(3)炒锅用旺火烧热,下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蚝肉过油,约30秒钟至熟(蚝肉过油一汆即熟,加热时间过长则走水失鲜),倒入笊篱沥去油。
(4)炒锅回放火上,下蚝肉,烹绍酒,加入韭黄、熟笋花、辣椒、香菇,用芡汁勾芡,炒匀上盘即成。
红烧大群翅
【风味介绍】
烹饪精巧,蛋白质含量很高,营养丰富。
【原料】
群翅2500克,胡椒粉1克,宰净老母鸡1000克,深色酱油20克,鸡脚600克,姜汁酒200克,猪脚1000克,绍酒25克,瘦猪肉1000克,湿淀粉70克,火腿汁25克,顶汤2300克,熟火腿丝25克,上汤5000克,生姜250克,淡二汤3500克,银针250克,熟猪油190克,葱条100克,熟鸡油120克,精盐1克。
【选材窍门】
大群翅取自大鲨鱼,分三围,近头部的脊翅称头围,近尾的脊翅称二围,尾部末端称三围。
【制作方法】
(1)将群翅剪去边约1毫米,放入清水中浸约4小时取出,再放入沸水盆里泡4小时,取出刮去沙,用清水冲漂约2小时后捞起。
(2)每只鱼翅用两块竹笪(竹箅子)夹着,放进有竹笪垫底的瓦盆里,加入冷水中火煲约2小时,取出用冷水冲漂,去掉翅骨。
(3)用上法反复煲漂3~4次,以去净杂味,煲至翅身六成软烂,然后放入清水盆中冷却,去净细沙、碎骨、腐肉和心筋,用清水浸泡待用。
(4)将生姜洗净切成约1毫米厚的片,将翅放进有竹笪垫底的炒锅内,加入沸水用中火煮约半小时,将姜片200克均匀地插进翅内,用竹笪夹着翅,放入沸水锅里,再煨约半小时,取出去掉姜片。
(5)将翅整理叠好,再用竹箅夹着放入沸水锅里煮约半小时,再换沸水下锅,加姜汁酒200克,下翅煨约半小时取出。用中火烧热炒锅,下猪油一两半,放入葱条、姜片50克,爆至有香味,烹姜汁酒100克,下二汤3500克(以浸没翅面为度),放入群翅煨约半小时取出,去掉葱、姜。
(6)将煨好的群翅取出,从中掀开,排在疏眼竹笪上(“头围”排在底下,“二围”排在上面)夹好,将老母鸡、鸡脚、猪肉、猪脚放入沸水锅内,约滚(汆)半分钟捞起沥去水。
(7)先将老母鸡、鸡脚、猪脚放进有疏眼竹笪垫底的瓦盆内,排好铺平,放入夹好的群翅,再将猪肉和鸡油放在翅面上,下上汤5000克(以浸没翅面为度,并用瓦碟轻轻压坐),用小火约煮2小时至软烂(用筷子夹起翅针中部,如两端下垂,或用手指一捏便断时,即是软烂),取出,去掉老母鸡、鸡脚、猪脚、鸡油,将群翅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覆转排列存大碟内。
(8)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15克,放入银针和精盐,二汤100克,炒至七成熟,倒入漏勺沥去水。
(9)炒锅放回炉上,下油25克,放入银针顶汤50克,炒至刚熟,捞起沥去水,分盛两碟,撒上火腿丝10克。
(10)炒锅放回炉上,下油50克,烹绍酒,加顶汤2250克、胡椒粉、火腿汁烧沸后,下酱油调色。
(11)用上汤50克和湿淀粉调匀勾芡,加猪油25克推匀淋在翅上,再撒上火腿丝15克即成。
海参酥丸
【风味介绍】
以东江山地的肉食与海珍同烹,既酥香软烂,又鲜美浓郁。
【原料】
水发海参450克,湿淀粉10克,芝麻油1克,葱条10克,猪瘦肉300克,上汤600克,胡椒粉0.05克,精盐5克,水发香菇25克,淡二汤1000克,深色酱油10克,味精2.5克,水发虾米25克,熟猪油100克,绍酒25克,蚝油10克,鸡蛋液50克,花生油100克,干淀粉25克,白糖1.5克,姜片5克。
【风味介绍】
猪肉选肥三瘦七者制丸,效果更佳。
【制作方法】
(1)香菇、虾米均匀切成细粒,海参切成长7厘米、宽3厘米的块。
(2)猪肉剁成黄豆般大小的粒,加入精盐3克、味精、干淀粉、鸡蛋,拌至有胶质,再加入香菇、虾米拌匀后,挤成12颗肉丸。
(3)炒锅用中火烧热,放花生油烧至五成热,下肉丸炸约1分钟至发硬捞出,用细针将肉丸刺七八个小孔,再放入油锅,用小火炸至金黄色,倒入笊篱沥去油。
(4)将海参放入沸水锅内焯约1分钟后捞出。
(5)把肉丸放入沸水锅内焯约30秒钟,捞出盛入瓦钵,加淡二汤250克、绍酒5克,入蒸笼用旺火蒸约30分钟,取出滗去汤汁(另作他用)。
(6)炒锅用中火烧热,下熟猪油40克,放入姜、葱,烹绍酒10克,加淡二汤750克、精盐2克,放入海参煮约10分钟,倒入漏勺沥去水,去掉姜、葱。
(7)炒锅用中火烧热,下熟猪油45克,烹绍酒10克,加入上汤600克、蚝油、白糖,放入海参焖约10分钟,再加入肉丸、酱油、胡椒粉,继续焖约3分钟。
(8)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加芝麻油和熟猪油15克推匀,端离火口,先取出肉丸放入瓷窝,再将海参放在上面便成。
红焖海参
【风味介绍】
海参肉质软嫩,滋味腴美,营养丰富,风味高雅。
【原料】
水发海参300克,湿淀粉30克,酱油20克,葱15克,鸡肉100克,芝麻油20克,珠油10克,甘草5克,猪肉100克,二汤500克,精盐7克,白酒10克,香菇50克,熟猪油140克,味精5克,绍酒25克,姜5克。
【选材窍门】
每年5月前、后是海参的捕获季节,此时的海参最为鲜美。
【制作方法】
(1)将海参切成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的块,鸡、猪肉也切成块。
(2)海参放入沸水锅内滚约6分钟捞出,炒锅用中火烧热,下熟猪油15克,放入姜、葱,烹白酒,加二汤、精盐5克,下海参煨约2分钟,倒入漏勺沥去水,去掉姜、葱。
(3)炒锅洗净放回火上,下熟猪油50克,放入海参略煸,倒入已用竹箅垫底的沙锅里。
(4)炒锅放回火上,下熟猪油50克,放入猪肉、鸡块,烹绍酒,加二汤、酱油、珠油、甘草推匀,倒入沙锅里,加盖,用旺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焖约1小时。
(5)再加香菇、虾米,焖约30分钟至软烂,去掉猪肉、鸡块、甘草,捞起海参、虾米放在盘中。
(6)将浓缩原汁300克下锅,加入精盐3克、味精,烧至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最后加入芝麻油和熟猪油25克推匀,淋在海参上即成。
蒜子瑶柱膊
【风味介绍】
瑶柱肉味清甜,香味特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原料】
瑶柱250克,胡椒粉0.5克,蒜子100克,上汤100克,菜胆200克,湿蹄粉10克,清水250克,糖5克,绍酒15克,麻油0.5克,精盐3克,姜片2片,深色酱油1克,葱2条,蚝油25克,油250克。
【选材窍门】
选用个大肉厚的江瑶柱。4月和7月、8月是瑶柱丰产期。
【制作方法】
(1)将瑶柱剥去老肉洗净(要轻手,防止柱身松散),排叠在碗中,加入清水、精盐。
(2)武火烧锅下油,将切去头、尾的蒜子肉炸透,取出,用开水加盐滚过,放在瑶柱面上,并同时加入绍酒7.5克、姜片、葱条,入蒸笼炖1小时至酥,取出待用。
(3)烧滚水把菜胆焯熟,烧锅下油,烹绍酒,下菜胆、上汤、盐炒匀,湿蹄粉打芡,加蚝油,放在碟巾摆形待用。
(4)上菜前,先把炖好的瑶柱回笼蒸热,倒出原汁,覆盖在碟中,撒上胡椒粉。
(5)武火烧锅下油,烹绍酒,放入原汁、上汤、深色酱油、麻油、湿蹄粉打芡,加蚝油,淋在瑶柱面上。
生炊龙虾
【风味介绍】
龙虾个大体粗,身长肉厚,肉味鲜美。
【原料】
活龙虾750克,生姜3克,潮州橘油2碟,白酒15克,精盐25克,香菜25克,白猪油75克,生葱25克。
【选材窍门】
我国东海所产的锦绣龙虾,体大、每只重达数公斤,其更为名贵。
【制作方法】
(1)先将原只龙虾洗干净,斩去虾脚,然后斩段,用刀轻拍一下,先摆入碟,头部开边,外壳和虾鳃去净,后斩件摆落在虾脚上面,尾部开边,捡去虾屎,连壳斩件摆在脚头上面(注意:一定要去净虾鳃和虾屎,否则蒸出的虾会有异味)。
(2)用小碗盛白酒,加入精盐研匀后撒落于虾肉上,虾的上面放姜、葱,进蒸笼猛火蒸(蒸汽直上,遇微风不摇摆,即为猛火气足)8分钟即熟。
(3)取出后拣去姜、葱,淋上白猪油,碟边伴香菜,跟橘油一碟上席。
干焗蟹塔
【风味介绍】
海蟹个大、体肥、肉鲜、膏多,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美誉。
【原料】
蟹肉250克,精盐5克,姜末10克,熟蟹壳6个,肥肉30克,麻油5克,酱油5克,虾肉100克,湿冬菇20克,香菜25克,胡椒粉0.5克,韭黄30克,蛋白350克,干面粉50克,味精7.5克,火腿15克,酸萝150克,煽汁2碟。
【选材窍门】
“三月螃蟹当只鸭,十月螃蟹火烧坡”一三月的螃蟹母者脂羔红火,公者更加肥美,是吃蟹的最佳时节。
【制作方法】
(1)先将虾肉洗净,用白布吸干水分,放在砧板卜用刀拍扁后剁碎,用碗盛起,加入蛋白、味精、精盐搅匀。
(2)把肥肉、冬菇、非黄等切成幼丁火腿茸、姜末全部投入虾肉内轻力搅匀,最后投入蟹肉再搅匀,分成12份。
(3)将熟蟹壳每个斩开两半,用剪刀剪成圆形,每个直径约3.5厘米,洗干净,用布抹干。
(4)每个蟹壳酿着一份馅料,以蟹壳做底,做成一个塔形,塔脚以蟹盖为界,塔身由下至上逐步修尖,然后上笼蒸7分钟取出,立即上一层薄面粉在塔身上待用。
(5)把蟹塔放进煽炉里煽香(或用油炸香均可),掌握好油温,使其色泽金黄内外焦里嫩。
(6)另起锅加入酱油、麻油、胡椒粉,轻力略炒蟹塔,即装入碟,碟边排香菜、酸萝卜、跟煽汁2小碟即可。
台浦还珠
【风味介绍】
口感清爽,风味新鲜,集佳果、走兽、河鲜于一体。
【原料】
鲜虾肉300克,湿生粉10克,姜汁酒5克,味精5克,芥蓝100克,植物油750克,绍酒3克,白糖3克,猪肥膘肉25克,胡椒粉2克,精盐8克,蒜茸3克,胡萝1.20克,麻油2克,葱榄5克,鸡汤15克,姜花3克。
【选材窍门】
制作方法虾胶应使用鲜虾肉并洗净、去掉沙线。核桃仁一定要去皮,否则有苦涩味。
【制作方法】
(1)打制虾胶:猪肥膘切成米状粒,放入冰箱冻硬,将吸干水分的鲜虾肉用刀背砸烂成泥,放在深盘罩,加入盐、味精、生粉,并顺序拌匀(若顺逆兼施,虾胶会出现“翻”和不爽),至虾胶结实有弹性时,加入冻硬肥肉粒再拌匀,入冰箱(4℃)备用。
(2)葱斜切成葱榄,姜切成姜花(即小片),胡萝卜改成料头花,芥蓝去老梗和花,用小尖刀摘去黄叶改成12厚米长短,洗净待用。
(3)鲜核桃仁用开水浸泡15分钟,用竹签去皮,用五成热油炸至酥脆,待冷却后改成云豆大的粒约20粒。
(4)平尺盘底抹少许净油,将虾胶挤成大小均匀的虾丸约20个,每个虾丸中塞入一粒核桃(虾胶要封好,不可露出核桃仁)待用。
(5)锅中放入400克清水,待开后,加入盐、味精、白糖、少量植物油、芥蓝,煮至熟捞入漏勺。
(6)炒锅再上火烧热人底油,下芥蓝,迅速烹入姜汁酒翻炒几下,再加入白糖、精盐、味精、清水适量,拌炒均匀,勾入生粉即呵出勺,并将芥蓝垫入菜盘底待用。
(7)将炒锅上火烧热,坐宽油至六成热时,倒入挤好的虾丸滑油至熟,连油倒入漏勺。
(8)热油同时应将汁兑好,汁中放入鸡汤、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湿生粉、麻油即成。
(9)炒锅留少许底油,下入葱榄、姜花、蒜茸煸香,放入虾丸、料头花,烹姜汁酒,倒入芡汁,翻炒均匀,盛在芥蓝上面即成。
龙虎斗
蛇不仅肉味鲜美,而日,营养丰富,具有祛风活血、除疾去湿、补中益气、明目滋阴的功能。
【原料】
熟五蛇丝300克,葱2条,果子狸丝150克,陈皮丝少许,湿冬菇丝50克,蛇汤1500克,湿木耳丝50克,上汤500克,姜丝80克,姜汁酒、绍酒、精盐、味精、猪油、湿淀粉等各适量,绍酒、精盐、味精、猪油、湿淀粉等各适量。
【选材窍门】
蛇常用金脚带、饭铲头、过树榕或三索线,最佳选用过山峰蛇,但其他蛇肉也可。
【制作方法】
(1)用猪油起锅,加入姜、葱、姜汁酒、精盐和蛇丝、果狸丝煨好,盛于汤锅内,加入上汤、味精、猪油、绍酒,入蒸笼蒸透。
(2)姜丝及木耳丝分别用沸水烫过。
(3)用猪油起锅,点入绍酒,加入蛇汤、蛇丝、果狸丝、冬菇丝、姜丝、木耳丝、陈皮丝、精盐、味精,待烧至微沸时加入湿淀粉打芡。
(4)加包尾油推匀装盘,跟柠檬叶丝、薄脆一起上席。
生烩老猫
【风味介绍】
清甜可口,营养丰富。
【原料】
褪毛老猫1只约2000克,味精10克,光鸡1只约750克,冰糖15克,猪瘦肉200克,酱油30克,浸发香菇75克,绍酒10克,浸发陈皮20克,干淀粉15克,姜25克,湿淀粉40克,柠檬叶10克,胡椒粉少许,精盐30克,植物油1000克。
【选材窍门】
广东有“老猫嫩狗”之谚,食猫以老(饲养4年以上)为佳,视作秋冬滋补品。
【制作方法】
(1)将褪毛老猫开膛,取出内脏,用刀从猫背开始徐徐把猫连皮肉剥下,再剔去猫腿骨,用沸水1000克煮连皮猫肉7分钟,取出切丝。
(2)光鸡用刀从鸡翅膀开始下刀,徐徐把肉割下,剔去鸡腿骨,再把鸡肉连皮切丝,用碗盛起。在与猫肉同烩前5分钟,放入酱油10克,再加干淀粉拌匀,稍腌一下,将猪瘦肉、香菇、陈皮、姜分别切丝,柠檬叶消毒后切细丝,待用。
(3)旺火烧热炒锅,放入油烧至微沸,把猫肉丝放入,泡油5分钟,用笊篱捞起。
(4)余油倒出,把锅放回炉上,再放入猫肉,烹绍酒5克,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以慢火焖2小时后把鸡肉、猪肉、香菇、陈皮、姜、精盐、味精、酱油、绍酒等料一同放入,再焖7分钟,用湿淀粉勾芡上碟,撒柠檬叶丝和胡椒粉撒上便成。
沙荣牛肉
【风味介绍】
牛肉嫩香爽滑,沙茶酱香辣适口,别具风味。
【原料】
鲜牛腿肉750克,上汤750克,生菜500克,沙茶酱150克,豆芽200克,芝麻酱50克,白糖粉30克,精盐6克,味精5克,辣椒油5克,熟猪油100克。
【选材窍门】
牛腿上的腱子肉为最上等的牛腿肉。
【制作方法】
(1)将牛肉剔去筋后,用刀切成薄肉片,然后用瓷盘盛好待用。
(2)将沙茶酱料加入熟猪油、芝麻酱、辣椒油、白糖粉一起拌匀,分别放进各个小碗里待用。再把生菜,豆芽洗干净,晾干水分,用盘盛好。
(3)把炉子生火,将上汤先煮滚倒入瓷钵内,放存炉子上,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吃时用筷子夹牛肉片放进滚汤内涮熟,并加入豆芽焯过放入小碗内,再放入生菜配上沙茶酱料即成。
干煸牛脯
【风味介绍】
牛油香浓,滑中带爽,入口即化。
【原料】
牛腩500克,味精1克,陈皮末0.5克,深色酱油5克,姜块50克,白糖5克,蒜泥5克,浅色酱油5克,豆酱10克,胡椒粉0.05克,八角末0.5克,绍酒5克,精盐1.5克,淡二汤1000克,芝麻油0.5克,花生油60克。
【选材窍门】
牛腩选择那些肥而多油的,最好是从牛肉里散碎削出来的。
【制作方法】
(1)将牛腩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煮至断生时捞出,切成小方块,每块约重20克。
(2)炒锅用中火烧热,下油,放入蒜、姜、豆酱爆香,下牛腩略煸,烹绍酒,加二汤、深色酱油、浅色酱油、精盐、白糖、八角末、陈皮末,煮约2分钟。
(3)转入沙锅大火烧开后,加盖改用小火焖约80分钟至软烂(中途不可加水),撒上胡椒粉,淋上芝麻油即成。
铁板黑椒牛柳
【风味介绍】
色泽金黄油亮,胡椒味浓郁,肉质鲜嫩,充满异域风味。
【原料】
牛柳300克,绍酒10克,洋葱100克,番茄酱8克,干葱75克,上汤40克,青椒50克,精盐5克,红椒30克,麻油3克,食粉3克,味精10克,鸡蛋15克,黄油25克,唿汁3克,砂糖8克,黑胡椒末10克,植物油750克,生抽15克,生粉15克,蒜茸8克。
【选材窍门】
最好用牛柳,也可用去筋牛腿肉代替,但原料必须新鲜。
【制作方法】
(1)将牛柳去筋后切成长5厘米、厚4毫米的片,加入食粉3克、生抽6克、味精5克、绍酒5克、清水75克、生粉10克拌匀至粘手,再加入鸡蛋15克拌匀,表面淋入净植物油,入冰箱保鲜室(4℃)冷冻约3小时以上备用。
(2)下葱切细粒,洋葱切细丝,青椒斜刀切抹刀片,红椒切细粒,大蒜拍碎剁成细茸。
(3)炒锅上火烧热,加入黄油,熬化后放入干葱细粒、红椒细粒及蒜茸,煸香后放黑胡椒末稍煸,再加入番茄酱、绍酒、生抽、砂糖、盐、唿汁、味精、上汤,熬开5分钟后倒入碗中备中备用。
(4)预备大号铁板、灯盏各一个,铁板大火烧热,关小火温着,灯盏中盛入半盏黑胡椒汁。
(5)炒锅上大火烧热,加入750克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从冰箱中取出的牛柳,泡至八成熟时倒入漏勺。
(6)炒锅再上火烧热,加入少许底油,下入一半洋葱丝和全部青椒片煸香,再人牛柳,烹绍酒及黑椒汁,勾薄芡翻炒均匀,盛入烧好的铁饭上(铁板在盛菜之前先淋入少许麻油),撒入另一半洋葱丝,再马上将菜盛入盖好盖,即可跟灯盏一起上桌。
濑尿牛丸
【风味介绍】
既有牛肉的浓香,又有虾肉的鲜甜,吃时汁液顺嘴角流出,产生“濑尿”的效果。
【原料】
牛肉500克,生姜10克,鲜活濑尿虾300克,大葱30克,猪肉皮300克,精盐、胡椒粉、料酒、味精、香油、湿生粉、鲜汤各适量。
【选材窍门】
牛肉一定要选取新鲜的黄牛腿肉。
【制作方法】
(1)猪肉皮治净,焯水后切成小丁,然后放入清水锅中,加入生姜、大葱和料酒,用大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约2小时,至猪皮溶化且汤汁浓稠时,将锅端离火口,晾凉备用。
(2)将牛肉漂净血水,剔净筋膜,放在垫有干净猪皮的菜墩上,用刀背捶成茸泥;濑尿虾去壳,取净虾肉洗净,用刀剁成泥。
(3)将牛肉泥放入碗内,分多次加入熬好的猪皮汤(要等牛肉泥把加进去的汤吸收完了再继续加汤),且边加汤边搅打,直至将牛肉泥搅打上劲,再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湿生粉、香油搅匀,即成牛肉糁。
(4)将剁好的虾泥倒入猪皮汤锅中搅匀,重用大火烧沸后,再调入精盐、胡椒粉、味精,然后将汤汁起锅倒入方盘中,入冰箱冷却凝固后,取出切为1厘米见方的丁,即成濑尿虾馅心。
(5)取一份牛肉糁,包人一份濑尿虾馅心,然后搓成直径约3厘米的圆丸子,即成濑尿牛丸生坯,最后下入烧沸的鲜汤锅中汆熟即成。
炖禾虫
【风味介绍】
质软味香,含高蛋白,营养丰富。
【原料】
禾虫1000克,榄角25克,去壳鸡蛋200克,精盐7.5克,肥叉烧75克,味精5克,炸油务50克,黄糖5克,炸蒜肉50克,胡椒粉2克,陈皮末1.5克,芝麻油5克,柠檬叶5克,花生油100克。
【选材窍门】
广东的禾虫,每年于农历四月和八月乘潮而出,此时的禾虫最美且价格便宜。
【制作方法】
(1)将禾虫洗净捞起,用洁净毛巾轻轻吸干水分,盛入瓦钵,加入花生油100克,静置10分钟。
(2)将叉烧切成中粒;榄角洗净切粗粒,炸油条横切,成5毫米的小块;柠檬叶切成绌丝。
(3)把鸡蛋、叉烧、油条、陈皮末、蒜肉、精盐、味精、糖、胡椒粉、麻油一并放入禾虫瓦钵里拌匀,入蒸笼用中火炖约1小时至熟。
(4)转放在小炉上用微火烤干水分盛起,淋油50克,撒上胡椒粉、柠檬丝即成。
红扒羊肉
【风味介绍】
鲜香浓郁,滑爽利口。既是风味名菜,又是滋补佳肴。
【原料】
羊肋条肉750克,味精2.5克,八角1克,胡椒粉0.1克,水发香菇50克,湿淀粉15克,姜片10克,芝麻油1克,红枣25克,淡二汤1500克,葱条10克,深色酱油20克,去皮荸荠200克,花生油1000克,精盐6克,姜汁酒25克,陈皮1克,绍酒10克。
【选材窍门】
荸荠,广东称之为马蹄,以个大、皮赤褐色发亮、肉白质脆、味甜汁多、无破损者为优。
【制作方法】
(1)将羊肋骨肉皮上的细毛燎净,放入水盆内边刮边洗至净取出,每隔4厘米砍一刀,砍成骨断肉不断状,放入沸水锅中滚约3分钟捞山,用酱油10克涂于羊皮上着色。
(2)炒锅用中火烧热,放入花牛油烧至六成热,将羊肉用笊篱盛载放入油中加盖浸炸,约1分钟至入红色取出去油。
(3)将炒锅回放火上,烹姜汁酒、加二汤、精盐、八角、陈皮、红枣、去皮荸荠和酱油10克,烧沸后一并倒进用竹箅垫底的沙锅里,加盖用中火煲约1.5小时,至九成软烂,将汤浓缩至约5毫克,上香菇再煲10分钟取出,去掉姜、葱、陈皮,滗出原汤400克待用。
(4)将荸荠切开两半、与红枣、香菇一起盛入盘中,把羊肉切成块状,每块长4厘米、宽25厚米,放在上面。
(5)炒锅用中火烧热,下花生油20克,烹绍酒,加原汤、胡椒粉,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加味精、芝麻油和花生油推匀,淋在羊肉上便成。
煎金钱牛柳
【风味介绍】
芡汁与牛柳的焦香味浑成一体,成、甜、酸、鲜俱全,口感、味感、质感皆件,食后令人齿颊留香。
【原料】
牛柳500克,煎汁25克,鲜番茄250克,麻油1克,土豆150克,淀粉25克,鸡蛋40克,清水100克,味精2.5克,白糖25克,苏打粉4克,生油1000克,精盐5克,辣椒油50克,胡椒粉1克。
【选材窍门】
选用新鲜牛柳。在宰牛时,及时把牛柳放入保鲜柜,以保持牛肉的新鲜,也使牛肉的营养成分得以完全保留。
【制作方法】
(1)牛柳修净筋,切成厚圆形片用刀背轻轻敲松盛入碗内,先加入清水、苏打粉、胡椒粉、味精、精盐,拌透后加入鸡蛋、淀粉拌匀,再加些生油拌和,腌1~2小时待用。
(2)将土豆去皮洗净切成粗条,放入滚水锅盐滚五成熟捞出,沥干水分用蛋黄、淀粉拌匀。烧热锅放入生油烧至八成热时将土豆条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倒在笊篱内沥去油。
(3)用原锅把牛柳一件件下锅,煎至两面金黄色时也倒入笊篱沥去油。
(4)将辣椒油、煎汁、麻油、白糖一起放入碗内调成芡汁,随后将牛柳投入原锅内,倒入芡汁颠翻儿下,起锅装入长盘中间,鲜番茄切成片与土豆条分别放在长盘两端便成。
五彩炒蛇丝
【风味介绍】
色泽五彩缤纷,味甘、香脆、嫩滑,足宴客绝妙的佳肴。
【原料】
熟蛇丝220克,粉丝15克,叉烧丝60克,鸡蛋1个,湿菇丝50克,植物油800克,韭菜50克,胡椒粉2克,笋丝20克,湿马蹄粉5克,熟姜丝15克。
【选材窍门】
秋天的肥蛇最受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不允许食用野生蛇,只能吃野生蛇经人工繁殖的第二代。
【制作方法】
(1)将鸡蛋打入碗中,用竹筷子搅匀。
(2)炒勺上中火,倒入油烧至七八成热,用漏勺将鸡蛋浆漏入油中,炸成丝状,捞出后拨散晾干,用白毛巾包裹吸去油分,即成蛋丝。
(3)炒勺上中火,待油稍凉至四五成热时,将粉丝下入,炸熟后捞出沥油。
(4)炒勺留底油上中火,下入熟蛇丝、叉烧丝、湿菇丝、笋丝、熟姜丝,翻炒几下后,再加入韭黄,炒熟后,用湿马蹄粉勾芡,加尾油,撒上胡椒粉。
(5)炸粉丝铺垫盘底,蛇丝等盖面,蛋丝镶边。
烧网油肝花
【风味介绍】
用猪网油包裹猪肝烧烤而成,金黄焦香,成鲜微甜。
【原料】
猪网油400克,姜片20克,猪肝300克,白糖15克,糖冰肉120克,葱段10克,味精2.5克,汾酒25克,长葱条12条80克,精盐7.5克,五香粉2.5克,干淀粉30克。
【选材窍门】
猪肝有粉肝、面肝、麻肝、石肝、病死猪肝、灌水猪肝之分。前两种为上乘,中间两种次之,后两种是劣质品。粉肝、面肝:质均软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开处,前者色似鸡肝、后者色赭红。麻肝:反面有明显的白色络网,手摸切开处不如粉、面肝嫩软。石肝:色暗红,质比上列三种都要硬些,手指稍着力也不易插入。病、死猪肝:色紫红,切开后有余血外溢,少数生有浓水泡。灌水猪肝:色赭红显白,比未灌水的猪肝饱满,手指压迫处会下沉,片刻复原,切开后有水外溢。
【制作方法】
(1)将猪肝和糖冰肉分别切成4条,每条长约15厘米,用姜、葱、汾酒、精盐拌匀,约腌1小时,取出沥干水分,再拌白糖和五香粉。
(2)将网油用温水洗净晾干,切成块状,每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逐块摊开,上薄粉,各放猪肝、糖冰肉1条、长葱条3条,卷成长条,直径约为3厘米,蘸上干粉串排于铁叉上烤20分钟,烤制时,前10分钟用旺火,后10分钟用中火,徐徐转动,烤至呈黄色为熟。
(3)去铁叉,食时每条横切8段,装盘即成。
鼎湖上素
【风味介绍】
色、香、味、形俱全,有甘香脆口、爽滑鲜甜之感。
【原料】
湿雪耳75克,西兰花100克,湿桂花耳75克,精盐9克,湿榆耳150克,味精14克,湿黄耳125克,白糖5克,湿花菇150克,浅色酱油10克,湿竹荪125克,深色酱油10克,湿蘑菇150克,绍酒50克,鲜莲子100克,湿淀粉60克,白菌100克,素上汤1250克,银针100克,花生油200克,笋花100克,芝麻油2.5克。
【选材窍门】
一级蘑菇由相似品种特征的新鲜蘑菇组成,成熟、形状良好、整齐,无开伞、疾病、斑点、虫害、腐烂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
【制作方法】
(1)将黄耳、榆耳切为中片,再将竹笋切为段,笋花切为中片,一起放在锅中,加入鲜莲子、白菌用水滚过,倾在笊篱里,滤去水分。用油15克起锅,烹入绍酒15克,注入素汤600克,用精盐3.5克、味精2克,将滚过的原料放入煨透,倾在漏勺里,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
(2)将雪耳、桂花耳分别放在水中滚过捞起,放油15克存锅中,烹入绍酒5克,注入素上汤250克,加入精盐1.5克、味精1克,将雪耳、桂花耳分别放入滚煨过,滤去水分。
(3)用油10克起锅,放入西兰花,加入精盐1克,素上汤50克,将菜炒熟,滤去水分。再将银针和上述适量配料加入炒至熟,滤去水分。
(4)用油30克起锅,烹入绍酒10克,放入花菇、蘑菇,加入素上汤100克、精盐2克、味精10克、浅色酱油10克、白糖4克、麻油1克,把黄耳、榆耳、鲜菇、笋花、鲜莲、竹荪、白菌放入烧2分钟,加油30克和匀,倒在笊篱里,滤去水分。
(5)用大碗1只,按白菌、花菇、竹荪、鲜菇、黄耳、鲜莲、蘑菇、笋花、榆耳的次序,各取一部分,从碗底中心向四击依次分层排好,然后将其余各原料全部放入碗中填满,覆在碟上,则成为层次分明的形状。
(6)中火烧锅放油20克,烹入绍酒10克,注入素上汤250克,用精盐2克、咪精5克、白糖1克、深色酱油调味,用湿淀粉打稀芡,加入麻油、花生油推匀,将200克芡淋在面上,将其余的芡把雪耳、桂花耳拌匀,最后将雪耳、菜、银针依次由里至外镶边,桂花耳放在最上面。
大良炒鲜奶
【风味介绍】
光亮洁白,鲜嫩软滑,奶味浓郁,营养丰富。
【原料】
鲜牛奶250克,腌虾仁25克,鸡蛋清250克,干淀粉2克,鸡肝25克,炸榄仁25克,味精35克,熟猪油500克,蟹肉25克,熟瘦火腿15克,精盐4克。
【选材窍门】
应选大良牛奶。大良附近多土阜山丘,岗草茂盛,所养的本地水牛,产奶虽少,但质量高,水分少,油脂大,特别香浓。
【制作方法】
(1)火腿切成约1.5厘米见方的小粒,鸡肝切成长宽各2厘米的片。
(2)将鸡肝放入沸水锅滚至刚熟,倒入漏勺沥去水。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250克,烧至四成热,放入虾、虾鸡肝过油至熟,倒入笊篱沥去油。
(3)用中火烧热炒锅,下牛奶,烧至微沸盛起,牛奶与干淀粉调匀,避免干淀粉粒状,与鸡蛋清、鸡肝、虾仁、蟹肉、火腿一并倒入拌匀。
(4)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炝锅后倒回油盆,再下油25克,放入已拌料的牛奶,边炒边翻动,炒奶时要顺一方向搅动,边加油2次(每次20克),炒成糊状,再放入榄仁,淋油5克,炒匀上碟。
凤吞翅
【风味介绍】
翘吸收了肉味,香而嫩滑,汤水清而不浊,十分美味。
【原料】
水发鱼翅300克,猪瘦肉200克,精盐35克,上汤850克,嫩母鸡1只1250克,姜片10克,味精6克,芝麻油0.5克,绍酒10克,长葱条10克,熟瘦火腿40克,熟猪油15克,湿淀粉5克。
【选材窍门】
广东习惯采用1250克左右未下蛋的肥嫩母鸡,俗称“鸡项”。
【制作方法】
(1)将鸡宰杀去毛,起全鸡。猪肉切块,每块重约10克,火腿25克切成5粒,余下的切细丝。
(2)洗净炒锅,放在中火上,下熟猪油,加上汤100克、精盐1克、芝麻油、放入煨好的鱼翅、火腿丝约煮30秒钟,用湿淀粉调稀勾芡,盛入碗中。
(3)鱼翅从鸡背皮开口处徐徐倒入鸡腔内,用草将刀口扎紧。
(4)猪肉放入沸水锅汆约30秒钟,加入火腿粒略汆后,一并捞出放入炖盅内。
(5)将鸡放回锅内汆约1分钟,取出洗净,用铁针在脊部戳几个小孔,解去扎口物,背向上放入炖盅内。
(6)按顺序加入姜、葱、绍酒、精盐2.5克、白开水750克,加盅盖,入蒸笼用中火炖约1小时30分钟。
(7)取出鸡,去掉姜、葱、猪肉、火腿,撇去汤面浮沫,用洁净毛巾将汤过滤留用,把鸡放回盅内(胸向上,头贴着胸),倒回原汤、上汤加盖,入蒸笼用中火再蒸30分钟。最后加味精调匀便成。
虾胶瓤鱼肚
【风味介绍】
虾胶鲜嫩、爽滑、味美,鱼肚甘成、平滑、可口。
【原料】
干炸鱼肚50克,胡椒粉0.5克,姜片10克,二汤350克,虾胶180克,姜汁酒10克,葱条10克,芡汤10克,郊菜150克,干淀粉25克,精盐2克,芝麻油0.5克,熟火腿末2.5克,湿淀粉7.5克,味精1克,花生油60克,香菜叶5克,上汤125克,鸡蛋清10克。
【选材窍门】
将青叶菜的菜心剪去菜花和老梗,取最嫩的一段剪取约12厘米,即为郊菜。
【制作方法】
(1)干炸鱼肚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反复换水搓洗三次,去掉异味,取出沥去水分,剪去皮筋,切成商径4厘米的圆形片12块,放入沸水锅内汆30秒钟,捞出沥去水。
(2)炒锅用中火烧热,下花生油15克,放姜、葱爆至有香味,烹绍酒、下二汤250克、精盐1克,烧沸后下鱼肚煨约1分钟取出,去掉姜、葱,用洁净毛巾吸干水分,盛存盘中晾凉后,在每块鱼肚的一面撒上干淀粉。
(3)虾胶分成12颗小丸,放在有干淀粉一面的鱼肚上,用鸡蛋清把虾胶抹平,香菜叶、火腿末分别放在虾胶两端,入蒸笼用旺火蒸约5分钟至熟取出,转放在另一盘中,排成2行,每行6块。
(4)炒锅用中火烧热,下花牛油10克,放入郊菜、精盐1克、二汤100克,炒至九成熟,倒入漏勺沥去油,将锅放回炉上,下花生油10克,放入郊菜、芡汤,炒熟取出,分三排放在两行鱼肚中间和两侧。
(5)炒锅洗净,放在中火上,下花生油10克,再放上汤、胡椒粉、味精,用湿淀粉7.5克调稀勾芡,加入芝麻油和花生油15克推匀,淋在虾胶上便成。
如何配菜
1.量的配合:是指菜肴所用主料和配料在数量上的搭配。每种菜有不同的数量定额,通常是以不同规格的盛器容量来表示。菜肴中主料、配料的数量配合,按一份菜的主料与配料间的关系,大致可归纳成三种类型:一是以一种原料为主料的,其主料用量要多于配料,才能使主料突出;二是多种原料构成的菜肴,不分主料、配料的,则要求几种原料的用量基本相等;三是菜肴由单一原料构成的,则按一份菜所用原料定额配菜。
2.色的配合:菜肴色彩的配合,是衡量一份菜或整桌菜质量的标准之一。色彩调配适当,能激起就餐者食欲。各种原料部有不同的颜色,色的配合,要以辅料衬托主料,突出主料,使菜肴的色彩清新悦目,美观素雅,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能配得杂乱无章。
3.香和味的配合:菜肴的香味、口味是菜肴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加热和调味,使菜肴原料表现出香和味,但多数原料具有特定的味,并不单纯依靠调味。一般来说,在一份菜中要以主料的口味为主,配料的口味要适应主料的口味;对口味较淡的主料,如海参、鱼翅等,应以鲜味较重的配料及调料来弥补主料味的不足,使主料口味更为鲜美;对口味过浓或者过油腻口的主料,应加适当的配料调和冲淡,使制成的菜肴口味适中,既味美又易消化吸收。
4。形的配合:形状的配合是否和谐,关系到菜肴的外观,影响到菜肴质量,是配菜的重要环节。
形的配法要注意两点:一是配料的形状要与主料的形状相适应,如“丁配丁”、“块配块”、“片配片”;二是配料形状要少于主料,衬托主料,这样才能使主料显得突出。
威鱼蒸肉饼
【风味介绍】
甜中带咸,肥而不腻,有浓郁的成鱼香味。
【原料】
咸鱼肉50克,干淀粉5克,猪肉200克,植物油5克,精盐4克,胡椒粉4克。
【选材窍门】
质量好的新鲜咸鱼,条形完整,体表清浩,鳞片整齐,含盐适度,肉质坚韧,无发黏及腐败异味。
【制作方法】
(1)咸鱼肉去掉骨切成小粒,猪肉切成粒一起拌,剁烂成肉茸。
(2)把肉茸放在碗内,加入精盐、干淀粉、胡椒粉一起搅拌至肉茸产生黏性,放在碟上摊平成饼状,加入植物油。
(3)旺火烧开蒸锅,再放入肉饼,蒸约7分钟端离火口,利用余热煽(密闭加热,使原料自身水分汽化致熟的方法)3分钟才打开锅盖取出肉饼。
八宝素菜
【风味介绍】
经南各种美味汤精心烹制而成,口感嫩滑、香味浓郁。
【原料】
排骨500克,水竹荪50克,花肉500克,火腿皮50克,大白菜胆500克,绍酒25克,笋尖100克,麻油25克,生筋100克,清汤1500克,栗子或莲子100克,湿生粉50克,湿冬菇50克,南乳汁50克,湿草菇50克,味精、幼盐、胡椒粉各适量,湿发菜50克。
【选材窍门】
花肉即五花肉,是猪肋排上的肉。选择好的五花肉,可用手摸,略有沾手感觉,肉上无血,肥肉、瘦肉红白分明、色鲜艳。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猪后臀尖部位,此处的五花肉,五花三层分明,肥瘦肉厚度相当,一整块五花肉厚度为一寸左右。
【制作方法】
(1)排骨、花肉各斩为3块,白菜胆切成7×2(厘米)的长条。
(2)把菜胆略炸捞起,放入用竹片垫底的瓦罐里,笋尖、冬菇、草菇分别炸后与竹荪、生筋、发菜一起投放菜胆上。将栗子或莲子炸过捞起。
(3)起锅下少量油把排骨、花肉炒香溅绍酒,加清汤、幼盐、南乳汁、火腿皮同滚20分钟,倒入菜胆瓦罐内。
(4)加盖炖,滚后改文火,15分钟后投入栗子,再焗10分钟取出,拣去排骨、化肉、火腿皮不用。
(5)用大扣碗1个,把炖好的菜放入中间,其他7种用料摆入碗里周围,分类摆整齐。
(6)把菜胆加入碗里面,原汁灌入。食时蒸15分钟取出。原汁倒入锅里,加味精,勾芡,加麻油、胡椒粉、尾油即成。
清汤炸肚
【风味介绍】
鱼肚膨松酥软、滑溜溜且软绵绵的,非常爽口。
【原料】
干炸鱼肚100克,胡椒粉5克,葱条2条,姜汁、酒10克,青叶菜1条10克,上汤1500克,精盐5克,绍酒5克,熟火腿2片2克,淡二汤750克,味精1克,白醋50克,姜片10克,熟猪油10克。
【选材窍门】
涨发鱼肚的技法:用铁撑为煮油炊具,放的油只到罐的一半,鱼肚放下后,即以铁饼压,使它直沉于底层,在受热受压中涨发至透,同时,采用坚实的荔枝木作燃料,鱼肚放下后立即收火,让炭火的余热将它持续浸炸,直至通透松化。
【制作方法】
(1)将鱼肚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揉漂多次去掉杂味,沥去水,加白醋,再揉漂3次上清醋味和油腻,挤干水,剪去黄斑、筋、皮后,再剪成约4厚米见方的块。
(2)将鱼肚放入沸水锅汆约1分钟,捞出沥尽水,炒锅用中火烧热,放熟猪油,放入姜、葱,烹姜汁酒,加淡二汤、精盐4克,下鱼肚煮约30秒钟,加菜煮至熟捞。
(3)去掉姜、葱,用洁净毛巾吸干鱼肚水分,放入汤窝内,撤入胡椒粉,将火腿分放在上向,青菜放在两片火腿的中间。
(4)炒锅洗净,放在火上,烹绍酒,加上汤、味精、精盐1克,烧至微沸,撇去汤面浮沫,倒入汤碗便成。
鸭汁烩鱼唇
【风味介绍】
由珍贵稀少的鱼唇烹制,口味浓厚,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滑而且润,风味独到。
【原料】
干鱼唇175克,胡椒粉0.5克,熟菜50克,红鸭汤200克,水发草菇25克,上汤1000克,姜片1片,二汤500克,葱1条,味精10克,精盐12.5克,湿淀粉25克,浅色酱油5克,花生油10克,绍酒10克,熟猪油25克。
【选材窍门】
上汤的制作方法:老母鸡2000克、瘦猪肉2000克、火腿700克、味精50克、清水10000克,用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小火慢炖保持微沸约5小时之后即成。
二汤的制作方法:将熬过上汤的鸡、瘦猪肉和火腿,再加入清水10000克、精盐50克、味精50克,再熬5小时,用隔汤布滤过就是二汤。
鱼唇水发技巧:将干鱼唇盛入容器内,冲入开水,盖上盖焖3~4个小时,即进行褪沙(和鱼皮褪相同),如有褪不下的,可再用水焖一次,褪沙后再加开水用小火煮到能去骨时,轻轻地抽去骨(保持形整不坏),剪去腐朽边沿,用凉水冲泡去腥味和胶质,用凉水泡上,每天换水1~2次或入冰箱保鲜室存放。
【制作方法】
(1)鱼唇用清水浸4小时,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清水煮沸,改用小火焖4小时,取出切成长方形小块。
(2)炒锅烧热,注入花生油,加葱、姜,烹绍酒,再下鱼唇、二汤滚煨片刻,取出去掉葱、姜和二汤。
(3)炒锅回火上,烧热,下上汤、鸭汤、鱼唇、草菇、熟菜、精盐、酱油,用湿淀粉勾芡,加熟猪油、味精、胡椒粉,盛入汤碗即成。
白果猪肚
【风味介绍】
猪肚汤清淡,消暑解渴,对脾胃也有裨益。
【原料】
生猪肚1个约1000克,精盐10克,猪排骨200克,味精2.5克,白果肉300克,绍酒10克,去核红枣5克,胡椒粉0.5克,浸发香菇25克。
【选材窍门】
优质白果的标准是:每公斤320粒以下,成熟饱满,外壳白净,干燥适度,无斑点、无霉点、无破碎。
【制作方法】
(1)将猪肚外表油腻去除,翻转放精盐3克抓捏,去清黏液,冲洗净,放入沸水中滚(汆)5分钟,捞出放进冷水盆里,刮去肚衣杂物,洗净,换沸水再滚10分钟,捞起待用。
(2)将竹箅子放入洗净的沙锅中,下清汤(水)1500克、白果、红枣、猪肚、排骨、香菇、绍酒、精盐,加盖用慢火煲1小时至软绵,去掉排骨,取出猪肚斜切成块,每块约重20克。
(3)取汤蛊一个,依次放入白果、肚块、红枣、香菇,再将原汤放味精,胡椒粉凋味,烧沸后倒入汤盅便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