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礼物勇气——大胆尝试,男儿闯出一片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西点军校有个规矩,也就是所有刚刚入学的学员都必须接受一次全方位的体能训练,并且参与许多具有危险性质的运动。例如,男生要练习拳击和摔跤,女生要学习体操和游泳等课程。不仅如此,学校里的运动竞赛也是学员们的必修课程,而且每年至少参加一季可能面临受伤危险的团队运动比赛。

    西点人的冒险精神可以从美国的一句流行语:“勇气喜欢跟利益联姻”中看出端倪。美国人崇尚“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的经济学原理,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没有果敢的精神,没有冒险的勇气,巨大的成功将总是与你擦肩而过。

    1.成功,从来都是勇敢者的游戏

    西点52届毕业生美国军火大亨杜邦公司创始人亨利·杜邦曾说:

    “危险是什么?危险就是让弱者逃跑的恶梦,危险也是让勇者前进的号角。对于军人来说冒险是一种最大的美德。”因此,在面临危险和严酷时,只有那些勇于挑战和直面险境的勇者,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用“勇敢”这个词去概括西点人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例如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罗文中尉,他在历时三个星期的冒险传奇中,尽管无数次地面临绝境——无论是一道道深沟险壑的阻隔,还是敌人来势汹汹的的阻击,他都没有畏惧和退缩,因为他知道,没有勇敢和冒险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实现卓越人生的。

    西点军校有个规矩,也就是所有刚刚入学的学员都必须接受一次全方位的体能训练,并且参与许多具有危险性质的运动。例如,男生要练习拳击和摔跤,女生要学习体操和游泳等课程。不仅如此,学校里的运动竞赛也是学员们的必修课程,而且每年至少参加一季可能面临受伤危险的团队运动比赛。

    每一位西点学员在这些训练中都会表现出全心地投入,并坚强地跟随着团队,追求最后的胜利,因为他们更加懂得,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意志和勇气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虽然这些必修课程显得很严格,也很残酷,但是它却能锻炼年轻士兵的体能,最重要的是能传导给学员们一种认识:成功,从来都是勇敢者的游戏。

    在现代这个多元又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市场的广阔和竞争越发明显,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每一个生存者都将面临收益与风险的双重选择,很多人也苦恼于找不到一个危险与利益的平衡点,做起事情来总是瞻前顾后,不敢行动。因为人们总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回避风险,降低损失的最佳途径。可是,这种胆怯和唯唯诺诺的行为很可能会让我们丧失最佳的胜利机会,最终在畏畏缩缩里眼睁睁地看着成功渐行渐远。

    世界上有很多人的失败不是能力不够,不是意志不坚定,只在于缺乏了一点点的勇气和胆量,他们在面临危难时,往往只求稳妥,所以最终一事无成。西点人认为:在我们这一生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必须采取勇敢的行动,这种勇敢不是鲁莽,勇敢是要敢作敢为、胆敢冒险尝试,并相信自己可以展翅飞翔。是仔细斟酌行动步骤和后果之后的大胆行动。当你把握好了这期间的分寸,你才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勇敢的成功者。

    每个成功者都必须具备勇敢的特质,简单的说,每个成功者都要拥有以下三方面的勇敢:

    (1)自身行为上勇敢——这是指我们的言行要果断和坚韧;

    (2)自身思维上勇敢——这是指我们必须从思维上有勇气接受新的概念和思路;

    (3)想象上勇敢——这是指我们要具有展开新的空间和想象的勇气。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而犹豫不决,这既是缺乏勇气的表现,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对于那些血气方刚的男孩子们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和大英雄,能够在别人危难之际救人于水火,能够在险境中勇夺成功的机会。这是男孩子的天性,也是男孩子需要培养的精神。所以,只有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直面挑战,不怕困苦,始终抱着开拓进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才会在未来道路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因此,无论是一个可望学有所成的学子,还是一个有志于在公司中大显身手的员工,都必须要有冒险精神,如果你惧怕失败,不敢冒险,总是求稳怕乱,并企图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那么,你将成为一个无趣而悲哀的懦夫。更为痛惜的是,你的怯懦将有可能亲自抹杀了自己的才能,断送了自己的未来,造成终生的悔恨和遗憾。所以,与其平庸地过一生,不如勇敢地去闯荡、去探索,做一个敢于冒险的英雄。

    西点人崇尚冒险精神,而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没有果敢的精神,没有冒险的勇气,巨大的成功将总是与你擦肩而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每一个成功的勇者创造机会,占据宝座的最佳写照。

    2.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西点军校最著名的校训之一就是:“没有什么不可能”。这一理念对西点人在智慧、性格、纪律和毅力方面的塑造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西点军校教官约翰·哈里就常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学员——“没有办法”或“不可能”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对你没有任何好处,请马上摒弃这样的想法,“总有办法”对你有意想不到的帮助,所以请把这句话注入到你的大脑中。

    为了证明这一理论,教官还给学员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杯,然后跳蚤立即轻易地从杯子里跳了出来。他继续把跳蚤放进玻璃杯,这样重复几次后,结果还是一样。原来,跳蚤的弹跳高度可以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它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出玻璃杯。

    后来,他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在玻璃杯上加了一个玻璃盖。只见跳蚤“嘭”的一声,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但是它没有因此而停下来,它一次次被撞,却一次次地尝试。

    后来,跳蚤为了避免撞到玻璃盖,不断地降低自己的弹跳高度。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只跳蚤再没有撞击到玻璃盖了,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当他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时,跳蚤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高度弹跳着。三天以后,仍然如此,本来可以轻松跳出玻璃杯的它,再也跳不出来了。

    教官想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来告诫学员:人很容易说出“不可能”,有时候我们就像那只跳蚤一样,本来是意气风发地去面对一切挑战,可是经过屡屡尝试,并未取得成果后,就开始变得沮丧,甚至是绝望。有的人开始把精力浪费在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上,有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能力,并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和对成功的定义。

    这个时候的人们就好比那只关进玻璃杯中的跳蚤一样,面对头顶看似无法突破的玻璃盖,经过一番尝试且失败后,它就开始怀疑自己,并且为了减少撞击带来的疼痛开始降低自己的弹跳高度,最终困死在瓶子里。难道它当真不可能跳出那个杯子吗?显然不是,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它早已在心中认定自己不可能逾越那道难关,所以,同样的道理,在生活中,真正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阻碍,而是我们不够强大和自信的内心。

    对于每一个男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失去信心更可怕的了。不得不承认,任何人都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失败和困难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自信。因为一个人能力再大,也有力所不及的事,人们往往在遭受挫败时,会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再由怀疑演变成胆怯和自卑。可是,人一旦在创造力上缺乏了自信,他将会陷入自卑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所以,尤其是作为一个面临机遇和挑战的男孩子,无论你失败过多少次,无论你与别人的差距有多么大,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

    自信是你必须修炼的一种素质。因为,要想战胜强大的困难,能力不是首要的,信心才是第一位的。

    敢于打破不可能的常规,常常会使你绝处逢生。因此,我们千万不可被从前“不可能”的所谓经验和教训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要知道,“不可能”就是横在你面前的一只纸老虎,只要你不畏惧它,只要你相信你可以战胜它,它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西点的著名教官尤夫·休斯曼曾说过:自信来自于自我尊重,一个不自信的人,是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绚烂色彩的,相反,他们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说服自己放弃目标和追求,而且,内心也变得越来越狭隘。所以,相信自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成了每个人突破瓶颈,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自信心也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力量。

    3.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出类拔萃的西点学员,对于卓越的表现自有他们独到的一套定义,并会积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会逐渐发现自己的欠缺,并加以修整和弥补,然后继续努力朝着理想一步步地推进。所以,在西点学员朝卓越进军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困难是令人恐惧的,问题和阻碍也绝对不会成为他们停下脚步的原因,这份“宁可战死不被吓死”的决心也成为西点学员心中默认的卓越和平庸的分界线。

    在西点军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选择了天空,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西点需要的是通过胜利和荣誉证明自己的勇敢,而非畏首畏尾的懦夫。因为西点人一向深知,恐惧才是获得胜利的最大障碍,一个面对困境和风险畏缩不前、瞻前顾后的人是不值得拥有胜利和荣誉的。

    在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巴顿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上二年级时,巴顿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并拼命地练习踢球,以此检验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勇气。但一次意外的受伤,使他不得不离开钟爱的绿茵场。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懈气,他根据自身的条件,又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成为一名高栏赛项目运动员。此外,他的其它功课也照样抓得很紧,因为他的目光早就盯上了第一下士学员的位置,他决定挑战一下那个看似高不可攀的称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刻苦努力,在学年末时,他不仅顺利通过了各项考试,还被任命为二年级的第二下士学员。尽管没有当上梦寐以求的第一下士学员,但他已经在慢慢接近目标了。

    巴顿在校期间一直非常注重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胆量,在一次轻武器射击训练中,同学们轮换射击和报靶。也就是在其它同学射击时,报靶者要趴在壤沟里,举起靶子;射击停止时,把靶子放下并报出环数。轮到巴顿报靶时,他突然萌生出一个怪念头:他想试探一下自己能否勇敢地面对子弹而毫不畏缩。当同学射击时,巴顿本应该趴在壕沟里,但他却一跃而起,子弹从他身边刷地一下飞过。万幸的是,他居然安然无恙地躲过了同学射过来的子弹。虽然他没有受伤,但是他的胆量和勇气还是让同学们发出一阵阵的惊叹。他的鲁莽行为使在场的教官和同学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在那次事件后,巴顿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一直以为自已是个胆小鬼,但是现在我开始改变这一看法了。”

    所以,每一个男孩子要想使自己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强者,必须克服的就是恐惧对于自身行动的束缚。要知道,真正值得我们恐惧的不是面前的状况和问题,而是恐惧本身。恐惧会使你丧失斗志,恐惧会使你知难而退,恐惧会使你低估自己的能力,恐惧也有可能使你丢失唾手可得的成功。

    作为一个男孩子,只有保持了西点人的那份勇敢和坚韧,只有学习了西点人那种无畏的精神,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突破一切艰难险阻,夺得属于自己的天地。

    有很多时候,人们不是被困难击倒的,而是被困难吓倒的。可见,恐惧带给人的潜在影响力之大,它不仅可以毁掉人们的信心,甚至可以毁掉人们的前程。所以,从今天起,藐视苦难,无所畏惧,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强者吧!

    在生活中,我们会因为很多事情产生恐惧心理,很多人也是因为对不可预料的恐惧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前程。但是西点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知恐惧,勇敢面对险境的人,才能真正蜕变成一个生活的主宰着。当你能够克服恐惧时,你的前方也将是一片坦途。

    4.困难来了,勇敢地迎上去

    西点毕业生、美国前总统杰弗逊·戴维斯曾经说过:你别无选择,奔逃的退路上一样可能布设着陷阱、潜伏着敌人,退路往往比前进的道路更加艰难。

    西点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就被告知,战场上是没有退路的,后退就意味着失败,战士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当困难来到时,勇敢地迎上去。

    西点人的生涯就像一支离弦的箭或一枚出膛的子弹一样,他们永远也找不到一条具有绝对安全保障的退路。

    正如凯撒大帝在公元前一世纪统率军队抵达英格兰时,他就曾下定了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绝对不退回罗马,为此,他焚毁了全部船只,也通过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振奋了战士们的士气,并一举在英格兰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所以,凯撒大帝成为了西点学员效仿的楷模,培养成了西点人从不给自己留退路的性格。继而,在西点人的字典里,决不存在偃旗息鼓、怆惶收兵这样的词汇。

    “一旦选择出发就不允许再回头。”这是每一个西点学员都认可的道理。因此,他们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在积极的前行道路上竭尽全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在遇到无可避免的困难时,他们也会适时应变,调整策略,改变方法,对自身和环境做出必要的修整,决不会选择做一个保全自我,却遭人唾弃的逃兵。

    西点军校的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培养优秀军官,也适用于培养企业人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一级的企业家1500多人,总经理一级2000多人都毕业于西点军校。他们认为,单一的MBA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企业家来的。坚韧和刚强的性格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只有从西点的锻炼中才能够有效地获得。

    因此,有许多富豪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西点军校来吃苦,目的不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军官,而是为了改造他们的纨绔习气,炼就他们吃苦耐劳的本领。西点学校也非常适应这一需要,专门为此开设了一个“特别训练班”,被称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的父亲于1971年出了10万美元,让索罗斯参加了这种特别训练班磨练他的意志和勇气,经过一番残酷苛刻的训练和测试,索罗斯终于在西点军营里学会了生存所必须的能力与精神,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不可磨灭的根基。

    索罗斯的经历对于男孩子树立坚强果敢的斗争意识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正处在意气风发阶段的男孩子们可以仔细想想:是否你的能力比别人差?你为什么做得总是不够好?如果你认可自己的能力,却总是得不到充分的施展时,你是否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成功者,你是否有西点学员不给自己预留退路的决心,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的信心,并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时,头也不回得勇敢走下去。

    这些才是你将能力转化为价值的关键所在。

    男孩们必须学习西点军人勇于冒险求胜的精神,在生活中首先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去保障自己的未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以及为更进一步的表现做好准备,也必须每天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朝完美迈进。只要你怀揣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你就可以比想象中做得更好。

    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迸发出激动人心的能量,当苦难不断地向你发出挑战时,恰巧也给了你不断提升和磨砺自己的机会,把握住每一次挑战,你就可以收获不一样的成功。所以,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勇者才会最终获得大的成功。

    每一人都像是一支独立的军队,每一次为梦想的行动都像是一次出征。那些一开始就抱有退却念头的人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因为,总想着为自己谋后路是一种意志力薄弱的表现,是一种缺乏韧劲儿和勇气的表现。他们永远意识不到,坚强的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利器,也是无坚不摧、无城不拔的最终法宝。

    西点军人的冒险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现在有很多人都渴望成功,却往往因为缺乏这一点重要的品质,而只能看到希望,却无法实现希望。所以,我们要把西点军人当作自己行动的导师,勇敢地去挑战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向前努力进发。

    5.在逆境中寻找成功的契机

    西点在对新学员进行训练时,会首先假想新学员中普遍存在的对逆境的恐惧心理。但是教官们没有让这些刚入校的年轻人平静下来,而是想尽办法来加剧他们的焦虑。因为只有加重这种焦虑感才能让这些年轻人找到理性度过逆境的方法。例如,刚刚踏入训练营的新学员大都有些爱冒险,有些冒失,而且生活经验并不足以让他们自如地应对训练中的各种阻碍和恐惧。所以,他们必须事先体验逆境带给人的磨练,并学会在一个个的逆境中实现镇定自若的自我修炼。

    西点人非常清楚,每个人的成长与成功都与所处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顺境中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功,逆境中可以阻碍一个人的成功,但是,“逆境”与“成功”并不是一组绝对的反义词,当我们身处逆境中,成功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当我们身处失败的逆境中,更应该懂得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和经历,远离浮躁,客观冷静地寻找自己真正的“发光点”,或及时调转前行的方向,然后继续不断地完善自己,加快脚步,突破重重阻碍,这样,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所以,西点人始终谨记:无论做什么事情,速度和时机问题不把握好,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尤其在变幻莫测战争中,形势的转变往往发生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发生。

    一位西点教员曾经说过:“我们不需比敌人快很多,也许只需一分钟。但是,早一分钟,我们就具有了优势。”这就是西点所倡导的速度法则。速度法则不仅仅强调效率,更强调机遇。在西点军校,每个学员都知道,时机是作战的关键因素,也是各种战略战术成功实现的保证。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取得战争胜利的真正原因,或许仅仅是比敌人早到目的地几分钟,或者仅仅是在逆境中抓住了一个微小的机会,从而逆转了形势。因此,抓住最有力的时机,在第一时间将事情办好,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寻找机遇,是西点人交给我们的战斗法则。

    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是难得而宝贵的资源。抓住了机遇,就抓住了取得胜利的主动权;错过了机遇,胜利就会与你擦肩而过。然而,要抓住机遇,就要保证速度;机遇也是在速度中产生的。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环境下,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所处领域最卓越的一员,就更加需要奉行西点军校的“第一时间”的机遇法则和理念。如果你总是自作聪明,拖延时间,那么你的下场就像下面这位部门文员一样。

    法国一家电力公司的部门经理准备赴海外公干,且需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他身边的几名要员为了准备会议资料,早已忙得晕头转向。在这位部门经理远赴海外之际,有人问其中的一名文员杜兰德:“你负责的文件准备好了吗?”杜兰德答道:

    “我负责的文件是用英文撰写的,经理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所以等他登机后,我再回到公司把文件打印好电传给经理就行了。”

    没过一会儿,经理就来到了办公室,问杜兰德:“你负责准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杜兰德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了经理。经理听后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计划好利用飞机上的时间,与大家一起好好研究一下报告,别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好吗?”

    杜兰德的自作主张和做事拖延滞后的毛病使得他丢掉了工作,不得不说,这正是他不懂得把握效率和机会的缺陷所致。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像这位文员那样自作聪明。那些成功的人,无论面临多么困难和繁琐的工作,都会想尽办法,在第一时间,抓住最有力的时机来完成任务。对于西点军人来说,效率和机遇就是生命,这才是我们应该牢记和学习的精神。

    男孩子在进入社会后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处境,当你遭遇人生的低谷和命运的捉弄时,千万不可轻言放弃,要知道,逆境中也有机遇,绝望中也潜伏着希望。当你懂得在黑暗中寻找希望的出口,寻找扭转局面的机会时,你就会渐渐地脱离逆境,接近成功。

    人生的道路,正如一条无法预测的曲线,都是要经历高低起伏的,我们必须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与快乐,真正体会到逆境也是一种财富,逆境也埋藏着机遇!

    6.成功不是说说的,要放手去做

    西点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成功靠的不是嘴,而是腿。所以,西点学员每天都在进行新的尝试和创新。在他们看来,只有用智慧去做、去行动,才能将思想转化为价值,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绝对没有做不到的事。所以,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成功者,你的心里一直要存在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我去做就有可能会成功。如果只是说说,而不采取具体的行动,那么成功将只是一个幻影。

    2001年5月20日,一位名叫约翰·赫伯特的美国推销员,曾成功地将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当时的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惊人的消息后,把一只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金靴子赠予了他。

    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一名学员成功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总统后,第二位跨过如此高门槛的学员。

    很多人都知道,布鲁金斯学会是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而着称于世的。这个学会里有一个这样的传统,每期学员毕业时,学会都要设计一道最能表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

    八年的时间里,无数个学员为此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可是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功而返,直到克林顿卸任,都没有人能完成这项任务。直到小布什总统上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把一柄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题目一经提出,鉴于前八年的失败经历,许多学员都知难而退。

    很多人都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和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不会得到任何成果。因为,身为总统,抛开他们衣食无忧不说,即使真的需要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买。

    可是,就是在这样看似难以完成的人物面前,约翰·赫伯特却花了很少的时间,就出人意料地做到了。

    后来,约翰·赫伯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直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总统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我知道小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里面种着许多树。于是我就决定给小布什总统写一封信,信中我这样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了您的农场,发现里面长着许多矢车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很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一些小斧头又显然太轻,因此认为您可能需要一把锋利的大斧头。而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后来,小布什总统真的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买下了这把斧头。

    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约翰·赫伯特时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而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能授予他们,是因为布鲁金斯学会一直想寻找一个不只是空想事情发展可能性,而是真正去尝试和行动的人。这个人不因别人的失败而怀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因事情的难度而退缩。而约翰·赫伯特正是这样一个不把成功与否放在心里或嘴上,而是付诸到真真切切的行动中去的最佳人选。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男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胜利者,就必须像约翰·赫伯特那样,像每一个西点学员那样,不因任何理由轻易放弃行动,唯有积极地去开拓思路,寻找办法,并尽快地用行动去诠释,才能将世界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转化为可能。

    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领域,当你遇到了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时,千万不要左顾右盼,都要大胆地放手去尝试,因为,没有尝试就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涌现出五彩缤纷的设想,每个人都对成功抱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可是真正拥抱成功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原因在哪呢?

    其实很简单,成功的人大都可以依照心里的想法放手去拼搏,而失败的人则只是把理想放在心里揣摩,却从未有过一举一动。

    7.不找籍口找方法

    西点军人在执行任务时有一句标志性的用语——“保证完成任务!”这一句“保证完成任务!”决不是简单的口号,而代表着一名军人对于上级命令的承诺,是勇士对责任的担当与崇敬,也是所有军人战士应该拥有的对理想的执着。所以,在西点军校中,任何命令都像是一张言必信、行必果的军令状。在人物面前,西点军人只有执行,没有借口。

    西点军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但凡遇到困难总是想尽办法去克服困难,并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任务。因为在西点军人的思想里,从来就没有“借口”这两字,“保证完成任务!”更是代表着彻底地执行。这应该成为每个男孩应当具备的顽强精神。

    实际上,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人们的借口却总是漫天遍野的泛滥。

    “因为分配给我的资源不足,所以我无法完成。”

    “这段时间工作过于繁重,毕竟我是一个人,不是一台机器,没有能力做到那么完美。”

    “我的确做错了,可是大家不都是在这样做吗?”

    “我不是不想克服困难,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

    “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助手,我想我会做的好些。”

    ……

    但凡种种,不胜枚举。可以说,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借口”的身影。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在错误来临时,立即拿借口来保护自己,对于错误本身和自身的缺陷反省近乎麻木。

    执行任务无借口是西点军校200年所一贯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之一,它始终对所有西点学生强化这样一个概念:每一个人,尤其是作为军人,都应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而坚决不能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的借口和理由,哪怕是看看上去合情合理的借口。

    在西点军人看来,“如果”和“如何”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却代表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事态度,“如果”只会让你推脱责任,逃避困难;“如何”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它促使你从失败中找根源,会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对于西点军人来说,他们总是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从困难中找到经验和价值,并报以不达胜利誓不休的精神。而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如果”上。

    男孩子是社会的脊梁,更是担当的象征,对于每个男孩子来说,借口尤为可怕,因为这将深深影响男孩子的心态发展和行为趋向,进而影响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男孩子来说,习惯性的借口会让你忘掉自己的责任,丢掉对任务的忠诚,磨灭对工作或生活的激情,最后逐渐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到那时,毫无斗志的你就成了无药可救的胆小鬼,只能被动地为困难所奴役。

    所以,当你遭受失败和挫折时,把注意力放在“如果”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最为关键的是要想到“如何”二字,以“保证完成任务”的西点军人的精神为行动标准,摆脱困境,赢得发展,才能成为最后的强者。

    从现在开始,像西点军人那样,彻底把借口二字从你的人生字典中剔除。不要再做只想“如果”的人,而是要做一名只想“如何”的人。

    人存活于世,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强烈的责任心,这不仅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更是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态度的标杆。所以,无论你接受了怎样的挑战,无论有多少客观因素影响了你的个人发挥,请全力以赴地去完善自己,克服苦难,而不是在事后为自己寻找开脱的借口。就像西点军人那样,把所有理由和借口都转化为坚决执行的正能量!

    当你面临自己的失误和缺憾时,只懂得寻找借口的人永远都只能是弱者的代表,借口就成了弱者保护自己的第一武器。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正在试图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时,立即控制自己的想法,并将你的全部精力转到如何才能最好最快改变局势、解决困难上!

    8.要敢闯,但决不乱闯

    在西点军校的军事教育发展方针中,明确提出了一项培养学员“理性的勇敢”的原则。“理性的勇敢”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不看形势局面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鲁莽,不是那种遇到让人气愤地事便不由分说地出手相搏的盲目。而是一种理性支配下的胆识。

    我们都知道,敢闯敢干是成大事者的良好品质,凡是那些行业的领头人,除了敢想,还都善于把设想变成现实。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除了敢想敢闯之外,绝对要杜绝鲁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别敢闯敢干与鲁莽呢?

    打个比喻,一个人要想进山洞里取一块金砖,如果那山洞里面全是野狗,或许可以选择放手搏一搏;如果那山洞里面全是老虎,要是再硬着头皮闯进去的话,就一定算是莽撞了;但假设山洞里虽然没有任何对你构成威胁的动物,可是洞内也没有金砖,那么再选择进去的话,同样属于乱闯。

    任何一项事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都有隐患的,但任何职业都没有军事管理者所要面临的困难艰险得多。且不说军事斗争中时刻存在的生命威胁,单说军人所承受的心理负荷之大,就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西点学员毕业后恰恰就将转化为军队的管理者,他们的勇敢和怯懦已经不再代表者单纯的个人行为,而影响着一个整体效应,所以,他们的行动必须带有责任感,这包括勇敢。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说:“军官的职位越高,需要深思熟虑的智力来指导胆量的比例就越大,只有使胆量具有了足够的内在力量,才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冒很大的风险。”西点的学员更加深知这其中的滋味。因为自从他们进入西点,就通过了一系列严酷的军事训练、体育活动,甚至包括非常危险的“生存滑降”,以此不断激发自己的内在勇敢,使他们能够在战争需要的关头无所畏惧地冲上去。

    除此之外,西点在文化教育过程中,也不放松对学员智力开发和思维的训练,以不断提高学员认识问题的层次;使他们在有胆中有识,在有识中增加胆量,避免盲目和冲动的勇敢。

    在西点,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学员,魄力与胆识是两项必不可少的素质。在紧要的时刻,善于抓住时机,利用绝对的魄力和胆识,敢于闯新路、勇于攀高峰,以收获最后的胜利。下面的这位当之无愧的勇士就为我们阐明了这个道理:

    在著名的查塔努加之战中,初出茅庐的麦克阿瑟所在的军队奉命向一座陡峭的高地发起冲锋,但是军队因受到对方猛烈火力的进攻而溃退下来。当时身为副官的麦克阿瑟中尉深知,被压在高地上进退维谷的境地是十分危险的,只有占领高地,才能保全自己。于是,他毅然带领3名掌旗兵冲上山坡,挥旗挺进。接着,一个士兵应声倒下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士兵也陆续倒下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麦克阿瑟毫不畏惧地从倒下的士兵手中接过军旗继续前进,并高声呐喊:“冲啊,威斯康星!”

    听到呐喊声的部队成员如梦初醒,全部怒吼着冲上高地。最终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后来,麦克阿瑟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烟尘满面,血染征衣。司令官谢里登奔上山顶,一把抱起这位年轻的副官,呜咽着对士兵说:

    “要好好照顾他,他的行动是真正无愧于任何荣誉勋章的勇敢。”

    男孩子常常有麦克阿瑟的一鼓作气,可是缺少的是麦克阿瑟深思熟虑,审时度势的智慧。因为乍一看,麦克阿瑟当时是在逞血气之勇,实际恰恰相反。他很清楚,被压制在火力之下的部队如果不奋起反抗,等到敌人的援军一到,他们必败无疑,只有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才能夺取阵地。他也很清楚,这其中的牺牲也是避免不了的,但这牺牲是必要的、值得的。因此,他才有了后来的举动,成了团里真正的英雄。

    这才是男孩子应当从这位英雄身上学习的可贵之处。

    敢闯,但绝对不要乱闯,当你凭着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再加上果敢迅猛的冒险精神,最后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成功便指日可待。

    商人鲁冠球说:“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很难找到规律的,许多时候它都与机遇有关。但失败是有规律的,那就是超越了自己的能力。”

    凡事都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不能做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当你有了胆识和眼光,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9.敢于说出“我不知道”

    西点著名教官托马斯·威廉斯上将这样认为——说“不知道”绝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丢脸的是为此而找借口,找借口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知道。

    在西点军校,学员在面对教官的提问时,只能有两种回答——“Yes”or“No”。看似苛刻的要求,就是要让学员明白,人生只有“Yes”和“No”,绝没有更多的借口让你选择。因为,不敢承认无知或者为无知找借口就像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劣根性。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无法避开,并很自然地把它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我们的发展是毫无益处的。所以,西点一向很重视学员对于这一劣根性的纠正。

    其实想想,很多事你并没有搪塞和狡辩的必要,每个人的学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找到发展的潜力,才能虚心接纳更多地知识,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所以,在面对自己的盲点时,与其绞尽脑汁地寻找借口,不如坦然告诉对方“我不知道”。既保持了自己坦诚的态度,也给了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西点1890届的毕业生詹姆斯·M·斯莱登的一次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西点教官在一次军事理论课上,组织了一场全班的讨论会。讨论会上,教官要求每一个学员都依次发言。

    轮到詹姆斯时,他很轻松地把自己的这一部分发言通过了,因为在这之前,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詹姆斯为此感到骄傲,认为这节课的任务他已经顺利完成了。后来,当讨论转向另一个话题时,詹姆斯开始走神,心里正在思纣着下一节军事演练课如何可以射中多个敌人。此时,周围团队成员的发言,他也完全没有听进去。

    突然,教官把詹姆斯叫了起来:“詹姆斯,你对杰弗逊的观点怎么看?”詹姆斯这才回过神来。一时间,惊吓和害怕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回忆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

    紧张之下的詹姆斯想:我是告诉教官自己没有什么把握,以前也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问题呢?还是直接跟教官道歉,说自己刚才思想抛锚了呢?

    毕竟,这两种说辞都还算是诚实的,可是,詹姆斯最后还是被侥幸心理打败了,他没有选择任何一种,而是信口开河地胡乱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理论,想以此蒙混过关。那节课后教官并没有指责他,也没有纠正他。

    直到詹姆斯毕业的那天,学校为学员们举行了最后一次聚会。聚会既让人感动,又让人不舍。最后,教官开始给每一位学员分发带有特殊意义的礼物。而詹姆斯收到的礼物,是一个可以摆在桌上的小画框,上面整整齐齐地印着教官威廉斯上将的至理名言:“只管说‘我不知道’。”

    从此以后,詹姆斯再也没有过不懂装懂的侥幸,成为一个勇于说出“不知道”的人。

    “不知道”这三个字平平常常,谁都会写,谁都会念,可真到了该说它的时候,很多人却不敢说了。为什么呢?大多是因为太顾及面子,羞于启齿。尤其是男孩子与生俱来的强烈自尊心,很容易使自己在人前表现自己的优势,同时很难在人前承认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更难有勇气开口说出“我不知道”。事实上,那些敢于说出不知道的人才是真正有自信与尊严的人。因为自信的人从来不为自己找借口,从来不害怕自己的欠缺被别人知道。只有那些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才会因为自卑而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浅薄和狭隘。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往往是头脑迟钝,易受约束,不善同他人交往的类型。迅速和现成的回答表现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老套思想;而敢于说“我不知道”所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也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

    因此,要想成为“西点”式的男孩子,在面对难题时,就要大胆地说出“我不知道”,并寻求最好的解决途径,让此时的“不知道”,变成未来的成竹在胸。

    当你面对自己的知识匮乏区时,勇敢地说出“不知道”吧!这不代表了你的无知,相反,它反映了你的坦荡和智慧,只有真正的大智慧者才有勇气面对未知,才有能力去攻破无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