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全知道-自我篇——“我”就是未解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世上最难的是“认识你自己”——自我知觉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了罪的和尚去边疆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再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地给里长劝酒,把他灌醉,让他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儿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不断地问自己。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满意的答案。

    苏东坡有一句有名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也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看看这段话是否适合我们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谷,对生活失去控制感的时候,安全感也会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便大大增强,受暗示的可能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再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当他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时,求助者便会立刻感到一种精神安慰。而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的即使是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也会让求助者深信不疑。

    那么人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经常的仔细的反省,而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着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判断。

    ■    杀人犯也觉得自己是好人——自我宽恕

    如果问许多人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坏人么?”恐怕没有几个人说:“是”。而且他们是打心眼里这样认为的。

    生活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即使自己有邪恶的行为,他们也会为自己找到借口,或者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别人。这就是“自我宽恕定律”。

    基督教和佛教都倡导忏悔,就是主张人们去发现自己的过错,并进行悔改。而在生活中,许多人不仅仅是怕承担责任,更是从心底里无法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罪过。

    比如一个杀人犯杀了许多人,被抓获后,他对自己的罪行不以为耻,反而觉得是社会待自己不公造成的。他出身贫苦,觉得现实对他很不公正,他是为寻求“公正”而去从事暴力活动的。而且在他的黑社会团伙里,他是“大哥”,俨然以“英雄”自居,没有半点罪恶感。

    还比如,一个偷窃工厂原材料的小偷说:“我偷的是公家的,又不损害他人利益!”

    一个抢了富翁的抢劫犯说:“他有的是钱,也一定是从正道来的,不抢他抢谁?”

    看看,连犯罪都有理。这就是极为普遍的自我宽恕定律在作祟。

    不仅仅是罪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都有这种心理倾向。

    对员工吝啬的企业家,认为“家业是我创的,资金是我投的,这年头工作难找,我不让你们失业就不错了”。

    打人的说:“谁让你骂我!”骂人的叫:“谁叫你踩了我的脚还不道歉!”

    夫妻之间吵架,也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对方太自私。

    这都是因为人性有个根深蒂固的缺陷:发现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很难。

    比如,我们不喜欢被人议论,可是我们自己却喜欢背后议论别人。

    我们自己的自私、善妒等缺点,我们总是认识不到;如果别人对我们这样,我们却反应强烈。

    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总是很难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谁是谁非,而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和自己有矛盾的人就是坏人,其实人家可能也正是这样看你的。而我们自己恐怕很难想象自己在别人眼中竟是“坏人”吧!

    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承认,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汉武帝是个对中国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帝王。然而,他在统治期间曾发动过一场长达30多年的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无数人在战场丧命,社会的各类矛盾也被严重激化。

    这时,桑弘羊上书,请求在西北边陲轮台扩大屯田5000多顷,以就地解决军粮,扩大战势。汉武帝深刻地反省自己后,下了一道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宣布停止战争,从此改弦更张,注意休养生息。

    作为—个专制帝王,能够面对现实,扪心自问,是比较难得的。

    荀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号召我们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之。

    ■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需求发展规律

    《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东汉初年有两个地方的势力首领隗嚣和公孙述,分别割据陇(今甘肃东部地区)和蜀(今四川中西部地区)两地。东汉光武帝派大将军岑彭等率军队去攻打隗嚣占据的西城、上邽两城。当时光武帝给岑彭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去攻打蜀地的公孙述,并发感叹说,‘人所苦恼的就是不知足,既已平定陇地,又盼望得到蜀地了!’”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后来常用来形容人的贪欲没有止境。

    人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春秋时荀子也说过:“贵为天子,欲不可尽。”意思是,像天子那样的地位,什么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样,仍然还有无穷的欲望要满足。

    这些话和成语“得陇望蜀”一样,在使用时常常带有贬义。但是如果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人的一种客观的属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是静止的、不变的,总是在原有的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随着接触得更多和更频繁,触觉会随之衰减得更厉害。而衰减率与满足程度成正比,衰减率越高,满足程度越高。这就像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马斯洛有一个重要的学说叫“需要次层”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虽然人类的所有需要都已本能化了,但各种需要强度是不同的。这些强度不同的本能化需要,马斯洛假设它们以层梯形式分布,位于层梯底部的需要比上面的需要更为强烈,与动物所拥有的需要更相类似;位于层梯上部的需要却是为人类所特有的。

    马斯洛对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之间的差异作了概括,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的满足是更值得追求的,因为满足这类需要能引出更深刻的幸福体验,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在生活的充实。

    每个人都沿着需要层梯向上攀登,在满足了某个层次中的某些有代表性的需要后,他就应当向下一个更高的需要层次递进。而能否引起需要,又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感到缺乏些什么,有不足之感;另一个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有求足之感。所以,需要实际上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般说来,当人们产生了某种欲求或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随后就发生选择或寻找目标的心理趋向,当目标找到后,就开始满足需要的活动,当行为告成,需要就在不断满足过程中削弱。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发生,再引起第二个行为。这样的周而复始,不断递进。

    人们“得陇望蜀”,永不知足的特点,正是这种心理规律的必然反映。

    “得陇望蜀”,有时会成为我们提升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而对一些仅仅崇尚物质的人来说,却可能成为走上犯罪道路、走上邪恶道路的动力。比如许多贪官贪心不足蛇吞象,大肆利用职权贪污,成为国家的蠹虫。而像比尔·盖茨之类有比较高精神追求的人,却已经把金钱只“看成一个数字”,他们积极进行慈善事业不说,还把遗产捐给社会,因为他追求的已经超越了物质的低级层面,而着重追求比较高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尊重需求

    汉高祖刘邦得到天下后,有一次与群臣讨论他为何能打败项羽、取得成功的原因。他说:“在后方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安邦,治理百姓,筹办粮饷,我不如萧何;带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够用他们;而项羽有个谋士范增,却不能用,所以我能打败他。”

    说白了,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了解人、尊重人,使下属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项羽呢,尽管“力拔山兮气概世”,却唯我独尊,不懂得承认和尊重别人,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心理学认为,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不管这个人先天条件如何,财富有多少,地位是高是低。任何人都需要来自别人的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证明了尊重对人心理所能产生的影响。

    为了调查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一次经典研究中,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从一个大车间中,选出六名女工作为被试者,做了为期一年的实验。

    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中继器。她们在常规的车间里先工作两个星期(第一时朗),以提供一个正常生产率的标准作为参考。

    之后,把她们从车间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室,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常规车间相同,她们在这里工作的五个星期里(第二个时期),工作条件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个时期,实验者改变了对女工们支付工资的方法。以前,她们的薪金水平取决于整个车间(一百个工人)的产量,现在只由她们六个人的产量决定。

    到了第四个时期,在时间表上安排五分钟的工间休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第五个时期,工间休息的时间增加到十分钟。

    第六个时期,建立了“六个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制度。

    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工人们提供—顿简单的午餐。

    在随后的三个时期里,每天提前半小时下班。

    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后,到第十二个实验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全都恢复起来,这时的环境和条件与女工们开始进行实验时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了。

    这样翻来覆去地折腾,是为了什么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条件怎样改变——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也就是说,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某一个实验有利于提高女工的效率,可是其他实验并不如此啊,而且最后又退回到了最初的条件。

    实际上,“功夫在诗外”,这些实验对女工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影响她们的工作效率,而是让她们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尊重和重视,使女工迸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效率才提高了。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与人有差异,人与人在财富、地位、学识、能力、肤色、性别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人类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获得尊重,会通过追求流行,讲究时髦,购买高档商品等手段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马斯洛说:“尊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但尊重的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会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信心。

    ■    厚脸皮是怎样产生的?——羞耻感

    张老师脾气不好,总爱批评学生。他几乎每个课间都把班里调皮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大声训斥。久而久之,这些孩子逐渐麻木了,也不像开始时那么怕他,有的还敢和他顶撞。而刘老师平时很少批评学生,学生反而对他很敬畏。有一次,他偶尔批评一个学生,虽然语气不重,声音不大,但被批评的学生竟羞愧地哭了。

    我们平时常说“xxx脸皮厚”,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世界上其实没有天生厚脸皮的人。所谓“厚脸皮”的人,都是由于后天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羞耻感逐渐降低而形成的。这就是“厚脸皮定律”。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心和羞耻感的。即便是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识别“好脸”、“坏脸”。大人逗他笑,给他好脸,他会笑;大人横眉竖眼,大声吆喝,他马上会哭。

    可见人都有自尊,我们只有尊重和培养孩子的自尊,他才会有羞耻感,“脸皮才薄”。脸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经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茧子,以后再磨感觉就不敏锐了。

    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老师的,无视孩子的自尊,动辄就当众辱骂、训斥,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视辱骂、训斥为“家常便饭”,不再脸红,不再害羞,也就是变成了“脸皮厚”的人。那时候,不仅孩子的心灵受伤,而且即使你想再影响他,也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啊!

    在学校里,我们会发现,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反而经常犯错,甚至屡教不改;而那些极少受批评的学生,受到了一次批评,会难为情、内疚好几天,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上面张老师和刘老师就是鲜明的例子。

    这个对老师适用的道理对父母也同样适用。

    做家长的都知道,要孩子们反省是很困难的,他们通常这样指责孩子:“你是怎么搞的,我已说过了多少次了”,这时孩子如有反驳行为,父母又会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说教。这些批评的方式很容易让人厌烦,从而让孩子变得越来越麻木。这对孩子的改过和成长是很不利的。

    不论是父母、老师对孩子,还是职场的上司对下属,都应该了解厚脸皮定律,对待对方以鼓励和夸奖为主,批评为辅,同时要注意批评的火候和方法。

    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指责也要小心这个定律所产生的影响。有的夫妻之间,刚结婚的时候相敬如宾,但是过起日子来,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事就会使他们经常发生矛盾,动辄为一点小事吵架,以致后来升级为大吵大闹。

    一开始,两人还觉得怎么能这样不文明,但是矛盾却没有办法通过文明的方式得到解决。这样久而久之,吵架吵的多了,双方已经不觉得什么文明不文明了。男人觉得这个女人太不讲理,而女人却觉得是他把自己变成了泼妇。

    其实,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是因为两人缺少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别人的心胸,没有去努力发现交流的艺术,以至于最后两人潜意识里都觉得破罐破摔,反正自己就是粗鲁的人,什么都无所谓了!

    我们应该时刻避免“厚脸皮定律”给我们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要懂得去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    为什么有人喜欢极限运动?——自我实现

    在电视里我们常看到国外汽车拉力赛的场面。几乎在每场比赛的过程中,都有“人仰车翻”的镜头,也都有车手死伤的情况,但是车赛却年复一年,久盛不衰。还有,西班牙的斗牛运动举世皆知,那更是对死亡的直接挑战,也正因如此,它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很多人对那些强刺激而又十分危险的运动不以为然,常常发出感叹:“何必这样玩命呢?值得吗?”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揭示了这种特殊活动背后的心理原因。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正常的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马斯洛说:“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能力要求被运用,只有发挥出来,它才会停止吵闹。”“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些话的确揭示了人类深层的本性。

    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黑格尔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小孩用石片在水面上扔出了一连串的水圈,他从一串串的水圈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而感到满足和高兴。

    有人曾经问过不少钓鱼爱好者:钓鱼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最高兴、最快乐?他们一致的回答是:鱼上了钩把鱼提上水面的时候。按我们的想象,钓鱼大概是为了吃鱼,为什么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候不是在吃鱼的时候,而是在把鱼钓上来的时候呢?这恐怕是因为把鱼钓上来,让钓鱼人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才能,从而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吃鱼的目的倒在其次,因为吃鱼也可以去市场上买呀!

    人们的本性就是注定要向前发展。如果停滞不前,人会无法忍受。有的人生活表面似乎平静,没什么变化,其实只是他的变化我们看不出来罢了,或者他的变化比一般人要小。但人向前发展的本性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世界上许多喜欢冒险的人,就是因为对平常的生活感到太习以为常了,没有新奇感,没有刺激感,使他们无法振作起来。就是为了追求那种刺激性,他们选择了那些向自己挑战、表面上看似乎与自己过不去的活动。

    比如比尔·盖茨那样的大富豪,他的钱已经足够他几辈子花的了,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殚精竭虑地工作,在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杀呢?

    说到底,他们无非就是要在自己的活动中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价值。这种心理追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支配着许多人的行为,甚至赋予他们激情和韧性。

    在新中国成立前,赵一曼本来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吃穿不愁,如果她像一般的女子那样嫁个家境相当的婆家,也许就过上了普通人甚至更加富裕的日子。可是她没有,而是偏偏选择了那条和她的出身似乎很不相符的非常艰难、危险的革命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这大概也是一种内心深处自我实现的需求支配了她,就是不以小我的幸福为幸福,而是渴望救国救民,渴望为做出一番事业。

    向自己挑战,是不甘于现状的一种表现,是要发掘和贡献出新的东西。一位哲人说:“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不仅要看他比前人多提供了多少东西,而且要看他比前人多提供了多少新东西。”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有所作为,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更高、更快、更强,就是要提供新的东西。体育比赛为什么吸引人,关键在于它永远向极限挑战,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必然性

    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比如生了病不能上班、上学、游玩,乘车外出突然车坏了,上街买东西买了伪劣产品,做饭切菜不小心切破了手,两口子拌了嘴,在单位受到了批评,工作没完成任务,恋爱婚姻失败,亲人亡故,等等。这些情况,在心理学上概括地称为挫折。

    挫折的产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是必然要发生的。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古今中外,即使贵为天子,富可敌国,也无法逃脱挫折。

    一个人在一生中不知要遇到多少挫折。人生道路上,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酷暑产寒,没有人能逃避。

    为什么挫折不可避免而具有必然性呢?就是因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困难是层出不穷的。战胜了旧的,新的更大的困难又会冒出来。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项成就,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许多挫折和失败。

    比如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刻认识,就是在挫折中获得的。

    全长346公里的泰晤士河,像条彩带飘荡在大不列颠的东南部,然后从西插入伦敦市区,东流入海。

    一个多世纪之前,英伦三岛成为“世界工厂”。无数的工业品通过泰晤士河运往海外,无数的矿产、羊毛、粮食、橡胶……从这里进入伦敦,使泰晤士河成为大英帝国的黄金之源。

    然而,工业的发展虽然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垃圾、化肥和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充斥在泰晤士河中,伦敦的雨水还将大量烟尘和灰渣冲入河中,使河水发黑发臭,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死河。

    与此同时,从工厂烟囱和无数居民家壁炉的烟囱中冒出的浓烟,又在伦敦上空形成了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浓雾,使伦敦成为“雾都”。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严酷的事实使人们警醒——只顾经济发展,无视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必将受到惩罚。从此,英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到了1981年,伦敦的环境才开始大大改善。

    尽管世上有无数成就卓越的科学家,但是面对人们预料不到的各种困难,人们仍需要从挫折中学到智慧。

    对我们个人也是如此。其实生活中人们智力的差别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人们公认的一些天才人物,与其说他们智慧超凡,倒不如说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超乎常人。比如爱迪生,为了找出适合做电灯的材料,试验了几千次,最后才成功。你说他聪明吗?如果聪明,怎能失败那么多次?其实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会被挫折打垮,他执著地试验下去,直到成功。

    其实,一个人只要在前进,他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因为几乎任何一个进步都是挫折带来的。正是因为过去的水平遇到了不可战胜的困难,才让你意识到需要提高水平。只有挫折才能让你意识到需要提高,没有挫折,人只会止步不前。所以进步必是与挫折同在的。

    因此有个名人说:“成功的次数比失败要多一次。”也就是说,失败成功只是跌倒爬起的不断更迭而已,而最后一次,只要你爬起来了,你就算成功了。可是许多人看不到的,却正是成功者成功前的无数次跌倒。

    ■    态度决定一切的秘密——态度支配行为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一直以勤奋写作著称。他坚持每天写作,甚至废寝忘食。他曾说过:“一个作家,应像画家一样,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个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幅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个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

    有一次,果戈理请一位朋友到饭馆用餐,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拿起笔来,在笔记本上抄写。饭菜上齐了,他还在埋头抄写,早把朋友忘到了九霄云外。朋友见他如此冷淡,嘟囔着:“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的?”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后来这份菜单被用在了果戈理的一篇小说中。

    果戈理为什么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行为呢?从心理学来讲,他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态度:就是把写作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所谓态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美的追求,那么他对艺术就会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一个人喜欢维护正义,性格勇敢,他可能选择当一名警察;一个人如果原则性不强,就会显出与世无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总之,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态度支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行为。

    态度往往决定着我们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

    国外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把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毛斯大学两校的足球赛拍摄下来,再分别播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发现,达得毛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指出的多两倍。可笑的是,达得毛斯大学的学生则指出,普林斯顿球队有许多次犯规都没有受罚。

    这两种不同的判断,是因为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态度造成的。

    有时候态度会增强我们的忍耐力。比如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辱感,并忠诚于此,就会表现出巨大的能量和惊人的耐力。历史上许多革命者和爱国者身上惊人的耐力和牺牲精神,就是和他们崇高的信念和对祖国人民的忠诚态度分不开的。

    在学习中,态度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一般的,对学习的意义了解的比较清楚,对学习抱有兴趣的人,会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也便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样,态度对工作效率也有影响。人们如果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就会认真努力地工作,也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就。

    据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能得到一份工作,85%取决于他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和业务知识。

    有个女孩从化工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后,被一家橡胶公司聘用,试用期为6个月。在她进入公司4个月后,公司要裁掉一人,因为她资历较浅,便被选中了,再有3天,她就得离职。

    本来,女孩可以把工资结清就走,但她认为,她还是公司的职员,有义务把工作做完。最后那天,同事们让她下午不必来了,活由他们来干。但女孩没有同意,仍然和平时一样认真地工作。她把工作台清洗得一尘不染,把用过的烧杯和试管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第二天,劳资部负责人告诉她,她被留下来了。原因就是她突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米卢·蒂诺维奇在国足执教时,也一再强调“态度问题”。正是因为重视了“态度问题”,国足才能在2001年十强赛中表现突出,踢进了日韩世界杯,而米卢也入选了2001年“世界十佳教练”。

    可以说,态度决定一切。有认真的态度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作风,做任何事都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

    ■    规定指标就能提高效率——指标定律

    曾有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小学生阅读—篇课文,不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全班用了8分钟才完成,而当规定5分钟必须读完时,全班同学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都读完了。

    这个实验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做事情如果事先定一个指标,会有利于这件事情的完成。

    让我们试想,一个人随兴所欲地去做事,和被规定了完成指标地去做事,哪一种效率更高呢?很多人都明白,后一种效率更高,虽然后一种会让人更不舒服。

    但是人就是这样,天生有一种惰性,如果随着自己的性子,恐怕什么都不想干。我们必须要认清人的这个本性,在做事时,尽量避免惰性对我们的影响。

    怎样战胜惰性呢?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做事时给自己规定指标。虽然我们经常有别人给自己规定指标,所以没有人规定时,最好自己给自己规定一个,否则人就很难避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规定任务指标给任务接受者,会给他造成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可以激活任务接受者的行动,使他为了完成这个指标而做出各种努力。这就是“指标定律”。

    指标在人生中就是目标。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时,问石匠在做什么?三个石匠各有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挣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一座楼房”。

    最后,前两个石匠做了一辈子的石匠,而第三个石匠则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

    这个故事中的第三个木匠之所以最后取得比较高的成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成为建筑师的目标。这个目标激励他去努力,去实现。当然目标不一定都能实现,但没有目标肯定什么都实现不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一项调查——关于目标与人生绩效的关系。通过对一群普通人进行的二十五年的跟踪,调查者发现没有目标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目标模糊的人成为蓝领;目标明确的人成为白领,属于专业人士;目标远大,且把目标写在纸上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最后成为社会的顶尖人士、各行各业的领袖。

    调查显示:目标对人生的积极影响极端重要。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依据,就有了动力。

    有许多人,就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漫无边际地生活着,不知道未来在那里,只是在原地打转,无奈地挥霍着生命。无聊、空虚的情绪长期占据心灵,自己没有可以倾注热情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光阴。一张纸放在太阳底下不会燃烧,但用凸透镜把阳光聚在一个点上,纸就会燃烧。人一旦有了目标,生命就会开始聚焦。人才会在生活中发现新的契机,一步步向理想迈进。

    规定指标,也是防止“吃大锅饭”、“滥竽充数”的最常用手段。在群体中,如果不规定出指标,就更容易乱套,人人都想偷懒耍滑,都指望着别人去干。所以,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体,指标都是达成目的的巨大动力。

    ■    大目标分成小目标才会有效——目标适度性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筐,也就不会有人去做那犯傻的事。但是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的身高差不多,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恐怕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勇争先,也让许多爱好者乐此不疲。

    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它。我们把这个定律叫“目标适度定律”。

    日本有一个长跑世界冠军,记者采访他,问他是否有什么秘诀?他说,他在比赛前,往往先巡视一番整个赛道,把赛道中有特点的标志物记在心中,作为他比赛中的小目标。找到这样若干个小目标后,比赛一开始,他就想着要达到第一个目标,等达到了第一个目标,他就想着要达到第二个目标……这样,他把长距离的路程分成了若干段比较短的路程,心理上就不那么觉得有压力就不那么大了。这使他更有信心,也发挥得更好。

    所谓够得着的目标,要能够看得见。你看得见它,才会觉得它就在不远处,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这会给你巨大的信心。

    让我们再看一个相反的例子。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34岁的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来到太平洋,准备横渡加州海峡。如果成功,她将成为第—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性。

    那天早晨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看不到。15个钟头之后,她很累,全身冻得发麻。她怀疑自己不能再游了,而且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便叫人把她拉上了船。

    等到雾散了,查德威克才发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后来,她对记者说:“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就能坚持下来。”她这并不是大话。这种心理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当你看到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时,你往往能鼓起余勇冲向目标。查德威克却因为看不清目标,而没有坚持到底,这在她的人生中是唯一的一次。

    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万丈高楼平地起”。其实生活中任何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组成的。大目标比较遥远,而小目标则容易达到。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觉得有些难,可以把它分成一步一步地做。

    有个中学生每天睡懒觉,6:30起床。他的爸爸强迫他每天早晨5:30起床,6:00开始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他觉得太难办到了。于是妈妈出面调解,允许他6:15起床,他才欣然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也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两个月之后,他就能在5:30起床了。

    渐进的发展不容易被人察觉到。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国外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把青蛙一下子扔到热水里,它会烫得受不了,并且一下子跳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先放到冷水里,而把水慢慢加热,青蛙就感觉不出来,直到后来被烫死。这就是说,逐渐发生的变化,不容易被人感觉到,而突然的巨大变化,则容易让人承受不了。当然,我们应该正面地使用这个道理,懂得渐进对达成目标的作用。

    ■    怎样让人答应你的“大”请求?——门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研究者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又要求她们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也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他们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这样依层次逐步地对他提高要求,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向别人提出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很难拒绝,否则,似乎显得“不近人情”。那么这种微不足道的要求人们在心理上完全能承受。

    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就仿佛跨过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就很难有抽身而退的可能。因为当再次被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这个和前一个有了继承关采的要求会让这些人容易顺理成章地接受。这是因为,人有一种想保持一致形象的心理,人们不愿意被看做是反复无常、莫名其妙的。有时也会因为是懒得解释。总之,这种情况比乍一上来就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更容易被接受。心理学家把这叫做“门槛效应”。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引导技巧。

    这个定律比较多的应用在推销上。比如一个推销员,当他敲开门,可以跟顾客进行交谈时,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也会被满足。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位顾客之前答应了一个要求,为了前后保持一致,他的确会有较大可能性接受进一步的要求。

    有的孩子向妈妈请求可不可以吃颗糖果的时候,如果妈妈答应了,她可能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那可不可以喝一小杯果汁呢?”妈妈经常也是会答应的。

    这个心理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时,可以不直接提出,因为这个时候很容易被拒绝。你可以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一旦被答应,你再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就会有更大的被接受的可能。

    ■    动机太强,事情反而做不好——动机适度

    孔子有个弟子叫颜渊,他向孔子讨教说:“我曾经乘舟渡过一个深潭,艄公驾船的本领神奇莫测。我问艄公驾船到您这份上可以学习而来吗?他肯定地回答说可以。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便可以学会,会潜水的人即使从未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对于艄公的一番道理,我不是特别理解,但是艄公又不肯作进一步解释,所以请先生给我讲一讲是怎么回事。”

    孔子听了弟子的叙述,向颜渊解释说:“游泳能手是不会惧怕水的,他对学习驾船不存在恐惧心理,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中看成一码事,把船行和车驶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驾过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还给他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一个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当赌注,心理毫无负担,赌起来轻轻松松,对输赢泰然处之反而常常获胜;他用衣物下赌,就有些顾忌;如果他用黄金下赌,那就会顾虑重重,心情紧张,生怕输掉赌资,因此便会患得患失。其实赌的规则和技巧都是相同的,由于产生了怕输的负担,技巧就难以发挥,也就更容易输掉。

    孔子总结说: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的,内心必然怯弱,行为也因此显得笨拙犹豫。相反,对结果抱达观态度,姿态放松的,会表现出最好的水平。

    孔子的结论符合心理学上的动机适度定律。就是如果人的动机过强,就容易变得紧张,那么浑身肌肉收紧,思维也感到局促,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大脑会一片空白,还怎么能发挥出能力呢?只有在动机适度,人比较放松的情况下,才能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发现,各种活动多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这里的动机水平指的是,你有多么的渴望完成这项任务。动机不足或者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在某中学,有一个特别聪颖而又性格内向的学生,高考前形成的焦虑情绪,使他的复习和练习越来越不顺手。一天下午回到家,他把自己心爱的吉他砸得粉碎,若不是家长及时制止,电视机也将难免“灭顶之灾”。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或工作的动机和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或工作的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或工作的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有的事情,越想做好,越紧张它,越做不好,就是因为动机过强的原因。

    据说演员演戏关非拥有越强的激情越好,而是要处于适度的激情状态。因为感情过于强烈,也就是表演的动机过于强烈,反而会影响水平的发挥,道理也是如此。

    ■    学坏要比学好容易得多——下坡容易定律

    物理学上有个实验:斜坡上端的小球,往下滑不费力,且越滑越快;而往上推,则要克服重力。“上坡”就是消耗一定能量,上升一定高度,同时也蓄积了一定的势能。势能也可转变为动能,一旦释放就成为物理学中的“下坡”。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是这样。

    做父母的常有这样的体会,想要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某一良好的习惯,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监督甚至强制,孩子还是很难养成。而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不用教,孩子可能一下子就会了。父母不由地感叹: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啊。

    中国还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似乎体现了人的一种天性:自由散漫一学便会,严守纪律、约束自己则难得多。人们说的“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这个心理定律叫做“下坡容易定律”。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这也许要从人性中本能的欲望和需求中寻找答案。

    人类学家的观点是,人性首先是动物性的。攻击、破坏、放纵是动物的本能。为了得到生存的环境,为了得到生育后代的权利,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最强悍、有力、放纵的动物才能生存下来。由动物阶梯进化而来的人类,也许仍没有完全摆脱这种动物本能的影响。

    而守纪律、讲信用、爱劳动、爱清洁、勤奋好学等优良的品质,属于人特有的社会特性,是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在培养优良品质的时候,个体需要对本能加以克制和约束。而松散、贪心、懒惰、自私自利等不好的行为,则是受人的生存驱动力的影响而来,它们源于本能的低级需求,是对欲望的放纵,一旦没有意志力的克制,就会自发地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玩完了玩具,一扔了事,既方便,又无约束,不用学也做得到。这是来自人的本性中的自私和散漫。而大人要求孩子玩好了玩具放回原处,这种行为与本能是相违背的,需要有意志力和自控力,而这种品质是需要长期而严格的相应训练,才能形成的。所以中国古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当你在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时候,当你在艰难的环境中力求上进的时候,你正在“上坡”。但是,你费半天劲攀登上去的坡,一不小心,可能一下子就从那里滑下来。学好很难,就像爬上坡,意味着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惰性、不断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学坏却基本不用学就会。

    比如以人类的本性,如果看到异性,可能会产生性冲动,但是在文明社会里,即使再冲动,如果不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放纵当然容易,克制则是艰难的,这也许是人类文明的代价吧。但是克制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好处,那就是文明有序也更有效率的生活。

    此外,人类社会还有一个规律,就是破坏比建设要容易得多。有名的巴米扬大佛,历经千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可是一个晚上就被毁掉了。一片原始森林,也许长了许多年,可是一把火就能把它瞬间毁掉。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要想挥霍可以非常快,转眼就能没有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个定律提醒我们不要放松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这根弦,因为向上攀登不容易,往下退步却是很快的。

    ■    人的天性倾向于竞争而非合作——竞争优势定律

    有这样一个笑话: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和第二个愿望都是得到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将我打个半死”。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却说明人们的竞争意识是多么强烈,即使自己挨点皮肉之苦,也要给敌人更大的苦头。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双方内心都充满了对对方的仇恨。根据法官的判决,丈夫应该把自己财产的一半移至妻子名下。于是丈夫便开始出售自己的车和房。但想到死对头会平白无故得到一大笔财产,他觉得很不甘心。一气之下,他竟将自己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车和房以十美元的价格出售,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这种做法的产生是因为仇恨导致的竞争心理超越了共同的利益。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如那位丈夫一样,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定律”。

    我们在日常生活大概都看到过这样的事情:上公共汽车时,明明知道依次上车会更快,可是一看到车进站,大家便都会情不自禁地蜂拥而上。结果是许多人卡在车门口,半天谁也进不去。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导致大家的上车速度全都变慢了。其实人们心里也不是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可是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

    人往往就是这样不理性,明知道谦让一下,合作一下会对大家都有好处,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凭什么要我谦让,他怎么不谦让呢?这样的结果是谦让和合作没有发生,人们还是陷入了竞争。

    这也是“竞争优势定律”的作用,或者说,人们的天性更加倾向于竞争而不是合作。

    竞争是人的本性,人在和别人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竞争。

    而合作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在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根据力量对比的大小来决定选择竞争行为还是合作行为。如果对方的力量实在太大,那么,人们多半会选择与之联合共同完成任务,不愿拿鸡蛋碰石头。但如果人们自己有更大的力量,便多半会采用竞争。这就说明,竞争还是占优势的,合作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要消除“竞争优势定律”的负面作用,就要推崇“双赢”理论。合作,应该成为集体的主旋律,合作为我们每一个人营造了一个发展的氛围。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完整的我应该是融入我们的“我”。这就是世界贸易合作组织中所推崇的“双赢”,“双赢”才是真正的赢。

    林肯在任美国总统一职时,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这位官员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十分温和地回答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因为林肯是在化敌为友。

    ■    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配套定律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协调: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后来心里却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种感觉写到一篇文章里——《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两百多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就是说,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我们把这种规律叫做“配套定律”。

    生活中的“配套定律”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别人送了一只高档的手表,如果要戴的话,就要配以相应的衬衫、西裤、外套、皮带、皮鞋、领带,皮夹子也要换成真皮的,然后眼镜也要换成更体面的。另外还要用香水,发型也要被打理一番,吃饭也必须出入更高级的餐馆,于是开销越来越大。还有如人们说“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那么一件衣服”,“那一件”就是配套定律中用来和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鞋子、不同的首饰、不同的手提包相搭配的衣服。

    人们买到一套新的住宅,为了配套,总要大肆装修一番,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配上红木等硬木家具。而出入这样的住宅,自然不能破衣烂衫,要有“拿得出手”的衣服与鞋袜;……就此“狄德罗”下去,也许有一天会忽然发现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够配套,于是可能就走上了离妻换夫的路子。

    这种现象本质上倒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刺激消费和“内需型经济增长”,是件好事。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的欲望没有穷尽,而我们在一定阶段的财力是有限的,虽说“人往高处走”,但也应把握“适度原则”,避免环环相扣的“配套”,让自己透支。比如购物的时候先给自己一个定额,钱花光了就停止刷卡;一个时段制定一个要求标准,暂时达到了,就停止进一步的需求。

    如果统治阶级追求享受上的“配套”,可能不会对自己造成损害,但却可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损失。商朝的时候,箕子看到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吃饭,非常不安,认为商朝将要衰落。箕子说,“大王现在用了象牙筷子,将来就一定要把杯子换成玉杯与之搭配;用了玉杯,将来一定会追求精美的食物与餐具相配,这样下去,大王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奢侈,国家将就此衰落。

    在今天的一些干部身上,仍可见到类似的现象。有的干部到了一定级别,不是先考虑如何尽职尽责,而是先讲究办公室要有多大,汽车排气量要达到多少,出差住的饭店是几星。如此“配套”下去,个人待遇和消费水平倒是配套了,只不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观念却不知跟谁配了套。

    ■    不敢做坏事的人是个普通人——道德动机

    天真无邪的幼童,一看见新奇的玩具就要,想吃东西就动手去抓,他才不在乎应该不应该呢。平时,你只要留心观察儿童间的游戏就会发现,两三岁的孩子虽然表面上在一起玩,但实质上却没有游戏规则和合作精神,而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可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儿童就会变得文质彬彬,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玩弹子,跳皮筋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了。

    儿童从“无法无天”到“循规蹈矩”,从自我中心到成为有道德观念的社会人的过程,就叫道德社会化。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和智力是并行发展的,属于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个方面。他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成他律性道德阶段和自律性道德阶段。

    皮亚杰为了了解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小孩的笨拙行为和偷窃事件的两难故事,要求小孩判断故事主角的好坏程度,并说明理由。

    其中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个叫杰思的孩子,他妈妈叫他去吃饭。他进饭厅时,不知道妈妈在饭厅门后的椅子上放了一个盘子,所以推门时把盘子里的15个杯子全部打碎了。另有一个叫思瑞的孩子,当妈妈不在时,他想吃放在碗柜里的果酱。由于果酱放得高,他没有办法拿到,于是就试了很多次,在这个过程中,他把一个杯子碰落在地打碎了。

    讲完上述两个故事后,皮亚东就问接受测验的小孩:上述的两个男孩哪一个比较坏?

    结果是,年龄小的孩子大多会认为,打碎15个杯子的男孩比较坏。这是因为他们对行为的道德判断,只看结果,不看动机,只看打碎杯子的多少,而不看为什么会打碎杯子。这说明他们的道德观念还处在他律阶段,属于客观取向。

    而7~8岁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有的认为打碎一个杯子的男孩比较坏。他认识到第二个小孩虽然只打碎了一只杯子,但他是因想偷果酱而打破的。这些孩子已经开始把行为的后果和行为动机、意图结合起来考虑了。这说明他们的道德观念已发展到自律阶段,也就是道德评价由客观取向转为主观取向。

    而对错误行为的处罚,孩子们是怎样看待的呢?

    处在他律性道德阶段的幼童,一般会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应该给予处罚,而任何可以使他痛苦的方式都可以,比如打骂、不给玩具、取消零用钱等等;并且这些处罚方式可以和所犯错误的类型和程度无关。

    而进入自律性道德阶段的比较大点的孩子,则认为处罚方式应该结合错误的性质和程度,以便使受罚者能清楚地认识到他的错误所在。如打碎邻居的玻璃,他应该挪用自己的零用钱去赔偿,游戏时殴打他人,就该不被允许继续玩。

    总之,无论是对道德的判断还是对处罚的看法,都证明道德的自律是比他律更高级的阶段。这在成人世界里也是如此。一个不敢去做坏事的人,和被动去做好事的人,只能算作普通人;而一个自觉不违犯道德、主动去做好事的人,才算是一个好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