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全知道-情感篇——别让情绪左右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当陌生女人向你倾诉不停——情感宣泄

    李先生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奇特而又有点可笑的事:

    一天深夜,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打来的电话,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恨透他了!”

    “他是谁?”李先生奇怪地问。“他是我的丈夫!”李先生想,噢,她是打错电话了,就礼貌地告诉她:“你打错电话了。”

    可是,这个女人好像没听见他的话似的,继续说个不停:“我一天到晚照顾孩子和生病的老人,他还以为我在家里享福。有时候我想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让,而他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说是有应酬,谁会相信……”

    尽管这中间李先生一再打断她的话,告诉她,他并不认识她,可她还是坚持把话说完了。

    最后,她对李先生说:“您当然不认识我,可是这些话已被我压了很久,现在我终于说了出来,舒服多了。谢谢您,对不起,打搅您了。”

    这个事情似乎有些可笑,但其实也有辛酸的一面。这个女人因为积压了过多的不良情绪,已到了不发不可的程度。为了自己心理的健康,她只好选择随便找人发泄一气了事了。还好,李先生的倾听让她暂时得到了情绪的缓解。这个女人是让人同情的。如果她不及时地发泄,也许会出现精神错乱甚至更可怕的恶果。

    实际上,生活中的许多灾祸,不就是在情绪无法得到正常宣泄的情况下,而采取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举动么?而这种疯狂举动成了这个人唯一的发泄渠道。这种情况是需要我们尽力避免的。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并不多。有人认为,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未能满足的情绪,应该千方百计地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能让它发泄出来。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情绪和意愿被压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只有通过其他的途径才能释放出去,但它却丝毫不会减少。这就好像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

    即使在压抑、克制阶段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也只说明它从“显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对你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发泄出去。

    打个比方,情绪就像大水,你不让发出去,而是像往水库里蓄水那样积压它,就只能是越涨越高,在心理上形成一个强大的压力。因为要想它不外流,就必然要在心理上高筑堤坝,而这势必使人在心理深处与外界日益隔绝,从而造成精神的忧郁、孤独、苦闷和窒息。如果这股暗流汹涌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心理的堤坝,使人产生一些变态的行为,甚至导致精神失常。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疏导,而不是堵塞。因为堵塞只能是暂时的,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决堤”,那时情况失控,就更严重了。

    当然合理的宣泄有两个要点,一是宣泄情绪,二是解决问题。这就像高压锅做饭,一方面气要适当放掉,另一方面饭要做好。如果只起泄掉气的作用,那么,拿掉整个锅盖岂不能使气释放得更快?但那样一来饭却夹生了。

    在冲突过程中,不能只顾一味地“撒气”,搞毫无道理的只是利己的冲突,做盲目冲突的无用功。宣泄应该是无害的,最好还是建设性的。一有怒气就大动肝火,一有痛苦就大哭大嚎,一有冲动就蛮干一通,并不是真正的宣泄,因为它反而会激起新的不良情绪。

    宣泄时,尽量不要指责别人,用诉苦的方式,才更容易获得别人的理解。或者也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件对任何人都无害的事上,比如听音乐,做运动,自言自语,写日记,找心理医生等,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    人们为什么会迁怒于他人?——情绪转移

    张总经理对公司的状况不大满意。在一次办公会议上,他作了激励的讲话,保证自己将以身作则,每天做到早到迟退,率领大家努力扭转公司的颓势。谁知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张总经理看报入了迷,出发的时候,离上班时间只剩几分钟了。他匆匆忙忙地开着车,闯了两个红灯后被警察扣了驾驶执照。

    张总经理感到气急败坏,他抱怨说:“今天活该有事,我向来遵纪守法,该死的警察不去抓小偷,却来找我的麻烦,真是可恨!”

    回到办公室,正好碰到销售经理来向他汇报工作。他不带好气地问销售经理上周那笔生意敲定没有?销售经理告诉他还没有。

    张总经理吼道:“我已经付给你七年薪水了。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做成一笔大生意,你却把它弄吹了!如果你不把这笔生意争回来,我就解雇你!”

    销售经理一肚子的不满,心想:“我为公司卖了七年力,公司少了我就会停运,张经理不过是个傀儡。现在,就因为我丢掉了一笔生意,他就恐吓要解雇我,太过分了!”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问秘书:“今天早上我给你的那五封信打好了没有?”秘书回答说:“没有。我……”销售经理冒起火来,指责说:“不要找任何借口,我要你赶快打好这些信件。如果办不到,我就交给别人。虽然你已经在这儿干了三年,但并不表示你会一直被雇用!”

    秘书心里想:有病啊!三年来,我一直很努力地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现在就因为我无法同时做两件事,就恐吓要辞退我。简直是欺负人!”

    秘书下班回家,看到八岁的孩子正躺着看电视,短裤上破了一个大洞,她就叫起来:“我告诉你多少次,放学回家后不要去瞎闹,你就是不听。现在你给我回到房间去,今晚不许看电视了!”

    八岁的儿子走出客厅时想:妈妈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我,就冲我发火,真不讲理。这时,他的猫走到跟前,小孩一生气,狠狠地踢了猫一脚:“给我滚出去!你这臭猫!”

    看,张总经理的消极情绪通过漫长的链条,最后传导到了秘书小姐家的猫身上。

    其实这样的情绪转移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个人的不良情绪一旦无法正当发泄和排解,会怎么样呢?这时他往往会找个出气筒,把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

    人的情绪是很容易扩散和蔓延到周围的人和事上的,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自己也很难控制。

    但是无论如何,拿别人撒气是不对的,对别人是不公平的。我们肯定不希望别人把我们当出气筒,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该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向别人乱发脾气才好。

    那么遇到不良情绪该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化解。我们应该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及时扭转不良情绪,避免它的蔓延。让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天,姜先生来到一家珠宝店,走近柜台,把手提包放在柜台上,开始挑选项链。这时,—位男士推门走进珠宝店,也来选珠宝。姜先生礼貌地把包移开,但这人却愤怒地瞪了他一眼,意思是,他是个正人君子,无意碰姜先生的手提包。他还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便摔门而去,临走时还说:“哼!神经病!”

    莫明其妙地被人骂一句,姜先生很生气,也没心思买珠宝了,于是他离开商店,开车回家。

    马路上碰巧堵车,姜先生非常烦躁:哪儿来这么多的破车;这些臭司机简直不会开车;那家伙开得那么快,不要命啦;这家伙水平太臭了,怎么学的车?……

    在一个十字路口,他遇上一辆大型卡车,那辆卡车先慢了下来,司机伸出头向他示意,让他先过,脸上带着友好的微笑。不知怎么,姜先生的一肚子不快,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这个卡车司机一样,用自己的好心情给别人带来愉快,而不要让不良的情绪无限蔓延。

    另外,我们要懂得原谅别人。当别人对我们不友好时,不一定是真的对我们有什么恶意,也许他遇上了不顺心的事,一时转不过来弯,不知不觉就把气撒到了我们身上。对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必过于计较,要尽量宽容待人。

    ■ 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感兴趣——禁果定律

    《圣经》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恐怕是人人皆知。上帝不让亚当和夏娃吃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可是他们却更感到好奇,最后终于经不起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果。作为惩罚,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过起了艰难困苦的生活。

    其实这种对禁果的好奇心理在人类中是很普遍的。人总是这样,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对它产生好奇和关注,内心充满了窥探的欲望和尝试的冲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禁果定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天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物——土豆,在慢慢被人接受的过程中,发现时,就是因为被当做禁果而得到了推广。

    故事是这样的:土豆被从美洲引进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则告诉人们,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这些“权威人士”的论断,使土豆成了不受欢迎、稀奇古怪的东西。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围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他尝到了土豆的“甜头”,就想回到法国后,在自己的故乡种植它。可是因为那些权威人士的论断,谁也不相信他,谁也不敢种土豆。

    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

    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开始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培土豆。按照他的要求,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土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撤回了。

    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东西,才怕别人偷啊。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就禁不住馋涎欲滴。于是他们商量好,晚上就来偷挖土豆,种到自己菜园里去。

    不用说,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们发现它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帕尔曼切就这样达到了目的。

    人的心理是多么奇怪啊。难道禁果就格外香,格外甜么?

    其实这是由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的。人们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奥秘,本来一个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会大大吊起人们的胃口,促使人们非要弄到手,研究个明白不可。否则这种好奇心就会一直折磨人们的心灵。

    人们觉得被禁的东西,或是某些人想专有的东西,一定是因为太好,而舍不得让所有人用。这就使得人们推出被禁的东西就是好东西的结论,并且才分外向往。

    况且花费心思和力气弄到的东西,能使人们有一种成就感,与对待易得的东西比较起来,人们会更加珍惜。这也是惯常的心理。

    生活中“禁果定律”是很常见的。

    比如,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等。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让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因此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力。

    还比如,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不让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能玩游戏、不允许网络聊天等等。但是如果一味地严厉禁止,却不讲明利害,就容易产生“禁果”效应,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    为什么会有急中生智的现象?——情绪应激

    也许我们都还记得小学课本里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时,司马光不到10岁。

    有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在一起玩得正起劲,忽然一个在水缸上玩耍的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他在水中拼命挣扎,吓得大声呼救。水缸很大,要爬上去也不是很容易,而且小孩子力气小,也很难把这个伙伴拽上来。

    怎么办呢?周围的孩子都吓得变了脸色,只有司马光比较镇定,他环顾四周,忽然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于是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虽然那个石头对他来说沉了一点,但他还能拿得动,于是他搬起石头,猛力向水缸砸去!

    只听“咣当”一声巨响,水缸破了个大洞,水哗啦一下流出来,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把伙伴从缸里拉了出来。

    司马光不愧是个天才人物,从小就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临机应变的心理素质。

    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人会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心理学上把这叫做应激。当情绪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时,人的激活水平快速发生变化,表现为心率、血压、肌肉紧张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高度兴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急中生智,做出平时不能做出的勇敢行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心绪紊乱,惊慌失措,做出不适当的行为。而司马光显然属于前者。

    似乎许多伟大人物都具有冷静的心理素质和超常的智谋。比如拿破仑就曾在一个应激的状况下,急中生智,救了自己的士兵。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他扬鞭策马,来到湖边,看见一个士兵边在湖里拼命挣扎,边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慌作一团,因为水性都不好,他们不知该怎么办。

    拿破仑问旁边的那几个士兵:“他会游泳吗?”“只能扑腾几下!”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喊:“赶紧给我游回来,不然我毙了你!”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又听说拿破仑要枪毙他,一下子使出浑身的力气,猛地转身,扑通扑通地游了回来。

    拿破仑给那位落水士兵的强烈刺激,使他精神一振,进入心理学的应激状态,于是他才使出全部力量和智能,自救成功。

    有句成语叫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不过,急中生智可并不是总能发生的。有的人,急中不但不能生智,反而会吓得慌了神,反而“不智”了。有人认为,急中生智是一种学不会的天赋。其实不然,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急中能否生智,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是急中要“冷”,就是冷静。人越到需要紧迫做出决定的时候,思维越容易混乱,甚至思考能力干脆停止了,这样哪里还能生智?其实情况越急,心里越要不急,才想得出办法。总之要培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冷静的心理素质。

    二是急中要“变”,也就是善于变向思考。一般的,定向思维在“急中”生不了智,常常是变向思维让你”计上心头“。

    三是要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平时要训练自己的头脑,积累丰富的知识,在紧急时刻才有办法可想。

    ■    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不易寂寞——寂寞情绪

    有一次,几个心理学系的大学生误了火车,而下一趟车得等三个钟头。开始的时候,他们感到很寂寞,可是有人问:”什么是寂寞呢?让我们来看看候车室里谁最寂寞吧?”大家有了事干,立刻不感到寂寞了。

    他们看到一个姑娘手里捧着一本书,专心地读着,不管她读的是教科书,还是小说,她是不会寂寞的。这很明显。再看看那两个下袖珍象棋的小伙子,当然他们也不寂寞。

    学生们又把目光转向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难分难合,互相凝视着,恨不得那拆散他们的火车永远不来才好,他们哪有什么寂寞?

    有一个年轻人,百无聊赖,只好读起车票价目表来,看来他挺寂寞的。

    有一位少妇,无精打采,她身边六七岁的女儿拖着长腔哭着:“妈妈,火车什么时候来呀?什么时候来呀?”真是两个寂寞的人。

    那么,寂寞究竟是什么呢?

    从心理学上看,当没有外界刺激进入经过休息的大脑皮质,而皮质上同时又有决定着期待什么东西的灶时,就会产生寂寞感。正是这种灶,使寂寞者的皮质神经动力有别于单纯想睡觉的人。也就是说,困倦的人并不属于寂寞的人。

    寂寞在某种程度上与期待相似。它总是与想改变条件并得到积极活动可能性的愿望有联系。因此,重病患者一般不会感到寂寞,而对于正在恢复健康的人来说,却比较容易寂寞。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内部世界越丰富,他的寂寞感就越少。因为这样的人,随便干点什么活,就会比较容易填满无所事事的时间。曾有实验在囚徒身上检验过这条规律。在今天,挑选和训练宇航员时,要把他们长时间安置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专门的舱内,进行这种测验。也就是说,宇航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抗寂寞能力才行。

    此外,你看许多热爱自己工作的科学家,虽然经常独自研究做实验,但却不会感到寂寞。他们投入工作,乐在其中。还有孔子,一大把年纪,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丝毫不感到寂寞。

    有些平时情绪很正常的人,一到星期天就感到很郁闷,有人管这叫“星期天沮丧症”。照理说,辛苦工作了一个礼拜,到了休息的日子,自己可以支配,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对有的人来说,寂寞感却会突然袭来,因为在工作之外,他们没有学会怎样对抗寂寞。

    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单身一人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去约会、活动,自己就会感到寂寞苦闷。“星期天沮丧症”的另一个原因是,星期天过后将会面对很多工作,人们就会在星期天感到心情烦躁。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对周日的活动应尽早做出筹划和安排,多搜集有关信息,如郊游、聚会、娱乐、充电等,尽量让自己过得充实。

    心理学家还纠正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社交圈的大小与寂寞的多少有关。其实不论你接触多少人,只要有亲密的朋友,就不会感到寂寞。如果你认识很多人,却少有亲密的朋友,也一样会寂寞。

    科学家发现,寂寞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损害。我们应该主动去和人接触,多培养业余爱好。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无穷无尽,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很容易驱走寂寞。

    ■    厌恶感是高等动物的标志——厌恶情绪

    战国时代的齐国有一个小镇,镇上住着两个自命不凡、爱说大话的人。他们平时总爱自夸为全世界最勇敢、最不怕死的人。他们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

    有一天,这两个自诩最勇敢的人碰巧同时来到同一家酒楼喝酒,两人寒暄了一番后,便选中一张桌子坐下来,一起喝酒。他们喝了一会儿酒,聊了一会儿天,渐渐觉得有酒无肉实有点乏味。其中一个“最勇敢”的人提议说:“老兄,咱们叫酒店厨师弄点肉供我们下酒。”

    另一个“最勇敢”者答道:“不必了,你我身上不都长着肉吗?听人说腿肚子上的肉是精肉,我们将自己的肉割下来下酒,又新鲜、又干净,不是更好吗?”第一个“最勇敢”者也不甘示弱,就只好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于是,每人喝了一碗酒后,他们各自抽出身上的腰刀,在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放在酱盆里蘸一下,就吃了下去。就这样,他们边喝酒,边吃肉,当然,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失血过多而相继死去了。

    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一定觉得这两个人太愚蠢了。也许这只是个寓言故事。勇敢本来是很好的品质,它能帮助我们战胜危险和困难。但是盲目的逞勇斗狠却是无聊的行为,是愚蠢而可悲的。况且吃自己的肉,是件多少恶心的事情,如果我们对这种行为感到厌恶的话,就会做出那样的蠢事了。

    厌恶,是人人都体验过的一种情绪。厌恶心理具有种类和程度的差别,既有强烈的,如看见就想呕吐,听到就觉浑身痛苦难忍的;也有程度轻微的,如不大合得来,不想见面等。对于厌恶的人或事,既有采取敬而远之、畏惧、回避等消极办法的,也有采取攻击性的积极办法的。

    厌恶情绪似乎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情绪。因为惧怕某一个人,似乎可以说明你有弱点;而讨厌某一个人似乎说明你任性、固执、有偏见。

    其实,仔细分析厌恶的心理活动,就不难发现,厌恶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心理学理论认为,回避厌恶本身常常可以产生自身防卫的效果。

    “厌恶”、“讨厌”等判断的产生,正说明了人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是经过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盲目的行为。

    厌恶感是高等动物的一个标志。比如拿高等动物类人猿和低等动物蛇相比,就会发现类人猿具有丰富的厌恶情绪。它往往会避开强敌,因此不会在那些不可能取胜的搏斗中身负重伤甚至丧命。而蛇呢,它只要开始与对手搏斗,就会拼到用尽最后一点体力,因此常常落个惨败的下场。这说明,蛇不具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手的能力。

    同样道理,在人类社会里,性格内向、生性老实的孩子同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相比,虽然缺乏积极性、进攻性,但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行为中打较大的选择余地,对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的判断往往比较客观。所以,他们具有很好的防卫本领,不会为不可能取胜的“搏斗”而弄得头破血流。

    如果上面故事中的那两个“最勇敢的人”能像一般常人一样,对“好勇斗狠”有深深的厌恶感,那怎么又会无谓地送命呢?

    孟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厌恶的事情,往往是对我们不利或对别人不利的事情,也是我们不该做的。比如我们对撒谎一般都有一种本能的厌恶,但是为了某种利益,我们却可能违背自己的本性,去欺骗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事后,我们可能又会为此感到厌恶。如果经常做这样品行不端的事,久而久之,会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很不好。而有时我们热心帮助别人,即使暂时吃点小亏,也会因为心灵的满足而感到愉悦。

    ■    娶不到心上人就发誓要干一番事业——心理代偿

    老刘在一个研究所工作,他为人正直,工作勤奋,成了所里的骨干。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他却一直也没有如愿评上工程师职称。他感到很不服气,可是又没有办法,于是逐渐变得郁郁寡欢,有时还因为一点小事和人发脾气。

    同事老黄是与老刘一起分到研究所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几次没评上工程师。老黄一开始也很苦恼,可是时间一长发现解决不了问题,还搞的家里家外很紧张,就改变了心态。他立志要开始发奋,几年来,不仅自费学了英语,还学起了商业管理知识。后来他出去搞了一个民办科技实体,干得红红火火。

    这两个人遇到了同样一件事,却一个苦恼,一个快乐,一个消极,一个积极。老刘孤注一掷,甘心“一棵树上吊死”,不寻找其他的出路。如果唯一的精神寄托一旦失去,人就会变得萎靡不振。

    而老黄则不然,采取狡兔三窟的策略,信奉“活人哪能叫尿憋死”的道理,自己积极寻找别的出路,这条不通,走另一条,将注意力和精神追求转移开来,反而因祸得福。这就是心理代偿的巨大作用。

    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有时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要求的满足,这种做法叫做代偿行为。

    比如本来想去打网球,可是下雨了,不能打了,就可以选择室内的乒乓球;本来想进A公司没能进去,就转而争取进入条件相当的B公司;和A的恋爱没有成功,于是把和A有相似特征的B当成了新的追求目标,等等。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们说B对于A具有代偿价值。

    心理的代偿往往是对现实中不足的弥补,它可以起到转移痛苦,使心理平衡的作用。

    代偿行为有一个特征:假如B与A相比非常容易达到,或是价值不如A,就不容易对A形成代偿。只有当B与A很相似,得到B的困难度比A相似甚至更大时,B才具有较大的代偿价值。

    当然,代偿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的。对于最初目标的渴望如果非常热烈、迫切,就很难找到能够代偿的东西。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恐怕谁也没有办法了。

    而且,在代偿行为中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把自己的欲求转移到能获得社会高度评价的对象物上去。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升华”。这个名词是弗洛伊德创造的,按弗洛伊德的观点,所有的高层次活动都是“性欲”升华的结果。

    某高校里有一位老教授,年轻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非常优秀的知识女性热恋。但遗憾的是,阴错阳差,那位女士却成了别人的新娘。这对他的打击很大,觉得再也找不到赶得上那位女士的人,就一生未婚。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成了一代学界泰斗。这就是升华的巨大作用。

    生活中也常见到升华的例子,比如有些人为了发泄攻击欲,练习拳击,结果成了拳击运动员。还有些人特别执著于艺术品的制作,孜孜不倦,最后成为艺术家。

    ■    强刺激能使人走出心理误区?——当头棒喝定律

    佛教中有一个宗派叫“禅宗”,它形成于唐代。禅宗对佛教有一个独特的认识,就是认为佛法不可思议,不能够用语言描述清楚。甚至一开口就会错,一用心也会错,总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感觉去体悟。

    为了打破学佛者的执迷,禅宗有一个特殊的促使学生开悟的方法,叫做“当头棒喝”,简单说,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对执迷不悟的弟子,使用呵斥和棒打的方法,以这种强烈的刺激,促使他突然开悟。

    它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个弟子上堂,问师父:“什么是佛法大意?”师父就拿棍子打他,并向弟子大喝一声。弟子问了三次,师父打了他三次。其实师父这样做,没有什么敌意,而是想让弟子明白,这个问题是不能用语言来回答的,如果要师父用语言回答,是很荒谬的。

    之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规律:在必要情况下,强烈的刺激可以促使个体突然之间打破僵局,走出心理的误区。借用“当头棒喝”的典故,这个定律就叫“当头棒喝定律”。

    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中,“当头棒喝”也是一个在某些情况下不可替代、非常有效的方法。这里的棒喝可以理解为纪律处分、严肃批评,是对沉溺于错误的学生的一种突然性的处罚、惩戒。

    正是要以其突然性,给学生以震惊的感觉,才有可能促使其突然醒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没有表扬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棒”“喝”的教育同样不会成功。比如一个上课总在偷玩玩具的学生,老师反复示以眼色,他仍接着玩。于是老师点名让他把玩具放到讲台上,并当即让他写出刚讲的一个公式。这个举动极大地震惊了学生,可能使他终生难忘,今后他也不会在课堂上搞小动作了。

    但是“强刺激”一定要注意适时、适人、适地。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是: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必须让学生认识问题所在,同时体验到老师的爱心、善意和尊重。而且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那种主观、武断和随意的惩罚。

    在心理治疗中,“当头棒喝定律”有时也有其独特作用。

    王强是高二学生,他患了强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时,还喜欢反复关门……

    这一天,父母把心理医生请到家里。晚上七点,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王强又借口衣服脏了而开始认真地洗起自己的上衣来。他连搓带冲,翻过来,倒过去,折腾起来没完没了。

    心理医生看到了,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声说道:“王强,够了!”王强大吃一惊,惊恐地停下来,看着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夺过他的上衣,高声对其父母说:“你们看,这件上衣我是看他前天才开始穿的,根本不脏。”说着他便迅速地把衣服冲清拧干抖开递给王强,“看看,跟你花二十分钟洗的效果一样。”

    把衣服晾好以后,心理医生转身对其父母低声说:“以后你们一发现王强有这种症状,就这样提醒他,多做几次,慢慢便会有效果。”果然,六个月后,王强的症状就奇迹般地消失了。

    ■    为什么一首乐曲让很多人自杀了?——情绪共鸣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大概许多人都知道,形容的是四面受敌,绝望无援的境况。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刘邦和项羽展开了决战。刘邦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包围了。为了减弱项羽军队的抵抗力,谋臣张良在彭城山上用萧吹起悲哀的楚国歌曲,让汉军士兵中的楚国降兵随他一齐唱。这些歌曲传到楚军营中,使楚军不由得产生了缠绵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蔓延开来,大家的斗志大大松懈。思念家乡,人们就会厌战,谁都渴望赶快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而不愿意在这场几乎败局已定的战争中白白牺牲自己的生命。

    谁都知道,战争中,士气是极为重要的。这首歌曲中浓浓的乡情,使楚军的战斗力大减。结果项羽营中的许多士兵在这首歌曲的感染下,有的逃跑,有的斗志松懈,认为宁可投降,保全自己的性命。在这种士气下,项羽军队在战斗中败给了刘邦的军队,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得了天下。

    张良的这一成功的计谋,实际上不自觉地利用了人类的“情绪共鸣”这一心理学原理。现代心理学指出,在外界作用的刺激下,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内部状态和外部表现,能影响和感染别人。在一种情绪的影响和感染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应,叫做情绪共鸣。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欣赏艺术作品,都有过这样的审美体验:你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到了动情的时候,会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当你欣赏一名画时,比如一幅描绘大自然的油画,你可能会瞬间地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感觉自己与大自然已融为一体。这正是情绪共鸣的作用。

    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大多具有情绪共鸣的成分。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产生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这样,艺术作品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既然人的情绪可以被某一种情绪所感染,所同化,心理学家就想到,可以用情绪共鸣来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有时有好的情绪,有时则被坏的情绪所支配。当我们心理不健康时,就可以利用良好的情绪来感染不好的情绪,使我们的情绪恢复到良好的状态。

    比如“音乐疗法”就是这样,它利用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来治疗心理疾病。我们知道,艺术作品里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富有感染人的力量,尤其以音乐最为感性,情感最为直接。音乐作品里表达的情绪,有的欢快,有的悲伤,有的轻松,有的沉重。一般的,心理疾病患者要么忧郁,要么躁狂。心理学家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来对他使用恰当的音乐以影响他的情绪。

    一般来说,首先要了解最得意、最欢快时常听的音乐,然后将其反复播放,以唤起他们的美好回忆,带给他们轻松和愉快。比如,对抑郁症患者可以播放《命运》、《美丽的多瑙河》、《百鸟朝凤》等欢快和有振奋作用的乐曲;而对于有躁狂症的人则宜播放《良宵》、《病中吟》、《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等舒缓,能够使人宁静的音乐。

    相反,不良的情绪感染,引起的情绪共鸣对我们是有害的。50多年前,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黑色的星期天》。有一天正在一家比利时的酒店里播放时,一名匈牙利青年歇斯底里地大喊一声:“我实在受不了啦!”就开枪自杀了。

    后来又有100多人因为听到这首曲子而相继自杀。后来,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诸多国家的电台便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黑色的星期天》。作品被销毁了,它的作者也因为内疚而在临终前忏悔道:“没想到,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多的灾难,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惩罚我的灵魂吧!”

    ■    人们在好心情下更容易帮助人——好心情定律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精神爽”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一个变化,就是变得更加乐于助人。

    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心情会随着天气好坏而变化。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天气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时也变得更加容易帮助别人。而且,在晴天里,人们到餐厅里用餐时,给的小费比阴天或下雨天给得多。

    当然影响人的心情的因素有许多。有时就是很小的一件事也可能左右人的情绪。

    比如,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你外出去买东西,然后在街上找了一个电话亭给朋友打电话。很不巧,电话虽然通了但就是没人接,你只好放下话筒,伸手取回自己的硬币。可就在拿钱的一瞬间,突然发现之前有人没有拿走他自己的硬币,于是你心理就会有一种“没想到还赚了一笔电话费的想法”。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你便总有一种乐滋滋的感觉。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人是否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呢?心理学家对此做了个实验。他们故意在公用电话里放置了一枚硬币,假装是前一个人忘掉的。这时被试者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忽然发现了这个硬币,心里非常高兴。

    这时,实验者抱着一堆书籍之类的东西从他跟前走过,故意把书突然掉到地上。而刚从电话亭里出来的这个心情好的被试者,大多会帮助他拣起地上的书。而对于没有拣到额外钱币的人,帮助陌生人拣书的概率则小得多。

    这很明显地证明了,心情好的确使人更容易帮助别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当你遇见一个好事,顿时会觉得生活特别美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帮助帮助那些不如你那么幸运的人呢,为什么不能让世界有更多的美好呢?似乎好心情有一种惯性。

    有很多人懂得这个心理规律,总是在别人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别人请客,或帮忙做一些事。当然这个人比平时更可能同意他的要求。

    比如,一位男士中了几十万的大奖,兴高采烈。此时,朋友们让他请客,他肯定会很豪爽地请大家到高档酒楼吃一顿海鲜。而放在平时,朋友即使是让他在小吃摊上请客,他也要算计算计。

    一位厅长换届时连任,他肯定高兴。你拿着过去很长时间里他都没来得及批的—项申请找他,请他在上面签字,他多半会爽快地答应。这也是好心情定律使然。

    因此,要记住,在别人心情好的时候,请求帮助,很可能会让你如愿以偿。这个定律反过来就是,对方心情不好时,本来挺简单的事,他可能也不肯帮你的忙。所以人们爱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就是教人们看别人的脸色而采取合适的策略。

    ■    马克·吐温拿走募捐的钱——物极必反定律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他很感动,就决定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马上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而募捐开始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拿走了。

    马克·吐温看起来像个小人的行为,其实只是想表达对牧师讲道啰里啰嗦、耽误他的时间的愤慨。

    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这个成语,是说任何事物的特点都要适度才好,如果过了头,达到极限,就要起相反的作用了。

    心理学是这样解释这个规律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个定律的奇特效果。他是个滴酒不沾的人,甚至一提到喝酒他就感到恶心。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种习惯是因为有过一次极限的体验。

    小时候,他经常看到父亲喝酒,还觉得父亲喝酒的样子很潇洒。于是他很想亲自体验一下喝酒的快乐。一天,他请求母亲给他一瓶啤酒。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见父亲喝酒的样子很潇洒。母亲说:“那好,你得像父亲那样一次喝足六瓶。”罗宾高兴地说没问题。

    于是母亲就在他面前摆了六瓶啤酒,一一打开。罗宾喝下第一口时,觉得难喝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喝完了这瓶。他说:“妈妈,我喝够了!”但母亲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逼着他继续喝。当罗宾喝到第四瓶时,胃很难受,把所有的东西都吐了出来。以后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从此以后,他一听到喝酒两字就恶心。

    其实罗宾的母亲很懂得心理学。她看出儿子对喝酒产生了好奇,但她不希望儿子学会喝酒。根据年轻人的逆反心理,你越叫他不干什么,他越干得起劲,罗宾的母亲反其道而用之,干脆让他喝个够,从而给他留下一个刻骨铭心的印象,就是“酒太难喝了”。以后你要他喝他都不会喝了。

    这跟我们平时吃某样东西吃伤了,很长时间都不想再吃,是一个道理。

    聪明的教师也懂得利用这个定律来纠正学生的毛病。

    张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总爱和周围同学闲聊,张老师曾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效果不理想。

    有一天上晚自习,张老师发现他又和同桌聊得兴头十足。张老师就对全班同学说:“大家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已经很累了,同学们愿不愿意听一段精彩的演讲?”同学们高声叫好。

    张老师接着说:“最近我发现咱们班有一位同学才思敏捷,口若悬河,演讲天赋很高,而且他还十分勤奋好学,善于抓住一切时间磨炼自己的口才。下面咱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站起来,给大家来一段精彩的演讲好不好?!”

    同学们掌声如雷。这个学生站起来,红着脸,低着头一言不发。他越是不说话,同学们的掌声就越激烈,他也就更感到无地自容。

    张老师说:“一个男子汉,顶天立地,怎么像个小姑娘似的羞羞答答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啊!”那个同学突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道:“今天,我当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面保证:从今往后,我再也不在上课时说闲话了,绝不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不扰乱课堂秩序,请老师和同学们监督我吧。”

    从那以后,这个学生果然改掉了上课爱说话的习惯。

    ■    得不到的葡萄是酸的——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果林,看见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却摘不到,只得悻悻离开,嘟囔着:“葡萄还是酸的。”

    在西方,这个故事甚至被引入了词典,“sourgrapes”(酸葡萄心理)就由此而来,是指得不到的就说不好。而心理学中也借用了这个术语,用来解释人类心理防卫的一种机制——合理化的自我安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处于那只狐狸的境遇。比如,一个公司职员很想得到更高的职位,却总也得不到提升,为了保持内心平衡他会自我安慰:职位越高,责任越重,还不如现在工作轻松,乐得逍遥自在。

    与“酸葡萄”心态相对应,还有一种心态被称为“甜柠檬”心态,它指的是人们对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比如,你买了一套衣服,回来后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如意。但你和别人说起时,你可能会强调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即使价格贵点也值得。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本来是为了对“每个人对事情的兴趣,是否影响到了工作效率”的课题进行研究,但是间接证明了“酸葡萄甜柠檬定律”的存在。

    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大学生来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其中一项是把一大把汤匙装进一个盘子,再一把把地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来来回回半个小时。还有一项是转动计分板上的48个木钉,先把每根顺时针转四分之一圈,再把它转回,也是反反复复进行了半个小时。

    工作完成后,实验者会分别给予被试者1美元或20美元的奖励,并要求他们告诉下一个来做实验的人这项工作十分有趣。

    奇怪的是,实验结果却与一般的预期相反,得到1美元奖励的人反而认为工作比较有趣。

    这似乎证明了,人们对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倾向于通过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把它的不愉快减轻。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我们都知道阿Q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被称为“阿Q精神”。比如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揍,无奈之余,就说“儿子打老子,不必计较”来自我安慰一番,也就心平气和了。

    过去,这种明显的自欺欺人心理,成为人们的笑谈,遭到否定和批判。但是,今天的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精神胜利法在心理健康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无法更改的。

    那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要为此一味地愁苦、懊恼么?那显然不利于身心的健康,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这时候,使用一下阿Q精神,安慰一下自己,对于心理调节可能非常有效。实际上心理健康的人,多少都需要点阿Q的精神。

    对于同一件事,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心情也会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心情就会低落、郁闷。这时,如果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去看,说不定能转变你的心情。

    比如当你感冒时,与其为一时的痛苦而烦恼,不如想一想,感冒可以使人的自身免疫力提高;当你遇到挫折时,应该看到失败是成功的前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收获;当遇到倒霉事时,你可以想一想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被盗,他的朋友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瞧,凡事换一个角度去看,事情就显得不一样了。

    当然,如果事情还有改变的余地,我们就不倡导进行自我安慰,而是要面对现实,主动去改变现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