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全知道-身体篇——身、心、灵合一的修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四肢会说话,眼神能杀人——身体语言

    某公司企划部经理秘书小琴拿着一份文件,去请新来的经理批阅。没想到在新经理的办公室,她打开文件夹时,不小心碰翻了经理的茶杯,茶水淋了经理一裤子。她吓得不知所措,等待着经理对她大发雷霆。可是经理一句话没说,只是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并示意她出去。

    就在两个月前,小琴因工作上的一个失误,被前任经理训了一顿,可是她走出办公室后却一身轻松。而这次情况却不同,新任经理什么都没说,那不满的眼神反而让她心里打鼓。她忐忑不安,一会儿担心会被扣发奖金,一会儿又担心会被调离岗位。

    为什么发脾气的经理不让他害怕,不发脾气、仅仅瞥了她一眼的经理反而让她害怕呢?

    这是因为前任经理采用了有声语言,把自己的坏心情已经传达了出去,让小琴知道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可是新经理采用的“身体语言”,只表示了他的不满,至于怎样处理却表达得很模糊,让人不知道其含义是既往不咎了,还是“等一会儿再收拾你!”

    人人都知道,语言是我们沟通的常用工具。语言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工具。我们一般都以为,它体现了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独特功能。

    除了语言,人类还有其他的交流工具,比如身体语言,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体现了某种情感,某种想法,某种态度。

    那么哪一种交流方式起的作用更大,交流的信息更多呢?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语言。因为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非常复杂,又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形成,应该能为人类传递最多的信息。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人类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姿势、仪态、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式,而不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进行的。确切地说,人际交流中65%以上的内容是以非语言方式,也就是通过身体语言进行的。

    这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难道我们每天滔滔不绝所说的话,还不如一举手一投足有用吗?”但这是事实。与口头语言不同,人类身体语言的表达大多是下意识的,是思想的真实反映。可能它没有引起人们很大的注意,但其实它在无声中,已经传递了比语言更多的信息。

    而且,身体语言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真实性。人可以“口是心非”,但却很难做到“身是心非”。据说,公安机关使用的测谎仪依据的就是这个原理。

    身体语言传递信息的效果有时要比有声语言更加强烈,更不能让人忽视。

    身体语言还有一大优势,就是诚实。撒谎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身体语言却不像有声语言那样容易蒙骗别人。因为身体语言体现的是人的下意识,是比较难以控制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暴露一个人内心的秘密。如果一个人瞳孔扩大,眼睛大睁,就表明心里高兴,感觉良好;如果瞳孔缩小,就说明情况相反。当不太相信的时候,眼睛会眯起缝来。当说假话时,人一般不敢正视别人。

    还有其他的一些身体语言。如果一个人一边说他已理解了你的意图,一边却又摸鼻子或拉耳朵,这就表明他其实被你说的话弄糊涂了。如果他向下紧皱额头,表明没有听明白或不喜欢你说的话。如果向上皱起额头,表明他对你说的话感到惊讶。用手指敲打坐椅的扶手或者写字台桌面,表示心绪烦乱,不耐烦。双臂交叉搭在胸前,表示不愿意和别人接近,或者表示戒备,在心理上想离你远一点。

    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高。脸离大脑中枢最近因此最不诚实。我们与别人相处,总是最注意他们的脸,而我们自己也知道,别人会这样注意我们,所以,人们都会借一颦一笑撒谎。再往下看,手位于人体的中间偏下,诚实度算中间,人们多少利用它说过谎。脚远离大脑,绝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个部位,于是,它比脸、手诚实得多。

    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要学会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一个比较世故,社会经验较丰富的人,更善于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来判断他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对方说什么就信什么。

    ■    身心正常工作需要外界刺激——感觉剥夺定律

    你小时候玩过“瞎子抓人”的游戏吗?把一块布蒙在你眼睛上,让你变成“瞎子”。你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小伙伴。可是他(她)是谁呢?你用手摸他(她)的头、脸、眼睛、鼻子,如果说对了,你就赢了。然后再换一个小伙伴来当“瞎子”,否则你就得继续。

    也许“瞎子抓人”的游戏,曾经让幼小的你感到刺激和有趣,可是心理学家们所做的类似实验,可就没有那么好玩了。

    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等人,首创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假定你现在就是被试者,他们把你领到一个小房间里,按照事先的约定,你得尽可能长时间地躺在床上,只有吃饭、上厕所才能起来。他们给你戴上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让你什么也看不见;再给你戴上一副厚厚的棉手套,你就没法摸任何东西了;最后给你塞上耳塞,使你听不见声响。

    在黑伯的实验中,被试者在被隔离12、24、48小时后,被要求做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和组词等测试,结果,被隔离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就越差。有的被试者变得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容易激动,还出现了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等症状,奇怪的是,有的还出现了错觉和幻觉。仪器显示他们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明显减慢。另外,隔离时间如果过长,有些人会无法忍受,要求中途退出实验。

    这个实验达到极端会是怎样呢?德国法西斯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两个犯人各自关在一间房子里,使这两个人与外界完全隔绝。经过比较长的时间,一个人发疯了;另一个人自己和自己下棋,被放出来时竟然成了一流的棋手。

    这些实验都告诉我们,人如果不能持续地从外界获得刺激,人的身心就会变得不正常。这个定律叫做“感觉剥夺定律”。

    也许上天赐予我们各种感官,就是让我们去使用它的,不使用还真是不行。

    感觉剥夺定律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雷达监测员和长途司机,因为工作枯燥,长时间没有变化,就容易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这会导致他们看见实际并不存在的、莫名其妙的东西,从而引发事故。

    有时,高层住宅里的人在一个毫无声响的房间里独处,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也是感觉剥夺定律造成的。

    在南极考察的队员,如果长时间只看雪地的白色,不看其他颜色,容易得雪盲症。这也是感觉剥夺造成的生理失调。

    由此可见,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它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它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就像坐精神班房,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崔健的歌里才这样唱:

    快让我哭,快让我笑

    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

    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

    我们大概都知道美国著名盲人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她是一个既盲又聋哑的症状严重的残疾人。但是她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甚至取得了超出常人的成就。她在感人至深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对正常人生活的强烈渴望。

    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嘴巴能说话,这些,对于一个健全的正常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也让我们对它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可贵。但是当没有它们的时候,人才会知道拥有这些是多么幸福。

    有位外国哲人说过,当我们看见丑陋的东西,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眼睛可看;当我们闻到不好的气味,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鼻子可闻……是啊,我们该庆幸我们所拥有的各种感官,没有它们,我们哪里知道什么是快乐?让我们珍惜它们吧,尽量抓住生活中美好的感受……

    ■    心理状况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心身疾病

    医学名著《医典》的作者,古代阿拉伯著名医生阿维森纳,曾有一次被召去给年轻的王子治病。

    王子一天天消瘦下去,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但是很多医生却查不出他得的什么病。阿维森纳经过仔细观察和揣摩,猜测王子是堕入情网了。

    阿维森纳在《医典》中记载了这件事:“爱情是一种像着了魔似的病症,类似忧郁病……判明恋人是治疗方法之一。作法是:一边号脉,一边反复叫出一些人的名字。如果脉搏变化很大,若断若续,那就反复实验几次,你就会得知恋人的名字。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说出街道、房屋、职业、工种、家系和城市,把每样东西同恋人的名字结合起来进行号脉。如果当你再次提到其中的某一项时脉搏发生变化,你就从中搜集关于恋人的名字、穿戴和职业的材料,从而了解到她是谁。”

    他用这种方法,知道了王子的恋人。然后,撮合了他们,王子的病就神奇地痊愈了。

    这个故事揭示了身与心的一种神秘的关系,就是心理状况会对身体的健康发生影响。

    我们大概都体会过,身体上生病会导致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比如“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那么,反过来,如果心情不愉快,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心情郁闷或烦躁,会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导致身体生病呢?恐怕这样的情况我们都经历过。

    最简单的,比如我们嘴上起了个泡,往往是心里上火、烦躁导致的。还有皮肤病,也往往和心情有关,因为着急想解决事情,但在现实中却感到力不从心,心里一着急,就容易得皮肤病。还有许多疾病都和心情有关。我们自己也会有所体会,心情不好的时候,身体也容易出毛病。比如遇上巨大灾难,人会大病一场,自己很清楚这是由心情导致的。

    心情导致身体生病,早已被古人所认识。

    我国中医早已发现心理对健康的影响,如中医经典中早就指出:在过度的情况下,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些观点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中国俗话说的“心病还须心药医”,就是这个道理。我国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也记载着许多类似的事,比如年轻男女相遇,一见钟情,之后便茶不思饭不想而生病。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就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从根上施治才能见效。

    那么为什么心情会影响到健康呢?

    人体中,生理、生化过程是物质活动,心理活动是非物质活动,它们互相伴随,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它们相互影响制约,从而在我们的身体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疾患可以影响人们的正常心理活动,而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刺激也往往导致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或心身疾病发生。

    所谓心理疾病,就是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各种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等;所谓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哮喘等。

    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心情影响健康的例子。比如有的学生每到重大考试前就闹腹泻,在家里没问题,一进学校大门就跑厕所,一连几天不断,直到考试结束。这就是高度的考试焦虑引起的体征反应。

    生活中的许多疾病,都是来自于外界环境中对个体不利的生活事件、压力和不良刺激造成的,如过分紧张的工作、不顺心的事情、污染、噪音、拥挤等等。

    为了避免身心疾病,我们就应该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其实心态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是有很大影响的。许多长寿的人,都是总能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的人。

    心理学家欣克尔博士曾对一群工人进行研究,他发现在这批工人中,那些有明确生活目标,对婚姻、家庭和工作都感到满意的人,身体比较健康。相反,那些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婚姻失败、家庭不幸福、对工作灰心失望的人,则比较容易得病。

    要防止心身疾病的发生和提高心身健康水平,不仅要优化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增强个人体质,还要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培养健康正确的世界观。

    ■    特殊心理状态可减轻疼痛——疼痛麻木定律

    我们大概都听说过《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关羽在战斗中负伤,臂上中了毒箭。名医华佗听说后,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为关羽做手术。这种情况一般人肯定无法忍受,但是关羽拒绝了把手臂固定在铁环中,用被子蒙住头的减痛方法。他命人摆上酒席,与马良谈笑下棋,同时华佗给他割开皮肉,挤出毒血,用刀刮去骨上的毒质,再散上药,用线缝好。这个过程中,周围的人都吓得捂住眼睛不敢看。

    这个故事读来令我们咋舌。因为我们最怕的事情,除了死亡,恐怕就是疼痛了。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吾之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是啊,人之所以有恐惧心,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身体会有痛感。是疼痛让人恐惧。

    但是这个世界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偏偏就有人和我们大多数人不同,他们似乎并不像我们那么怕疼。难道他们对疼痛麻木不仁,没有感觉吗?

    当然不是。心理学家们和医学研究者们发现,疼痛并不完全是身体的问题,它有很大的心理成分。疼痛是身体感觉与我们对这些感觉的心理反应的混合体。而心理反应有个奇妙的作用,就是可以夸大或者缩小疼痛的强度。

    比如,人对对疼痛的知觉和人的注意力的指向密切相关。我们前面说过,注意力是有选择的,如果你注意了这方面,就会减少对另一方面的注意力。关羽正是凭着意志,把注意力集中在下棋上,而使疼痛不能引起他足够的注意,从而感觉不到太多的疼痛。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有。拳击运动员、足球运动员等运动员,通常是很能忍受严重损伤带来的痛苦的,甚至有时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受伤。这是因为,他们的运动需要剧烈的和持久的注意力,因此对疼痛的注意力便被转移开了。

    有时,一种情绪也会影响到对疼痛的感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部队野战医院工作的医生发现,那些有部位多处受伤的士兵们并不要求止痛。从伤口的数量来看,这些士兵肯定会感觉到疼痛。但是奇怪的是,当医生给他们提供止痛药时,却被拒绝了。

    为什么这些士兵不感到很疼呢?原来这有心理上的原因。他们在战场上幸存下来,并知道自己的伤势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就感到很高兴。况且他们还可以长时间远离战场,避免了死亡的威胁。这种心理上的高兴,减轻了他们生理上的疼痛。

    相反,在一般的医院里,大多数病人在手术之后便要求使用止痛药,即使他们手术中的疼痛,比战场上受伤的士兵们的疼痛要轻得多。

    看来,心情愉悦,会使我们觉得痛苦无足轻重,从而不觉得它带给我们很多痛苦。

    ■    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会导致疲劳——心理疲劳

    比尔·盖茨曾说过:“每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进步而激动不已。”由此可见他对软件技术的兴趣和激情。

    当有人问沃伦·巴菲特他的成功之道时,他回答:“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就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也许我们曾经好奇过,许多杰出的人物和我们一样,没有什么三头六臂,可是为什么他们能做那么多的工作,取得那么多的成绩呢?

    其实,人和人在智力上的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话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奥秘,那就是成功人士大多热爱他们的工作。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做喜欢的事,不容易疲劳。科学家的发现大体能证明这个结论:单独用脑不会使你疲倦。如果只就大脑而言的话,那么它“在八个或者十二个小时之后,工作能量还像开始时一样的迅速和高效”。脑部几乎是完全不会疲倦的。

    那么是什么使你疲倦呢?心理治疗专家们都说,我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对人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比较直观,体现为人的体力或脑力的下降,并进而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人们对心理疲劳则了解的比较少。

    心理疲劳虽然也经常在我们身上出现,但是心理学家对心理疲劳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心理疲劳常和生理疲劳掺杂在一起,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很难被认识和描述清楚。

    心理疲劳的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和行动吃力,更主要的特征有情绪浮躁、厌烦、忧虑、倦怠,感到工作无聊等。在感知方面,心理疲劳者除有与生理疲劳者共有的一般性的感知敏度减弱外,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就是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服、睡眠不足等。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工作的厌倦。也就是说,心理疲劳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本质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比如有时候,我们做脑力劳动,做了一定时间后,就感到心烦意乱,不想再做了。但是反观自己,似乎也并不疲劳。但是一种不可知的原因让你就是不想做了。这种感觉其实是厌倦。

    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特点,即做一件事如果过久,就会感到厌倦而不爱做。李开复曾说过,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方法是:同时把好几个科目的书摆在附近。看一科看烦了,就换另一科。这样换来换去,脑子不容易厌倦而麻木,头脑始终能保持比较活跃的状态。人脑的这个特点,也是死记硬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是否受到鼓舞。在体育比赛结束时,胜负双方本来在体力消耗上相差无几,但是胜方却远远没有负方感觉那么疲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胜方为获胜和周围观众的掌声而感到自豪、受到鼓舞,情绪激昂,所以感觉不到心理疲劳,就连体力疲劳也似乎恢复了。负方则不然,他们感到懊丧,感到来自观众、教练和亲朋好友的压力,因此无精打采,比赛中的疲劳便向他们袭来。

    焦虑有时也会让我们心理疲劳。比如做一项工作时,你非常担心做不好它。这种担心的情绪如果总来骚扰你,会使你在情绪上浪费大量能量,从而感到疲劳。

    总之,引起心理疲劳的因素有好多种,大多是消极的情绪,比如:厌倦、心烦意乱、无能为力、优柔寡断等等。

    ■    专业厨师做的菜会偏咸——感觉适应

    古人说过:“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感受我们大概都有过。比如有时别人来到我们家里,会觉得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我们自己反而问不出来。这就是因为我们在自己家里待得久了,对其中的味道习惯了,所以闻不出来。而如果我们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也许就会闻到自己家里的气味了。

    这种现象是心理学上“感觉适应”的结果。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规律: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器的感受性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降低。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前面的例子,是因为闻同一种气味时间久了,产生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时,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隔了一段时间,我们眼前就不再是一片漆黑,而是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了。这种现象叫对暗适应,即环境刺激由强向弱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光刺激,导致的对后续的弱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开始的5一7分钟里,感受性提高得很快,1小时以后,相对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

    而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到阳光下时,会先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过了几秒钟,就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了。这种现象叫对光适应,即环境刺激由弱向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的强光刺激,导致的对后续的强光刺激感受性的迅速降低。

    与视觉的适应比较,听觉的适应就很不明显。除非用较强的连续的声音,比如工厂高频率的机器声,持续作用于人,才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适应现象,甚至出现听觉感受性的暂时丧失。

    触压觉的适应则很明显。我们安静地坐着时,就几乎感觉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有些老年人把眼镜移到自己的额头上,却又会到处寻找自己的眼镜,就是这个道理。实验证明,只需经过三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大约原始值的25%。

    温度觉的适应也很明显。例如,我们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开始觉得水是冷的,经过三四分钟后,就不再觉得水冷了。相反,我们在热水中洗澡的时候,开初觉得水很热,但经过三四分钟后,就觉得澡盆中的水不那样热了。不过,对于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刺激,人还是很难适应或完全不能适应。

    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的,即使有,也非常微弱。只要注意力一集中到痛处,人马上就会感到疼痛。正因为痛觉很难适应,它才成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并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而嗅觉的适应速度,以刺激的性质为转移。一般的气味经过1-2分钟即可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带有强刺激性的气味)则令人厌恶,让人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嗅觉的适应带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厨师由于连续地品尝味道,以至做出来的菜会愈来愈咸,这就是味觉的适应现象。

    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夜晚的星光下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精细地感知外界事物,正确地调节自己的行动。研究适应现象对生产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交通运输业中,夜晚驾驶室的照明与外界亮度的差异的处理,就应考虑视觉的适应问题。

    ■    眼不见为净——心理自我欺骗

    从前,有一个姓张的秀才和一个姓李的秀才在一块儿喝酒。喝到半醉时,两人抬起杠来。李秀才说天下万物水洗为净,而张秀才却说眼不见为净才是真的。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便一起请乡绅评断,而且约定谁要是输了,就把一半财产和妻子输给对方。结果张秀才输了。

    回家后,张秀才愁眉不展。妻子王氏听说了这件事,痛哭起来。但王氏很聪明,她随后想出了一个计策,对张秀才说:“官人,你虽把我输给他人,但我也要走得像个样子才好。明天中午你把众乡绅请来吃一顿饭吧!”

    中午时分,众乡绅和李秀才准时赴宴。酒过三巡,王氏从屋里端出一个马桶放在门口。她往里面倒了三次清水,用长扫帚扫了三遍,又倒入三次热水,擦了三遍,然后又用清水冲了三遍。

    众乡绅看了都皱眉头。王氏却不慌不忙,又用抹布把马桶里外擦了个净,然后带着马桶到厨房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张秀才喊:“娘子上饭吧!”

    王氏应声而来,只见她端着马桶,放在桌上,说:“大家用饭吧!”说完,揭开盖子,只见里面是热腾腾的白米饭。满座的客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瞪口呆。李秀才恍然大悟,说:“是我输了。不是水洗为净,而是眼不见为净啊!”据说,这句俗从此语便传开了。

    所谓“眼不见为净”,是说人有一种心理上自我欺骗的习惯。试想,如果王氏没有把马桶端上来让大家看到,那么大家吃下了马桶里做出的米饭,恐怕也不一定发现什么问题,因为马桶已刷过很多次了。但是只要看到了,就无论如何也吃不下去了,就算你告诉他马桶消过毒了,他也不会吃的。

    虽然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人在卫生方面还是有一种“心理作用”。比如我们去饭店吃饭,如果在菜里发现一只死苍蝇,一定会胃口全无;但是如果没有发现,苍蝇对我们就没什么影响。过去造酒,全凭工人赤脚踩踏发酵的粮食,进行搅拌,但人们喝起酒来也是美滋滋的。据说今天有的大酱也是这样做。

    还有,许多人喜欢吃猪大肠。人们都知道猪大肠的内壁和又脏又臭的猪屎接触,但是许多人还是爱吃它,就是因为人们没有亲眼看到肮脏的景象。尽管从猪肚子里掏出的猪大肠里面包着猪屎,但是外表光滑干净,人们就自欺欺人,不认为它不干净了。

    其实,眼不见为净定律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人们都喜欢外表整洁,于是把乱七八糟的杂物用—块干净布遮起来。人们普遍喜欢穿着干净的人,却不关注这个人是否患有一些传染性疾病。人们往往太容易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愿去分析真实的情况。

    ■    愉悦的刺激会让人形成依赖——成瘾心理

    晋代有个名叫刘伶的人,崇尚老庄,放情肆志,嗜酒为命,所著《酒德颂》流传后世。

    刘伶出门的时候,总是随身携带一壶酒,并叫人扛着一把铁锹跟在身后。他说:“我要是死了,你就挖点土把我埋掉。”他常常在外面醉得东倒西歪,像一摊烂泥。回到屋里,因为喝得浑身发热,他就脱光衣服,还不关门。别人看他光着屁股在那里喝,难免要说他两句。他倒好,反倒指责别人说:“我把天地看作自己的家,把房屋当做自己的裤子,你们为什么要钻我裤裆?”

    刘伶老婆气得把家中的酒器摔的摔,砸的砸,哭着说:“这样下去日子怎么过?我求求你,一定要戒掉它!”刘伶说:“好,好,我自己控制不住,只有祈求鬼神帮忙。让我向鬼神发个誓,你给我搞点酒肉来供奉鬼神。”老婆听了便拿来酒肉,供奉到鬼神牌位前。刘伶向鬼神牌位拜了几拜,说:“老天爷生下我刘伶,把酒看作生命。一喝就是一斛,喝过五斗神志才清。我老婆所讲的话,您千千万万不能听!”然后他抓起供奉鬼神的肉,拿起供奉鬼神的酒,一边吃一边喝,一会儿就不省人事了。

    也许像刘伶酒瘾这么大的人并不多见,但是生活中嗜某物成瘾的人则非常多。提到成瘾,人们一般会联想到饮酒、抽烟、服用安眠药、赌博、吸毒等等。其实其他许多爱好,如钓鱼、下棋、打球、各类“发烧友”,都属于成瘾的范畴。那么什么是成瘾呢?

    所谓成瘾性,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常常在心理和生理的某种尝试行为中产生了愉悦反应;这种反应的多次重复,就形成人对愉悦刺激补偿的渴求,渴求又带来刺激的不断强化,于是就形成了人对这种刺激的依赖。

    我们以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抽烟为例来说明。香烟是一种特定刺激物,人类发现通过它可以获得愉悦和满足,于是一再抽它,从而形成对香烟的依赖,也就是对香烟的成瘾。由于抽烟行为的一再重复,一定数量的香烟所带来的满足和愉悦感就降低了,这就需要增加抽烟的次数来获得相同的满足,于是就出现满足和愉悦的强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人的烟瘾越来越大了”,而对于有酒瘾的人,则是“这个人的酒量越来越大了”。这也是某些成瘾性迟早会将人拖入绝境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抽烟喝酒等瘾是生理性的,而赌博、偷窃等瘾则是心理性的。其实后者在进行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生理的某种反应,所以不能完全说是心理性的。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博士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15名经常参加赌博的人和15名偶尔参加赌博的人,在玩老虎机后的反应。结果这两组人都因赌博时的刺激而心跳加快。但在赌博后,常赌的人心跳很快恢复了正常,而偶尔参加赌博的人,心跳却很长时间才恢复正常。而当他们心跳加快时,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科学家认为,正是这种化学物质使参加赌博的人获得一种异常兴奋的快感。

    格里菲斯认为:“由于经常参加赌博的人在赌博结束后会迅速丧失这种快感,所以需要重返赌台,以获得新的快感。”格里菲斯同时还发现,越临近赢牌,赌徒的思维能力越低,因为这时正是体内“内啡肽”分泌的高峰期。

    这个科研成果有利于解释为什么有人容易成为赌徒,而有人却不容易受到影响的原因。

    但是成瘾也并不都是有害的。有的爱好,如读书、运动,则是对人有利的,也有利于对社会做出贡献。

    ■    体育锻炼有益身心——体育健全性格定律

    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比如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因此,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健全自己的性格有特殊的功效。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选择足球、蓝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这些项目,都是群体的运动,都需要团队的合作。所以参与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你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和同伴的交往。

    如果你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就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活动。因为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克服害羞、怕摔跌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越过障碍,战胜困难。比如游泳,你不亲自下水,永远不可能学会。而下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是一旦战胜了自己的恐惧,会发现学会它并不很难。其他运动也有类似的特征,有的容易摔跤,有的容易被打倒,这些运动会使你的胆子变大,处事也会更加老练。

    如果你办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等体育活动。这些项目的活动,可以锻炼人的反应速度,比如来了球,你必须马上接住,并在瞬间想出该如何反击,或者在一瞬间发挥出你的全部能力。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以至遭到失败,因而这些运动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

    假如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这些运动是急不来的,是费时较长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你需要调节自己,把自己的力量均匀发挥出来,在时间安排上尽量达到合理,才能得到较好的成绩。

    如果你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选择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进行锻炼。你可以给自己规定完成的数量,不完成不罢休,这样就能助你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

    若你遇到重要的事情时容易紧张、胆怯,那你应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排球等比赛。在这些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只有冷静沉着才能取得胜利。经常参加这种锻练,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

    假如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缺点,可选择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找一些水平高于自己的对手来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这些项目能让你有“山外有山”的感受,让你改掉自负和骄傲。

    现在我们明白,为什么人们要发明那么多种类的运动了。因为不同的运动对应不同的心理特点,适应不同的人参与,对不同的人有裨益。

    ■    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犯罪率高——拥挤定律

    我们都听说过“距离产生美”这句话。还听说过一个典故:一群刺猬在一起取暖,为了暖和靠得很近,可是靠近了又互相扎得疼,只好再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些都告诉我们,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这是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

    空间的需要在动物中表现得和人类一样强烈。科学家对处于拥挤环境中的动物进行尸体解剖发现,过度拥挤对它们造成了明显的生理损害。

    人也是动物的一种,对处于拥挤情境中的人类所做的观察与调查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果。

    比如在一个短期的研究中,当把被试者置于过度拥挤的实验条件下时,他们的行为具有以下的特征:(1)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2)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男性);(3)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4)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5)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我们自己也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每天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当汽车上人特别多时,人很容易精神紧张。在拥挤的人群中,你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要提防扒手,要小心被人踩到脚,可能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都让你很难放松。而当汽车上人很少时,你则放松得多,有座位不说,还可以浏览窗外的街景。

    我们居住地的人口密度,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小城镇的人更粗野,缺乏谅解和教养。

    城市居民还更加孤僻和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次数与形式,要比郊区少得多。他们不像乡下人那样乐意对陌生人微笑或说话,在危难时,他们也不太愿意帮助别人。比如在大城市里总有骇人听闻的凶杀案的报道,而路人或邻居总是避免自己卷入其中,甚至不会在一定距离之内或自己的家里向警察报案。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你可以不受别人的干扰,不受别人的监督,不用提防别人。你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这样的状态当然很放松。而周围的人如果过多,则使你无法实现这些要求。

    因此,人口的高密度下,人们为了保持心灵上的这种空间和自由,只能用冷漠和对他人的排斥,来使他人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区,你经常能从别人那里感受到一种“离我远一点”、“别想干涉我”等等的暗示。这使得城市的人情显得更加冷漠。

    人口密度与人类的异常行为也有关联。犯罪学家的研究证明,犯罪率与人口密度往往成正比。城市中心的犯罪率始终比郊外高。同样,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经常有破坏公共文化艺术发生的行为设施。

    心理疾病与人口密度相关也并不显得奇怪。在城市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当转向人口密度较低的郊区时,心理疾病发病率逐渐下降。过度拥挤与高死亡率也密切相关。有个研究调查了某个国家的监狱体系和精神病院的状况,证明死亡率随人口的增长而上升,随着人口的减少而下降。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有钱人往往喜欢住在郊外,而穷人则更多地住在城市了。

    ■    饮食失调是一种心理疾病——厌食症与暴食症

    当今社会,不论男女,都渴望拥有与模特一样的标准身材。很多人即使不怎么胖也要加入到减肥的大军中。许多人减肥的初衷是为了身材好看,但当身体减肥致营养不良而面如菜色时,就与漂亮一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更严重的是,有的人因为长期节食或过量运动而患上饮食失调症,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等。饮食失调症的患者多以年轻女性为主。

    1. 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多数是15至25岁的女性。

    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少年时就开始减肥,虽然已减至皮包骨头,还是认为自己太胖,于是继续拼命节食、过量运动。还有一些则在进食后故意呕吐或吃泻药以达到消灭体内所有热量的目的。可怕的是,当体重减至低于正常体重10%~15%时,女性就会因体内脂肪比例过低而停经,男性则会性欲降低丧失,并且还会出现便秘、低血压、晕倒等症状。再严重点,就会导致直肠退化、体内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

    有些厌食症患者最终因极度的营养不良而死亡。

    2. 暴食症

    暴食症患者也是以年轻女性为主。

    当她们以过度节食和过量运动来减肥时,其体内自卫机制却不会含糊,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它会不断促使患者进食,直至体重及脂肪比例回到正常水平。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是这个机制在起作用,在暴食后会感觉羞耻和无助,并企图用呕吐、过度运动或吃泻药来消灭暴食后果,结果形成了一个暴吃与狂呕的痛苦循环,有的甚至10多年不能自拔。

    目前,厌食症与暴食症等饮食失调症已经被确定为一种心理病——所有患者的“自我观念”都出了严重问题。每一个患者,不妨自问三个问题:第一,自己真正所希望减掉的是什么?脂肪还是自卑感?第二,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别人的尊重、爱戴及一种自我重要感还是仅仅一个完美身材?第三,自己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是体重问题还是个人“自我观念”的问题?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尽快去就医。特别是当体重跌破底线,导致身体出现严重不良生理症状时,一定要赶紧就医,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    有的人食量大得惊人——神经性贪食症

    从事编辑工作的张小姐总觉得自己不够苗条,尽管她的体重属于正常,但她还是一直通过节食来减肥。她刚开始时什么主食都不吃,每天就以几个苹果或是黄瓜充饥。尽管她被饥饿折磨得无法忍受,且心情非常压抑,但为了能减肥,她忍住了。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体重减了9公斤,可是长时间的节食使她精神恍惚,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于是,张小姐开始吃点主食,谁知一发不可收拾,“吃”成了她每天的头等大事,除了每天的5顿饭之外,她还抓紧点滴时间消灭自己随身携带的零食。在体重迅速反弹的同时,她也患上神经性贪食症。

    临床上患神经性贪食症者多为年轻女性,患者发作时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她们虽然常常担心自己吃得过多,每当想吃时便告诫自己不可失控,但见到食物时就会把所有戒律抛之脑后。他们每次暴食许多食物,如七八个蛋糕,十来个鸡蛋,一两斤面条,并且暴食症状反复出现,周期不定。

    过度贪食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无法保证减肥倒在其次,胃溃疡、消化不良、身体机能衰竭等病症都有可能出现,令人痛苦不堪。上海曾经有一例病人因为过度贪食导致全身衰竭,最终死亡。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还有较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更为突出的情绪障碍,如自责、焦虑、抑郁等,因此神经性贪食症与抑郁症的关系很密切。一旦患上一定要找心理医师诊治。

    神经性贪食症病程较长,患者症状较为波动起伏,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患者必须密切配合,才有望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及家人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而不要认为这只是嘴馋或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只有认清病性才有利于及早发现和诊治。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一般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药物常用即一些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中除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外,还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即从患者的进食问题入手,纠正其异常行为和观念。

    ■    整形美容的人是怎样想的——“幻丑症”

    中国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本来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小姑娘,但是她却在做了15次整形手术后还觉得不够,在后来的第16次手术中,医生从她的腋下和后背肌肉里抽取了850毫升的脂肪,以求曼妙身材。

    杰克逊和郝璐璐的例子,勾勒出了整形“幻丑症”的模样。不过他们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普通人群里众多的“幻丑症”者分布在各个角落,承受着各自的“幻丑”痛苦。所谓“幻丑症”,是一种因极不自信而重复整形的心理病症,就是整形者老是对自己的五官或其他部位不满意,总是想通过整形来改变它,即使是本来已很好看容貌,也强迫自己不接受它而去反复整容。“幻丑症”患者以30岁左右的女性居多,而“幻丑”的部位以鼻子居多。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通过整形美容来达到美丽动人的目的也是正常的。但整形不比捏泥人那么简单,坏了可以重来。整形毕竟是手术,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风险已经降得很低,但失败的风险从来没有消失过,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而重复多次的冒这种险。据整形专家介绍,二次整形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前一次整形的至少三个月之后进行,这样可以给自身组织一个充分的修复时间。因为,每动一次整形手术,软组织就会被破坏一次,疤痕就会生成一次,不仅影响供血功能,而且不断植入的假体会破坏皮肤的弹性,长此以往,就有可能造成毁容。

    为了让人们对整形美容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下面列出三种常见的整形心理,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并给出心理纠治的方法。

    1. 过于寻求完美

    分析:这类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没有正常的审美观。算是不错的外形和容貌,在他们眼里却总是不能接受,并且还想借整形美容的手段来改变或是臻于完美,以至不惜以多次手术为代价。

    整形毕竟是手术,反复的手术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破坏五官的正常功能,还会造成心理上的抑郁。

    心理纠治:对这类过于追求完美的“幻丑症”患者,在对其职业、气质、服饰等方面做个整体判断之后,整形医生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对其进行劝阻;如果劝阻无效,就应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不是严厉的斥责,也不是一般的说教,而是帮助患者找到“幻丑”的症结所在,讲解生理整形的局限性和手术的弊端,给其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即使通过疏导后患者仍有整形要求,也应该婉言予以拒绝。

    2. 改变缺陷

    分析:急于改变缺陷是人们求助于美容整形的多数原因。由于先天的或其他的原因造成了身体某部位或多部位的缺陷,这些人便希望通过整形来修补或改变,这属于一种正常的整形心理和行为。修补好原有的缺陷,可大大提高整形者的自信心,但次数多了也会毁容。

    心理纠治:遇到这样的情况,专业的整形医师都会以正常的程序来对待,先与其进行术前的心理交流,并降低她的希望值,但对顾客提出的术后效果要求会尽量帮助实现,并帮助她建立起承担风险的心理能力。一旦发现“幻丑症”的迹象,便应及时纠正。

    3. 受他人影响

    分析:受他人蛊惑或影响也是人们进行美容整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受所崇拜的某个明星的影响是常见的情况,还有一些则是因为看见周围的人做过整形后变漂亮了而产生了羡慕,还有些则是听信朋友、恋人之言而选择手术。她们往往缺乏主观上的思考和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后的生活并不一定幸福,严重的可能会陷于深深的后悔之中,形成心理问题。

    心理纠治:这种人也要进行审美上的引导和心理上的疏导,不过有别于前两种情况。应该劝告她们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目模仿,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实,每个人生来的五官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包括天生缺陷的情况),即使将某个明星的眼睛或鼻子原封不动地搬到你的脸上,也不一定给你带来美丽,因为任何一个面部器官都首先要与你的整体面容相协调。

    ■    最佳的美容处方——心理美容

    精神压力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持久的心身功能失调的出现,并且会使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光泽,肤色呈病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心理美容了。现代美容不仅包括化妆、护理、手术等改变人外在形体的技术和理论,而且还包括心理美容,即从心理的角度去开掘人心灵深处的隐私、疏导郁结的心境、激发对生活的信心,从而营造豁达乐观、欢愉向上的心理状态。

    具体地说,心理美容就是通过疏导与暗示,使人的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激活面部和全身肌肤细胞的代谢,使肌肤富有光泽和弹性;使脏腑与气血运行顺畅,浑身充满活力。

    心理美容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即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体现自我。只有完善了自我,具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贮存、成熟的心理承受力、感人的个性特征、有吸引力的人际交往能力、引起对象产生愉悦、认同、感化的魅力,一个人才容易被社会接纳,才能够有宽阔的交往空间,才能够获得美好生活与成功事业,既利于个人发展又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心理美容可分为不良情绪消除法和健康心理培养法两类。其中,不良情绪消除法包括情趣除忧法、心灵美境法、洒泪排忧法及倾诉苦衷法;健康心理培养法包括工作培养法、音乐培养法、休闲培养法及笑容培养法等,其中笑容培养法是人们最乐意接受的、见效最快的方法。

    心理美容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1. 保持愉快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愉快的情绪能使人处于怡然自得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调节大脑功能和血液循环,使美丽从内向外扩散出来。

    2. 学会幽默: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一种健康机能,更是心理美容的良方。幽默和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维持心理平衡,是生活的调味品和润滑剂。

    3. 倾诉衷肠:这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当人们心头郁积着苦闷和烦恼,尤其是处于“心理梗塞”期时,若能及时向亲友、同事、心理医生倾诉,便可以排淤化结,使受挫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的抚慰,感情的伤口得到几分的愈合。

    4. 学会宽容:宽容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中,夫妻、邻里、同事之间难免有矛盾和烦恼,处理不好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影响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在被人曲解和伤害时,有些人本能的反应就是报复。然而,报复虽然可以发泄怒气,减轻心中的负荷,求得一时痛快,但其结果是激化矛盾,甚至造成可怕的后果。退一步海阔天空,此时,人们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宽容。宽容了,心境就好了,由内而外地,人也就美了。

    5. 想象美容法:每晚临睡之前,盘腿端坐在床上,深呼吸三次,然后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想象自己置身于清澈的湖水旁,头顶明月当空,湖畔绿草如茵;想象自己的皮肤如月亮般皎洁,清澈的湖水滋养着皮肤。如果你面部有雀斑,则可想象雀斑点点消退,皮肤变得光滑、细嫩。每次15分钟左右,坚持下去,约两周之后即可见效。虽然想象美容法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它确实是有效的心理美容方法之一,不妨试一试。

    97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

    心理知识全知道

    >> 不可不知,现用现查

    98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

    像理性人一样思考——入门篇

    经世济民,是为经济——前沿篇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篇

    看不见的手——市场篇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我”就是未解之谜——自我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别让情绪左右你——情感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

    轻松拥有好人缘的心理学

    ——人际关系篇

    ■    敞开心扉能给人好感——自我暴露定律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当别人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这称为社交性。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致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你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或是一言以蔽之。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相反,有一些人虽不善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

    当自己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时,自己一定不会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对方却讳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当一个人向你表白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就可以感到对方是信任你的,他想和你达到情感的沟通。这就会一下子拉近你们的距离。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较多,虽然他(她)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说的话也许不多,但都是真诚的。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不知怎么总能有人来帮助他(她),而且很慷慨。

    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但是却很少暴露自己的感情。其实人人都不傻,都能直觉地感到对方对自己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而来往。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情感的需要,就好像对食物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一样。情感纽带下结成的关系,要比暂时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

    实际上,人和人在情感上多少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就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便能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对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不足”虽然不好,但过度也是不好的。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做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的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之中。

    ■    得人好处会想着回报——互惠定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有一些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让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样的特种兵,他们经常被派去抓俘虏。

    有一个德国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无人区,突然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缴了枪。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把一些面包递给对面突然闯入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打动了,这个举动引发了他奇特的行为——他没有俘虏这个敌军士兵,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种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甚至他根本没有接过那块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并在一瞬间打动了他。德国兵他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甚至要了他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定律”的左右。这种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就是“互惠定律”,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到了会有一些回音,但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实际上他们并不认识他。

    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自然地就回赠了一张。也许他们以为是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或者以为自己忘记了这个教授给他们寄卡片的原因。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这个实验虽小,却证明了互惠定律的作用。当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时,我们总觉得应该回报对方。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或是给他送礼物,或是请他吃饭。如果别人记住了我们的生日,并送我们礼物,我们也会对他这么做。

    中国讲究礼尚往来,也是互惠定律的表现。这似乎是人类行为不成文的规则。

    一个人向朋友请教一件事,两人一起吃饭,那么账单就理所当然应由请教人的一方支付,因为他有求于人。如果他不懂这个道理,反而让对方付,就很不得体。

    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地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合适。因为人家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及时地回报,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图报的人,有利于相互的继续交往。

    而且如果不及时回报,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你一直欠着这个情,如果对方突然反过来要求你一件事,而你又觉得不太好办的话,就很难拒绝了。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可以说,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债。

    当然,在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可能反而显得生疏。但这也不等于不回报,只是时间可能拖得长一些,或赶到机会再回报。

    朋友间维护友谊遵循着互惠定律,爱情里也是如此。其实世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不像歌里和诗里表现的那样,爱情也是讲求互惠互利的,双方需要保持一个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严重打破,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坐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他迟早要被别人讨厌和疏远。

    ■    对别人过好,对自己不利——交往适度定律

    我们讲过互惠定律,就是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要同等地汇报。于是有的人便以为,他如果对对方特别好,对方也会对他特别好。其实,互惠定律如世间一切规律一样,就是适度最好,过犹不及。

    你对别人过分的好,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引起三个不良后果。

    对一个有劳动能力、智商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这也是我们在互惠定律里阐释过的。

    正因如此,虽然人有自私的本性,不希望得到的少于付出的,但出于互惠定律,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因为这会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对方,而在心里感到愧疚,感到欠对方的情。这种心理负担会使受惠的一方只好选择疏远。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如果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所以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要留有余地,或者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会令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你对他有多好。中国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说,你对别人适度地好,对方会感激你,也会回报你;如果你对对方过好,时间长了对方就麻木了,而你某一次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反而得罪了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对方给惯坏了。

    这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显现得很多。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你对子女过好,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将来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你对他太不好了。还怎能指望他孝敬你呢?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让对方轻视你的感情。因为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东西,就不懂得珍惜了。而对方对你付出的不珍惜,反过来可能引起你的怨恨,结果在感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爱情关系里面,一个人不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应该适当地向对方提出索取,以保持感情付出的平衡。

    在公司里面也有这个规律。有的老板一开始比较仁慈,给员工较高的工资。可是市场风云变幻,后来生意发展不顺利,公司财务吃紧,只好又降低员工的工资,而这又导致了员工的抱怨。作为老板,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避免过于乐观,不能把员工工资定得太高,因为你提高他的工资他高兴,你一旦降低,他就怨你,人大多如此。为了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许诺年底的奖金,但那要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为前提。

    第三个不良后果,就是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让自己更有影响力。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太好,会让人觉得你善良而软弱,你会很容易被利用。尤其是作为领导一定要懂得恩威并施的方法,既要有软的一面,也要有硬的一面。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投射定律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炸了。

    年轻人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可是他又有许多担心,在路上,他不停地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该怎么办?”

    ……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走到那间房子前时,他敲开门,主人刚一出来,他冲着人家就是劈头一句:“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主人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以为来了个精神病人,就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这个笑话是说,人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是多么可笑,因为人家未必像你想象的那样。

    在心理学上,那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加给对方的现象,叫做“投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有很多时候,人们不考虑别人的情况和自己是否相似,就胡乱推测别人。比如有时我们和别人交往,感到对方似乎不像以往那么热情,或者没精打采,就怀疑对方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其实对方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而心情不好,当然无法像平时那么热情,但并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我们不要轻易下结论,而要继续观察观察。

    总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小世界,我们很难了解其他人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事,怎样影响了他的心情和状态。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表现不要过于敏感,以己度人,疑神疑鬼。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时候的投射是正确的。因为人性有相通之处,有些事情不同的人的确会产生相同的感受。但是,人和人也有不同,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如果任何时候,都拿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别人,主观想象别人会和自己一样,是会经常发生错误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向一个国王进献了一只珍贵的小鸟。国王从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小鸟,非常喜欢,就用金丝笼子把它养起来,天天给他吃山珍海味,给他奏最好的音乐听,让人伺候它的起居,对它进行细心的照顾。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这只鸟竟死掉了。这是因为,人喜欢的,不一定也是鸟喜欢的。而国王却犯了以己度鸟的错误。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以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别人喜欢的,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比如妻子喜欢逛商场,以为丈夫也喜欢,就强迫丈夫陪自己逛;家长觉得弹钢琴是好事,想让孩子多才多艺,就逼迫孩子学……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可能是大相径庭的。瑞士精神科医生罗夏曾编制了一种测验人格的方法。他设计了十张墨迹图,有五张是黑白色的,三张是彩色的,另外两张除黑色外,还有鲜艳的红色。这十张图片都编有一定的序号,施测的时候每次出示一张,问被试者:“你看这像什么?”或者“这让你想起了什么?”结果每个人的描述都各不相同。这个有名的实验证明了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的事实。

    也就是说,“人心如面,各不相同”,俗语中还有“尔之砒霜,吾之熊掌”,都是告诫我们不要轻易地以己度人。

    ■    对陌生人的最初印象比较深刻——首因定律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问总编:“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那么,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以至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他早期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个规律。

    心理学家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动。其中一段将吉姆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的人:他与朋友一起上学,与熟人聊天,与刚认识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而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内向的人。研究者让有的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阅读描写他内向的文字;而让另一些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内向的文字,后阅读描写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请所有的人都来评价吉姆的性格特征。

    结果,先阅读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人评价吉姆热情外向,而先阅读内向文字的人,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热情外向。可见,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根据最先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由此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人们对你形成的某种第一印象,通常难以改变。而且,人们还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有的时候,尽管你表现的特征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产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作用,被叫做首因定律。

    其实,人类有一种特性,就是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并有着极强的记忆能力。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不经意地你就能列出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美国第一个总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等,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呢?你可能就说不上几个。

    在生活中,人同样对第一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初恋等等,但对第二就没什么深刻的印象。这就是“首因定律”的表现。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给别人的第一个印象,要争取在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就表现出最有光彩的自己。

    ■    对熟人的近期印象比较深刻——近因定律

    生活里,我们总是强烈谴责喜新厌旧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在交往中,其实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习性——比较重视“新”的信息,而不太重视旧的信息。

    新近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交往活动有更大影响,突然的一个“信息”会使人们早已习惯的认识和印象发生质的飞跃,这和首因定律正好相反,在心理学上叫做“近因定律”。

    那么首因定律和近因定律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它们并不矛盾,而是各自有着适用的范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般的,当两种矛盾的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定律突出,而当两种矛盾的信息间断出现时,近因定律更为明显;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定律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定律则有较大影响。

    生活中有许多近因效应的例子。比如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便改变了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

    某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一生声名卓著,到了晚年却晚节不保,因为一桩私生活的丑闻而败坏了一世名声,这就是近因定律的作用。在朋友交往中,有时多年的友谊会因一次小别扭或误会而告终;夫妻之间吵架,一气之下,可能全忘记了对方过去的好处和恩爱,只想着离婚,这也是近因定律“惹的祸”。

    民政部门似乎对近因定律有所了解,所以在夫妻前往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往往会劝他们先冷静一段时间,等考虑好了再来来办也不迟。于是很多夫妻回去仔细一考虑,又想起了对方的种种好处,就又不想离了。

    近因效应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最后的一句话决定整句话的调子。比如老师跟学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人的印象也全然不同。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给人乐观的印象。

    曾国藩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也能说明这个效应。曾国藩在最初和太平军的交锋中,一直处于劣势,于是在奏折中称自己“屡战屡败”。但他幕下的一个师爷告诉他不要这样写,而将四个字的位置调动了一下,变成了“屡败屡战”。曾国藩恍然大悟,把奏折改了过来,交了上去。结果一个“常败将军”的形象变成了败而不馁、坚忍不拔的形象。

    因为这个规律的存在,老师批评学生或上级批评下属时,也应该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比如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后,不要望了安抚对方的情绪:“……也许,我的话讲的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用这种话作结束语,被批评者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我好。

    近因效应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依靠吃老本,而要时刻注意近期的表现,时刻注意保持已经树立起来的形象。

    平时在和老朋友的交往中,每一次交往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每一次交往最后几分钟留给别人的印象。由于是老朋友,就没有什么首因定律可言了,而到底哪一次交往能发生近因定律,却是无法预料。只要有一次表现的有点异样或特别,那么,过去的表现就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一笔勾销。因此,每一次交往都得小心行事,不能因为是老朋友就“忘乎所以”。

    近因定律包含着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这提醒我们人际关系是需要“保鲜”的——尤其是夫妻之间。我们大概都还记得电影《手机》中那句流行一时的台词:“在一张床上睡了20年,难免会有一些‘审美疲劳’”。就是说,不管当初如何恩爱,如何甜蜜,如果不能经常保持新鲜感,近因定律会使我们忘记对方过去的好,而因为喜新厌旧,人会产生移情别恋的可能。

    ■    人们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定律

    古时候钟子期和伯牙的友谊非常有名。钟子期有出神入化的琴技,而只有伯牙才能听出他琴技的高超,于是钟子期和伯牙成为知己。后来钟子期在政治斗争中被杀,伯牙非常伤心,终生不再弹琴了,因为已经没有人能够听懂了,何况这还会勾起他对钟子期的怀念和伤感。

    钟子期、伯牙之所以有超乎寻常的友情,就是因为他们有个相似的特点——对音乐的高超的鉴赏力。因为无人能取代钟子期,所以在伯牙心中他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有个成语叫“臭味相投”,还有个俗语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都是人们对和自己相似的人容易看着顺眼,容易成为朋友。相反,如果志趣不投,人和人就不容易成为朋友;即使本来是朋友,发现志趣各异,也会变成陌路。古时候“割席断交”的故事,就和钟子期、伯牙的故事正好相反。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读书。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在地里锄草,管宁碰到了一块黄金,但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就继续锄草。

    华歆听说捡到金子了,忙跑过来,激动的拿在手里看,显出贪婪之色。管宁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该贪图不义之财。”华歆不赞同他,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又有一次,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夹杂着人们看热闹的声音。他们走到窗前一看,一位达官显贵正从这里经过,他的队伍衣着华丽,威风凛凛。

    管宁看完了,就回到原处继续读书。华歆却完全被这种张扬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书也不读了,干脆跑到街上去看个仔细。

    管宁看到华歆的行为很失望。等华歆回来后,管宁拿出刀子把他们共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所谓“道不同者不相为谋”,志向不同,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怎么也走不到一块去。所以真是没有必要在一起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要求一些年轻人回忆他们结交的一位最亲密的朋友,并请列举这位朋友与他们自己有哪些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大多数人列举的尽是他的朋友与他的相似之处,什么“我们性格内向、城实,都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啦,什么“我们都很开朗、好交际、还常常在—起搞体育活动”啦,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人生观、宗教信仰、对社会时事的看法比较一致的人,更容易谈得来,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相同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更容易相互扶持……

    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

    首先,人们与和自己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交往时,能够得到对方的肯定,便会增加“自我正确”的安心感。他们之间发生争辩的机会较少,双方都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较少会受到伤害,比较容易有安全感。

    比如,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在同一辆电车中睡着了。他们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当时又没有返程电车,于是这两个同病相怜的醉鬼之间产生了友情,他们一起寻找出租车,车费两人各半。他们愉快地聊着,踏上了归途。这两个酒鬼也许不被别人理解,可是他们之间却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或者说臭味相投。

    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    人们都喜欢和自己形成互补的人——互补定律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如果存在差异,而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就可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证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的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那么互补和相似定律是否矛盾呢?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互补性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得到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甚至还产生厌恶和排斥。比如高雅和庸俗、庄重和轻浮、真诚和虚伪等,这些就只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或者说,形成相似的那些条件,往往是大的方面,比如人生观、做人处世原则、人生追求等等。这些如果不同,就难以理解,不容易吸引。而形成互补的,往往是相对较小的方面,比较具体的特征。就像人们常说的:“该相似的地方相似,该互补的地方互补。”

    互补—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和独立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结为秦晋之好。试想,如果两个都是支配性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还能太平吗?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别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比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自己又没有拿高学历的机会,就会很看重高学历的朋友。

    任何人都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缺点,而且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注意寻找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

    如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调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于是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而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热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缔造了辉煌的成功。

    ■    人们都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相互吸引定律

    人大概都有些自恋,就是喜欢自己。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自己。人们都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把自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符合人的自我中心的本性。比如如果别人喜欢我们,就比较容易赢得我们的喜欢,而不管他客观上是怎样的人。当然,我们说的是大多数人的情况,而不是所有人。

    看看你身边的人,你想过你喜欢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吗?你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漂亮吗?还是因为他们聪明?或者是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喜欢的人,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他不一定很漂亮,或很聪明,或者很有社会地位,仅仅是因为他很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很喜欢他们。这个规律叫做相互吸引定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一想起他们,就会想起和他们交往时所拥有的快乐;—看到他们,自然就有了好心情。

    而且,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喜欢,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表明自己对他人或者社会是有价值的。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好人?——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其实这种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人们大多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的。

    有些人很善于利用这个心理定律赢得别人的好感。那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表现出喜欢对方的样子。比如推销员,他每天要面对许多从未谋面的人,他也许并不了解那些人,但是,他必须表现出对对方的喜欢,这是为了让对方也喜欢他、接受他,他的生意才好做。

    可以说,这个规律在社交场中很具有实用价值。这是赢得别人好感的捷径。你可以经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兴趣,这就表明对对方有好感,就很容易赢得对方同样的情感回报。

    为什么说这条定律来源于人的自恋心理呢?因为当人们发现一个人喜欢自己,不管对方客观情况怎样,是否具有让自己喜欢的特点,都会无条件的比较喜欢对方。人们大概是想象,既然对方喜欢自己,那么一定是他在某些方面和自己相似,认可自己的为人和某些特点,那么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同样喜欢对方呢?

    这种心理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人们的自信缺乏有关。

    一个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较强,较为自信,那么别人表示出来的对他的喜欢和赞扬,对他的影响就不是很大,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对他的作用也就不是很大。而那些具有较低自我尊重的人,往往不喜欢那些给他们否定性评价的人,因为他极不自信,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看重别人表达的对自己的喜欢。

    在实际生活中,严格地讲,没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数人都特别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喜欢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单方面喜欢开始的。比如一个女孩开始时对一个男孩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个男孩子表现出了对她特别喜欢的态度,久而久之,这个女孩也会对这个男孩动心,以致最后接受他的追求。

    当然,这个规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会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人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    殷切期望的事终会发生——皮格马利翁定律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就用它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个雕塑太美了,以至于王子爱上了这个雕塑,热切地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女。后来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就让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定律——皮格马利翁定律。意思是,热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要求。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同时,她还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的母亲就像皮格马利翁,爱迪生就像那个雕像。在母亲的热切期望下,爱迪生真的成了母亲热切期望的那种人才。

    那么,这种神奇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心理暗示实现的。

    在前面我们讲过暗示。在爱迪生的例子中,他的母亲对他施行了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你很聪明”,“你一定会通过自学成才”。这种暗示很强烈,让幼小的爱迪生深信不疑,从而在学习中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别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有时是很大的。这在教育领域里经常可以见到。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里,针对1~6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诉教师说,这名单上列出的全班学生的20%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8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学业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

    其实,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出来的。

    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定律:“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当我们希望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人时,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就要尽量鼓励他们,夸奖他们,告诉他们他们很行。如果总是批评他们,暗示他们“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朽木不可雕”,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会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就真的会堕落下去了。

    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这个定律。古人说“用人不疑”。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员工发展更好,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当然,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自己的下属,那么他的下属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成为公司的负债资本。

    这个定律对夫妻之间的融洽相处也有影响。

    我们在结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但是结了婚才发现对方还是个“毛坯”,离我们理想中的还有相当的距离。那怎么办?就该由我们把对方改造成“成品”,成为适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

    为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暗示,就是用自己的期望去左右对方。你要鼓励对方做你希望他(她)做的事,当他(她)做到了,你就说他(她)做得太好了,真是个好老公(老婆)。天长日久,他(她)就被你改造过来了。总之,你不能要求对方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毕竟大家都是在婚姻这个学校里不断学习,而不断进步和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期望,并让对方感到你相信他(她)可以做到。

    ■    人们都喜欢模仿和攀比别人——攀比定律

    战国时代,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据说有沉鱼落雁之貌。她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而她犯病时的状态,在别人眼里就显得更加妩媚可爱了。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小路上走着,突然,胸口疼了起来,她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长得丑得很,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就觉得西施的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照样模仿起来。丑姑娘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路人都给吓跑了。

    东施效颦,其结果不但不美,反而更丑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了解对方的长处而胡乱学样、生搬硬套的行为。

    东施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的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行为的活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人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模仿。而我们这里说的是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行为的模仿。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比我们好的条件或东西,我们就倾向于模仿别人。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变得更好,那么比我们强的人,就成了我们模仿的榜样。

    生活中模仿很常见,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看见别人家里怎样装修,自己也怎样装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为差距太大,而显得可笑,比如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曾塑造了一个文学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得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那么行啦”,就这样干。

    这个形象或许有点夸张,但他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让我们看看周围的“茹尔丹先生”吧。

    有的人看到邻居为女儿买了架钢琴,也想为自己的孩子买一架。听说表弟买了一辆新摩托车,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一辆。他们觉得:自己凭什么要比别人差呢?别人有的自己也该有。

    就连小孩子也学会了攀比。孩子想买个游戏机的时候,他会说:“妈妈,我想买个游戏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或者,“我班上一个同学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这么一说,父母也不忍心让孩子明显比别的孩子差,就只好忍痛给孩子买东西。

    说到底,我们今天的许多消费,倒没有多少一定是出于物质上的需要,很大程度倒是出于心理上的攀比。手机一定要那么高级的吗?其实许多功能你很少用,但你就是要买个新潮的、高级的,不能比同事的那个差。手上戴着个几千元的戒指,有什么实际用途呢,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看,显示自己的“身价”。

    看到别人结婚摆排场,自己也不甘于落后,根本不考虑量力而行,即使勒紧裤腰带,甚至举债,也要办得大张旗鼓。

    有的女孩子,在择偶方面眼光过高,看到同事或同学的老公“身家”多少多少,便觉得自己也不能差了。看到几十万的,觉得还有几百万的,要是幸运,找个几千万的才最理想!就这样等下去,结果一晃就错过了适婚年龄。

    完全避免攀比也许办不到,但攀比也应该适度。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当你真正过上了别人的生活,可能也会发现许多不如意之处。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别人、去和别人攀比,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

    ■    人们会对容貌好的人更有好感——以貌取人定律

    《三国演义》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庞统相貌丑陋,但很有才能。他去拜见孙权,想要效力于东吴。孙权本来是个爱才的领袖,但是一看到庞统相貌丑陋,就不太喜欢他。再加上看他性格傲慢不羁,便更加没了好感。最后,他竟把与诸葛亮齐名的旷世奇才庞统拒之门外,鲁肃苦劝也无济于事。

    孙权以貌取人,显然是种偏见。可是连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尚且有此偏见,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就更不足为奇了。

    人们总爱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似乎以貌取人是不明智的做法。但是,这个道理认识容易,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就是说,大多数人,无论理智上怎样认为,但真正在对别人进行判断时还是多少都会受到对方外貌的影响。

    其实,相貌对人心理的影响是很突出的。就连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对漂亮的要更加喜欢一些,对长相丑的孩子,就不太喜欢,有的甚至有所嫌恶。

    成人世界里也是如此。相貌漂亮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会在人际交往、婚姻等事情上更容易博得他人的青睐,激起他人的热心,从而获得帮助,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更加顺利一些。而相貌丑的人则容易碰壁,导致心灰意冷,自卑心严重。

    国外有过一项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长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些。

    虽然长相不代表一切,但的确可以构成一项资本。比如一个单位要雇用一个秘书,如果两个候选人其他条件相同,而一个更漂亮些,那么漂亮的这个一定会有更大的优势,尤其在经理是男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毕竟人们更喜欢天天看到漂亮的脸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养眼”。这就是为什么电视、电影里的明星,大多长相俊美,很简单,因为可以让人赏心悦目。

    在爱情中,美貌更是一项资本。情侣一般在相貌上是般配的。当两个人不般配时,丑的—方通常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好的条件来平衡。

    男人似乎对容貌更加重视一些,就是人们常说的“世上没有不好色的男人”。男人如果带着个漂亮的女人,会觉得脸上更有光彩。

    实际上,如果我们理性一些就会认识到,以貌取人的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人的长相和心灵是两回事。即使是看相的,也注重“眼相”,也就是更注重一个人的内在神韵,现在也许可以称为“气质”。其实,气质美要比容貌美更高一筹。内在的美才更耐看,也更能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依据。

    实际上,以貌取人更容易发生在认识的初期,就是不太熟悉的时候。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陌生人一连四天聚在一起,每次聚一个小时。

    第一天,研究人员认为接受实验者对于美的评判有32%来自外貌,20%来自对内在的了解。评价的人比较重视外貌。

    第二天,情况改变了,评判中的23%来自客观的印象,而33%来自对内在的了解。

    第三天,这一比率为26/34。

    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则是23/48。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对容貌的重视,会随着彼此的熟悉而减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熟悉的喜欢的人,会觉得越来越顺眼。

    ■    邻近的人会对我们形成某种感染——邻里定律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带着幼年的孟子,一开始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觉得好玩,就跟着学。孟母心想:“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就立刻搬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

    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孟子又学着玩。这可不是母亲想让孟子学的。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就又立刻搬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

    在这里,孟子就开始跟学堂里的人学习礼节,并且也要求上学了。孟母欣慰地说:“这才是适合我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便高兴地在那里定居下来。

    孟母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嫌麻烦,带着孩子搬了三次家。这说明孟子的母亲很懂得心理学上的“邻里定律”。

    生活中有一些人比较有主见,态度比较坚定,似乎不太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实际上严格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避免周围人的影响。心理学上的“邻里定律”告诉我们,邻近的人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这个定律是经过心理学实验证明的。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针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是纯属偶然的,因为原先的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会搬进去。

    调查中,每个住户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楼层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只有10%。

    其实多隔几户,距离上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似乎说明,人们和邻近的人打交道更多一些。

    想想我们自己吧,我们的朋友大多不是同学,同乡,就是熟人介绍的。凭空认识一个陌生人,并成为好朋友,这种情况毕竟很少。

    理解“邻里定律”存在的原因并不难。因为和邻近者交往,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代价要小。一是了解对方比较容易,只花比较小的工夫,就能了解到对方的信息,也比较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这样,在和对方交往时,也更有安全感。

    二是打起交道来方便得多,比如向近邻借东西,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这大概就是中国古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因所在。俗话还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也说明距离近,经常来往,关系才更容易变得亲密。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就是近邻。

    在学校里,关系比较好的,往往是座位比较近的同学。

    还比如,人们在选择终生伴侣的时候,大多是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的,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概率却低多了。

    因为邻里定律的存在,我们就要注意对周围人的选择,就像孟子的母亲那样,要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人际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围的人总会对我们产生无形的耳濡目染,从而影响我们的个性成长,也会影响我们对的机会的获得。

    现在时兴“圈子”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圈子。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多接近成功者,你就有机会从他身上学到更多关于成功的方法,你也会更容易接近成功。这就是我们对邻里定律的主动运用了。

    ■    先否定后肯定,容易给人好感——欲扬先抑定律

    战国的时候,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后来,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互相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上都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猴子的数目越来越多,他就想把每天喂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粟子,晚上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不能接受,于是就吱吱地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非常地不愿意。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就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

    其实老人给猴子的栗子数量没有变,只是给的方法变了:一是先多后少,一是先少后多。那么猴子为什么对前者不满意,对后者却感到满意呢?

    原来这是受到心理学上一个独特的心理规律支配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地施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好感,也不是一味地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事实是,先否定后肯定,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相反,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4组,施行不同的措施,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分别如下:

    对第一组被试者终否定(-,-),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这种心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所说:“磕一千个头后放一个屁,效果全无”,“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就是这种规律的反映。

    也许我们会想到前面讲的近因定律,但这个定律比近因定律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先否定,后肯定,有一个对比的效果,比单纯肯定更给人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也因为有个对比的效果,要比单纯的否定效果更糟糕。

    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的心理感觉的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可是这个月生意却不太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当月只能卖出10辆车。但是老李很懂心理学,他先是跟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的业绩大大夸奖了一番。

    如果老李一开始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不说自己的预计,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的感觉可能就完全不同,他可能觉得老李做得太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批评他。老李就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先降低别人的心理期待,再超出他的期待,就能给对方以好感了。

    有一位著名的导演,也很懂得利用这个心理规律来激发下属——演员的积极性。这个导演素以要求严格著称,因此一般的演员都比较怕他。但是这个导演也很善于发掘演员们的潜力。他总是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冷着脸,让演员们看见就害怕,非常担心演不好,达不到他的要求,以此迫使演员付出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而当导演对演员感到满意时,就露出灿烂的赞许的笑容。这种难得一见的笑容对演员形成了极大的鼓舞,甚至有一位演员说,导演的笑容就是他演好的最大动力。

    ■    情感有时比利益更能打动人心——情感征服定律

    赵先生与李先生同事多年,始终没有深交。李先生的工作表现平常,而赵先生则成绩突出,春风得意。

    有一次,赵先生因为涉及一项重大变故,而受到董事长的冷落,被从销售经理的位置降了下来。祸不单行,他的母亲不久后突然去世了。双重打击使赵先生感到格外悲伤。

    这时候,李先生很同情赵先生的境遇。在他母亲下葬的那天,李先生主动来帮忙,担任受礼的工作。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大作,其他同事都躲进了屋里,只有李先生一直在外面帮助处理各种事情。

    这让赵先生很意外,也很感动。他发现真是患难见真情,突然觉得李先生这时候的形象高大起来。从此李先生与赵先生来往甚密,赵先生一改以往的态度,也常主动帮助李先生。

    一年以后,赵先生在公司东山再起,因为做了突出的贡献,他重新当上了销售经理,不久又迅速升任总经理一职。他忘不了李先生在他患难时的帮助,就提拔李先生为销售经理。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么强硬,在内心深处都一定有情感的需要,就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关怀、体贴和重视。有时候,人们即使在物质上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也代替不了情感上独特的需要。甚至有时候,人们把情感看的比物质利益更重。

    世上许多人有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不舒服,看到人家过得不如意了,他才高兴。相反,如果一个人忧他人所忧,乐他人所乐,对别人富有同情心,并在患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就很容易征服对方的心。这也就是故事中李先生对赵先生所做的。

    现在人们常说感情投资,因为在人际关系上,投资感情,往往能得到投资金钱和利益所没有的独特的征服人心的效果。

    中国古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许多领袖人物深谙此道,所以他们能够让许多人才为己所用。比如他们懂得通过情感的打动,将人才笼络在自己麾下。三国时的刘备就是在这方面情商很高的人。

    有一次,刘备被曹操大败,在突围时他让赵云保护夫人和儿子阿斗。赵云被百万曹军围困,为保护幼主,他怀揣阿斗大战长坂坡,血战曹操百万大军,杀死曹营战将五十余人。当赵云抱着阿斗,见到刘备时,刘备接过阿斗,一下子扔在地上,恨恨地说:“为这个浑小子,差点折损了我一员大将!”赵云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流着热泪说道:“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的恩情啊!”从此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

    刘备的做法是在表明,阿斗似乎还没有赵云在他心中重要,当然这很可能只是一种作秀罢了。但是起码也让赵云感到了他在刘备心中的分量。这恐怕比给他加官晋爵和物质奖励更能打动他的心,同时也让其他将领看到刘备的一片爱才之心。看看,刘备是多么善于收买人心吧!

    有时候,情感似乎就是人的软肋,是“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是人最容易攻破的地方。

    ■    设身处地理解别人能给人好感——换位思考定律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明君”,据说,他也是有某些神力的传奇君主。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在国王办公时,一对老夫妇闯了进来,老翁说他想离婚,所罗门问他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条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

    这时,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以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利益。

    国王所罗门成为西方世界智慧的象征,他在断案时,不仅用心地倾听,而且在听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对方,所以,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维的,这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有智慧的人所共同具有的素质。

    因为所谓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理解力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于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过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平时所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对方也才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交流与沟通。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菲逊有一句名言:“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一定举双手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我们就该安慰他(她),这样会抚平别人的创伤。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

    倩倩的丈夫心脏病突发去世,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等一类的话。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她,却可能造成重大的伤害。后来她一看到“来人”,就害怕起来。“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她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帮助别人只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谅别人的能力。即使安慰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时我们太急着给人我们的观念、判断和看法,却忘了输送真正的温暖;太急于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却忘了别人的伤口还没好。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好奇心来探求他人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一个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的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小圈子之中,绝对无法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

    ■    好的交际氛围有利于交际成功——交际氛围定律

    有一次,一位专家应一个学术会议之邀,作一个讲座。他到了会场才发现,到会人数很少,只有十多人。他有点尴尬,但不讲又不行,于是他随机应变,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中共第一次党代会才到了12人,但意义非同小可。今天到会的都是精英,我因此更要把课讲好。”

    这句话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这一笑,活跃了气氛,再加上专家讲课充满激情,使得那一次讲座非常成功。

    人际交往就如同舞台上的演出,为了演出成功,不仅需要很好的台词、演技,还需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必不可少的东西——氛围。就像电影中要有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一样。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也往往需要营造点氛围,让它成为交际的润滑剂,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比如在演出和演讲的现场,气氛就非常重要。气氛热烈,听众、观众爆满,才容易促成演讲或演出的成功。如果没有营造出比较热烈的气氛,显得冷场的话,无论你的演讲内容多么精彩,恐怕也会成为失败的演讲,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当场面不理想的时候,演讲者或演员如果能像上面故事中的随机应变的专家那样,进入角色,投入激情和的技巧,给听众、观众一个积极刺激,就可以将冰冷的气氛激活。

    生活中在许多场合下都需要有一定气氛来烘托。

    有的商人请客或赴约,总喜欢带一个漂亮的女助手前往,就是为了依靠女人的美丽与温柔,给交际场增添一点情趣,营造一种融洽的氛围。

    在交际活动中,如果把交际桌看成是会议桌,气氛就很难营造起来,也无法让对方投入。要想让对方投入,一般需靠自己的带引。

    有一种生意人,他们可以在会议桌上非常严肃,非常理智,然而,一旦到了社交场合,却又能放得很开,与人斗酒、唱卡拉OK,开各式各样的玩笑,一副百无禁忌的样子。其实,他是在营造气氛。

    生意场的交际活动,既是正式会议的延伸,又不等于正式会议,也取代不了正式会议,然而,它却能起到正式会议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交际场上和会议桌上都能做到应付自如的,才算得上一个能力比较全面的商人。

    气氛也常常由物品来营造。比如春节前夕,家家户户贴的春联,便会引起人们欢快的感觉。商家的门面在开张时,总要挂满彩旗,摆满有关单位和亲朋好友、捧场人所赠的花篮(其实有许多是自己买的或租的,只是写上别人的名字以显气派),还要让门口站满花枝招展、披着缎带的迎宾小姐;有的地方还要放鞭炮,在声、色上共同营造气氛。

    商家用这种手段就是为了招徕顾客,引人注目,以达到广告效应。其实,婚、丧、嫁、娶仪式,会议召开的宣传,都需要营造相应的气氛。这样除了为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外,更多的是给他人看,达到一种变相的广告宣传的目的。

    在两性的交往中,气氛对于男女感情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性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定的色彩、气味、环境、形象、声音,能快速引发人的情欲。一般说来,情侣们都喜欢到幽雅、安静的地方交流,例如选择公园的某个角落:幽静的丛林中,树荫下的石椅或溪边的绿茵上。因为那里立即接触大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容易唤起对生命的热爱和美好人生的向往,双方可以尽情地倾吐心声。更亲密的情侣,则选择在幽雅的咖啡馆、酒吧或茶艺馆,原因是那里灯光柔和,并伴有轻柔、优美的音乐做背景。几杯香茶,几盅葡萄酒或两杯咖啡下肚,会催起一股浓情与爱意。

    ■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讨厌完美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

    这恐怕是人们认为太完美反而缺少人情味,倒不如个性有棱角、有小毛病的人更贴近人性。

    人本来就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棱角的个体。“四人帮”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常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其实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根本就不可信,更谈不上让读者喜爱了。实际上,看起来的“高、大、全”,本质上往往是“假、大、空”。

    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但是他们却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比缺点很少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倒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这本身恐怕就是一个不好的缺点。

    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活得比一般人更累。而且与他们一起生活或合作的人,也容易因为被他们要求,而活得比较累。

    有一位大龄女青年,具有较等学历,长得很漂亮,事业上也很有成就。她在方方面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很多人眼里,她可以说一位相当完美的人。当然她在择偶方面的标准也相当高,稍有缺点的就看不上,觉得配不上自己。可她又觉得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宁可等着,也不能将就。结果,抱着这样的观念,一晃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她自己感到很奇怪,像她条件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被好男人发现呢?

    其实她不知道,也许正是她的“完美”把许多男士吓着了。每个人固然希望自己的对象能具有较多的优点,可是如果这个人真的完美,却也让人受不了。首先会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其次,因为对方要求高,你稍有缺点,他(她)就要求你改正,你肯定会活得很紧张、很累。

    如果让人们选择是活得累而完美,还是活得轻松而稍有缺陷,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不是神仙,我们认可自己的缺点。

    实际上,缺点和优点也要辩证地来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是因为他的某个优点,才导致他的另一个缺点。比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可能也有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毛病。一个爱干净、处处完美的人,也容易显得小气和斤斤计较。很多时候,要看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很多的情况是:你选择一个优点,也往往必须放弃另一个优点。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往往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达观的表现。

    ■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定律

    赵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人脉很广,出师必胜,为公司做了很大贡献。公司的原料短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连连碰壁,而赵女士一出马,问题不久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而赵女士周旋于银行之间,没多久,就获得贷款上百万元。赵女士因此格外得到领导的器重。

    有人笑说:“女将出马,一个顶俩。”而人们仔细观察就发现,赵女士成功的秘诀,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也比较灵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实也和她端庄的容貌、优雅的仪表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为她的成功加分不少。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异性定律”,说的是人和人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社会交往产生的微妙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漂亮、言谈得体的异性,最容易产生好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一般人们对异性的评价,也总是不太客观地比同性高些。这些都是异性对我们的吸引力比较大的缘故。

    那么赵女士成功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当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有的事,由比较有魅力的女性出面,可能会更为顺利。这就是异性独特的吸引力导致的。

    生物学家发现,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气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宇航员、野外考察人员或男性工种较单一的职业中,时间长了,其工作人员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头晕、恶心和浑身不适感。这种状况用药物治疗往往无效,但在与异性接触后,就会很快得到缓解。原来,这种“病症”是性比例失调严重,异性气体极度匮乏的结果。所以,目前一些国家在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员中,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女性介入,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我们还听说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个有男有女的群体,和单独一种性别的群体相比,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无论男性或女性,长时间从事某一单调工作时,会感到寂寞、觉得疲劳来得快,而增添了异性后,马上会觉得很快活,时间也感觉过得很快,工作也感到轻松多了。

    如果对异性定律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让许多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异性掺杂在一起,往往有以下好处:

    1. 取长补短,完善个性

    男人一般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节,不计较得失,行为主动。而女人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性格比较被动。男女在一起,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同时双方都要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完善自己。

    2. 增强凝聚力

    男女搭配,可以使一个群体的成员增强感情依托感,增进友谊、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推动力和约束力

    人总是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形象,因为得到异性青睐是我们的巨大动力。因此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发出各自最好的表现,各显其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同时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约束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过“异性定律”也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做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交往要把握住“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