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忠告四:做“自信”之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嘉诚先生有今日的成就,和他少年时已经充满了成功的自信有很密切的关系。若想成功就需要有一个目标。正如心理学家说的,成功目标是推动我们向上的原动力。目标越远大,这种原动力就会越强。而要产生成功的目标,就需要个人有成功的自信。有了这种成功的自信,人就会有较为明确的事业目标。有了较为明确的事业目标,迈向成功之路就会容易得多。

    李嘉诚先生在初入社会的三五年间,在一家只工作了两年的公司,由一个营业代表提升为总经理,实在不简单。为什么会这样?按照心理学理论,这是因为李嘉诚先生在踏足社会之时,心中就有了成功的自信;正是有了自信,李先生不怕捱苦,任何辛苦的工作他都愿意接受,而且比其他人做得出色。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的自信,也推动了李嘉诚先生在公司提升他为总经理之后,毅然辞去这个当时甚多人渴望得到的职位,而要自行创业。事后证明,他当时离开了这个打工行列,辞去了当时是那么吸引人的总经理职位,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他开创的事业是何等的庞大,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

    在创业初期,李嘉诚先生曾经遭遇过很多困难。但他每一次和母亲谈到生意时,李先生都充满信心地说,他将来一定会成功。这种自然流露出的自信心,促使他不断向前,不断追求成功,以成功为目标。所以,即使他在开办塑料花厂初期遇到很多困难,都没有打消自己的成功意念。逆境只会增强李嘉诚的成功意念,而不会使他畏缩不前。

    李嘉诚先生的经历为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如果我们想成功,希望将来可以有一番成就,我们就要先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没有人会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成功者就是那些拥有坚强信心的追求成功的人。的确,一个人事业成功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决定于他自己的信心的坚定程度,信心多一分,成功则多十分。所以,你应该学会如何自信面对人生。

    其实,信心的力量并没有什么神奇和神秘可言。这里有一个公式:“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使你产生了能力、技巧、意志等成功要素,所以,你就会去想该如何做,渐渐地,你就已经在努力,在学习,在向成功迈进了。

    信心,是成功的秘诀。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战斗。”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心,成功便不会发生在拿破仑·希尔身上。

    也许你能知道美国的罗杰·罗尔斯是纽约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漠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

    在这儿出生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到会的记者提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是正值美国嬉皮士文化流行的时代,他走进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海明威等“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

    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有效的。

    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使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心理学家曾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挑选了一些运动员做实验。

    他们要这些运动员做一些别人无法做到的运动,还告诉他们,由于他们是国内最好的运动员,因此他们能够做到。

    这些运动员分为两组,第一组到达体育馆后,虽然尽力去做,但还是做不到。第二组到达体育馆后,研究人员告诉他们,第一组已经失败了,并对他们说:“你们这一组与前一组不同,我们研制了一种新药,会使你们达到超人的水准。”

    结果,第二组运动员吃了药丸后,果然完成了那些困难练习。事后,研究人员才告诉他们,刚才吃的药丸,其实是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粉末做的。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第二组运动员之所以能完成这些困难的练习,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这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产生的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有长处和短处,可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只记得自己不能做什么,记得自己的短处,却不记得自己的长处。更多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而习惯于把责任推诿给一些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

    一个人就其本能而言,更容易接受消极的心理暗示,而难以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正是普通人的一个极大的弱点。消极的心理暗示总是对自己说:“我无能为力……我就是这个样子……”

    消极的心理暗示使我们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对自己充分的自信,这些不利的心理暗示,就像是巨大的心灵的黑洞。自信是医治颓废最好的良药,自信可以提升你对自己的认识,一定把自己当成宝石,不要在菜市场上轻易地把自己卖掉。

    世界上的一切伟业奇迹都是人创造的,而且都是凡人创造的。但许多人却总觉得那些创造了某一项伟业奇迹的人都有某种天才,不是和自己一样的平凡之人。其实要说那些创造了伟业奇迹的人真有什么不同凡响、不同寻常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自信意识、成功心理。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块土地,那么自信意识;成功心理就是成功的种子。有了种子不等于就有丰硕的果实,还要精耕细作,也就是刻苦学习,扎实奋斗,但如果没有种子是绝不可能生长出果实来的。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并且可以成功,哪里还会自觉地强化自信意识,树立成功心理呢?

    信心对于立志成功者有重要意义。有人说:成功的欲望是造就财富的源泉。人在这种自我暗示和潜意识激发后会形成一种信心,转化为“积极的感情”,“它会激发人们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帮人成就事业”,所以“信心”如“一个人的建筑工程师”。

    在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信心在支持并推动他们不断前进。

    信心是生命的力量。

    信心是奇迹。

    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

    曼恩发明全世界销路最好的鱼饵,卖了好几十亿个合成橡胶的假虫。曼恩不只是发明家,也是世界级的钓鱼高手,并且深入研究鱼的习性,以及钓客、鱼饵与钓鱼技术。他说,最好的鱼饵是钓客自己要有信心。如果你对鱼饵有信心,就有信心钓到鱼。有信心就会成功,即使是鱼也知道谁有信心。

    曼恩说的话对你的确奏效。如果你喜欢钓鱼,不妨按照他的话去做,只要你对鱼饵有了信心,意想不到的奇迹就会发生。

    生活中的成功也是一样。如果缺乏自信,就很难成功,很难激励自己。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信心,别人也可以感受到。如果你对自己都怀疑,如何让最好的人为你工作?不管你卖什么,顾客发觉你对自己没信心,对自己销售的东西也没信心,他们又怎么会买?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如果你相信自己会成功,实现目标甚至超越目标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人生的真谛就是奋斗。西人有言:“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而品质中最重要的是自信、勇气和热情。自信是迈向成功的大门。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无不以其坚强的自信为先导创业。有了自信也就有了勇气与热情。

    李嘉诚先生从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李嘉诚先生创业开始之时,生意上遭受挫败,他的事业一度陷于低潮。不过,这并没有打击李嘉诚先生个人的信心,他在一生的大风大浪中从来没有气馁过,即使遇到挫败,也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而不是像某些人,一遇到失败,就再无勇气面对现实,从此垂头丧气,再无斗志。要是这样的话,事业的成就也肯定有限。

    信心使人充满前进的动力,它可以改变险恶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结果。充满信心的人永远不会被击倒,他们是真正的强者。透过百万富豪成功的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信心的力量在成功者的事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事业有成,无坚不摧的理想和信心是不可或缺的。

    军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士兵们对统帅的敬仰和信心。如果统帅抱着怀疑、犹豫的态度,全军便要混乱。据说拿破仑亲率军队作战时,同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增强一倍。拿破仑的自信,使他的军队所向披靡。

    坚定的自信,往往能使平凡的人创出惊人的事业来。自卑和意志不坚决的人即便有出众的才干、优良的天赋、高尚的品格,也会终生默默无闻。

    不论一个人的天资如何,能力怎样,他事业上的成就,总不会超过其自信所能达到的高度。如果拿破仑在率领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只是坐着说:“我们是很难翻过这座山的。”无疑,拿破仑的军队永远不会越过那座高山。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坚定不移的自信心,都是通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有一次,一个法兰西士兵骑马为拿破仑送来一份战报。因为路上赶得太匆忙,马跌了一跤,死掉了。

    拿破仑立刻下一手谕,交给这个士兵,叫他骑了自己的坐骑火速赶回前线。这士兵看看那匹雄壮的坐骑及它的华丽的马鞍,不觉脱口说:“不,将军,对于我一个平常的士兵,这坐骑是太高贵,太好了。”

    拿破仑回答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1952年5月,早川德次去美国参观电视机厂,并向一些生产厂家提出了技术合作建议。

    回国后,他向政府申请制造电视机。而这时日本只有早川德次发展电视机生产,其余家电业厂商大多持怀疑态度,他们嘲笑早川德次,认为电视机在日本根本没有前景可言,投资巨大,前景莫测,这样冒险只会把公司弄垮。

    而早川德次对这些冷嘲热讽置若罔闻。1952年底,他大胆投资,开设电视机工厂,致力于黑白电视机的制造。因为早川德次对自己充满信心,他已经预测到他的决策是正确的。不久,日本第一家民营电视台宣告成立。

    电视机荧光屏上所出现的图像吸引了无数的观众。电视机逐渐被人接受,早川德次生产的电视机销售量渐增。早川德次从中获取了高额利润,这使日本企业家不禁眼热,原来嘲笑早川德次的一些厂商也开始投资于电视机生产。

    世人只有抛弃了拐杖,树立起自信,才能够成为自主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成功。自信是进入成功之门的钥匙,是获得胜利的保障。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他的思想才会丰富他的言行,他才会自由自在。

    自信能引导一盏生命的明灯。一个人没有自信,只能脆弱地活着;反过来讲,因为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可以改变恶劣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结局。充满信心的人永远不会被击倒,他们是命运的主人。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如果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事业车轮,你必将赢得人生的辉煌。

    战胜自卑,改写命运自卑,可以理解为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也就是个人由于认为在某些方面总是不及其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自卑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个人品质估计偏低的消极意识。这种人总是感到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没有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一大危害。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人类的所有行为,要么源于自卑感,要么是对自卑感的超越。

    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们对改变现状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但由于人类无法越过宇宙,跨过时空,无法摆脱自然的束缚,所以就产生了自卑。从哲学角度上讲,人产生自卑是无条件的。

    古人说,“有长必有短,有明必有暗”,所以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人人都有自卑的一面。而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只有战胜自卑,才能成为一个自信的成功者。

    自卑是成功的天敌。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们树立了去承担某项任务的决心后,一旦自卑出现,并开始占据我们的心灵,它就会削弱我们的雄心,我们的情绪也就会慢慢地被怀疑主导,以至于动摇最初的信念和追求。于是那些我们在计划中早已规划的事情,那些我们早已确信完全可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事情,就因此而永远不会真正开始。我们开始自卑并不断加深自卑的意念,这样会导致最终的放弃。

    这世上有许许多多人本来都具备的成功潜质,但他们却因为怀疑和恐惧,而失去了完成事情的信心,这样,他们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成功的基础。

    就拿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来说,在1951年,英国的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的X射线照片上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后,他计划就发现做一次演说,但由于自卑,他踌躇再三,终于放弃了。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从而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假说,使人们进入到生物时代,并因此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多么可惜呀,若不是自卑,这个发现应该记在弗兰克林头上。自卑,使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个漂亮的人;如果他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隐隐地有此种感觉,那他也成不了善良的人;如果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他将永远不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很难想像,一个缺乏自信心的运动员能够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正如拿破仑说的那样:“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

    可见,自卑是成就大事业的天敌,自卑的习惯一旦养成,任何小小的挫败都将是致命的打击。“逃避生活,责备自己”是自卑者最擅长的行为手段,“一事无成”也将是必然的结局。

    信心是人类走向成功的巨大动力。而自卑却是破坏性的,并且还会扼杀我们的努力。当一个人的头脑充满自卑感时,他就不可能为事业付出最大妁努力。许多人尽管受责任感的驱使而去工作,但他们却仍然带着怀疑、恐惧和担忧的心态,这就使他们失去了远大的理想,也使他们丧失了把事情进行到底的勇气。

    自卑使我们容易背叛我们试图去完成的事业,使我们容易背叛我们所有待实现的目标。自卑更是决心和毅力的杀手,是希望和计划的破坏者,是雄心的敌人。

    而自卑却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当一个人的大脑充满了自卑感时,显然,他已经不大可能从事任何建设性的、创造性的事情了。

    每一种自卑情绪都会磨灭人们的希望,销蚀我们奋进的斗志。

    自信和自卑是一对孪生兄弟,几乎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而且自信和自卑还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自信心强的人身上自卑的程度就会弱—些,反之亦然。所以,克服自卑同时也是建立自信的过程。

    怎样才能克服自卑心理,权立自信呢?

    下面这些具体的途径和方法颇具操作性,有助于人们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1、补偿法也就是通过努力奋斗,突出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弥补自己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缺陷。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即扬长避短,把自卑转化为自强的动力。

    贝多芬从小听觉就有缺陷,但在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出身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通过学习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做了全面的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

    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积极调整心态,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中解脱出来,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积极地进行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也要避免好高鹜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要防止受赌气情绪的驱使。

    2、挑战自我法你可能听说过喊出“疯狂英语”的李阳。他的经历和转变就足以说明成功始于觉醒——自我挑战,变自卑为自信。李阳的英语本来不行,曾连续补考。但从大学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开始,他居然发明了一种“疯狂英语”的学习方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童年时,李阳随父母去了远在新疆的一座小城。那时候,由于物质贫乏,环境艰苦,加上父母心情不好,小李阳经常忍饥挨饿,挨打受骂。他自己说:“我小时候曾是一个自卑、胆小又自闭的孩子,在我心中长期活跃着一些不好的、可怕的东西,使我一直成为生活和学习中的失败者。直到有一天,另一种东西被唤醒,它们就像阳光下的冰雪一点点消失了……”

    李阳把自己“心中那些不好的、可怕的东西”戏称为“五个坏小子”:懒惰、软弱、自卑、自闭、恶作剧。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看过李阳的自传资料后“诊断”说:“李阳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甚至有些方面还表现出病态和智力低下,看不出有任何天才的痕迹。”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从一个自卑而平庸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走向成功的人呢?李阳好像有点拿不准似地说:“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也许是我找到了一种成长的感觉,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以往的习惯……也可能是我唤醒了什么,唤醒了隐藏在坏习惯背后的好东西……”

    是的,李阳的转变就在于挑战自我,唤醒了积极的自我意识。

    李阳,从一个家长、老师、街坊邻居都认为不可救药的“问题少年”而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挑战自我,走出自卑的囚笼!都可以再造一个新的自我,走向成功之路!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记得在一期《中国妇女》上发表过日本中山事务所所长中山真理女士访华的谈话。她说:“我最近与一些中国青年接触,发现他们有一句口头话,就是‘没办法’。我听了很难受。中国这些年来的改革开放,在我看来,已经使中国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为什么总要说自己不行,处境不好呢?干事情不去寻找可能性而大谈不可能性,这难道是中国人习惯性思维的方式吗?我想,一个真正有发展的民族和有发展的人,是既不该自我陶醉,自以为是,又不会顾影自怜,更不能在自虐中寻求满足的。历史和世界的发展不会为你停顿,请把‘我不行’,‘没办法’这些话抛到一边去吧!”

    真理女士的这番话确实有真理性,但在实际中问题却没这么简单。口头上常说“命不好”,“没办法”的人也不是不想发展自己,争取成功,而是在生活中感觉到发展自己,取得成功太难了。他们认为,关键不在于想不想成功,而在于总是碰不上合适的机会,也没有什么人重视和帮助你,自己又很平凡,没有特殊的本领……主要就是没有“靠山”和机遇,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呢?显然,怯懦者或失败者最为可悲可怕的不在于自己的处境与条件,而在于自己的消极心态,在于这种听天由命,自卑自戕的精神状态。列宁说得好:“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不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甘愿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奴隶是奴才。”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我不行”,“没办法”呢?即使可能经过顽强奋斗而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又有什么关系?总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提高了自己吧?经过奋斗后的失同成功一样有价值,这与甘愿失败,不战而降是根本不同的。

    你有没有想过,你还未出世就打了胜仗的那场战争呢?“停下来想一下你自己,”遗传学专家阿蒙兰·辛费特曾经说:“在这世界的全部历史上,从来没有别人是和你完全一样的。在那无限远的将来也是绝不会再有另外一个你的。”

    你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为了你的出生,进行了很多次斗争,而且必须得到胜利的结果。试想,参加大战的精子细胞,多至几千万,只有一个得到胜利——就是造成你的那个!那是一场需要达到一个单一目标,即一个含有微细核子的宝贵卵子的大竞赛。精子们所争夺的目标,比针尖还要小。精子本身,也小得要放大几千倍,肉眼才能看得到。可是你一生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战局,就是在这样极精微的程度下进行的。

    你是生来的冠军。无论妨碍你的是什么困难,若与你结胎之际已克服的困难比较起来,前者还不及后者1/10,对于活着的人,胜利乃是内藏的。

    中国某沿海城市的一传媒曾以“孩子们眼中的钱”为题做了一次调查,在“你这辈子想赚多少钱”的问题上,1494%的人想赚人民币亿元以上,1652%的人想赚1000万以上,2687%的人想赚100万以上。孩子们的金钱梦令人震惊。

    这一结果令全国人震惊,有人认为现在的小孩过于狂妄,说话做事不切实际;有人认为这是世风日下的表现,连小小的孩子也钻到钱眼里去了。

    但是,事实上谁能说孩子的梦想不能实现呢?从全球范围内财富拥有者最多的美国来看,过去15年来,美国造就的亿万富翁比有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多。而20多年前,谁能想到今天的中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百万富翁、上千个亿万富翁呢?何况社会进步了,致富的机会会更多,财富的增长速度会更快。丁磊还不到30岁,创建网络不过数年,但在美国上市后其个人身价就已超过1亿美元;李泽楷也不过30岁,却可以创造一个千亿元的电信帝国神话,被媒体誉为“小超人”;只有高中文凭的比尔·盖茨,身价却可以达到上千亿美元,他的一个公司的资产价值就超过全中国所有的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

    没有人生来就是失败者,我们与生俱来便拥有巨大的力量,支持我们去从事伟大的事业。而这种力量潜伏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每个人都具有雄韬伟略,能够精神不灭,万古流芳。如果不尽到对自己的人生职责,在最有力量,最可能成功的时候不把自己的本领尽量施展出来,那么对这个世界也是一种损失。世界上的机遇层出不穷,正待我们去把握。

    美国足球联合会前主席戴伟克·杜根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认为自己被打倒了,那你就真的被打倒了;你认为自己屹立不倒,那么你就会屹立不倒。你想胜利,又认为自己不能,那你就不会胜利;你认为你会失败,你就失败了。”环视世界上的成功例子,可以发现:一切胜利皆始于个人求胜的意志与信心。一切胜利惟存于心。你认为自己比对手优越,你就会比他们优越。因此你必须事事往好处想,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胜利。生活中,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是,胜利永远属于自信的强者。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信心是“不可能”这一毒药的解药。

    大家可能都听过舟舟的故事:23年前武汉的一户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婴,和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舟舟的父母亲喜不自胜,但谁想到孩子的第21条染色体上多了一条,就是这多出的一条染色体使舟舟成为出生概率只有02%的弱智儿。这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舟舟的母亲甚至为此买了两瓶安眠药准备和舟舟静静地离开,但看着眼前的舟舟,最终她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舟舟的父母相信弱智不等于无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们也绝不放弃。他们努力让舟舟融入社会和大自然,一点一滴地培养他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他的自尊自信。由于父亲是武汉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舟舟从三岁起就能跟着父亲“上班”,在排练场上舟舟表现出了对音乐对指挥不同寻常的关注,他时而抱着双臂斜靠在椅子上倾听音乐的变化起伏,时而又把双脚搁在茶几上,随着旋律晃动。六岁那年他甚至拿起了指挥棒,学着指挥的习惯性动作:用左手往鼻梁上推眼镜架,一边一本正经地看着乐谱,一边用右手拿着指挥棒时而轻柔时而果断地划起了弧线。从此他迷上了指挥棒,不仅在排练场上模仿和练习,而且回到家中对着穿衣镜,放着录音带照常练习。抱着“不计效果,注重过程”,“只要去做,就是成功”的心态,父亲开始发掘舟舟的音乐指挥潜能。渐渐地,他发现舟舟对音乐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能力。在场上,舟舟指挥若定,手势到位,表情投入,情感丰富,其潇洒风度可以和任何一个真正的乐队指挥相媲美。1998年国庆节前夕,一部记录了弱智音乐指挥家舟舟成长轨迹的电视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从此舟舟的故事在全国引起轰动。支持、鼓励、关爱从四面八方涌来,人间的温暖使舟舟更快地成长起来。

    舟舟的故事引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一切生命都有尊严,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某种潜能,就看你是否及时把它发挥出来。弱智的舟舟尚且不曾放弃对于生命的追求,何况我们一个健康人呢?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才能。伟大的人物坚信自己有才能,正是这种自信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成就了不起的事业。

    土耳其谚语说:每个人的心中都隐伏着一头雄狮。中国古语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确,不要轻视自己,天地人三才都蕴藏在七尺之躯中。不要轻视自己这一辈子,千古的功业就在此奠定。

    这些多么鼓舞人心的话语,也是人对自身价值应有的判定。我们要努力抛弃自卑的想法、无所作为的想法、甘居下游的想法,充满自信地去发挥自己,推销自己,实现自己。

    自信者的风采自信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是交际能力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自信犹如头顶的骄阳,让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一个自信的人,不气馁,不自卑,有“会当击水三千里”

    的勇气;有“夸父追日,愚公移山”般的毅力。

    他那发自内心的自信的微笑,显示出他对生命的美好感觉和不可战胜的力量,使人感到他的可敬可爱。自信的人才会乐观、襟怀坦荡地笑对人生,而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时时显露着卑微,在每件事情上都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这种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玛丽·科莱利说:“如果我是块泥土,那么我这块泥土,也要预备给勇敢的人来践踏。”

    意大利女演员索菲亚·罗兰是著名的国际影星,曾主演过《两妇人》、《卡桑德拉大桥》等多部电影,并荣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金像奖。一系列的非凡创造,使这位经历坎坷的私生女,无可争辩地进入了超级电影明星的行列,同时毫不逊色地居于世界美女之林。

    然而,有谁知道,在罗兰16岁初涉电影界的时候,却因形象缺陷引起了麻烦。

    罗兰第一次拍电影时,试了许多次镜头,每次都换不同的摄影师,但都对罗兰不满意。摄影师们抱怨说:“您的鼻子太长,臀部太发达,无法把您拍得美艳动人。”著名导演卡洛·庞蒂是最先表示欣赏罗兰的电影界人士,此时也不得不找罗兰谈话。于是,两人之间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话。

    “我刚才同摄影师开了个会,他们说的结果全一样,噢,就是关于你的鼻子。”

    “我的鼻子怎么啦?”

    “嗯,咳,如果你要在电影界做一番事业,你也许该考虑作一些变动。”

    “你的意思是动动我的鼻子?”

    “对。还有,也许你得把臀部削减一点。

    你看,我只是提出所有摄影师的意见。这鼻子不会有多大问题,只要缩短一点,摄影师就能够拍它了,你明白吗?”

    “我的脸确实与众不同,但是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

    “……”

    “至于我的臀部,无可否认,我的臀部确实有点过于发达,但那是我的一部分,是我所以成其为我的一部分,那是我的特色。我愿意保持我的本来面目。”

    “好吧。真抱歉,我不该提出这些问题……”

    ……对话结束了,问题解决了。试想,假若罗兰缺乏自信和主见,匆忙去做了整容手术,我们还能见到今天的罗兰吗?

    后来,当索菲亚·罗兰功成名就写自传时,她写道:“我从不低估自己。我从不根据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我总是对自己寄予很大的希望,如果我失败了,那是自作自受。因此,无论是失败或是挫折,我都不会抱怨,因为对临到我头上的任何不幸,我都不能责怪别人。我在16岁时就已经有自知之明:我是一个幸存者;我依靠自己,不仰仗别人……”

    罗兰的经历告诉我们,美是具有个性的,而魅力来源于自信,只有自信才会自然。

    细想一下,你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人自信的时候,会昂起头,挺起胸,面部表情也会变得自然振奋,眼睛甚至会格外明亮有神,这不正是美的表现吗?相反,人不自信的时候,容易低头躲避他人,眼神黯然失色,当然显不出应有的魅力。正如富兰克林所说:“空无一物的麻袋没法站得挺直。”

    稍微有一些生活经验的人明白,容貌美是浮浅的,气质美才是深刻的,而构成优良气质的要素之一便是自信。

    一个人越自信,他的性格就会越迷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能有意识地追求和表现人格的魅力和令人折服的坚定自信;就在于他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之中和胜负未卜之前,有积极的自我意识、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自我状态。

    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即将结束之时,即1999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朱基答记者问的精彩场面,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总理那从容不迫的谈吐和胸有成竹的自信征服了无数观众。

    如在回答中国台湾人权通讯社记者有关人权的问题时,朱总理从容应对:“……我只想讲一桩事情,就是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最近访问中国时,我告诉她一句话。我说:‘我参加争取和保障人权运动的历史比你早得多。’她说:‘是吗?’表示她不同意我的意见。我说:

    ‘不是吗?我比你大十岁,当我冒着生命危险同国民党政权作斗争,参加争取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运动的时候,你还在上中学呢。’

    ……”听到这一席话,电视机前的观众不禁长时间地热烈鼓掌,朱总理靠过人的机智和自信,为中国政府树立了高大形象。

    坚定的自信心,不仅会使人在事业上不断进取,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能使人在性格上重塑自我,增添人格魅力,去争取并获得友谊与爱情的丰收。

    《简·爱》中,家财万贯,性格孤僻的庄园主罗杰斯特,怎么会爱上地位低下而又其貌不扬的家庭教师简·爱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简·爱自信,自尊,富有人格的魅力。正是这种自信的气质,使她获得了罗杰斯特由衷的敬佩和深深的爱恋。当主人罗杰斯特向她吼叫“我有权蔑视你”的时候,历经磨难的简·爱用超人的自信和自尊以及由此带来的镇静的语气回答:“你以为我穷,长得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和我将一样经过坟墓,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样。”

    相貌平平者,不必再为你的貌不惊人而烦恼,因为“一个人越自信,他的性格就越迷人”。增加几分自信,你便增加了几分魅力。简·爱这个普通妇女的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各国读者的心灵,正是因为她以自信和自尊为人生的支柱,这使她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