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原折 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恳辞奖叙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一日

    再,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报捐养廉银两,由臣具奏。钦奉谕旨:『彭玉麟所捐养廉银两,着加恩查明该侍郎子弟给予奖叙。该部知道。』钦此。

    当经恭录咨会去后,兹据该侍郎咨称:『玉麟只有一子,已得二品荫生,胞弟一人亦已捐纳道员,此皆仰赖圣恩,始得子弟均列仕籍。且察其性质均极朴鲁,现惟饬令安分家居。未能出而图报,方觉昕夕惶愧,何敢再邀奖叙?在皇上天恩,固属有加无已,而玉麟起家寒素,屡沐高厚之恩,未效涓埃之报。藉此廉项,以尽微忱,断不敢再邀议叙,有违初心。』等因请奏前来。

    臣查彭玉麟淡于荣利,退让为怀。自带水师以来,身居小舟十有五年,从未谋及家室。此次捐助养廉,力辞奖叙,出于至诚。应恳天恩俯如所请,毋庸再给议叙,以遂其报效之诚。理合附片陈明,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译文

    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恳切辞谢奖励片

    另外,兵部右侍郎彭玉麟主动捐献养廉银两之事,由臣上折奏报。恭奉谕旨:“彭玉麟捐献养廉银两一事,着加恩查明该侍郎的子弟情况,予以奖励。该部已经知道此事。”钦此。

    臣当即恭录谕旨转告。现在该侍郎寄来咨文,说:“玉麟只有一个儿子,已为二品荫生,胞弟一人也已捐资获得道员衔,这都是仰仗皇家的恩德,才能够使子弟都进入官宦行列。况且,臣考察他们的资质都很鲁钝,现在只有命令他们安守本分居家过日子。未能出来做事报效朝廷,正一天到晚觉得惶恐惭愧,岂敢再求奖励?皇上的恩德,固然是只有不断添加而不会有终限,但是玉麟出身贫寒普通人家,屡次沐浴着高厚的恩德,连小小的报答都没有。不过借这个养廉费来表示自己微薄的感激之心,决不敢再求奖励迁升,以致违背了本意。”等等,请求臣代为奏陈。

    臣考查彭玉麟,对名誉利益都看得淡薄,向来以谦退抑让为处世态度。自从管带水师以来,在小船上住了十五年,从来没有想过家庭之乐。这次捐助养廉费,而竭力辞谢奖励,乃出于最大的诚意。相应恳请皇上施恩接受他的请求,不要再给他奖励,以成全他的报答朝廷的诚意。按理应附片说明,请皇太后、皇上鉴察教训。谨奏。

    评点

    古今难见彭玉麟

    借评点这道恳辞片的机会,笔者来给诸位说说彭玉麟。

    湘军是曾氏成就事业的根本,但湘军中只有两个部门是他的嫡系,一是其九弟的吉字营,一是他亲手创建的水师。水师有两个统领,一个是外江统领杨载福,另一个便是内湖统领彭玉麟。杨出身行伍,同治三年,以提督授陕甘总督,加太子少傅衔,在有清一代号为异数。杨之有此殊遇,无疑是作为嫡系首领而受到曾氏的格外荐举。若论私交来说,杨与曾氏的关系,则远比不上彭与曾氏的亲密。曾氏与彭不仅是上下级,也是志趣相投的朋友。至于彭的人品,则更为曾氏所钦敬。

    彭是湖南衡阳人,但他出生在安徽怀宁。那时他的父亲彭鸣九在怀宁三桥镇做巡检,是个从九品的最低级小官,相当于今天的镇长。十六岁时,祖母在衡阳病逝,父母携带彭兄弟二人回籍奔丧。不久,父亲受族人欺负,忧愤而死。家中无田无房,母亲王氏乃浙江人,在衡阳属无依无靠的外乡人,彭一家陷入贫困中。二十七岁时,彭受衡州知府高人鉴赏识,召入府中读书,不久入学为秀才。直到咸丰三年,彭时已三十八岁,仍为一落拓读书人,身无恒业,家徒四壁。这时曾氏由长沙被排挤到衡阳,大力扩编湘军。衡阳绅士、已故湖北巡抚常大淳之子常豫向曾氏推荐彭,认为彭有胆略可服众,并劝彭拜访曾氏。彭以母丧未及一年,不欲出。曾氏屡次发函给彭,言辞恳切,彭终于走出渣江,投入曾氏弟国葆军营。这年冬天,曾氏招募水师,经国葆力荐,彭与杨载福得曾氏重用,各领一营。湘军水师,由此发轫。

    水师为彭玉麟施展才干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彭率领水师屡建奇功,官位也不断迁升。攻打南京时,统率长江水师的彭玉麟与杨载福截断太平军的水上供应,与陆路围城的曾国荃密切配合,为湘军建立“天下第一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南京打下后,清廷论功升赏,已为兵部侍郎的彭玉麟获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赏加太子少保衔。若论官职和爵位,彭并无特别显赫之处,笔者之所以特别抬出他来,是想说说他的为官与为人。

    彭为官的第一大特点:宁为自己所擅长的苦官小官,不为自己所生疏的逸官大官。为此,他有六次辞谢崇职的经历。

    第一次。咸丰十年四月,曾氏就任两江总督,从那时开始,他着手组建两江所辖的江苏、安徽、江西的领导班子。曾氏将江苏交给他的学生李鸿章,将江西交给他十分器重且做过他幕僚的沈葆桢。他决定将四战之地安徽委托给彭玉麟,而此时彭的官衔是布政使衔,官职为水师统领。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曾氏推荐彭为皖抚,都是对彭的重用和提携。首先,布政使衔与巡抚实缺相差甚大。布政使衔只是一个虚的品衔,犹如今天的副省级,它与现任的省长简直没有可比性。其次,清制文重于武,同一品级甚或低一品级的文职,其权限和地位都要高于武职。巡抚乃一方诸侯,掌一省内之人事民政钱粮税收,其风光决不是一个水师统领所可比拟的。第三,作为一个战时的水师统领,天天得住在逼仄的船上,与枪炮子弹打交道,随时都有死的可能。巡抚住在宽大的衙门里,只需运筹于帷幄。比起前线的司令官来说,其舒适与安逸岂可以道里计!

    一个水师统领被擢升为巡抚,真应该弹冠相庆,既感激皇恩浩荡,又感激祖宗积德,若推辞不就,岂不是傻疯了头?但彭玉麟便是这样一个傻子!咸丰十一年九月至十二月间,彭在接到任命他为皖抚的圣旨后,一连三次言辞恳切地辞谢这个职位,其理由便是不熟悉地方事务,当不好巡抚。朝廷拿这个迂腐的书生真没办法,只得接受他的辞职报告,改授他候补兵部侍郎一职,次月正式授予彭兵部侍郎,依旧做他的水师统领实事。

    第二次。同治四年二月,朝廷命他署理漕运总督。漕运总督掌鲁、豫、苏、皖、浙、赣、湘、鄂八省漕政,是一个实权很大的衙门,稍一放松,贿赂之银就会源源不断地送上门来,是许多人垂涎欲滴的肥缺,但彭再次辞谢。其理由除不懂漕政外,又加性情褊急,见识迂愚,还有身体衰弱,故而连兵部侍郎之缺也请一道开除。朝廷不同意,彭再次上疏。朝廷只得答应他的请求,不再叫他去做漕运总督。

    第三次。同治七年六月,彭上疏请开除兵部侍郎缺。其理由是当年母丧守制未满三年便出山从军,现在应回籍去补满所欠的年月。这次朝廷没有挽留,便一口答应了。

    第四次。同治十一年,两宫太后召彭进京,让他以署理兵部侍郎的身份,出任同治帝大婚庆典的宫门弹压大臣。不料,大婚庆典一旦结束,他又请求开缺。朝廷再次同意,让他以散秩大员的身份每年巡阅长江一次。

    第五次。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彭为署理两江总督并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辖地既广,又兼物产丰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权大责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当此重任。“中兴”名臣曾国藩及左宗棠、曾国荃、刘坤一等人都任过此职。六十六岁的彭玉麟出任江督,表明朝廷对他的倚重。但彭并不领朝廷的情,接旨后即上疏请辞,并密荐曾国荃自代。

    第六次。光绪八年正月,朝廷任命彭为兵部尚书。同样,他接旨后即请辞。这次朝廷没有允准他。不久,中法战争发生。朝廷命令彭率领旧部将士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广东,与两广总督张树声筹办防务。彭认为此时不宜再辞兵部尚书一职,便以六十八岁的病弱之身奉命赴粤,积极投身到抗击外敌的战争中去。光绪十一年三月,中法战争刚一结束,便上奏请开兵部尚书缺;朝廷未准后,又于这年八月及十二年八月、十三年七月、十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开缺。朝廷终于予以答应。光绪十六年三月,彭玉麟以平民之身病逝于衡州府,终年七十五岁。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求官、跑官、钻官、买官,又有多少人为了升官,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干得出,还有多少人或颟顸无能,或老迈病弱,却依旧占着一个职位不放。彭玉麟这样一连六次辞掉千万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位崇职,甘愿做苦役实事,甘于做平头百姓的人物,衡之于古今官场,实在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彭为官的第二大特点:刚正严明,执法峻厉。据所存的彭氏画像来看,此人颇有点冷面汉子的味道。曾国荃也曾向其兄抱怨彭“拒人于千里之外”,可见彭的性格属刚硬一类。朝廷知其为人,在彭卸掉实职后,委托他每年巡阅长江水师一次。彭在巡阅使一职上,充分体现他嫉恶如仇、执法峻厉的为官特色。同治八年,彭首次巡阅长江水师,便会同当地督抚特参庸劣总兵副将等将弁一百一十六名,千里长江为之一震。光绪三年巡阅时,他又将诱劫友妻、谋杀其友、淫恶藐法的湖北忠义副营营官副将谭祖纶就地处决,又上奏请将失察之提督刘维桢交部严议。光绪四年巡阅时,又奏请将年近七旬精力衰弱的岳州镇总兵彭昌禧开缺回籍。光绪十年巡阅时,又奏请将江西水师统领万重暄、江西南赣镇总兵王永胜等人革职永不叙用,同时又建议将江苏候补道朱麟成等七人一并革职,以儆官邪而肃吏治。接下来,又参劾江南军需局道员赵继元恃势揽权妄自尊大。光绪八年,参劾提督萧泰来私购房产用兵丁当工役等事,请降萧为副将以示薄惩。同时又奏请革除揽权纳贿之道员王诗正、知县柳葆元。彭玉麟的这些刚正严明的参劾,令长江水师及两岸府县那些不法文武官员提心吊胆,生怕一朝落到他的手里。对当时业已腐败透顶的晚清官场来说,彭的这种为官品格的确有一些震慑作用。彭死后,朝廷谥之曰“刚直”,此一褒奖的确恰如其分。

    彭的为官第三大特点:廉洁自律。同治七年六月,彭玉麟在上朝廷的《请开缺回籍补守制折》中说:“臣素无声色之好室家之乐,性尤不耽安逸。治军十余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伤,积劳多疾,未尝请一日之假回籍调治。终年风涛矢石之中,虽其病,未尝一日移居岸上。”查多种史料对证,可知彭的这些话非自夸之辞,确为实情。从军十多年,身居统帅之位,能做到这个样子,不是常人所能及的。

    彭虽然在水师做统领,但一直有职衔,如知府衔、道员衔、按察使衔、布政使衔、兵部侍郎衔等。他尽管没有到职任事,但养廉费每年都照例拨下来。清代的官员,薪水不高,主要的收入是年终的养廉费,如一个知县的年薪只有四十五两,而养廉费可高达四百两至二千两;一个巡抚的年薪只有一百五十五两,而养廉费可高达一万两至一万五千两。彭玉麟十多年来所积累下来的养廉费,其数量当甚为可观,但这笔钱他全部存在公家账簿上,自己的私用不从中开支分毫。他曾经多次将自己的养廉费捐献给粮台作为军用,曾氏这次所提到的不过其中之一罢了。彭玉麟还将自己的收入大量用于地方公益事业,如在衡州城内建立船山书院。百余年来,这所现在名叫衡阳市一中的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其为人也颇不一般。彭一生的事业自然是他的军功,但作为秀才,他在戎马刀枪生涯中真正酷爱的却是诗与画。他死后,儿女亲家大学者俞樾为他编定彭刚直公诗稿八卷,刻印行世。近日,岳麓书社出版的《彭玉麟集》中的诗词部分即据此为基础,再予以多方搜集,共刊出近五百首,其数量之多,堪称湘军将领之首。更令人叫绝的是,彭一生爱好画画,尤擅长梅花,虽军事危难之际,亦以画梅自娱,并在每幅梅画上都题上诗,借以言志。传说他一生画了万幅梅花,吟了万首咏梅诗。并说他所画的万幅梅画全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此女人是他一生永藏心底的至爱。如果此说当真,那么,这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面汉子,其实是一位真正的情深似海、矢志不渝的热血男儿。

    笔者在历史长篇《曾国藩》中曾说过彭玉麟是一位古今难见的奇男子。综上种种,读者诸君当会同意笔者的这个看法。

    写作简析 原咨文的段落选得合适,代奏人的话说得极有分量。是此片写作上的突出特色。

    要言妙道 彭玉麟淡于荣利,退让为怀。自带水师以来,身居小舟十有五年,从未谋及家室。此次捐助养廉,力辞奖叙,出于至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