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原折 密陈津郡教案委曲求全大概情形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同治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再,臣正缮折间,承准军机大臣密寄六月二十五日奉上谕:『曾国藩、崇厚奏查明天津滋事大概情形一折,另片奏请将天津府县革职治罪等语,已均照所请明降谕旨宣示矣。曾等此次陈奏各节,固为消弭衅端委曲求全起见,惟洋人诡谲性成,得步进步,若事事遂其所求,将来何所底止?是欲弭衅而仍不免启衅也。该督等现给该使照会于缉凶修堂等事,均已力为应允,想该使自不至再生异词。此后如洋人仍有要挟恫喝之语,曾国藩务当力持正论,据理驳斥,庶可以折敌焰而张国维。至备预不虞,尤为目前至急之务,曾国藩已委记名臬司丁寿昌署理天津道篆,其驻扎张秋之兵,自应调扎附近要隘,以壮声威。李鸿章已于五月十六日驰抵潼关,所部郭松林等军亦已先后抵陕。此时窜陕回匪屡经官军剿败,其焰渐衰,若移缓就急,调赴畿疆似较得力,着曾国藩斟酌情形,赶紧复奏,再降谕旨。日来办理情形若何?能否迅就了结?并着随时驰奏。总之,和局固宜保全,民心尤不可失,曾国藩总当体察人情向背,全局通筹,使民心允服,始能中外相安也。沿江沿海各督抚本日已有寄谕,令其严行戒备。陈国瑞当时是否在场,到津后即可质明虚实,已令神机营饬令该提督赴津听候曾国藩查问矣。将此由五百里各密谕知之。』钦此。

    臣查此次天津之案,事端宏大,未能轻易消弭。中国目前之力,断难遽启兵端,惟有委曲求全之一法。臣于五月二十九日复奏折内,曾声明立意不与开衅。匝月以来,朝廷加意柔远,中外臣民亦已共见共闻。臣等现办情形,仍属坚持初议,而罗酋肆意要挟,卒未稍就范围。谕旨所示『洋人诡谲性成,得步进步,若事事遂其所求,将来何所底止?是欲弭衅而仍不免启衅』,确中事理,洞悉敌情,臣等且佩且悚。目下操纵之权主之自彼,诚非有求必应所能潜弭祸机。此后彼所要求,苟在我稍可曲徇,仍当量予转圜。苟在我万难允从,亦必据理驳斥。惟洋人遇事专论强弱,不论是非,兵力愈多,挟制愈甚。若中国无备则势焰张,若其有备和议或稍易定。现令张秋全队九千人拔赴沧州一带,略资防御。李鸿章前在潼关,臣已致函商谕,万一事急,恐须统率所部由秦入燕。此时陕回屡受大创,若令李鸿章入陕之师移缓就急,迅赴畿疆办理,自为得力。英法两国水师提督顷已均在大沽,其请示国主旬日内当有复信。法国若仅与津人为难,则称兵必速;若要求无厌,直与国家为难,则称兵较迟。李鸿章若于近日奉旨移军东指,当不嫌其过缓。

    臣于洋务素未研求,昨二十一日眩晕之病又复举发,连日心气耗散,精神不能支持,目光愈蒙。二十六日崇厚来臣处面商一切,亲见臣昏晕呕吐,左右扶入卧内,不能强起陪客,该大臣已有由京另派重臣来津之奏。

    臣自咸丰三年带兵,早矢效命疆场之志,今兹事虽急、病虽深,而此志坚实,毫无顾畏。平日颇知持正理而畏清议,亦不肯因外国要挟尽变常度。朝廷接崇厚之奏是否已派重臣前来,应否再派李鸿章东来,伏候圣裁。抑臣更有请者,时事虽极艰难,谋划必须断决。伏见道光庚子以后办理夷务,失在朝和夕战,无一定之至计,遂至外患渐深,不可收拾。皇上登极以来,外国盛强如故,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此已事之成效。津郡此案,因愚民一旦愤激,致成大变,初非臣僚有意挑衅。倘即从此动兵,则今年即能幸胜,明年彼必复来,天津即可支持,沿海势难尽备。朝廷昭示大信,不开兵端,此实天下生民之福。虽李鸿章兵力稍强,然以外国之穷年累世专讲战事者尚属不逮,以后仍当坚持一心曲全邻好。惟万不得已而设备,乃取以善全和局。兵端决不可自我而开,以为保民之道;时时设备,以为立国之本。二者不可偏废。臣此次以无备之故,办理过柔,寸心抱疾,而区区愚虑不敢不略陈所见,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译文

    秘密陈述天津府教案委曲求全大致情形片

    另外,臣正在誊抄奏折的时候,接到军机大臣的密函,上有六月二十五日所奉的上谕:“曾国藩、崇厚所奏查明天津闹事大致情形一折,另片奏请将天津府、县两级主管官员革职治罪等意见,已都按照所请公开颁发谕旨宣布了。曾国藩等人此次陈奏的各项意见,固然是为消除争端委曲求全考虑,只是洋人诡谲成性,得一步又思进一步,若事事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将来什么时候是尽头?这是本想消除争端而依旧不能免除争端。该督等目前给该领事的照会中关于缉拿凶手修复教堂等事,都已努力答应做到,想必该领事不至于再说别的话。此后,若洋人仍出要挟恐吓之言的话,曾国藩务必力持正论,据理驳斥,如此才可以打掉敌人的气焰而张扬我国的原则。至于预先作好准备以防不测,尤为目前最紧要的急事,曾国藩已委派记名臬司丁寿昌代理天津道员,那些驻扎在张秋一带的兵力,自然应该调动而驻扎附近的重要关口,以壮声威。李鸿章已于五月十六日赶到潼关,其部属郭松林等军队也已先后到达陕西。此时窜到陕西的回匪,已多次被官军打败,他们的气焰逐渐衰减,若是从移缓就急这一点来考虑,将陕西的军队调到京城附近,似乎较为得力,令曾国藩就情形仔细考虑,赶紧复奏,以便再降谕旨。近几天的办理情况怎样?能不能很快了结?令随时赶紧奏报。总之,和局固然应当保全,民心尤其不可丧失,曾国藩应该体察人情的向背,全局统一考虑,但使民心允当顺服,才能够中外相安。沿江沿海各省督抚处,本日已经下发谕旨,令他们严行戒备。陈国瑞当时是否在场,到天津后即可以当面查明虚实,已责成神机营命令该提督到天津去听候曾国藩的查问。将此件以五百里快递密告各有关人员。”钦此。

    臣所调查的这次天津之案,事情很大,不能轻易平息。依中国目前的实力,绝对不能随便挑起战争,惟有委曲求全这一个办法。臣在五月二十九日的复奏折内,曾声明打定主意不与洋人闹翻。这整整一个月来,朝廷努力实行“柔远”之策,朝野内外的官民都已共见共闻。臣等人现在办理此事的情形,依旧属于坚持初议,而法国公使罗淑亚肆意要挟,最终也没有稍微接受我们的要求。谕旨所说的“洋人诡谲成性,得一步又思进一步,若事事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将来什么时候是尽头?这是本想消除争端而依旧难免引发争端”,的确说中了事理,洞悉敌情,臣等又佩服又悚惧。眼下操纵之权,握在他们的手里,确实不是有求必应就能够将灾祸的爆发消除在未发之时。此后他们所要求的,只要对于我方来说稍微可以委曲同意的,仍旧当视情况而应付。如果对我方来说万不可允从,也必定会据理驳斥。只是洋人遇事专讲力量的强与弱,并不去管是与非,兵力愈多,则挟制愈甚。若中国无准备则气焰嚣张,若有备则和议或者稍微容易达成。现在已命令驻扎张秋的全部军队共九千人开拔奔赴沧州一带,略微作为防御用。李鸿章前在潼关时,臣已向他发了一封信商量此事,对他说万一事急,可能需要他统率所部由陕西进入直隶。此时陕西的回乱屡屡遭受大的打击,若是命令李鸿章进入陕西的部队移缓就急,迅速奔赴京师附近办理防务,自然可以得力。英、法两国的水师提督目前都在大沽,他们请示本国领导,十天之内便有复信。法国若仅与天津百姓为难,则调兵必快;若要求无止尽,甚至与我国政府为难,则调兵较为迟缓。李鸿章若在近日内奉旨移军东进,当不会担心军队到来的缓慢。

    臣对洋务素来未曾研究,昨天即二十一日眩晕之病又再次发作,连日来心血气力消耗溃散,精神不能支持,目光更加迷蒙。二十六日,崇厚来到臣处当面协商一切,亲眼看见臣昏晕呕吐,左右将臣扶入卧室内,不能勉强起来陪客,该大臣已有一道请求由京师另派重臣来天津的奏折。

    臣自从咸丰三年带兵,早就立下效命疆场的志向,当前这桩事虽说急迫,病情虽然沉重,而此志坚实,毫不顾虑恐惧。臣素日也知道秉持正理而畏惮清议,也不肯因为外国的要挟而完全改变日常准则。朝廷接到崇厚的奏折后,是不是已委派重臣前来,应不应当再派李鸿章东来,臣恭候圣上裁定。臣只是请求一点,即时事尽管艰难,但谋划必须果断。回想自道光庚子年以后办理洋务,失误在朝和夕战,没有一个固定的好主意,于是导致外患日渐深重,不可收拾。皇上登极以来,外国依旧像过去一样的强盛,只有依赖守定和议绝不改变,以此才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这是以往所取得的成效。天津府的这个案子,因愚民一时愤激起来,而酿如此大的变故,本不是官员们有意挑衅。倘若就因此动兵,即使今年侥幸获胜,明年他们必然再来,天津即使可以支持,沿海各地也不可能都有防备。朝廷昭告天下以最大的诚信,不开启兵端,这确实是天下百姓的福祉。李鸿章的兵力虽然稍强,但与那些世代专门研究军事的外国比起来,还是比不上,以后依旧坚持一心一意委曲求全与邻为好。即便万不得已而要陈兵防备,也要以善于保全和局为目的。兵端决不能由我方而开启,将此作为保护百姓的原则;时时严加戒备,将此作为立国的根本。二者不可偏废。臣这次因没有防备的缘故,办理过于柔弱,心中抱有疚意,但小小的一点浅虑又不敢不略为陈述,请皇太后、皇上鉴察训示。谨奏。

    评点

    委曲求全以保和局

    曾氏做了近两年的直隶总督,但在近代史上只留下一件事,即办理天津教案。无论是对该事件冲突的双方——法国教会与天津百姓来说,还是对清朝廷与曾氏本人来说,这起教案都是个倒霉事。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再度来到中国传播他们的教义。这个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距甚远的宗教活动,从一开始,便遭到从官方到民间的普遍反感。官方因为格于朝廷的态度,尽管许多官员在骨子里不能接受,却要遵照条约,负有保护责任;至于民间,除开极个别的信教者外,大都以冷淡疏远待之。

    同治九年夏天,天津地区遭遇少见的干旱。地里庄稼大幅歉收,为饥饿所迫,许多农民盲目流入城市,天津府秩序失衡,人心浮动。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津民中广为传播:法国人办的教堂用迷药迷拐幼童,并将这些幼童挖眼剖心,以眼熬水银,以心和药丸。此消息令天津百姓人心惶惶,家有幼童者更是时刻担心大祸临头,至于法国教堂,更被人视为恶魔聚集的地狱。于是,法国教堂与津民形成水火不容的对立状态。五月二十三日,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约法国领事丰大业来衙门商量此事。丰大业在衙门里放枪威胁崇厚,然后走出衙门,又开枪击伤天津知县刘杰的家丁。冲突由此迅速激化。津民群情激奋,一哄而上,丰大业当场被打死。愤怒的人群又捣毁法国驻津领事馆,焚烧法国国旗,打死法国人九名、俄国人三名、比利时人二名、美国英国人各一名,另有无名尸十具。毁坏法国教堂一处,仁慈堂一处,洋行一处,英国讲书堂四处,美国讲书堂一处。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事情之严重及打死外人之多,为历次教案所未见。法国政府当即提出强烈抗议,并有调集兵船的威胁,英、俄、意、比等国亦纷纷抗议。清廷焦急异常,急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前往天津处理此案。

    曾氏此刻正在病假期中。早在四月二十一日,曾氏便因“昏晕欲绝”而请病假一月。五月二十二日,他又以病尚未痊续假一月。晚清官场,最怕与洋人打交道,对于教案,更是避之惟恐不远。曾氏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躲开这个麻烦,但他没有犹豫,临难受命。一方面固然是职分所在,朝廷所望,另一方面也出于来自内心的责任感。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事态以最为稳妥的方式来平息,免得干扰“徐图自强”的大目标。六月初六日,他给两个儿子写了一封类似遗书的家信,抱着以死报效的心态,离开保定前往天津。此时,离事发已近半个月。这期间,曾氏收到三道上谕。这三道上谕,其实就是朝廷为津案处置所定下的基调,大致内容如下:如教堂有人迷拐人口,挖眼剖心,则按律惩办;严惩肇事人员;处置办事不力的地方官;保护教民;向法国政府认错。

    六月十日,曾氏抵达天津城。通过实地调查和亲自审讯后,曾氏查明挖眼剖心之说纯属谣传,至于迷拐幼儿一事,皆市井无赖所为,不能坐实是教堂的指使。朝廷为津案定的基调以及曾氏自己的这些认识,是日后他以“柔”办津案的重要依据。但京师以醇王奕为首的一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张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此案。甚至有人提出,要借助人心的力量,趁此机会,赶走所有在华的洋人,断绝与西洋各国的联系。这些清议派与愤怒的津民情绪相结合,对一线办案的曾氏,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着极大的制约。

    六月二十八日这天,曾氏为津案连上一折一片。奏折乃答复朝廷所询的关于教堂内有无人眼人心,迷拐一案有无确据,如何对待法国所提出的以天津道、府、县官员抵命等问题。曾氏将来津后自己亲手获得的情况,向朝廷作了汇报,并认为天津地方官员实无大过,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抵偿”一说,决不能答应。其奏片即前面所抄译的这道。

    在这道奏片中,曾氏提出以“委曲求全”作为处理津案的指导思想,同时又主张加强军备以遏洋人之势,并请朝廷迅调李鸿章的淮军由秦入燕。即便如此,曾氏仍强调“兵端决不可自我而开”。

    以后的事情是这样的——

    崇厚奏请朝廷派员代替旧疾触发的曾氏。于是朝廷调江苏巡抚丁日昌来津帮同办理,丁未到津之前,先派工部尚书毛昶熙前赴天津。又急调李鸿章带兵驰赴畿疆。丁日昌在奉旨后给朝廷上了一折,内中有这样几句颇为著名的话:“自古以来,局外之议论,不谅局中之艰难。然一唱百和,亦足以荧视听而挠大计,卒之事势决裂,国家受无穷之累,而局外不与其祸,反得力持清议之名。臣每读书至此,不禁痛哭流涕。”丁日昌能于旧史中看到这一层,也可谓读书得间,比起那些以唱高调来沽名钓誉者而言,他应该属于对国家和百姓抱有责任心的官吏一类。丁日昌到达天津的当天,即悬赏勒限缉拿凶犯。

    八月初四日,因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朝廷命曾氏重任江督,遗下的直隶总督一职由李鸿章补授。曾氏上奏,仍暂留天津会办教案,等结案后再请开缺养病。八月二十三日,曾氏奏报津案已审明的第一批人犯,计正法者十五名,军流者四人,徒罪者十七人。九月十一日,朝廷判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发黑龙江效力赎罪。九月十三日,曾氏奏报所审明的第二批人犯,即增加正法者五名,军徒者四名。这样,因天津教案而正法的人总共达二十人。后来,又赔偿白银五十万两,崇厚还亲往法国代朝廷道歉。天津教案便这样了结了,其换来的结果是兵端未开。但曾氏本人从此便得了一顶“卖国贼”的帽子。他为京师湖南会馆所题的匾额也被砸碎,他自己也一再为津案办理过柔表示歉疚。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忧郁中离开人世。

    生前死后,曾氏将这顶“卖国贼”的帽子顶了一百多年,直到近十多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视野大为开阔,思想也大为开放,因而对曾氏办理天津教案的处境,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体谅。看来,从曾氏头上拿下这顶帽子的时候,已为期不远了。

    写作简析 委心曲意,向为常人所不愿接受;若为群体为国家而委曲,即便自己不愿意也得硬着头皮接受。要将这层道理说明白,则需委婉道来,曲折尽意。此种文章极不好做。此折在“委婉”“曲折”上颇费了一番心机。

    要言妙道 兵端决不可自我而开,以为保民之道;时时设备,以为立国之本。二者不可偏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