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原折 复审凶犯行刺马新贻缘由仍照原拟分别定拟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九日

    奏为会同复审凶犯行刺缘由,请仍照原拟罪名及案内人犯按例分别定拟,恭折会奏,仰祈圣鉴事。

    内阁抄出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二日奉上谕:『魁玉、张之万奏,审明谋杀制使匪犯,情节较重,请比照大逆问拟,并将在案人犯分别定拟罪名一折。据称凶犯张汶祥曾从发逆,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戮伊盗伙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适在逃海盗龙启沄等,复指使张汶祥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泄恨,张汶祥被激允许。该犯旋至新市镇私开小押,适当马新贻出示禁止之时,遂本利俱亏,追念前仇,杀机愈决。同治七、八等年屡至杭州、江宁,欲乘隙行刺,未能下手。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众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等语。马新贻以总督重臣,突遇此变,案情重大。其张汶祥所供挟恨各节,暨龙启沄等指使情事,恐尚有不实不尽。若遽照魁玉等所拟,即正典刑不足以成信谳,前已有旨令曾国藩于抵任后会同严讯,务得实情。着再派郑敦谨驰驿前往江宁,会同曾国藩将全案人证详细研鞫,究出实在情形,从严惩办,以伸国法。随带司员,着一并驰驿。』钦此。

    臣郑敦谨遵于十一月十七日请训后,赶即束装率同随带司员星驰就道,因沿途雨雪阻滞,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行抵江宁,会商臣曾国藩将全案人证逐一传齐。臣郑敦谨督饬司员刑部满郎中伊勒通阿、汉郎中颜士璋,臣曾国藩札委江安粮道王大经、江苏题补道洪汝奎会同审讯。先将凶犯素识之陈养和、陈淀甲、王星三,并凶犯之同居妻嫂罗王氏、亲戚王张氏,及结案后续获之武定帼、姚安心等,隔别研鞫,详细推求。于凶犯张汶祥私通海盗,屡次代为销赃;并发逆扰后,该犯之妻罗氏携带资财改嫁吴姓,该犯逃回查知控县,只断还罗氏,未得追出资财;及闻巡抚阅边,欲借呈词耸准倾陷吴姓,又未蒙收审,吴姓得计复勾引罗氏逃走,嗣经该犯追回逼使自尽,该犯仍时常怨恨;后在湖州新市镇私开小押店,又折本闭歇;迨同治七年二月往杭州一次,八年九月往江宁一次,九年春间该犯贫苦无奈,于四五月间在军犯陈淀甲等小铺帮忙,至六月初九日该犯声称欲往江宁访友,携带洋银数元并随身衣被,即由新市镇起身前往各等情供指明晰,历历如绘,而如何到宁,如何行刺,则供不知悉。

    复提讯容留该犯居住之周广彩,曾寓该犯之朱定斋、张全,并与该犯同船到宁指送投店之柯春发等,严究该犯当日在船在店踪迹:有何人来往,向何处行止。据柯春发供称:六月十一日与张汶祥在苏州搭船相遇,同船八日,见其常约同船人斗牌,闲谈时自夸其能,可以投效出力,并未吐露别情。朱定斋供称,张汶祥于六月十九日到店,令其找保,延至七月初二日并未找得保人,即将其辞出。张全供称,张汶祥于七月初二日到店,延至初九日,亦因未找得保人不留。周广彩供称,张汶祥于七月初七、八日到伊饭铺用饭,每餐计钱二十余文,据称访友未遇,欲借伊铺暂住,言明每宿交钱十文。伊见其光景甚苦,一时应允。随于初九日到铺,每日吃饭住店共钱五十余文各等语。研诘再四,均供并未见有来往相熟之人。

    臣等复饬承审各员,将案内人证旁引曲喻,逐细搜求,别无异说。惟据陈养和、武定帼及罗王氏供出发逆头目陈世漋,于攻打宁波时,用红旗并护军告条保护该犯房产,后将该犯约去带队,曾随陈世漋攻打诸暨县包村。陈世漋被杀,该犯帮同头目王树勋等窜扰安徽、江西、广东、福建四省,迨贼陷漳州后,该犯始同时金彪逃出。细诘属实,遂监提张汶祥,严究行刺根由。该犯语言狂悖。据称,马总督系回教中人,闻其与甘肃回匪勾通,伊起意刺杀,系属报效。当严谕以前督臣马新贻素性忠直,且受国厚恩,该犯有何凭据敢污蔑大臣。该犯又称,系马总督差弁时金彪告知。迨提同时金彪当堂质对,该犯始犹狡赖,及用严词呵斥,反复驳诘,该犯理屈词穷,无可置辩。当即加以刑讯,复据供称,因为马总督家系回教,伊料行刺必得重罪,因而捏词诬陷。又扳时金彪作证,希冀轻减罪名。察其所供情节,恐有不实不尽,随即一面熬审诘问主使情由,一面调到凶刀,令当时抢获凶刀之方秉仁看视属实,即饬传谙练仵作当堂查验,确系佩带小刀,刃锋白亮,量视血荫,计透入三寸五分,验无药毒。又饬取前督臣马新贻受伤衣服四件,均有浸成血片,方圆大小不等,按原衣刀痕比对受伤部位,查系右肋近下,当取具仵作切结,及官医当日诊视伤痕验状存案。连日熬审,该犯狂悖言词及刁狡伎俩未能得逞,渐有输服认罪情状。即据供认,听受海盗指使,并挟私怨行刺,及时金彪等先后容留详细情形,仍与原供无异。

    臣等亲提复讯。缘张汶祥籍隶河南汝阳县,时金彪籍隶河南杞县,刘学籍隶安徽寿州,周广彩籍隶湖北汉阳县。道光二十九年间,张汶祥折变家产货买毡帽,至浙江宁波贩卖,适遇已故军犯罗法善,问系同乡,渐相熟识,因在宁波放印子账生息,即娶罗法善之女罗氏为妻,生有一子二女。子名长幅即幅糠。长女名宝珍,已许唐姓为妻。次女名秀珍,许给王庆恒为妻,过门童养。至咸丰年间,张汶祥开小押店生理,随雇陈养和在店帮伙。十一年十一月发逆将至宁波,张汶祥将衣服银两并洋钱数百元装入箱只,交罗氏带同子女出城避乱。张汶祥与陈养和在店看守。有与该犯素识之陈世漋,在贼中充当后营护军,贼陷宁波时,暗差王树勋至张汶祥铺内保护,门口插贼旗一面,并贴护告条一张,得免抢掠。迨城中遍立贼馆,随将张汶祥约去,并将陈养和裹胁同行。后陈世漋带同张汶祥攻打诸暨县包村,经包村团众将陈世漋轰毙,张汶祥幸免,曾向陈养和告知。陈养和后遇便逃出。张汶祥在伪侍王李世贤队下为后营护军,窜扰安徽、江西、广东、福建等处。同治三年九月间,贼陷漳州,时金彪被掳,张汶祥询系同乡,代求免死留在一处。张汶祥因见贼势不支,暗与时金彪商议同逃,至十二月间乘便同时逃出,投提督黄少春军营剃发,欲献计破贼报效。该营以无确保未收,酌给盘费回籍。张汶祥失志,又同时金彪由厦门行至福州。

    四年春间,时金彪经人荐至浙抚马新贻署中当差,张汶祥在福州当勇,后随搭李姓海船回至宁波。查知罗氏被吴炳燮奸占,并骗去银钱。至六月间控经鄞县,讯系罗氏改嫁,断令将罗氏领回,银钱无凭讯追,张汶祥心怀不甘。又因穷苦无法,向素识之王老四、陶孝扬、吴建工、武德沅等,及王老四转托相识之龙启沄、李沅和、杨中和等,各帮给钱文,又开小押店营生,并代贼消赃图利。后张汶祥同龙启沄等来往熟识,随听从龙启沄、王老四、李沅和、李海、杨中和乘坐陶湘帼海船,一共七人往定海一带行劫,未经得手。龙启沄等即投入南田大股海寇伙内,张汶祥仍回宁波。

    至五年正月,浙抚马新贻阅边至宁波,张汶祥起意借巡抚威力,倾陷吴姓,随写呈词拦舆喊控,欲耸动巡抚准为严追银钱。马新贻掷还呈词未准。吴炳燮闻知得意,向人谈笑,又乘间勾引罗氏逃走。经张汶祥控府批县追出罗氏给领,张汶祥忿极,逼令罗氏自尽。是年九月间,张汶祥与龙启沄、王老四在酒铺会遇。张汶祥以告状未准,遂致吴姓欺辱,现在人亡家败等情向述。龙启沄等亦告述从前投入南田大股,不幸遇马巡抚派兵往捕,陶湘帼、李沅和、李海、杨中和等均被杀死,伊等幸得逃回。又夸张汶祥素讲朋友义气,可以为众人报仇,并可泄自己忿恨。张汶祥被激允许遇便下手。各散。

    六年七月间,张汶祥闻陈养和在湖州新市,生意甚顺,即将子女托罗王氏照管,找至新市欲伙开小押。经陈养和告知,现值马巡抚出示,禁止小押,招人多开当铺,如欲仍开押店,只好小做。张汶祥遂租房屋开张,迎接妻嫂罗王氏带伊子女同来新市。嗣该处土棍以违禁私开,屡向讹诈,遂致本利俱亏,张汶祥贫极愈忿。七年二月间,至杭州,访知时金彪在巡抚衙门当差,暗喜。即往见时金彪,托其谋求衙门差使,并未告知别情。时金彪以巡抚已升浙闽总督,无从代谋差使,因念旧情,留在署中款待两日。张汶祥未能下手,仍回新市。

    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张汶祥访闻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即托言访友行至江宁。探知时金彪已随升任藩司李宗羲进京,正虑无由到总督署内,瞥见督署墙上贴有每月二十五日考课武弁榜文,以为得计。九月二十五日,张汶祥至箭道窥伺,见总督散时标下多人拥卫,又虑棉衣护体,未敢妄动。心中暗计,俟来年夏间衣衫单薄再图下手,于是又回新市。

    九年四月间,张汶祥暂在陈淀甲等铺内帮忙。至六月初九日,由新市上船,初十日下午至苏州搭换船只,十一日开行,十八日抵江宁,十九日进城,先住朱定斋客寓,待至考期往箭道窥探情形。后又辗转挪至周广彩饭店,暗将小刀磨利。七月二十五日张汶祥早往等候,时因天雨改迟一日。及二十六日卯刻,前督臣马新贻在署右箭道演武厅校射,向准应课武弁随带夫役,并许众人出入观看。至巳刻马新贻校毕,从演武厅后步行,由西角门回署。张汶祥在角门外偏南立待,适有前督臣马新贻同乡武生王咸镇跪道求帮,即经武巡捕叶化龙等拦问。马新贻仍向前走,甫至西角门口,张汶祥即拔身带小刀,乘众不备,口内呼冤。用刀猛力扑戳,致伤前督臣马新贻右肋近下。前督臣被伤声喊,差弁方秉仁上前立将凶犯张汶祥拿住,夺获凶刀。中军副将喻吉三闻信,带同差弁将该犯捆缚。马新贻救治无效,至次日身故。据方秉仁拿获张汶祥时,该犯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之语。屡经执此语严鞫,该犯坚称实因常受龙启沄诸人帮助,令伊代朋友复仇,即为自己泄恨。该犯前曾受人恩惠,既经龙启沄等指令报仇,故当时被获时说出此语,实无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谋之人。该犯家内贫苦,并无存蓄,业经前次委员查明该犯到江宁后,日用只钱数十文,亦经客店供晰。臣等再三研讯,该犯所供坚执如前,业经熬审二十余日之久,该犯屡次绝食,现已仅存一息,奄奄垂毙,倘旦夕殒命,转得幸逃显戮,自应迅速拟结。

    查律载,谋杀制使者斩。律注云『决不待时』。又,谋反大逆者,凌迟处死,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又,例载,反逆案内子孙实系不知谋情者,无论已未成丁,均解内务府阉割,发往新疆给官兵为奴。又,同治九年奏定续纂条例内开例内载明,应发新疆等处者,俱改发极边足四千里充军,系为奴人犯到配后,加枷号六个月。又,容留外省流棍者,照勾引来历不明之人例,发近边充军。又,奏定续纂条例内开,住户开设烟馆,照开场聚赌例治罪,应杖一百徒三年。又,不应为而为事理,重者杖八十各等语。

    此案张汶祥先经私开小押代贼消赃,后复随发逆打仗窜扰数省,迨幸免后,又听从海盗行劫。嗣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谋妻,业经断还,乃以未得追给银钱,敢于马新贻在浙抚任内阅边时,拦舆妄控,欲借呈词耸准倾陷吴姓。马新贻因非重情不为收审,本属照例办理。该犯辄怀恨在心,继以感受龙启沄等资助,胆敢允许为伙贼泄怨,甘犯法纪。至巡抚出示禁止小押招人开张典当,尤为便民之计,亦复因怨成仇。漏网余生复萌野性,业已两次阴谋行凶,未经得便,仍敢潜至江宁窥探总督校射已毕,常步行回署,遂混入署旁箭道乘间逞凶,将前督臣马新贻刺伤殒命。若按谋杀制使律,拟斩应决不待时。该犯曾随发逆打仗,又敢刺害兼圻大员,穷凶极恶,诚如圣谕实属情同叛逆,自应按谋反大逆律问拟。张汶祥应即照谋反大逆凌迟处死律,拟以凌迟处死。恭候命下,即将该犯绑赴市曹,明正典刑,以彰国法而快人心。

    该犯之子张长幅即幅糠,上年获案时年甫十一,现年十二岁,年幼无知,实系不知谋情。应如原审所拟,照反逆案内子孙实系不知谋情者,无论已未成丁,均解内务府阉割,发往新疆给官兵为奴例,拟即解送内务府,俟阉割后发往新疆为奴,仍照奏定条例改发极边足四千里充军,系为奴人犯到配后,加枷号六个月。惟张长幅年甫十二,尚未成丁,应请于到配后,从宽免其枷号。该犯之女宝珍、秀珍,均许嫁已定,亦不知情,应如原拟照律各归其夫。该犯所供,世代单传,别无亲属,亦无财产,应行知河南原籍,查明办理。

    时金彪前在巡抚署内当差,张汶祥至杭州闻知,到署相访,欲窥便行刺。时金彪并不知情,惟抚署重地容留两日,事虽未发,情不可恕。把总时金彪亦应如原审所拟,革去把总,比照容留外省流棍,照勾引来历不明之人,发近边充军例,拟发近边充军。该犯虽系把总,并未食俸,应照常人一体办理,即行发配。周广彩开张歇店,不知别情,惟未能查明来历留张汶祥住店存身,致酿祸变,亦应如原审所拟,如容留外省流棍照勾引来历不明之人,发近边充军罪上减一等,拟杖一百,徒三年。朱定斋,张全与张汶祥来店,即令找保,后虽因无保辞出,究已容留数日,应与送张汶祥投店之柯春发,均如原拟照不应重律,各拟杖八十,折责发落。刘学充当督署轿头,因讹赌革退,乃复开设烟馆,按开设烟馆照开场聚赌例,罪止满徒。该犯复指引王咸镇跪道求帮,适在凶徒乘机行刺之先,虽讯无同谋情事,究属玩法。刘学应请照开设烟馆于开场聚赌满徒例上加一等,拟杖一百,流二千里,到配折责安置,所有军流徒罪各犯,即由犯事地方定地发配。武生王咸镇已经前督臣马新贻两次帮给钱文,并不即时回籍,又复听刘学指引,跪道求帮,虽讯不知情,殊属不安本分,亦如原拟革去武生,免其发落。陈养和被贼裹胁后,随乘间逃出,应照不忘故土乘间来归例,免其治罪。罗王氏系张汶祥妻兄之妇,因代管子女与该犯同居,不知谋情。律无同居外亲无服妇女缘坐之文,应与王张氏均毋庸议,俟案结后,饬令回籍。续获之武定帼、姚安心讯无别情,并与讯无不合之家丁张荣,均无庸议。军犯陈淀甲、徒犯王星三,仍解交原配安置。张汶祥之凶刀衣物等件,案结后收存县库备查。海盗龙启沄等,业经行文浙省密拿,仍请旨饬下浙江巡抚,一体严拿务获另结。

    至初审原奏声称,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武巡捕官叶化龙、唐得金,差弁方秉仁、刘云青、朱信忠、潮枝桂、冉雄彪、蒋金鳌、王长发、费善乐等,本有捍卫稽查之责,惟突遇凶匪行刺,力难保获。尽先守备方秉仁首先拿获凶犯,守备刘云青、把总朱信忠、武生潮枝桂帮同获犯,功过尚足相抵,请免置议。提督衔记名总兵前署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督同随弁登时将凶犯捆缚,武巡捕官花翎尽先游击叶化龙,因拦问求帮之王咸镇,以致赶救不及,酌量情形,拟请将喻吉三革去提督衔,降二级调用,叶化龙降二级调用,武巡捕把总唐得金、差弁千总费善乐、马兵冉雄彪、王长发、蒋金鳌均请斥革,以示惩儆等语,应仍如所拟惩办。除全案供招咨送军机处备查,并分咨刑部存案外,所有臣等会同复审仍照原审定拟缘由,是否有当,谨恭折由四百里驰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再,臣郑敦谨于拜折后,即率同随带司员回京复命,合并陈明。谨奏。

    译文

    复审凶犯刺杀马新贻的缘由仍旧按照原先所拟分别定案折

    为会同复审凶犯行刺缘由,请仍旧按照原先拟定的罪名以及案内犯事人员按照律令分别定案事,恭折会奏,请求圣上鉴察。

    内阁抄出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二日所奉的上谕:“魁玉、张之万所奏审明谋杀总督使臣匪犯,情节较重,请依照谋反案拟刑,并将在此案中的所有犯事人员分别确定罪名一折。据奏折所说,凶犯张汶祥曾投长毛,又勾通海盗,因为马新贻先前在浙江巡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时杀戮他的伙伴很多。又因为他的妻子罗氏为吴炳燮勾引诱骗出逃,他曾在马新贻巡视边地到宁波时拦轿呈递状子,没有获得受理,该犯心怀怨恨。恰好在逃海盗龙启沄等人,又煽惑张汶祥,说为同伙报仇,也就是为自己泄恨。张汶祥为此话所激,遂答应下来。该犯随后到新市镇私自开一个小当铺,又适逢马新贻发出禁止私开当铺的告示,于是本利俱亏,想起先前的仇恨,谋杀的念头愈加坚决。同治七年八年多次到杭州、江宁,打算找空子行刺,没有机会下手。今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众人混进总督衙门,突然冲出人群行凶。再三当面审讯,张汶祥始终不改口。他招供并没有别人指使等情况,尚属可信等等。马新贻作为总督重臣,突然遭遇此变,案情重大。所说的张汶祥所供挟恨各节以及龙启沄等指使情事,可能尚有不实不尽之处。若即照魁玉等所拟定以正典刑,还不足以够成铁案,先前已有旨令曾国藩在到任后会同严讯,务必获得实情。着再派郑敦谨迅速由驿道前往江宁,会同曾国藩将全案人证详细研究审核,审出实在情形,从严惩办,以伸国法。郑敦谨所随带的司员,也一并迅速就道。”钦此。

    臣郑敦谨在十一月十七日请求训示后,当即整装率同随身所带的司员星夜迅速就道,因为沿途雨雪阻滞,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到达江宁,会商臣曾国藩,将全案人证一一传到。臣郑敦谨督促司员刑部满郎中伊勒通阿、汉郎中颜士璋,臣曾国藩下札委派江安粮道王大经、江苏题补道洪汝奎会同审讯。先将凶犯素识的陈养和、陈淀甲、王星三,以及与犯同住的妻嫂罗王氏、亲戚王张氏,及结案后继续捕获的武定帼、姚安心等隔离审讯,详细推求。对于凶犯张汶祥私通海盗,屡次代海盗销赃;以及长毛扰乱后,该犯之妻罗氏携带资财改嫁给吴姓男人,该犯逃回调查得知后向县衙控告,县衙只将罗氏断还,没有追回资财;以及听说巡抚巡阅边地,想借上呈词来达到倾陷吴姓男人的目的,又没有获得受理,吴姓男人得逞再次勾引罗氏逃走,以后经该犯追回逼迫罗氏自尽,该犯时常怨恨;后在湖州新市镇私自开设小当铺,又亏本关闭;直到同治七年二月去杭州一次,八年九月去江宁一次,九年春间该犯因贫苦无奈,于四五月间在军犯陈淀甲等人的小铺里帮忙,到六月初九日,该犯声称想去江宁访友,携带洋银数元及随身衣被,即由新市镇起身前往等等各种情况招供明白,历历如绘,至于如何到达江宁,如何行刺,则招供说不知道。

    再次提审留该犯居住的周广彩以及曾经留住该犯的朱定斋、张全和与该犯同船到达江宁指引送他投店的柯春发等人,严厉追究该犯当时在船上在旅店的踪迹:有何人来往,向何处行止。据柯春发招供:六月十一日与张汶祥在苏州搭船相遇,同船八天,见他常约同船人赌牌,闲谈时夸耀自己能干,可以投效别人为其出力,并未吐露别的情况。朱定斋供称,张汶祥于六月十九日到店,令他找保人,拖延到七月初二日并没有找到保人,于是将他辞出。张全供称,张汶祥于七月初二日到店,延至初九日,也因没有保人而不得留居。周广彩供称,张汶祥于七月初七日、初八日到他的饭铺吃饭,每餐用钱二十多文,据说访友未遇,想借他的饭铺暂住,说明每宿交钱十文。他见张光景很苦,当即答应。随后于初九日到饭铺,每日吃饭住店共用钱五十多文等等。再四追问,周都供称没有见到张有往来熟悉的人。

    臣等又命令一同担负审讯的各位官员,将此案里的人证从旁引发多方晓谕,逐项逐节细细搜求,再没有别的说词。惟据陈养和、武定帼及罗王氏供出长毛头目陈世漋,在攻打宁波时,用红旗及护军告示条保护该犯房产,后将该犯约去带队,曾随陈世漋攻打诸暨县包村。陈世漋被杀,该犯帮同头目王树勋等人窜扰安徽、江西、广东、福建四省,直到贼人攻陷漳州后,该犯才与时金彪逃出。细细盘问,所供情况属实。于是从监狱中提出张汶祥,严厉追问他行刺的根由。该犯语言猖狂悖乱。

    据张供称,马总督是回教中人,听说马与甘肃回匪勾通,张才有行刺的想法,这是报效朝廷。当即严厉训诫张:前总督马新贻一向忠直,且受国家厚恩,有何凭据胆敢诬蔑大臣?该犯又说,是马总督的差弁时金彪告知的。等到与时金彪当堂面对时,该犯开始狡赖,等到用严词呵斥,反复驳斥诘问时,该犯理屈词穷,无可置辩。当即给张加刑具审讯,再次根据张供说,因为马总督家里是回教,他知道行刺必得重罪,故而捏造供词来诬陷。又扳来时金彪作证,希望减轻罪证。看他所供的情节,担心有不实不尽之处,随即一面熬夜审问主使情由,一面调来凶刀,令当时抢到凶刀的方秉仁验看属实,即下令传熟练检验人员当堂查验,的确是他所佩带的小刀。刀刃白亮,测量血浸度,估计透入三寸五分,经检验无药毒。又下令取来前总督马新贻受伤时所穿的衣服四件,都有被浸透的血片,方圆大小不一样,将原先穿的衣服的刀痕与受伤部位对照,查明是贴近右肋的下部,当即取得检验人员的具结,以及法医当天诊断伤痕的纪录入案情卷宗。连日苦审,该犯狂悖的言词及刁狡的伎俩没有能得逞,渐有服输认罪的表现。根据他的招供,听从海盗指挥,且挟私怨行刺,以及时金彪等人先后收容留住等详细情况,依旧与原供没有不同。

    臣等人亲自提出该犯复审,讯明案中的缘由。张汶祥的籍贯为河南汝阳县,时金彪的籍贯为河南杞县,刘学的籍贯为安徽寿州,周广彩的籍贯为湖北汉阳县。道光二十九年间,张汶祥变卖家产做起卖毡帽的生意,到浙江宁波贩卖,恰遇到已故军犯罗法善,言谈中得知是同乡,逐渐相互熟悉,因为张要在宁波发放印子账生利息,于是便娶罗法善的女儿罗氏为妻,生有一子二女。子名长幅即幅糠。长女名叫宝珍,已许一个姓唐的为妻。次女名秀珍,许给王庆恒为妻,已过门做童养媳。到咸丰年间,张汶祥做小抵押生意,随即雇陈养和在店里做伙计帮忙。咸丰十一年十一月长毛将要来宁波,张汶祥将衣服银子及洋钱数百元装入箱内,交给罗氏,让她带同子女出城躲避。张汶祥和陈养和住在店里看守。有一个与该犯素日相识的人名叫陈世漋,在长毛军中充当后营护军,长毛陷落宁波时,暗地里差遣王树勋到张汶祥店铺内保护,门口插着长毛的旗帜一面,并贴着保护布告一张,张的店铺得以免除抢掠。等到城里到处建立长毛的营馆时,便将张汶祥约去,并将陈养和挟持同行。后陈世漋带着张汶祥攻打诸暨县包村时,包村团众将陈世漋轰毙,张汶祥幸免,曾经对陈养和告知此事,陈养和后来遇到方便时逃出城。张汶祥在伪侍王李世贤部下为后营护军,窜扰安徽、江西、广东、福建等处。

    同治三年九月间,长毛陷落漳州,时金彪被掳掠,张汶祥代为请求免他一死而与自己留在一处。张汶祥见长毛的势力已不可支撑下去,暗中与时金彪商议一同逃出,到十二月间便趁机同时逃出长毛部队,投到提督黄少春的军营,剃去头发,打算献计攻打长毛来作为报效。该营因他们没有可靠担保而没有收留,适当给了点盘费,让他们回原籍。张汶祥的想法不能实现,又与时金彪由厦门走到福州。

    同治四年春间,时金彪经人荐举到浙江巡抚马新贻衙门里做事。张汶祥在福州做团勇,后搭坐一个姓李的人的海船回到宁波。查明得罗氏被吴炳燮奸占,并被骗去银钱。到六月间,张便到鄞县控告,经县衙门审讯,知罗氏是改嫁,便断定将罗氏领回,银钱则无凭据追回。张汶祥对此判定不甘心。又因为穷苦无法子可想,便向素日所认识的王老四、陶孝扬、吴建工、武德沅等人,以及因王老四转托而相识的龙启沄、李沅和、杨中和等人借贷,各自帮助给些钱文,又开起小抵押铺谋生,并代盗贼销赃而从中图利。后来张汶祥与龙启沄等人来往多熟识了,随即听从龙启沄、王老四、李沅和、李海、杨中和乘坐陶湘帼的海船,一共七个人到定海一带打劫,没有得手。龙启沄等人则投入南田大股海盗团伙内,张汶祥依旧回到宁波。

    到了同治五年正月,浙江巡抚马新贻巡阅边地来到宁波,张汶祥打起了借巡抚威力倾陷吴炳燮的主意,随即写好状纸拦轿喊控,想借此打动巡抚,允准他严加追索银钱。马新贻将状纸掷回未予允准。吴炳燮听说后心里得意,对别人笑谈此事,又趁机勾引罗氏逃走。经张汶祥向府衙控告,由府衙批示县衙,追出罗氏由张领回。张汶祥愤怒已极,逼迫罗氏自尽。这年九月间,张汶祥与龙启沄、王老四在酒店相遇。张汶祥把告状未准,于是招致吴炳燮欺辱,现在家败人亡等情况告诉龙启沄等人。龙启沄等人也把先前投靠南田大股海盗团伙,不幸遇到马巡抚派兵追捕,陶湘帼、李沅和、李海、杨中和等都被杀死,他们几个侥幸逃回的情况也告诉张。龙又夸张汶祥一贯讲朋友义气,可以为众人报仇,同时也可泄自己的忿恨。张汶祥被龙所激将,答应遇到方便时下手。当时各人自行散去。

    同治六年七月间,张汶祥听说陈养和在湖州新市,生意做得很顺利,即将子女托付罗王氏照管,自己找到新市,想合伙开小抵押铺。经陈养和告知,现正当马巡抚贴出告示,禁止小抵押,招人多开设当铺,如果依旧开押店,只好小做。张汶祥于是租下房屋开张,将妻嫂罗王氏及他的子女一同接来新市。后来遇到该处地痞,以张违禁私开为由,屡屡向他讹诈,于是本利俱亏,张汶祥贫困到了极点,因而愈加忿恨。同治七年二月到杭州,访查得知时金彪在巡抚衙门做事,暗喜。即刻前往衙门见时金彪,托他在衙门谋个差事,并将别后的情况告诉时。时金彪说巡抚已升为闽浙总督,无法代为谋事,因为念及旧情,留他在衙门中款待两天。张汶祥没能够下手,依旧回到新市。

    同治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张汶祥访查听说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即以访友为托词来到江宁。探知时金彪已随同升任藩司的李宗羲进京,正担心没有借口进到总督衙门内时,瞧见总督衙门墙上贴有每月二十五日武员考试的榜文,以为得到了好机会。九月二十五日,张汶祥到箭道边窥伺,见考试散时总督身边有多人环拥保卫,又考虑到有棉衣护体,未敢妄动。心中暗暗谋计,等到明年夏间衣衫单薄时再图谋下手,于是又回到新市。

    同治九年四月间,张汶祥暂时在陈淀甲等人的铺子里帮忙。到六月初九日,由新市上船,初十日下午到苏州换船,十一日开行,十八日到江宁,十九日进城,先住在朱定斋客寓,等到考期到时前往箭道窥探情况。后又辗转搬到周广彩饭店,暗暗地将小刀磨锋利。七月二十五日张汶祥早早地便去等候,因天雨考试推迟一天。到二十六日卯刻,前总督马新贻在衙门右边箭道演武厅考试射技,考场一向允准应考的武员随带夫役,并许可众人出入观看。到巳刻马新贻考试完毕,从演武厅后步行由西角门回衙门里。张汶祥在西角门外偏南处站立等待,恰有前总督马新贻同乡武生王咸镇跪在道旁请求帮助,当即打发武巡捕叶化龙等人拦住王并询问。马新贻依旧向前走,刚到西角门口,张汶祥立即拔出随身带的小刀,乘众人不防备,口里喊着“冤枉”,用刀猛扑向马戳去,刺伤前督臣马新贻逼近右肋下部。前总督被刺伤时大声呼喊,差弁方秉仁上前立刻将凶犯张汶祥拿住,夺获张手中的凶刀。中军副将喻吉三闻信,带同差弁一道将该犯捆缚。马新贻抢救无效,于第二天亡故。

    据传方秉仁拿获张汶祥时,该犯说过“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话。屡次将这个话严讯张汶祥,该犯坚称确实因为常常得到龙启沄等多人的帮助,令他代朋友复仇,也就是为自己泄恨。该犯先前曾受人恩惠,既然是通过龙启沄等人指令报仇,故当时被抓获时说出此话,确实没有另外的主使人及知情同谋人。该犯家中贫苦,并无积蓄,已经由前次委员查明。该犯到江宁后,每天用的钱只有数十文,也经客店证实。臣等人再三仔细审讯,该犯所招供的东西都跟过去一样,已经熬审二十多天之久,该犯屡次绝食,现已仅存一息,奄奄待毙,倘若旦夕之间死去,反而得以侥幸逃脱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杀头示众,故而应该迅速结案。

    查律令所载,谋杀总督使臣者斩首。律令旁注“决不等待时令”。另外,谋反大逆者,以凌迟处死,若女儿已经定下婆家,则归其丈夫。另外,案例所载,谋反大逆案内子孙确实不知情的,无论成人未成人,都解往内务府阉割,再发往新疆给官兵为奴。另外,同治九年奏定的续纂条例内开例中载明,应发往新疆等处者,俱改发极端边远到足有四千里之处充军,作为奴隶的人犯到了发配地后,身带枷号六个月。又,收容留住外省流放棍杖者,比照勾引来历不明之人的例子,发往近处边地充军。另外,奏定的续纂条例内开,凡住家户开设烟馆,比照开设赌场聚赌之例治罪,应杖击一百服苦役三年。另外,不应当做的事而做者,情节重的杖击八十等等。

    此案张汶祥先通过私开抵押店代贼销赃,后又随同长毛打仗窜扰数省,待到侥幸免死后,又听从海盗之邀行劫。之后因为他的妻子罗氏被吴炳燮图谋为妻,已经判定归还,竟以未得追回银钱为由敢于在马新贻浙江巡抚内阅边时拦轿妄控,打算借状纸获准来倾陷吴炳燮。马新贻因为不是重案不予收审,本属按例办理。该犯却因此怀恨在心,继则因为受到龙启沄等人的资助,胆敢答应为贼伙泄忿,甘犯法纪。至于巡抚贴出告示禁止抵押招人开典当铺,尤其为便民之策,也再次使该犯因怨而生仇。漏网之后的人再次萌发野性,已经两次阴谋行凶,未能寻到机会,以至于胆敢偷偷来到江宁,窥探总督考试射技结束后常步行回衙门,于是混入衙门旁边箭道,乘机逞凶,将前任总督马新贻刺伤殒命。若按谋杀总督使臣的律令,拟定斩首,立即执行不等时令。该犯曾随同长毛打仗,又胆敢刺杀兼圻大员,穷凶极恶,诚为圣旨所说情同叛逆,自应按照谋反大逆的律令定罪。张汶祥应当即比照谋反大逆之罪凌迟处死的律令,定以凌迟处死。恭候命下,即将该犯绑赴街市,明正典刑,以彰显国法而大快人心。

    该犯之子张长幅即幅糠,去年发案时年纪才十一岁,现年十二岁,年幼无知,确实属不知谋情。应如原审所拟定的,比照谋反大逆案内子孙实为不知谋情者,无论成年未成年,均解内务府阉割,发往新疆给官兵为奴之例,判定立即解送内务府,等阉割后发往新疆为奴,仍照奏定条例改为发配极端偏远到足有四千里地充军,作为奴隶的人犯到达发配地后,带上枷号六个月。只是张长幅年才十二,尚未成人,应请于到达发配地后,从宽免去他的枷号。该犯之女宝珍、秀珍,都已有婆家,也不知情,应如原先所拟照律各归其夫。据该犯所供,世代单传,别无亲属,也无财产,应当行文告知河南原籍查明办理。

    时金彪先前在巡抚衙门做事,张汶祥到杭州时得知,到衙门寻访,打算找机会行刺。时金彪并不知情,只是巡抚衙门重地容留两天,事情虽不是发生在那个时候,但情理上不可宽恕。把总时金彪也应如原审所拟定的,革去把总一职,比照容留外省流放棍杖者,照勾引来历不明之人,发往近处边地充军例,拟为发往近处边地充军。该犯虽是把总,但并未拿朝廷的俸禄,应当比照普通百姓一样办理,立即发配。周广彩开旅店,不知别情,只是未能查明来历留张汶祥住店存身,以致酿成祸变,也应如原审所拟,如同容留外省流放棍杖者,比照勾引来历不明之人,发往近处边地充军罪上减一等,即拟定为杖击一百,服苦役三年。朱定斋这个人,在张全与张汶祥投店时,即令他们找保人,后来虽然因无保而辞去,但毕竟已容留数日,应与送张汶祥投店的柯春发一样,均如原拟比照不应重律,各人杖击八十,责令发落。刘学充当总衙门轿夫头目,因讹诈赌博遭革退,后又开设烟馆,按开设烟馆比照开场聚赌例,罪止于满徒。该犯又指引王咸镇跪在旁边请求帮助,恰在凶徒乘机行刺之先,虽经审讯没有同谋情事,究竟属于疏忽法规。刘学应当请比照开设烟馆等同开场聚赌满徒例上罪加一等,拟为杖击一百,流放二千里,到达发配地后责令当地安置,比照所有充军流放服劳役的罪犯,即由犯事地方规定发配地发配。

    武生王咸镇已经由前总督两次帮给钱文,并不即时回原籍,又听从刘学的指引,跪道求情,虽经审讯不知内情,但太不安本分,也应如原拟革去武生身份,免予发落。陈养和被贼人挟持后随即乘机逃出,应比不忘故土乘机来归之例,免予治罪。罗王氏为张汶祥妻子的嫂子,因代为看管张的子女与该犯一同居住,不知谋情。律令中无同居外亲无血缘关系的妇女受牵连的文字,应与王张氏一样都不议处,等结案后令其回原籍。后续收监的武定帼、姚安心,经审讯后没有别的情况,与审讯后与案情无关的家丁张荣一道,都不再议处。军犯陈淀甲、徒犯王星三,依旧解往原发配地安置。张汶祥的凶刀衣物等东西,结案后收存于县库以备复查。海盗龙启沄等人,已经下文浙江省秘密捉拿。请求朝廷下令浙江巡抚,共同严格捉拿务求捕获,另外再审。

    至于初审时所上奏折中说到,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武巡捕官叶化龙、唐得金,差弁方秉仁、刘云青、朱信忠、潮枝桂、冉雄彪、蒋金鳌、王长发、费善乐等人,本有保卫稽查的责任,突然遇到凶匪行刺,力难保卫。尽先守备方秉仁首先拿获凶犯,守备刘云青、把总朱信忠、武生潮枝桂帮同拿获凶犯,功过可以相互抵消,请免予议处。提督衔记名总兵前代理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督促并与随身差弁一道将凶犯捆绑,武巡捕官花翎尽先游击叶化龙,因为拦住询问请求帮助的王咸镇,以致赶救不及,适当根据轻重,拟请将喻吉三革去提督衔,降二级调用,叶化龙降二级调用,武巡捕把总唐得金、差弁千总费善乐、马兵冉雄彪、王长发、蒋金鳌均请革除,以示惩罚等意见,应仍如原拟惩办。除全案所有供招咨送军机处备查,并分送刑部存案外,所有臣等人会同复审依旧照原审定拟的缘由,是否妥当,谨恭折由四百里快递奏陈,请求皇太后、皇上鉴察。

    另外,臣郑敦谨在拜折后,即率领随带司员回京复命,一并陈明。谨奏。

    评点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这是曾氏所有存世奏章中文字最长的一篇。其所以长,是因为折子中说的是一桩大案件。案情复杂,所涉事多,不长不足以说清楚。然而,将案情与文字相比,它的简洁明了仍是非常突出的。笔者之所以选取这道奏折,也是想借此为读者提供一份驭繁于简的报告范本,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想通过这桩离奇案件给今人一点历史启迪。

    人们常说清朝有八大奇案,即清初四大奇案和晚清四大奇案。清初的四大奇案为: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嫡、乾隆血脉。晚清的四大奇案有慈安暴卒、杨乃武与小白菜、光绪之死,另一奇案便是这道折子里所说的张文祥刺马。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警卫环绕之时,于总督衙门旁边的比武场上被人刺死。无论是死者的级别之高,还是行刺时的现场之特殊,均为有清一代所从没有过。一时万口传播,流言纷纷,此事成为同治九年秋天整个南京城乃至全国官场的言谈焦点。

    凶手张文祥行刺后并未逃跑,他只说了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话后便束手就擒,甘愿承受极刑。一个与两江总督毫无瓜葛的普通百姓,为什么要行刺呢?他与马新贻究竟有什么血海深仇,情愿与之共亡呢?“养兵”云云,又像是受人所指使,那么,这个人又是谁?此人与马新贻的仇恨又在哪里?所有这些,都必须弄个水落石出才行。朝廷对此案高度重视,一面责令两江地方政府迅速审查,一面派遣刑部尚书郑敦谨亲自带领一班人马南下查办,同时,又任命正在天津办理教案的曾氏为两江总督,接下马所留下的空缺。

    朝廷为什么要让曾氏重回江宁呢?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由李鸿章做直隶总督比曾氏更要适宜。从目前来说,由张秋调往直隶的军队是李鸿章的老部下刘铭传的铭军,跟随着李由秦来直的军队更是淮军的精锐。直隶境内眼下既然主要驻扎的是淮军,由淮军的缔造者来做直隶总督,当然更为合适。从长远来说,加强京畿防卫是朝廷的重要决策。同治七年十二月中旬,曾氏在赴保定任直督期间,在北京受到慈禧太后的多次接见。慈禧在第一次见面时便对曾氏说:“直隶甚是空虚,汝须好好练兵。”第二次接见时谈的几乎全部是军队上的事,再次叮嘱曾氏:“直隶空虚,地方是要紧的,汝须好好练兵。”离京前夕,慈禧又一次接见曾氏。慈禧问:“汝到直隶,办何事为急?”曾氏答:“臣遵旨以练兵为先,其次整顿吏治。”

    可见,慈禧念念不忘的是要曾氏在直隶练兵。但一则直隶积案甚多,曾氏成天忙于此还顾不过来;二则曾氏身体很差,没有精力关注军事,故而到直隶一年多来,并未把练兵事作为第一要务来做。这一点或许让朝廷失望。李鸿章做直督,则有现成的精兵在京畿摆着,可以放下心。故而,李从此时起一直到甲午海战时期止,一口气在直督位置上坐了二十多年,其关键的原因便在于李手下有一支可以拱卫京师的淮军。

    除开这一条外,曾氏之所以重回江宁,是因为曾氏在江南经营多年,部属众多,便于管理。当然,曾氏是南方人,将他调往两江,也多多少少带有照顾患病元老的一层意思在内。

    曾氏于同治九年闰十月下旬抵达南京。在此之前,刺马一案已经漕运总督张之万、江宁将军魁玉为首审讯了很长时间,并有上报给朝廷的奏章。奏章中说凶手张文祥曾投过太平军,后又勾通海盗。马新贻任浙抚期间,既杀过海盗,又拒收张的状纸,又因禁止私开小押店与张结怨。因此,张要杀马报仇。

    这年十二月底,郑敦谨率领一班刑部官员来到南京。曾氏会同郑提讯全案人犯,将此案从头再次审讯。同治十年正月二十九日,曾郑会衔,出具这道奏折。读完此折,可以看出,它与张魁合奏中所说的并无多大的不同,只不过其间的来龙去脉说得较为详细些罢了。曾郑与张魁审讯报告,可视为刺马案的官方版本。但在南京城里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悄悄流传,甚至编成弹词评书公开演出的却有多种版本。

    流传最广的版本为替结拜兄弟报仇说。

    那还是咸丰五年的时候,进士出身的马新贻,当时还只是个代理合肥知县,因县城失守而革职。巡抚福济委托马在庐州办团练。在一次与捻军打仗时,马的团练大败,马也被活捉。活捉马的这支捻军的头目便是张文祥。张有两个结拜兄弟:曹文虎与石锦标。曹精于相术,看准马今后会做大官,遂与张、石商议,放马回去,以此作为投靠马的资本,换取马发迹后的回报。张、石同意。马对天发誓,永不忘三人的大恩大德。于是三人率部与马一道进了庐州团练。马则以此向福济表功,说这支捻军是他招降的,福济因而十分器重马。这支捻军被改编为一营练勇,以马的字号谷山为名,叫山字营,张做营官,曹、石二人分别做了哨官。马仗着山字营屡立战功,频频迁升。

    到了同治四年,马做到安徽布政使。那时山字营裁撤,石回家去了,张、曹依旧留在马的身边。马以亲兄弟待二人。不久,曹将妻子郑氏接来安庆。郑氏生得很美貌,渔色之徒马便起引诱郑氏的歹心。郑氏也看中马一表人材又身为大官,于是两人有了私通。此事曹不知情,张却看出了苗头。不久,马打发曹去寿春办事。待曹走后,马密告寿春镇总兵,说曹暗通捻军,要总兵将曹就地正法。曹一到寿春便被逮捕,第二天便被杀了头。张埋葬曹后,便离开了马,并发誓要替曹报这个大仇。张隐居下来,精练武功,后来终于了此心愿。

    第二个版本为替国家除叛徒说。出生在山东菏泽的马新贻,原是回民的后代,他与他的家人都信回民的天方教。马父是菏泽回民的头领,与新疆一带的回民关系密切。马在带兵与太平军捻军作战的时候,得到新疆回民的有力援助。马因此而屡打胜仗,官运亨通。马对新疆回部心存感激。马的身边有个名叫徐义的卫兵,此人原是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的部下,与同为太平军的张文祥是至交。徐、张都看出太平军成不了气候,同治二年时便同时离开了太平军。徐不久投靠了马,张却一直流浪。后来,张打听到徐的下落,便来见徐。酒席桌上,两人都喝醉了。徐将马准备配合新疆回民夺取清朝江山的绝密消息告诉了张。张认为马是朝廷的叛徒。再后来,张与身为浙抚的马因开小押店事而结下私怨。于是公仇私怨一道报,杀了叛国贼马新贻。

    第三个版本为替清议派除掉洋奴说。咸丰四年,马新贻在上海与小刀会打仗时受了重伤,被士兵们抬到法国人所办的董家渡医院,这家医院的院长为法国人郎怀仁。郎怀仁精心为马治疗。伤好后,马在郎怀仁的引导下,受洗入了天主教。从那以后,法国使馆的人便常对清廷夸耀马,说马是天下罕见的人才。马因此步步高升,四十多岁便做了总督。马对法国感恩不尽,一心一意投靠,是一个地道的洋奴。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爆发后,马上书慈禧,要求严惩肇事津民,并应向法国赔礼道歉,修复使馆教堂。此事引起京师清议派及其领袖醇王奕的恼怒。奕打发人用重金买通江湖浪人张文祥。于是,张将马刺杀了。

    第四个版本为丁日昌之子买人行刺说。江苏巡抚丁日昌的儿子丁蕙蘅是个花花公子,为争一妓女,打死了一富商儿子。富商送上重金,请两江总督马新贻主持公道。马收下银子,让丁日昌自己提出个方案来摆平此事。丁日昌格于压力,不得不处罚儿子。他赔一万两银子给富商,革去儿子的候补道职务,又叫一个参与其事的家丁代其子去边远充军。丁日昌的方案得到了富商的认可,此事就这样了结了。但其子不服气,趁着丁日昌去天津办教案的机会,雇杀手张文祥杀了马新贻。

    这四个民间版本,第二、第三两个版本最不可信。一个普通百姓来为朝廷除叛徒,一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加入天主教,这在当时近于天方夜谈,毫无可信之处。第二个版本可能是张本人的编造,在行刺前或许对人说过。至于第三个版本当属市井百姓的随意编造,信口雌黄。

    第四个民间版本也流传甚广,太常寺少卿王家璧在陕西出差期间都听到了。他为此专门向朝廷出具了一道奏折。折子上说:“闻此言者非臣一人,臣所闻者亦非一人之言。其言时皆相顾叹息,及向根询,则皆畏累不敢尽言。”王家璧也认为依照常理,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事,但联系到前些年云南巡抚徐之铭指使人谋杀陕西巡抚郑尔恒的事来,他又觉得并不是不可能的。又说“丁日昌本系矫饰倾险小人,江南大小官员甚多,此事不疑他人,而独指该抚之子,难保尽出无因”。王家璧因而建议审讯时要特别关注此传闻。朝廷也很重视这个传闻,下令曾氏与郑敦谨悉心推究。曾、郑曾为此专门上折予以否定。

    第一个民间版本将张抬为替朋友报仇的义士。“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话,一向为江湖所津津乐道,但古往今来,愿将自己的性命奉献给已死的朋友者,究竟不多。此版本只可谓聊备一说。

    比来比去,较为可信的还是曾氏在这道折子中所说的缘由,但也很难说是定谳,毕竟市井上的传闻是那么的多,便足以说明此案未解的疑点尚不少。

    五十年前,有一位当时年近九十的老人写了篇文章,叙说他亲眼所见的杀张文祥的法场情景。那时,老人还是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处决张文祥的那天,南京城内万人空巷,纷纷前往法场观看。在许多市民的眼里,张文祥是一条好汉。这条好汉究竟长个什么模样?他将如何面对剐刑这种极为残酷的刑罚?这些,无疑是观望者最感兴趣的事。

    待这位老人与他的父亲来到法场时,早已人山人海,好容易才挤到一个较为合适的地点。老人坐在其父的肩上,因为高,看得比旁边的人清楚。剐刑,就是人们常说的“千刀万剐”,有剐一百八十刀的,还有剐三百六十刀的,像削鱼鳞样的,从犯人的腿部削起,一刀一刀,一直削到胸部、脸部。每削一刀,犯人便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通常不过削十刀八刀,犯人便已经痛得晕死过去,但刽子手还是一刀刀地削下去,削满刀数为止。有的犯人家庭为减少犯人的痛苦,拿钱买通刽子手,一开始便朝犯人胸口刺一刀,让他立即死去。老人在文章中说,他亲眼看到刽子手一刀一刀地削张文祥身上的肉,但张文祥硬挺着,自始至终没有发出一声叫喊,所有观看者无不称赞张文祥是人世间绝无仅有的钢铁硬汉,钦佩他的人更钦佩了。

    老人所叙,自然是真的。张文祥之所以没有叫喊,很可能是刽子手暗中钦佩他,先就来了个一刀毙命,让他少受痛苦。也可能是已在牢狱中度过半年多的张文祥,早已气息奄奄,一刀削下去,来不及叫喊便已晕死。

    最后,还需要给读者指出一点,即本折中的张汶祥,其实应为张文祥。之所以改“文”为“汶”,原出于当时公文一种惯常的书写方式,即对所憎恨者的名字加以改动,以表示自己的仇视。通常的改动方法,是给其名字加水字旁、犬字旁,或加或改个使其组合成的字含贬义的别的偏旁等等。比如此折中的龙启沄应为龙启云,陶湘帼应为陶湘国,张长幅应为张长福,幅糠应为福康等等。

    写作简析 叙事简明扼要,推断令人相信,判决依律而办。这是一篇汇报复杂案件的公文范本。

    要言妙道 据方秉仁拿获张汶祥时,该犯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之语。屡经执此语严鞫,该犯坚称实因常受龙启沄诸人帮助,令伊代朋友复仇,即为自己泄恨。该犯前曾受人恩惠,既经龙启沄等指令报仇,故当时被获时说出此语,实无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谋之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