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在花季少女倩影下-译后记(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卷的翻译工作,也得到法国朋友和普鲁斯特研究者的大力帮助。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理解问题,仍由让·米伊先生陆续解答。例如,书中主人公在巴尔贝克听到犹太人说:chai fu Chakop,老译本译成:你这个断子绝孙的(第288页),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请教米伊先生。他说应理解为:J'ai vu Jacob,书中是在模仿犹太人的发音,因此就译成:我看到了雅各(第314页)。又如法院首席院长的妻子在看到卢森堡王妃后有下列看法:… avec un pied de rouge sur la figure, une voiture qui sentait l'horizontale d'une lieue,老译本译成:……脸上擦的粉有一尺厚,一里开外就能闻到马车味(第250页)。前半部分没有问题,是说王妃脸上涂有厚厚的胭脂,但后面一半却颇为费解。我原以为是说王妃的马车奇长无比。这里的关键是une horizontale这个词。在《新法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中,该词作阴性名词时意为“水平线;水平位”,问了米伊先生后才知道该词的旧义为cocotte(轻佻女子)。事后查了《小罗贝尔词典》(2007年版),该词果然可表示prostituée(妓女),而在《法汉词典》(1982年版)中也有“妓女”这一旧义。句中d'une lieue的意思则是de loin(显然地),因此后半句可译成:那马车的主人显然是轻佻女子(第275页)。除了解答众多疑难之外,米伊先生还向我推荐分析这一卷的两本专著,书名均为《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在花季少女倩影下〉》,一本的作者为阿妮克·布雅盖(Annick Bouillaguet),由纳唐出版社(Éditions Nathan)于1994年出版,另一本由皮埃尔-路易·雷伊(Pierre-Louis Rey)所著,奥诺雷·尚皮翁出版社(Éditions Honoré Champion)于1983年出版。由于我未能在巴黎买到,米伊先生就把自己的书借给我使用。这两本专著对我深入理解《花季少女》和撰写译后记中的分析,都有很大帮助。

    小说中外交家德·诺普瓦先生在谈话中提到一些欧洲国家外交部所在地,其中有奥匈帝国在维也纳的外交部所在地Ballplatz,老译本中译为“乐厅广场”(第28页)。这是德语词,后半部分platz表示“广场”,没有问题,前面的Ball,据《新德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可表示“球”或“舞会”。鉴于瑞士也使用德语,就写信询问2006年在法国开会时认识的瑞士普鲁斯特研究者爱德华·比祖(Edward Bizub)先生。他在回信中说,该词全称为Ballhausplatz,因为过去那里有室内羽毛球场,建议可译为la Place du badminton或la Place du jeu de balle,译成汉语则为“羽毛球广场”。(第36页)

    书中另一地名Carlsbad,老译本按音译,译为“卡尔斯巴德”(第32页)。《小拉鲁斯词典》、《罗贝尔专有名词词典》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均说是美国城市,在加利福尼亚州。在编写书后的地名索引时主要参照让-伊夫·塔迪埃先生主持校勘的七星丛书版《追忆似水年华》的索引,得知这是卡罗维发利(Karlovy Vary)的德语旧称,因德意志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 1316—1378)曾于1370年左右来此而得名。因词典中查不到该词汉译名,就参照《世界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对同为温泉市、亦是德语的捷克城市Marienbad(玛丽亚温泉市)的译法,译成“卡尔温泉(市)”(第41页)。鉴于Charles(查理)相应的德语名为Carl(卡尔),后面的s系构成复合词时所加,所以这“斯”字不能译出。

    七星丛书版中的“人名索引”和“地名索引”,也使我发现一些问题。如princesse de Trézène et de Clèves,老译本中译为“特雷泽公主及克莱芙公主”(第12页),我起初也以为是两个人,在编“人名索引”时发现原来是同一个人,又发现princesse一词为单数,就译为“特罗伊曾和克莱沃的王妃”(第16页)。又如des Carpaccio de San Giorgio dei Schiavoni,老译本中译为“卡帕契奥的系列画《斯基亚沃尼的圣乔治》,以为San Giorgio dei Schiavoni是画作名称。”弗拉马里翁出版社的版本中有注释(第二卷上册第340页注25),表明这是Scuola(学校),七星丛书版中的“人名索引”也证实了这点,只是普鲁斯特把意大利语的degli误写为dei,所以应译为“圣乔治学校”,该校在威尼斯,卡尔帕乔的组画存放其中(第14页)。

    弗拉马里翁出版社的版本中的众多注释,也为理解原文提供了方便。如本卷第二部在谈到维尔帕里齐夫人对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的评论时,有下面一段话:on voyait qu'elle n'hésitait pas à leur préférer des hommes qui, peut-être, en effet, avaient eu, à cause d'elles, l'avantage sur un Balzac, un Hugo, un Vigny, dans un salon, une académie, un conseil des ministres, Molé, Fontanes, Vitrolles…老译本中译为:“看得出来,她毫不犹豫将一些人放在这些作家之上。也说不定那些人由于具有这些品格,确实能胜过巴尔扎克、雨果、维尼式的人物,或在一间客厅里,一次学会上,一次大臣会议上,能胜过莫莱,冯塔那,维特罗尔……”(第258页)从这段译文看,仿佛有一类人既跟雨果等作家比较,又跟莫莱等人比较,而从原文来看,则是维尔帕里齐夫人把莫莱等人跟巴尔扎克等作家进行比较,并认为前者胜过后者,这从弗拉马里翁出版社的版本的注释(第二卷下册第364—365页注51)中可得到证实,因此就译为:“可以看出,她毫不犹豫地认为,跟这些作家相比,她更喜欢另一些人,这些人也许因具备上述优点,确实胜过巴尔扎克、雨果、维尼这样的人,如在一个沙龙、一所学院、一个部长会议上的莫莱、丰塔纳、维特罗尔……”(第283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