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追求与日俱增的业务能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工作时间一长,人容易产生惰性,进而能力降低,要想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为企业创造效益,最需要的是你的业务能力

    保持做主管的状态,要想往高级迈进,需要目标,也需要持续投入。

    追求卓越,拒绝平庸

    你不要过于相信书上的东西,做业务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难以形成统一的模式,要靠自己摸索、体会。

    职场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用实力作证。

    1. 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所雇佣的员工一定要为其所用,也就是说作为员工,必须有一套能拿得出、摆在前面的技术,或者说是专业,而且所拥有的这门技术,必须是过硬的。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从林法则同样适合职场,要想在职场生存、发展,得到别人的肯定,关键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真本领。业务技能精湛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职场成功必备的因素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

    王一新很不满意自己当前的工作,为此感到十分懊恼。有一天,他对朋友李刚说:“我的上司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弄得我在公司里抬不起头来。改天,我一定要先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

    “你对那家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公司的业务窍门完全搞懂了吗?”李刚反问道。

    “没有!”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先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排除复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也不迟。”李刚建议,“你把他们的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王一新听从了李刚的建议。从此便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王一新与李刚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见面了。李刚询问王一新的现状:“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王一新有些得意地说。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李刚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后来你痛下苦功,勤学肯干,工作有了成绩,当然人家会对你刮目相看的。只知抱怨别人,却不反省自己的能力,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啊!”

    职场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用实力作证。付出越多,回报越多,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更上一层楼,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自然也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对于一个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来说,你至少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企业知识。任何人在工作中都不得不涉及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因此,正确地了解企业的概况、企业存在的目的及使命、组织系统、各部门分管职责、规章制度等企业的一般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①公司的历史,如创立背景及创立时间等。

    ②公司的经营理念、方针、目标及经营政策。

    ③公司组织系统、各部门分管职责、有关规章制度。

    ④公司规模(生产能力、职员数量等)、产品及服务等。

    ⑤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运作流程。

    ⑥市场上其他同行的生产、开发情况。

    ⑦公司提供给客户的独特价值。

    ⑧公司的客户是谁?竞争对手有哪些?公司可向竞争对手学习什么?

    ⑨不同商品的销售额和变化如何?

    ⑩企业的各项规定,包括就业规定、工资规定、业务的分担处理、旅费规定等。

    (2)个人职责。要使自己扮演好所任职务的角色,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职务充分了解,从职位基本资料、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工作职责三个方向,深入了解职务的意义。你必须能很明确地回答下列六个问题:

    ①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公司整体工作中所占的位置及扮演的角色。

    ②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知道自己分担的工作范围。

    ③知道自己负有哪些责任,具有哪些权限。

    ④工作上接受谁的命令。

    ⑤知道和自己工作最有关联的部门及关系人。

    ⑥知道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3)专业知识。根据企业内各职位的职责不同,需要完成职责所具备的职能是不同的,而与各职能相对应的专业知识也有所不同。如果你是在人力资源部工作,你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薪资管理实务、如何建立有效率的招聘制度、如何建立有效率的培训制度、如何建立有效率的福利制度、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等。

    2. “细化”自己的特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耶鲁大学有一不成文的规定,校长在每年的入学典礼上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有一年,校长向师生隆重介绍的是一位自称会做苹果馅饼的女生。师生们都感到很奇怪,耶鲁不乏多才多艺之人,为何推荐一个仅仅擅长做苹果馅饼的学生呢?

    校长知道学生们肯定会有此疑问,就解释说,耶鲁大学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填写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为特长,从来没有人填过自己擅做苹果馅饼。因此,这个女学生便脱颖而出。

    这名女学生是聪明的,他懂得细化自己的特长,所以能在人才济济的耶鲁大学脱颖而出。想想看,其他学生都填写擅长运动、音乐、绘画等,那仅仅是一个大而笼统的概念,可能也就是会踢两脚足球、吹吹口哨或者画几笔素描之类。而这名聪明的女生则具体写明自己擅长做苹果馅饼,显示出足够的自信,也更容易打动人心。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是否拥有一项或几项常人不具备的特长,对一个员工在职场中的成长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很多人都是凭借一技之长获得成功的。比尔·盖茨精通计算机软件,结果成就了微软帝国;沃伦·巴菲特精通股票,结果成为了亿万富翁。对于一名卓越员工来说,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发现自己的特长,细化它,并张扬它。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我们也许比别人跑得快,或者比别人的力气更大,比别人更敏捷一些,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特长,并且有益于自己的一生,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些特长。例如,一名放羊娃,小时候就喜欢观察羊的足印,根据羊的足印去寻找失踪的羊。后来,他喜欢观察人的脚印,甚至能从留下的脚印推断出人的身高、年龄、性别、体态、行走姿势。他仅仅是把观察脚印做为一项爱好而已,给他带来的最大好处也就是没有人敢上他家偷羊罢了。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公安局领导知道了他的这一特长,立即请他去协助破案,结果一些棘手的案子迎刃而解。他被破格录用为警察,此后屡建奇功。

    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很优秀,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尽最大可能把它发挥出来。一位千万富翁谈到自己的时候说道:“老实说,我只有四项才华:知道怎么打字,并且打得不错;知道如何做有效说服式的沟通,知道如何指导摄影机捕捉性感人物;知道如何推销产品与观念。仅此而已!”照他的说法,他的才华与能力也很有限?例如,他不会操作机械设备,他不懂电脑或电脑程序,他不懂会计上的试算表,甚至不懂小学的数学问题。他不会像钢琴家一样演奏钢琴,也没有运动细胞。他只有四项才华,然而,就是这四项才华使他成为了千万富翁。

    由此可见,要努力把自己某些长处发扬光大,你需要专心地钻研你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你成为这一方面的“高人”,你就拥有了这一方面的的特长。有一条很著名的原则叫“爱斯基摩人原则”,即假如你在某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爱斯基摩人的文章,仔细读过之后,对爱斯基摩人的了解你就比其他人要知道得多些。如果你再到图书馆把有关爱斯基摩人的书籍都借来看,你就知道得更多。如果你去南极到爱斯基摩人住地继续研究,你就比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得多。这条原则是说:你只要选择一个比较狭窄专一的课题反复钻研下去,就会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换句话说,只要你在某个狭窄的领域内比别人知道得多,那么你就是这个领域的权威。进一步引申,如果在这个狭窄的领域你做得比别人更好,那么,你将是这个领域的最大获利者。

    要想成为一名卓越员工,关键不在于你是否样样都通,而在于你最精的是哪一行。即使你在最初择业时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也应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和特长,然后努力使之最大化。

    3. 善于学习,积累智慧

    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好。

    知识是可以传授的,因此主动参加培训是优秀员工必须做的。它能够保证员工学会如何使用有关工具,从而完成本职工作。在如今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员工必须不断适应变化中的世界,因此学习就变成了一项不能停止的活动。

    优秀的员工越来越注重“终身学习”计划,许多诸如“学习时代”、“全身心学习”、“学习型组织”、“快速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提法如雨后春笋般的衍生出来。因为每个企业都知道,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因此,学习便成为了职业人士不能停歇的一项“工作”。那么一个问题出来了: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公司的环境来进行有效的学习呢?

    在IBM公司,员工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培训,公司制定有非常完备的员工培训制度和具体实施计划。培训形式除传统的教师培训外,广泛采用和推广网上培训。IBM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大学,在网上开设几千门课程,并向员工提供资金账号,供员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随时安排学习,解决了学习、培训与工作冲突的问题。课程形式既有教材学习,也有真实或虚拟项目训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IBM还提倡员工边工作边学习,或者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课程学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潜力。每个员工可以提出自己需要去参加哪些内容培训,只要与工作有关、合理,公司一般都会同意。IBM专门有一个学费报销计划,给参加培训的员工报销学费。公司还欢迎员工主动和经理讨论自己的学习计划,以保证学习计划与个人的业务发展、公司的业务环境相符合。

    在不同的环境中,员工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任何的学习方式都要考验一个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它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

    智力因素一般认为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它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那么非智力因素又是什么呢?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影响企业员工工作和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的方方面面很多,兴趣、自制力、踏实、恒心、勤奋、刻苦、毅力、自我确认、自我觉察、自我约束、自我调适、忍耐性、顽强性、挫折承受力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员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相对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似乎更为重要。那么,想要得要满意的学习效果,优秀的员工都是如何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的呢?

    首先,优秀的员工会激发自己积极的学习动机,比如:培养学习的兴趣、自我肯定、主动学习、积极进取、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及找到学习愉悦感等。

    兴趣是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形成能力和专长的条件。兴趣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持久和专注。学习的确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但兴趣能使艰苦的劳动变成愉快的经历,从而使人更愿意从事所感兴趣的活动。同样,学习兴趣能使我们在学习时不觉苦,不觉累,学习更持久。而且,爱学乐学能够提高大脑兴奋性,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成功,学习上的成功又会提高学习兴趣,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对学习厌腻的学习必然失败,学习失败又加重学习上的厌腻感,则会形成恶性循环。

    爱宾诺这家全球知名的网络产品生产企业的总裁斯德瓦尔从前只是靠卖锁起家,然后他被爱宾诺公司看中招到了麾下,负责价值几千万美元的通讯网络设备。对于这个改行,起初所有的人都报以怀疑的态度,认为爱宾诺公司选错了人。然而对选择斯德瓦尔投了赞成票的该公司董事长却是这样说的:“我们选人,有技术背景当然好。但是,我们更喜欢有强大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管理者。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一个人很重要。从一生来看,它比你的专业背景更重要。”

    其次,优秀的员工都知道自信和自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自信心的建立对于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在很多的“学习培训”中,你都会发现存在着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不爱发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当教师主动去与其沟通时,接收到的只是羞得通红的脸和吱吱唔唔的话语。同样是在一个“学习培训”里,因为互动性不够,缺乏自信的学员的学习效果就打了折扣。相反,那些敢于发言、勇于互动的学员,甚至要和老师吵起来的人,可能收获却很大。

    有许多员工会有这样的感受:好不容易离开了学校,现在是上班拿薪水,还要学什么,甚至参加企业内训也只是为了应付而被动地进行学习,学习动机不再是出自内心的了。这种心态是十分危险的,优秀员工懂得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是从内心渴望学习的,这也是他们之所以优秀的一个重要理由。因此,要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你就必须要发扬一种积极进取的主动精神,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创造。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与成长的过程。当你认为自己已经见到和听到了所有的事情,那时一个危险的征兆。学习总是充满永无止境的未知事物,只要你保持开放的心态,你永远有机会发现新事物。

    综上所述,学习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想把学到的东西变成创造性活动更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无疑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节百分百17: 如何才能更好的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素质,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①做好心理准备:学习是必须的,但学习有时又是困难的。

    ②寻找自己最喜欢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③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找出错误在哪儿,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把正确的解决方法写下来,放在醒目的地方,当再次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作为参考。

    ④经常性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

    ⑤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在排队时,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时,阅读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很有好处。

    ⑥结识一些行业内的精英、有丰富生活经历的人,向他们请教。如果有机会的话,去其他单位参观学习。

    ⑦自愿参加公司中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在工作中运用培训时学到的知识。

    ⑧有选择性的收看电视节目,尽量少看电视连续剧或娱乐圈的花边新闻。

    ⑨订阅一份专业方面的杂志,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水平,扩大视野范围。

    ⑩帮助其他人学习,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4. 对行业的深刻了解

    员工对行业的深刻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对行业了解比较深刻的专业员工,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往往更容易理清思路,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更容易快速地解决问题。而如果你对行业的了解程度较浅,那么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做出决策,甚至完成本职工作,都是有难度的。

    对行业的深刻了解是从事某一行业的基础。不管是谁,要想在某一行业创造出卓越的业绩,必须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了解。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缔造的松下电器王国,得益于其对于电器行业的深刻了解;比尔·盖茨之所以缔造了微软帝国,也得益于其所拥有的其他对手无法超越的行业技术。

    微软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应聘者对行业了解程度的考察。对微软来说,只有对本行业有深刻了解的人才是他们需要的。在微软,没有一个人对于行业是一知半解的,即使是刚刚招聘进来的人也是如此。有一次,应《商业周刊》高级记者约翰逊的要求,微软的一个刚刚上任的副总裁与约翰逊就一个软件项目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每当约翰逊谈到一个问题时,微软的副总裁都能马上详细阐述。事后,约翰逊坦言那位总裁对项目的了解程度远远出乎自己的意料。

    作为咨询企业,麦肯锡在这一方面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进入麦肯锡工作的人,不但要深刻体察咨询行业的运作方式和发展趋势,还要对其他行业有所了解并有所洞悉。由于咨询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委托的项目也不同,麦肯锡的员工接到一个项目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该企业、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对客户进行分析,然后就需要了解与该企业密切相关的宏观形势,接着就是调查该企业所在行业的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在深刻了解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基础之上,才能为该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和策略。

    对行业的深刻了解是一个人无可比拟的资本。良好的从业经验可以帮助一个人在该行业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好员工,就必须加深自己对行业的认识深度,提高自己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那么,你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加深对行业的了解呢?

    首先,你必须弄清楚本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本行业的行业规范和主要特点。不管你要进入的是怎样一个企业,深入了解其所在的行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行业规范和运作方式都不知道,那么他是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出好的成绩来的。

    其次,你必须熟悉本行业的主要企业及其产品。本行业有哪些知名的企业,它们的情况怎样?它们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反映如何,消费者如何评价这些公司及其产品?这些情况也是需要掌握的。对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无疑有利于你日后的工作,而且还可以在面试官提出相关问题时给出更好的回答,提升你的形象。

    再次,你要清楚行业的最新动态。一位真正深刻了解本行业的人,会对本行业动态和走向保持高度的敏感,只要有一点最新的消息,他都能本能地知晓。

    最后,你还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很多员工之所以被辞退,80%不是因为他们现在或者过去的工作没有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对本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大多数员工不会花时间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他们认为那是主管们的事,但事实上,这关系到每一个人。因为只有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才能预测出企业未来的战略变化,才能及早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5. 深邃的洞察力

    洞察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一旦拥有了它你便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一个好员工需要有一种洞察力,在现在商业中,市场是不断在变化的,这就要求员工对于周遭事物要有高度的洞察力。洞察力一般是指一个人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某个事物,一个人注意到了,并且能够透彻理解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非常强的洞察力,或者说他很有眼光。由此可见,洞察力的概念中,除了包括观察事物的能力外,还包括解读事物的能力。

    在企业中,洞察力总是起着关键的作用。观察业界的发展方向,发现竞争突破点,树立独树一帜的组织风格,确立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范围,每一项改革和创新都是对企业员工洞察力的检验。

    本田汽车许多人都不陌生。在世界汽车行业里, 每80辆轿车中就有一辆是"本田"牌的。但使本田公司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功、从而扬名天下的却是本田摩托车。本田摩托不仅在日本国内是龙头老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这一切,首先归功于它的创业者--本田宗一郎。本田的发展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同样存在着目标的选择,决策的风险。以70年代初为例,当时本田摩托在美国

    市场正畅销走红,本田宗一郎却突然提出了“东南亚经营战略”,倡议开发东南亚市场。此时东南亚因经济刚刚起步,生活水平较低,摩托车还是人们敬而远之的高档消费品,许多人对本田宗一郎的倡议迷惑不解。本田拿出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解释说: "美国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衰退,摩托车市场的低潮即将来临。假如只盯住美国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便损失惨重。而东南亚经济已经开始腾飞。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处乱不惊。"一年半后, 美国经济果然急转直下,许多企业产品滞销,库存剧增。而在东南亚摩托车开始走俏。本田公司因为已提前一年实行创品牌、提高知名度的经营战略,此时便如鱼得水,公司非但未遭损失,还创出了销售额的最高记录。

    许多企业的成功正是在洞察市场变化,研究其发展规律基础上获得的,而在这其中洞察力的发起点正是员工。

    为什么有许多人在大学时是高材生,但在科研上却做不出成绩,遇到复杂问题就一筹莫展?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直觉和洞察力。这种能力是不能靠上一门课或读一些书获得的,它需要靠自己去体会发掘。要培养洞察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步,收集信息。洞察力形成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借助信息。现在人们获取的信息过于泛滥,获得信息的途径相当容易,而许多人所想不到的是,收集信息就是培养洞察力的第一步。

    第二步,整理分析。信息不经过分析、整理、查证,是没有用的,经过分析、整理、查证之后的信息就成为消息或情报。获取消息或情报,对员工来说十分重要。事实上整理分析工作是需要训练的,从中发现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是员工培养洞察力的第二步。

    第三步,信息与情报的加工。这个加工过程要经过思考、留意、记忆,这个过程是需要记忆花时间思考的,而不是死记硬背。从知识到洞察的过程,要牵涉到广阔的知识领域,要知道,洞察力是有了足够的知识基础,经过思考的过程,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能力。

    除了以上所说,我们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有助于锻炼员工洞察力的窍门,那就是积极倾听。因为一个人在讲话时,很少注意到别人的表情,更无暇顾及对方内心在想什么。而当一个人倾听时,就可以仔细地、专注地听别人讲的同时,猜测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现别人的真正用意或言外之意。

    当然,如果你认为洞察力仅限于此,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洞察力,也不能沾沾自喜,因为更重要的一点是你还要去培养“信服的勇敢”。许多员工都常常会经历这样的情形,自己对自己的洞察都无法勇敢的相信,由此可见,要培养一个相信的勇敢,洞察才能够创造结果,付诸实行。

    6. 优秀的决策能力

    仅仅做到了上面这些还远远不够,优秀的员工不仅了解行业的情况,更能够根据实际情形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实施决策。因此优秀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把决策能力作为考察员工的标准之一。

    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就特别重视员工的决策能力,并在公司内部推行了一种员工参与式的决策方法。当需要做出一个决策时,英特尔会先清楚地定义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然后确定决策者,接着就为决策小组寻找领导人。领导人要汇集所有相关人员的意见,包括赞成、反对以及变通方案等,并做出建议案。然后,正式的决策会议开始了,决策者为其决定制作简报,而决策小组的领导人代表的是种种赞成和反对意见以及其他可能的替代方案。很多时候,决策会议上被提出来的替代方案有时会完全替代讨论好的决策,只要是优秀的、合适的方案。

    英特尔的这种参与式决策方式能够广泛吸收每位员工的建议,不仅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也使员工在决策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为了推动参与式决策的实施,英特尔专门针对如何处理参与式决策设置了培训课程,成为英特尔最受欢迎的培训课程之一。

    由此可见,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无论员工是必须独立做决策还是与别人讨论后再做出决策,都要求具备优秀的决策能力,这是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7. 强大的执行能力

    “执行”是这个时代最受关注的词语,你更不能忽视它。

    随着美国企业家拉里·博西迪和企业顾问拉姆·查兰《执行》一书的问世,执行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企业所关注的重点。《执行》一书将企业拥有良好执行力的关键聚焦在领导者的身上,但是,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大多数人毕竟不是领导,而是普通员工,他们的执行能力才是关乎整个企业执行力的关键。

    执行力不等于员工按上司的意思去做事。老板说一,他就做一,这样的员工并不真正具有执行力。例如,销售人员,主管说要拜访谁,他就去拜访谁。其实老板真正目的,是希望他由拜访将潜在客户发展成真正的客户;假如他仅仅执行了拜访的命令,却没有到达发展新客户的目的,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员工具有执行力。

    对员工而言,执行力说穿了就是人的素质,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即,在执行上司的命令时,知道怎么去做,达到最终目的,并对结果进行跟进。素质包含了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上进心两方面,缺一不可。职业素质是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和责任心。假如能力没有达到企业的标准,自然无法很好地执行;如果缺乏责任心,“做过了”就是“做到”、“做好”,也不会有好的执行。一旦员工缺少上进心,那么他只能做到“老板说一,他做一”。因此我们也可以有以下这个公式:能力+责任心+进心=良好执行力。

    因此判断员工执行力强弱应该从员工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两个方面考察。一个真正拥有执行力的员工必然具备坚持的态度和正确的做事方法。

    戴尔集团将执行能力作为自己企业的文化,因此它就要求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无论企业下达何种任务,你要做的,就是去执行任务并完成它,不要找出任何理由来说自己做不到。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不到,戴尔会将你请出公司。比如说在2004年某季度,客户经理A的销售量指标定为200万元,接受这个任务后,他就必须想方设法去完成,这是必须执行的,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推脱。即使你完成199万元,也是不合格的。

    在前些年,戴尔服务器业务的销量增长了16%,业绩远远高于惠普等其他同行的对手,但是,戴尔服务器部门的负责人却被罢了职,原因并不在于他做得不好,而在于他应该做得更好。在戴尔这种强有力的压力文化下,想成为戴尔企业的员工,必须具备强大的执行能力和承受各种压力的心理素质。

    戴尔对员工执行能力的严格要求,也的确使得很多人难以适应,但如果你具备了很强大的执行能力,戴尔是能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你发展的。

    执行能力是员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是保证高效完成任务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对一个员工的最基本的要求。员工的执行能力影响着企业计划的落实和发展速度。

    不论你的老板是什么样的意图,你的任务是容易还是艰难,你都必须做到努力执行。对一个好员工而言,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对工作负责。员工执行力强,企业制定的计划才会落到实处,发展速度必然快;执行力弱,计划的落实和发展速度就会受到限制,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甚至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出局。

    如果你稍微留意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满街的咖啡店,唯有星巴克一支独秀;很多企业做PC,戴尔独占鳌头,超市满大街都是,沃尔玛雄踞零售业榜首。这些企业为什么能在激烈竞争中最终胜出,无疑与其员工杰出的执行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这样说,企业员工对企业任务的执行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

    没有执行能力的组织只能算是“乌合之众”,作为员工,不能认真执行组织的任务,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

    企业执行力的实现,其实是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但首先员工应该是从自己做起。因为在企业中,有些员工经常忽略的是自己的行为,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更多的关注是企业做了什么?别人做了什么?其实,企业执行力的实现,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不管企业的制度、流程是否合理,其他员工或部门执行或不执行,作为优秀员工自己首先应做到的是自己要去执行。

    细节百分百18: 执行中最好能保持机动性

    要想在规定的期限内出色地完成工作,还应该不注意保持自己工作机动性,因为你不可能料到什么时候会有什么突发事件。

    ①预先做出准备的工作,比如事先多制作一些常用的工作表格等。

    ②避免公司的财物,如公共书籍、各类标据等在自己这一工作环节停滞时间过长。

    ③在月末工作总结会上把该准备的各种材料都准备好。

    ④遵守时间。

    ⑤经常整理自己的物品,如办公桌、资料、电脑中的数据等。

    ⑥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要提前向上级领导如实汇报,不要一直抱着不放。

    ⑦为自己的工作制定日程表。

    ⑧安排好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8. 创造性地工作

    没有任何一种创新是凭空而来的,它都必须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

    担任过世界企业委员会常务主席的罗伯特·A·威沃尔在《企业的根本战略》一书中写道:“企业的战略研究,必须把创造力研究放在首位,这个企业才会有生命力。”由此可见,公司要想名列前茅,除了要有良好的管理、产品质量和财务状况外,还需要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即创造精神。这便是那些成功企业所不断追求的,也是他们不断要求自己的员工区达到的目标。

    创造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容忍甚至是积极态度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就像猕猴在学会了用手擦去食物上的脏东西后,就创造出了用河水去洗食物的高级方法一样,员工在能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里找到创造的方法,从而获得非凡的成功。

    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呢?它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其行为表现有3个特征:

    ①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

    ②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③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

    员工创造力代表企业的未来,决定企业未来生存的潜力。所以说,创造力是一名员工的最大财富,而它的核心是每个员工是否具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它综合体现了员工的智慧、才干、胆识、事业心和责任感。创造性开展工作就必须有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勇气,具有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

    正确执行力与创造性开展工作二者相辅相成。执行是员工的天职,创造性开展工作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自身能力的体现,执行的效果是对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检验。企业中的员工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执行或执行一部分,更谈不上创造性开展工作了,也就是不想事,更干不成事;第二种是只能教条地执行,完成工作目标;第三种是在执行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就是想事、干事、能干成事。前者属于不称职的员工,第二种只能说基本称职,后者才是称职的。有开拓精神、负有责任感、工作出类拔萃的员工是在执行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日本就引入了产生于美国的创造力开发教育,并在全国广泛地开展声势浩大的“一人一日一创”活动,使全国民众的创造能力得到了一次飞跃性的提高。日本的大中型企业都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他们坚持“科研与制造并举”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创造力开发,不断地充实企业科研人员。柯尼卡公司共有2400名员工,其中科研人员就达1400人;日清制油株式会社是一个以生产食用油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全公司7600多名员工,科研人员占到30%以上。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由于常年进行全员创造教育培训,企业员工创意力猛增,公司拥有5万多件专利,员工所提创意提案每年高达150多万件。松下电器公司劳工关系处长阿苏津谈及原因时自豪地说:“我们的员工随时随地——在家里、在火车上,甚至在厕所里,都思索创新提案。”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为推进领导“企业创造发明设想运动”,在公司内相应设立了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总公司设立“创造发明委员会”,下属各部门都建立了“创造发明小组”,负责具体的创造发明活动。自1951年开展此项活动以来,丰田公司走过了一个漫长艰难而又硕果累累的历程,最终使其跻身于世界顶尖企业的行列。

    日本一位经济学家曾经提出一种“车厢理论”,即一列电气列车每节车厢都有马达,每节车厢均有自己的动力并能一道前进。可想而知,这样的列车一定会有强劲的动力。从一些成功的企业来看,一个合力旺盛强大的企业,往往有这样的特征:合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而不是源于外部压力;组织中相互对立的小团体倾向得到有效抑制;基层单位具有处理内部冲突、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同事间具有一种较强的认同感;全体员工都了解企业的总体奋斗目标;决策层和执行层在工作上都有发自内心的支持态度;员工承认企业的外在价值并具有巩固和维护继续发展的愿望。企业核心价值观正类似于一种理性的黏合剂,把企业员工固定在同一信念目标上,以其大量微妙的方式沟通员工的思想,创造一个共同协作的背景,把企业内部各种力量汇聚到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

    员工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它是企业走向未来的巨大财富和宝贵资源,应当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创造力就是员工充分发掘自己的创造潜能,进而让自己变成企业所需要的创造型员工。微软公司的核心理念,简单地说就是“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它在招聘时强调的与其说是人的能力,不如说是人的潜能。你可以不懂软件、硬件的知识,因为你的潜能会让你掌握这些知识。它强调的是人的激情,让你有100%的能力时希望你能作到120%。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潜能是他未来能否成为创造性员工的核心与本质。这个世界每天在变,作为一名职业人,要想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学习、创新,让潜能来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创造能力,保持不断与外界相适应的竞争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细节百分百19: 使自己更富有创造力的策略

    创造力会促使工作取得重大进步,甚至可能取得突破性发展。使用下面的策略,使自己更富有创造力。

    ①经常寻找新的点子。搜索互联网,阅读相关的图书报刊,参加展会,参观先进车间,和其他公司的职员交流。

    ②随身携带一支钢笔和一本便笺,记下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有时很荒诞。

    ③先不要着急向别人宣传你的观点,也不要因为顾虑他人不可能接受就轻易放弃。

    ④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创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不要总在想着有伟大的发现,任何一点小的改进都是一件很可喜的事。

    ⑤允许自己犯错误。

    ⑥如果你确信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那么就应坚持不懈。即使有人站出来反对,你也不会放弃,而是要努力把想法变为现实。

    ⑦开放地对待他人的创意,并及时做出反应。

    ⑧考虑替代品,如,是否可以用塑料代替木头、铝、或者钢铁?是否可以用电子邮件代替传统邮件或者用电话代替传真?

    ⑨试试合并的方法,是否可以采用某种方法,将几种事物合并在一起,产生另外一种事物?比如说,将某些服务合并在一起,使顾客可以一次消费,获得多项服务。

    ⑩想想是否可以某些革新的方法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如把不同的产品累加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产品,比如,著名的瑞士军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而制成的。

    ⑾试着改变产品本身的尺寸或性质,如瞬时贴纸就是在粘性产品的基本工艺之上,对产品的尺寸、颜色、形状和用途进行改造的成功案例。

    ⑿同样的产品有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如废弃的图书可以用来生火,厨房中切菜用的刀可以用来做螺丝刀。

    ⒀寻找一些能削减费用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从降低耗费中得到益处。如,生产再装品可以减少包装,缩减包装费用;普通的商品不需要做广告,可以减少广告费用。

    ⒁考虑在改变加工或服务顺序之后会获得哪些优势,或者采用截然相反的方式会出现什么结果。一个与此有关的例子就是某公司生产的可以向前后两个方向,而不仅仅是一个方向前进的小轿车。

    9. 应变最重要

    无法应变的人将会僵死在原地,只有那些随时准备迎接变化的人才能长久存在。

    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工作行为的能力。它是复杂的现代工作中对员工的素质提出的一条起码要求,也是确保员工的工作获得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

    应变能力是优秀员工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社会中,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是人们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它需要员工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择业,下岗等方面的困扰。努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很有帮助的。

    每个人的应变能力可能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有先天的因素,如多血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应变能力高些。也可能有后天的因素,如长期从事紧张工作的人比工作安逸的人应变能力高些。由此可见,应变能力也是可能通过某种方法加以培养的。对于应变能力高的人,要正确地选择职业,将自己的能力服务于社会;而对于应变能力低的人,在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的同时,还要努力进行应变能力的培养。那么优秀员工都是如何来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呢?

    首先,优秀员工总是尽可能的多参加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的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增强人的应变能力的过程。

    其次,优秀员工会尽量扩大个人的社交范围。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小团体,在这些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人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需要应变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首先学会应变各种各样的人,才能推而广之,应付各种复杂环境。只有提高自己在较小范围内的应变能力,才能推而广之,应付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实际上,扩大自己的变化范围,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再次,优秀员工会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应变能力高的人往往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沉着应战,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事没着冷静,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

    最后,优秀员工同时会注意改变不良的习惯和惰性。假如你遇事总是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就要主动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迅速做出决定。假如你总是因循守旧,半途而废,那就要从小事做起,努力控制自己,不达目标不罢休。只要下决心锻炼,人的应变能力是会不断增强的。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具有应变能力的员工,不例行公事,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从表面"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对改革中遇到新事物、新工作,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图,认真分析,勇于开拓,大胆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对已取得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能够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审时度势地做出机智果断的应变。对于变化,优秀员工会审慎的斟酌,对原先的既有计划做出较大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其非凡的应变能力,往往就表现在对一些复杂的"突发事件"和"非规范问题"的果断处理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能使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工作活动中,有意识地使自身的行为和问题解决方案与客观环境相适应。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应变”必须在不抛弃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而提供的一切可能条件,尽可能采取科学灵活的“应变”对策,做到“你变我也变”,从而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无原则的灵活“应变”,是圆滑世故、虚伪的伎俩。优秀员工的应变能力,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在确知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能果断地“刹车”,及时转移工作重点;在确知再坚持一下就会取得胜利时,能够顶住压力,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在已实现预定计划时,能适时地提出新的可能达到的目标,使自己向新的高度挺进。

    10. 懂得自我管理

    工作中基本能力包罗万象,不要以为只懂得几样就可以高枕无忧!

    能够实施自我管理的员工,通常都会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也许他们现在还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但他们却向企业展现出了一种向上的可能性,这一点同样难能可贵。

    西门子公司有个口号就叫做“自己培养自己”,这反映了西门子公司在员工管理上的深刻见解。和世界上所有的顶级公司一样,西门子公司把人员的全面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列入了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并认真地加以实施。但他们所做的并非仅止于此——他们把相当的注意力放在激发员工的学习欲望、让员工承担责任并使之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同时引导员工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以便能和公司共同成长。

    自我管理是每一位员工应该掌握的能力,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写道:“有伟大成就的人,向来善于自我管理。”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要:

    ①自律。如果一个人无法自律,他就无法在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工作,也就无法做好工作。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罗伯特·古兹维塔掌管可口可乐16年,使可口可乐从原来的规模扩大了3倍。他年轻的时候可以一连5个小时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读书,不理会外面的喧闹,也不会踏出房间的门。

    ②为自己设定目标。目标是自我管理的动力。在工作中,要为自己设定目标。一位高级行政职员说:“行政工作很繁琐,但是对我来说却游刃有余,我的秘诀就是给自己设定目标。每天,我都会把一天要做的工作列出来,然后把它们视为自己的目标,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一个一个实现这些目标。”

    ③把精力用在自己最擅长的事物上。对于无能为力的领域,不必徒耗心力。毕竟,从毫无能力到马马虎虎所需耗费的精力,远比从一流表现到卓越境界所需的功夫更多。可见,工作中要不断地问自己:“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这样有利于认真思考该把精力放在什么事物上。

    ④方法。有效的自我管理还有赖于合适的方法。把同一件事处理好可以使用很多种方法。而且,每个人的处事方式不尽相同。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们应该怎样完成一件工作,大多数人常以不适合他们的方式工作。

    现代企业不再需要被动型员工,不再需要毫不主动的应声虫,他们竭力寻找的是在工作上拥有主动性,能够积极做好自我管理,而不是等待命令的员工。因为只有具有主动性、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员工,才能实现业绩的最优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