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把工作做到出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

    职业人应该具备自信的品质,它是你成功道路上的加速器。

    自信是一种人格素质,然而把它用在雄狮身上却同样合适。在草原上雄狮就是一方的霸主,它们战无不胜,任何动物只要遇到它们都会俯首称臣。其实从体形上看,雄狮并没有任何优势,在草原上比它更为庞大的动物比比皆是。而那些更加庞大的动物却屡屡成为雄狮的猎物,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雄狮那种天生的自认为王的自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用怒吼震慑敌人,依靠勇往直前的气势让对手胆寒。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庞然大物与雄狮战斗,明明具有反击的力量,可却像害怕了似的,只知道一味的逃跑,最终成了雄狮的美餐。这便是自信所带来的优势力量。在雄狮面前,连旁观者都能够感受到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自信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企业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自信的员工往往工作积极性高、自尊心强,并且勇于冒险,他们似乎从未考虑过失败,因此也不会畏首畏尾。自信使他们把激情和价值观融入到工作中,自信使他们创造出更多超越自我的贡献。要知道,那些自信的员工所创造出的不仅仅是产品与服务,更重要的是孕育了创造产品和服务的业务流程、关系网络以及社会环境。

    斯蒂文泰勒是一名普通修理工,生活虽然勉强过得去,但离自己的理想还差得很远。有一次,他听说莱文斯特城一家维修公司招工,决定前去试一试,希望能够换一份待遇较高的工作。他星期日下午到达莱文斯特城,面试时间定在星期一。

    吃过晚饭,斯蒂文泰勒独自坐在旅馆房间中,不知为什么,他想了很多,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都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突然间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自己并非一个智力低下的人,为什么至今依然一事无成,毫无出息呢?

    他取出纸笔,写下四位自己认识多年、薪水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好的朋友的名字。其中两位曾是他的邻居,已经搬到高级住宅区去了,另外两位是他以前的老板。他扪心自问:和这四个人相比,除了工作比他们差以外,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如他们?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反思,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是在自信方面的缺陷。在这一方面,斯蒂文泰勒不得不承认自己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正是这次自我审视,让斯蒂文泰勒觉得第一次看清了自己,他发觉自己过去很多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冲动,自卑,不能平等地与人交往等等。

    整个晚上,斯蒂文泰勒都坐在那儿自我检讨。他发现自从懂事以来,自己就是一个极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他总是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也从不认为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

    经过这一晚的思考,斯蒂文泰勒痛下决心,他发誓:自此而后,绝不再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绝不再自贬身价,一定要找回自信。

    第二天早晨,他满怀自信前去面试,顺利地被录用了。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与前一晚的沉思和醒悟让自己多了份自信不无关系。

    在走马上任的两年内,斯蒂文泰勒逐渐建立起了好名声,人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乐观、机智、主动、热情的人。终于,在这份工作中斯蒂文泰勒找到了自信的步点,向着灿烂的未来大步前进。

    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生活才不会令他失望。对工作充满信心的员工,工作便会赋予生命非凡的意义。通用电气的前任总裁韦尔奇甚至把“永远自信”列入了美国能够领先于世界的三大法宝。由此可见,自信对于一名员工来说是多么的必不可少,拥有了它你便能够像雄狮一样自由驰骋在工作的领域中,没有什么能够把你击倒,相反你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单起来,就连升职和加薪都不再是梦想了。

    现在,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自信,那么,自信究竟是什么呢?

    自信,就是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的乐观充分估计,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心。拥有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即将来临的任务,认为自己能够比一般人出色,并时时展现这种出色。但是自信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从每天的生活与工作中积累所得。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让我们看看那些知名公司的“金牌”员工,他们无不是在工作中表现得自信满满,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许多人之所以缺乏自信、甚至过于敏感和自卑,就在于对自己有着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那些总是无法实现的愿望,总是达不到的目标会一次次地打击人们的信心。因此,优秀员工总是懂得适当地降低期望,把目标订得触手可及,他们会尽量多让自己成功几次,借此来获得成功的经验和自信。

    优秀的员工,总是关注自己的优点。他们会在心中尽量地罗列出自己的优点,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时刻想着这些优点。这样便提升了他们从事这些活动的自信。

    优秀的员工总是尽量与那些自信的人多接触。因为他们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一点对增强自信同样有效。

    优秀的员工,还知道自信总是来源于充分的准备。对于工作如果心里没底,当然难以积聚信心。从事某项活动前如果能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在从事这项活动时,必然较为自信,而且这利于顺利完成活动并增强整体自信心。这里所说的准备包括对于情况的了解、知识的积累、特征信息的收集、以及必要的计划和物质和关系准备等。

    优秀的员工,还会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来获得自信,他们会在心中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一旦自己有所进步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这将不断提升一个人的信心。

    优秀的员工,都知道扬长避短的好处。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这可是增强自信的好方法。

    自信是工作中不可短缺的一种要件,没有自信员工将难以在企业中生存。但是,在这里我们所讲的自信并不是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而是要对自身优势与劣势有正确的分析判断。自信心是激励员工实现伟大志向的一种信念,而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野心的膨胀。自信是以理智为前提的,自信必须自觉,自信必须清醒,自信必须背靠真理。那些真正具备自信心的优秀员工,不会拒绝别人的提醒和建议,他们不会因别人提了些尖锐的意见就恼火、就沮丧,他们有海纳百川的度量,也有改过自新的勇气。因为他们相信,这只能使他更完善、取得更大成功。

    细节百分百20: 提高自信心的6个方法

    ①每天早上起床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微笑,对自己说:“我能力超群,我能胜任任何工作。”

    ②即使是取得很小的成绩,也要奖励一下自己,休息一下,写一张给自己颁奖的纸条,贴在卧室,每天提醒和激励自己。

    ③工作时竭尽全力,无论工作内容多么令人厌烦,也一定要设法全部按时完成。

    ④当你完成一项新的工作后,问问上司和同事的意见,大部分的态度会比较友善。

    ⑤定期请上司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而不要等到年终。

    ⑥抓住每一个机会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迅速地应用到工作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它们的效果。

    2. 敢于挑战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既然在所难免又何必要惧怕?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在企业中它令人人为之胆寒。失败仿佛瘟疫一般,一次“感染”都会令人心惊胆颤,唯恐被上司“清洗”。企业中的这种功利化倾向相比所有的职业人都会深有感触,好像成功才是检验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非圣贤,谁又能保证永远不犯错呢?从失败中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则是人生一笔财富。同理,只有善于分析不同工作中各种各样的失败案例,去寻找其中各层次的原因,才能避免自己的工作遭遇同样的失败,这就是优秀员工面对失败的态度。

    微软公司十分愿意聘用那些曾经犯过错误而又能吸取经验教训的人。微软的执行副总裁迈克尔·迈普斯曾说:“我们寻找那些能够从错误中学会某些东西,并主动适应的人。在录用过程中,我们总是问应聘者:你遇到的最大失败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格里格·曼蒂曾与别人一起在1982年共同创立了爱林特计算机系统公司,10年后,由于公司经营困难而倒闭。微软在1992年12月却聘用了他,任命他为部门主管,负责筹划如何把新技术用来制造消费产品。微软从曼蒂身上发现的不仅是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要的他是一个敢用远见打赌的人。微软认为:用远见打赌是公司存在的全部。虽然许多远见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曾尝试过。微软一位高层管理人员说:“公司接受了很多内部的失败。你不能让员工觉得如果做不成,他们就可能被解雇。如果那样,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些工作。”在微软,最好是去尝试机会,即使失败,也比不尝试任何机会好得多。

    在失败面前,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失败时,从不反施总结,而是听之任之,最终在失败中沉沦,他们是悲观主义者;另一种人,在遭受挫折时,可以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自身,在时机与实力成熟时再度出击,他们是乐观主义者,智勇双全,他们才是公司中的好员工。纵观那些优秀的员工,他们总是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当工作出现意外,现实与期望落差较大时,他能以平常心待之,坐而反省,积极寻找补救措施。当工作遭受挫折时,他能提出建设性建议,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不抱怨他人。他们会仔细地面对每一次失败。找出失败的根源,在下次的奋斗中引以为戒。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雇佣了几千名推销员,人均支出培训费3万美元。可是,一年后一半人跳槽,四年后只剩下从前人数的五分之一。推销员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上门推销人寿保险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拒之门外,十分尴尬,这导致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后。

    高额的培训费用和已培训人员的大量流失使这家公司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个问题,公司请来了专门的培训专家。这位专家了解了公司的情况后说:“不畏失败的精神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不畏失败的人从来不会在失败面前垂头丧气、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必须挑出这样的人才行。”在专家的帮助下,该公司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了入围资格甄别测试和不畏失败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追踪调查。一些人没有通过入围资格甄别测试但却以“超级乐观主义者”的好成绩通过了乐观程度测试。追踪调查表明,取得“超级乐观主义者”成绩的人工作任务完成得普遍出色。与“一般悲观主义者”相比较,他们第一年的销额高出21%,第二年的推销额高出57%,很明显这才是作为推销员的成功之道。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只有那些不畏失败的员工,最后才能获得工作上的成功。因此,你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命运,面对失败也不要害怕,你可以这样做:

    ①把失败当成案例,进行研究,找到成功的方法;

    ②毅力要与行动相结合;

    ③学会专注,循序渐进,直至目标达成;

    ④充满必胜信心,不要预演失败;

    ⑤决不能等待,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

    ⑥扔掉消极思想;

    ⑦把握要点,用别人的“堑”来长自己的“智”;

    ⑧学会求助他人,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成功的启示;

    ⑨全力以赴。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失败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并不是由于你缺乏必要的才智、能力和机会,而往往是因为你并没有集中精力投入。只要你拥有足够的热情,就有可能成功。

    当我们在划一根火柴的时候有两种必然的可能:成功或者失败。有些火柴我们要划过很多次才能燃烧起来,而有些甚至就不可能再被划亮了。把“敢于失败”作为优秀员工的理念,是一个职业人成熟的开始。因为在工作中必然会伴随失败,如果你因为太在乎不要犯错误而求稳妥,也许就可能招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因此,在工作中采取一种“敢于失败”的态度,使自己敢于正视“失败”,其实是一名职业人优秀的素质。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可以得到宽恕,并把它作为一笔学费。但如果背离了公司的精神价值,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直至被解雇。”

    由此可见,在很多情况下承认失败也是一种奉献,事实上,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经历失败的员工,也就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3. 培养做事的勇气

    有勇气的人才是强者,才是在职场中最终胜出的候选人。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信时,他距离成功也就并不遥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这时,优秀的员工都知道,还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去推动事情的发展才会更加接近成功。只要有毅力,员工通常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什么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确实,这种想法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一个人能够学会他想学会的任何东西,这不是能不能学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学的问题。如果员工对自己手里的东西有强烈的欲望,你就会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有时候,情况是这样的:你可能没做过某一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做成。这时,除了毅力外,你就还需要勇气。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

    夏奈特以前在工作中,一般的沟通没有问题,但到了总裁面前,总是不敢讲话,怕说错话。直到有一天,公司要做改组,总裁召集十多个人开会,他要求每个人轮流发言。夏奈特当时想,既然一定要讲,那不如把心里话讲出来。于是,他鼓足勇气说:“我们这个公司,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我们的效率比谁都差,因为我们整天改组,不顾到员工的感受和想法......”当夏奈特说完后,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会后,很多同事给夏奈特发电子邮件说:“你说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胆子这么说。”结果,总裁不但接受了夏奈特的建议,改变了公司在改组方面的政策,而且还经常引用夏奈特的话。从此,夏奈特充满了自信,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发言。

    上面这个故事充分印证了“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能”这句话,想来大多数在职场打拼的人都有着类似的感受吧。当然,能够具有和夏奈特一样的勇气的人你们就具备了成为优秀员工的特质。

    当然,优秀的员工都知道在有勇气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也必须有勇气面对失败。你不能只凭匹夫之勇去做注定要失败的事。但当你畏惧失败时,不妨想一想,你怕失去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吗?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总裁否定了夏奈特的看法,他会不尊重夏奈特吗?不但不会,别人很可能还会认为夏奈特勇气可嘉。当然,在工作中的勇气不仅仅表现在上述这一个方面。

    壳牌公司招聘人才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能力,因为公司希望员工在壳牌确确实实是有发展前途的,并且能够实现这个事业目标。公司希望员工有能力从现在的位置做起,一步一步地向更高、更宽的方向发展,做到经理、甚至董事的位置。

    壳牌公司有一套机制支持员工实现这些愿望。公司会为员工提供这个平台,员工的经理和公司高级主管会给他建议,人事部门也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励、帮助并支持员工的个人事业追求。从个人角度来说,员工自己首先要有愿望和主动性。公司在网上有一个内部的公开招聘系统,公布公司内部的所有空缺,只要认为自己有时间和精力,每个人都可以去应聘、竞争。这需要员工很大的主动性和勇气,敢于去尝试,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获得自己的事业机会。

    壳牌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体现出了勇气的另一个层面,那就是成就欲。成就欲是一个人事业追求的前提,首先你要有愿望成就一番事业,然后还要取决于你的成就能力。你是不是能清楚设立自己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有的放矢地去完成;在实现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比如坚持与毅志力、决断力,面对压力时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能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站出来说这个意见是最好的,请跟我走,并能够说服大家。当然除了脑子方面非常强壮之外,还要特别精力充沛,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最终完成自己的事业。有人觉得只要自己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成就能力好,不是这样的。努力工作≠成就能力。因为付出的努力,不一定有效。你要有勇气、有能力并且聪明地完成你的目标。

    每个职业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以才能为基础的、高度竞争的组织中的一员。它是诱人的、激动人心的、回报丰厚的,并且使得个人自身也得以成长。

    特鲁瓦是一个公司的咨询顾问,他连续处于绩效考核表的底线附近,于是特鲁瓦向公司恳求说:“如果仍有1%的机率我可以获得成功,那么就让我继续努力吧!”为了获得激动人心的感觉,特鲁瓦发现他对自己的评价取决于是否能在公司取得成功。在经过六个月的艰苦努力并做了许多个人的牺牲之后,特鲁瓦最终还是黯然离开了。但是结局却皆大欢喜:特鲁瓦找到了自己擅长的职业,而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他会做得更好。

    当你的工作面临风险的时候,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因此,你应该用做其他商业决策时的勇气,来严密而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工作以及才能。如果你低于平均的绩效水平,甚至在你真诚地做出努力之后,仍然在平均水平之下,那么说明你选错了工作,离开是上策。不合适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要徒增烦恼。

    如果你是一个高绩效的员工,你需要更为严肃的分析。你如何判断你在其他不同的公司将会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与猎头公司讨论工作的机会并不会得到正确的答案:从一个团队的外部来评价你在该团队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太困难了,就像围城外的人看城内的人,总觉得在城内生活更舒适。

    我们认为一个更好的测试是,比较你所在的公司与其他公司或其他行业的绩效,特别是在你所具有的技能方面。你所在的公司高于平均的绩效水平吗?如果不是,与领先的企业比较一下。大多数人在周围的人比自己更能干的场合做得更好。如果你的职业生涯遇到挫折,记住:你有权在你能够有良好绩效的地方工作。

    沃尔米是一位技术战略专家,她最后还是决定辞去了她在一个全球性的私有银行的工作。沃尔米的绩效不是问题,她的任务也完成得很好,关键问题在于公司本身:没有正直的、有意义的绩效考核办法;没有责任感;没有团队精神、激情或者兴趣;过量的人才;大量傲慢的主管;平庸的绩效水平。沃尔米想与一个胜利的团队一起获得胜利感,因此她鼓起勇气另起炉灶。

    坚持信念需要真正的勇气,在不可避免地遭遇职业上的失望的时候要有坚持的勇气;当你发觉做了错误决策的时候更要有承认的勇气;当你知道一个组织会使你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的时候,要有加入它的勇气。一旦你拥有了它,你就会变得强大,不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并能够成功的驾驭难题,攻克工作中的疑难关卡。

    4. 危机意识必不可少

    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在职场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如今,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一些员工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从来不曾把企业的荣辱当成自己的荣辱,殊不知企业灭亡的时刻,他们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那些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员工总是认为稳定的工作是自己的权利,因此,他们便忽视了工作中存在着的危机感,同时太过稳定的工作一般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一旦员工认为企业“欠”他们的,没必要靠努力工作获得报酬,那么他们的效率就会降低。这样一来不仅对企业造成损失,对个人也许贻害更深。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就不会去学习如何应对变化。那么,当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时,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恰恰就是危险真正的出处。因此,如果你不能具备像狼一样的应变力与敏锐的战略眼光,那么你的职业生涯与大好的前程也将会因此而断送。

    古语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尽管这是治国安邦之策,可对于企业的员工同样适用。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时,特别强调:长久不懈的危机意识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而这种危机意识要根植在每一个员工身上。

    危机是客观存在的,难于控制,而预防危机却是主观能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有没有危机处理能力,能否使企业在危机发生时平稳地度过危机,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显得无比重要了。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强生公司的案例吧。

    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一开始死亡人数只有3人,后来却传说全美各地死亡人数高达250人。其影响迅速扩散到全美各地,调查显示有94%的消费者知道泰诺中毒事件。事件发生后,在首席执行官吉姆·博克(Jim Burke)的领导下,强生公司的员工们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强生公司的大批员工马上对所有药片进行检验。经过公司各部门的联合调查,在全部800万片药剂的检验中,发现所有受污染的药片只源于一批药,总计不超过75片,并且全部在芝加哥地区,不会对全美其他地区有丝毫影响,而最终的死亡人数也确定为7人。但强生公司仍然按照公司最高危机处理原则,即“在遇到危机时,公司应首先考虑公众和消费者利益”,不惜花巨资在最短时间内向各大药店收回了所有的数百万瓶这种药,并花50万美元向有关的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示。事故发生前,泰诺在美国成人止痛药市场中占有35%的份额,年销售额高达4.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利润的15%。事故发生后,泰诺的市场份额曾一度下降。当强生公司得知事态已稳定,并且向药片投毒的疯子已被拘留时,并没有将产品马上投入市场。当时美国政府和芝加哥等地的地方政府正在制定新的药品安全法,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采用“无污染包装”。强生公司看准了这一机会,立即率先响应新规定,结果在价值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挤走了它的竞争对手,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夺回了原市场份额的70%。美国强生公司的员工正是凭借着卓越的危机处理能力才成功地度过了泰诺危机。

    对于那些成功的公司来说,它们的员工对危机都有着敏捷的反应能力。而这种敏捷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能力,正是来源于每一位员工。

    对于一名优秀员工,他懂得具备工作危机感的重要性,它可以激励工作,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离不开这种危机感。试想,如果员工无论业绩多么差都能高枕无忧,结果就会造成一种无所谓的工作情绪。一旦生出这样的思想,员工所能做的也就是呆在企业中混日子了。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野猪正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看见了,问:“你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呢?现在又没有猎人和猎狗。”野猪回答:“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要在心理上对危机加以接受,并对危机保持警惕。只有心理上有所准备,危机真正出现时才不会手忙脚乱。比尔·盖茨总对员工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他时刻要求员工具有危机意识,在竞争中做好各种准备,努力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由此可见,有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才是真正的可怕,而员工没有危机意识则更是可怕。只有员工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才能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这样的道理。

    那么,当员工具备了危机意识,而危机又随时可能到来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危机就成为关键。优秀员工从来不会手忙脚乱,他们都有一套应对危机的方法。

    要具有危机处理的能力就要先了解危机。而要了解危机,首先需要了解突发事件。危机的形成往往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而突发事件往往就是危机的导火索和先兆。突发事件往往有三个特点:一是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二是事态严重,需要立即处理;三是首次发生,无章可循。这些特点要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机敏、迅速,以免突发事件转化为危机事件,从而影响公司的利益和形象。正如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的,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

    当危机发生时,必须采取措施,对危机持置之不理的态度是相当危险的,因此你要当机立断。在面对危机时,控制事态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任何犹豫不决、等待观望的行为都会使危机变得更大,更难处理。

    百事可乐公司在“针头事件”中,采取果断措施,使公司顺利地化险为夷。当时,威廉斯太太从超市买了两罐百事可乐给孩子喝,孩子喝完后就随手将罐子倒扣于桌上,这时候,竟然倒出一枚针头。威廉斯太太大惊失色,立即向新闻界揭露此事,可口可乐公司也趁机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一时间,百事可乐鲜有人问津。

    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百事可乐当机立断,一方面通过新闻界向威廉斯太太道歉,并给予威廉斯太太一笔可观的奖金,感谢她对百事可乐的信任,感谢她为百事可乐把了质量关,同时,通过媒体向广大消费者宣布:谁若在百事可乐中再发现类似问题,必有重奖。另一方面,百事可乐更加重视生产线上的质量检验,并请威廉斯太太参观工厂,使威廉斯太太亲眼见到百事可乐的可靠质量。这种做法,使威廉斯太太消除了疑虑,并给予了好评。媒体和公众也都对百事可乐的做法表示肯定,百事可乐成功地消除了危机。

    要做到当机立断并不困难,你只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就可以做到。一是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冷静,才能思考如何处理问题;二是寻求组织的统一,也就是说,面对危机,要顾全大局,统一组织成员的认识,一心一意处理危机。

    在面对危机时,许多情况是无法明确的,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若不顾原则进行处理,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以下是处理危机的有效原则:

    ①立场要客观,要避免使用利己的语言。

    ②不要低估客户和公众的情绪。

    ③不要只想到眼前利益。

    ④承认错误,请求谅解。

    ⑤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些原则能够帮助你在处理危机的时候条理清晰。

    基于危机的普遍性,需要定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思考,以确定其是否可能产生危机。许多时候,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危机就在身边的时候,你却无法发现并采取措施。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事态的急剧恶化。

    总之,只有具备危机意识,具备处理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公司里创造出卓越的业绩,成为独当一面的好员工。

    5. 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成功的路上就看你如何去掌控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关于时间的谚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它就显得更加珍贵。如今的企业对于时间的重视没有一日消减过,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过,“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企业则更为实际,它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

    一个员工之所以被称为优秀,对于时间的有效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须在实践的分配与运用上做到尽善尽美。在实际工作中,浪费时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办事拖拉、会议冗长、不速之客闯入、电话干扰、经常加班加点、穷于应付突发事件、上班漫谈、聊天、交待不清,事情做错、不敢拍板,等指示、不考虑事情过于复杂、主管事必躬亲、完美主义办事、不考虑轻重缓急、凭记忆办事、主办人员迟到、同样的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等。因此,为了克服它们给你造成的损失,你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首先,优秀的员工都会对工作进行事先计划。如每年年末做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每季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五作出下周工作计划等。

    其次,要养成记录自己实际耗用时间的习惯,尽量做到事前控制;应准备一个待办事项清单、时间记录本或效率手册,以备分析检查或查阅待办事项;在办公场所的挂历、台历或记事本上,标注当天或预定工作计划或约会,以备遗忘,也可在电脑系统或电子记事本设置发声装置以便及时提醒;设身处地考虑自己是否浪费别人时间,或对别人有无帮助,如情况消极应及时纠正。

    最后,做事情不能拖拉。许多员工总是认为工作要有好的状态,因此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以“进入状态”,却不知状态是干出来而非等出来的,最佳时机是需要把握的。

    ②学会拒绝。

    在职场中生存的久了,你便会经常遇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确实有很多时候自己原本已安排好了计划,但是经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变化。例如,自己的主管要给自己加派新的任务,而如果自己接受了这个任务,那就会超负荷地运转而影响自己的业绩,也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恰当地拒绝。但是拒绝自己的上级要讲究技巧,不宜直截了当,而要委婉,用让上级觉得确实是合理的理由来拒绝这个新增派的任务。

    ③建立价值观念。

    优秀员工都知道要尽量避免干出“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情,如为省两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极不划算的。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和价值”的观念,要注重时间的机会成本,使时间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④有效利用琐碎时间。

    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时间很不为人注意,其实这些时间虽短,但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等车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翻翻报纸乃至记几个单词;运动时可回想遇到困难的事会急待解决的事等等。在疲劳之前休息片刻,既避免了因过度疲劳导致的超时休息,又可使自己始终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⑤不钻牛角尖

    优秀的员工从来不会固执于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可以把问题记下来,让潜意识和时间去解决它们。不要开展无谓的争论,不仅影响情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到头来还往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说得越多,做得越少,聪明人在别人喋喋不休或面红耳赤时常常已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时间应当如何运用才最有价值?一个重要的观念是要做“对”的事情。一般人的习惯是不管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只知一味的去做,这样是不对的。惟有努力去做“对”的事情才会有高产能,要有勇敢的特质,拒绝不重要的事,来者不拒是不好的。

    此外,优秀的员工都知道专注于目前有什么机会上,努力去把握,要有时间的远景。真正的成功本身是一种态度,亦即要有成功的意念、欲望、决心,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做重要的事。

    细节百分百21: 高效能人士的20个习惯

    你的成功在于你每天养成的习惯,以下是高效能人士必须养成的20个习惯。

    ①不说“不可能”;

    ②遇到困难时对自己大声说:太好了,机会来了!

    ③不说消极的话,不为消极的情绪所控制,一旦发生立即正面处理;

    ④凡事先订立目标;行动前,预先做计划;

    ⑤工作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做有利于工作的事情;

    ⑥用零碎的时间做零碎的事情;

    ⑦随时记录想到的灵感;把重要的观念、方法写下来,随时提示自己;

    ⑧守时;

    ⑨走路比平时快30%;

    ⑩出门之前先照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

    ⑾每天下班前5分钟做一下今天的整理工作;每天自我反省一次;

    ⑿每天坚持做一次运动;

    ⒀开会坐前排;

    ⒁每天做一件“分外事”;

    ⒂时常运用“头脑风暴”,利用脑力激荡提升自己创新能力;

    ⒃听心跳一分钟,在做重要的事情时、疲劳时、紧张时、烦躁时……

    ⒄用心倾听,不打断对方的话;

    ⒅每天有意识地赞美别人三次以上;及时表示感谢,如果别人帮助了你;

    ⒆每天至少做一次能使自己“进步一点点”的事情,有意识地提升自我;

    ⒇恪守诚信;学会原谅。

    6.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

    在职场中,正确有两个含义,但并不都会被接纳,你知道该如何去诠释它吗?

    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句令人难忘的箴言:Do the Right Things。他还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每个企业当然都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企业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德鲁克提出了两组并列的概念:效率和效能,正确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员工在工作方法上关注的重点往往都在于前者:效率和正确做事。但实际上,第一重要的却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员工的工作是在坚实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因此作为优秀员工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先确保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试想,在一个工业企业里,员工在生产线上,按照要求生产产品,其质量、操作行为都达到了标准,他是在正确地做事。但是如果这个产品根本就没有买主,没有用户,这就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时无论他做事的方式方法多么正确,其结果都是徒劳无益的。

    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思想。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而言,“做正确的事”都要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是由企业战略来解决的,“正确地做事”则是执行问题。如果做的是正确的事,即使执行中有一些偏差,其结果可能不会致命;但如果做的是错误的事情,即使执行得完美无缺,其结果对于企业来说也肯定是灾难。

    每一件事和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其特定的最好结果,这个最好结果就是我们做一件事和一项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在开始做事之前,只要明确地记住了最终目标,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干哪一件事都不会违背你为之确定的最重要的标准,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为这个最终目标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如果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切实的行动,更不可能获得实际的结果。高效能人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往往在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清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哪些事是必须的,哪些事往往看起来必不可少,其实是无足轻重的。他们总是在一开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因而总是能事半功倍,能卓越而高效。

    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意味着从一开始时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从一开始时你就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可以肯定,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那种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自己是背道而驰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沮丧的。这是许多效率低下、不懂得卓越工作方法的人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他们往往半途而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用的事情上。

    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处理,而且有许多事情看起来还显得非常紧急,比如响个不停的电话,下一个小时的某个会议,给某个客户的回信等等。陷入事务性的圈子,把我们变得忙忙碌碌的情景看来是必须而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麦肯锡工作所获得的经验告诉我,每个人在一天所做的事情中,至少有80%是并不重要的。换句话说,可能我们每天80%的时间和精力是在正确做事,却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工作方法。

    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能帮助我们很快地确定事情的重要性,它是让我们永远走在做正确的事的大道上的重要保障。这个“最终目标”会时刻提醒我们,这件事虽然紧急,却并不重要,那件事虽然看起来还可以拖延,但它却有助于我们向目标更快地迈进。

    有一个被广泛传播的事例。我们走进一片丛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不是这块丛林,旁边还有一片丛林,那才是需要我们去清除的丛林!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常常只是埋头砍伐矮灌木,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砍的并非是那片丛林。

    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会让我们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规则和工作习惯。如果我们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事实上,这种不是着眼于某一个具体事情上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在麦肯锡后来的工作岁月中,这种工作方法无数次地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悦和收获。

    大凡低效能的员工,他们每天80%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紧迫的事”上。也就是说,人们惯常地习惯是按照事情的“缓急程度”决定行事的优先次序,而不是首先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按照这种思维,他们经常把每日待处理的事区分为如下的三个层次:

    ①今天“必须”做的事(即最为紧迫的事)。

    ②今天“应该”做的事(即有点紧迫的事)。

    ③今天“可以”做的事(即不紧迫的事)。

    但遗憾的是,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愈不紧迫。比如向上级提出改进营运方式的建议、长远目标的规划,甚至个人的身体检查等,往往因其不紧迫而被那些“必须”做的事(诸如不停的电话、需要马上完成的报表)无限期地延迟了。所以,在麦肯锡公司,我们告诉新来的员工的第一个法宝就是: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的观念如此重要,但常常为我们所遗忘。必须让这个重要的观念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在每开始一项工作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最应该花最大精力去重点做的事。

    精心确定事情的主次有助于我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在确定每一年或每一天该做什么之前,你必须对自己应该如何利用时间有更全面的看法。要做到这一点,你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①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一个沉重的责任,虽然现在我每天在做着一些平凡的事,但再过10年或20年,我们中的有些,可能会成为公司的领导。大企业家、大科学家。所以,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把一切和自己无关的事情统统抛弃。

    ②我需要做什么?

    要分清缓急,还应弄清自己需要做什么。总会有些任务是你非做不可的。重要的事你必须分清某个任务是否一定要做,或是否一定要由你去做。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你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监督其完成。

    ③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

    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即会比别人干得出色的事情上。在这方面,让我们用帕累托定律来引导自己:人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这样使用时间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

    ④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

    有些人认为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就一定能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但并非任何一种事情都是这样。无论你地位如何,你总需要把部分时间用于做能够带给你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上。这样你会始终保持生活热情,因为你的生活是有趣的。

    明白了上述四个问题,并以此来判断我们即将面对的纷至沓来的事情,就不至于让我们陷入到事务性的泥潭中,我们可以很快地确定出事情的主次,以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去获得最大效能的收获。

    7. 千万不要忽视细节

    再好的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哪怕扣错了一颗纽扣,你的完美形象也就毁掉了。

    细节精神是每个优秀员工都不可缺少的,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实则是考验一个员工品质的试金石。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便是凭借其重视细节的精神,从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在确定最后人选时,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对20名宇航员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细节: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这个细小的举动让罗廖夫感动,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罗廖夫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细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加加林通过脱鞋子这个不经意的细节,体现了他对别人劳动行果的尊重,也使他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细节精神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职员,由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无法在短时间内评估,所以常常一个细节就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

    通过预试、复试、口试、笔试等层层关口,有五名师范毕业生获得了试讲的机会,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校方要在最后一关中淘汰掉四个。为了讲好这节课,这些毕业生都做了精心准备。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了,最后一位女生压抑住内心的慌乱,微笑着走上讲台。师生互相致意后,她开始讲课。导入新课,讲授正文,课堂提问,总结概括,复习巩固……谢天谢地,进行得还算按部就班。为了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她也像前四位一样,设计了几次并不高明的课堂提问,但效果乏善可陈。下课时,她预料到自己会输,伤心地回到家里。谁知第二天,正当她茶饭不思之际,突然接到学校让她正式上班的通知。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喜之余,她向蒋长询问为什么会选了她。“实话实说,论那节课的精彩程度,你和其他人相比,还稍逊一筹,”校长笑着补充道,“但是,在课堂提问时,你叫的是学生的名字,另外几位却要么叫的是学号,要么用手指着别人。我们设身处地地想,当我们被别人以代号称呼或者被手指着时,我们的心里是很不舒服的。试想,我们怎能录用一个不愿去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师呢?”

    另外一个求职者的情况和上一位相似,只不过他考试的地方是公司而不是学校,这家公司是从事环保产品生产的。在面试结束后,其他人都蜂拥退场时,这位求职者却将每个人遗弃在桌子上的废纸、空纸杯、空矿泉水瓶子搜集到一起,然后分类扔到垃圾桶里,再灭掉电灯,给监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已经用一个貌似微小的细节——实际上是他的行为甚至生活习惯体现了公司的环保理念。果然,他第二天就接到了上班的电话通知。

    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不可能每天都从事有创意的工作,更多的是细节和耐心,在同等条件下,老板通常会垂青那些注重细节的人,他们工作必然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员工来说,以下细节都是应该注意的:

    ①信封。很多企业在收到应聘简历时,都会把一些信封上印有原公司名字的简历第一轮就淘汰掉。原因很简单,将公司业务交往用的信函私自挪为己用,是一种对原单位的极不尊重,同时也是应聘者个人行为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②电话。一般来说,工作时间是不应该接听私人电话的。无意义的闲聊会影响他人的工作,也影响你在老板心中的形象。如果有确实重要的私人电话,也应该三言两语后,迅速挂断电话。如果短时间不能解决,那么最好请个假,到办公室之外去处理这件事。

    ③电脑。很多公司不允许员工在公司电脑上打游戏,网上聊天自然也是被公司禁止的。一位员工通过互联网到一家昂贵的成人网站下载了许多图片,却不料这笔高额费用算到了公司的头上,清查之下这位员工很快失去了这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并且在个人形象方面也大为受损。

    ④纸张。很多公司对纸张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在打印机和复印机旁一般都设有三个盒子,一个是盛放新纸的,一个是盛放用过一面留待反面使用的,另一个才是盛放两面都用过可以处理掉的。如果用过一面的纸张不便于再用作打印或复印,可以简单装订起来作为草稿纸,或者用于财务报销时贴发票,总之一定可以另找到用途,而不可随意废弃。

    ⑤水杯。记得自己带水杯,因为很多公司为了节约,规定一次性纸杯只能供客人使用。

    ⑥用电。在中午的休息时间或办公区长时间无人时,须自觉关闭电灯及电脑显示器等。

    ⑦私人会谈。对私人朋友来访很多公司都专门设有会谈室,通常说来不会允许客人进入到工作区。而且,在时间方面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一般只允许在休息时间接待这种来访,除非是急事,并且也要求尽可能的简短。

    ⑧打招呼。上下班时别忘了打招呼,主动向身边的人问好,会给你带来好心情和好人缘。

    ⑨报销。在报销时,最好能列出起止地点及时间明细等等细节,再按财务制度将它们整齐地装订成册送给上级领导审阅。如果其中有意或无意地混入些个人票据,那后果当然是不言自明的。

    细节百分百22: 应该养成的小习惯

    好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努力让自己拥有好习惯是优秀员工的追求。

    ①开会和约会不迟到;

    ②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

    ③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充分一些;

    ④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

    ⑤积极倾听;

    ⑥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

    ⑦一经介绍,就永远记住对方的名字;

    ⑧与人交谈时,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

    ⑨保证每天的饮食健康;

    ⑩定期锻炼身体;

    ⑾少看电视;

    ⑿多读书;

    ⒀常与家人共进晚餐;

    ⒁控制情绪和脾气;

    ⒂定期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或写信。

    8. 发挥主观能动性

    成功是主动博取后的结果,而绝不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

    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佳水平。如果我们把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归结为科学的工作程序、严格的管理甚至是超时工作等,那么对于单纯的重复性劳动,这些办法也许还有效,但对于复杂性强、创造性强的工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在满足效率的同时还要考虑质量。因此,想要完成复杂性与创造性强的工作,没有主观能动性是不行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这便是其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人力资源经理斯蒂文正准备“说服”一名叫马丁的员工离开公司,因为马丁的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他抱怨说马丁不愿意加班,不愿意做琐碎的工作。于是斯蒂文找到了马丁。他直截了当地说:“马丁,我从你的主管那里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他说你不愿意加班,更不愿意做琐碎的工作,是这样吗?”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不想加班,但是不代表我不接受加班。”马丁反驳道。

    “哦,你不是说当初面试的时候如果告诉你肯定是要加班,你就会考虑不来公司了吗?” 斯蒂文步步紧逼。

    马丁点点头,道:“是的,我是不想加班,但是并不是说我不接受加班。”

    “如果可以接受加班,为什么当初说知道要加班的话就不来了呢?”

    “因为我不想加班啊。既然领导安排了,就只能接受了。”马丁的口气毋庸置疑。

    斯蒂文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有些晕了,谈话似乎进入了一个循环。他思索了一下继续问道:“那既然不想加班,为什么又可以接受加班呢?”

    “这个很正常,就比如我们上大学,我们不想上课,想旷课,可是老师说旷课就会让我们期末不及格,不及格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就必须去上课,我们就只能接受上课,虽然我不想上课。”

    “哦,好例子呀?那学生在学校是要做什么的?”斯蒂文似乎抓住了重点。

    “学习呀。”马丁脱口而出。

    “那为什么要学习呢?”斯蒂文继续问道。

    马丁沉默了。

    “难道学习都是需要制度约束和老师要求的吗?”

    “难道不是吗?”马丁反问道。

    “那按照你的意思,你来公司,公司安排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因为公司要求你做的,如果不做会得到公司的惩罚你才做的。”

    “是的。你觉得有问题吗?”马丁似乎觉得这很正常。

    斯蒂文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所在,他对马丁说:“你也许认为你的想法没错,但是我清楚一点就是,如果任何事情都是被动的去做的话,我们不可能做到更好。”

    就像马丁一样,大多数员工是将工作视为换取金钱或为了生存而做的一件苦差事,当然这样的员工工作的目标也就成了不被公司惩罚。这时,员工的工作动力就是来自客观环境压力下的被动动力。这样的员工又怎么能做出成绩呢?

    因此,想要在工作中有所建树,成为优秀的员工,就要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你要表现出对工作的兴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优秀员工对于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勤奋好学,有所创新的,它们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热爱自己的工作。

    其次,应该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优秀员工都是时时处处考虑企业的利益,时时刻刻关注企业的发展,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这样的员工就能在企业里产生主人翁的感觉。他们会关心团队、关心企业的发展,在工作中及时发现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积极主动的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再次,学会用大脑工作。同样一项工作,有的员工可以十分轻松的完成,而有的员工还没有完成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关键在于有的人用大脑工作,他会考虑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用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好的工作,用最少的时间把工作做的最好,把主观能动性融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你要做到乐观、自信、谦虚。乐观、自信、谦虚的人充满着吸引力,人们都愿意接近他,在这样的同事身上能感受到工作的激情,让人很容易受到良好情绪的感染,从而变得乐观、自信起来;而怨天尤人、情绪悲观的同事往往不受欢迎,偶尔的一两声叹息当然没什么,长此以往,会给周围人带来无形的压力。因此,在工作中,你要学会谦虚、不要因为自己的优秀而自大,要懂得从别人身上吸取长处来充实自己,当遇到技术难题或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谦虚向同事请教。

    如果能够做到上述几点,你将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将会表现出超过常人的能动性,而此时你也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细节百分百23: 确认工作作好的几个方面

    在确认工作完成情况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工作目标是什么,工作要达到何种程度。

    ②明确上级的意图以及期待的结果。在接受上级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记录工作,有什么不明确的地方要及时提出。

    ③分析信息要谨慎,对于别人所说的话,或者是杂志中的报道等,不要轻信。

    ④区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不要凭借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⑤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⑥不论对顾客还是对合作伙伴,都要诚实守信。

    9. 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很多人会说,不要在乎结果,最重要的是过程。对于职场来说,结果任何时候都比过程更重要。

    现在是一个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所有企业的管理者和老板,只认一样东西,就是结果,说到底就是你所做的事情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

    有一个学经济学的博士生,在学术界非常有名,曾经被很多个大公司争相聘请,每家公司给他开出的待遇都很高。可是奇怪的是,这个博士生无论在哪家公司都呆不长,总是不到几个月的就被辞退了。

    他很苦恼。于是就找到他的老师问:“张老师,为什么我到哪家公司都干不长呢?我可是一个对工作很认真的人啊。”

    张老师帮他分析了原因,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别人争相邀请他,是因为看中了他的学问。可真等到了工作中才发现,他的学问只是书本上的空架子,根本就不实用。而他呢,也经常死抱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不肯撒手,用知识分子那一套纸上谈兵的方法去工作。当看到他迟迟不能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时候,等待他的也只能是辞退了。

    听完张老师的分析,他沉思了良久,才感慨地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博士生,便觉得比别人都强。”

    每一个员工都必须明白: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你的学识不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你便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因为亏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做。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你的重要程度都不是由你的价值来决定,而是由你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

    人们常说:“成者王败者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只要目标正确,可以不择宁段去实现”。这些话看上去有些不通人情,甚至有点偏激。但却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人们只看结果,而不会去注意过程,也只有拥有完美结果的人才有资格在表彰大会上谈论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而对于一名卓越员工来说,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你可以为达成目标使用任何可能的手段。打个比方说,你要去某一个地方,你可以选择坐火车,也可以选择坐汽车,也可以选择坐飞机或乘船,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而所有的诸如“意想不到的堵车”、“因为天气原因延误航班”等等都不能成为晚到的理由。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有一家公司最近由于要加大市场开拓的力度,新招聘了8名业务员。这些业务员颇为勤奋,每天们早早出门,下班按时回来,在公司也努力地给客户打电话,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一直都没什么业绩。公司老总找他们谈过多次,但一直没成效。老总也知道这几名业务员工作确实很努力,但这样下去对公司发展不利。因此,在3个月以后,公司将这些业务员辞退了。他给出的理由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如果员工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和利润,只能请他们离开。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任何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都要以赢利为前提。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公司便有可能要面临破产。那些不能创造效益的人将永远被摈弃在就业大门之外,只有那些能给公司创造效益的人,才会被公司重用。

    10. 尽力而为还不够

    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后,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受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

    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很多人就是那只“猎狗”,虽然也已经努力工作,但最终碌碌无为,他们往往对自己或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经尽力而为了。事实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要想成功,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竭尽全力。

    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心理学家指出,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是开发了12%左右。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20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这就是说,我们还有90%的潜能处于沉睡状态。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11岁时,曾和牧师打赌: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就可以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牧师很清楚,《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在成年的信徒中都罕见有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何况是一个孩子。因此,牧师并不相信盖茨能背下来。

    几天后,比尔·盖茨在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按要求背了下来,竟然一字不落,没有一点差错。牧师在赞不绝口的同时,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盖茨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16年后,比尔·盖茨创立了微软王国。

    尽力而为地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一个称职的人。要想创造奇迹,就必须竭尽全力才行。在任何困难面前,卓越员工都应问一问自己:“我真的已经全力以赴了吗?”

    任何一个企业都极其需要全力以赴的成员,任何一名全力以赴的员工都会倍受现代企业所欢迎。抛开任何借口,全副身心地投入。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能力已经超乎自己的想像,同时你也获得了超出自己期望的报酬。

    当然,竭尽全力有时候会辛苦,但最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会让你觉得,为此付出的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细节百分百24: 每天都要对自己说的话

    ①“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会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事情。”

    ②“担心一件事情并不能改变这件事情,这只会浪费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③“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事件是毫无意义的。”

    ④“我越担心,感觉就越差,因此,我会马上停止担心的。”

    ⑤“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我能够处理好它的。”

    ⑥“我最好在吃饭之前完成这项工作,但没有完成也不会是世界末日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