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级,陪孩子走过上下衔接转折期-进入交往“团伙期”,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四年级的孩子逐渐地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待问题,意识到别人的意见可能会跟自己不一样,并试图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这位儿子的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他们渴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有了更多的小伙伴。伙伴成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别的财富,大家在一起学习、玩耍、游戏,非常快乐。没有或者被小伙伴孤立,都是他们生活里的大事件,也是影响成长的大事情。父母关注并帮助孩子处理好同伴交往问题,是对他们很大的支持。

    同伴关系变重要

    一所学校在新学期开学组织的“写心愿”活动中,老师从心愿树摘下来的心愿卡上看到,很多三四年级的同学写下了这样的话:“希望我能跟同学搞好关系,让大家都喜欢我!”“愿我的好朋友开心!”“上学期和好几个同学都闹过小别扭,这其中有我的错,新学期了,希望一切能从头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好朋友突然不和我玩了,不知道我什么地方做错了,好像那天说了句伤害她的话,希望她能知道我心里的想法,别再和我生气了!”……

    看到孩子们这样的倾诉,可以想见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和重视,以及失去友谊后的孤独。边玉芳、郑艳球曾对327名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四年级学生在孤独趋向上得分第一。由此看来,三四年级的孩子虽然渴望友谊,但是在交友方面并不是很顺利,需要父母来帮助他们。

    身边人效应:同伴的影响力很强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与低年级孩子明显不同的是,中年级孩子的朋友“突然”多起来了,而且孩子会说“放学后我要和某个同学去玩儿”“假期我要去同学家做客”……他还会常常给同学打个电话,他的生活里有了更多的“同学”的内容。心理学研究显示,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友谊的成因转变为共同的价值观和准则,该阶段的儿童强调朋友之间应该有共同的活动和所有物,互相帮助,合作,支持,彼此不打架。因此,人们经常将小学中年级称作“团伙阶段”。

    受内在生命秩序发展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社会交往的需要更强了,而他们交往的最主要的对象就是同学,他们害怕被同伴孤立或抛弃。

    罗宾在《童年友谊》一书中写道:儿童之间的友情对孩子们的生活具有潜在的重大作用。首先,是孩子能认识自我,并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和团体的归属感;其次,是孩子可以在与别人的交往冲突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正视自己的弱点,这些是在家庭生活不能获得的;最后,是即使在早期,孩子们也有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需要。

    当同学们在一起谈论某次集体活动时,如果有哪个孩子因为没有参加而说不上话,他会特别失落。如果某个同学说出了一句特别时髦的话,其他的同学会很快学会。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受同学的影响特别大。如果孩子每天相处的同学是一些性格好、爱学习、讲道德的孩子,那么,孩子也很容易成为这样的人。

    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交朋友会影响学习,因为交友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随着同伴数量的增多,各种助人、学习、合作、游戏、信息分享行为开始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发展了对他人的同情能力、理解能力、倾听和表达能力。即使孩子和同学讲起了“哥们义气”,做了一些莽撞的行为,父母也要耐心对待,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识能力和是非观念还不强,猎奇心理很强,当交友活动变得频繁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冒险或恶作剧的行为,只要父母及时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改正过来,对性格形成就不会有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四年级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同伴待在一起,学习与他人交往,但是,他们又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交往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帮助。

    利用“团伙阶段”多交益友

    既然孩子进入这样一个热衷交友的“团伙期”,那么,父母就要帮助孩子学会交友,掌握朋友之间真诚相处的方法,这样,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支持孩子选益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告诉我们,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当然了,三四年级的孩子还不能一下就判断出哪位同学是益友,这需要慢慢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孩子慢慢地就能达到圣人所期待的择友境界了。

    第一,交合得来的朋友。这个合得来不是家长安排的,而是孩子自己愿意一起玩儿、一起活动,不存在谁讨厌谁。几个孩子在一起,往往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头儿”,家长要观察这个头儿是不是有利于孩子。

    第二,注重优势互补。孩子们的优点能在互动过程中强化、发展,孩子们的缺点能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克服。父母不歧视成绩差的孩子,但也要让孩子多跟品德好、性格好、成绩好的孩子交朋友。

    第三,交爱运动的朋友。当下的孩子,比较缺乏运动,这也是孩子经常围在电视、电脑旁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了孩子内心受到约束。如果孩子有一定的体育技能,经常在一起做运动,比如,打球、骑车、踢球、滑旱冰、拍皮球等,那么,这样的亲密接触不但增强了友谊,还增强了孩子的团体意识。

    第四,同性、异性朋友都要交。这类朋友会让孩子今后更尊敬异性,更容易与异性有感情上的交流。

    第五,不同年龄的朋友也要交。孩子是在交往中学会相处之道的,与大龄孩子交往可以学会服从、尊重;与小龄孩子交往可以学会忍让、宽容等。

    2.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

    孩子在一起玩耍,就要有活动的场所,把朋友请到家里来,让孩子当一回小主人,对朋友们热情接待。这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友谊、联系交往的过程。然后,家长再告诉孩子接待客人的分寸,比如,给客人准备零食、饮料,一起玩玩具、讨论问题,但是不能允许朋友动家里的重要物品或者长辈的物品,到了合适的时间送客人离开,等等。

    3.交友过程需要家长的指导

    孩子一般都是在一起玩儿、一起学的过程中建立友谊的,所以,只要对方不是恶习太多,孩子自己喜欢就可以。当然,如果同伴里有做“坏事”的,父母要想到他们渴望交友的欲望很强而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可能会受到影响做出一些越轨或冒险行为。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强行拆散他们,而是要耐心和孩子谈谈!告诉孩子去学习这些人的长处,不要学习缺点。当孩子与朋友出现摩擦或者裂痕时,家长也不要很主观地站在自己孩子一边,而是要积极了解原因,做出分析,指导孩子们化解矛盾。

    4.父母们多接触

    孩子交朋友,父母或多或少都存着某种担心,影响了他们深度交往。父母之间不妨多接触,建立一个朋友联盟,朋友联盟平时要多组织活动,可以利用双休日或其他节假日,一起带孩子出去旅游、度假,创造孩子之间的交往机会,这样可以带给孩子一些安全感,家长也可以交流育儿经验。

    有必要换个同桌吗

    玲倩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很乖巧,成绩也不错,从没有给老师添过麻烦。但是,她的同桌却完全相反,非常调皮,连玲倩这么老实的同学都欺负。上课的时候,趁老师不注意,他就扯扯玲倩的头发、拨拉拨拉玲倩的学习用品。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担心女儿受委屈,就找老师给女儿换了个座位。

    这次换的是个女孩,过了一个多月,玲倩就不开心了,因为新同桌总是不带学习用具,借她的用,衣服穿得也不干净,还很爱流鼻涕,玲倩不喜欢这个同桌。于是妈妈又要求老师给女儿再换一个座位,结果这次换的这个很厉害,总命令玲倩做事,还骂她是笨蛋!当妈妈把情况又反映给老师的时候,老师也有点儿不耐烦了,说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到时候再给玲倩换!

    连换三次座位后,玲倩的人缘明显变差,同学们称她“小气鬼”“挑剔妞”“换座姐”……连以前总和她在一起玩的同学都不愿意和她玩了!这下妈妈有点儿不知道怎么好了!换个座位竟然换出了这么大的麻烦!

    其实,换座位本身就不是小问题!

    孩子要求换座位,换还是不换

    有媒体曾经做过调查,问:“开学了,最担心的是什么?”小学生们的回答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他们最担心自己与同桌的关系。同桌关系为什么这么令人担心,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外部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长、老师对孩子学习太重视,有意无意地就引起了孩子之间的戒备心;家里对孩子比较娇惯,孩子很自我等。内部原因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不懂得换位思考、交往技巧不足等。以上原因导致了孩子与同桌相处的时候问题比较多。

    孩子与同桌关系不好,家长就去找老师,要求换座位。家长要求给孩子换座位都是有理由的:有的家长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委屈、被欺负,或受到不良影响;也有的家长是希望给孩子找个优秀的同桌,促进孩子进步。

    孩子的同桌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跟孩子处得好不好,家长都是从孩子那里听来的。三四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对自己的认识还缺少客观性,他们的话大多是向着自己的、片面的。如果父母完全相信孩子所说的,孩子要求换座位,就去找老师要求换座位,对孩子是一种纵容,不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1.不利于提升孩子的包容性

    同桌的很多小毛病不但是可以容忍的,而且是可以帮助改变的,因为三四年级孩子身上的坏习惯都是不自觉形成的,如果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是可以促进孩子进步的。如果孩子见到有小缺点的同学就躲开,那么孩子会失去一部分交往的对象,也不利于孩子包容性的发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时候,孩子不喜欢同桌的某种做法,比如,动作幅度太大,容易碰着自己,甚至会很反感,而同桌却没有恶意,也许是神经比较大条,甚至都没有察觉到他人不喜欢。这种情况下,父母只需告诉孩子好好跟对方沟通一下,说:“你这么大劲儿,弄疼我了。”这样,对方知道了,就不会这么做了,矛盾也就解开了。

    2.不利于孩子独立交往

    学校是个小社会,在这里,孩子要面对成长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要掌握与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相处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实现社会化。即使非换座位不可,也可以让孩子跟老师沟通,而且这个沟通的过程需要一个正当的、不伤害他人的理由,比如,自己确实看不清黑板等,而不是把同桌的不是全部说出来。家长代替孩子表达意见,不利于孩子独立,而且会使孩子变得依赖,不利于他们人际协调能力发展。

    如果孩子和同桌总是闹矛盾,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或心理,而孩子又特别胆小内向,什么都不敢说,总是忍气吞声。这时,家长可以向老师反映一下情况,最好不要直接提出换座位。

    3.不利于孩子实事求是

    有的孩子本身就有错误,跟同桌处不好了,就说是对方的问题,什么打人、不好好学习……总之,是“恶人”先告状。如果家长轻易相信了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好骗,以后类似错误不会少犯,时间长了,就惯出了他们强词夺理的毛病,不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当孩子提出换座位或者说同桌不好的时候,父母最好跟孩子的同桌去了解了解情况,然后再作出判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除非极个别情况,否则孩子动不动就换座位,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般的情况是不鼓励孩子换座位,而是教孩子如何与同桌友好相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就是“第一节课吵架,第二节课就和好”“今天画的三八线,明天就擦掉了”。

    那么,当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情,如橡皮、本子等,发生一些口角甚至吵闹而要求换座位的时候,父母该如何处理呢?

    给孩子换座位,不如教孩子学会和同桌相处

    对孩子来讲,换座位可能是个情绪化的应对交往不顺的选择,一项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显示,被试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以,给孩子换座位,不如教孩子学会和同桌相处。父母引导孩子多从同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不会那么感到“受伤”了。

    1.不要轻易换座位

    当孩子与同桌发生了矛盾,要求换座位时,家长先要听听孩子的理由,如果通过孩子的话能判断就是一些小矛盾,那么就告诉孩子解决的方法,以及不能轻易换座位的理由。如果孩子对他同桌有恨意,那么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不能因此动手打架,更不能召集朋友孤立对方,那不是一个好孩子会做的事情,也不是对待同学的正当行为。

    当孩子和同桌有了小矛盾的时候,家长只需要告诉孩子要与对方坦诚相对,说出心里话。如果有什么地方伤害了对方,就要真诚地道歉。这样就容易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

    2.让孩子找同桌的优点,对同桌好

    当孩子与同桌交往不顺利的时候,父母可以提示孩子,去想想同桌的优点!这样,当孩子眼里看到的是同学的优点,孩子就会越来越觉得同桌很可爱。

    另外,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如果家长平时教孩子对同学大方、忍让一些,那么同学自然也会对孩子好许多,当双方都为对方着想的时候,哪里还会想到要换座位呢?

    3.包容对方的缺点

    当对方有明显的调皮、捣蛋、不礼貌行为的时候,不要挑刺,而是宽容、不嫌弃对方。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她的同桌经常把废弃纸团扔进她的桌屉里,她很气愤,跟妈妈说了这事。妈妈说:“他扔了,你拿出来,以后,你再扔垃圾的时候,问问他有没有纸屑要扔?”这个孩子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了,之后她的同桌再也没有往她的桌屉里扔过纸屑了。后来,他还主动把两个人的纸屑一起扔掉。

    当心,内向孩子在校园里自我封闭

    有位妈妈说,那天,老师把我喊到了学校,告诉我儿子最近的情况。老师说这个孩子很沉默,平时几乎不与同学交流,老师让他去和大家一起玩儿,他也不愿意去。

    老师觉得这个孩子虽然不调皮捣蛋,作业完成得也不错,可是太不合群,影响他的交际能力的发展!所以,老师希望家长配合一下,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自我封闭”的孩子也渴望友谊

    孩子进入中年级以后,社会交往变得广阔,他们需要处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多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不再仅限于家庭范围内,还包括家庭、学校等多个范围。可以说,此时社会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如果孩子这一时期在家长的帮助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体会到友情、友谊的快乐,感受到除了亲人的关怀以外,来自于朋友的帮助和关心,会让他产生幸福感,那么孩子就会在意朋友,就愿意交朋友,而不会一个人陷在孤单里。

    中年级孩子的情感发展是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的。随着孩子情感生活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都为孩子的交友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基础。但是,由于孩子交往水平还不高,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孩子会遇到各种困扰,比如,“今天,我和同桌闹别扭了”“为什么隔壁妞妞不给我玩游戏机”“同桌把我的书给弄脏了”“今天我喊同学,他没理我,下次我也不理他”“我今天穿了条新裙子,她们看了就尖叫了”……每当孩子有这样的困扰的时候,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同学的这些行为,要让孩子不较真儿,不为此过分烦恼,不过度介意。

    在学校里,“自我封闭”或者说没有朋友的孩子,除性格问题外,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交往中遇到了挫折,导致了他们不敢交友、不愿意交友。

    一定要打开孩子的心扉

    当孩子采用“自我封闭”的方式,让自己远离同学的时候,父母需要及时地帮助孩子,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习惯于与父母诉说,并开心地与同学交往。

    1.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在不断成长,他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也会有自己的烦恼,比如,学习的烦恼、同学间交际不畅、家长的不理解、老师的误会、对身边事情的好奇,等等。如果父母认为孩子不用为了物质生活发愁就是无忧无虑,那就大错特错了。对孩子来讲,精神的富足在成长中的重要性远远胜过物质上的充足。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用心关照孩子的精神世界。

    当孩子伤心的时候,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从内心感激父母的认可,觉得父母理解了自己。如果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千万不要在孩子情绪没有恢复的时候提出建议,默默地陪伴孩子一会儿,等孩子平静之后,家长再以理智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就能够帮助孩子化解“心理阴影”。

    2.由浅入深地诱导孩子

    当孩子有了“自我封闭”的表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清楚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朋友不多,有不合常理或者离谱、不近情理的行为的时候,就要多和孩子沟通。

    当然,沟通的方式不是直接教训孩子。父母不要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严肃而冷漠的话语容易让孩子产生戒备心理,不但不愿意说心里话,而且父母说的话他们也会抵触。如果父母有次序、有耐心地引导孩子思考,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逐步地明白和理解自己错在了哪里。

    3.帮助孩子走进群体

    如果孩子有了“封闭自己”的倾向,那么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开放”起来。鼓励孩子交朋友,带孩子参加团队游戏,让孩子明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孩子和同学玩耍的时候,家长不要参与进去,即使孩子吃亏了,家长也不要埋怨、教训孩子,因为孩子不会总吃亏的。

    家长可以按照自己的交际范畴加入一些家长群,然后带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因为和其他小朋友亲密接触,感受了友谊的幸福和快乐,而且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巧,慢慢就会具有交往上的主动性。

    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内向,那么把内向孩子带到性格较内向孩子的群体中效果会更好。由于性格上的相似,孩子很容易玩到一起,有助于建立友谊。友谊的力量会促使孩子变得开朗、宽容、有爱心,逐渐地他们就能够和外向孩子玩到一起了。家长不要着急,一下子把内向孩子引到外向孩子的群体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会更加不知所措。

    孩子因打架而“告状”,父母要认真对待

    有位爸爸说,他在儿子身上看到了一种很强大的力量!那天,儿子突然问爸爸,我们班两个同学都想和我做朋友,但是他们两人却不想做朋友,都只想和我单独玩,让我选择一个!爸爸问:“这个问题很棘手,你选择的是谁啊?”儿子说:“哪能真的选一个啊?您可真逗!”爸爸说:“那你就让老师来调节调节吧!”儿子说:“让我‘告状’啊,我才不干呢?”爸爸说:“那你就自己处理吧!”

    星期天,儿子对爸爸说:“今天我和两个朋友谈判,你和妈妈最好出去转转,或者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别出来。”爸爸妈妈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后,发现三个孩子在家里一起看动画片呢,还有说有笑的!后来,爸爸问儿子怎么解决的,儿子说:“我先和其中一个进到我的房间进行秘密谈判。几分钟后这个出来,我再和另一个男孩进去继续谈……我分别对他们说了相同的话,我不愿意失去任何一个朋友,你要我这个朋友,就大家一起做朋友,要不,我就一个人伤心了!”

    虽然这个孩子只有四年级,但是情商却不低,高情商使得他拥有很好的人脉,校园生活也一定过得很快乐!

    三四年级,孩子进入了“易打架期”

    三四年级的孩子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吵架、打架、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在交往中一定会经历的成长过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孩子处于自我管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交往能力的成长期,任何成长都是与错误、不成熟相伴随的,所以打架的孩子不见得是坏孩子,打架也不见得是坏行为。但是,如果孩子爱告状,家长就要慎重对待了。

    告状不是小事情,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想处理好,先要搞清告状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孩子告状不过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他撞我了,他骂我了,他拿了我的东西,他在背后乱说我……没什么不可原谅的大事,多数都是咽不下这口气,非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不了的时候,就向老师告状了。

    1.告状是善的表现

    孩子告状,是把老师、家长当成权威,让其主持公道,所以告状是善的表现,体现了孩子的正义感。所以,家长先要理解告状的孩子,耐心听听他们讲了什么,然后肯定孩子这么想是对的,是有责任感和充满正义的表现,但是也要告诉孩子这样做可能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不利于和同学友好相处。所以,有的时候看到同学做得不对但是没有构成伤害时,可先不要去告状,而是看同学的表现,如果他总是这样,可以和家长或者老师谈谈。

    如果家长对“告状”不予理睬,或批评“告状”的孩子,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鼓励孩子告状,会助长孩子凡事过度依赖的行为,不利于孩子学习与同学相处。

    2.不利于孩子发展交往能力

    如果家长鼓励孩子“告状”,孩子在学校里也是这样,那么长此以往孩子独立处理彼此间小纠纷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孩子学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更不会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可能发展成不良心态

    如果“告状”成为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孩子做了第一次就很容易出现第二次,有这样行为的孩子很容易养成窥视他人秘密、监视他人行为的习惯,这样容易使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发生偏离,以至于难以与同伴相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人格发展畸形。

    抓住机会,引导孩子不告状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行为都是有一定的心理基础的,也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多关注,对于错误的行为给予正向的引导,才能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1.抓住告状“机会”,引导孩子

    父母要求孩子在不告状的同时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同学关系,这需要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起来。

    真实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愿意接受权威的指导,三大因素构成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契机。当孩子偶尔有告状行为的时候,父母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能力。因为孩子在真实情景中的道德表现比虚拟情境下更加真实。从这个角度看,告状既提供了具体道德的冲突,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道德情境。家长要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孩子分析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升孩子全面分析问题、判断行为的能力,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学会从别人做事的动机考虑事情的善恶。

    2.让孩子写写理由、错误

    孩子之间争吵、打架的事情,往往越着急越是火上浇油,而如果让孩子冷静下来,孩子或许能够想清楚,分个谁是谁非的需要也就没有了。当孩子告状的时候,父母不妨让孩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写出来,尤其写清楚自己当时的想法、动手的理由,这样父母就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如果几个孩子都在场,那就让每个孩子都写一写,不偏袒自己的孩子也是对自己的孩子好。等孩子写完了,互相交换着看一看,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每个人的理由都很正当,只不过都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然后再让每个孩子针对这件事写出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再交换着看看。这样,孩子们就都了解了对方当时是怎么想的:只不过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不是故意和谁作对,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换位思考的过程,以后,孩子就学会了正确的表达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让孩子写出自己的想法,并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不仅能够转移孩子对事件本身的注意力,还能够提升到友好交往的层面上,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好的事情。

    3.教孩子一套冷静下来的方法

    三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能够听懂并理解家长的意思了。父母不妨告诉孩子一个处理同学之间分歧的方法,那就是:吵架的时候,第一制怒,教给孩子自我控制的方法;第二理解,换位思考,宽容别人;第三理智,不能动手伤人;第四沟通,冷静下来后,好好沟通、协商。孩子通过这个过程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就不会吵架了。

    孩子愿意和老师交朋友

    有个孩子写了一篇日记,她说,她太喜欢现在的老师了,觉得这个老师太给自己面子了:当我上课不好好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时候,老师总是停止讲课,微笑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严厉,好像在说:“张思琪,上课要注意听讲,不要搞小动作!”这比大喊大叫可管用多了!那个时候,我好喜欢老师啊,觉得不好好学习都对不起老师!

    别的老师只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而这个老师可不那样,他强调特长,只要孩子有爱好,什么文艺啊、书法啊、运动啊、读书啊,她就像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并让每个人都“派上用场”!就连我在学跳舞这件事老师都知道!那次,老师找到我,说:“六一快到了,琢磨个集体舞,有特点的,到时候演一演!”看着老师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怎么能不加紧练习呢!结果,我们班在六一演出那天,得了个第一名,老师都要笑成一朵花了!

    排练的后期,老师只要有时间就端着个相机来看大家排练,还和大家一起拍了很多照片,我们觉得老师是真心喜欢我们,我们的心和老师很近,所以大家都很尊敬这样的老师啊!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和老师关系很好,孩子生活得也很快乐!因为她遇到了一位爱孩子、懂孩子的老师!可很多时候,孩子的情况并不是这样!以至于孩子并不喜欢老师!

    孩子喜欢“孩子王”样的老师

    当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说害怕哪个老师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对学习、对上学失去兴趣,也难以和老师搞好关系。一般情况下,当老师具有以下特点的时候,孩子就可能害怕或者不喜欢老师了。

    1.太死板,没有童心

    孩子的眼光、想法与大人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不习惯蹲下来、从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在孩子面前总是一脸严肃,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讲,可能就会有一些畏惧心理。而如果老师在传道授业的时候让自己变得生动、活泼一些,孩子犯错了不简单粗暴地指责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倾听他们说的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孩子玩耍的时候,和他们一起玩;孩子不理解知识的时候,想办法帮助孩子理解……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老师和自己是一伙儿的,很贴心,就愿意靠近老师了。

    2.太严肃,不会微笑

    如果老师时刻把真诚的微笑挂在脸上,用满怀期待的眼神注视孩子们,还经常拥抱一下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牵牵他们的手、抚摸他们的头……那么,孩子的心里就会感觉暖暖的,就会觉得自己是被老师喜欢的,就愿意把心里话跟老师说,也愿意和老师交朋友。

    3.总是找孩子的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心,特别是在校园里,更渴望自己是出类拔萃的那一个,而老师又是孩子最为信任的评判者,所以,他们渴望老师的理解和信任,盼望着老师能够赏识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进步,多表扬、激励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可是,很多老师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以成绩评判孩子的优劣,大大打击了前几名以外的孩子的积极性。

    4.嘴碎,对学生没耐心

    有的老师性格不够沉稳,嘴碎,对孩子没有耐心,看到孩子犯一点儿错误或者有哪里做得不够好,就批评孩子而不是耐心教孩子怎么做,导致孩子很受伤,不愿意接近老师。比如,老师看到孩子做完值日把笤帚扔在了墙角,就要训斥孩子一顿。其实,对于在家里没有做过家务的孩子来讲,他们可能不懂得用完了工具要放回原来的地方。这个时候,老师来帮助孩子建立这个规矩就好了。老师拿起来放回挂工具的地方,然后对孩子说:“以后用完了就放回固定的位置。”这样孩子不但容易记住,还会觉得老师很亲切。

    教孩子尊敬并去适应老师

    在学校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不同的老师性格不同,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也不一样。孩子容易根据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去评判面前的老师,这样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父母需要教孩子尊敬并去适应不同的老师。

    1.让孩子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不管老师怎么样,孩子都应有对待老师最起码的态度,那就是尊重,这是作为学生的基本素养。家长不妨利用周末的时间,让孩子给自己上一堂课,当孩子体验到这几十分钟的辛苦后,就会从心底里认可老师的工作。当孩子讲课的时候,家长可以交头接耳、传纸条、做小动作,让孩子切身体验自己的调皮捣蛋让老师有多难过。

    家长告诉孩子,除了这些工作,老师还要写大纲、批改作业,组织同学的各种活动、家访。如果老师教的是毕业班,还会有升学率的压力,就更辛苦了。

    2.研究并找到喜欢老师的理由

    当孩子对老师个人的好恶影响到了他的学习,这就成了家长和孩子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一个办法是要求孩子调整自己的态度,努力找出喜欢老师的理由,每找出一条优点,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好习惯,自然有助于消除成见。

    对于孩子不喜欢的老师,父母可以和孩子坐到一起,共同研究这个老师的优点和缺点。有些孩子不喜欢老师是因为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而和父母共同分析,则可以帮助他发现老师的优点,找到老师身上值得尊敬的品质,同时也能对老师的缺点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

    3.教孩子主动和老师交往

    孩子和老师交往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如果孩子是自己单独跟老师交流,就以不占用老师更多的时间为原则。不妨利用一下其他的交流手段,比如,通过QQ、e-mail、书信、手机短信等形式,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困惑、迷茫向老师倾诉,当老师了解到了学生的内心想法,自然就知道怎么回应学生了。

    给孩子的物质攀比降降温

    有个孩子参加春游,回来的时候就跟妈妈说:“我们同学都穿着名牌的运动鞋去春游了,什么阿迪、耐克……就我的鞋是一双普通球鞋,下次您也要给我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要不太丢份儿了!还有,很多同学都带了特别多好吃的,饮料都是高档的,就我带的是普通的矿泉水和面包,都不敢拿出来吃了!看着同学们互相品尝好吃的,我都要难受死了!”

    听了儿子的一番话,妈妈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妈妈也知道当前孩子们的消费水平高,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可以承受,可是妈妈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没有必要穿名牌,身体发育快,新鞋穿了一年就不能穿了,不是浪费吗?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说服和引导孩子。

    上面这位妈妈遇到的就是儿子和同学攀比的教育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关系到孩子能否平静地选择自己的行为,以及心理健康发展。

    攀比会招来“嫉妒杀手”

    每个人都有攀比心,就像每个人都有要强心一样。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适度攀比能激发一个人的行动力。但是,攀比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攀比容易滋生嫉妒,而一个人被嫉妒心理困扰,就容易失去理智,做出疯狂的行为。社会上有很多的犯罪行为是因为嫉妒同事、同学有钱而发生的,最后导致伤害他人,自己也锒铛入狱,前途尽毁。攀比心理是刻意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将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赶超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但当这种心理没有转化成督促自己努力进取的行动的时候,因为非常不愿落后于他人、想着超越他人,就会产生不平、悲伤、气恼、不满、嫉妒等种种情绪,破坏了自我同一性的稳定,内心无法再保持平衡,于是,就有了不理智的行为,比如,言行上尖酸刻薄,行动上“拉后腿”……

    实践证明,好胜心强的孩子更容易嫉妒。嫉妒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一旦把握不好尺度,会使人失去理智,做出粗暴的行为,对自身和他人的成长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坏影响和损失。有人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攀比倾向的小学生很多,涉及攀比的内容很广,分别为学业分数、服装打扮、学习用品、活动成功、捐款、消费手机、汽车接送、获得班主任喜欢、担任班干部、获得教师表扬、获得家长零用钱、春(秋)游中所需带的物品等方面。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小学生攀比行为最主要的动机是好强心理、爱争面子,当看到别人拥有某个东西时,自己也迫切想要。

    父母要想孩子在物质生活上不攀比、不嫉妒,拥有一种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努力向别人看齐的心态,就要处理好孩子的好胜心。

    教孩子与自己比,不嫉妒他人

    攀比诞生嫉妒,嫉妒诞生敌对。当三四年级的孩子与别人攀比的时候,父母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帮助孩子正确地去比较,并把对他人的嫉妒心理转化成督促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眼红别人的成就。

    1.不过度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是无止境的,如果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那么势必养成孩子骄纵、任性、攀比、奢侈、享乐等问题。当他们看到别人有好的衣服、好的食物的时候,就要买,这样势必会形成爱攀比的个性。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只在意自己的感受,更不懂得去体谅别人,当发现自己比不过别人的时候,就可能做出危险的行为。

    所以,父母要适度满足孩子的需要,在同学当中,衣食住行一般化就行了,要鼓励孩子自己努力增长知识和本领,打下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资本。当孩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成绩的时候,心胸就会变得开阔,眼界也会更高远,自然不会嫉妒身边的同学了。

    2.教孩子与自己比

    父母教孩子与自己比,比的就是成长。看看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是不是进步了,学习成绩有没有提高;自己是不是变得更加勤奋了,是不是主动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和同学在一起,有没有自己可以拿得出手的才艺,是不是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业余活动,等等。

    3.培养孩子希望别人好的心态

    要孩子拥有希望别人好的心态,家长先要这么做。当别人有什么喜事的时候,要打电话祝贺、去参加喜宴,言谈举止中要流露出对别人的真诚祝贺。当孩子的同学有好的成绩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祝贺同学,要对孩子说,同学是自己的朋友,同学有好事自己应该高兴,一方面要向同学学习,另一方面要鼓励同学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样,大家就能共同进步了。

    要远离成绩不好的“坏孩子”吗

    爸爸出差回来,给明明买了一个超能机器人,放学后,明明邀请一位喜欢机器人的同学来家里玩。一进门,妈妈就问那个同学:“期中考试,你数学考了多少分?语文考了多少分?英语考了多少分?是班干部吗?”同学都礼貌地回答了!一听分数不高,80多分,妈妈还不过瘾,说:“儿子,要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啊!一落后就赶不上去了!”同学一听,生气了,就回家了!虽然明明和同学在班里关系挺好,但是同学再也不愿意去明明家了。明明很喜欢这位同学,他人很善良,也很仗义,学校大扫除的时候特别卖力。明明真希望他们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可是妈妈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明明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道歉……

    孩子需要各种性格类型的朋友

    每个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宝贝,父母都铆足了劲儿想让孩子成为“好孩子”,成绩好、品德好、性格好、才能好,为的就是孩子将来具备在这个世界打拼的资本。父母这种“好了更好”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很强的鼓动作用,同时,不免会出现“霸道”的事情,在孩子交友的问题上有比较多这样的事情。

    孩子交友是一个简单而幸福的过程,如果父母参与过多就不简单了。当孩子和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有的家长第一时间冲过去向着自己的孩子,就弱化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人际交往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特别是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朋友更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对朋友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友谊,不仅能让孩子身心愉悦、开启智力、激发灵感,而且还能让他们在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中得到提高。很多家长都觉得只有“好孩子”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而“坏孩子”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坏。如果家长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即使成绩不好、脾气不好、顽劣一些都是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这些孩子身上往往有着更大的闪光点。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的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与同龄人交往学习他人的优点。而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到人间的天使,他们的身上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优点,这些优点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父母人为地把成绩不好的孩子、家境贫穷的孩子、父母有问题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从自己孩子的生活圈子里划出去,就等于剥夺了孩子从不同类型的朋友那里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

    父母一定要站到孩子的朋友圈外

    父母站到孩子的朋友圈外,远远观望孩子交友这件事,不但利于孩子交朋友,也有利于父母帮助孩子把关,让孩子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1.不发表自己的交友观

    大人交友,考虑的问题多,带有各种各样的目的,而孩子则不一样,孩子之间的友谊是纯洁的,所以家长不要对孩子发表交友观,对孩子说那些懂事、听话、有礼貌、不打架、不骂人的孩子最适宜成为朋友,而把调皮捣蛋的孩子隔离出去,那样会弱化孩子对人的适应力和辨别力。

    在任何一个人的周围,都有一些人是和我们对脾气、价值取向接近的,这样的人自然就走到了一起,而且交往起来比较舒服,很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朋友。但是,这样的人不一定是成绩好的、不打架的、脾气好的,如果家长把这些人隔离开,孩子的朋友圈子就会大大缩小,而且孩子损失的是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父母应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己去辨别朋友、选择朋友。这个过程,孩子可能会学会主动交友、被动接纳。不管怎样,都是很好的人生经历。

    2.被过滤的圈子影响孩子成长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的家长教训孩子:“别跟×××一起玩了,那个孩子太气人了!”“那个孩子总欺负别人,你躲他远点儿!”……如果孩子听了父母的话,就等于圈子被过滤了。孩子只与单一类型的人接触,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会减少,这也减少了他解决问题的机会,会弱化他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在适宜的环境里生活,会产生惰性和依赖性,这样孩子就失去了一些与人发生矛盾、分歧的机会,没有这样的历练,自然也就不具备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接纳不同意见的能力。

    3.家长可以做一些良性干涉

    当然,孩子的辨别力、自控力有限,很容易碍于朋友情谊不好回绝而做不正确的事情,比如,朋友偷窃来的东西交给他保管,接受了就是犯罪。朋友让帮忙写作业,帮助了就纵容了朋友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孩子自己也可能会这么做。在孩子交朋友的时候,父母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行为,然后提醒孩子,尽量给孩子提建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