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心理学-读懂人心:人心隔肚皮,但你能知道他在想什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总会在外表展现出来,如服装、说话方式、动作、眼神等,这些都会在交际过程中告诉别人,你是否友善、是否愿意交流。很多精英人士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是万人迷,是交际场中最受欢迎的人。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社交理论,破译了这些心理密码,我们的社交能力也会逐步增强。如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所说:“与人交往时,首先要观察他的气质,然后再决定如何迎合和适应他。无论是与严肃的人还是与轻松愉快的人相处,都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顺水行舟,礼貌制宜。”

    最亲近的人何以伤人最深

    ——刺猬效应

    生物学家曾经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将十几只刺猬放到寒冷户外的空地上,然后观察他们的行为。这些刺猬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然而靠拢后很快就会因为无法忍受彼此身上的长刺而迅速各自分开。

    但是天气实在太冷,为了温暖起来,刺猬们一次次地重复靠在一起,又分开的过程。因为靠得太近,彼此会被长刺刺痛,而离得太远,彼此又无法获得温暖。所以每一次刺猬们都会自发调整彼此之间的距离,当这种尝试进行多次之后,刺猬们找到了一个很适中的距离,既可以彼此相互取暖,又不至于会被彼此的长刺刺伤。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亲人之间爆发摩擦和矛盾的几率,远远大于初次见面者。越亲密的人之间,越容易产生矛盾,其实这就是因为越亲密的人之间个人领域越容易被侵犯,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强调的是距离感,而在心理学里引申而来的是心理距离,所以刺猬效应也被称为心理距离效应。它所反映的是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彼此的身体距离及心理距离。人与人之间越亲密,对方的缺点就越容易显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对其原有的感情,甚至变得非常失望或者厌恶。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不例外。

    当你走入一个大型阅览室,如果人数并不多你会发现,已经坐在里边的人大多数都会单独占据很大的空间。阅览室有100张桌子,而仅有10个人在座,那么这十个人相互之间距离一般相仿,大约每个人占据着十张桌子的空间。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当实验室仅有一位陌生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坐在他身旁然后观察他们反应。结果,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心理学家,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一个空旷的空间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夏尔·戴高乐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的这一做法,一直影响着他与顾问、智囊团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任期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里,没有任何人工作超过两年。他一直保持着与智囊团和顾问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太过亲密过。他认为,调动是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

    他不容许自己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当他的新办公厅主任上任时,他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

    戴高乐的这个做法也同样充分表明了他的自信心和决断力,他永远主要依靠自己的思维和决策来行动。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调动起来的人员才能更富有活力。这种做法,能够一直使他的智囊团和顾问团队充满新鲜感和朝气,更可以杜绝这些顾问和智囊团借助政府名义徇私舞弊,可以说是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很多时候,领导如果和下属过于亲密,下属就会很容易借助领导的名义谋一己之私,甚至最后拉领导下水。因此说,领导和下属之间最好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人际交往时,双方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彼此之间是否亲近、友好的重要标志。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的空间距离非常关键。

    其实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距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具体情形、交际双方的关系而发生变化。比如一般陌生人之间初步交流会选择社交距离,而等交谈一段时间后,彼此有了熟悉,这个距离无形中会被缩短成为个人距离,两个人甚至会通过握手来确定交际关系。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交际距离并非完全相同,因为不同地域的人对于自我空间的理解不同。比如北美人交际空间距离限于皮肤、衣服及体外的几十厘米;而阿拉伯人则不同,他们的个人交际空间距离仅限于心灵,甚至皮肤都视为外物,所以在交际过程中阿拉伯人很可能会给人留下步步逼近的印象。如果一位阿拉伯人和一位北美人交流,你会看到阿拉伯人一边交流一边向北美人靠近,而北美人则会一边交流一边企图远离阿拉伯人。

    交往过程中,根据地域不同交往的方式和距离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而社会地位的不同,个人空间距离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地位越高的人,个人空间的需求会更大一些。当然,个人空间的距离还和人的性格有一定关系,比如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他的个人空间距离就会相对较小,他们很乐意接近他人;而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则习惯将自己孤立,他的个人空间相对会大很多,甚至当有人靠近自己的个人空间时,他们会很敏感地退避或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们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们不同的需求,有意识地选择和他人交往时最恰当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受人欢迎,交到更多的朋友。

    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曾经将人们的自我空间划定了一个范围,并通过四种区域和距离来解释不同程度的交际关系。

    第一种是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也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的范围在0~0.44米之间,其中近距离为0.15米以内,这个距离的人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气息和温度;而远距离为0.15~0.44米,这个距离人们可以亲密交谈,亲密执手。一般情况下,亲密距离只出现在最亲密的人之间,比如同性中的贴心朋友、知己等,异性中的夫妻和情侣等。如果在生活中,有人突入这个距离,会使人感觉很不礼貌,从而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厌恶。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是熟人之间的交往距离,这是一个稍微有些分寸感的距离。其范围在0.46~1.22米之间,这个距离已经很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了。其中近距离在0.46~0.76米,这个范围彼此可以互相友好交谈并握手;远距离为0.76~1.22米,这个距离范围比较大,一般朋友和熟人都能够自由进入这个距离。一般情况下,彼此交谈的对象更加熟悉,则会选择近距离,若较为陌生,则会选择远距离。

    第三种是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比个人距离又远一步,这个距离从1.2~3.7米,一般来说这个距离是比较适合正式的社交场合和社交礼仪需要。其中近距离为1.2~2.1米,人们的工作空间和社交聚会通常会在这个距离范围;而远距离为2.1~3.7米,这是一种与陌生人刚刚开始正式交流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中领导的办公桌都大而宽阔,这不仅仅是为了彰显领导的权威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办公桌一段距离处都会摆放来访者的座椅,这就是正常的社交距离。一般谈判、面试、正式交谈等,都会保持在这个距离之内,这不但能够增加庄重氛围,还能够给双方一个适应交际的过程,从而更加得体。

    第四种是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是演讲或演员与大众的距离,它一般范围在3.7~7.6米。比如在演唱会现场、演讲现场、节目现场等,都是这种距离,这个距离基本对所有人都开放,人们在此距离不会发生任何联系。

    共同话题,自己人——亲和效应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根据彼此之间的共同和相似之处,来确认是否容易接近彼此。比如在交流时有人说出自己的兴趣,恰好有一个也有相同的爱好,那么两者之间会很快出现共同话题,从而促进彼此进一步接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亲和效应。

    很多时候,拥有共同血缘、姻缘、地域、学校、事业、行业等关系的人,及拥有相似或相同兴趣、爱好、志向、利益等关系的人,会彼此乐于接近,因为这种相同的缘分及关系,会被我们主意识地将对方看做自己人。

    除了这些关系和缘分,如果我们想要让他人将我们当作自己人,就必须要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想要让人主动对我们产生好感,认可并喜欢我们,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亲和力。拥有亲和力的人才能够将周围的人吸引过来,才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

    当交往的彼此将对方认为是自己人后,双方的交往就会更加亲近而友好,而且随着彼此交流的深入,更加容易发现彼此之间能够获得好感和值得肯定的特质。也就是说,如果认为彼此是自己人,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对彼此的积极性评价就会增加很多。那么该如何拉近交际圈的人与自己的距离,让他们能够将我们当作自己人呢?

    一、要注意微笑。

    微笑能够化解对方的不信任,能够迅速拉近双方的距离。微笑是自信的表现,还是一个人素质的反应。微笑使人显得特别有礼貌,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微笑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交场合,微笑是最好的“润滑剂”。正面的、积极的、友善的情绪有“传染效应”,对陌生人微笑,表达出善意,不仅能给对方带来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正面情绪的回馈。

    二、要亲切地与人打招呼。

    礼貌礼仪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针对陌生人来说。亲切地和人打招呼,即使对陌生人都是一种礼貌,想要和他人交流,打招呼是走出的第一步。

    三、要有眼神的交流。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和人交流时,眼神的交流很重要,交流时总是低头,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眼神四处游荡,则是随便的表现。只有时常与对方进行眼神沟通,通过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逐步和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微笑、礼貌、眼神交流,它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和陌生人快速建立亲和关系,从而使对方不再排斥,也是为了争取进一步交往的机会。和人建立关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只有真诚与人交往,不断进行交流,我们的交际圈才能够越来越广,我们的身边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己人。

    海底捞你学不会——称谓效应

    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要以礼貌为敲门砖,不够礼貌的人,相信没人愿意与之交往,而礼貌之中,彼此的称谓是第一步,如果称谓出错,很有可能会出现笑话,甚至会弄僵彼此的关系。恰当地使用称谓,是一种基本礼貌,是双方表现尊敬和沟通的桥梁,能够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正确地使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礼仪因素。很多时候,改变一下称谓就有可能改变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关系就是通过称谓的改变而逐步加深的。

    我们都应该有所感受,当我们称呼普通朋友或刚认识的朋友时,通常都是称呼名称;而当我们称呼死党的时候,称呼就会千变万化随随便便,因为彼此的关系已经很深,即使有称谓礼仪没有做到位,对方也不会改变与我们的关系。

    心理学表明,人们对自己的名字是非常重视的。在交际中,如何称呼对方就体现着双方的关系亲密程度。称呼的暗示效应是不可小觑的:小名一般是非常亲近的人才会知道,而且孩子听到小名,也会从心理上感受到母爱的成分。其实不仅是孩子,成年人也一样,在适合的场所叫适合的称谓,能够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海底捞的生意一直很火爆,这不仅仅因为它们的饮食不错,更重要的是环境。进入海底捞,迎面而来的是“大哥、大姐”之类的称呼,而服务人员之间也以“兄弟姐妹”论交。

    这一声称呼,看似普通,其实蕴含着用“亲缘称呼效应”来管理客户关系和员工关系的精妙之法。海底捞员工之间年纪相差不大的,都会以“兄弟姐妹”相称,年纪长上一辈的则被人尊称为叔叔、阿姨。

    这样的称呼方式,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管理,即员工关系管理与顾客关系管理。以亲缘称呼来管理员工关系与顾客关系,大家庭的氛围就被营造出来了。

    海底捞的员工疲累不堪但还是激情满怀;它们的员工把集体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还重。就是因为海底捞的员工将这里当成了自己另一个家,而延伸开来,这里不但是员工的家,也是顾客的家。一个人为家干活怎会不尽心,一个人在家吃饭怎会不舒心,一个小小的称呼,就突出了海底捞的与众不同。

    当然,改变称呼还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并不是你越早改变越好,更不是一开始就称呼名字就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双方的关系进展来随机变化,如果不加铺垫地直接改变,肯定会让对方无法适应。

    称呼变化的运用,胡雪岩就运用得炉火纯青,当年他初次拜见稽鹤龄时,先是称呼对方为稽大哥,然后称老兄,最后改为了鹤龄兄,这无形中将彼此双方的关系慢慢加深了,因为一般关系较浅时,称呼姓氏较多,而随着关系的加深,则称呼名字较多。这种高超的交际手段,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中,称谓效应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比如关系较远的朋友,你试图接近对方,最好直呼其名或者请对方直接称呼你的名字;面对同事,如果希望和他们走得更近,不妨偶尔称呼他们的昵称,或者让对方称呼你的昵称。当然这个过程必须要表现自然,这样对方才不会感觉你是装腔作势。如果真的能够改变称呼,那么你们之间的距离肯定能够因此而接近,事情也就会变得容易解决。

    先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冷热水效应

    我们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在面前摆放三盆水,一盆热水、一盆冷水、一盆温水。将手放进热水中,随后抽出再放入温水中,会感觉温水很凉爽;然后将手放入冷水中,随后抽出再放入温水中,则会感觉温水很温暖。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想要赢得人脉,可以运用冷热水效应来先获得对方的好感,随后再加深交流。当一个人不能直接接受热水时,不妨先端些冷水,再端去温水,这样这盆温水就会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人生在世,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难免有误伤他人的时候,也难免有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的时候。遇到这些情况,假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仅妨碍交际,还得不到友情。但如果我们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号称“世界上最伟大销售员”的乔·吉拉德刚刚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家雪佛兰汽车经销店做销售时,就崭露头角。他基本上每个月都能卖出100辆汽车,深得老板赏识。

    但有段时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乔·吉拉德斯预计下个月只能卖出60辆车。于是他对老板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最近市场不景气,我估计这个月最多卖出40辆车。”老板听后虽然有些不满意,但也认同经济危机对市场冲击大的观点也就没说什么!

    没想到一个月过后,乔·吉拉德竟然卖了70多辆车,这让老板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毫不吝啬地奖励了他。

    实际上,乔·吉拉德运用的就是冷热水效应。假若他一开始对预期的业绩闭口不谈,最终卖了70辆车,老板肯定只会看到他业绩下滑的事实,对他失望。

    但乔·吉拉德一开始就把最糟糕的情况——最多卖40辆,报告给了老板,使得老板心中的期望值变小,而当业绩超出了老板心中的期望值时,对他的评价自然就提高很多。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冷热水效应是获得良好评价的重要手段。很多时候我们在向他人提建议时,就可以运用。就如鲁迅先生说过的:“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

    加州的一家小型工厂需要招聘一名技术人员,经过几轮筛选,选定了技术员戴维斯。工厂决定给戴维斯6万美元的年薪,这个薪金数虽然不高,但工厂经理认为戴维斯会接受,他惟一担心的是怕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戴维斯的积极性。

    老成持重的人事总监劳伦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对戴维斯谈:“基于工厂的实际情况,只能付给你4万美元的年薪。”

    戴维斯听到“4万美元”时就有点儿不乐意了,但劳伦稍停顿后接着说:“不过,经理认为技术才是我们的核心,只要努力工作,6万美元也可以考虑,你认为如何?”

    两下一对比,戴维斯的心里顿时就高兴起来,便爽快地说:“我一定不负所托!”

    劳伦微微一笑,心里却很得意,他小小运用了一下冷热水效应,使对方对并不算高的薪金数,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心情愉快。可见,假若首先让对方尝尝“冷水”的滋味,就会使他们心中的期待得以缩小,再给以“温火”他们定会高兴。

    如果先给对方一个较低的期望值,最后再给他一个较高的回报,谁会不开心愉悦呢?

    搞笑是一门大学问——幽默效应

    在人类的各类情绪中,幽默是最容易感染人的一种轻松情绪,它不但能够带给人快乐,而且能够传播。幽默很多时候能让人身心愉悦,而且它还是精神的缓冲剂,在倍感压力的环境中,用幽默的话语调侃一下,压力立刻消融大半,这就是幽默效应。

    很多时候,幽默不仅仅能够缓解压力,还能够在人们出现误会和矛盾时,化干戈为玉帛。可以说幽默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不亚于各种生活必需品。

    幽默能够减轻疲劳振奋精神,甚至能够让从事重复劳动的人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这个现象是田纳西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诃沃德·约利欧通过对幽默效应的研究发现的。幽默能够架构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当面对矛盾时,或者彼此各抒己见而毫不退步时,幽默常常能够轻松化解矛盾,甚至使得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林肯曾位列美国最伟大的总统第一位,而且也是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一次演讲中,突然人群中有人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常遇到这种情况,当听众对他的话题有所感想时,总会递给他纸条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而这一次却不是,林肯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傻瓜”两个字。

    当时林肯身边站着的人都已经看到了这两个字。他们都看着林肯,也在想作为总统,林肯会如何处理这样公然的挑衅。

    林肯在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多思索,而是微微一笑,继续他的即兴演讲:“本人曾经收到过很多匿名信,一般都是只有正文而没有署名。今天却很奇怪,我收到的这封信只有署名却没有正文。”

    因为在传递纸条的过程中,很多人都看到了纸条上的内容,所以当林肯话音刚落,掌声就响起了。

    幽默从文学意义上讲,是一种严肃内容却富含轻松欢快含义的笑。应用在心理学中,幽默效应则是一种防御,是一种诙谐、一种机智、一种应变。很多时候当我们处于尴尬境地时,用一些幽默的手法,就能够自我解脱,而且能够缓和气氛。

    幽默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驾驭的,它需要足够的智慧与知识,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智慧和知识,才能够在绝境或尴尬境地时,说出应时的话来。在社交场合中,幽默则是一种调味剂,它能够让你的交流更轻松,还能够让更多的人认可。

    幽默在很多场合都非常实用,它可以作为生活的调味剂,让人感到轻松愉悦,而适当的幽默,更能够让人快速走出低潮,化解忧郁和愤怒。

    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生产和供应商,它在纽约的公司大约有两万名员工,公司为了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特意建造了一个有四个活动场的幽默房,供给员工前来放松:一个是含有各种笑话图书、卡通图书及幽默光盘、录影带、录音带的图书室;一个是幽默大师卓别林和很多笑星的演出剧照厅,能够容纳上百人;一个是泄压房,里边包含了各种宣泄工具,如仿真人沙袋,压力过大时员工可以揪住这些貌似真人的家伙痛打一通;还有一个是配备了各种幽默软件的高科技房,员工可以在其中肆意娱乐。

    这样的一个设施可以帮助员工减轻工作压力,放松他们紧绷的神经,因此备受员工青睐。而它的建成,也使得柯达公司的员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如今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很多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是处在神经紧绷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对身体影响很大。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放松,人会出现精神萎靡的状态,这是一种常见的轻微抑郁症,如果稍微严重些,人就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悲观,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后果,比如行为异常、精神不集中、严重失眠、记忆衰退等。

    而如果能够时常用幽默来缓解紧张的情绪,让紧绷的神经适当放松,则会使人恍若新生,轻松自在地面对社会的压力。因此适当用幽默来陶冶一下自身,学会牵动自己嘴角给自己一个微笑,可能就会发现人生其实有很多乐趣,而你的未来也会从此不同。

    领导讲话是最好的催眠药——超限效应

    据说,马克·吐温有一次去教堂,适逢一位牧师正在做动员人们捐款的演讲。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一个小时后,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算是浪费时间的补偿。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承受极限,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你犯错后遭受批评时,最初可能你会感觉自己真的做错了,实在不该犯错,从而感到愧疚,然而当别人一直数落、没完没了地批评时,我们则会感觉到很厌烦,甚至会感觉自己的错误本身并没什么,不应该受到如此批评;开会时,领导最初的发言还能听进几句,然而当领导喋喋不休地重复同样的几个问题时,我们就会感觉很无聊,甚至会反感,最终脑海里很可能一点儿有用的信息都留不下,相当于这次的会议纯属浪费你的时间。

    这就是超限效应,当刺激过多过强,超过了忍受的极限时,就会引起心理的逆反。

    没有人喜欢说话总是喋喋不休的人,没完没了的唠叨总会让人厌烦。这种情况,墨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天,墨子的弟子问他:“老师,人是说话多好还是说话少好呢?”墨子沉吟片刻后说:“话不在多少,而在于恰当。田间的青蛙每天都叫个不停,但是人们都不与理睬,而雄鸡每天只是啼鸣两三声,人们就应声而起。”

    其实很多时候语言的作用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我们听到的演讲激奋人心,就是因为很多演讲大师能够把握火候,能够将人的激情和热情挑起来,却不会引起人的反感,然而有些水平不高的演讲却长篇大论,很容易过犹不及。

    马寅初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学校中文系郭良夫老师的举行婚礼,为了能够提高热情度,郭良夫夫妇将在百忙之中的马寅初校长请到了婚礼现场,在典礼上,贺喜的人们发现马寅初亲临,情绪非常高涨,都让校长即兴致辞。

    马寅初没有想到婚庆典礼上还会让自己讲话,不过大家热情相邀,又不能扫大家的兴致,也就答应了。不过因为没有准备,于是他灵机一动,在会场上说:“我想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大名(郭良夫),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原本热情高涨的人群听到马校长只有一句话,都有些莫名其妙,然而仔细思量,却发现马校长的讲话恰到好处,既没有耽搁大家的时间又没有绵长的絮叨。原来马校长的话说的是“良夫”两字,这不正是一位优秀的丈夫吗?想明白之后,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语言学家拉克夫曾说过三个说话的原则:说话不要咄咄逼人;让别人也有说话的机会;让人觉得友善。

    说话咄咄逼人的人,他人会因为无法发表自身的意见而烦恼,从而厌恶发言者;不给别人说话机会的人更是会让人不想再与之打交道;说话太过强势的人,则会给人以敌意,从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任何沟通,都是需要双方共同交流才能达到目的,想要达到说话的效果,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过犹不及。

    语言的火候是交际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一般情况下两个人的交谈,前三十分钟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段时间内对方的接受能力最高,因此重要事情一定要在这段时间交流。如果交流过程中看到一些小细节,比如对方频频看时间,注意力分散,那么谈话就应该到此为止了,因为你后期的话不但不会被对方听进心里,甚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指导下属或者帮助同事的时候,也要注意超限效应。针对一个问题,不管是他的一个缺点,还是给他的一个建议,要抓住一次机会深深地给他说透,然后给他时间让他领会和接受。过一段时间还没有改变的话,可以再找一个非正式环境提醒他,点到为止,同时做出想耐心倾听他意见的样子。如果他没有反驳,就可以说明他是会接受的,以后你要做的就是在时间上给他些压力,令他尽快改变,在类似的事情即将出现的时候提前给他一个提醒,帮助他克服。

    切忌就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三番五次地重复,反复的强调。这样,你很容易得到“婆婆妈妈”的雅号,还会让他对你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日后的沟通与共事。

    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心原则

    在社会交际过程中,最容易得到别人认可,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当你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去考虑问题时,彼此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你会更加清晰地了解对方,明白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这样在交际中就更容易走进他人的内心,成为朋友,建立合作关系。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同理心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话早就告诉了我们同理心的特征,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人交流,需要知道自己不喜欢不愿接受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千万别自作聪明地以为,对方有可能会喜欢;而相应的,当我们得到喜欢的东西和愿意接受的待遇时,也要想着彼此双方进行分享,这样我们的交流才能更加简单深入。

    阿瑟·乔拉米卡利,《同理心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他经历了亲人因自己而死亡,因此投入到了同理心的研究中。可想而知,亲人因为自己而亡,那种心中的痛苦是如何的撕心裂肺,更不要说这份懊悔中那种无法言明的无力。阿瑟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不要重蹈他的覆辙,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的一种救赎。

    阿瑟失去的人是他的弟弟戴维。戴维大学未毕业就参军服役,退伍后无所事事。因为学业也无法继续,戴维就开始酗酒吸毒,甚至还参与了一起抢劫。虽然他当时仅仅是驾车带大家逃跑,但是被抢的人却因为着急而心脏病突发身亡了。

    没过多久,抢劫团伙中有人入狱,戴维得知后很紧张,于是逃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跟很多从美国出逃的边缘人士混在一起。

    戴维曾把经历告诉了阿瑟,但阿瑟没有多想,只是期望戴维能够勇敢面对这场官司,甚至奉劝戴维去自首。他告诉戴维,如果自首,因为他仅是从犯,所以入狱不会超过七年。但戴维说,如果坐牢,还不如自杀。

    阿瑟没有当真,他认为所有犯罪的人其实都有同样的担忧,害怕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于是他继续奉劝,希望戴维别逃避责任。

    戴维听后沉默了很久才说:“我爱你。告诉爸爸妈妈,我也爱他们。”

    阿瑟以为戴维想通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听到的戴维最后一句话成为了戴维的临终遗言。他没有等到戴维的自首,而是等到了戴维的尸体。

    戴维和阿瑟通完电话就托人买了一包毒品,回到旅店给自己注射了致命的剂量。戴维被发现时已经死亡一个多小时,针头还留在他的身上。

    那年,二十七岁的阿瑟刚取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学业正在稳步上升,正打算完成马萨诸塞大学博士学位的课业。然而弟弟的死宛如晴天霹雳,将阿瑟震撼得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念。他一直反问自己,当时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够拯救弟弟。

    戴维死后几个月,阿瑟才发现原来自己忽略了理解和倾听,忽略了关怀与换位思考,如果人生重来,阿瑟肯定不远千里也愿意到弟弟身边,告诉他自己相信他。从那时起,阿瑟投身到了同理心的研究中,他期望能够通过这样的研究,完成自我的拯救。

    假设当初阿瑟能够换位思考,用同理心原则去代入弟弟的位置,相信他很快就能够理解弟弟的想法。就因为他一味坚持己见,没有关心弟弟,因此才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只要从关怀的角度出发,为彼此双方都留下一定的空间,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一下,那么我们会明白对方到底需要什么。事实上,人际交往的基础就是彼此理解,而同理心就是理解彼此的基石,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做到与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呢?

    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先收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觉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的状态。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3.当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可以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

    4.你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当与他人产生共鸣之后,交际就会非常轻松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跷跷板效应

    人际交往本来就是一个彼此交流思维,互换想法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以互惠为前提的,如果在交流过程中无法得到彼此所需要的,这个交往过程就会终止。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总会以一方受惠,随后另一方受惠这样的过程来持续下去,这种感情互换过程就是人际交往的跷跷板效应。这个效应是由着名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的。

    很多人容易以自己为中心,交往过程中同样如此,这种做法会制约他们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人际交往时如果仅仅以自己为中心,总以自己需求和自身得失为中心,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失去交际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跷跷板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直受益,只有彼此双方和谐共处,保持一个付出和收获的平衡,才会不断深入交往下去。只要某一方的交换不对等,这种关系马上会失衡。

    刚刚从学校的温床中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很多时候他们不是自私,也并非不想帮助别人,而是他们在思考时总会先考虑自己,感觉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而不会去顾忌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做法就会使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你时时都想让自己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有没有想过谁愿意坐另一头呢,结果必然是跌落下来。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只有彼此互动才会有所进展,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注意彼此对等互换的问题。

    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无论处在什么职位、什么出身、什么年龄、什么学历,在人格上我们都是平等的。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总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因为你的轻视和自大会让其他人逐渐远离你,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不管对于别人的付出还是别人的个性,我们都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好感。

    助人是一种品德,如果功利一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为了自己而帮助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有需要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如果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没有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当你深陷困境的时候,你也就没有资格向别人求助。

    杰瑞是一位满怀雄心壮志的会计师,他告诉自己,凡事一定要精打细算,绝不能浪费任何资源,绝不放弃任何机会,要让自己随时保持优势状态,无论大小事情,绝不能让别人超越半步!他甚至还运用了一些手腕,把许多同业人士压在自己下面,以确保自己的地位。

    果然,杰瑞获得了丰富的收入,占尽了所有的好处,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商场大亨。可是他并不快乐,总觉得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于是他越来越郁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最后,他得了忧郁症。

    一个朋友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只在他的医嘱上写了一句话:“每天放下身份,去帮助一个身边的人。”然后,便要他拿回去,两个礼拜后再来回诊。杰瑞感觉莫名其妙,但还是把医嘱拿回了家。

    两个礼拜后,杰瑞又来到心理医生面前,但这次却是满面笑容地推开了门。心理医生问:“情况怎么样?”杰瑞开心地答道:“真是太奇妙了!当我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去为别人服务时,反而会得到一种说不出的欣喜!”

    人际交往需要互动,就仿佛跷跷板。想要让他人更喜欢我们,我们就需要增加“被利用”的价值,虽然人际交往需要互惠,但是当我们不断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后,就会发现,虽然我们没有要求对方回报更多,但是无形中对方会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最终给予我们的回报也会不知不觉中增多。

    任何一个不肯吃亏的人,即使最初能够得到很多好处,但是这种好处很快就会枯竭,所以想要和身边的人友好的相处,付出是必然需要我们做的,即使有时吃些亏,当关系到了,我们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主动提供帮助,这样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才会有人来帮助我们;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更要具有“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的精神。

    生活的一半麻烦是由于说“Yes”太快,

    说“No”太慢——比林定律

    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有一些人提出要求或者请求帮助时,本来自己很忙或者力有不逮,却往往因为抹不开面子和怕得罪人的心理,致使自己勉为其难接受请求,拒绝的话总是到嘴边却无法说出口,也因此很多人会说平生最怕拒绝人。

    拒绝是一种艺术,我们身边的麻烦,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同意得太快却拒绝得太慢而造成的。这个现象由美国幽默作家比林提出,因此这种心理学现象也叫做比林定律。

    如果无法学会拒绝人,很容易就会让自己陷入不得不做、甚至被逼无奈的窘境中,最终使得我们本身的计划和安排陷入被动,从而无法体会到帮助人和付出的快乐,有时候会感觉人际交往都成为了一种负担。这些都是因为不会拒绝所造成的。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烦恼和无奈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拒绝所造成的,想要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美好,我们就必须要学会拒绝,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轻松地拒绝他人的要求呢?

    你要知道,你有权拒绝别人。交际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个人意愿和情感的权力,维护自己的情感底线和意愿是很正常的事,这与斤斤计较、胆小、不顾情面等,是无法对等的。

    拒绝要有一定的技巧,否则拒绝后有可能会破坏彼此的关系。我们在提出拒绝时,最好委婉一些,而且要阐明自己的难处,必须要有理有据;同时我们可以根据情况给予对方一定的建议,这个建议一定要在合理的基础上,让对方知道,即使你无法亲自帮忙,照样能够帮他寻找方法来解决问题。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接到一个电话,报告他的一位担任议员的朋友去世的噩耗。威尔逊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分钟后,他又接到那人的电话:“州长,我希望顶替那位议员的位置。”

    威尔逊说:“我完全赞成!”停顿了一下,还没等对方来得及高兴,威尔逊接着说,“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

    迪斯雷利做英国首相期间,一个军官一再请封为男爵。狄斯雷利跟他一向关系不错,知道此人才智超群,但还不够加封条件。

    一天,迪斯雷利把他单独请到办公室,对他说:“很抱歉我不能给你男爵的封号,但我可以给你一件更好的东西。我会告诉所有人,我曾多次请你接受男爵的封号,但都被你拒绝了。”消息传出,众人都称赞这位军官谦虚无私、淡泊名利,对他的礼遇和尊敬远超过任何一位男爵。

    与朋友的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不得不说“不”的情况。但是如果拒绝不得法的话,则可能因此失去友情;只有巧妙地说“不”,才能够免伤和气。

    学会拒绝的艺术,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多滋味,而不至于承受太大压力,有时候,一次合理的拒绝,可能会让我们的生活轻松很多。拒绝的艺术运用好了,我们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离你越近的人,跟你的关系越好——邻里效应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地方社会环境的特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邻里效应。

    为了验证邻里效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做了调查,他们对十几栋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些住宅楼均是双层,每层6户住房,住户住到哪间房都是随机的。在调查过程中,住户们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住宅区,你经常打交道的住户是谁?

    结果统计出来表明,同一层楼的住户比非同一楼层的住户交往几率高很多,而同一楼层中,和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

    人们虽然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期望,但是和近邻交往的几率远远大于距离远的人,这种心理效应很值得回味。住户距离越近,则交往几率越多,且关系越融洽,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会不由自主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显然和近邻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需要付出的努力小。因此距离越近,彼此熟悉的程度越深。

    任何双方交往得越多,你们的关系就越亲密。有个心理学家开过这样一个玩笑,他说,如果你想追一个女孩子,千万不要每天都给她写信,因为她有可能会因此而爱上邮差。想要和人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首先要拉近彼此的生理距离,这样我们和人接触的几率就会更大,而每多接触一次,对方对你的印象就加深一次。

    根据邻里效应,想要增加交往的亲密程度,我们需要和对方多见面,见面只是初衷,增加交流机会才是目的,因此需要我们学会主动打招呼,主动和人建立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

    无论是邻居间,还是朋友间,平时的联系都非常重要。因为建立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与别人失去联络,更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磨才不会生锈,所以主动联系十分重要。试着经常打电话,有空的时候发一个E-mail,休闲的时候发一则问候的短信,或者用QQ或微信聊上几句都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不过,人们的交往并非频率越高越好,而应该把握尺度,过高的交往频率和过低的交往频率都会影响彼此之间好感度的提高,所以我们在和朋友交往时,应该把握时段性,比如节日问候必不可少,时常关心也必不可少,但是切勿每日交流,那会让朋友感觉到你是在骚扰他们;更不能遇事才联系,那样朋友会感觉你仅仅是在利用他们。

    你和任何人的距离不会超过五个人——六度分离理论

    社会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网,而我们每一个人就如同网的节点,人与人的交际很多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有时我们可能感觉自己的交际圈太小,认识的朋友太少,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很紧密,关键看你如何运用人际关系。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做了一个实验,他随便招募了300多名志愿者,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件的目的地是米尔格兰姆教授指定的一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

    当时的信件几乎肯定不可能直接打到目的地,这些信函必然需要通过志愿者的亲友进行转手,米尔格兰姆提议让志愿者发函给自己认为最有可能与投信目标能够建立联系的人,然后让收到信件的人都回执一份信件。

    按照正常的思维,信件的投信目标是米尔格兰姆的朋友,300多名志愿者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他认识,信件最大的可能是没有任何一封到达目标手中。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有60多封信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了目标的手中。

    通过计算发现,这些信函从脱手到目标收到,中间通过的中间人平均只有5个人,从这个现象推理:陌生人之间能够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

    1967年5月,米尔格兰姆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并提出了着名的“六度分离”理论,表示虽然世界很大,但是如果将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网考虑进去,人与人的距离其实很小。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1年开始做一个类似的实验。他们让志愿者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邮件投递,而终点是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的18个人,与米尔格兰姆的实验一样,志愿者可以通过亲朋好友来帮助自己投递信件,当然这些中间人需要志愿者筛选,最好是最有可能将邮件投递成功的亲友。

    结果有五分之一的志愿者的邮件成功到达了目的地,而统计数据显示,这些电子邮件同样只经过了五到七个人就传递到了目标者手中。这个实验活动如今依然没有停止。

    无独有偶,美国的一个脱口秀节目也曾经进行过类似的证明,他们请来了三个学生,希望他们能够证明,好莱坞的任何明星都能仅仅通过五个人左右,就能联系上某一演技派明星(当然彼此熟悉者不算在内)。最终这个结论成功了,甚至三个学生能够证明,已去世的一些明星,都能够和这个演技派明星通过五个人联系起来。

    这就是着名的六度分离理论,阐述的就是人际关系的理论:你和任何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不管对方是什么国家,属于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

    如今的社会处于信息时代,想要验证这个实验结论,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就能够达成。为了证实六度分离理论,微软公司于2006年随机挑选了一个月,他们记录下了这个月所有通过微软网络发送短信的用户地址,分析了300亿条地址信息,最终得出结论,有多达五分之四的人,能够仅仅通过平均6.6条信息,就可以和一位陌生人建立联系。按照这个结论推理,我们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不是很陌生,因为只要通过6条左右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和任何陌生人获得联系。

    现在,“六度分离”理论已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少商人和求职的大学生更是将它作为认识朋友、扩展人脉的金玉良言加以实践。

    所以不要烦恼你的人际圈太窄,看到这个理论,你是否感觉其实自己仅仅需要几个人,就能够和全世界的任何人都交上朋友。虽然不至于如此夸张,但是,借用六度分离理论的原则,我们拓展自己的人脉却会如鱼得水。不要吝啬你的语言和微笑,甚至问候和寒暄,很可能,一句简单的招呼就会让你多一个朋友,最终让你的人脉圈越来越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