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赢利模式-腾讯科技:小企鹅,大平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腾讯的崛起路径,印证了一个互联网界的“传闻”,有庞大的QQ用户群做支持,腾讯在扩张路上几乎是撒豆成兵,“那么大的活跃用户量,插根扁担都能开花”。

    的确,IM为腾讯带来的最宝贵的资产,是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而腾讯科技商业模式正是以IM为核心依托,以QQ为平台,低成本地扩张至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游戏、门户、娱乐、搜索、电子商务……,腾讯的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不仅仅是模仿

    当1994年4月20日,中国由Sprint公司提供的一条64k的数据线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球连接的那一刻起,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创造的奇迹就没有停止过。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作为第一只中国网络概念股登上纳斯达克,当日狂涨,从而成为网路泡沫在中国膨胀的发端;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只真正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股登上纳斯达克;2000年7月5日,网易公司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登陆纳斯达克;2000年7月12日,搜狐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当国内互联网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引领风骚之时,外来的Yahoo、Google、eBay、MSN等国际互联网大牌也陆续进入,竭尽所能地分食着中国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

    毫无疑问,他们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引航者,掌握着特有的话语权。但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却始终不能摆脱一个紧随而至的身影,即腾讯,虽然它几乎从未以引航者的身份行走在队伍的最前端,但一直威胁着各个领域的开拓者,并快速地行走在超越之路上。

    以IM为核心依托,以QQ为平台,腾讯正在以低成本优势扩张至互联网几乎所有领域。如果以前你只把它看做一只小企鹅,现在就应该更换眼光和角度,因为它已成长为一个航母级的大平台,稳坐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的头把交椅。

    然而,对于腾讯的成功,至今一些人仍存在异议,把它简单地地归结为模仿或抄袭,他们认为只有“绝对的创新”才能成就中国互联网,然而殊不知“模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在中国IT业,比腾讯出色者不在少数,但最终却逃脱不了失败的惨剧,有人曾一语中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死’得太有理想。”

    新生事物总是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对于创业而言,能够生存才是关键,在腾讯创建十年后的今天看来,模仿ICQ做OICQ仍是当时唯一能够选择的道路。

    在中国互联网逐渐喷出热浪的1998年,马化腾在深圳创办腾讯,而此时创业也是深圳互联网业的主旋律。虽然是技术人员出身,马化腾对当时的热门业务,如门户网站、邮箱等知之甚少,自己最熟悉的互联网软件ICQ就成为唯一的切入点。

    当时ICQ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国内虽然已出现PICQ、CICQ等中文即时通讯软件,却没有有效打开市场。当马化腾得知ICQ以2.87亿美元的天价从以色列卖到美国后,在1999年初,即把OICQ软件突然挂在网上,并提供免费下载。

    解决了ICQ的“信息只能保留在单机上,一旦用户更换机器登陆,所有联系人的信息都将丢失”的不足,腾讯的OCIQ以中国各大高校为突破口,迅速在一年内发展到500万用户。针对这种蔓延趋势,专业人士分析为“QQ能够在网上风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沟通方式”。

    用户数量的几何级增长,除知名度上升之外,并未给腾讯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不仅如此,每月暴涨的服务器托管费用也让其不堪忍受。外表风光的腾讯顿时陷入最困难时期,为了节约电费,连夏天房间开空调都成为奢侈的想法。

    2000年初,腾讯经历了一个严冬的考验之后,情况仍没有发生转机,无计可施的马化腾开始考虑出售QQ事宜,当时的价格心理底线是100万元。人们对于商品的选择,往往考虑其实用性,面对价格合理但不知其何所用的QQ,中华网、新浪等公司拒绝对其投入。这一决定,让中华网、新浪错过了一个重要的互联网平台,后来意识到其重要性的新浪虽推出自己的UC,仍不能望OICQ的相背。而当时的马化腾也没有想到,这个“卖不出去”的QQ,却成就了今天腾讯的辉煌。

    在腾讯山穷水复之际,马化腾受到了昔日老友丁磊的启发,然后看到柳暗花明的希望曙光。在互联网泡沫破碎的2000年,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虽然“流血”,但毕竟成功上市并直接融资1.15亿美元。在这背后,是2000年风险投资女强人徐新向其500万美元的注资。榜样就在眼前,马化腾拿着修改6遍、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风险投资,大好的发展前景为其赢得IDG和盈科数码的220万美元的投资,条件是两家企业分别占股20%。

    220万美元为腾讯日后的迅速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更是让其如虎添翼,在一年之内,仅盈科数码一家就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2001年,腾讯迅猛的发展态势,为自己吸引到南非MIH传媒巨头的投资。资金的注入,与境外成熟的战略投资者牵手,让腾讯完成了国际化的蜕变,2004年6月16日,腾讯QQ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其超额认购的首次公开募股将带来总计14.4亿港元的净收入,成为国内民营企业牵手境外资本的成功范例。

    而腾讯也用自己的业绩回击了“模仿”的传言。事实上,腾讯QQ的成功,在马化腾看来,每一次的模仿同时也是一次赋予创意的突破。从诞生之日起,腾讯QQ就被具有超强的实效性,与ICQ相比,更是有着不可企及的优势:可以在QQ上任意选择添加好友,聊天记录也能够完整保留;及时在离线时也会受到朋友的留言,同时可附带可爱的QQ表情。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时代,腾讯QQ凭借这些细节牢牢抢占用户的心房,而MSN也是在几年后才提供此类服务。

    聊天软件并不是腾讯的马化腾的理想,以腾讯QQ为基础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互联网社区才是其所求。而天相投资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对此有颇高评价:“很多人认为QQ纯粹是个简单的交易或者沟通方式,这种方式的改变实际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街头随处可见的QQ族产品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个憨态可掬的企鹅形象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腾讯三大法宝

    如果仅仅依靠免费的QQ软件下载,和以亿计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腾讯QQ不可能创造出令人吃惊的利润及增长,毕竟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来讲,如何盈利才是重中之重。2000年,面对QQ用户中的大量消费诉求,腾讯却却没有合适的收费渠道。正如看到河对岸有一堆食物,却找不到达到对岸的路径一样,如何“吃到食物”成为制约腾讯发展的瓶颈。

    做企业不可能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的变动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信息,而就在观察外部时,腾讯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突围。2000年底,中国移动打破电信营销模式的陈规,推出“移动梦网”创业计划,提出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而在中国互联网从低潮中崛起,到完成主流化的过程中,移动梦网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因为移动梦网的介入,中国互联网找到了一个强有力、安全、快捷的支付平台,以手机为依托,以适合寻求的消费为特色,互联网的快速盈利有了更合适的方式。

    对腾讯而言,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即运营商分二成,SP分八成的模式,更是犹如一道闪电,惊醒了蛰伏之中的腾讯。由此,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成为腾讯的盈利突破口,使其成为一家广义上的SP供应商。

    借此,腾讯迅速开展了收费会员业务,限制页面注册,并开展了移动QQ业务。对电信运营商而言,腾讯可谓理想的合作伙伴:移动梦网激活了QQ在无线SP市场的商业潜力,而腾讯也找到了自己的利润来源。

    作为即时通信业务平台的拓展,移动QQ聊天让腾讯迈开了盈利的第一步。将在网络中注册的QQ号码与手机号码绑定,手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QQ,不仅随时可以接收线上好友的信息,还可以把原来单纯的“PC对PC”聊天模式发展到“PC对手机”的互动模式。这种改变的最直接后果是短信业务量大增,2003年,腾讯仅来自移动QQ的收入高达3.323亿元,占移动及增值服务总收入的71.1%。

    除此之外,移动及通讯增值服务内容包括移动游戏、移动语音聊天、手机图片铃声下载等。每一项业务的收益,都是电信运营商与SP分成,比如当用户下载或订阅短信、彩信等产品时,虽然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平台收费,之后再与SP按分成结算。即使订阅产品的业务自费也是如此,订阅产品的业务自费可分为通讯费和信息服务费,通信费是占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产生的费用,故由电信运营商完全享有;信息服务费由用户使用SP提供的应用服务和信息服务产生,这部分费用由SP和电信运营商按照约定的比例分成。

    2002年,腾讯移动QQ注册用户为560万,2003年就暴涨至1310万,两年间这部分的收益也由1.988亿元增加至4.674亿元,增幅达135.1%。

    互联网增值是腾讯收益的第二大来源,其内容包括会员服务、社区服务、游戏娱乐三种,而具体业务包括电子邮箱、娱乐及资讯内容服务、聊天室、交友服务、休闲游戏及大型多用户在线游戏等。

    其中,QQ会员费、QQ行以及QQ秀等收入占互联网增值收入的85.2%,占据绝对优势。强势的部分往往组成有效的整体,由于互联网收费注册用户增加,仅2002年至2003年间就由150万增加到690万,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由2002年的4082元增加至2003年的2.297亿元,增幅高达463%。从总体而言,2003年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就占到集团总收入的31.3%。

    由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统计来看,腾讯拥有730万收费会员,高级会员每月会向腾讯缴纳10元,而“QQ行”会员每月贡献2元;此外,彩铃、非常QQ男女、图片等短信服务也会以各种形式获取利润。

    虽然每项业务的收费资金不多,但与日俱增的注册用户却能呈现“聚沙成塔”的效果,而互联网增值收入在腾讯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水涨船高,对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部分构成极大威胁。受市场状况和互联网增值收入暴涨的影响,腾讯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2002年的75.6%,降低至2003年的63.6%,到2007年3月,又下降至55.5%。这种状况表明腾讯开始逐步脱离纯SP的定位,这也与马化腾的战略不谋而合:“移动业务只能体现腾讯核心价值的周边部分,基于PC的增值服务才是腾讯真正的核心价值。”此消彼长,来自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却大幅上升,2001年仅仅为15.5%,2007年就上升为40.6%。

    当然,仅靠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和互联网增值服务两项,仍不能成就腾讯的辉煌业绩,网络广告收入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主要是同通过在即时通信的客户端软件和在qq.com的门户网站的广告栏内提供网络广告盈利。

    虽然本部分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3%左右,但腾讯仍没有对其小视。2007年,腾讯把QQ品牌供一家玩具企业使用,生产QQ小玩具,由此,腾讯每年也可获得一笔固定收益。而随着人们对腾讯互联网平台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广告收入也在近年有急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8月15日,腾讯公布2007年第二季度业绩时,表现最抢眼的就是广告业务,该季度收入为150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猛增54.7%,同比增幅高达82.0%,甚至远远超过新浪和搜狐。

    平台上的进攻

    2005年,腾讯QQ已经拥有超过1.6亿的用户群和730万付费会员,同时拥有1310万的注册短信用户,跻身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即时通讯运营商。2007年,用户群更是暴涨至2.3亿,如此强大的用户黏合度,堪称一种绝对优势,让所有竞争对手望尘莫及。腾讯公布的2006年的全年财报和第四季度财报,净利润为10.6亿美元,远远超过百度、新浪等,成为中国盈利最好的互联网公司。

    昔日毫不起眼的“企鹅”,却创造出如此骄人的业绩,腾讯的确有资格笑傲中国互联网。但对于未来,马化腾却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潜心观察局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观察之中,马化腾看到了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为腾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战略调整。

    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比上年增加7300万,增长率为53.3%。在马化腾看来,中国网民达到2.5亿之后,其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特别是新增年轻网民的比例就大幅减少。在此过程中,原来网民的平均年龄增长,需求更会随之变化,比如从原来的QQ秀等强娱乐性的需求转向广告、电子商务等相对成熟的业务。

    网络环境的变化的另一端是即时通讯业务的变化。在2003年之前,腾讯只集中于即时通讯,依靠和移动运营商合作获得无线收入。但2003年,微软旗下的IM平台MSN进入中国,成为QQ最大的对手。MSN有微软旗下的Windows、Office等强大业务提供支持,与之相比,QQ显得势单力薄,如果双方交战则注定短期内不会结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腾讯开始放眼其他业务,毕竟有QQ带来的庞大活跃用户群,等于为其发展打造了一个坚实而广阔的平台。在这样平台上的进攻,无疑胜算就会多出许多。

    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增值服务无法在客户端充分施展,2003年12月,腾讯即推出自己的门户网站,公开与新浪等前辈叫板。在该网站主页上,门户网站上新闻、娱乐、教育、体育和财经等频道齐全,并在主页上设置浏览者对新诞生的QQ.com的要求的调查。

    “腾讯的目标就是要搭建一个网络生活的平台。”马化腾表示,“依托QQ庞大用户群基础,腾讯有信心在三年内把QQ.com做到前三名。”豪言壮语不是口出妄言,而是基于事实的判断和对自己的信心,2005年11月,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格局首度出现松动:腾讯代替搜狐进入前三之列。根据当时的Alexa最新流量排名显示,腾讯网以在每百万Alexa安装用户中45966访问人数以及15%的上升速度紧追新浪和网易,成为第三大综合门户;而搜狐则以44650的访问人数和5%的负增长第一次被挤出前三甲。

    而腾讯网爆炸性的增长态势,正是得益于即时通讯软件QQ,在庞大的用户基础之上,QQ.com与QQ即时通讯工具相互支撑,腾讯网正是凭借两者的合力,牢牢地锁住用户群。

    2003年在进军门户网站的同时,腾讯还开始了对网络游戏的探索。对腾讯而言,网络游戏的娱乐性特质与QQ不谋而合,而前者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吸引进入的最大动力。但精准的眼光却丝毫不能掩饰后来的迟缓效应:凭借代理《传奇》,盛大已经成为国内网游企业的领导者;而九城代理的《奇迹》,是当时中国大陆玩家最喜欢的网络游戏。不仅如此,在盛大、九城背后,还有百余家企业把自己的第一桶金寄希望于网游。前有高大的围墙,后有势力庞大的尾追,腾讯进军网络游戏市场的形势不容乐观。

    最初,腾讯实施差异化竞争手段,以棋牌性的休闲游戏为突破口。对此,马化腾有自己的打算:虽然在当时的棋牌类游戏市场中,联众、中国游戏中心等已拥有百万级用户,三大门户更是有千万级用户,但与以亿计的QQ用户相比,仍显得捉襟见肘。

    在中国,人多力量大的格言屡次奏效,这次也不例外。仅仅一年的时间,在2004年底,QQ游戏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就达到100多万,取代联众成为最大的休闲游戏门户。而QQ.com的日渐成功,给腾讯全面进军网络游戏市场足够的信心。

    2004年12月,腾讯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中型休闲类网络游戏《QQ堂》正式开始面向所有QQ用户的公开测试,当日最高在线人数就超过6万人;2005年初,腾讯又推出自主研发游戏《QQ幻想》;2007年,又推出耗资2000万打造的《QQ三国》,是一款适合多年龄层玩家的入门级网游。

    但受制于研发能力,腾讯无法完全由自主研发满足需求,必须走代理与自主研发的并行路线。2007年,腾讯代理运营韩国3D网络游戏制作公司自主研发的线上游戏《凯旋》,并由腾讯研发人员在其中内置了QQ,使玩家在游戏中仍然可以与QQ联系人沟通;2007年12月13日,腾讯又获得《地下城与勇士》等多款大型网游的代理权。

    自主研发与代理相结合,使腾讯网游收入在2007年第一季度就达到1.412亿元,占总收入的18%,并有日趋增长的势头。据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2008年初游戏已发展为腾讯的骨干业务,其收入超过公司总收入的20%。而马化腾则对自主研发信心百倍:“2008年,腾讯也将推出几款自主研发的网游产品,将采取代理与自主研发并举的发展路线。”

    然而,如今的网络游戏的暴利黄金时代已经远去,开始满满回归平均利润,并且能够真正盈利的还只是少数厂商,即80%的利润集中在20%的企业受众。腾讯能否继续保持在网络游戏中的优势,部分人们提出质疑。

    2008年瑞信研究报告却证明了疑问的不必要。由于腾讯2008年新游戏的优异表现,加之其业务多元化,为增大市场占有率抢占了广告市场,瑞信对腾讯的股票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另一方面,因为腾讯不断改进广告销售服务,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授予腾讯为独家互联网合作伙伴,瑞信预期随着广告收入的增高将会把网络游戏带上另一高度。

    QQ的“大而全”

    在腾讯成为中国盈利最好的互联网公司时,人们纷纷表示,其欲将所有的商业模式纳入腾讯。在互联网厮杀激烈的今天,必须拥有的自己的杀手锏方可生存,以便继续发展。而今天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无外乎以下五种:新浪、雅虎的网络广告,盛大、网易的网络游戏,百度、谷歌的竞价排名,eBay的交易付费,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的会员费。

    在腾讯看来,每种商业模式都有可取之处,都是心中不可舍弃的利益增长点,马化腾更是赤裸裸地表示:“无线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

    在腾讯野心的背后,是积极的策略和切实的行动。出击网络广告、网络游戏之余,搜索和电子商务计划也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在中国互联网业,搜索可谓“水最深”的一种,面对内有百度、外有谷歌的领先优势,后来者如果不能带来太大的差异化体验,只能沦为二者的“陪练”,而且“扶正”的几率也是小到用肉眼看不见。事实上,这并非危言耸听,几大门户网站试水搜索而不得,就是最好的例证:新浪高调推出爱问社区,最后却成为“为百度知道做嫁衣”的角色;搜狐虽力挺搜狗两年有余,仍不能改变被边缘化的困境;网易雄心勃勃打造“有道搜索”,当事人虽表示走与百度不同的差异化路线,但目前看来仍在摸索之中,前景不甚明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耀眼的花朵总是开在布满荆棘的山顶。针对自己搜索引擎技术不足的劣势,2005年初腾讯开始寻求与Google等搜索引擎合作,利用Google等的品牌效应,进行运营和整合工作。借鉴的同时,腾讯也投入更多人财物到研发,依靠自己的团队开发,将搜索与腾讯社区内部结构进行整合。

    2006年3月,腾讯即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搜搜(www.soso.com)。保持了QQ的感觉,搜搜的主页面让人眼前一亮,页面风格漂亮的同时,搜索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包括网页、图片、论坛、音乐、搜吧等。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百度的“下吧”,腾讯推出“搜吧”,并与QQ进行有效的整合,用户可以在此发帖、回复、搜索,搜搜会将这些信息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在腾讯看来,其他企业擅长的只是网页搜索,却不具备社区内部结构方面的整合优势。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研发能力加上本地化能力,是冲击并战胜现有搜索巨头的绝招,腾讯正在积极地行走在这条道路之上。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突发灾难性地震,继Google紧急启动专项搜索,推出寻找灾区的亲人搜索之后,腾讯搜搜推出寻人搜索(www.xunren.soso.com),截止5月21日,搜搜寻人已经收录寻人信息82039条,平安者信息23099条,伤员信息9757条。

    事实上,觊觎搜索市场的不止腾讯一家,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也开始把精力放在搜索上。然而让腾讯与阿里巴巴牵涉上关系的,不仅仅是都出击搜索,更多的是腾讯要进攻电子商务的信息。腾讯此举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多年夙愿的达成,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腾讯就有入股阿里巴巴的意愿,但由于某种原因,最后只是落得一厢情愿的结局。

    轻易放弃不能成就一个成功的企业,至少腾讯不是,所以当2005年8月12日腾讯推出C2C业务的“拍拍网”,外界一致认为腾讯侵入马云的电子商务领地。然而,商界从来不是以进入早晚论英雄,客观现实是中国乃至世界的C2C棋局基本是空白,即使在电子商务较发达的韩国,也没有一家独大的情况。面对处于起步阶段的C2C,腾讯的拍拍网与其他企业一样存在很大的机会。

    2006年3月13日,拍拍网宣布正式运营,网游、数码、女人、男人、生活、运动、学生、特惠、明星等是其主要频道,其中QQ特区是特色频道,包括QCC、QQ宠物、QQ秀、QQ公仔等特色产品和服务。此外,拍拍网拥有功能强大的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可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交易服务。

    与腾讯其他业务相同,拍拍网因QQ的超庞大用户群,而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2006年9月12日,通过一年的迅速成长,拍拍网就跻身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C2C平台,与易趣、淘宝齐名。次年9月12日,上线发布两周年,拍拍网在流量、交易、用户数量等方面获得全方位飞速发展,据易观国际报告显示,2007年第2季度拍拍网即获得20%的增长,并蹿升至国内C2C网站排名第二的领先地位。

    前方捷报不断传送而来,证明腾讯进军C2C实属明智之举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腾讯平台的魅力。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购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高达518亿元,其中拍拍网的成交额首次超过易趣,以8.7%的交易额位居第二;而2008年第二季度的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拍拍网充分整合腾讯客户端资源并在购物体验上进一步优化,在此季度即实现30%以上的环比增长,市场份额明显提升至9.9%,保持了自己市场第二的优势。

    高人气的粘性互动社区与丰富多样的商品,是拍拍网成为国内成长速度最快、最受网民欢迎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两大法宝。而拍拍网也一直致力于打造时尚、新潮的品牌文化,“社区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其下一步的目标,作为腾讯“在线生活”战略的重要业务组成并依托腾讯QQ以及其他业务的整体优势,腾讯在为广大用户提供诚信、安全的在线网购新体验的同时,也一直行走在不断探索、不断开拓的道路上。

    多元化曾是企业的死穴,而腾讯以点带面,以“QQ”为圆心画出的企业之圆、以QQ为平台筑起的各种业务大厦,却看起来无比和谐与平稳,在一只小小企鹅内部,爆发着真正无敌的魔力。

    相关链接:

    替代就在眼前:MSN登陆危机

    市场竞争的激烈,促使企业不断在技术研发和市场销售方面高招频出,耳濡目染之下的消费者也由之前的冲动,转变为现在的理性。面对林林总总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不再对任何一种“情有独钟”,对于信手即可拈来的可替代者,消费者总是充满极大的兴趣。

    即使对英特尔这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犯的错误,消费者仍然不肯轻易原谅。1994年10月,一位数学教授在研究复杂数学题目时发现,机器出现了算法错误,而经过调查最终确认起因是芯片的微小设计错误。在不经意间,这位教授把英特尔奔腾芯片存在技术问题的消息泄露出去,如同引爆了一颗舆论炸弹:消息在各大媒体出现。舆论的作用毋庸置疑,打算购买奔腾机器达到人开始停止购买,或者寻找其它同类产品作为替代。

    面对消费者的“移情别恋”、客户诸如IBM的“明珠别投”,英特尔在发表道歉声明、承诺无理由更换芯片后,仍旧花费5亿美元来进行挽回。

    危机过后,创始人格鲁夫总结出著名的“10倍速变化”:对于一个规模性、尤其是超过了曾经威胁自己生存的企业来说,最为致命的是“替代方式”——自身产品、服务项目采用其他方式投产、发送的可行性。

    历史的警钟长鸣,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听到,都能引以为戒的。微软旗下的即时通讯利器MSN也经历了一场惨遭被“替代”的噩梦。

    随着技术研发能力的增强,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在功能相似的情况下,其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企业产品的一点瑕疵,都有可能让消费者不再“忠诚”,“喜新厌旧”的本性会得到充分展现。

    2006年12月27日凌晨,网友举报称MSN、雅虎通等国外媒体即时通讯工具均无法登陆,涉及山东、江苏、湖北等全国各地。大约上午9点45分,就有人发布消息:网络故障的原因是26日晚上发生的7.2级地震引起的海底光缆大面积中断。

    以MSN作为主要通讯工具的白领,工作秩序严重被打乱。看到MSN不能登陆,人们开始重新启用被搁置多年的QQ号,而QQ也因MSN的无法登陆而变得备受信赖,趁此机会,腾讯公司及时推出数以万计的号码以供申请。

    不仅如此,一些原来“小众化”的通讯工具也开始慢慢升温,有些公司提倡员工使用Skype,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Google talk,连发布不到一年的lava的用户数也成倍增加。

    在MSN遭受冷落之时,微软公司也并未重视此事,结果是QQ、Skype的用户数越来越多,MSN在能够登陆之后,仍旧不能阻止其用户数减少的境况。

    在如今选择性多样的年代,企业小心翼翼、千方百计保证产品质量,仍不能完全保证对消费者的“黏性”,一直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危机和变化一直如影随形,大练内功、提升技术,外练“联”功、学会危机管理,企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大有可为:互联网创意产业

    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以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毫无疑问,知识、想象力和创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且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夜之间江南春身价暴涨至2.7亿美元,他的成功原因正在于其创意。

    当发展创意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创意产业的前途更是让人倍感光明。在人们看来,互联网和创意产业有着天生的融合性。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急剧扩大,而网民在一定时间接触到信息会越来越丰富,与现实环境的交往受多重限制相比,互联网更容易成为创意设计产品的体验者和传播者。

    此外,巨大的虚拟性和影响力是互联网产业的突出特点,而创意产业更是时空交错的想象力的最佳表现,网络+创意如同“彗星撞地球”,电光火石的魅力无法阻挡。

    某种程度上,腾讯正是互联网创意企业的代表。不同于传统的门户网站,也不同于新兴的电子商务,腾讯在创建之初,就把精力集中在创意产业,个性时尚的虚拟产品就是最好的证明。逐渐地,依托于对市场的独特把握,腾讯把互联网技术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建立了分支庞大的互联网创意帝国。无论是线上的“在线生活”,还是线下产品的巧妙推广,无不显示了腾讯巨大的品牌影响力。

    将创意转化为效益突出的规模产业,就一定能够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距离这个目标,腾讯无疑还行走在前进的路上,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互联网创意企业思考和借鉴。

    首先,发展互联网创意产业,必须注重核心价值的培育和传播。

    所谓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自身对企业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一套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信念。换言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综观当今世界500强的卓越企业,无一不是通过企业核心价值来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腾讯在企业文化中把其核心价值标示出来并加以固定,即“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同时其“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发展安全健康活跃平台”的经营理念,也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诠释。

    其次,注重技术研发投入与自主创新。

    投入才能有产出,而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保证技术的独立性,这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互联网创业更是如此。50%以上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研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0%以上,是腾讯自主研发信念的表现,为此,它还在公司内部建立三级研发体系,依次为公司级的平台研发体系、核心产品的平台级研发和以增值应用为核心的扩展应用研发。

    最后,还必须重视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

    要自主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上海产业工人倪志福创造发明了“倪钻”,但由于知识产权观念的淡薄,在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后,还被外国人申请专利。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企业逐渐跟上国际步伐。截止目前,腾讯已拥有100多项发明专利,并建立起一套内容涵盖域名、商标、版权、专利、商业秘密的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道路依然向前方伸展,在追求更高的目标上,各个企业都在准备出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