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告别依赖,追求自立自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罗伯特博士曾提出,“独立性是现代孩子教育的十大目标之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重要!”而要让孩子真正独立起来,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开紧握的手,让孩子自己行走。只有家长舍得“放手”,才能让性格内向的孩子早日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心理、独立解决问题、自己承担责任……拥有属于他个人的能力以及个性魅力。

    孩子需要学会自立自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么一些家长诉说与孩子分床睡觉的苦恼。一个家长这么说:

    孩子今年都9岁了,可她依然不敢自己睡觉,每天晚上硬要跟我们挤在一起才能睡得着。这可如何是好?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总不能成人以后还是跟家长一起挤吧?

    另一个家长说:

    我儿子快上小学了,这些年一直都是我陪着他睡觉,他很黏我,独立性很差。我想让他独自一个人睡,所以给他布置了自己的小房间,可是每次都是说好了自己睡,但却做不到,而且晚上总是不停地叉哭又喊,害得我也休息不好,我都不知怎么办了。有哪位有经验的朋友给点主意,怎么才可以让他能独自一个人睡呢?

    父母爱子,天下皆然。然而,怎么才算是真正的爱孩子呢?爱孩子不应过分地呵护、过分地娇惯,爱孩子应该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让孩子知道自立的意义,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要“逼”着孩子学会生存。可以说,这是社会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家长提出的忠告。

    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表现为过分宠爱、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高期望,正是这“四过”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严重影响了他们独立性的形成。而孩子一旦失去独立的能力,就会变得孤立无援,容易陷入自闭的境地,而对于那些原本就内向的孩子来说,这只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性格缺陷。其实,如果家长爱孩子,首先要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强烈的独立愿望,所以自他诞生之时起,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独立性。如孩子小时即养成独自睡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加,动作发展趋向成熟,培养他学会自己捧奶瓶喝奶,用杯子喝水,用匙吃饭,能走能说话时,当他的自主意识增强时,让他自己选择玩具与小伙伴一起玩,自由交往,以后凡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家长不包办代替,放手让他自己完成,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走向自主独立。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当他学会了自立,也就意味着他的性格会有质的改变。

    韩非有句名言:慈母有败子。意即做母亲的过分慈爱,子女不会成器。诚然。疼爱子女是家长的“天性”,也是应尽的责任,但得有个“度”。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给孩子吃穿讲究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但切不可好过了头。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爱得太过火。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说,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一律应允。其实,过分溺爱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可能是“跳蚤”。为了培养聪慧、勤勉、坚强的下一代,我们应该尽可藏起一半爱。

    培养孩子自主自立有多种方法:

    第一,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1岁的孩子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已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第二,为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划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第三,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孩子不仅要有独立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不仅愿意自己做事,而且还会自己做事。例如,怎样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摘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而且独立性还表现在孩子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家长要教孩子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去和同伴交往,当孩子和同伴发生纠纷时,教他们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决矛盾。

    第四,让孩子自己决策。自己决策是独立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断。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场所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孩子的事,家长不要作决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决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孩子决策。

    第五,让孩子在时间上独立。对于孩子来说,最难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因此,若能让孩子自己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合理作息,就能很好地促进他们独立能力的形成。有一位聪明的家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玩,有时去看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有时画画,当然,很多时候是忙来忙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出来。但是,慢慢地,这个孩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这比家长要求他一定要在某个时间段要做什么事情有效多了。

    总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始至终要坚持,要贯穿在孩子的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家庭成员要有一致的态度,否则难以形成孩子的独立性。万一孩子碰到困难不能独立完成要做的事,家长应给予鼓励和引导,必要时可给予适当帮助,但一定要坚持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能勉强孩子去完成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反而会使他丧失独立的信心。即使孩子由于能力问题不能独立完成他应该做的事,家长也千万不要批评和取笑他,这轻则会引起他不愉快的情绪,严重的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失去独立的信心和愿望。

    溺爱会让孩子迷失自我

    高梅与别的孩子很“不一般”,她都已经13岁了,可仍像个3岁的幼儿一样害羞,她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外出,甚至不喜欢面对家人。于是乎,每每放学回到家,她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可是,她的父母对此一点也不吃惊,也不给予开导,而是像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一样,什么都护着她、让着她。如此这般,高梅越来越害羞、越来越内向。

    君不见,吃橘子由家长剥皮、上学由家长背书包、参加活动培训由家长陪同……这种“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过度依赖家长”的现象像流行病一样在很多家庭蔓延。现在的孩子都是一根独苗,被家长捧在手里、贴在胸口、含在嘴里,而家长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比如,孩子已经会用勺子吃饭了,仍要喝奶;孩子已经到七八岁,仍要同床入睡。甚至将孩子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

    因为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疼爱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某些家庭的全家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对他们百依百顺,爱护备至,孩子会做的事,也代他们做;这就是溺爱。溺爱者,损害也。英文“Spoil”,意即溺爱之后损害。

    爱是什么?爱是理解,是呵护,是宽容,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要,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和雨露!在所有的爱当中,家长对孩子的爱无疑是最无私、最伟大、最有牺牲精神的。然而,也正是这种人类最伟大的爱,却在今天的社会中,偏离了方向,让许多孩子渐渐迷失了自我。

    曹凤玲的妈妈与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一样,为了曹凤玲的成长和学习,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每天为曹凤玲操劳,给她买各种玩具、电子琴、钢琴,请家庭教师,不让曹凤玲受一点点委屈,吃一点点苦……

    而曹凤玲也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妈妈说什么,她就做什么!让曹凤玲的妈妈省心极了!

    曹凤玲高中毕业以后,妈妈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5万元钱拿了出来,让曹凤玲到国外留学。

    妈妈刚把曹凤玲送走一个星期,那天下班她回到家里,她被吓了一跳,她的宝贝女儿居然在家里看电视,曹凤玲的妈妈惊讶地下巴都快掉了下来!

    原来,曹凤玲刚到国外,首先遇到的就是“语言不通”这一困难!她的那点英语水平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再加上她在家的时候就不大懂得与人交流,所以,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忙的对象。所以,只要一遇到事情,她就只能手足无措地打电话回家哭诉。

    最后,她终于受不了,就买了张机票回来了。

    看着自己娇气的“千金”,这位妈妈欲哭无泪。到这个时候她才明白,正是自己无节制、包办的“爱”,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无能”,遇到问题没有办法自己解决,只会退缩回来求助。她真后悔自己昔日的那些行为!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之所以变得“没有自我”,不懂得“爱”别人,正是家长惹得祸!

    事实上,真正的爱不是无度、没有原则的。没有原则爱,实际上是对爱的一种亵渎,是扭曲的爱,并不是真爱,不仅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还会“毁人不倦”。真正的爱应该是理智、克制、包容的!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始终不渝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健康。不论他们是得意还是失意,是踌躇满志还是焦头烂额,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坚持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在关心他、支持他,是他的坚实后盾……一个爱的家长,不仅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安全,更能用自己的爱去培养和引导孩子爱别人的天性!从而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富有责任感!

    “爱”如此重要,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就是不懂得“适度”地给予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满足自己的需要。溺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家长的自我概念中,除了“孩子的家长”,还有一个“内在的小孩”。他们在自己小时候“物质上很贫乏”,或者得到家长的关心不够,因此时时告诫自己:“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我要让他做最幸福的孩子。”当家长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自己孩子的身上,在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无节制地满足自己。这种无节制的爱,最终往往会变成了毁灭孩子的溺爱。

    第二,隔代教养。隔代教养的祖家长往往比家长更为溺爱孩子,除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会担心不满足孩子的要求,照顾不好孩子,让子女认为自己“不尽责”,因此会极尽宠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祖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感比较缺位,也会因传宗接代的喜悦等原因宠爱孩子。

    第三,怕伤了孩子的心。一旦不答应孩子的要求,他就哭得满地打滚,看得你心痛的不得了,所以什么原则不原则,早就忘一边去了,你只想尽快安抚你的孩子,不计一切后果地满足他的要求。

    第四,弥补愧疚。有一些家长因为忙,很少陪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享受不到其他孩子的同等待遇等,于是愧疚的家长就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只要是他们可能做到的,他们都不会拒绝。

    第五,怕孩子受苦。“别人有的,我家孩子怎么能没有?”抱着这样的心态,家长生怕孩子得不到其他孩子的同等待遇,从而吃苦,所以会不讲原则地溺爱孩子。

    第六,认为孩子还小。觉得孩子还小,和他讲道理也不懂,不如图个痛快满足孩子的要求,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了就自然能明白,现在让孩子“任性”“不讲道理”“自我”一点也无妨。

    正是以上的种种心理,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无节制的溺爱与纵容。这实在很值得我们反思。

    溺爱的“溺”字含义深刻,“溺”字由水和弱构成,一味溺爱的结果就等于把孩子扔到水里,周围没有任何援救人员和援救措施,孩子又不会游泳自救,孩子的命运只有一种:必死无疑。更何况就现实而言,孩子的人生过程其实就是在茫茫人海中不断求取自己的立足之地和生存之机的过程,如果缺乏竞争力,就只有被掩没在人海人流中的危险。“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就乐意接受家长的教育,这就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如果爱得不得法,对孩子过分溺爱,不但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反而会使孩子养成种种不良的习惯,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的家长,必须懂得“溺爱猛于虎”的道理,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到爱有分寸,严慈有度,爱而不纵,严而不苛。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健康、科学地成长。

    确保孩子从心理上断奶

    我们知道,内向的孩子很难与别人融到一起,他们就像这个社会的“弃儿”一样,做什么事都是独来独往。由此,很多家长很着急,可他们想到的不是如何改变孩子内向的性格,而是把孩子视为了掌中的宝贝,总想牵着他的手,不让他受一点苦、流半滴汗。而糊口的苦辣酸甜更是想替孩子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1年1月29日至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先后数次用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烧伤北京动物园熊山的三只黑熊,一只棕熊和一只马熊,被公安机关抓获,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讨论的焦点集中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辅导、动物权利立法等不同方面的问题。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介绍,刘海洋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把所有的希望、尊严都寄托在他身上。妈妈对他管得很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有规定。他性格十分内向,没有一点自我意识。这是十分危险的。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行为都是靠外力控制。在家有家长,在学校靠老师。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行为上不能自控,最终导致他们的情绪饥饿。刘海洋看来就是这样的孩子。他从小缺少快乐,除了学习,他不贪玩、不打不闹,没有任何爱好,性格内向,没有很好的朋友。如果他在学校里能够得到快乐的补偿也好,但我们的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是好的成绩,是听话的孩子。只要学习好,不出大格,没有人关注他是否内心有痛苦。这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问题。刘海洋的问题出来后,他的老师同学都很吃惊,其实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在认识发展上是有缺陷的。他缺少的不是学习数理化的能力,而是情绪、性格发展上幼稚,不成熟。从心理学上讲,情绪压抑太久,就要扭曲地表达。

    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海洋的老师认为,“孩子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家长、学校、社会都忽视了他的心灵,特别是家长,当初如果能觉察到孩子内向性格的特征的话,应早一些给予开导,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在心理上断奶,是专家们的共识,特别是对于内向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更需要尽快断奶。

    诚然,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断奶”时期,即生理断奶期和心理断奶期。生理断奶期在孩子一周岁左右的时候,而心理断奶期则一般在孩子长到青春期时。日本心理学家西平直喜认为,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今社会,孩子要完成心理上的断奶所需的时间比以前要更长一些。心理断奶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心理断奶是指脱离家长、消除依赖性;第二次心理断奶强调的则是断奶后应该培养独立性。如果第二次心理断奶迟迟不能结束,那么,对孩子而言,这也许是一场灾难。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处于心理断奶期的孩子,感情波动最大,他们向往独立却又难以自立,常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而不再对家长言听计从,但在行动上却常表现得幼稚和偏颇。如此,家长只要把握好度,别让孩子沾染不良习惯就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心理断奶期。

    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时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他们甚至不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以至于孩子一直处在家长庇护下……

    心理不能断奶的孩子,难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承受挫折能力、面对压力能力都很弱。在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可能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或者自暴自弃,或者怨天尤人,如果长期遭受挫折、压力等,又不能调节,那么就可能产生抑郁、烦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有人对某小学学生的自理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家长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的占38%,洗手绢的占66%,洗脚的占52%,穿衣服的占59%,家长不陪读就不做作业的占47%,不会做作业而常由家长代替的占38%,而只有一个学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因为他的家长是文盲。由此可见,孩子心理不断奶,首先要从家长身上找找原因。

    其实,有时候,家长完全没必要什么事都去管,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做。孩子并不像大人想象的那样脆弱,孩子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因为家长的溺爱,而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从心理上断奶,美国家长往往让孩子从婴儿时期起就独居一室,等他们长到三四岁时有了想像力和恐惧感以后,也会闹着和家长一起睡。此时的家长不是让孩子和他们一起睡,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独居一室而不害怕。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包括让带有家长气息的大衬衣陪伴孩子,让孩子的布狗熊陪伴他,或者开一盏小夜灯,让孩子安心入睡。而训练孩子自主进食则从孩子长至六七个月时就开始了。你可以看到小婴儿用双手乃至双脚,像可爱的小考拉一样捧着奶瓶喝水;又或者是坐在婴儿椅中,用勺子甚至手抓吃辅食,弄得满脸都是猪肝泥和玉米糊。美国家长宁可孩子弄脏桌子和地面、把自己的衣裳和脸面糟蹋得像个大花猫也决不去喂孩子,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主进食。在冬天,大部分美国家庭会带着孩子外出滑雪,家长会教孩子依据山坡的走向来判断雪深和滑速;在每一个拐弯点和“迫降点”上判断后面会不会有滑速更快的人“追尾”。一些小滑雪能手还被家长带出去“夜滑”,教他通过观察星空来判断滑道的方向。外出旅行时,家长会让孩子观察山涧的水势,教会他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以安全地徒步通过。上山时,他们不会让孩子坐缆车,而是教孩子看地图选择登山路线,并根据路线来确定自己要不要带保护绳和拐杖、带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锻炼,孩子逐渐成为胆大心细的小冒险家。

    是的,在解决孩子心理断奶的问题上,需要家长的不断努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更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放手,要让孩子独立承担风雨,要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家长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于是,孩子只能按照家长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家长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接受。如此一来,只会使开朗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内向的孩子更加“鹤立鸡群”。

    邢海铭是某高校理科专业的大二学生,因为自己学习成绩较差,被学校责令退学。他称学校取消他的学籍他没有怨言,他只怨家长当初在他高考时包办了他的志愿,才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原来,邢海铭在两年前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由于个人兴趣与学科优势在文科,所以他想填的是与文科相关的专业。但是,他的父亲认为只有学工科才有前途,执意要求邢海铭把志愿改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再加上邢海铭的性格有些内向,也就选择了服从。后来,邢海铭在高考中考出了近六百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被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系录取。由于他所学的专业对物理的要求比较高,没有相应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邢海铭一入校,在专业学习上就感觉非常吃力。再加上邢海铭对现在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他逐渐陷入恶性循环中:越学不好就越没有兴趣,越没有兴趣就越学不好。大一下学期,一学年积累下来的学习上的问题在期末考试中全部暴露出来,他共有四门功课考试没有通过需要重修。校方根据规定,原本要开除其学籍,但是考虑到该同学有改过的觉悟,就给了他一次试读的机会,要求他四门重修课中至少要有三门能够通过补考。可是在补考中奇迹没有出现,邢海铭仅通过了两门补考,学校只能劝其退学。

    邢海铭后来还称:“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我和我的同龄人都没有什么自主权,一般是由家长决定。他们做决定最重要的依据是班主任的意见,我们的兴趣和意愿仅仅是参考。当然,班主任的意见一般是以我们的基本情况为基础的,但是如果我们的要求和家长的决定有出入甚至背道而驰时,最后总是我们屈服于家长的压力,选择家长认为合适的专业。”

    现实生活中,像邢海铭经历的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反映出在不少家庭,家长的“霸道”作风十分盛行,他们往往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使孩子沦为毫无思想的“傀儡”。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痛苦的,对此,家长同样应该明白: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强迫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总会不开心。如果一味地让孩子按家长的意图去行事,就可能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和反抗。

    有研究表明,总是由家长做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因此建议家长给孩子一点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做决定。

    作家聂鑫森的儿子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读新闻专业,后来,儿子想放弃新闻专业,学习中文,对此,聂鑫森非常开明,他选择了尊重儿子的决定。

    他是这样记录这件事情的:

    2001年冬,我去北京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住在奥林匹克饭店,离儿子读书的地方不算太远。儿子到饭店来看过我几次,有一次是和外甥许卓仁、侄女易慧一起来的。我们一起吃饭,喝啤酒,儿子显得有些闷闷不乐。在我将离京返湘的前一天,儿子来为我送行。与我同住一室的何立伟上街去了,宿舍里就我们父子俩。

    儿子很久很久都没有说话。

    我耐心地等待着。

    终于,儿子下定了决心,说:“爸爸,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我说:“你说吧。”

    “我不想在北京读书了。”

    我大吃一惊,但很快就镇静下来了,温和地问:“为什么呢?”

    “爸,我想学中文,新闻课程……可学的东西不多,真的。我想重新参加明年的高考,然后好好地读几年书,打牢基础。”

    “可北京的时光就白费了。”

    “不,没有白费,我认识了不少人,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我想,对于写作是有用的。”

    我又一次点了点头。我觉得儿子的决定不是草率的,他能下这样的决心,从心底里说我是欣赏的。“好。离高考还有几个月,你就拼此一搏吧。”

    儿子灿烂地笑了。

    这年寒假,儿子把所有的行李都带回来了,然后进入一个高考强训班,开始了他人生的一场真正拼搏。

    几个月过去了,儿子信心满怀地又一次参加了高考,最终被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录取。

    一个人的主动性往往是从内心产生的,如果是被强迫做一件事情,常常是口服心不服,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如果是自己经过考虑后作出的决定,他就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直到成功。家长一定要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在对待孩子的意愿时,千万不能强迫孩子,否则,你就是当一个天天督促孩子的勤快家长,孩子也不可能因此而奋发图强的。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家长的观念不同,爱的方式也就不同,建议家长们不妨尝试:大人“放手”小孩“动手”的教育方式,孩子能够做的事决不包办,要对孩子说:“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决定。”

    其实,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或危险的事情,家长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而且要多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且是真正的自己做决定。在此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左右孩子,要给孩子以单独思考、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勤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无异于给孩子的能力安上了“驱动器”,在“未知”的驱动下,你的孩子必然能成为一个优秀而杰出的人才。

    当前,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客观上对每个人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样,对于孩子来说,愈有思考能力,求知欲望就愈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这种能力,必定会使他与时俱进,备受社会的欢迎。

    是的,一个孩子能否成才,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从小是否授受了有效的思考能力的锻炼。纵观世界上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思考。

    笛卡儿是法国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兴趣很广泛,在哲学、物理学、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今天就说说他的数学成就,即他对解析几何学的贡献。

    笛卡儿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幼时丧母,父亲非常溺爱他。他身体不好,父亲就和学校商量,每天早上晚点儿起床,好多休息一会儿。后来,笛卡儿就养成了在床上沉思的习惯。据说,笛卡儿的许多发现都是早上在床上思考得到的,这里面就包括解析几何。

    有一次,笛卡儿生病卧床,这又是他思考问题的好时机。身体躺在床上休息,脑子可没闲着。这些日子,他正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代数里面的方程啊什么的都是很抽象的,而几何里面的图形却是很直观的,要是能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那该多好啊!可是,这座桥在哪里呢?在哪里呢?

    突然,他看见屋顶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了上去,在屋顶上左右爬行。

    笛卡儿看到蜘蛛的“表演”,突然大受启发。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用数字,把蜘蛛在某一个时刻的位置表示出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再加上地面总共可以交出三条直线,如果把地面的墙角作为起点,把交出的三条直线作为三个数轴,那么空间中任何一点的位置,不就可以在这1根数轴上,找到三个对应的有顺序的数字来表示了吗?

    传说未必可信,但是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学的功劳是不容怀疑的。

    1637年,笛卡儿出版了《几何学》这本书。在书中,他把坐标系引入了几何学,将几何和代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此,很多抽象的代数问题和繁复的几何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后来牛顿把这门数学分支命名为“解析几何学”笛卡儿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他从小养成的善于思考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可见,家长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陪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因此,作为家长,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一,为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这对孩子形成独立的个性,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很重要。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小,需要成人照顾而把他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空间。有句话说:“什么样的家长教出什么样的子女。”因此,在家长努力启发孩子创造力的时候,不要忘了同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使家长成为能欣赏创造力,并能与孩子创造力互动的主力。因此,不必在孩子与孩子之间制造竞争压力,也不必为了培育创造力,将家庭生活弄得紧张、沉重;更不必一反常态,变成严肃又过分认真的家长。真正成功的创造力培养者,是能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像一个挚友般倾听孩子心声,了解孩子的举止,知道何时给他掌声,何时扶持他一把,没有命令、没有压抑。

    第二,家长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许多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如果家长对孩子有问必答,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孩子会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聪明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会启发孩子去想,去分析,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看书,查参考资料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家长可以示范,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孩子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三,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家长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等问题,以引起孩子的思考。对于已上学的孩子,可采用启发式,诱导孩子逐步展开思考。当孩子在想问题时,家长不要太心急,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尤其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他们。孩子答错了,可用提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让孩子肩负起人生责任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一类人,他们头脑聪明,也很能干,却工作平平,甚至常出纰漏。究其原因,周围人的共同看法是,此人缺乏责任感;相反,另一类人并无过人之处,但做事目标明确,坚毅果断,敢做敢当,事业有成,与其共事的人也很信任他,具有良好的信誉。为什么?那都是因为他们对人、对事、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可见,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不少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重视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邻居愤怒不已,向他索赔12.5美元。这12.5美元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足够买下125只生蛋的母鸡了。男孩儿把闯祸的事告诉了父亲,并且忏悔。见儿子为难的样子,父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笔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还给我。”男孩赔了钱之后,便开始艰苦地打工。终于,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把这“天文数字”分毫不差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他还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还小,树大自直,长大了自然就行了。岂不知,孩子的责任感是应该从小培养的。平时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不舍得放手,事无巨细,都替孩子想到做到,很难想象他们长大后就能体谅父母、关心他人、有强烈的责任感。

    一群老鼠吃尽了猫的苦头,于是它们召开全体会议。大会的口号是“集思广益、解除猫害”,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大会气氛异常热烈。

    众鼠冥思苦想,有的建议培养猫吃鱼、吃鸡的习惯,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猫药,有的说……最后,还是一只老奸巨猾的老鼠想出了一个令大家都五体投地的主意,就是在猫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猫一动就会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得到报警,躲藏起来。

    它的建议全票通过。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让谁去往猫脖子上挂铃铛呢?为了激发众鼠的热情和敢于冒险的精神,高薪奖励、颁发荣誉证书等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不过,无论出什么高招,始终不见一个老鼠挺身而出。至今,老鼠们还为谁去往猫脖子上挂铃铛的事争论不休呢。

    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许多孩子像故事中的老鼠一样,要么摆出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架势;要么高谈阔论,似乎所有问题在他们面前都可以轻易解决。然而,在具体执行中,就开始瞻前顾后、焦虑不安,不敢承担责任,甚至退避三舍。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眼前的责任,认为等到以后准备好了、条件成熟了再去承担才好。在需要你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马上就去承担它,这才是最好的准备。如果不习惯这样去做,即使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你也很难承担起重大的责任,很难做好重要的事情。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第一,以肯定的方式来树立孩子的责任感。如果孩子突然对扫地产生兴趣,尽管最初的兴趣可能完全源于好玩。但父母可以支持孩子的这一兴趣,对他的扫地行为予以表扬,夸孩子能干,激发他的自豪感,并引导其慢慢形成习惯,天长日久,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第二,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父母首先要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言必行,行必果。”父母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第三,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良好的责任感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很广泛,但是缺乏坚持性、自制力,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这是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而非孩子没有责任感。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

    第四,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孔孔家要求每个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6岁的孔孔经常忘记,妈妈让他用本子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孔孔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可见,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第五,从勤俭节约的教育中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责任感。当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浪费严重,如饭桌上孩子碗中的剩饭剩菜随处倒掉,还理直气壮地号称:“我吃饱啦”、“不要强人所难”……穿衣讲品牌,讲价格,要吃好的穿好的,花钱更是大手大脚,毫不节约,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块钱。这种生活中的“小事”,在孩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因此,父母可用警句道理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此外,父母还要教育孩子不要乱花压岁钱。引导孩子将压岁钱储蓄或指导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不要沾染追求高档,讲究豪华、奢侈浪费,让孩子从小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

    第六,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如孩子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

    第七,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承担。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许多时候他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并接受这次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得成长。如孩子在学校违规受罚,一定要支持老师的做法,不要想方设法去替孩子解围。孩子接受到惩罚的后果,同时承担能力也就增强了。

    不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

    如果把孩子比作驾驭小船试航人生之海的小船长,那么,家长与教师便是导航的罗盘和灯塔,必须时时提醒缺乏经验的小船长,哪里有险恶的暗礁,哪里是畅通的航道。毫无疑问,处于导航者的位置,如果只是赞赏小船长的勇气和智慧,而不发出前方险情的警告,恐怕与谋杀者无异,尽管他可能爱心无限。这也就是说,作为家长,不但要支持孩子的选择,更要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当做法坚决说“不”。

    邓颖超曾经说过:“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形象地说当代的孩子缺少维生素“N”,维生素“N”就是英文的“NO”。家长应该大胆地对孩子说“不”,因为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果家长溺爱孩子,完全满足孩子的欲求,不利于孩子将来独自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不”,不仅是一个字的回答,而且是一种教养策略。当家长需要的时候,通过说“不”可以帮助的孩子发展出诸如自立、自律、尊重他人、正直、容忍的能力和其他许多对成功至关重要的个性品质。同时,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长,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家长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家长。他们时时能感受到家长的爱,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有一个外国的妈妈领着8岁的女儿到中国朋友家做客。朋友准备欢迎客人的晚餐,告诉大家,晚餐准备的是西餐。8岁的女孩一听:吃西餐吗?她觉得中国人做的西餐肯定不好吃!她就说:“今天我不吃冰激凌。”因为按照惯例,吃西餐最后上一个甜点,一般是冰激凌。

    没想到朋友的妻子做的西餐很好吃,冰激凌也很诱人。一端上来,8岁的女孩眼睛都亮了,直嚷着:“我也要吃冰激凌,我也要吃冰激凌。”但是主人在做的时候是按份做的,做的份数正好,并没有女孩的份。朋友的妻子就想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孩子。

    没想到,外国妈妈说:“NO!我的女儿刚才说过她不吃冰激凌,她今天就不能吃冰激凌。”可8岁的女儿一个劲地说:“我要吃冰激凌,我特想吃冰激凌。”朋友的妻子心软了:“给她吃吧!毕竟是孩子嘛。”

    可是外国妈妈仍然坚持说:“NO,她自己说不吃,她必须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今天她不能吃冰激凌的。”

    这位外国妈妈十分理智,是很多家长学习的榜样。是的,任何时候,都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让孩子承担自己决定的后果。没有责任心的孩子长不大,家长不要剥夺孩子体验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这样,孩子才会永远记住自己的责任。

    当然,家长也不应该总是拒绝孩子的愿望。如用错误的方式说“不”或在错误的情境下说“不”,就跟没说一样糟糕。重要的是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说“不”。这样才能使“不”发挥作用。

    第一,当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家长不应以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应该温柔地告诉他,“这样做不可以,因为……”当孩子从家长的眼光、语气和动作中读到充盈的爱,就会很容易进入到家长本能的顺从状态。

    第二,拒绝孩子之后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出尔反尔,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大人说话不算数,家长以后也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如果拒绝孩子后又发现有不妥之处,可以在以后来弥补,但不要当场反悔,特别是不要因为孩子的撒娇、哭泣就改变决定。

    第三,在拒绝了孩子后,家长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让孩子明白什么东西是值得拥有的,以及怎样去拥有它们。比如,当孩子想买一个新书包时,你拒绝了。这时,可以向孩子解释,他的书包本来就很新,完全不必要重新再买一个,用同样的价钱买一本新书,或是买一个新玩具都比买书包有意义。

    第四,不能对孩子以牙还牙。比如孩子不听话时,家长会以不许看动画片为要挟,如此的话,家长只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并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第五,对孩子说“不”时,别忘记向孩子做出解释。比如要让孩子明白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

    第六,家长中一方说了“不”,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孩子容易养成在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第七,切忌用交换条件的方式跟孩子说“不”。家长习惯说“如果你不哭我就给你买新玩具”等等,这样不仅会损坏孩子积极向上的内部动机,同时孩子会效仿家长,养成动不动就讲条件的坏习惯。

    第八,如果孩子因为遭到拒绝哭闹不止,家长可以以理服人,给他讲道理,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家长说“不”的苦衷。

    第九,不要在别人面前粗暴地拒绝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是有自尊的,如果家长在别人面前大声的斥责他,反驳他,他也会觉得丢脸。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更加倔强、任性。在公众场合下需要拒绝孩子的时候,家长不妨蹲下来,悄悄地跟孩子说,这样保全孩子的面子,他会更容易接受。

    总之,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一定要学会勇敢地、巧妙地说“不”。

    “狠”下心让孩子吃苦

    这是一位台湾作者笔下的台湾青年生存现状:

    最近有一篇新闻报导指出,有大陆的大学毕业生,因为5年找不到工作,为了生计,只好做民工,一气之下,还烧掉了毕业证书。还有学生看到这段影片后,在网路上回应:“别说四千元,现在谁给我一千五百元,只要包吃包住,我马上去!”

    看看我们所在的台湾,其实,也有愈来愈多大学毕业即失业的例子。然而从很多数据上显示,失业的孩子不完全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严格来说,很多都是因为孩子找不到“如自己预期的工作”,或是“薪水够高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的孩子选择延毕、继续念研究所,或宁愿待在家里当米虫,也不愿意投入企业工作的困境。

    六月,正是大学毕业的旺季,为了不让孩子毕业即失业,当我们的孩子要走出社会和别人竞争前,我们是否应该先检视一下,孩子具备了哪些能力?除了在学校得到的专业技能,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工作的持续力与耐力、挑战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都具备了呢?

    台湾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苦过来的,但是,他们宁愿苦自己,省吃俭用,却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我听说很多朋友的孩子,一个月甚至有超过一万元的零用钱,有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住在家里3年了,爸爸妈妈也不会逼他,仔细想想,这样怎么能帮助孩子自立成长呢?

    其实,这位作者所描述的状况,何尝不存在我们的身边呢?!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结果导致孩子害怕吃苦、不能吃苦。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着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乐意,忍耐力就会降到最低点;加上他们心里明白,家长逼他们去“吃苦”,是家长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更加强化了“负意识”。还没出征就失败了,又怎么可能去获得胜利呢?

    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要太溺爱,让他吃点苦,受点折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孩子能做的,家长绝不要包办代替。

    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考入北京大学的黄思路,从小就受到了妈妈的挫折教育。

    黄思路的妈妈常常给黄思路讲安徒生童话中《豌豆公主》的故事——

    一个公主迷路了,走进一个邻国的城堡。邻国的皇宫里没人相信她是公主。为了验证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在为她铺床时,皇太后在7层厚厚的床垫子下面放了一粒豌豆。第二天早上起来,公主抱怨说:“是什么东西硌得我整整一夜都没睡好,浑身都痛死了。”于是,所有的人都肯定,面前的这个女孩,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讲完故事,妈妈问黄思路:“你想做这样的公主吗?你看她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皇宫里,再好的生活都不能让她满足,整天吃不香、睡不着,多痛苦呀!”

    黄思路的妈妈还说过这样一件事:

    “家里装空调时,没装在女儿的卧室,她委屈得哭了,说是夏天练琴太热,需要空调,她班上学钢琴的同学自己的房间都有空调。我觉得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把钢琴搬到有空调的房间,解决了练琴的问题。但她的卧室依然是全家最闷热的房间。她的思想还没通,那天晚上,我就在她床头放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把书签夹在《豌豆公主》那一页。第二天,她不再提起这件事了。4年后,我们再次搬家时,家里已经有了3台空调。4个房间3个空调,全给你们用吧,我有个电风扇就行了。女儿说,钢琴也搬到我自己的屋里吧,我不要当豌豆公主。现在,女儿在大学里,觉睡得很香,休息得很好。而去年我听说南京有个大学新生,到学校报到后,就是因为没有空调,几天后忍无可忍,气得跳楼自杀了。”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长们应该“狠”下心来,鼓励孩子从小树立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信念,让孩子经受更多的锻炼。

    具体来说,让孩子吃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多做些家务,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洗脸、穿衣、穿鞋、整理图书玩具、打扫房间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有意给孩子设置困难和障碍。家长在给孩子设置困难和障碍时,要注意孩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障碍的困难程度须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例如,孩子拿不到他想要的物品,家长不要马上拿给他,而要让孩子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想出办法,拿到物品。

    第三,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家长在平常跟孩子玩游戏时,不能光是挖空心思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应学日本、瑞士的家长,千方百计地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带孩子登山、野营,让孩子自己动手捡柴火、备食物,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锻炼其生活自理、独立的本领,培养其挑战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当然,让孩子吃点苦还应注意技巧。常听到一些家长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今天,我就要让你尝尝吃苦的味道。”其实,这种吃苦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做法是要在孩子玩得最高兴的时候,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吃苦教育不可过分,应该是在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对于家长来说,一方面不能表现出心疼和不高兴,另一方面也不能后悔自己的行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亲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5岁的华英很开心地坐在妈妈腿上,而其他孩子在一起开心地玩着游戏。但华英说什么也不肯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时候,有一个热情的大姐姐过来邀请华英一起去玩,可华英则紧紧地牵着妈妈的手……华英的妈妈只好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这孩子就是这样,依赖性强,怕生!”说完,这位年轻的妈妈宠爱地捏了捏华英的鼻子说,“这丫头,这么依赖妈妈,以后长大了怎么办呢?”却并没有真正把这当一回事。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才能让孩子彻底摆脱依赖的心理,树立起自信心。一个有信心的孩子,永远不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手足无措,陷入孤独无望的境地。

    在八达岭长城游览入口处,一位外国妇女带着3个孩子来游长城,这3个孩子中有两个跟着母亲走,还有一个大约2岁躺在婴儿车上睡着了。母亲要去买票,于是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检票员说是否可以把孩子放在那儿。得到许可后,她转身就去买票。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还没有回来,睡在车上的孩子醒了,他看到母亲不在,并没有哭,也没有害怕,而是把盖在身上的东西拿开,在旁边人的帮助下,从婴儿车里下来,还与另外两个孩子玩了起来,丝毫没有对母亲的依赖。

    这样的情景在中国的家长看来,实在是太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早就闹翻天了。可这个外国的孩子非但没有哭闹,还可以如此“从容不惊”地应对妈妈不在身边的处境,让人实在是有些讶异。

    事实上,这个孩子是国外许许多多孩子的缩影,正因为他们的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就努力地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从“心理”上先站了起来,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经验”去应对自己遇到的任何事情,做到从容不迫!

    那么,国外的家长是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呢?以下一些范例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美国家长的做法: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开拓精神,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修理摩托车,到外面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出外谋生。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不依靠父亲的权势,而是自己谋生,自己找工作。据说,富豪洛克菲勒对子女的教育是严厉出了名的——在小洛克菲勒四岁时。有一天,他看到爸爸从外边回来,于是就张开双手,兴冲冲地想父亲扑了过去。洛克菲勒并没有去抱他,而是往旁边一闪,结果小家伙扑了个空,跌倒在地上,哇哇大哭了起来。等孩子哭完之后,洛克菲勒把孩子拉到自己的面前,严肃地对他说:“孩子,以后一定要记住,凡事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些时候,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开始学会自立吧!”也许你会抱怨洛克菲勒太冷血了,不懂得“爱”孩子!可正是他的“冷血”、不懂“爱”才铸就了小洛克菲勒坚强、鲜明的个性与强大的独立意识。也因此才有了“富过三代”的传奇!试想,有谁比他更明智?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干不好事情找理由,那么,请想想洛克菲勒的教子经验吧,也许,他会让你更加明白,虽然孩子现在还弱小,但是总有一天要离开家长,独立地在社会上闯荡、生活,因此,小不是借口,能力应该从小培养起。

    第二,瑞士家长的做法:在瑞士,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学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路;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起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当她们掌握三门语言之后,就可以去银行等部门就职。在瑞士,长期依靠家长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和可耻的。

    第三,日本家长的做法: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的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家长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后,许多学生要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挣钱。大学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弟子也不例外。他们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第四,德国家长的做法:德国一贯重视培养孩子“勤奋、正直、可靠、乐于助人、作风正派”等品格。因此,家长们从来不包办孩子的事情。家长将子女视作独立的个体,给他们足够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他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如,在孩子1周岁左右,家长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牛奶,喝完了,家长对孩子加以赞许,使孩子充满体验到“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乐趣。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家长再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更难的事情。在德国的法律中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德国人常说,他们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因此,应该自强自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我们的孩子,应该教授他们生存的本领,而不是为他们做一切。家长给孩子最好的财富是培养他们的能力,即点金术,而不是留给他们金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