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恰到好处-求职的礼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职业礼仪是现代社交礼仪的主体之一,在丰富的职业生活中,无论求职,就业,还是执行公务,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

    就业的礼仪

    求职者面试时要讲究礼仪;面试,就是用人单位安排,组织对求职者的当面考试。它是求职者能否获得所谋求的工作的一个环节,尽管求职者的资历、知识、能力、品德和体格是求职者的基本条件,求职者面试时是否注重礼会给面试单位留下深刻印象。求职者礼仪包括求职者个人的外表,言谈,举止,性格等,他直接影响求职的成败,甚至可以认为,面试时是否表现得有礼仪,是求职成功的关键。求职者要想谋职成功,就要恰当地表现自己,认真对待,了解掌握面试的基本礼仪规范,做好面试的充分准备。

    一、面试的准备

    面试是供求双方双向了解,相互选择的过程。面试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了解求职者最重要,最直接的过程。面试对求职者来说,既是接受用人单位考查的过程,又是“推销”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礼仪等特点的机会,因此在面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应试前的准备

    如果说面试准备除了可以从心理,资料,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准备以外,还应当熟悉面试场所的有关礼仪:

    1.心理准备应聘犹如赛马走赛马场,贡生走进京师国子监,再久经沙场,再满腹经纶也难免紧张,难免怯场。因此,应聘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必须的,只有心理准备充分了,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显露自己的优势,从而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赢得一席之地。

    所谓心理准备,实际上是对自己成熟与否的实地检验。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讲究礼仪,并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和有足够的耐力面对挫折。有了这些,当你走到主考官面前的时候就会彬彬有礼,临战不乱,应对如流。而且这种“不乱”和“如流”,应当以人格的自尊和深刻的自省为前提。而不是盲目自信或者刻意逢迎。你应该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好恶为自己行事的标准,即使面对主考官铁青的脸也应该这样。你应该记住“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的道理。

    有了人格的自尊还远远不够。你得明白,“人比人气死人”这句俗话的道理,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滥加比较。

    心理准备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具体体现,应该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时时处处讲究礼仪,才能真正做到“临阵不乱”,“对答如流”。

    2.资料准备应聘者在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之后,就应当着手准备求职所需要的种种资料。其中,自荐信是必不可少的。用人单位可以据自荐信做出是否面试的决定。因此,写好自荐信是基本要求。

    书写自荐信的礼仪要求包括简历、能力、愿望三部分。

    简历:须简明,扼要,准确,没有任何自我评价、自吹自擂的形容词和副词,文笔流畅,别写错别字,不要前言不搭后语,不要罗列过小的又无关紧要的工作经历。下面列出的“履历构成要素”可供参考。

    履历构成要素:

    A姓名

    B通讯地址

    C联系电话

    D学历

    E毕业学校及时间

    F特别的奖励或荣誉

    G工作简历

    H运用外语及其它的能力

    I爱好

    J特长

    K社会活动

    能力描述:如果求职者是按照编年史的方式描述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能力得体地表述出来。多说主要事实,避免琐碎的语句。可结合大的奖励给自己以适当的评价。

    愿望表述:千万不要用抒情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更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弄得模糊不清,愿望必须表述得坦荡、清晰。直截了当说明希望做什么工作。

    自荐信的内容应针对应试工作的需要,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资历丰富,能力强,便能轻而易举地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须知用人单位要通过招聘面试,在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所需的人才。通过自荐信要让用人单位了解你,形成初步的良好形象,进而产生面试的愿望。

    3、应聘者的礼仪形象应聘过程就是展示自己优点的过程。因此,将一个美好的形象呈现于招聘者面前是十分重要的。从择业角度来看,择业者就有一个如何打扮自己,使自己的形体、装束显得更美而增强择业效果的问题。因此,择业者在求职时要打扮自己,让自己显得更有魄力,更显得具备所求职业素质。那么,求职者应该为自己的礼仪形象作哪些准备呢?

    一,要明确打扮的目的,求职时打扮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理想的职业,为了实现早日就业。

    二,明确职业特点对从业者装束、生活习惯等的要求,按照这种要求打扮自己。不同职业,对本职业的劳动者的气质、装束有特定要求。如果不注意这一点,片面地理解美容、装束可使自己更美貌,更风采,更迷人,不去考虑职业特点,只想怎样显得美就怎么打扮自己,是一定不会给求职单位留下好印象的,求职也决不会成功。

    三,要考虑求职单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无论什么人,其打扮都会不自觉地受到别人的某种评价。一个单位对求职者也首先是从美容,衣着打扮上给以评价。如果不考虑可能评论你衣着打扮的对象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往往会影响求职。

    二、面试中的礼仪

    (一)言谈的礼仪

    作为一个应聘者,你与招聘者的交谈是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好自我介绍

    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介绍什么,分哪几条介绍,事先要认真计划,力求内容简短,有条有理,实事求是,概括反映出自己的主要经历、主要特点和应试想法。

    语气自信,口齿清晰的自我介绍,除了内容丰富、措辞恰当、使人感兴趣外,还应该注意表达的语气、速度、吐字等,速度不要太快,口齿要清晰,要把自信心和感染力融入其中。

    自我介绍时少用“我”用“我”,会被别人认为是强迫性的自我推销,易使人反感。

    诚实谦逊,避免过分炫耀自己

    注意观察听众反映,及时予以适当调整

    怎样使用名片如有个人名片,可在自我介绍之后补充:“这是我的名片。”并双手递上,千万莫打无准备之仗(临时乱翻)——一则容易乱中出错,二则会使对方不快。这里顺便提一下接名片的礼节问题。当应聘者接到招聘者递过的名片时,首先应礼貌地说:“谢谢!”然后迅速地看一遍名片上的内容——这对你的应聘至关重要;而后再小声重复一下名片上的主要内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2.尽量赢得所有面试考官的好感

    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用人单位考查,回答问题时以老老实实为上,表现才能为下。因为诚恳的模样会赢得所有人的好感,而过于夸耀自己的才能,在集体场合,很容易引起误解,使人感到你是在出风头,卖弄自己,而这种印象一旦形成是很难消除的。

    如果对问题未完全听懂或者不清楚提出这样问题的目的和意图,可以直截了当地问:“您是否可以再做进一步说明?”“我对这个问题的要求还不明确,您能不能解释?”一定要弄懂再回答,千万不要抢半截话,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

    回答问题一定要抓住要点,尽可能用第一、二、三来说明,这样能给人以头脑清晰,反应快,思维能力强,办事精明可靠的印象。

    3.把握分寸

    有分寸,有节制才能让人亲近和接受。否则会引起面试考官的反感。

    4.使用谦虚的、征询意见的话语

    谈话中如果使用谦虚的,征询意见的话语如:“很想听听您的意见”,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即使对方没有发表意见的欲望,听见这样的话也很愉快。面试谈话的过程是面试考官评估应试者的过程,但他们同时希望应试者是一个愿意接受他们意见和判断的人。说这样的话,等于暗里面向考官表明,在应试者心目中他处于受尊敬、受爱戴的地位,而面试考官对此往往是感到满意的。

    (二)举止的礼仪

    一个人在交际中的魅力并不全是来自他的语言,有时更多是来自在他那外在而无声的体态。事实上,体态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气质、风度、文化修养、性格与体格,而且还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面试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1.手脚放轻,不要鲁莽

    到求职单位时先要轻轻地敲门,听见说“请进”后,再轻轻地推开门,并主动向屋中人打招呼。

    2.姿势优雅

    对应聘者来说,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站姿与坐态呢?一般说来,在应聘面谈中,应聘者站立时要直——“立如松”,站立时不能下意识地抖动肩膀,或用手搓裤子。正确的站姿:两脚自然分开为两拳左右距离,身体重心聚在两脚上,双臂自然垂下挺胸抬头,两眼干视,面带微笑。这种正确站姿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力量,自信与朝气。

    面谈中应聘者始终是坐着回答问题,因此,“坐”得好坏直接关系他(她)个人的形象。首先,应聘者应该入座(或离座)迅速而轻缓,以不出大的响动为宜,其次,要坐得端正——“坐如钟”。上身要自然挺直,双膝、双腿要并拢,双手要自然垂放在双膝上。这种坐姿显示出的是应聘者的自信、自律与坚定,再次,还要坐得文雅,大方,这一点对女性更重要。那种“身体微微向前,双手自然地平放或叠放在双膝上,面带微笑,并不时地点头回应”所表现出的礼貌与文雅一样能打动招聘者。相反,抖着腿,翘着腿,撇着v字腿的坐态不但有伤大雅,而且还会使你“坐失良机”。

    3.保持微笑

    商店里的售货员常“微笑服务”,这既是在树立新的形象,也是一种推销战略。应聘本身也是种推销,不过它推销的是应聘者自己。作为应聘者,你也许没有可炫耀的学历,没有什么可自豪的经历。但是你那亲切、自然、充满魅力的微笑却能感动对方。因为你的微笑最迷人!

    (三)服饰

    应试者的服饰同其言谈举止一样是面试考官评价的要素。面试考官第一眼就是从仪表来审视就试者的。面试是一种正式场合,服饰可以根据社交中服饰“TPO”原则来选择。

    1.穿着

    服饰的颜色不同,给人的感觉不同,因此服饰装配上要给人整体感,和谐感,明快感。服装也与职业要求相关,对应试者来说,首先要考虑职业要求,同时又注意既不时髦,又不粗陋。一般说来,男士须穿西装打领带,衣服上下烫得平直,头发梳理整齐,女性也须穿得端庄大方,衣着合体,以图留下精明干练,态度认真,工作勤奋的形象。

    2.须发

    无论应试者喜欢什么发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面试的发型有一条基本原则:梳理整齐,干净。有光泽,能够显露出应试者的整个面庞。

    3.化妆

    化妆可以起到强化优点、掩饰缺点、显现个性的作用,接受面试进行适当的面试化妆是必要的,关键是要使自己看上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风采耀人。女性在面试时,不要浓妆艳抹,应以面部清洁自然为宜。化妆如果不适当,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或者使人感到滑稽可笑,或者使人望而生畏。

    4.饰物

    面试时佩戴饰物需要慎重,因为饰物可能会引起面试考官对应试者本身的猜想:认为应试者有钱,好消费,爱玩,而在工作中不专心;认为应试者好打扮,而在工作上不一定太热心;认为应试者好引入注目,虚荣心强。戴不戴饰物,不能简单地说好与不好,不过应试者需要慎重对待,因为应试者只要戴上饰物,面试考官就有理由在内心说三道四,评头论足。

    (四)注意事项

    总的来看,在面试时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

    第一,准时到场或适当提前,不要迟到。第二,进门时要给人一种极有把握的印象,要显得自信,最好能面带笑容。进场后不要主动要求握手。第三,应试者的目光,应当平稳地看着考官,并保持经常的眼神交流。第四,注意听别人讲话,表现出对别人讲话内容的兴趣,可以适时地作出反应,避免完全被动,长久沉默。第五,在回答问题之前最好思考一下,不要打断他人,抢着说话,更不要对没听明白的问题凭胡猜乱想回答。第六,尽量避免过分简单、直接地回答“是”或“不是”。第七,言辞要简明清晰,不要滔滔不绝,不要拖泥带水,尤其要防止恐怕别人听不懂而做过多的啰嗦的解释。第八,当遇到批评意见时,要使自己的观点看上去比较客观,比较平衡,要有信心。第九,要开门见山,首先谈最重要的事情。第十,当面试考官要应试者提问时,那就只问重要问题,并不要很多,一二个即可。

    三、求职备忘录

    面试后的行动也是整个面试的一部分,是面试的延续,应试者注重面试中的表现和发挥,也应当注重面试后的礼节和面试后的行动。

    应试者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一般情况下,考官组每天面试结束后都要进行讨论和投票,然后送人事部汇总,最后确定录用人选可能要等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求职者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耐心等候消息,切不可到处打听,更不要托人“刺探”,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面试回去后通常应给面试考官写一封谢函,一是礼节周全,二是有可能在用人单位难以下定取舍决心之际,谢函起到促进自己被录用的作用。

    (二)面试后做好两手准备

    参加面试是求职者被用人单位考查的时候,要么被录取,要么被淘汰,因此要做好两手准备。在面试后几天,应试者能够收到用人单位寄来的通知,明确告诉应试者是否被录用。面试后的一段时间里最好不要旅游或出差,以免用人单位有事或通知录取时联系不上。当必须外出时最好向用人单位事先说明,以表示你的诚意。如果不幸未被录用,不必生气,更不必恼怒而向面试考官发泄怨气,或采取羞辱、报复面试考官等错误做法,应当多从自身方面查找原因,分析自身不足,从而积蓄实力,准备迎接新的一轮挑战。

    四、报到的礼仪

    去单位报到别错过了日期。你一定要按时报到,如有可能,最好是提前几天到达单位。因为那是陌生的环境,你还要熟悉它。

    事实上,对任何一个新职员来说,熟悉新环境,了解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了解你的新单位

    对新单位的了解,包括对单位的历史、现状及有关的政策、规章制度、人事制度等等的了解。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了解也是进入单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对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清楚与否,直接影响你今后的工作。

    (三)熟悉你的工作

    掌握工作的基本技能,对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些技能是技术性的;对从事人事行政管理的人员来说,它们是行为方面的。了解工作内容是什么,弄清楚哪些技能对你的工作最重要,然后学习和掌握它们,越快越好。

    五、与上司相处的礼仪

    美国的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是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你心情愉快,重要的是会帮助你工作上步入成功。

    据有关专家分析,一位下级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否有不断提升的机会,是否有健康的心理,乃至是否成才,都同与上级相处有极大关系。人常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尚须经伯乐去发现,对于我们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来说,要在工作中取得成绩,不断进步,除自身的不断努力外,获得上司的理解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一)了解你的上司

    与人相处,贵在相知,人与人之间如果多点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与上司相处,也是如此。初进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应该用一点心思,了解自己的上司,了解他的工作作风、习惯、爱好等,这样,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磨擦。

    (二)尊重你的上司

    尊重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基础。一个人是否尊重他人,也反映了这个人的个人素养与水平。对领导的尊重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从,是一个下级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的前提条件。没有哪位上司喜欢一个目无尊长、不服从命令的下级。所以要与你的上司愉快相处,学会适度尊重与服从是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对上司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貌。礼貌绝对不是古板,也不是形式,而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油,礼多人不怪。人际关系学家告诉我们,即使对最友好、最亲近的人,也不要忘记应有的礼仪。对刚刚工作的新职员来说,我们的上司不仅要在职位上高于我们,一般也年长于我们,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尊敬他们,言谈举止中要表现出这种尊重与礼节。称呼时应用尊称,谈话时一定要双眼注视对方,有些人不拘礼节,称呼领导时直呼其名或“老李”、“老王”等等,别人尤其是外单位的人听了一定会觉得此人没有修养,而领导的心里也不太受用。但是,多礼仍须诚恳,多礼而不诚恳,即是虚伪,虚伪是人人都讨厌的,对领导也就表现为溜须拍马,对领导的尊重也就表现为庸俗,这样反而不能真正赢得上司的赏识。

    欣然接受命令。对领导是否尊重,还表现在对领导下达的命令的服从上,是否愉快接受。

    当然,欣然接受命令,不仅反映了对领导的尊重与服从,也反映了你的敬业精神与胜任任务的自信心。一个对领导命令不能欣然接受的人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对领导的尊重与服从。但在欣然接受或完成任务时,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一定要全部听懂命令的内容,遇到疑问处,等上司讲完,一定要发问。有些人,尤其是新职员,往往认为向上司发问是不礼貌的,结果只好把复杂的内容按自己想象的去做,弄得南辕北辙,往往要重做。所以,一定要听懂命令,遇到复杂的事情要复诵一遍要点,还可记下来。

    其二,当你已经接受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可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行动计划,变通地执行上级的命令,即所谓的服从而不盲目。上司注重的是结果,由于你取得了良好的工作结果,上司会更加欣赏你,认为你是可用之才而委以重任。相反,如果你只会惟命是从,拘泥从命,你在上司的眼里也就是一个不可重用的庸才。

    对能力比你差的上司也要表示尊重。作为你的上司,也许他各方面的能力都比你强,你作为属下,可能心服口服,对你的上司会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与服从。但一旦他某一方面不如你时,你会不会一样尊重他呢?会不会因为你某一方面的能力强于他而恃才自傲呢?这是许多青年人应该注意的事情。恃才傲物,不尊重他人,作为领导,他处理的事情在性质上与你所处理的工作是有所区别的。你是属下,也许你在具体的业务能力方面要强于你的上司,但可能你的上司在许多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管理能力、综合问题的能力都要比你强得多,切莫因某一方面能力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此而夜郎自大。在你的上司面前更应表现出你的谦虚以及对他的尊重,你由此也才可能被上司认为是德才兼备的人而加以重用。

    也许你的上司各方面都不如你,你也应该表现出适度的尊重,维护他的威信,并积极帮助他把工作做得更好。俗话说“庙响神灵”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提高庙的名声,那么就不愁不会有人来拜你这尊神了。

    (三)在工作中配合你的上司

    上司希望得到下级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一个没有协作精神、不支持上司工作的人很难得到上司的信任与欣赏,那么,如何支持上司工作呢?

    首先,配合上司的工作,应该顾全大局而不计个人得失。

    很好地配合上司的工作,进一步得到了上司的信任。遇到困难时上一上,遇到名利时让一让,那么,上司就没有理由不信任你。

    其次,帮助上司改正错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什么人是没有任何缺点、错误的。任何一位上司都绝非尽善尽美,在工作中也会有缺点与失误。作为上司,他一定希望有人帮助他改正错误,减少损失。有道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关于采取何种方式帮助上司克服工作中的失误,我们可以试着考虑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一定要掌握分寸与角色艺术,出力不越位。应该注意:

    1.要在上司心平气和,心情开朗的时候提出。

    2.多在“桌下”提出,少在“桌上”提出。

    3.要以“献可替否”的方式提出。

    以上几条是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的处世原则。

    六、与同事相处的礼仪

    在人际关系中,同事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它不像家庭那样可以靠血缘和亲人间的感情来维系;不像同学关系那样没有利益冲突;更不像路人那样萍水相逢,匆匆而别。同事脾气不一,性格不同,要长期相处,工作中频繁接触,彼此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如果以每人每天工作八小时计算,一个人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和自己的同事打交道。所以,同事关系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了。如何与同事相处得恰到好处,是摆在每个就职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同事间相处要礼仪在先。

    (一)积极主动,建立新的社交圈子

    在跨入新的工作单位后,往往有—个孤独的时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领导、陌生的同事。有的人孤独期很短,很快,他的同事就能接纳他,他也迅速形成了新的社交圈子。而有的人过了很长时间,依旧如失群的孤雁,他接纳不了别人,别人也不接受他。在单位里,老同事一般不会主动与新来者接近。这样如果新来者不积极主动地接触老同事,一段时期内,就很难与新环境打成一片了。因此,应该先攻为上,主动向同事伸出友谊之手,主动地向他们表示自己的友好态度。这样,对方也一定会礼尚往来的,新的交际圈子也就由此而开始形成。

    在主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言谈举止要得体适度。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的素质的反映,言谈举止是否适度,关系到其人际关系是否成功。

    要做到言谈的恰当,首先,在开口对人讲话时,态度必须诚恳,讲究文明礼貌。对同辈不必过多客套,但对同事中的长者,必须彬彬有礼,分寸适当。无论对谁,都不能满嘴污言秽语或油腔滑调,同时,带有卖弄的高谈阔论,随意嘲讽和攻击别人,挖苦别人,也都是必须杜绝的。必须懂得,当你开口说话之时,别人对你的印象也随之开始形成。如果你的谈吐使人反感,恐怕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其次,要使自己的言谈易于被别人接受,说话力求简明扼要,不要滔滔不绝,垄断话题,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那样,会使别人不愉快。另外,可多讲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再有,在听人讲话时,一定要对对方的讲话有所响应。很多人际关系专家都认为,很好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能使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举止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风度。带有粗俗习气的行为举止,将会使人不愿意接近。要使自己的举止对他人产生好的印象,就要自觉地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举止文明得体。

    在与他人交往时,必须会控制自己,有的人在集体场合或别人家里毫无顾忌,无节制地吞云吐雾,旁若无人地纵情大笑,有的人不分年龄、性别,随便与人拍肩拉手、乱开玩笑,有的人在与人说话时唾液横飞或声音震耳……所有这一切都是不文明的举止,只能给人留下缺乏教养、不懂规矩的印象。当然也不能刻意在他人面前畏畏缩缩,谨小慎微。无论办事说话都应该表现得落落大方,举止适度。

    为人处世原则不是在背后论人长短,如果你的工作原则是认真勤奋,就不要为了让别人能接纳你而与他们一样懈怠。总之,你须要在从众、让别人接受你的过程中,坚持自己正确的原则,保持自己的优点,做事要恰如其分,而不随波逐流,这样便能吸引更多的朋友。

    (二)满足对方的安全需要

    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步入工作岗位后,用你的行为告诉你的同事们,与你交往是安全的。为此,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不做“长舌妇”,如果希望你的同事接纳你、信任你,就不要染上这种习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对不在场的人都要以不谈为妥,成为一个有修养、受欢迎的人。

    宽以待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你的同事也一样,也许在工作中与你产生磨擦,也许会由此而冒犯你,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就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也让人三分,不要怀恨在心,更不要心存报复。像林则徐所说的那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以宽广的胸怀对待每一位同事,包容他们,接纳他们,长此以往,你必会得到同事们的依赖。

    人常说,有得就有失,反之,有失就有得,在个人福利方面适当做些让步,肯吃亏,失去的是蝇头小利,换来的是良好的同事关系与工作环境,反而有助于你取得更大进步,相反,有些人太“精明”,为自己考虑得太周到,工作从不多干,名利却总不放过一点,事事占上风,时时占便宜。这样,只能给人留下自私自利的印象,谁又乐意与这样的人相处呢?

    (三)正确对待他人成绩

    要正确对待同事的成绩,应该为同事的成绩感到高兴,并以此为前进的动力,激励自己赶上并超过他们。试想,如果你取得成绩,一定希望与同事们共享收获的喜悦,希望得到真诚的祝贺,而不希望别人说三道四,故意中伤,反之亦然。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如果你的同事一个个都不思上进,整天处于这种环境之中,没有人带动,没有人激励,恐怕你也难于“一花独放”。所以,不嫉妒别人,坦然面对他人的成绩,不仅能使你获得支持,而且能使你步入成功。

    (四)乐于助人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很多人抱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信条,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他们的行为也许很平凡,不过,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他们的同事、朋友、他周围的人时刻沐浴着温暖与温馨。他们为这个社会增添了更多的真、更多的善与更多的美,也得到了他人的由衷敬意与尊重。

    事实上,一个人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与协作。所以,人们总是很企盼能有人帮助,尤其渴望在困难时能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他人也是如此。同事之间,朝夕相处,工作上的互相协作,生活中的互相关心,学习中的互相鼓励,就变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会因此而获益。所以,不要吝惜你的微笑,关切的问候,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关心你周围的每一位同事、朋友,你会在给予的过程中得到同事们的理解、帮助与支持。这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人生最美妙的报偿之一是:凡事真心尝试的人,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工作中的礼仪

    就职之后,不管你就任何职,在何部门,都会有一大堆事情等待着你去完成。但是,无论公务有多繁忙,你都得注意每一个细节的礼仪,那样将更有助于你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公文礼仪

    公文就是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团体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固定使用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文书材料。公文的处理是各单位一项经常的、大量的工作。在公文的处理,即收集、加工、传递和储运过程中,都各有其礼仪要求。

    (一)收到公文

    收到公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收进:就是收到外来文函。接收公文时应仔细认真地按送文单逐项逐件查对清点无误后,才盖章签收,若发现短缺,应立即查询。

    登记:收到公文后,应立即按照收文登记簿所列内容,逐件、逐项登记。

    拟办:这是文书工作人员对所收文件由哪个人或哪些部门负责处理,以及由谁存档,提出初步意见。它对文件处理得是否准确关系很大,拟办只供主管领导批办时参考,不是文件处理的最后意见,但主管对拟办意见一般都比较重视,因此,它关系到公文处理的时效,也关系到处理质量,不能马虎草率。

    批办:它是指有关领导在阅读了拟办文件及审核了拟办意见后确定的正式处理意见。批办意见应明确、具体。

    分发:它是指对收到的公文,根据主管的批办意见分送给有关的部门,对公文进行具体处理,文件的承办可谓是公文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承办部门应在仔细阅读来文内容、深刻领会领导的批办意见之后,迅速确定执行领导批示的具体措施,并且组织力量落实来文的全部办理要求。

    催办:它是指文秘部门要对公文承办工作进行督促。

    办复:它是指承办部门在公文承办完毕后,应将公文承办情况予以回复,这是收到文书处理程序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回复的形式,可以采用函复、电话回复及来人面复。

    摘要注办,收文人员应把收文处理的主要经过和处理结果在文书处理单上作简短的注明,以备日后查找。发复文或用电话以及当答复交代的,应注明复文号或交代姓名、地点、时间、主要精神等。以备查找。

    (二)发出文书

    发文处理包括交拟、拟议、拟稿、核发、签发、缮校、用印、封发等程序。

    交拟:即有关领导要求拟稿人员,就某方面问题起草一篇文稿。交拟时有关领导应该将文稿的任务、意图、政策、根据、具体要求等作简要说明。

    拟议:是拟稿人员在动笔之前,酝酿、构思过程;包括为拟定撰稿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情况等准备工作。

    拟稿:即撰稿。

    起草公文应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应用一定规范的格式、用语、措辞,每一位拟稿人员应根据本单位情况予以掌握。第二,公文应简单明了,抓住要点。第三,拟稿人要把形成文稿有关的文字资料和拟稿的依据附在文稿之后,以备查用。

    核稿:也叫审稿,就是有关部门对送交领导最后审批签发之前的文件草稿的审查。

    签发:指主管领导对欲发文稿签署核准意见及姓名、日期,表示同意文件发出并生效。未经领导签发的文件不能生效。

    缮校:是指公文的缮印和校对。缮印是指签发的公文定稿后经誊抄或铅印而制成的正式的文本。校对是指在公文印刷过程中,以签发的定稿为基准,对打印的底版或铅印的清样进行校对工作。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忠于原稿,不得随意改动。第二,认真细致地消除差错,保证质量。

    用印:指在制成的公文上加盖机关印章。印章要盖在公文末端单位名称下面、年、月、日、上面。印章应盖得端正、清晰,严禁歪斜、倒置、印迹模糊。

    封发:是指把制成的公文装封、登记、发出的过程。是发文工作的最后一步。发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清点、核实了印出份数后,按照领导签发的发往对象填写信封,再将规定的份数分别装进信封内。并检查文书份数是否分、总相符,然后按规定加盖密级、急件、挂号等印章,严密封缄。其次,封装完毕后,要填写发行登记,然后按信件性质分交递送。要当面交接,并按(发文登记簿)各项点清,双方确认无误后,分别由机要通讯员或外收发人员在(发文登记簿)上签字。再次,单位内部发文,一般由内收人员直接送达,送达后应点清收文并在(发文登记簿)上签收。向外单位发文,凡机要件均须索取收文回执,并要妥善保存以备查看。

    (三)文书的立卷归档

    立卷归档是指把已经办理完毕、确有保存价值,彼此有联系的公文材料,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组成案卷装订成册,编好案卷目录,移交给机关档案部门。至此,公文转为档案,立卷时应根据公文的作者、内容、文种、时间等特征组卷,案卷标题要准确地反映出卷内文件的发文单位、内容和文种以备查用。

    二、会议礼仪

    (一)守时

    对一个新职员来说,参加会议最需要注意的应该是守时。试想,如果迟到,不仅自己觉得难堪,也会给人留一个不好的印象。迟到可能有些客观的原因,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是把开会时间写入工作预定表中,放在醒目的位置。如因故不得已迟到时,必须事先与主办者联系,取得谅解。另外,守时还反映在你的发言守时上。如果主办者限定发言的时间,你就应该在限定时间内结束发言,即使没有限时,本着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精神,也应该言简意赅,不能过多占用别人时间。

    (二)事前准备

    会议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召开的。目的不同,会议的类型自然不同,参与的方式也相应有所不同。根据与会人的参与方式可大致分为被动接受型会议和主动参与型会议两种。

    所谓被动型,一般是领导传达上面的精神、文件,这种会议对与会者要求不高,事先不必做复杂的准备工作,可带记录本和笔作一定的会议记录。主动型,则往往是为了解决某项具体问题而召开的,它有明确的议题,与会者应积极投入。参加这种会议决不能无备而来。在这种会议上若能首先拿出一套完整意见或方案,往往能引导他人的思路。整个会议讨论的中心将在这个意见奠定的基础上进行。先入为主,这是一般规律。因而,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三)发言

    有些人初入社会,缺乏在众人面前讲话的经历,对开会发言往往“怯场”,即使有好的想法或建议,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就很难引起领导、同事的注意,更不用说赏识了,你会因此失去很多良机。发言自有发言的艺术,有些人东拉西扯,长篇大论,会议效果可想而知。开会为解决问题,发言也应简短有效。发言者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不偏离主题。

    (四)做一个好听众

    开会时,发言固然很重要,做个合格的听众,倾听别人的发言就更重要。我们不要因被反对而不高兴,也不惧怕发表相反意见,综合各种不同的意见,才能促进我们的思考而达成更完善的观点。

    (五)做好记录

    开会时,一定要将会议的时间、地点、议题、要解决问题、与会者的发言等,一一记录在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