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养而教之,父母之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要把孩子训导得过于柔顺

    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20世纪60年代在耶稣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基于那些实验的惊人结果,他做出如下总结:“责任感的沦丧,是服从权威最深远的后果。”

    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实验参与者要在“学习者”做出错误反应时给予电击。“学习者”其实都是实验参与者并不认识的演员,他们不会受到真正的电击,但是会故意犯偶尔几个错误,并且在实验参与者“电击”他们的时候装作很痛苦的样子。有将近2/3的实验参与者持续电击“学习者”,甚至当后者已经开始呻吟和尖叫、显得痛苦万分时也并不停手。许多实验参与者处于压力状态,虽然也对他人受到伤害这一事实提出了抗议,但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仍然继续对“学习者”进行“电击”。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向这些实验参与者问起他们刚才的行为,一些实验参与者表示他们知道刚才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但感到不得不去服从权威。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坚强、独立、有道德的成年人,就不该把他们训导得太过顺从。要想让一个孩子学会负责,你就要放弃对他的控制,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如果你运用控制手段教他服从,那他就无法学会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如果你放手让他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发挥,你就能让他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教育感悟】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坚强、独立、有道德的成年人,就不该把他们训导得太过顺从。

    放手但不放任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许多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培养孩子从小的自立能力。他们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手不放任的做法。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美国一岁的孩子基本上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即使吃得到处都是,脸上沾满了奶油,将饭菜打翻,父母也不急不恼,但父母绝不哄着喂食。这样孩子到了两岁就能与家长一块用餐。

    在瑞典,孩子出生后很少被父母抱在怀里,在家里一般是放在小床上,出门放在小车上,会走的自己走,哭也不抱。小孩子从不与父母同睡。

    在德国,孩子一岁左右开始学走路,摇摇晃晃地很吃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基本上没有赖在地上大哭不止、非要大人扶起来的情况。

    美国中学生有一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上大学要靠打工自己挣学费,新罕什布尔州有77%的高中生都在打工。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当中国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美国孩子就已经挨家挨户送报纸了。

    相比之下,我国的许多家庭,特别是富裕的家庭,父母过度地保护和过多地照顾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自立。父母应该清楚,你不可能跟子女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辈子。培养从小的自理自立能力、坚毅顽强的性格、适应环境的能力,将使你的孩子受益终身。

    【教育感悟】

    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父母因怕孩子跌倒,而总是抱着孩子。要知道,抱大的孩子是不会走路的。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倾向

    目前有些大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只要听说对方是由母亲或父亲一方抚养长大的,即使有一定的能力,也会失去录取的兴趣。因为由单亲抚养长大的孩子,会由于教育方式与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终被塑造成完全两样的人格类型,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对于他的性格、气质,以及无意识的心理形态等影响极大,这也在心理学上获得了一致认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艾特拉就坚持认为,每个人的人格形成都会受到社会环境,尤其是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环境或生活方式对于人们的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艾特拉本人在孩童时期体弱多病,因此经常遭遇周围人冷漠的眼光,还饱尝了跟哥哥激烈竞争的痛苦经历。所以,他认为,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其形成人格的重要因素。独生子或由单亲抚养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行为倾向,即饱受溺爱,情绪的发展非常不稳定,对于困难的忍耐力差。

    其实,即使不看履历书或身份调查表,我们也能够通过观察而大概判断出前来谋职者的生活方式。同样地,也曾听到不少小学教师说过,即使不看儿童的调查表,也依然能从某位儿童的性格明了其生活环境。由此可见,生活环境或生活方式,不失为洞察一个人性格及思考方式的因素之一。

    【教育感悟】

    独生子或由单亲抚养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行为倾向,即饱受溺爱,情绪的发展非常不稳定,对于困难的忍耐力差。

    开灯睡眠是不良习惯

    开灯睡眠是一种不良习惯,其病理实质是对黑暗的恐惧。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大半是从幼年期开始的。因为在此期间,儿童听到有关鬼怪的故事,将对妖魔鬼怪的恐惧与黑暗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其次,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过噩梦,这些恐怖的经历未能及时排遣,也可能造成对黑暗的恐惧。

    如果不能改变开灯睡眠的习惯,将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根据神经生理学家研究显示,开灯睡眠将抑制人体分泌褪黑激素,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人脑中有一种称为果体的内分泌器官,在夜间睡眠时会分泌大量褪黑激素,这种激素在夜间11时至次日凌晨2时分泌最旺盛。褪黑激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频率减慢,心脏得以休息,它具有加强免疫功能、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可是一旦眼球见到光,褪黑激素就会被抑制住,因此深夜开灯睡觉的人免疫功能会下降,也就比较容易罹患癌症。

    还有些幼儿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怕黑,所以在幼儿睡觉时会开一盏灯。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由于光线的影响,这些幼儿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所以,为避免幼儿的视觉器官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孩子夜间睡眠时,应关闭室内电灯。家长夜间照顾幼儿时,应使用光线较暗的灯具。

    【教育感悟】

    如果不能改变开灯睡眠的习惯,将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良好的行为要从小抓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撒娇、任性、不懂规矩,他们对长辈没有礼貌、对小朋友肆意欺负、讲话烦人蛮横、遇事无理取闹等。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呢?

    归根结底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与培养,导致孩子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幼时的不良行为还可以得到人们的谅解,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但是若不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就会演化成不良习惯。等长大后再做出伤害他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来,那就不是谅解所能解决的了,而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当孩子的不良行为第一次出现时,如果没有受到反对、纠正,而是得到大人的默许,甚至赞扬,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连续不断地出现,重复不良行为,就会形成习惯。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第一次出现不良行为时就予以纠正,绝不能心软。从心理角度来讲,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产生条件反射,就会自觉地去做。

    心理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个性、良好行为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父母就要培养孩子从小的良好行为,做到先入为主。在幼儿时期所形成的一切品质、行为习惯都是非常牢固的,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并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

    因此,良好的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第一次开始。

    【教育感悟】

    心理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个性、良好行为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

    再忙,也不能忽视孩子

    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那么用少量的但有效率的时间来代替还是可行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方式并不健康科学。

    33岁的莎拉决定放弃她成功的公关事业,而给予3个孩子更多的时间。当她生育头两个孩子时,她很少请假,“我希望成功,我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并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结果她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上班以前,她和孩子们一起吃早餐,晚上回家以后给孩子们洗澡,然后让他们上床睡觉,如此而已。当她有了第3个孩子时,她觉得她给予孩子们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我渴望更多地了解他们,如果在他们小的时候你都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们,你怎么能指望在他们10多岁,甚至成年时你能和他们很好地相处呢?”

    莎拉的话向其他父母们传达了这样的意思:再忙,也不能忽视孩子。“千万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孩子推给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和孩子多聊天,多沟通。”另一位身在职场的妈妈在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时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原来,在孩子小的时候,她和丈夫因为忙于事业便把孩子送回了老家。他们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却惟独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现在孩子大了,他们也老了,但当他们想和孩子亲近一点的时候,却痛苦地发现:孩子根本不愿意和他们沟通。

    【教育感悟】

    有许多人希望自己是完美的父母:工作出色,同时培养的孩子也是无与伦比,但他们就是没有时间实现这一点。

    只批评一次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非常好,很让人感动,于是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可是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决定只捐出身上的一些零钱。然而又过了10分钟,牧师依旧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啰里啰唆的演讲,真正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因为气愤,不但没有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偷拿走了两美元。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常发生。现如今,很多家长在“望子成龙”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说教、叮嘱、责骂,整天喋喋不休,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由于小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孩子心里就会抱怨,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恢复平静,反抗心理就强烈起来。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与责骂不能超过限度,在孩子犯错误时,也应该只对他们批评一次。如果想让孩子引以为戒,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对抗心理也会因此而减少。

    【教育感悟】

    如果想让孩子引以为戒,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

    不要仅仅为了挽救婚姻而去生孩子

    想要一个孩子的最糟糕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这样会巩固已经动摇的婚姻。如果双方的婚姻不稳定,他们应该首先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而不是试图用孩子来掩盖一切。否则,他们不仅不会幸福,只会更痛苦,旧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加上一个孩子要依靠他们抚养,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最终可能导致离婚。于是,又有一个孩子要去面对离异的家庭。

    当孩子出生时,那些最完美的婚姻往往也会遇上困难,所以不要幼稚地认为,脆弱的婚姻在有了孩子以后就会有所改善。只有在夫妻俩想要孩子时,才可以去努力。

    同时,如果你的另一半已经不爱你了,不要幼稚地认为一个孩子就会让他或她再爱你。已经有无数破碎的心灵和痛苦的生命证实,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世界上有千百万个孩子正处于悲伤之中,而他们的父母正是犯了这种错误。

    孩子可以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但任何人都不要仅仅为了挽救婚姻而去生孩子。

    【教育感悟】

    孩子可以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但任何人都不要仅仅为了挽救婚姻而去生孩子。

    孩子谎言的六种类型

    说谎是一种不诚实、不负责的坏习惯,大人不准孩子有这样的坏品行,但自己却明知故犯地“说谎”,使孩子以为成人的社会是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受惩罚的。最常见的矛盾就是成人的虚礼。

    有一位爸爸带儿子到朋友家,正巧主人在用餐,主人问:“吃过饭没有?来一起吃吧!”“吃过了!吃过了!”爸爸客气地回答。

    “可是,爸爸,我们还没有吃呀!”孩子天真地纠正父亲。他心中纳闷:为什么爸爸要撒谎?

    孩子并不懂父母是为了客气、虚礼而说假话,有时父母为这一句假话还要用十句假话去解释,这也可能使孩子越听越糊涂。所以若非必要,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以说假话的代价去维持虚礼或尊严,人与人之间,能坦诚相对,才能省去无谓的劳心费神,也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谎言有六种类型:一是混淆性谎言。孩子的理解能力相对而言较差,常会混淆相似的事物,也会辨别不清别人的谎言而跟着说谎。二是虚荣性谎言。孩子想要显示自己,以引起重视,当目的难以达到时就说了谎。常见的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说考试得了高分。三是报复性谎言。遇到挫折后,孩子将攻击目标指向障碍物或假想的障碍物,如有的孩子偷玩具被同伴告发,就会指责同伴也偷玩具。四是躲避性谎言。害怕惩罚,企图通过谎言隐瞒自己的错误,减轻或躲避惩罚。五是自私性谎言。有意说谎,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六是义气性谎言。为了包庇伙伴,用谎言掩盖他们的错误。

    【教育感悟】

    其实“说谎”是学龄孩子智力发展的一部分。

    夫妻吵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在场的子女

    夫妻吵架会影响家庭的和睦,尤其对子女来说,父母吵架不仅让子女情绪不好,还使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是极其有害的行为。在夫妻吵架中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吵架的当事人,而是在场的子女。父母是子女信任和依赖的对象,可如此信赖的父母争吵不休,子女将承受无尽的痛苦,惶惶不可终日。

    父母的身心状态便是子女的身心状态。随着父母的身心状态,子女或穿越天堂或坠入地狱。父母和子女如同一个碗里的水,父母这边不稳定,余波就会直接传到子女身上。父母卷进不和睦的氛围里,子女也会失去稳定的情绪,四处彷徨。

    与其为子女买昂贵的衣服、给足够的零花钱,还不如为他们创造祥和的家庭氛围。和睦的家庭才是父母送给子女的最好礼物,也是父母温暖子女心灵的最佳方法。只有父母稳定了,子女才能找回稳定,停止漂泊。即使物质上不富裕,只要父母和睦美满,子女就不会被家庭的困扰而分心了。

    【教育感悟】

    与其为子女买昂贵的衣服、给足够的零花钱,还不如为他们创造祥和的家庭氛围。

    改掉孩子喜怒无常的坏习惯

    要让孩子心平气和地生活,就得改掉他们喜怒无常的坏情绪。对此一般是采取置之不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冷处理”。

    孩子的喜怒无常在生活中非常多见:或者情绪变化极快,不能长久保持良好的情绪;情绪两极性表现突出,高兴时欣喜若狂,愤怒时怒发冲冠,激动时行为激烈,伤心时悲痛欲绝。孩子之所以如此,有的是因为孩子想吸引大人的注意,有的是成人对孩子过度关注造成的,比如孩子哭叫时立即迁就哄玩,激动时马上察看。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关键是减少对孩子不良行为的过分关注,父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用其他方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你不理他时,孩子的情绪就会逐渐平稳下来,慢慢地改掉不良习惯。

    此外,有些孩子的自尊心很强,性格倔强,不容易妥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跟孩子直接对抗,那样会使结果更糟。如果你要让他改正错误或要他做某些事,交代完后,就不要不停地重复命令,只要耐心地等待就行。要给孩子一点调整情绪的时间,让他有心理准备,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这样他就比较容易接受安排。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也不要过分在意自己的尊严,不要在孩子触犯了自己的尊严时表现得特别激动,否则就会使当时的气氛难以控制,要想圆满地解决矛盾就更难了。

    【教育感悟】

    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也不要过分在意自己的尊严,不要在孩子触犯了自己的尊严时表现得特别激动,否则就会使当时的气氛难以控制,要想圆满地解决矛盾就更难了。

    坚持自己的梦想

    一位小学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个报告,题目是《我的梦想》。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洋洋洒洒写了9页来描述他的伟大志愿。他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认真地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详细地标有马厩、跑道等位置。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一栋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豪宅。

    他花了很多心血才把这份报告做出来,第二天上交给老师。然而,三天后当他拿回报告翻开一看: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叉,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下课后来见我”。

    小男孩下课后带着报告去见老师:“为什么我的报告是不及格的?”

    老师回答道:“梦想要现实。你们家里没有钱,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农场是需要花很多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所以你的志愿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建议你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新给你分数的。”

    这个男孩回到家后征询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个决定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你必须自己拿主意。”

    于是这个小男孩再三考虑后,决定将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是不及格,我也不放弃梦想。”

    三十年后,当老师到小男孩的牧场做客的时候,他才知道小男孩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是对的。

    【教育感悟】

    所有的成功,之前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秉性

    有个班级集体郊游,事前,老师再三叮嘱同学们不要带小刀等危险品。

    上车后,老师就问:“谁带小刀了,请赶快交出来。”立刻,7个同学交了出来。

    接着老师换了口气:“我知道有人还没交,以后要是在旅途中被我发现,我将对这些同学不客气。”

    不一会儿,有两个学生怯怯地交出两把小刀。

    而后,老师又换了一种口气:“各位同学,老师现在要削苹果,谁有刀吗?”

    话音刚落,又有同学拿出了两把小刀。

    粗茶淡饭吃多了会烦,山珍海味吃多了会腻。只会做一种菜的厨师不是好厨师,同样,只会用一种方式讲话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秉性,如果不加以分辨,只用一种方法对待,那么就像不熟悉水域的水手来掌舵,再好的轮船也会触礁。

    【教育感悟】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秉性,如果不加以分辨,只用一种方法对待,那么就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别把爸爸摆出来吓唬孩子

    生活中,一些母亲总是喜欢把孩子的爸爸摆出来吓唬孩子,似乎爸爸对孩子来说更具有威慑力。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只是拖延了孩子受罚的时间。孩子在听到母亲的警告后,不是静心悔过,而是陷入了等待爸爸对他惩罚的恐惧中。等爸爸回来,孩子早已忘记曾经犯过什么错了。再惩罚他,孩子也许觉得很委屈,他会在心里埋怨妈妈“告密”。

    此外,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如果孩子在母亲面前犯了错误,为什么母亲却说“叫爸爸来收拾你”呢?此举莫非在暗示母亲没有教育孩子的主权?如此一来自己也破坏了身为人母的权威性。似乎在告诉孩子,父亲才要畏惧,母亲不足惧的事实。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轻视母亲的威严。

    所以,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作为母亲应该及时禁止和警告,该批评的就批评,并引导改正。而不要拖到等孩子的父亲回来再施行惩罚,否则将失去教育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思想:母亲总是慈爱的象征,父亲总是凶神的化身。这样他就会利用母亲的慈爱,畏惧父亲的威严,从而过多地依赖母亲而对父亲有所敌意。如果孩子不能在犯错时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无论在场的父亲或母亲都应该及时教育他改正。

    【教育感悟】

    如果孩子在母亲面前犯了错误,为什么母亲却说“叫爸爸来收拾你”呢?此举莫非在暗示母亲没有教育孩子的主权?

    孩子必备的九种品格

    作为父母,要培养你的孩子从小就具备下述品格:

    ①独立与自治的需要强烈,爱自我满足、自我指导。

    ②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力。

    ③创新能力强。

    ④喜欢抽象思考,求知欲望强烈。

    ⑤爱提意见。

    ⑥在思想上能不顾群体的压力,较少有从众行为。

    ⑦与其他人关系比较疏远,态度比较超然,喜欢处理抽象的问题而不喜欢与人交往。

    ⑧喜欢揭开未知领域的奥秘。

    ⑨喜欢有秩序的和正确的事物,但也接受矛盾和无秩序所产生的挑战。

    【教育感悟】

    从小培养的品格,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

    有一个年幼的孩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同桌每次都能考第一,而自己每次都只能远远地排在他的后面。回家后他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考试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孩子进步了,考了第20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高低之分,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但是,应该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呢?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那位同桌,不过他的成绩也一直在提高。为了鼓励儿子的进步,妈妈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妈妈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妈妈和儿子坐在沙滩上,她指着海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觅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向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渡大洋的还是海鸥。”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静下心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矢志不移地前进,那么你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教育感悟】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

    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幼儿心中没有所谓的行事规律的概念,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妈妈这时一定不能心软,而是要以教养的一致性和条理分明的原则,来对孩子的生活加以规律性的限制。让孩子每天早晚都做同样的事以减轻父母的压力。父母不需要在孩子穿衣服、吃饭或是洗澡这些事上面和孩子争论,催促他们或是哄骗他们。固定的作息可以给孩子一种可预期性,避免让生活作息无规律。孩子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上床睡觉,一定的时间起床吃早餐。如果每天都要催促孩子起床、穿衣、吃饭,孩子的一天不但精神很紧张,而且没有养成守纪律和自立的习惯。

    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对父母来说,不需要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和孩子纠缠。因为孩子的作息已经建立,所以很少有引发冲突的理由。但是,要让孩子严格叶遵守这样的作息制度,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要努力。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认真讨论一下新规则的作息,要乐观且正面的和孩子讨论,以赢得孩子的支持。在讨论过后,马上开始实施,而且要贯彻始终,这是给孩子确立固定作息制度的一个小窍门。

    当然,每天都要孩子很严格的坚持生活作息是不现实的,但要尽可能地固定作息,因为通过遵守每日固定的作息时间,孩子可以得到很充分的安全感。

    【教育感悟】

    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对父母来说,不需要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和孩子纠缠。因为孩子的作息已经建立,所以很少有引发冲突的理由。

    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

    孩子总是通过行为表露自己的情绪。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直截了当的,但有时也会较为隐蔽,需要我们认真识别。

    当孩子缺乏安全感或面临困境时,他们也许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以示反抗,也许会表现为退缩,不参加活动。往往越是不自信的孩子越容易采用哭叫或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当孩子内心紧张时,会用手紧紧地抓住成人的手,或者突然改变平时的习惯,变得寡言少语或喋喋不休,甚至出现一时性的口吃。孩子有时会采用一种习惯性动作,如吮手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吮手指是一种征兆,它表达了孩子内心的焦虑,以及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的愿望。此外,还有咬指甲、吮衣角,甚至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行为,都与孩子情绪紧张、内心焦虑、寻求满足有关。还有一种较常见的行为,是孩子喜欢抱着一样东西睡觉,如抱着一只枕头、抱着一只玩具熊、抱着一本书等,这也与孩子内心焦虑有关。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的行为,千万不要粗暴地训斥、打骂孩子,也不要强行夺走孩子的东西,因为这样做只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和焦虑,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正确的做法是,首先从家庭气氛或教养方式中寻找原因,消除产生不安情绪的根源,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如游戏、唱歌、旅游等,让孩子宣泄内心的情绪,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增强自信心,逐渐克服情绪障碍。随着孩子情绪的调整,一些行为习惯也会逐渐得到改变。

    【教育感悟】

    首先从家庭气氛或教养方式中寻找原因,消除产生不安情绪的根源,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如游戏、唱歌、旅游等,让孩子宣泄内心的情绪,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增强自信心,逐渐克服情绪障碍。

    别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

    在美国有一种坏习惯,为了使孩子做好事,家长们就往他们的头脑里灌输各种关于惩罚、地狱之火等故事。教育专家们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错误的。

    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会使孩子变得歇斯底里或精神错乱。因为恐惧是人的天性,即使不吓唬,孩子也怕黑暗等等,因此不应当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应当使他们知道世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孩子信任父母,父母说的话他们都信以为真。所以,只要父母注意引导,孩子就不会怕黑暗了。用恶魔和幽灵等吓唬孩子是非常有害的。由于有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世上有许多人终生怯懦、胆小怕事。

    【教育感悟】

    用恶魔和幽灵等吓唬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不要在书籍上节省

    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如同一座没有窗户的房屋。有了书籍,孩子们常常接触书本,自然会产生读书的兴趣,不知不觉会增长很多的知识。

    聪明的孩子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熟悉各门各类的大量书籍。从一个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善于辨别选择图书,这种能力对他们的一生很有益处。就像一个工人善于选择工具一样。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商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告诉我最需要的人才是善于选择书本和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这种能力最初是家庭培养的。”

    只要家中备有大量的辞典、百科全书、参考书和其他有益的书籍,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利用它们来教育自己。这种教育成本往往比接受学校教育便宜10倍以上。家中备有各种书籍,孩子们就乐于待在家里,因为阅读是愉快的。

    家庭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训练的场所。

    在家庭中,我们养成习惯,形成志趣,而这些习惯和志趣将奠定我们此后生活的基础,影响到一生。

    宁可在衣着上节省,也不要在书籍上节省。如果你不能使孩子们受到高等教育,那你至少该给他们购置有益的书籍和定期刊物,让他们有提升自己才华的机会。

    【教育感悟】

    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如同一座没有窗户的房屋。

    继父母应当将管教的工作留给生身父母

    在再婚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新组成的再婚家庭中,继父母应当将管教的工作留给生身父母。如果他们进入该家庭后,立刻就想用新的规则和管教手段来控制继子女,那么继女子将会相当排斥他们。孩子会说:“你不是我妈妈!”或“你不是我爸爸!”因此,许多刚当上继父或继母的人觉得非常无力,他们常感到在新婚伴侣和孩子的紧密联结中“被忽略不计”。他们所犯的错误是尝试使用控制权以及尝试建立新的规定和惯例。这样做不仅会引起孩子的怨恨,还会使得继父母与新配偶、与继子女以及孩子亲身父亲或母亲的关系变得紧张。

    有时,继父母会与他们的继子女独处并负责照管。在这种情况下,亲生父母应当非常清楚地声明,继子女是受到照管的。继父母在管教他们的继子女时应当遵循他或她的配偶的规定和风格,甚至哪怕并不同意配偶的管教宗旨。

    【教育感悟】

    在再婚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新组成的再婚家庭中,继父母应当将管教的工作留给生身父母。

    孩子也会对父母所做的事情感兴趣

    有一位母亲给她的孩子报名参加了英语学习班、体操班、钢琴班、游泳班。但是这对孩子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仅仅考虑到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以及课后的练习时间,就能知道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匆匆忙忙中度过的,根本没有玩耍的时间。

    这只是父母经济上宽裕的结果,根本不是为了孩子着想,这是错误的投资方法。花钱让孩子学习的东西,最终却成了孩子讨厌的事情。

    音乐家的孩子之所以也成为音乐家,不仅仅是因为身处音乐的环境之中,而是因为看到父母享受音乐的幸福,对父母心生羡慕的缘故。医生的孩子也立志成为医生,是因为他们也想感受父母从救死扶伤中得到的莫大欣慰。演员的孩子也想当演员,当然是因为他们也想像父母那样去感动别人。

    “会弹钢琴是很了不起的哦,能够丰富你未来的人生。”这种话无论对孩子说多少遍,如果家里从来都没有钢琴声,孩子练琴也一定很勉强。

    【教育感悟】

    看到父母兴高采烈的样子,孩子也会对父母所做的事情感兴趣。

    如何在离婚后保护子女

    一段婚姻的尽头,夫妻双方总是要经常吵架和相互指责,他们的孩子——也就是这些事件中无辜的目击证人——一定会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毕竟,看着自己所爱和依赖的两个人用如此火爆且难以捉摸的方式对待彼此,孩子心里可能会想: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停战休兵,拨一点时间来照顾照顾我呢?如果父母要求子女选边站,或在离婚后刻意拉拢孩子来打击对方,只会在所有相关当事人心中留下许多负面的感受。

    俗话说,时间能治疗一切创伤。研究显示,对离了婚的配偶及他们的孩子而言,事情并非总是如此。婚姻专家茱蒂丝·沃勒斯坦,曾经就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做过研究,结果发现一个普遍到令人吃惊的现象:很多配偶在离婚后仍然会继续怨恨对方,并进而影响到两人的子女。一方面源于旧恨——他们始终无法忘怀受伤和羞辱的感受;另一方面源于新仇——譬如抱怨对方支付的子女抚养费太少,或抱怨自己要负担的抚养费太重,或嫉妒对方找了一个新的伴侣(而且通常比自己还要年轻)。所谓离婚可以让爱恨交加的婚姻关系画上句号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但这些苟延残喘、永无休止的愤怒却带给许多孩子莫大的痛苦。

    诚如心理学家塔瑞斯所说:“离婚后应该尽力克制甚至消除自己的愤怒,有道德上的理由也有心理上的理由——这样做可以保护他们自己,也可以保护他们的子女。”离婚的父母一旦能够把彼此的分歧摆到一旁,尽量不激怒对方,也尽量不被对方给激怒,其实就是在帮孩子一个大忙——这样孩子才能抱着信心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走向光明。

    【教育感悟】

    离婚后应该尽力克制甚至消除自己的愤怒,有道德上的理由也有心理上的理由——这样做可以保护他们自己,也可以保护他们的子女。

    儿童时代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

    3岁至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经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一些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而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恐怕是父母最大的误区所在。

    儿童时代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般的情况下,通过奖励和惩罚,坚持三五十天,儿童的一个好习惯就可以形成了。早期教育一公斤的气力等于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年级的教育。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截明了地概括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育感悟】

    小时候形成良好习惯终生受益,而且也容易形成。小的时候学什么像什么,种什么长什么。

    对于孩子的顶撞暂时不予理睬

    孩子顶撞行为的产生是由于父母片面地看待他,难以使他服气造成的。例如,有时孩子为了帮父母做家事,但由于知识经验缺乏,造成错误的行为。此时,父母指责他,就容易出现顶撞行为。因此,父母看到孩子有错误行为的时候,要了解他的动机,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能不问缘由地指责。要肯定孩子的积极因素,帮助他看到自己做错的地方,并教给他如何把事情做好的方法,使孩子心服口服。

    民主型的家长与专横型的家长相比,后者的孩子顶撞行为更严重、更难改。因此,父母要让孩子不顶撞,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面对孩子的顶撞行为,家长不应同孩子一般计较,要表现出忍让、仁爱、同情别人、帮助弱小的良好品质,这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积极办法是以幽默来对待孩子的顶撞。父母不能跟孩子一般计较。要知道,孩子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父母采用幽默的方法主动缓和一下气氛,给孩子留有一个下台的机会和思考的余地。孩子会想:我这样发火究竟是为什么?值得吗?他会感到歉疚,往往会很快平和下来。

    或者对于孩子的顶撞暂时不予理睬,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孩子有时间去思考他的所作所为,平息他的冲动。在谈话中,应表示理解他的烦恼与冲动,但必须讲明不该发脾气的道理。同时,作为父母也应该反省自己,如果有错误要勇于坦率地向孩子承认。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学会克制自己,懂得理解和体谅别人,有了烦恼不应该随意向别人发脾气。在和上中学的孩子提要求时应简洁明了,谈话切忌唠叨,这是减少冲突的重要原则。

    【教育感悟】

    家长要允许孩子的顶撞行为出现多次反复,要纠正孩子的顶撞行为,不能急于求成。

    要鼓励孩子说实话

    孩子做了错事,许多父母认为严厉的惩罚可以遏制孩子的行为,其实恰恰相反。严厉的惩罚增强了孩子的恐惧感,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迫使孩子产生防卫心理来进一步编造谎言。

    我们试想一下,当我们小时候做错事后说了实话,父母反而大发雷霆,把我们痛打一顿,那么我们以后还敢说实话吗?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到,对父母讲真话并不可怕,完全可以得到父母的谅解。否则,孩子会因为恐惧,而以说谎来逃避责任。所以当你发现孩子有了过失行为时,千万不要着急、气恼,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要本着关心爱护的原则,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根源,改正错误。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压力,进行打骂、体罚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走向说谎的一面。

    因此,当孩子有了过错时,要鼓励孩子说老实话。当他如实地向父母说明以后,父母应该在让孩子明是非、辨善恶的基础上,进行正面教育,加以引导,切忌把孩子的诚实品质给扼杀在粗暴的打骂声中。

    【教育感悟】

    严厉的惩罚增强了孩子的恐惧感,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迫使孩子产生防卫心理来进一步编造谎言。

    物质的给予并不能代替你对孩子的关心

    195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间普通的实验室里,一个叫哈洛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震惊世界的恒河猴实验。哈洛和其他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放入了两只人造母猴,其中一个是用金属做成的金属母猴,另一只是浑身包裹着柔软绒布的布母猴。金属母猴的面部表情僵硬,只有两只眼睛和一个鼻子,但研究人员却在金属母猴的胸前安装了橡皮奶头,小猴子饿的时候可以从金属母猴的奶头里吸吮到奶汁。布母猴的面部表情则更温和、逼真一些,但它却没有可以给小猴子吃的奶汁。研究人员将这样两只“母猴”放进了实验室的笼子里,然后让小恒河猴待在里面,让它自由地选择其中一个做为自己的母亲。结果发现,小恒河猴几乎整天依偎在布母猴的怀抱中,不到饥饿的时候,根本就不靠近金属母猴。

    研究人员又把两只分别由布母猴和金属母猴抚养长大的小猴子与自己的“母亲”分开一段时间。当两只小猴子再次看到自己的“母亲”时,布母猴抚养的小猴子马上依偎到“母亲”的怀里,拥抱“母亲”、亲吻“母亲”,显得非常安静;而金属母猴抚养的小猴子,见到自己的“母亲”后却表现出焦躁不安,没有任何与“母亲”亲热的反应。

    不要说我们给了孩子多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先问问自己到底给了孩子多少“温暖”和“爱”!我们是不是常常对孩子微笑,给他抚慰,时常让他感到平静和幸福!物质的给予并不能代替你对孩子的关心,就像金属母猴的奶汁不能代替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谁都不可能永久地继承别人给他的财富,但却可以永久地传承幸福!

    【教育感悟】

    不要说我们给了孩子多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先问问自己到底给了孩子多少“温暖”和“爱”!

    不能图省事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失掉“权威”的父母是不能教育好子女的。

    一味顺从子女的要求,过分娇宠,等于间接剥夺了子女的发展权。子女本来应锻炼的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无法形成,父母的爱又不能覆盖子女的一生,子女长大后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

    另一方面,过分娇宠,对子女百依百顺,只会让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发号施令,容不下不同的意见,这对子女今后的正常交往和生活都会造成障碍。

    然而,许多年轻的家长并没有注意到,每当子女用自己的方式哭、吵闹、软磨,迫使父母让步,实现自己的愿望,在父母面前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实际上给子女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他们是全家关注的中心,全家人都要服从他们的意志,他们的愿望不受限制,他们的行为不受约束;凡是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们都能得到;凡是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家里就行不通;父母的任何要求都是可以对抗、可以改变的,父母的权威是不存在的。当子女不服从家长的正当教育时,这些好心的家长就以新的许诺换取子女暂时的“听话”。于是,子女最初的反抗胜利了,父母的管教失败了。

    所以,一味满足子女的要求,这不是在爱他们,而是在害他们。如果父母对子女提出的各种要求,不管是否合理,一律满足,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助长子女嚣张的气焰,什么都想要,而且想要的东西必须得手,这样就会养成坏习惯,甚至步入歧途。

    【教育感悟】

    失掉“权威”的父母是不能教育好子女的。

    不推卸自己的责任

    成功的父母,他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是积极地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从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从不去以各种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而不成功的父母,总是为自己教育不好孩子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或借口。其实,每个借口都是事实,只是失败的父母才把它们当作事实,而成功的父母从来就不把它们当作不可改变的事实。

    今天,面对青少年频频发生离家出走、自杀及违法犯罪等事件,持消极心态的父母往往会从游戏厅、网吧等外界因素找原因,结果只会简单地禁止孩子去上述场所,或者是被动地等待政府采取取缔措施;而持积极心态的父母,则会更多地从孩子的灵魂深处找原因,从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进中寻找治本的方法,真正培养出孩子的自律精神与自控能力。

    【教育感悟】

    每个借口都是事实,只是失败的父母才把它们当作事实,而成功的父母从来就不把它们当作不可改变的事实。

    要教子成龙,不要望子成龙

    从孩子的降生开始,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父母都带着望子成龙的心情为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但过分的溺爱并不能使孩子成才,望子成龙这句话应该改为育子成龙,因为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倾向是颇令人担忧的。曾有一位儿童教育家说过,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不少家长认为,如今条件好了,孩子又是独根独苗,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的童年过得很艰辛,再不能让孩子经受我们的那些磨难了。”正是怀着这种想法,父母们尽其所能地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如做作业、干家务、值日扫地等等。他们尽力把孩子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顺顺的,似乎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但是事实上,这种幸福观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灾难。

    【教育感悟】

    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反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19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德华·谢根博士,提出了顺其自然地引导孩子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

    他把物品的名称分三个阶段教给孩子,比如,把铅笔、圆珠笔和毛笔拿给孩子看,第一阶段首先拿出铅笔,指着铅笔对孩子说:“这是铅笔。”第二阶段是并排拿着3枝笔问:“哪枝是铅笔呢?”让孩子自己选择。第三个阶段是拿着铅笔问:“这是什么?”

    这样以“这个”、“哪个”、“什么”来提问、让孩子回答的方法即为“谢根三阶段”,这样反复做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教育感悟】

    从易到难,分阶段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永不放弃孩子

    大卫·洪贝克曾经指出:当大人对孩子产生信心时,将有两件事情会发生,第一,大人本身会变得更为乐观,因此当他和孩子沟通时,其言语及行动都更为正面;第二,大人这样的态度让孩子在学习上更加勇敢、更加热诚。他还指出,只要校方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功”,那么学校本身也会办得更成功。

    这种信心就是你需要的,如此你才能带给孩子最好的。具体地说就是:永不放弃孩子。这是作为成功父母最重要的秘诀。如此,父母的信心就展现出一种可为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推动你去做,让你知道这些事一定可以办到。你会知道你的孩子做得还不错,而且你也是一个不错的父母,同时,许多人都站在你这边,大家都会帮助你教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不管每一天或是外面的世界如何,这些都是真的。

    【教育感悟】

    “我永不放弃孩子”这是作为成功父母最重要的秘诀。

    重要的是保护自己

    有记者曾以“当你遇到坏人时该怎样做”为题,对一些初中生和小学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大多数孩子回答是“我和他拼了”、“我带一把水果刀放在书包里,遇到坏人时,我用刀捅死他”。

    这话听来似乎很勇敢,其实是很危险的。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用水果刀同坏人对抗,能胜得了吗?

    如果因此把坏人激怒了,或他夺走了你的刀,用那刀来对付你,你是不是会受更大的伤害?所以,还是告诉孩子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想办法保护自己,使自己受到的伤害减到最小。在弱势中,如果坏人要抢你的钱,就把钱给他,要抢你的表、项链,就自己摘下来给他。

    如果孩子遇到歹徒,我们应当告诫他们,首先要尽量保护自己。要见义“智”为,不要蛮干,学会机智地与坏人周旋,设法报警或通知成年人,努力做到既要保护自己,又要制服坏人。

    【教育感悟】

    我们要告诉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有多大力量,都要记住,重要的是保护自己。

    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

    罗素曾讲过他教子的一件逸事。一次,罗素的妻子给年幼的儿子讲黑胡子(法国民间故事中连续杀掉6个妻子的恶人)的故事以后,儿子在游戏中坚持选择扮演黑胡子,并认为黑胡子的妻子不服从命令,杀死她是她应得的惩罚。在游戏中,他甚至表演把女子的头颅血淋淋地割下来的恐怖情景。

    有人质问罗素:作为一个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你怎么可以允许幼稚的儿子有杀人的念头并津津乐道呢?

    面对这一问题,罗素坦然地认为: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在孩提时代通过装扮黑胡子,可以大致地满足一下他的权力支配欲。如果成人把孩子的权力支配欲在儿童时期就消灭于萌芽状态,他就会心灰意冷,死气沉沉。他不做好事,也不伤害他人。这种不做好事也不做坏事的懦夫,不是世界需要的人,也不是我们要努力培养的孩子。

    在儿童年龄尚小、不足以造成破坏时,应当顺应他自然的天性,任其在梦想的王国里过着远古野蛮祖先的生活。不要害怕孩子将总是保持在这一水平上,因为他会追求更为高尚的趣味,并获得更多满足高尚趣味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罗素说:“我在小孩子时,特别喜欢翻跟斗,但是现在我再也不翻了,尽管我认为这么做没有什么邪恶之处。同样地,喜欢扮演黑胡子的孩子也将会改变口味,而学习以其他方式寻求权力。”

    【教育感悟】

    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不要害怕孩子将总是保持在这一水平上,因为他会追求更为高尚的趣味,并获得更多满足高尚趣味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谦让不等于懦弱

    谦让是受人称赞的一种美德,但谦让不等于懦弱、自卑,否则就不能称为一种美德,而是一种个性的缺陷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当警惕谦让后面所隐藏的这种个性上的缺陷。例如,一个小孩子得到一本自己非常喜爱的故事书,他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不时翻阅一下。一天被邻居家的孩子看到了这本书,便十分强硬地要求借给他看。孩子的脸上显现了矛盾的表情,哼哼叽叽,说不出所以然。邻居家的孩子进一步加强攻势,最后孩子有些不情愿地答应了。邻居家的孩子没有丝毫感激的意思,还颇有理所当然的味道。

    在这种心理格局中优势属于邻居家的孩子,而那个孩子只充当随从的角色,他的承诺是出于无奈甚至是违心讨好的成分。

    谦让是传统的美德,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的今天,也仍不失其价值。然而,谦让的行为如果是出于畏惧而非一颗博爱之心,那便归于懦弱了,一个出于怯懦而不敢维护自己应有权利的人,总是愤慨人与事的不平,这种愤慨易使人偏激,最终使人变得暴力,或使人丧失了自信与抗争的勇气,让自身的懦弱吞噬自己的灵魂。

    对于一个有健康心态的孩子,我们不必过分介入他们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但对于懦弱、自卑的孩子,需要父母在心理上的支持,需要树立他们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维护自己利益的勇气。

    【教育感悟】

    对于懦弱、自卑的孩子,需要父母在心理上的支持,需要树立他们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维护自己利益的勇气。

    别老是想“管”住孩子

    “严格”不等同于“管”。你最好是从此不要再用“管”这个词,而要多想如何“激励”和“引导”孩子。老是想“管”住孩子的父母,多数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孩子要么是永远都管不住,要么是父母必须管他一辈子。

    严格的教育和训练虽然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但适度的压力是推动人前进的重要动力。当父母的严格要求取得了孩子自己的认可,当来自父母的压力最终转化为孩子内心给自己的压力之时,孩子才会取得更大、更长久的进步。

    【教育感悟】

    老是想“管”住孩子的父母,多数都会以失败告终。孩子要么是永远都管不住,要么是父母必须管他一辈子。

    不要把你的孩子推向错误的怀抱

    拥抱不仅会给你的孩子安全感,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这种需求将来会落实到孩子的伴侣身上。这一点对于家中有女儿,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女的父亲尤为重要。当女儿进入青春期时,许多爸爸都下意识地避免与女儿身体的接触。可怜的女孩,她不仅要适应自己身体的变化,而且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刻,遭遇父亲的冷落。

    其实她还是你的小女儿,她仍然需要你的拥抱和亲吻。如果你不能给女儿渴望的爱和关怀,她的心会转向任何一个愿意给她这种关爱的人。不要把你的孩子推向错误的怀抱。

    请记住一个忠告:你在女儿很小的时候逗她玩的那些做法,也许已不适合一个13岁的女孩。但她长大之后仍然渴望你对她的关爱和教导。当妈妈告诉女儿成长的秘密时,爸爸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悄悄地向女儿传递如何与异性相处的信息。爸爸信息的中心内容是:鼓励、保护并保守她女性的尊严与纯洁。

    【教育感悟】

    当妈妈告诉女儿成长的秘密时,爸爸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悄悄地向女儿传递如何与异性相处的信息。爸爸信息的中心内容是:鼓励、保护并保守她女性的尊严与纯洁。

    帮助孩子了解工作与金钱的关系

    把金钱浪费在没有用的东西上,和省下每一分钱存起来而从不乱花的乐趣之间,要找出适当的平衡点,我们需要多年的经验,其中也会犯很多错。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就如詹姆士所说的:“上帝给我们记忆,好让我们长大后,能把钱处理得比小时候好。”说到小孩和花钱,你别期待他们很快就会有清楚的洞察力。他们可能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来学习分辨“想要”和“需要”,以及如何做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是消防员,而你的孩子曾见过你扑灭火焰,他们就可以想到你工作的情形;如果你是牙医,而你的孩子曾到过你的诊所或看过你检查病人的口腔,他们就会明白你是做什么的。

    如果孩子并不完全明白父母每一天中在做些什么,他们当然也不会清楚父母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和他们在超级市场里买的糖果之间有何关联。

    帮助孩子了解工作和金钱的关系是父母的职责。任何时刻都有讨论这一话题的机会:当你带着孩子一同工作时、当他要求买某种昂贵的东西你说不行时,或者当你在付每个月的账单时。

    孩子帮忙做家务时,我不认为应当付钱,因为他们做的只是身为家庭一份子应做的日常家事——铺床、把玩具收拾好、挂好他们的衣服、晚餐后帮忙收拾碗筷、遛狗等等。我们当然不想教出一个在我们请他把垃圾拿出去,或者把洗好的碗筷从洗碗机里拿出来时会问“你要付我多少钱”的孩子。

    【教育感悟】

    我们当然不想教出一个在我们请他把垃圾拿出去,或者把洗好的碗筷从洗碗机里拿出来时会问“你要付我多少钱”的孩子。

    厌学是万恶之源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这句话虽有些偏激,但偏激的话往往更深刻,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学习好,人天生就是爱学习的。人长大就要学会走路,认识世界,就要明白吃什么对自己有好处。学习和吃东西是一个道理,所以人本来就是爱学习的。为什么有些人后来越来越爱学习,有些人就开始厌学?厌学的人往往是产生了困难,没有人能够帮助他解决,还对他冷嘲热讽,使他产生了(在学习上)失败的体验,羞辱的体验。在这种的情况下,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退缩,这是常情。即使像我们成年人,如果有人说你差极了,怎么那么差呢,你也受不了,也会产生厌学拒学的心理。

    小孩子的承受能力低,理解能力也低,更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畏惧心理多次出现之后,他就开始怀疑自己真的无能,这就是标签效应。你老说他笨,说他学不好,他就认为自己笨,自己不行。而他又精力旺盛,无处宣泄,于是肯定就会去捣乱,也就很容易走上歪路。

    【教育感悟】

    厌学的人往往是产生了困难,没有人能够帮助他解决,还对他冷嘲热讽,使他产生了(在学习上)失败的体验,羞辱的体验。

    要群养,不要独养

    无论你的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行业,是自己创业还是当雇员,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都是决定他成败的重要因素。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所长哈里·哈洛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交流、智能发育和社会化能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哈洛博士把一只隔离喂养了3个月的小猴放入一群普通小猴中,他发现这只小猴刚开始时会感到难以适应,手足无措,但是不到一周,它就可以与其他小猴一块玩耍了。

    哈洛博士又把一只隔离喂养了6个月的小猴放入一群普通小猴中,他发现这只小猴完全不与其他小猴玩耍,总是自己孤零零地缩在角落里。

    哈洛博士再把一只隔离喂养了一年的小猴与隔离室中的小猴子关在一起,他发现这只猴子更无法与其他小猴相处。

    哈洛博士还把普通的小猴放入隔离喂养的小猴之中,结果普通小猴难以忍受与它们相处时的孤独,甚至会显现出神经衰弱的症状。

    哈里·哈洛博士通过测试小猴的智商还发现,隔离喂养6个月以上的小猴,智商发育不足普通小猴的一半。

    教育专家发现人类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缺乏人际交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智商和情商的发展都会遇到一定的障碍。所以,那些最智慧的父母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孩子从学校里带回一个好分数。

    【教育感悟】

    在缺乏人际交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智商和情商的发展都会遇到一定的障碍。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尽管我们一直在讲,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这种竞争是合作中的竞争,因此离不开精诚一致的团队精神。这种合作精神不仅要在学校中加强培养,在家庭中,父母也应培养孩子从小的合作精神。

    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首先要给孩子一些思想准备,对家务劳动与家庭生活进行一些讨论是必要的:关于孩子的年龄与做事的能力,关于大家生活在一起应相互帮助,关于每个人应负的责任,随后便是列出家庭生活所包括的劳动项目等。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知道维持一个家庭里的正常生活需要花费多少劳动,因而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的讨论会在孩子们心中建立起家庭是一个生活团体的概念,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相互帮助,才能生活幸福。

    从项目单中要孩子们选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愿意承担的内容,这样做是给了他们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而非忽视他们的意愿,独断专行。当然,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能够做到最好,其间会有反复,但因为这是他们的决定,在父母与孩子交谈时就有合理的依据来要求他实践自己的诺言。这样做的时候,父母不是以长辈的威严来压制,而是以团体头目的身份来检查队员的工作,提醒他做为一个团体成员所需尽到的职责。

    【教育感悟】

    合作精神不仅要在学校中加强培养,在家庭中,父母也应培养孩子从小的合作精神。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现在有很多孩子,平时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父母的娇宠与保护下,他们没有遇到过危险境况,不懂得如何辨别哪些情况是危险的,父母也没有教他们学习这些。所以,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突然袭来的危险时更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

    父母要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勇于捍卫自己的人身权利。遇到欺负自己的坏孩子,要敢于反抗,反抗不行,就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以寻求大人的帮助。家长要告诉女孩子,身体是最尊贵的,除了妈妈外,不允许任何人看,也不允许任何人碰自己的身体。如果在路上或公交车上遇到有人图谋不轨,一定要大声呼喊,或者往人多的地方跑;有人对自己无理,若情况不严重可以不去理睬,若严重了就要大声斥责,不必害怕等。女孩子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很多,所以,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论如何,都要保持机智、勇敢,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处事。

    【教育感悟】

    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勇于捍卫自己的人身权利。遇到欺负自己的坏孩子,要敢于反抗,反抗不行,就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向孩子说出充分的理由

    生活中,当孩子不听话,赖在一个地方不走时,父母们便会使出撒手锏“你不走,我走”,然后就转身离去。对待小一点儿的孩子,家长一般会躲在一个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让孩子一个人待到无法忍耐的时候再出现,趁机教育他。而对待大一点儿的孩子,家长一般会说走就走,让孩子自己待着不知所以,无奈之下自己回家。

    这种做法固然有效,但很不合适。教育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让孩子明白道理,道理一旦明白,孩子就会主动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所以,当孩子的要求父母不能满足时,要向孩子说出充分的理由,这样孩子才会接受父母的意见。不能父母本身提出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一旦孩子反驳,父母不能说出更能令孩子信服的理由,就威胁孩子。这样虽然孩子屈服,但仍会从心底里反抗,而且会对父母产生不信赖,认为家长蛮横无理。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做到的是,了解孩子的意图,然后耐心地讲道理,让孩子心悦诚服,主动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父母也可以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当孩子被新的东西吸引时,往往就会忘记刚才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的要求合理,家长不妨买给孩子,切不可用置之不理的方法对待孩子提出的请求。

    【教育感悟】

    教育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让孩子明白道理,道理一旦明白,孩子就会主动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关注孩子合理的行为习惯

    德国人十分重视孩子的合理的行为习惯,他们认为,孩子在行为举止上遵守规范,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具有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为其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为全社会创造一种团结合作的美好的人际关系。

    德国家长总是从细微之处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德国孩子在餐桌上都会受到严格的教育,盛入自己碗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使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意识,同时这又是一种磨炼。比如德国人在午餐后有吃一些冰激凌、巧克力和水果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很具有诱惑力,但这时父母更不会通融,前提是必须先吃完饭菜。

    随着父母对正确行为的反复强调与反复训练,孩子们就会把这些规则当作自己的本分。于是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在各种场合讲究文明看成是一项必须遵守的义务和职责。

    在德国,你常可以看到人们在耐心地排队等候,而无一人表现出迫不及待或插队的现象。全社会已形成一种高度自觉、井然有序的行为风尚。

    【教育感悟】

    孩子在行为举止上遵守规范,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具备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为其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为全社会创造一种团结合作的美好的人际关系。

    幼教决定一切

    100多年以前,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向达尔文请教,教育孩子应从何时开始。达尔文问:“这孩子有多大了?”母亲得意地说:“他才两岁半!”

    达尔文惋惜地告诉她:“夫人,您已经迟了两年半了。”

    日本儿童教育家、企业家井深大在《幼儿园太晚了》一书中指出,人类智力的潜能远远超过人们陈腐偏见的想像,对孩子的教育和训练应该从零岁开始。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基础主要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据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还要继续进行,可是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

    也有更多的教育家、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或体会,认为孩子在3岁前的教育就已经决定了他的一切。

    【教育感悟】

    人类智力的潜能远远超过人们陈腐偏见的想像,对孩子的教育和训练应该从零岁开始。

    努力探寻隐藏在孩子背后不可理解的原因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这也告诉我们,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也许太少了。

    有一位母亲也是通过偶然的事件,才发现女儿发脾气的真正原因。她说:“一个双休日,我领着3岁的女儿逛商店。我兴致正浓时,女儿却莫名其妙地发起脾气来,怎么哄都不管用。没办法,便打算抱起她往外走。就在蹲下去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从孩子的角度看去,眼前不是色彩斑斓的商品,而是晃来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发脾气,原来她的感觉和我不一样。”

    孩子的无理取闹和任性、跋扈都是有原因的。有时是因为孩子累了,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有时是想试试,看大人的反应,是否可以用哭闹达到目的。孩子最初发脾气是为了发泄愤怒和不满,当他发现这样可以控制成人,让成人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时,发脾气就成为一种向成人提要求的手段。而表达愤怒和不满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教育感悟】

    孩子的无理取闹和任性、跋扈都是有原因的。

    要学会“合群”

    孤僻,也就是常说的“不合群”,是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独处的心理状态。孤僻的人一般性格内向,主要行为表现是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具有这种个性缺陷的人猜疑心较强,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但也免不了为孤独、寂寞和空虚所困扰。

    孤僻的性情年幼时就会有所表现: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孤僻的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对亲友无亲近感,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

    幼年的创伤经历是孤僻者产生不良习惯和消极心态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父母离婚、父母的粗暴对待、伙伴欺负、嘲讽等不良刺激,使儿童过早地接受了烦恼、忧虑、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导致他们产生消极的心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缺乏母爱或过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子女得不到家庭的温暖,逐渐就会变得畏缩、自卑、冷漠、过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

    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是孤僻者改正不良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平常多看一些有关交往的书籍,多参加正当、良好的交往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任何人成为朋友的愿意。这样,在每一次交往中都会有所收获,获得了友谊,愉悦了身心,有利于改变孤僻的性格。

    【教育感悟】

    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是孤僻者改正不良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

    培养孩子从小的理财能力

    专家指出,教孩子学会理财绝对不是一件坏事。孩子越早接触钱,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父母如何教孩子理智地花钱,正确理财。良好的理财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美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从小的理财能力。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金钱教育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

    3岁时能够分辨硬币和纸币;4岁时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他们不可能用几枚硬币便把商品全部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5岁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时能够数大量硬币;7岁时能看价格标签。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理财中来,让他们认识到钱有很多用途,同样数量的钱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教孩子通过比较和权衡来做出最合理的消费方案。从这些经验中孩子能够很早就学会在花钱消费之前先比较、考虑,不会一时冲动。等孩子长大一些以后,还可以让他们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和支出需要,与父母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要知道,这不仅仅是在教孩子学会理财,而且是在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专家指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决定了他以后的经济价值观。西方国家甚至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因此,父母有责任指导孩子掌握基本的正确的理财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从小的理财能力,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

    【教育感悟】

    教孩子学会理财绝对不是一件坏事。孩子越早接触钱,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

    孩子的暴力倾向来自哪里

    孩子的暴力倾向来自哪里?主要就是家庭暴力。据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家庭暴力是少年儿童遇到的最多的暴力伤害,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采取打骂方式的大有人在,在被调查的5846份有效学生问卷中,有60.9%的孩子在家中挨过打,有84%的孩子在家里挨过骂。本次抽样调查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当父母说教或打骂你时,你有过下面哪些感受?A、气愤、伤心、痛苦;B、产生死的念头;C想离家出走;D、恨不得跟他们拼了;E、长大以后再和他们算账;F、无所谓(可多选)。结果发现,有9.2%的孩子产生过死的念头,18.1%的孩子想离家出走,8.4%的孩子恨不得与父母拼了,还有6.0%的孩子想长大以后找他们算账,只有28.5%的人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这说明,少年儿童在遭遇家庭暴力的时候,具有强烈的反抗愿望,甚至想采取极端的自毁手段来报复施暴者。

    此外,少年儿童对暴力伤害的恐惧也比其他伤害要严重,例如他们对“害怕受到别人威胁、打骂”的选择比例高达41.2%。

    这个调查资料说明,棍棒教育并没有起到它所应有的惩戒作用,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畸形人格。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一些更有效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呢?

    【教育感悟】

    棍棒教育并没有起到它所应有的惩戒作用,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畸形人格。

    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指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有的家长明明看见自己的孩子先动手打了别人的孩子,反而说别人的孩子先动的手。实际上,这位家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做出错误的判断。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你要时刻记住,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大人骗孩子,孩子也跟着你学会了欺骗。因此,父母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引导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有高尚品质的人。强调身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感悟】

    强调身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与有良好习惯的人为伍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这种模仿称为“仿同”。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如果对方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似,所经历的事情、所说的话,甚至所看的节目都相似,这时可能有更多交流的话题。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早期的人格发展中,学习别人的言行和思维,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的群体学习之中。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一般需要学习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另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前期所起的作用比较大,也就是说在儿童幼年时,家庭对他们的最初社会化作用大一些,而到了儿童期和少年期,家庭的影响渐渐在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渐渐增强。所以,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从群体中学习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因此,要想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就要与有良好习惯的人为伍。

    也许有人认为,必须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的想法也有所偏颇,忽略了自我的主动性。只要别人有一点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就是值得你去学习的好榜样。每个人都有局限,最好是互为榜样,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同时以自己的优秀之处影响别人,帮助别人进步。注意千万不要被别人身上的缺点或坏毛病影响,否则背离了我们的初衷。

    【教育感悟】

    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从群体中学习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因此,要想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就要与有良好习惯的人为伍。

    将快乐还给孩子

    成功的金融家罗伊先生在40岁时才有了独子雷特。孩提时代雷特的理想是做个很棒的糕点师。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雷特仍然还是想当一名糕点师。罗伊先生虽然并不苛求儿子去做他的继承人,但他希望儿子成为某个领域的优异者,比如医生、艺术家、学者等等,他认为糕点师实在算不上什么!于是,他悄悄地用金钱买通了雷特报考的三所烹饪学院。

    这样,踌躇满志的雷特的考试结果当然只有两个字——失败。备受打击的雷特不得不将理想深埋进心底,转而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父亲的公司,并很快以非凡的才能在金融业崭露头角。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儿子,罗伊先生当然非常高兴,但父亲的敏感却总是在告诉他,儿子并不快乐。这是为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佣人都回了家的一个周末,当雷特从厨房里端出自己烘焙的蛋糕,脸上挂着很久不见的灿烂笑容站在他面前时,他才突然明白——金钱、地位、成就并不能给儿子带来快乐,人生快乐的源泉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罗伊先生终于将当年的秘密告诉了儿子,并且支持儿子辞去公司的职务,去开一家糕点店。

    罗伊先生深知快乐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在儿子已成年,而且事业有成时还是将快乐还给了儿子。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孩子,尊重一下孩子的意愿,将快乐还给孩子!

    【教育感悟】

    一个人的一生快乐最重要,你可以贫穷,也可以平庸,可以一无所有,但你不能没有快乐,没有快乐的人生是很悲哀的。

    分清勇敢与蛮横的区别

    如今社会进入了竞争时代,很多父母也“与时俱进”,不再讲究“温良恭俭让”了。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回家后不免向父母诉说一番,有的父母就问:“他打你没有?”

    “打了。”

    “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父母把敢不敢与人打架看作孩子有没有竞争意识,而且不断地向孩子灌输这样的观点:“太老实了容易受人欺负,就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正不能吃亏!”

    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危险的,按照父母的推理,别人打你,你就打他;别人偷你自行车,你就偷别人的自行车;别人偷窃抢劫,你也偷窃抢劫……在这种教育观点下,孩子很容易变成一个“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的人,这样的人无疑不会被社会所接受。

    父母们应该知道,这样的所谓算账和报复,只会使孩子之间的打斗更进一步升级,而且可能使无意的伤害转变为有意的报复。有些孩子还会错误地认为家长总是偏向自己,即使自己不对,先打了人也无所谓。最后就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起来。

    如果孩子真的挨了打,受了伤,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陈述,教导孩子以后尽量避免“用武力解决问题”。同时,也可直接找到对方问清事情真相,教导孩子们应该和睦相处,必要时还可以找对方父母,共同进行教育。

    【教育感悟】

    孩子打架,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要引导、要教育,让孩子分清勇敢无畏与蛮横粗暴的区别。而不要纵容孩子报复,更不要袒护。

    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其共同的表现是:凡事只有一个答案或没有答案;不敢反驳别人的意见;习惯附和他人的看法,缺乏创意。但这些特征并非与生俱来,扼杀孩子想像力的,正是我们的教育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失思”的孩子必定有“扼杀型”的父母。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思考能力的“扼杀”,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溺爱型和干涉型。前者是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事务都包办代替,对孩子过于溺爱,结果造成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开拓精神,甚至连智力也因此受到限制。

    后者则表现为家长对孩子实行“专制”,用“棍棒”教育孩子,过分限制孩子的言行,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画出死框框,务必使孩子言行符合其意愿,孩子稍有差错,就唠唠叨叨,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可以,令孩子无所适从,结果使孩子变得小心谨慎,畏首畏尾,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自然就会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论是“溺爱型”还是“干涉型”,其结果都是相同的。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一味地顺从,甚至麻木,谈何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就应该使孩子在生活上不依赖父母,而且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教育感悟】

    聪明的家长懂得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都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这正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

    提高孩子的情商

    能否自我调节情绪的一个要素,是要具有为了达到目标而抵制冲动的能力。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斯切尔于1960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一所幼儿园内所做的实验,证明了这种能力对成功的重要性。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告诉小朋友,他们可以立即拿走一粒果汁软糖,但如果他们能够等到研究人员做完一些事情,就可以拿两粒。有些小朋友立刻就拿了,其余的却在那里等了对他们来说漫长的20分钟。为了帮助自己抵制冲动,有些孩子闭上眼睛不看眼前的诱惑,有些则把头枕在手臂上,或者自言自语、唱歌、甚至睡觉。这些坚强的孩子得到了两粒果汁软糖。

    这项实验更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是后续的调查。那些4岁时就能为了要多拿一粒糖而等待20分钟的人,到了少年时,照样能够为了达到目标而暂时压抑心中的喜好。他们待人处事比较圆通,比较果断,也比较善于克服人生中的挫折。相反的,那些急急拿一粒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阶段,大多比较固执、优柔寡断和容易精神紧张。

    抵制冲动的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当面对诱惑时,要提醒孩子不要忘记了他的长远目标。这样他就比较容易自制,不会去拿一粒果汁软糖了。

    【教育感悟】

    当面对诱惑时,要提醒孩子不要忘记了他的长远目标。

    学会合作

    据专家统计,从1901年到1996年,获诺贝尔奖者近500人,其中300人的研究是合作成果,占总数的2/3以上。许多教育家强调指出,在21世纪,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未来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但竞争愈是激烈,合作的意识就愈重要,并且合作的范围也就愈广泛。心理学家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合作之道,必然会走向孤立之途,也将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能力。社会越发展,科技越进步,分工越精细,越离不开许许多多人的精诚合作。

    同心同德是成功的关键,而人心涣散相互掣肘则要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我们提倡的积极竞争是:你比我强,我要努力超过你。千万不要你比我强,我就想方设法把你拽下来。“一个人是条龙,众多人变成虫”的陋习不能再延续到孩子们的身上,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无端的内耗上,只会耽误大好时光,误人误己。

    “学会合作”现在已经被列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人在社会上,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那么,他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就连适应社会都很困难。因此,家长必须在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上花费更多的心血。首先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融于集体之中,才能真正有立足之地。要时时培养孩子的荣誉感,使其确立与集体一致的目标。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给孩子提供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而且家长还要注意在家庭中创设合作情境,使孩子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合作。

    【教育感悟】

    我们提倡的积极竞争是:你比我强,我要努力超过你。千万不要你比我强,我就想方设法把你拽下来。

    孩子有没有自信心与父母的教育关系密切

    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学习成功和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

    日本一个教育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作优秀班级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班级的学生,当作问题班级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相差很大的两班的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持信心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增。而原来优秀班级的学生受到老师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致使其丧失了进取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成绩。

    由此可见,自信心就如同能力的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发掘出来,将各部分的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为重要,许多时候,孩子学习不好,往往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教育学家认为,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关系密切。

    心理学家考文顿曾说,你的成就之大小,永远不会超出你信念的大小。如果某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水平只够得上“C”,那么就不可能得到“A”和“B”,他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朝着平庸靠拢,无论其智力水平如何。相反,即使孩子没有太高的天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成为天才,只要他敢于为实现梦想储备足够的信心,同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教育感悟】

    孩子学习不好,往往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通常,做父母的都是瞪眼、训斥、开打三部曲,眼、口、手协调统一地完成了一次和孩子的“交流”。这实在是父母的悲哀,孩子的不幸啊!因为父母只顾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而从不在意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也不考虑孩子的内心承受能力。这样下去,孩子怎么可能愿意接受父母的想法,按照父母的旨意去做事呢?而对于孩子不听话的真正原因,恐怕没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想明白。

    其实,孩子不听话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父母对孩子不够尊重,他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言行粗鲁,态度蛮横,这种极大的不尊重,很容易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这样做,也许一时可以让孩子忍受,时间久了,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们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和交流。话说得好了,沟通和交流就会很顺利,而且能够化解矛盾,消除误会,父母和孩子就能和睦相处。话说得不好,就无法沟通交流,即便是你抱着真理,孩子照样不会听你的。古语说得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父母说的话毫无道理,孩子不喜欢听;如果父母说的话态度不正确,孩子也不喜欢听;如果父母说的话不分场合,孩子更不喜欢听。所以那些整天感觉自己苦口婆心却又换不来好的父母们要知道,想让孩子听话,父母说话就要讲究技巧。只要说话有技巧了,沟通自然就好了,孩子也就会听话了。

    【教育感悟】

    那些整天感觉自己苦口婆心却又换不来好的父母们要知道,想让孩子听话,父母说话就要讲究技巧。

    成功多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成功的人,多数并不是智慧超群者,而是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利用他人智力的人。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他们回国后写的报告中说,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美国小学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更甚者学生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也写了一份报告:中国的小学生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背后,除非老师发问时举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早晨7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优秀的学生,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报告的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相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比尔·盖茨那样100多位知识型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教育感悟】

    国际社会心理学界对一批孩子的发展追踪几十年,发现最终决定他们成功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影响大约占了70%~80%。

    让孩子身有感触

    卡尔·威特3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人,这时他养的一条狗也跑了进来,威特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边。他父亲就伸手揪住他的头发,脸色难看之极,威特吃惊地松开拽着狗尾巴的手,父亲也把手放开了。然后父亲问他:“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父亲说。

    威特的父亲实施的这种教育,是为了让他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是为了使他成为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感情的人。人的爱心不仅对同胞怀有爱心,就是对花鸟虫兽之类,也应同样富于怜悯之情。

    【教育感悟】

    让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是为了使他成为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感情的人。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对大脑频繁、紧张、持久的刺激,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而阅读正好能够提供这样的刺激。所以,孩子经常阅读,能使他们更加聪明。

    通过阅读,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阅读还可以使孩子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因为人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后而总结出经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避免人生中的错误。通过阅读,可以读到古今中外作者的名言警句,学习天文地理各种知识,可以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

    你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喜悦,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要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需要身教。如若家长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

    古人说“开卷有益”。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教育感悟】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