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贫而乐,富而好礼——精神世界的永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贫富是生活水平优劣的一个象征,但是贫富不是决定我们快乐与幸福的标杆。儒学告诉我们,只有精神世界的欢愉才是真正的惬意,只有心灵上的快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圆满。

    1.放下心结,弥补缺憾

    《论语·季氏第十六》中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意思就是说,如果远方的人还不服,就做好礼乐制度吸引他们。他们既然来了,就会安心地居住下来。其实,心结是心里解不开的疙瘩,是心里放不下的事情,是内心所受的一种压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种心病。奔走在世间,贫与富、爱与恨、情与仇扰得许多人心神不宁,无法获得幸福与满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这样就没有我们弥补不了的缺憾了。放下了心结,我们的人生怀抱就彻底释然了:在贫穷困苦之时,我们乐而无忧;在富贵显达之时,我们礼而不骄。唯有如此,我们的心灵才能摆脱凡俗的缠绕,在精神世界里获得永生。

    人们总是在生活中期许弥补缺憾,这种追求其实就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动力。当人感到生活中没有缺憾可以弥补时,那么这人的生活必定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而当人感到自己生活中的缺憾永远无法弥补时,那时这人的人生必将陷入绝望之中。

    人生中欲望无穷,缺憾也必然很多。人生的欲望无外乎对名利情的追逐,缺憾也必因名利情而产生。任何人也不可能拥有他想得到的一切,就像人永远也不可能把地球拥入我们的怀抱一样。现今人类在西方文明的引导下,更容易陷入这种追逐无尽拥有、无尽力量的怪圈中……

    个人追求绝对存在,国家妄求绝对安全,人类追求永恒的政府。试问:人类有这种能力吗?人类与地球上已知或未知的诸多物种追根究底必然是某种基本粒子的集合体,这诸多粒子可聚可散、时聚时散、小聚小散、大聚大散,一定意义上说,此物种个体的消亡正是彼物种的产生,彼物种的产生正是另一物种的消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循复无穷。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有缺憾的幸福,这种缺憾只能依赖于自己的内心来充实,而不能用追逐到的外物来充填以获得内心的充实,正如俗语说的“心病还须心药医”。心中的缺憾必须在自己的内心中弥补,任何事物都是外于己心的,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对自己身边外物的聚散不着于心的时候,那人就拥有了无上的幸福。

    我们成人总想把东西放到隐秘处,认为越隐秘越安全,所以发明了保险柜、防盗门以及各种各样的锁具。谁不见贪官藏钱各有妙招:洗手间、保险柜、垃圾桶、废纸箱……但不义之财,非其道而来也必非其道而去,终究是要露馅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成人总不如小孩子。小孩子想买东西时就要钱去买了,不想买时随手一放就快快乐乐地玩去了,他们不去想是否放丢了,小孩这种心中的安宁我们成人能够存在多少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愈损”。我们人越长大,越变得自以为聪明机智,实际上距离人生的本真愈来愈远了,也就距离人生的真正幸福愈来愈远了。

    缺憾本来就是一种无所谓无、无所谓有的存在,当你感知到缺憾多一点,你的痛苦就多一点,同时幸福就少一点;当你感知到缺憾少一点,你的痛苦就少一点,同时幸福就多一点;当你感知到自己人生无缺憾的时候,人生就为幸福充盈了。正如孔夫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人生,存在就是幸福。存在就是指我们自己的心在怦怦地跳个不停。幸福就如同天空中的云,你永远也无法抓到他,但可以感觉到、欣赏到,幸福就伴随心中天平的起伏而时来时去,你越想抓它,越抓不到,而当你不抓它时,它自己反而就来了。

    有一位母亲,因为丈夫早逝,所以独自带大女儿,视女儿如命。可是后来女儿爱上一个她不喜欢的男人,母女俩大吵一架,因为问题僵持不下,后来女儿干脆离家出走了。

    母亲心里非常难过,自己花了那么多心血带大的女儿,却要和一个大她十多岁的男人结婚。她的心都碎了,觉得这个女儿白养了。

    不论母亲好言相劝,还是恶言恫吓,女儿死活都要嫁给那个男人。她伤心女儿的不懂事和绝情,大病了一场。独自躺在医院的床上,她回忆起很多和女儿相关的事情。

    女儿小时候乖巧可爱,她每次都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去公园玩,而且女儿老爱腻在她身边,叽叽咕咕像小鸡啄米似的讲悄悄话。那些话现在想起还是那么温馨:“妈妈,你绝不能先老,一定要等我长大了一起老!”

    女儿读了中学以后更加漂亮了,也依然贴心懂事,母女俩像朋友一般分享彼此的心事。那时候要是问起女儿择偶的条件,女儿总撒娇地说:“我才不嫁,我要陪妈妈一辈子,陪到你老得走不动,我就帮你推轮椅!”妈妈眼里闪着感动幸福的泪花。

    这些话仍然停留在这位母亲的回忆里,但看到女儿现在冷言冷语的态度,她更加伤心了。女儿怎么全忘了呢?为了一个不相干的男人,就扔下养育她三十多年的妈妈,这叫她如何接受啊!

    结婚那天,女儿打电话回来说:“妈妈,我要结婚了,希望你来参加婚礼,给我一点祝福!”可是妈妈还在气头上,没有去婚礼现场。然而,不幸的是,女儿和女婿在蜜月途中因车祸丧生。

    在殡仪馆内,她抱着女儿的遗体放声大哭:“我好恨自己啊!我连最后的祝福都不肯给你!”

    来不及的爱,来不及表达的歉意,来不及挽回的错误,来不及实现的诺言,来不及送出的祝福,来不及给予的离别前最后的拥抱……对于那位母亲来说,一切都来不及了。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小心呵护手中的珍宝,一刻也不要放松。我们总有太多的来不及。我们总以为时间会等我们,容许我们从头再来。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遗憾,请在我们现在能做的时候多做点吧,为了让我们以后不后悔。

    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让我们不要因为害怕过错而错过吧。

    纵观古今,放眼世界,无论凡夫俗子,还是英雄豪杰,都在为弥补心目中的缺憾、追求理想中的完美而不懈努力。女士化妆整容、隆鼻瘦身,为的是弥补外形的缺憾,追求容貌的完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三更灯火五更鸡,为的是弥补学养的缺憾,追求人格的完美;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为一部书耗尽生命,为的是弥补创作的缺憾,追求艺术的完美;霍金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为的是弥补科学的缺憾,追求智慧的完美……

    由此可见,世上没有十全十美,只有更全更美。当我们遭遇缺憾的时候,绝不能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而应该积极乐观,坦然面对。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才智,就完全可能化缺憾为美丽。谁敢说粪土之上不能培育出香艳的鲜花呢?

    缺憾何足惧,弥后更完美!

    孔孟对你说

    有人说人生如戏,其实真正的人生是不需要戴着面具生活的,虚情假意地掩饰自己倒不如坦然面对,放下心结,做真诚的自己。人生不容易,如果戴着面具去生活,不管你是谁,那种无情无义的感觉是永远挥之不去的。思来想去,倒不如用自己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可能会更加自由自在一点。

    2.“抱怨”会谋杀希望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说,如果用宽容恩惠去回报别人给你造成的仇怨,那么,你又用什么去回报别人给予你的恩惠德义呢?所以,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这里,孔子所说的“以德报德”,正是告诉我们不要去抱怨客观世界、埋怨他人。

    其实,未开悟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喜欢抱怨,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一样,除了自身,外在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是罪恶的,他从来不会去反省自己,不懂得去反思自己身上的毛病,把一切不快的原因都归罪于身外的东西,这就是“小我”在作怪。抱怨的时候可以将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怨气、怒气、不愉快,我们最终获得了什么?最后“抱怨”将我们仅存的“希望”也一并谋杀了。

    儒家主张以德报怨,不抱怨,因为抱怨会扼杀希望。当人处在怨恨的状态时,还会把这一系列不快的情绪传递给周围的人和周围的环境。据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充满怨恨的情况下,身体会分泌毒素,危害身心。所以抱怨的情绪对人对己都是有害无利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为了争一口气,其实就是“小我”作怪。为了争一口气,将自己、他人、环境污染了,这口气就算争来又有何用?“小我”赢了又有何用?输家终究是自己!不如转换一种态度,平心静气去分析一下:为何会有不顺?自己身上有哪些做得确实不对的地方?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是可以改变自己,自己其实才是一切的因果,诚如《孟子·公孙丑上》所云:“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戴尔·卡内基也说过:“任何愚蠢的人都能批评、谴责和抱怨别人,但宽容与理解却需要修养与自控。”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是的,生活中有不少烦心事,被糟糕的交通困住,被天气所困扰等等。不仅仅外部的环境让我们抱怨,我们还不断地抱怨我们自己。比如时间不够,钱不够花等,似乎什么看上去都不够好。但是,这些抱怨有用吗?抱怨能改变原本的状况吗?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脾气暴躁,总是和别人吵架。有一天他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一天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本就脾气不好,再加上汗流浃背,他苦不堪言,心情十分烦躁。

    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快点回家,快点凉快一下。就在这时候,农夫看到前面出现一只小船迎面划向自己,速度很快。眼见着两只船就要撞上了,可是那只船没有减速,好像就是故意要撞上农夫的船。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着急了,生怕出什么事故,他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可是任凭农夫怎么叫,那艘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向农夫驶来。农夫一看,赶紧手忙脚乱地要避让。可是来不及了,两艘船还是撞上了。

    农夫简直要气炸了,刚要开口大骂,才发现那艘船是一艘空船。

    在多数情况下,当你发火、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艘空船。那个一再激怒你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

    当然,你完全不必转而去讨好这个人,也没必要和他达成一致意见,但你一定要清楚,不能让他制造的麻烦转变成你的烦恼。如果因为他的过错而使你陷入无尽的烦闷悲伤之中,你就成了唯一一个受到伤害的人,而且,是你自己在强化这种伤害的深度和长度。

    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抱怨:抱怨孩子不懂事,抱怨家人不体谅自己,抱怨付出多、薪水低,抱怨不公平,抱怨不合理,抱怨人生不如意……有的抱怨是我们说给别人听的,有的抱怨是别人说给我们听的。但是,几乎没有人反省过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抱怨呢?

    抱怨就像思维的一剂慢性毒药。在我们的大脑中毒的同时,我们的人生态度也会被“抱怨”这种强烈的毒药感染。在抱怨的生活中,我们的意志被消磨,就像“溃堤”的蚂蚁一样,精神之堤瞬间被生活的洪水冲毁。

    每个抱怨都是心智制造的垃圾。无论你是大声地抱怨,还是在脑海中抱怨都一样。有些找不到对象认同的小我,只凭着抱怨便可以轻易地生存。当你被这种小我牢牢掌握的时候,抱怨,尤其是对他人的抱怨,就成为一种习惯,当然,也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也就是说,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为他人贴上负面的心理标签,无论是当着他们的面,在别人面前飞短流长,还是光在心里为他们贴上标签,都是抱怨行为模式的一部分。骂人就是这种贴标签和小我寻求理直气壮、凌驾他人的行为当中,最为粗俗的一种。“笨蛋、混蛋”——如此斩钉截铁的判定,让人无力辩驳。这个无意识行为尺度的下一个层次,就是叫嚣、痛骂,紧接着就是暴力行为了。

    怨恨会为小我增加更多的负能量。怨恨就是感到苦恼、愤慨、委屈或是受侵犯。你会因为他人的贪婪、不诚实、不正直、现在的作为、以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未能达成的事、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而心怀怨恨。小我最爱这一套了。你不但没有忽视他人的无意识,反而还把它变成他们的身份认同。是谁在这么做的?就是你内在的无意识,也就是小我。有时候,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错误”其实根本不存在。它完全是误解,是受到心智的制约,为了显示自己是对的而投射出来的。有些时候,这种错误可能确有其事,但是你越聚焦于它,有时甚至排除了所有其他的事物,就会愈加地扩大它。你对他人内在事物所产生的反应,会强化你自己内在同样的事物。

    我们就像陷入了一个泥潭,无法自拔……在庸常生活的抱怨中,找不到灵魂的出路,囿于抱怨的牢房。不知道如何走出抱怨的世界,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世界。

    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说:“真正的景观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为我们是它们的上帝。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在生活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上帝,我们在创造自己的完美世界。

    我们才是拯救自己的上帝。远离抱怨的世界,我们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原点改变自我,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的生活。

    孔孟对你说

    太多的抱怨只会扼杀我们心中的曙光;而在宽容与忍耐中,希望就会来到你身旁。只有历经风吹雨打才知生活,苦尽甘来方晓人生;只有只争朝夕才悟美满,尝尽百草才知药苦。不怨天命,知天命时知轮回;不怨清苦,知清苦时知甘甜。

    3.养心莫过于寡欲

    “言为心声,行为心迹”,一切言行都出于心来于心。佛语云:“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环境随着心情的好恶而改变:心情好环境自会赏心悦目,怡人情致;心情不好环境骤然一变,满目尽苍凉,所以人应养心。不过,以孟子的观点看问题:“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章句下》)

    在孟子看来,外物改变人的本性,感官之欲减损人的善心。所以,欲望太多的人,往往利令智昏,成了欲望的奴隶,其结果是“欲望号街车”不知驶向哪里,失去控制,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欲望,寡欲清心,制止物欲、贪欲、私欲、色欲等,净化思想、纯洁灵魂、升华境界、以公心做人。

    欲望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类绵延生息不绝,源于欲望驱动,所以“人生而有欲”。正常、合理的欲望,能满足人们物质上的富足,使人们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争取人生中的精彩。我们讲的慎欲,指的是某些人在人生道路上滋生的贪欲。一般来说,对于欲望,既不可禁止,又不可放纵。不过,欲望的发展是有限度的,若无限膨胀,失去理智,难免被无度的欲望所累所害。

    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驱邪。“有欲甚,则邪心胜”,“欲炽则身亡”。贪欲是腐败高发的源泉。古往今来贪欲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功名事业,不知使多少人身败名裂。对于过度的,乃至贪得无厌的贪欲,必须加以节制、戒除。“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人一旦陷入庸俗浅薄,过度放纵欲望的泥潭之中,被贪欲所侵蚀,被情欲所玷污,被物欲所左右,被权欲所控制,被色欲所征服,自然就会引起祸端。

    所以,养心莫善于寡欲,对欲望进行理性的节制,让纯洁永驻心灵的殿堂,不被欲所困、所累、所苦、所害,从而达到养心之目的,使人臻于至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无欲则刚”是说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了,就什么都不必怕了。但是真正无情之人,并非所见的那么潇洒。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直至再无牵挂。只要做到凡事淡然面对就足够了,过分决绝,生命将变得无趣。因为有情,所以才有喜怒哀乐,若是无情岂非就是任由线牵的木偶一般?

    凡是缺乏修养的人,欲望很多,诸如官欲、利欲、色欲、贪欲等。这样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常常不择手段,甚至挖空心思,从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因此,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这是富有哲理的。寡官欲,就是听其自然,不要投机钻营、溜须拍马、陷害忠良、丑态百出。不当官,虽然没有特权,但也有好处,“无官一身轻”,没有压力,没有精神负担,自然就会轻松愉快、身体健康。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因领导提拔而受宠若惊,此后总是早出晚归、提心吊胆地工作,整日焦虑不安,生怕出意外,对不起领导,也怕丢了自己的职位,思想包袱过重,慢慢患了病。医生了解到他患的是“心病”,劝他辞职,解除心理负担。后来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不当官,也可避免在宦海中沉浮,从而避难远祸。利欲严重的人,处世哲学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高不为高,心最为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柑”。富翁们偏又图谋争,虽占家财万贯,心有东想西,得陇望蜀,以有限之精神,逐无涯之利欲,境虽极乐,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寻出许多烦恼来。在生活中总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利欲熏心、财迷心窍,终日不得其安,这样必致形劳精亏、积怨成疾。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指出:“贪婪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自足。”人有了贪欲,就会由刚强变为软弱,从而阻塞智慧,变得昏聩;仁惠变为狠毒,高洁变为污浊,败坏一生的品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贪欲丧失理智之后,就不顾道德和法律,在金钱面前成了欲壑难填的蛀虫;有的官欲权欲极强,便不惜持重金跑官、要官、买官;有的生活腐化、纵欲无度、放浪形骸,靠权力和财富骗取美色等,使社会机体无时不受到令人扼腕叹息的侵蚀,这些邪恶欲念导演出了一幕幕闹剧和悲剧,从而使社会陷入停滞不前的泥潭。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官员,即将赴东莱太守之任,沿途经过昌邑。在昌邑的县令王密是杨震的朋友,而且也是受到杨震的举荐才做到县令的官职。这个王密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决定趁此机会好好感谢杨震,所以偷偷备下了很多银子。

    到了晚上,王密来到杨震的房间,先是客气地拜访他,然后就拿出准备好的银子给杨震。杨震一看,断然拒绝,并且告诫王密再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王密见状非常慌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流着眼泪,万分感激地说:“大人,您待我恩重如山,如果不是大人您引荐我,我王密哪能有今天的地位啊?我备下这点薄礼也算是送您路费,这仅仅是朋友之情,并没有其他意思。而且现在深夜已至,没有外人知道,您就收着吧。”

    杨震听罢,火冒三丈:“什么叫作没有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我举荐你,是因为你有才华,你的才华可以为国家献计献策,你也可以为朝廷出力、为百姓造福,我并不是贪图你有朝一日可以报答我。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你应该知道我的为人,可是你……唉!”王密满脸羞愧,只好作罢。

    贪污行贿、贪赃枉法,行贿者在行贿时总是说“不会有人知道”这样的话。而对于清醒的被行贿者来说,必须懂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道理。杨震为官清正廉洁,深知这一道理。正是杨震平素慎独、寡欲,故而在没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情况下,面对巨额金钱的诱惑,能自觉克制私欲,不欺心,守诚信,没有陷入贪婪的泥沼,守住了廉洁的操守。

    但是对于常人来说,养心要善于寡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比登天还难了。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空气中,要保持心境平和、寡欲淡泊,无视名利、地位、物欲,保持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心性,将是一种宏伟的气魄,可与上刀山下火海的英雄气节相媲美。人最难克制的是一种物欲的诱惑。人在贫穷的时候能守节,在富裕的时刻却常常陷入混沌、步入迷途,以至于贞节不保,修行功亏一篑。

    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花样翻新,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能够抵御住它们势不可挡的来袭,那是非有一定道德修行、寡欲缚心的本领不可的,否则难以阻止人向欲望的深渊滑去。

    孔孟对你说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沟壑,要能做到寡欲,非潜心励志不可。要按捺心中强烈的物欲、精神的渴望,就要过清淡如水的日子,寡欲就要以牺牲物质的享用为代价。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又要经得住枯燥乏味的困扰。

    4.失意之时,自在面对

    世上许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往往会远离你,凡事不要太过强求,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的时候。当我们失意之时,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儒学认为,应该用“独善其身”来摆脱现实的羁绊。这“独善其身”,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自在面对”。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然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然自得。”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然自得呢?”孟子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说,尊崇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因此,士人失意时不失道义;得意时不离开道。失意时不失道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因此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时,修养品德以显于世。失意时完善自己的身心,得意时则拯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谨守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最终到平定天下,可以说是数千年来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然而总是成功的时候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积极而达观的态度弥补了无法完善的孤高理想,成为千年来儒家的信条。

    穷达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是根本的,如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可攻,退可守,明哲保身,进退自如。当穷困不得志时,以独善其身的清高安抚失落的心;飞黄腾达时,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警戒自己。如孟子夸赞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孟子这番话可以说是儒家发挥到最极致的理想主义。

    自在面对,是一种进取的态度,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借口。对智者来说,它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它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它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它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

    它不是无所作为,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它不是随随便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它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自在面对,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你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功利后的本来面目:活泼泼的,清静无染的洁净品性。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运行,既不能改变,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则下恪守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自在,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面对挫败与失意,请用从容的心态对待,用冷静的思维去检讨挫败与失意的原因,不可太在意一时的得失,目光应该放远一点,相信自己。允许自己暂时消沉、颓废,但是人要尽快摆脱这种消极的心态与情绪,勇敢、果断、冷静地面对这一切,尽快恢复心态。

    普希金曾这样劝导处于失意中的人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难过,不要忧伤,在愁苦的日子里心平气和。相信吧,幸福的一天终究会来临……”日常之烦琐及世事千变万化,要使一个人能真正做到心平气和、宽厚包容,不经历一番苦心修炼,那还真是不行。

    有一种说法:“人活一口气。”这应该是一种普遍的常被人认知为真理的说法。人们总以为,凡事论个理,都要有个“输”和“赢”。殊不知,就是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这样“一口气”,往往就会让我们的人生俗不可耐,阴郁无常。“宰相肚里好撑船。”有时候,真的大可不必为那小小的“一口气”而失了容颜,伤了和气,甚至冤冤相报,无穷无尽。

    有两位朋友,他们相约一起去沙漠探险。路上因为一桩小事而争吵,两个人吵得很厉害,谁也不让谁,最后有一个人气急了,打了另一个人一耳光。这个挨打的人心里非常不舒服,可是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在沙地上写下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两人继续走,来到一个湖边,正好酷热难耐,于是跳进湖里洗澡。刚才挨打的人由于不会水,差点溺死,所幸被另外一个人救了。于是上岸以后他就在树干上刻下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见了,就问他为什么打他记在沙子上,救他却记在树干上。这个人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容易忘却的地方,岁月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得到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那里虽然也有岁月的蚕食,却不能磨灭它的丁点儿光芒。”

    故事的道理在于:生活中,太多的人对别人那些芝麻大的伤害斤斤计较,对那些偌大的帮助却视而不见,心里留下的只有无穷尽的幽怨与烦闷。其实,只要我们忘却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情的帮助,就会发现人际交往的道路非常宽广。

    不知道这个秘诀能不能给你带来触动,能不能让你得到启发?我觉得,智也,理也。豁达与宽容是人生的一种美,它是一种艺术,它是一种风格,它是一种素养,它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宽容豁达的人,为人处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他绝对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他光明磊落,是一个热爱他人也为他人所热爱的人。而狭隘的人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满足,豁达之人却拥有长久而真实无比的快乐。让我们都以平和之态看世界,以包容之心度过人生吧!

    人最可贵的是在困境中和忧愁时微笑。我们必须学会微笑面对生活,坦然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叹息和哭泣不是人生的唯一收获。

    孔孟对你说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败与失意,当人面对挫败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选择逃避,还是选择自暴自弃呢?其实人生的挫败与失意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去摆正自己的位置。

    5.安贫乐道,体悟自然

    人生一世,能安享富贵荣华,实现理想抱负者,实在少矣。即使在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群中,于此也大都不能善始善终,就是帝王也有不少是以悲剧命运结尾的。有才智的知识者,多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生在或穷或达的起伏跌宕中起起落落。显达之时,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一到穷困落魄,在世俗人眼里可谓狼狈不堪,但在他们自己却不尽然,反而拥有了一份闲适、散淡、惬意,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亲近自然,体悟自然,从凡尘的纷扰中寻到一块心灵的净土,最后与自然交融为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学的开创者孔子晚年就过着亲近自然的生活,有《论语》中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为证。公西华对自己未来抱负的描述不是凭空杜撰的,必然是孔子的言传身教所致。应该揣测得到,那就是晚年孔子的隐逸生活。

    安贫乐道是老子的弟子文子提出来的,他在其著作《文子·上仁》中说道:“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这一思想后来为孔子所接纳。但儒学的安贫乐道和道家的有着根本的不同:道家是完全弃绝尘世,逍遥于无情无欲的大自然之中;而儒学则是以静待动,一旦时风骤起,则乘时扶摇而上,也就是说他们在静中,骨子里仍有实施抱负的倾向。

    “安贫乐道”即安于贫困处境,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中。在儒学中,“道”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世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把出仕看作弘扬“道”的一种途径,目的在于辅佐君王以教化百姓。而当有志于“道”的君子面临现实的“无道”无能为力之时,则应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其志”。晚年的孔子极力推崇“安贫乐道”,这主要体现在对颜回的称赞上。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这就是“安于贫而乐于道”。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尽白,四十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后世安贫乐道、体悟自然的集大成者当首推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吧。

    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派诗人,他标榜“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著名的诗句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一生淡泊是值得后人学习的。陶渊明关心百姓,心怀苍生,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于是辞官回家,后来有人再次封他做官,他也拒绝了。

    后来陶渊明做过一些小官,但无一不是用其淡泊的秉性对待仕途,并且造福一方百姓。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当时陶渊明已到“不惑”之年,生活拮据,在朋友的劝说下,才不得不去当彭泽令。

    可是陶渊明依然有辞官的打算。有一天,衙役来报:过几天浔阳郡派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那个督邮陶渊明认识,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只会阿谀奉承却一路做官做得很高。而且此人以凶狠出名,强加赋税,在当地声名狼藉。来视察的前一天,县吏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想到自己将要衣冠整齐,还要假装高兴地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气又发作了:“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于是,陶渊明就离开衙门,回家对自己的妻子说:“收拾东西,回家。”妻子说:“再等几天,稻谷就快成熟了,收完再走不迟。”陶渊明说:“随他去吧,不要了。”等妻子问明白原因,才恍然大悟是陶渊明又犯倔了,也就收拾东西去了。

    从此,陶渊明的官场生涯到此结束。后来,陶渊明索性就放任自己的性子,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再也不问政事。就像他写的《桃花源记》一样,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陶渊明辞官回乡以后一直过着田园生活,一过就是22年。过得十分贫困,但是很自在。直到晚年,陶渊明依旧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陶渊明病危之前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末两句说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他并不是一般的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自此,陶渊明便成为后世无数文人学子“穷则独善其身”的楷模。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轼、陆游等相沿以下,以至现代的读书人,无不烙有他的影子。

    坦然地对待人生的失意,就会寻找到心灵的安乐。而寄情于山水,则是我们能够暂时逃逸现实不幸的最好方式和途径。

    朋友,愿你能在山水间寻到永恒的快乐,体悟到苏轼的那种“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酣畅淋漓。

    孔孟对你说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置身于山水间,或修身,或养性,皆能为平日烦躁不堪的身心,修炼一片净地。置身现代喧嚣与骚动的世界,我们每日都在忙碌中喘息不已。偶尔停住你的脚步,转过身去,放眼那优美的山水,你一定会获得新生的勇气和力量,惊讶于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美丽的存在。

    6.坦荡悠然,宠辱不惊

    大千世界,奥妙无穷;大千世界,复杂纷纭;大千世界,日新月异;大千世界,千人万面……尤其是现代世界,变化之大,变化之深,使人目不暇接。现代人面临的是现代世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应该培养和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可谓仁者说仁,智者说智。概而括之,一个人处世为人,当有浩然之气、坦然之胸、淡然之意、悠然之趣,宠辱不惊。

    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也说:“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就是说,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眼前一样,祭祀神就好像神在跟前一样。孔子说:“我不亲自参加祭祀,就如同不曾祭祀一样。”祭祀祖先要像在祖先面前一样恭敬,求神要像在神面前一样虔诚,这就是所谓“如在”的心,坦荡悠然,宠辱不惊。坦然之胸贵在宽阔。古人云“虚怀若谷”,讲的就是要胸怀宽广。陶铸有句名言“过眼滔滔云共雾,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要以“我”为中心,这是心胸宽广的最重要起点。唯有此,才能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纷纭变化的生活中,保持一种遇事不惊、处事不乱、临危不惧的心态。这正如孔子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然是一种静气,故“宁静致远”;坦然是一种自信,源自“海纳百川”;坦然又是一种力量,凡事能坦然者“智而易胜”。

    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的人生经验,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开卷便觉触目惊心,名利场宦海浮沉,潮起潮落;富贵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雄心万丈地在仕途进取的同时,也要很有情趣地在做出世准备,免得从金字塔一落千丈时万劫不复。官场少有常青树,财富总有用尽时,若练得“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功夫,又怎会有凄凉与悲哀的心境出现呢?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明代人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后收录于陈眉公的《幽窗小记》。全句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说到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淡泊处世的情怀。

    胸怀坦荡,宠辱不惊,不为物喜,不为己悲。这并非消极避世,也非清静无为,而是摆脱名利羁绊的平淡和纯真,是融于自然的旷达和率真,是人生大意境的写照。它不是得而沾沾自喜,失而垂头丧气、心灰意冷的小肚鸡肠;不是麻木不仁、反应迟钝、自欺欺人的无为而治;也不是故作矫情、模仿潇洒的装模作样。宠辱不惊属于面对大苦大难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强者,属于义无反顾的勇者。

    苏轼坦诚直率、潇洒旷达,举手投足之间都可见逸怀浩气。早在出仕之初,他就与其弟相约及早退隐,共享悠游林下之乐。可是事实上他终生都在宦海风波中飘荡浮沉,而且不断地遭到政治打击,转徙贬逐,几无宁日。幸而他练就了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才得以坚持走完充满苦难的人生旅程。苏轼善于苦中作乐,也善于忙里偷闲,即使在公务缠身或旅途劳顿之时也能争取到短暂的悠闲。

    苏轼曾经在去湖州任官的路上写了两首诗。其中第一首写的是在深夜的时候起来观看湖水,只见鱼儿游戏,明月如镜,垂柳倒映在湖面的美景。苏轼不禁感慨:“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说的就是这一生都在患得患失中匆匆度过,却错过了这样的美景。苏轼心中是有遗憾的,却在如此深夜看到如此美景而不禁心生片刻的得意。

    1097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苏轼已在惠州度过了3年,被贬的日子苦不堪言,内心的抑郁、人情的淡泊都在折磨着苏轼。可是有一天他随口吟成一首小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后来传到汴京,当朝者看到苏轼被贬依旧如此快活,不禁愤怒,认为应该给他更大的惩罚。于是朝廷下令把苏轼贬到了海南,那时候的海南要多荒凉就有多荒凉。

    虽然苏轼本性豁达,可是抵不过险恶的客观环境,苏轼也常常为自己身不由己地受制于尘世的纷扰感到痛苦。

    1082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苏轼与友人在山坡上饮酒,酒到酣处,又作诗《临江仙》。苏轼面对浩大的江面不禁心生感慨,可是第二天人们却传说苏轼是由于郁郁不得志,作诗一首以后就驾鹤西去了。官府听闻吓得不行,怕万一看管的犯人死在自己领地无法交代,于是加派人手四处搜寻,却发现苏轼正在床上睡得正香。

    自从1080年苏轼被贬到黄州,已经3年有余。他在这山环水绕的荒僻小城度过的生活相当艰难,不过倒是平静,他还和当地几个普通人做了好朋友,经常一起饮酒作乐。而且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看管他。纵使苏轼生性再豁达乐观,也架不住这么多次的被贬和这么多年的看管,所以后来苏轼还是不禁感慨:“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不仅是苏轼心头的永久之痛,也堪称“千古一叹”。时至今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居于什么地位,请问谁心里没有“长恨此身非我有”的隐痛?然而谁能彻底地“忘却营营”?既然如此,就让我们退而求其次,抓住一切机会,“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唯有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可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记得爱国人士赵朴初在遗书中曾这样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花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先烈的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不正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吗?

    因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真正拥有此修为的人,才不愧为真英雄、真豪杰。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们被金钱和物欲蒙蔽了双眼而忽略了人世间存在的真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足以让人殚精竭虑。人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特定的人或事物上,希望一旦破灭,人必然会产生失落甚至是失志情绪。失落不可怕,它只是一种心理失衡,而失志就不同了,它意味着无可救药、彻底颓废。若要克服这种心理,就必然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了。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就非常困难。大千世界,多彩多姿,无处不在的诱惑,怎能不令人心动,不令人或喜或悲呢?若想与众不同、超凡脱俗,就要做到两点:其一就是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其二,认清自己走过的路,不看重得失与成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孔孟对你说

    行至水穷处,坐观云起时,松涛为友,明月为伴。义之所向,虽九死而不悔;责之所在,尽其力而不疲。所以淡泊坦荡之人,多德高之士,多性情中人,多趣闻逸事。宠辱不惊之人行事,亦常寄情于山水,忘怀于自然,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浓郁芬芳,却可宁静致远,醇香绵长。

    7.不要精彩了物质,荒芜了心灵

    我们身处人类文明日新月异的历史长河,站在社会进步时代大变迁的峰巅浪尖,四季从我们的身边依序走过,我们的心中却是一片模糊,这表明我们对身外世界“四时、山水、风月”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弱。因此,丰衣足食的我们会时常迷惘:我还缺什么?我还要做什么?我想做成什么?我该怎么做?从何做起?人生该向何处进发?这就是:荒芜了心灵,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就是,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注重物质的需要,认为物质是人的最高需求,可只追求物质需求,没有精神的追求相随,人的追求就陷入动物性的弱肉强食的野蛮状态。有的只是狭隘的个性独立意识、哥们义气。有些还是孩子的年轻人归根结底,是在成长中缺少家长心灵上的引导与沟通,渐渐形成了他们自闭、孤傲的性格。

    富士康员工“多连跳”让世人触目惊心。这些年轻人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心灵缺少温情滋润,缺少沟通,从而对生活产生绝望的情绪,最终走向人生的绝路。

    一些“富二代”少年犯,年纪轻轻,风华正茂,可命运注定让他们在高墙内度过他们的青春,让人扼腕叹息。

    苏轼曾经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行进的旅途中遇到艰难险阻就想退缩的人,必定成不了大器。只有敢于挑战,才有可能突破层层阻碍,让一切挫折匍匐在你的脚下,成为你成功路上的踏脚石。

    出身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选择的,但贫困不是抱怨的借口、沉沦的理由。你知道吗?左拉年轻的时候也很穷,为了抵抗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捕捉麻雀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当了仅有的几件衣服,而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便会像过节一样高兴,因为当晚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困磨炼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既然左拉可以做到,我相信我们同样可以!有一颗不甘于平庸的心,才有可能创造出不平凡的生活。左拉不是一降临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会成为伟人,而我们也并非注定会平凡一生。要走什么样的路,就要看你是选择勇敢地扬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还是选择坐在小木筏上随着激不起一点浪花的水漂移。

    过分注重物欲的追求,让我们无法耕耘心田,荒芜了心田,从而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欲壑难填,此身此心都成了物质财富的奴隶,被物欲湮灭了指引人生航向的心灵之灯,这样永远不会有快乐的日子,永远不知道自己还想要什么、该做什么、人生该向何处进发。

    我们读一读下面这则故事吧,也许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禅师的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今天要讲的是关于宇宙的奥秘。可是师父一直闭目养神不说话,弟子们也不敢出声。突然,禅师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目瞪口呆,等了半天,没想到师父问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大弟子说:“我可以用铲子把野草都铲掉。”禅师听完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二弟子说:“我可以放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还是没说话,只是笑了。

    三弟子说:“用石灰把草盖住,杂草就长不出来了!”禅师脸上依旧只是微笑。

    四弟子说:“你们那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斩草要除根,必须把草根都挖出来。”

    这时候禅师说:“你们都讲得很好,明天起,你们自己分这块地,按照自己的方法做,明年我们再看结果。”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这里。他们发现,自己尝试的各种办法都不能根除杂草,但是只有禅师的那块地没有杂草,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马上就可以收割了。他们领悟到,只有在野地里种庄稼才是最好的除去杂草的方法。而此时的禅师已经圆寂了,这是师父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

    禅师为弟子们所上的最后一课非常生动,它告诉我们,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让野地不生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种上庄稼;要让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自己的美德。

    人生追求伊始,我们有着太多对生命的美好设想。但或苦或悲的生存经验却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它有太多的不如人意。于是,在几次所谓的风霜雨雪后,有人便无奈地收起了展开的翼、敛起了扬起的蹄,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清静无欲;在几次碰壁受伤后,便自以为聪明地为心灵的家园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墙篱。于是温吞的水就成了宁静的生活;于是日子就在日复一日中走过;于是身处激情的5月,竟然听不到太阳噼啪爆裂的声响,竟然看不到金黄翻滚的麦浪,竟然闻不到火红榴花的芳香。心灵竟是如此的呆滞、空旷和荒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论语》的理想之道,其实就是指给我们一个合乎自然之道的人生方向,这9个字能做到“修身、齐家”已属不易,能做到“治国、平天下”的人就更少,但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进发,不管能做到什么程度,其过程就是满眼秀色,人生俊美无限,努力把自己的身心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快乐地享受能拥有的那部分福禄,使心田新绿常驻。把心灵之灯擦亮,照亮自己前程,或做一盏人生之灯指引迷途的人走出困境,或以智慧成就财富造福万民,都可步入自然之道,修得人生正果。

    世间如果没有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润,那便只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同样,心灵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滋养,也就只会是一片荒芜!请记住:不要让你的心灵荒芜!

    孔孟对你说

    自然应是平和,清静不是漠然。最美的莲是柔软的。浮躁、卑污该摒弃,怀疑、封闭也不可取。别让自己失去爱的能力,别让快乐幸福远离自己。走出你的小屋,去听听布谷鸟的歌唱,去看看月季花的开放,去感受一下热辣辣的阳光,去沐浴幽寂的月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