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青取于蓝,而胜于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与志并行,齐家立业助天下】

    学海无涯,学习是一个伴随人们一生的过程,没有了学习心,我们就得不到成长,社会就得不到发展,只有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积极进取之心,才能够不断激发我们无尽的才华与能量,才能推动我们走向成功。

    1.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苍天在上,四季轮回不休,万物繁殖生长,苍天还需要说什么话吗?古人抱有深刻的敬天保民的思想,敬畏上苍的力量,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万物生长,四时轮回,上天无需多言。这不光是对自然规律的阐述和总结,儒家同样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儒家教育主张言传身教,正所谓“与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实际的做法感动人、启发人。

    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人世间的很多道理都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如果没有切实的感觉,切实的行动,是很难感知这些道理的真正价值的。换言之,只是简单的书本理论,很难让人留下什么印象,也很难让人感知其真实意义。家长躬身亲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告诉孩子,怎样做是对的,这样才会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孩子对道理的理解贯彻才会更加深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是每个家长都孜孜以求的。在竞争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对孩子的教育越发成为家长们谈论和关心的话题,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各位家长可以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神。虽然现在孩子成长的环境越来越优越,物质生活也更加丰富,但是很多时候的教育结果却事与愿违,这让无数家长苦恼万分。

    教育子女,一定的理论、言谈是必要的,但是教育好他们,仅仅依靠枯燥乏味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握不好,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仅仅言谈理论教育,既抽象又乏味,对于身体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索然无味;言谈理论教育总让人有老生常谈,唠唠叨叨之感,道理还是那么点道理,反复讲来讲去,孩子还可能会生出逆反心理;我们都懂“知难行易”的道理,仅有具体的理论,没有具体的行为表率,理解和贯彻道理是很难的。

    抛弃这些喋喋不休,抽象的理论说教,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我们这里说的“无言”指的是用自己的亲身行动来教育孩子,用自己实际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认识,怎样做才能显得更有修养,怎样做才更能赢得人的尊重。在这些身教之余适当地辅以理论“言传”,教育效果要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

    我们传统的教育正是说教太多,实践太少,很多时候都过分重视言传的重要,忘记了其实无言的身教才是更有效的教育方式。譬如说,如果家长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乱丢垃圾的道理,也许孩子的理解未必深刻,之后的执行也未必有多到位。而如果家长带着孩子过马路时,顺手将路边丢弃的垃圾放到垃圾桶里,用这种“无言”的行动告诉孩子乱丢垃圾的害处,再辅之以必要的说教,这样的“无言”教育要比单纯的言传教育效果好得多。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无言的教育只要留心,并不难做到。

    孔子门下的弟子曾参的“曾子杀猪”就是一个无言教育的典型例子。

    某天,曾子出门去了,而他的妻子恰好也要出去赶集,留在家里的孩子大哭起来,舍不得让母亲离开自己。这时候曾氏就逗孩子说:“别哭,你先在家好好待着,等回来我杀猪给你吃。”在东周时代,人民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猪肉是比较奢侈的享受,孩子见母亲这么说,自然安安静静的,不哭也不闹了。

    曾子先于自己的妻子回家,听了孩子说的话,二话没说,就去猪圈捉小猪,准备给孩子杀了吃肉。曾子妻子过了一会儿从市场上回来,却看到曾子捉住小猪,要给孩子杀了吃肉。妻子大惊道:“我当时只是为了哄孩子,不让他苦恼而已,何必当真呢?”

    曾子严肃地说:“孩子还小,判断分辨事物的能力还不足,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不能哄骗他们了,父母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骗他们,那以后孩子还怎么信任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还有什么信用可言呢?”

    妻子听完曾子的话后,默然称是。于是曾子把猪杀了,给自己的孩子吃。

    曾子在听完孩子的叙述后,二话不说就去给孩子杀猪吃,履行妻子许下的诺言,告诉孩子要以诚信立世,这种直接的亲身行为显然要比抽象的说教实惠得多,也有效得多。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人,但是天资不算太好的曾参最终继承了孔子的事业“卒于鲁也传之”,听到这个故事,大家也能从中参悟到曾参先生的过人之处了吧?

    孔子先生的教育理念之一便是“行甚于言”。孔夫子不是一个书呆子,他一贯主张学习要重视实践,对孩子的教育也重视用“无言”的实践行动来教授理论。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明确地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就算能熟练背诵《诗经》三百诗篇,让他为政,不能处理政务,让他出使外国,也做不到,像这样,就算会背诵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同样的道理,你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孩子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但是孩子做起事来还是茫然无知,一头雾水,既然这样,知道再多的道理,讲授再多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与其如此费尽口舌,还不如用自己实际的“无言”行动来教育孩子正确的为人处世道理,这样无言的教育要比枯燥的理论重复要好得多。

    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十回中,就有这样一段“无言”教育的典型事例:书中的萧云仙在平定了青枫城叛乱后奉命治理城池,他看到当地文化教育落后,便延请当地的沈先生教授孩子读书。“萧云仙备酒饭款待沈先生,说起要请他教书的话,先生应允了。萧云仙又道:只得先生一位,教不来。便将带来驻防的两三千多兵内,拣那些认得字多的兵选了十个,托沈先生每日指授他些书理。开了十个学堂,把百姓家略聪明的孩子都养在学堂里读书,读到两年多,沈先生就教他做些破题、破承、起讲。但凡做得来,萧云仙就和他分庭抗礼,以示优待,这些人也知道读书是体面事了”。

    萧云仙专门跑到学堂去和先生分庭抗礼,让人知道自己这个城市最高管辖者都对教书先生以礼相待,这种行为恰好宣扬了“读书是件体面事,正经事”的道理,这种“无言”的行为要比大肆宣讲读书好的理论有效得多。

    孔孟对你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圣人对待教育多持“身教重于言传”的观点,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这种无言教育显得尤其珍贵,无言教育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最后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其结果,自然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学习是丰盈自己,而非取悦他人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知识阅历,更好地与人交往,以便以后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不管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手艺,什么科目,都是为了丰盈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为了虚荣心,这种学习目的是功利的,是歪曲的,也是不可取的。

    南朝的儒家学者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一文中说得很清楚:“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进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意思是说,古人求学是为了更好地充盈自己,以弥补不足,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学给别人看,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学问。古人学习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推行自己的主张政策来造福社会,现在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求学就和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它的花朵,秋天摘取它的果实,文章讲道,就如同欣赏它们的花朵,造福社会就好比摘取果实。

    颜之推生长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南北朝,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情淡薄,他发出“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的感慨也是难免的。他的看法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有很多求学的人为了自己能有个好看一点的文凭,花很多钱跑到国外去求学,回国后摇身一变成了“海归”人才。而实际上,这些人在国外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根本没学到真本事,这种行为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更何况现在海外有很多是骗人的“野鸡大学”,出了国,没拿到文凭不说,连钱也被骗走了,真正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也!

    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不是为了取悦他人,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虚荣面子,那大可不必浪费精力求得一个所谓好看的文凭。我们不妨看一看那些成功的商人,他们有几个是科班出身?有几个是从书本上,从大学里学到的发财致富之道?更多的都是李嘉诚这类草根出身,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建立自己财富王国的例子。即便是那些成功人士尚且如此,那么我们何必还要为了一个文凭费尽心力呢?

    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不是为有了一丁点的学问后就拿去卖弄,炫耀,向别人显示自己的能耐,赢得暂时的赞誉后马上洋洋自得地翘起尾巴。这类学习者,心浮气躁,空有一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最后学到的也不是真本事。梁山好汉史进最开始学的武艺“都是花棒,只是好看,上阵无用”,如果没有王进的悉心点拨,史进也“赢不得真好汉”,没有真本事。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虽然给人留下了荒淫无道的坏印象,但其实他是个睿智聪慧的帝王,在他统治前期,他亲征西域,还做了很多好事,也算得上励精图治。

    隋炀帝的文学功底很深厚,即便是后世的唐太宗读了他的文章也是佩服不已。但是隋炀帝好大喜功,所学和所做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表面东西,西域各国人来隋都朝贺,他要争天朝面子,所有都城的客店都不要钱,而且树上还要扎彩绸以示国家富足。但是都城很多地方乞丐都没饭吃,西域人对此嗤之以鼻。

    炀帝文学造诣颇深,但是他所写所作都是一些浮华空洞、粉饰太平的文章,只是追求辞藻华美,没有实际的内涵。炀帝以这些作品作为向群臣妃子炫耀夸饰的资本,自然赢得山呼万岁的效果。朝廷的文学侍臣薛道衡当时名重一时,写出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千古名句,他的文学才华令炀帝嫉妒不已。后来炀帝终究寻了他一个过失,将这个隋代最优秀的文学家给杀了,杀他之前还问道:“你还能写出‘暗牖悬处望,空梁落燕泥’那样的名句吗?”

    对比起来,唐代前期的君王却和炀帝形成了鲜明对比。太宗学习实际的治国之道,与民休养生息,对隋代追求的奢靡之风也是尽全力摒除。他的文学作品也许缺乏炀帝那种片面追求的辞藻华美,却洋溢着清刚劲爽的风气,言之有物,恰恰和炀帝的空洞无物形成了鲜明对比。读李世民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青年的勃勃生气,读杨广的诗,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奢靡耀眼的空洞。

    炀帝杨广追求表面学问而败家亡国,李世民却学习实实在在地做学问,最后成为了一代名君,二人结局不同,历史评价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千古之下,历史依然留给人深刻的教训,令人警醒。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荀况在《劝学》一文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君子学习是听于耳,记于心,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哪怕是一些细小的行为都能成为典范。小人的学习是用耳朵听,从嘴里传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又怎能完善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我修养,今人学习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学问;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小人学习是为了哗众取宠,把学问当成家禽类的礼物去讨好他人。因此,没人求教,你就去教导别人,这叫浮躁,问一答二,这叫啰唆,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君子回答要做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是为了取悦别人的人,学到的东西都是华而不实的,就好像韩非子笔下的鞭子,看起来很华美,引人注目,但是实际功用很小,还不如一根朴实无华却非常实用的鞭子。过分地追求这种外在的华美就会忽视其本来用途,学习也是这样,只追求表面的好看,却不注重实际功用,学习是为了卖弄取宠,这绝对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

    当然了,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获得别人的赞誉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面对别人的夸赞和欢呼,我们也一定要保持住清醒的头脑,切不可因为一时的成绩而飘飘然,放弃自己学习实际学问的初衷,却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学问。面对赞扬时心态一定要平和,不能骄傲自满,停住自己学习的脚步。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

    孔孟对你说

    儒家讲求学习实实在在的学问,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为造福社会,治国齐家打下基础。那些拿学问向人炫耀的人,学习目的是不纯洁的,不可取的,也是没有实际功效的。学习是为了充盈自己,而非取悦他人,这一点,无论在什么社会,都是没错的。

    3.“博学”不如“专能”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

    某博士过河,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船夫说不会,博士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那你会历史吗?”

    船夫说不会,博士摇摇头说道:“那你失去了另外一半生命。”

    这时,狂风大作,小船看起来行将倾覆,船夫问博士:“你会游泳吗?”

    博士说不会,船夫面无表情地说道:“那你失去了全部生命。”

    我们读完这个故事,或掩卷沉思,或哑然一笑。其实,在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要想做到什么都会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既然做不到这种“通才”,我们就不妨学学船夫,拥有一技之长,专攻一项科目,有了这般本事,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绝对没有大问题。

    自然,儒家讲求多多学习,以求自己学问的充实,正如《孔子家语·儒行》中所说的“多闻以为富”,见识广博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多读书绝对是没有坏处的,多研究一些科目的学问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儒家同时又提出,书本很多,都去读肯定是读不完的,所以读书也要有自己的目的,选好书,去精读。就好像宋代苏轼所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博学不如专能,选好自己的学习方向,专心研究,深钻进去,这样才易于在一个方面取得成就。如果分不清学习方向,东学一点,西看一句,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要学,最后只能犯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结果只会是“十窍通九窍,一窍不通”。

    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加,与之相应的,我们的学习时间却被压缩的越来越少。那么在这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怎样提高学习效率,以学到更多的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知识,就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坚定自己的学习方向,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往哪方面努力,才能更好地学习,更有效地学到真东西。博学不如专能,广泛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势必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也许这样的学习效果还不如专门学习一项知识,在这一项上深入学习,这才符合社会的需要,也会给自己带来更有利的竞争资本。

    宋代大儒程颐在《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中说“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学习贵在专能,不以“过分”博学为贤明。过分贪求就会犯“贪多嚼不烂”的错误,也肯定学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学的东西。我们接受的教育从小学、初中到最后的大学、研究生,其实就是一个从“博”到“专”的过程,我们从什么都学的阶段到最后学一门细化的专业,学习越多,所学的知识、所学的专业也就越“专能”,这是学习过程逐渐深入的必然性,也是社会需要的必然性。

    拉链是所有衣服都不可缺少的一个配件,看起来很不起眼,大多数人也不会觉得这小小的拉链身上能蕴藏着多少商机。但是就是有这样一个人,专门靠经营拉链生意,成长为世界知名的商人,他就是日本商人吉田忠雄。

    吉田忠雄190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家庭生活很温馨。到了1923年,吉田从高等小学毕业,学习成绩优秀,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不得不中途中断了学业,15岁的吉田早早地步入了社会。

    20世纪30年代,吉田跑到上海发展,当时的中日两国处于战争阶段,吉田到同乡开设的古谷商店工作。到了1934年,商店因为经营不好而破产,吉田从商店里整理出来的一堆损毁的旧拉链里发现商机,借债将这些拉链买下,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就这样,在1934年1月,吉田创办了专门生产拉链的3S公司,当时员工仅有两人,创业资金为350日元,负债2070日元。吉田从收购坏拉链起家,通过自己的打磨再加工,使拉链成为质量好的产品再出售。他在工人中赢得了“拉链医生”的美誉,他自己的公司也因此逐渐打出了一些名气。

    之后的3S拉链因为质量好,很快打入了东京市场,并赢得了“金锤拉链”的称号。吉田公司的拉链借此每年销售量都以三倍的速度增长,3S公司也逐渐摆脱了修理拉链的生产方式,开始生产零部件,制造自己生产的拉链产品。

    到了1936年,吉田还清了所有债务,两年后公司员工增加到了一百多人。原有的工厂已经不足以承受这么多的员工,吉田于是购地85公顷,建造了一家新的工厂,公司正式改名为吉田工业公司。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吉田如愿在新西兰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厂。1961年,吉田公司开始使用铝制材料制造拉链。

    到现在,吉田公司的YKK拉链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品牌,每年营业额达到25亿美元,生产拉链84亿条,其长度相当于190万公里。他的拉链占据了日本国内90%的市场,美国45%的市场和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市场。

    吉田先生的成功90%靠的是专而不博的经营理念,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只经营拉链这一个项目,集中力量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并最后取得成功。我们在学习中又能从吉田先生的故事里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学贵在专而不在博,其实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好比打井,当不知道从哪里挖能挖出水时,东挖一个,西挖一个,最后浅尝辄止,达不到挖井的效果,出不了水,导致前功尽弃。如果确立了挖井方向,着力深挖,才可以最后出水,打井成功。

    不明方向的无的放矢,乱打一气,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可谓得不偿失。学习不也是这样吗?没有目的地乱学一气,既没动力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最后真本事还是没有学到。与其这样做,还不如静下心来,找准方向,集中精力,再为之努力,最后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确立了学习方向,努力去学,做到专能,增加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取胜的砝码,既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和金钱,还会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学习之法。

    列子在他的著作中说过歧路亡羊的故事,羊之所以找不到,是因为歧路太多,没有方向。其实学习也一定要确立好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抓获”自己想要的“羊”。

    孔孟对你说

    “人之学,成于专而毁于杂”,儒家告诉我们,博学不如专能,特别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掌握一技之长是何其重要和关键的事情。如果只多闻强识而不专精,难免会流于庞杂,这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是一定要避免的。

    4.学中求思,思中求辨

    不管身处在哪个时代,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学与思的关系问题,但是人们却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搞不清二者的关系而陷入迷茫。身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学与思的问题上是怎么指导我们的呢?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明确地指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只思考不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自古以来,学与思便是辩证统一的:学习是思考的基础,只有扎实地学习知识,掌握了知识,才能更好地思考,而思考也将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只有在学中求思,思中求辨,才能做到学与思的统一结合,实现自身学习的目的。这样,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提升,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古代所说的“学”字本身是“教”字的简写,我们从中就可以看出学的本来含义,所谓学就是接受老师的教育,领会道理,接受教诲的意思。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授课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本领,师生双方同时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互动交流。思则是思考,沉思的意思,学是对传统知识的继承和掌握,那么思就是对传统知识的总结和创新。可以说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总结和升华。思与学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也是缺一不可的。

    实际上,在我们一生中,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地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儒家认为,生命的本来目的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实现生命本身的丰富性。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基础,是思考的基础,也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吸收。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自然不能求全责备,也达不到圣人所说的学习境界。但是学是思的基础,学习是对传统知识的总结和继承,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不可动摇的。

    若说“学”重在继承的话,那么“思”就是对传统知识的思索、发展,乃至创新。通过一定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和辨别,在学习中求思考,在思考中辨别真假,去伪存真,知识才会因此得到进步提升,社会也会借此提升进步。

    学习中求思考,思考中求辨别,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比比皆是。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正是充分学习吸收了很多学科的学问,加以自己的思考之后,对这些学问加以辩证吸收,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而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很多东欧国家都是沿袭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老路子去走,只是一味地盲目学习照搬,而不懂得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思考,最后造成了工业结构的不合理,上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当,最后只能陷入国民经济崩溃的泥潭不可自拔。而同样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却懂得在学习中思考,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最后走向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在其早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后来总结了本国的革命经验,逐渐摆脱了苏联的控制,摆脱了本本主义的束缚,逐渐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社会特色的革命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和国民党的关系破裂,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给革命力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时候的中共因为缺乏斗争经验,遂吸取了苏联的革命经验,在大城市搞武装暴动,连续发动了南昌、广州和秋收起义,企图攻打国民党重兵把守的省会城市。尽管起义在开始阶段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后来因为势单力薄,缺乏外援,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这个时候的共产党人开始逐渐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在国民党势力强大,共产党相对弱小的情况下,走城市暴动的路线是行不通的。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来到罗霄山脉地区进行整编,他总结革命失败教训经验后认为,中国自身具备和苏联不同的国情,不能走城市革命路线,转而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毛泽东总结经验,写出了关于中国化革命道路的三篇文章,为土地革命的开展指明了道路。这样,全国各地的革命力量都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数年时间革命力量已经遍及南方诸省,共产党控制的红军武装发展壮大到了30万人。

    眼见红军力量日渐壮大,身在南京的蒋介石坐不住了,他先后组织了四次反革命围剿。这四次围剿中,红军势力弱小,武器装备落后,但是因为毛泽东坚持了正确的战术思想,使得蒋军铩羽而归。到了第五次围剿时,这时候的红军中央已经由博古和李德等人掌控了指挥权,他们照搬苏联经验,强迫红军主动出击,还在大城市组织公开暴动,使得红军打仗受挫,大城市的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破坏。

    红军力量遭到了严重打击,最后不得已只能走上了长征的道路。直到指挥权重新回到了毛泽东手里,红军才逐渐摆脱了苏联的遥控,重新步入了正轨。

    不难想象,博古、李德等人只知道学习经验,却不懂思考实际问题,学而不思,生搬硬套,自然会走上错误的道路。而毛泽东等人则在学习经验的同时反思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学而求思,思而求辨,最后能成为革命领导的中坚力量自然也是众望所归的历史必然。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历史上学习思考,吸收思辨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的。儒家关于学习与思考的道理简明而深刻,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只学习不思考,就好比盲目读书的书呆子,书本知识也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只思考不学习,更是不足取的。只有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分辨,为了更好地学习而总结,这样才会使得学习和思考互相促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和知识,人类的力量显得无比渺小,如果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不肯思考,肯定是到不了知识长河的彼岸的,也是没有什么学习效果的。西方诸国的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思考和动手能力,而中国的教育则有些过分强调学生的记背能力,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这样下去的结果肯定是孩子动手能力不足,也不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分辨能力了。这其实也是由于东西方教育体制的不同造成的,西方教育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思辨,而东方教育则不重视这些,国人难形成有创造性的理论和学术,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孔孟对你说

    宋代大儒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在思考中继续学习,思辨,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圣贤的学习道路,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学习途径。唯有此,我们学习才能进步,唯有此,人类社会才会得以进步。

    5.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儒家经典著作《礼记·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后总结为理性知识。当然了,在学习过程中只单纯地总结理性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知识要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发挥知识原本的功用。于是后世的明代儒家王阳明先生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即知识原理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其实并不缺少这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道理:比如,我们小学学会了加减算数,到商店买东西,也就可以自己计算找回多少钱;我们学物理,明白杠杆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完全可以应用;通过学化学,也就知道了洗衣粉可以在大概水温20℃时融化得最彻底……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当然不仅仅是单纯的儒家理论而已,也当然不是高头讲章、高不可攀的玄奥哲学,在当代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孔子弟子子思在《中庸》中说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不妨把这看作是对“格物致知”思想的一种阐述。先哲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重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意思,穷极真理而后应用于实践中,将所学应用于所用,这本身就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学习的原因所在。

    子思先生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自己独立思考,作出思辨,最后得出结论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而孔子和孟子在春秋战国的战乱时期,之所以孜孜以求、周游列国,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儒家学派的治国之道能够得到应用,即自己的理论能应用于实践,最后实现至圣和亚圣心目中“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社会。我们与其说这是一种基于政治目的的周游,毋宁说这正是圣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一种行为,尽管他们的游说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全中国最后也是被推行严刑峻法的秦国所统一,但是他们这种致力于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后来因为推崇儒家知行合一的观点,专门改名为陶行知。陶先生一生致力于国民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要在教上做,做上学,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最后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同时他还主张教育学习要“六大解放”,摆脱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缺陷,发挥学生自身的动手动脑能力。先生形象地在《三代》一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主张要在行动中获取知识,用知识去指导行动,这样才会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陶先生是推行国民教育的典范,他死后引发了广泛的哀思和讨论,毛泽东更是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可以说,这是对陶先生一生推行“知行合一”的一种很好概括。

    青岛海尔集团的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青岛市冰箱总厂。1984年,刚刚毕业的张瑞敏来到这家企业当厂长,当时的国有企业正陷入改革困境之中,青岛冰箱总厂也不例外,工厂亏损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厂内工人人心涣散,张瑞敏借钱发给工人,才让工人们过了一个春节。

    当时的国内家电市场很是红火,老百姓在改革开放后兜里有了钱,很多人都去市场上买家电。张瑞敏分析了当时的市场形势,提出了“高起点”的战略方针,带领企业的领导去德国取经,花高价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的先进生产技术,武装自己的企业。

    有了先进理论指导的海尔如鱼得水,之后他们制造了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并将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到了1987年,在短短三年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电器投标活动中,中国的海尔以其优良的品质战胜了诸多竞争厂商,投标成功。海尔从此打出了国际名气。

    1989年,因为市场经济的不景气,很多家电企业纷纷缩小了生产规模,很多企业都破产了。但是海尔却因为其自身有先进理论技术的武装,以及多年来闯出来的市场,打开了局面,市场上对海尔电器的需求不降反升,海尔的货依然供不应求。先进理论的武装带来的甜头,在此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8年后在德国科隆世界家电博览会上,中国的海尔电器扬眉吐气,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人也可以造出质量优良的电器,摘掉了中国制造质次价廉的帽子,为国人赢得了尊严。

    现在的海尔,在世界上21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而且经营范围已经不光局限在家电领域,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实力。

    有了强大先进理论指导的海尔集团技高一筹,最后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企业品牌,他们做到了“知行合一”,成为了最后的成功者。海尔的例子值得我们仰慕,也绝对值得我们学习和吸取。

    如果只知道读死书,死记硬背地学习理论知识,却不肯应用于实践,这样的人即便是考试能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肯定不会很好,这样的“书呆子”显然不是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成绩不错,但是走向社会后却难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即使是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能幸免,就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没能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人不乏先例,让人在惋惜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的同时也给人以警醒:只有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现代中国推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学生只要学得好,记得牢就能拿高分,取得好成绩,在中学、大学都是如此。但是现在很多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却凭借自己在技术方面的一技之长和动手能力拿到了高薪。对比起来,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要比大学生们强,或许,在将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是中国教育的前进方向吧!

    孔孟对你说

    静思,明辨,笃行,治国齐家平天下,这是儒家的理想,也是他们推行儒学的根本目的。在学习中恪守知行合一,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为自己所用,这才不负自己辛苦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才能让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最后才能充实自我,才能达到自己实践行为的目的,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6.好学者,不耻下问

    孔子是历代推崇的“大成至圣”,博学多才,但即使如此,夫子也依然保持着敏而好学的心。《论语·八佾》中说孔子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当时太庙里的人嘲笑他说:“邹人的孩子(孔子父亲是邹国人)也懂礼仪吗?”孔子回答:“对于每件不明白的事情,都要去问,这恰恰是自己要求知礼的表现。”孔子先生作为先秦圣贤,碰见了自己不明白的事情,都会谦卑地向人请教,即便是遇到了别人的嘲讽也不以为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自然,太庙中嘲笑孔子先生的人,其学问和对礼仪制度的理解等未必比孔子深刻,但是孔子却并没有在意,他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下问为耻辱,为了求得知识,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向别人请教。每一个好学的人,都会持有这样一种谦卑恭敬的态度:自己不会就是不会,不懂就是不懂,不会的就去问,不懂的就去请教,哪怕问的是不如自己的人也无所谓,为了掌握知识,做一次别人的学生也无妨。

    唐代大文豪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得很明白:“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书籍,没有人是生下来就什么知识都会的,既然如此,人后天的学习哪能没有疑惑,哪能没有问题呢?有了疑惑,有了问题,却不肯求教别人,问题终究解决不了,自己最终还是有疑惑的。

    韩愈的《师说》抨击了当时学习中不好的风气,他指出,当时互相请教、互相学习的是那些社会底层的手工业者,但是士大夫之类的弟子却是“哗然而笑之”,不肯向别人求教。韩愈先生所谓的士大夫弟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到了现在,不肯向别人求教的依然大有人在。有的科班出身的人仗着自己的学历高,不肯向劳动人民求教,总是摆出一副凛然不欺的态度,但是这些人的实践经验终究是比较少的,碰到了问题不肯向人民群众求教,最后在工作中总是会走很多弯路,犯很多错误。如果他们肯拿出一点“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工作进展就要顺利得多,自己也会收获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伟大的岷江水利工程都江堰,建造于公元前256年,是著名的水利学家李冰和他的儿子率众建立起来的。今天都江堰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功效,使得从前经常闹灾的成都平原地区变成了水土肥美的“天府之国”,对此李冰父子功不可没。

    修建都江堰之前,岷江经常闹水灾,每到雨季,都会有大量洪水冲毁良田房屋,造成极大的破坏,于是,战国时期蜀郡的太守李冰下决心治理岷江,造福黎民。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了前人治水的经验,并且善于学习,不耻下问,邀请了很多当地的百姓水工,和他们一块实地勘察岷江,并听取了很多当地有经验的治水工人的意见,这些意见都为都江堰的最后修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李冰父子决定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没有发明火药的年代,他们采取烧石法,最后把玉垒山凿穿,并名之曰宝瓶口。宝瓶口分水工程建成后,他又在岷江上游和江心筑了分水堰,用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篓组成了一个狭长形状的小岛,这样就把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两部分,内江分洪,外江则流入成都平原。

    李冰夫子另外修建了溢洪道,长达两百多米,使洪水流入外江,以此来保证内江无灾害。修成后的都江堰发挥了巨大功用,这个工程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变害为利,成为综合了灌溉、航运、泄洪、控流等多重功效的水利工程。这一水利史上的杰作甚至超过了同一时期中国境内建设的郑国渠、灵渠等水利工程,也让当时古埃及文明水利工程和古巴比伦水利工程汗颜。

    两千两百多年来,李冰父子因为其伟大功绩,一直为成都平原人民所景仰。为了纪念他们而建立的二王庙两千多年来一直香火鼎盛,来自民间和官方的祭祀活动频繁。

    李冰父子因为其善于向人民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铸就了中国乃至世界上都非常伟大的水利工程,造福了四川人民,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历史声誉和崇高的历史地位。

    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李冰父子向群众求教的过程,没有这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都江堰工程也只会是镜花水月,终究不会变成现实。没有这种好学者不耻下问的精神,那我们又能收获什么呢?

    中唐时期的文人刘禹锡参与过“王叔文改革”,在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方的荒蛮之地。进士出身的他文字功底了得,在南方秀美的自然山水之中,他主动学习了很多民间歌曲的创作,写下了具有民歌特色的《竹枝词》等不朽诗作,也给自己的作品增添了清刚俊爽的特色,创作了很多优秀诗篇。刘禹锡善于学习,不因为自己是进士出身就鄙夷民间歌曲,而是主动学习,融入大众,吸收他们的长处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成为了“好学者,不耻下问”的典型。

    与刘禹锡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那些作品风格狭窄,不肯主动向民间文学学习的人。南朝时期的宫廷诗人,还有很多以苦吟著称的诗人,他们作诗辞藻不可谓不华美,对仗不可谓不工整,但是就是作品风格狭窄,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描写而在后世饱受诟病。宫廷诗人只是守着宫中器物和宫女的这一小方畛域,不肯越雷池一步,所咏所作之诗都沾染了淫靡的习气,是一种病态的文学形式。而那些苦吟诗人则是为了作诗而作诗,尽管颇有一些精警的句子让后人吟咏,但终究逃不过描述范围狭小的批评。他们就是不肯向人学习,只满足于自己文学畛域的一种典型。

    人生是有限的,学问是无止境的,能够多学一点知识总是没有坏处,“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有的人是用到的时候才会想起学习,但更多的时候,多向别人请教请教,学习学习,多储备一些知识学问,也许未来某个时候这些知识就能用得到。《后赤壁赋》中苏子再次赏游赤壁时无酒,归而谋诸妇,幸好妻子储备了酒,以备不时之需。其实学习知识也是这样,不要非得用到时才临时抱佛脚,平时多留留心,多向别人学习,做个不耻下问的好学者,多一些知识储备,也能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孔孟对你说

    学习没有止境,我们求教的对象也没有年龄、社会地位的限制,只要是能让自己学到东西的人,都是我们应该求教,应该下问的对象。好学者,不耻下问,不管是圣贤,还是凡人,为了求学都要做到这一点,正所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是阐述的这个道理。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儒家经典《尚书·旅獒》中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人要想堆积一座九仞的高山,就得坚持不懈,哪怕只差最后一筐土也不能松懈,如果不能坚持到最后,那么这座山就不算完工,自己从前的辛苦、从前的努力也就都白费了。孔子先生在《论语·子罕》中对这个概念描述得更加清楚:“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句话是鼓励自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像堆山一样持之以恒,并且还要有自觉的精神,这是所有希图有所进取的人所必需的。

    儒家把自我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生命的自我完备和完善,生命不息,学习也就不止。在这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不能缺乏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唯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有所造诣、有所进步。孔子门下的曾参先生不见得有孔子其他弟子那么聪慧,但是最后还是成了孔子学问的传承人,这就源自他持之以恒不放弃的学习过程,勤能补拙,最后自己也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而如果只是无所事事、中途放弃的那类学习者,只会是宰宇那样“朽木不可雕也”的无可救药之徒。

    孔子和孟子两位先生,以天下为己任,到处周游诸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即使到老依然不变自己当初的主张和梦想。孟子在游说失败离开齐国时,充虞在路上问:“夫子的表情好像不高兴啊?”

    孟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大概老天不想让这个天下太平吧,如果想让这个天下太平,当今这个世上,舍我其谁?”

    后世有的人解读此段文字时,以为孟子太过狂妄,其实,这与其说是夫子的一种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倒不如说是夫子矢志不渝地推行自己的主张,即便是暂时遭遇到了挫折,依然不肯放弃,而且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政治自信感。圣贤也是人,在不得志时,偶尔发发牢骚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主要是要学习他们这种不肯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不应该武断片面地加以批评。

    想一下,从前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数学教育的华罗庚先生后来怎么成为一代数学宗师?还有40年孜孜不倦写成了不朽著作《资本论》的马克思,他们都是靠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过人的毅力才取得成功的。

    20世纪初,法国人贝克勒尔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这个发现引发了居里夫人的浓厚兴趣,她看到当时射线力量来源的领域研究在欧洲还是一项空白,于是她决定填补这个盲区,进行研究。

    经过多次申请,最后她所在学校的校长终于批准腾出一间小小的潮湿的房间供居里夫人进行这方面研究。居里夫人在理论上论证了镭这一放射性金属存在的可能,但是她要证明这一存在,就要自己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无疑需要过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

    于是,居里夫妇把一袋又一袋沥青渣子倒进自己作研究的大锅里面加热,反复地用棍子搅来搅去,以期得到他们想要的金属镭。寒来暑往,在这样一个四面通风的小屋里,身为当时最优秀的化学家之一的居里夫妇坚持不懈地用这样简单而乏味的劳动来进行着自己的科学研究,枯燥而又苦楚。

    1000多个日日夜夜,4年多来的坚持,8吨多的沥青矿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里的一点液体,然而最终还是让居里夫妇失望了,这8吨矿渣没有变成最初期望见到的金属镭。

    对于当时的居里夫妇来说,也许4年多来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当他们在回想失败的原因时,忽然想到,也许金属镭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形态吧,他们急忙跑回实验室,发现那些液体中闪耀的夺目的光芒,没错,这就是他们4年努力的结果,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金属镭!

    居里夫妇靠自己4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自己预言存在的新金属镭,也因此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居里夫妇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4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许金属镭这个化学界的新元素就不会那么早被发现了。同样,如果居里夫妇在研究的中途因为吃不起这些苦而放弃了,结果也只能是半途而废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成功也许就差最后那么一点点的坚持和努力。

    居里夫妇用自己的坚忍不拔之志完成了夙愿,他们用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一如既往绝对不肯放弃的努力在学科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多一些努力和坚持才能成功啊!

    在学习过程中,天资禀赋不是最重要的,后天的努力和坚持才是最关键的。苏轼先生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能够成大气候的人,要么有超人的才能,要么有坚忍不拔的志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超世之才”似乎只属于爱因斯坦那样的极少数人,更多的人想要成功,必须学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才能最后走向坦途。

    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即便是天资不足的“驽马”,也能靠自己慢慢的努力与积累达到和“骐骥”一样的成绩。勤能补拙,成功靠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寻。

    孔孟对你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的时候未能成功,真的不是自己运气不好,社会条件不允许,而是自己没有在奋斗过程中多上哪怕那么一点点的坚持和努力。只要付出的汗水够多了,火候够了,成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眼前的局面自然也就拨云见日,焕然一新了。

    8.明白做学问,不知为不知

    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啊!做人要老实,做学问也是如此,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明明不懂还要去装懂的人,是玩心眼儿和小聪明,不是做学问的正确方式,也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孔子说做人要坦荡荡,不能假谦虚,更不能不懂装懂,要本本分分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如果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不要碍于面子说自己不知道,这是假谦虚,倒显得自己虚伪了,如果自己确实不懂的知识就说自己不懂,不能因为觉得不好意思就装懂,到头来害的还是自己。

    不懂装懂的危害是极大的,自己不懂还要装懂,等自己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还是解决不了,吃亏的是自己。教授学生的老师如果犯了这个毛病,在讲课时,讲同类问题,用自己的话敷衍过去,那么学不到东西的是掏钱来学知识的学生。如果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犯不懂装懂的错误,那么工程建设的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建筑质量不合格,这样涉及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弄不好还要赔上几条人命,到最后不懂装懂的设计者还得受罚,为了一点面子,这样的教训真是得不偿失啊!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就不发表议论,这也是孔子老老实实做学问的说法,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不去发表意见建议。可以说,这个观点也是和孔子明白做学问,老实做人的观点是一致的。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央视记者采访他和他在国内大学做报告时,有人连续问了他很多个看似浅显的问题,但是丁先生都老实作答说“不知道”。丁先生能获得诺贝尔奖,其学术研究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但即使到了享誉世界的高度,他依然在学术领域里如履薄冰,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老实对答,这种精神着实让人敬佩。这也是对孔夫子“知之为知之”精神的一种贯彻吧!

    或许是学问做得越好,知道的东西越多,就越是虚怀若谷,越是谦虚退让。做人诚恳老实,做学问也是如此,到了一定境界大抵都是如此。类似丁先生这类大科学家尚且如此老实诚恳地对待学问和学习,那大家还有什么理由把自己不知道的谎称知道,去干这不肯认真学习的事情呢?

    明代著名医学家在写作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过程中,不唯书,不抄袭,对于一些存在异议的药物和自己不是很了解的药物,坚持“不知为不知”的原则,亲自展开实地考察、采集,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李时珍并没有见过白花蛇的形态,为了验证书本里的记载是否准确,他亲自调查研究。他来到了家乡蕲州北边的山区,和捕蛇的人一块进山,实地了解到白花蛇喜欢吃石楠滕的叶子,故而白花蛇喜欢在长有石楠滕的地方生存出没。李时珍亲自对捕蛇人抓获的白花蛇进行研究,发现该蛇头比较大,三角形,而且嘴巴里长有4颗长牙,背上有24个斜方格,长相与形态确实和一般的毒蛇不同。他又了解到,白花蛇只有将它们烘干之后才能当药用,这些实地观察和记载,弥补了一些药物著作的不足,李时珍后来撰写了《白花蛇传》,记载自己的观察结果。

    前人的药物书里记载,可以入药的穿山甲是吃蚂蚁为生的动物,而且长有鳞片,每次想要吃蚂蚁时,就自己浮在水面,张开鳞片,露出身上的鲜肉来吸引蚂蚁,蚂蚁来后,再合上鳞片来吃它们。李时珍为了验证书中描述的正确性,亲自去山区里让猎人捕捉了一只穿山甲,结果从穿山甲的胃里剖出了很多蚂蚁,从而验证了穿山甲确实是以蚂蚁为食的,但是他又发现穿山甲诱惑蚂蚁是通过自己的舌头,而不是书上所说的打开鳞片。经过了实地观察的李时珍得出了穿山甲的生活习性,纠正了从前书中的错误。

    此前的关于药物的著作都注明了金属铅是无毒的东西,李时珍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怀疑。于是他亲自深入出产铅的矿区和其他矿井进行调查,深入矿工中间了解实际情况。最后他得出了铅矿的生成条件,还通过对矿工的身体状况的调查发现,铅其实是有毒的,而且发现了铅中毒后的症状,这些发现纠正了从前书本中关于铅描述的错误。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这部旷世巨作,李时珍在24年的时间里,跑遍了南方各个省市的山区,行程万余里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同时他还参阅了过去的医药学著作八百多种。在写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精益求精,李时珍夙兴夜寐,期间三易其稿,最后终于在他花甲之年,完成了这部明代医药学的巨著,为后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时珍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对诸多特点存疑的药物展开实地的调查和研究,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真相,保证了《本草纲目》一书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李时珍先生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相比之下,现代那些自诩为“专家”的人,明明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到位,不够扎实,还要在公开场合夸夸其谈,混淆视听,以讲学授业的方式来敛财,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种人,在当代学术气氛日渐萧条浮躁的背景下绝对不是少数,他们抛却了圣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教诲,转而装出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但是不管他们在当时是多么的受欢迎受追捧,终究也抵抗不了时间的检验和大众的质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们迟早会露出马脚,大众也迟早能看出真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圣贤,孰能全知?圣贤的学问尚且是一点一点积累学习来的,在学习过程中也没必要装出一副“百事通”的样子。要敢于承认自己“不知道”,敢于说“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别藏着掖着,承认自己不知道,这需要勇气,但是,这也会带给自己无形的学习动力和无穷的能量。

    孔孟对你说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做人要老实,做学问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学问,才能求得真进步,才能学到真本事,才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有所建树,才能让自己收获得更多。

    9.信权威,不如信自己

    《孟子·尽心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迷信权威,启发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不能拘泥于书本上所讲,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要对书本上表述不正确的知识和理论进行纠正,换上自己研究的理论和观点。

    有人也许会问了:“如果是这样,书本的权威性还在吗?”甚至有人会问:“我们还需要看书来学习知识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们也都是通过对前代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才发展出自己的学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去学习,去读书,对书本中的问题和观点结合自己的所想和所学,思考,思辨,如果书本中的观点存在纰漏,则要大胆怀疑,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求对其观点的纠正。

    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摒弃的态度是,不要把学习的书本、老师的所说所讲都当成“圣旨”一样去遵循,这样的话,学生就成了填鸭的对象,脑子里被倒进去的都是书本的原话和老师的所说所讲。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没有自己一丝一毫的思考和怀疑,没有这种思想,那么学生就很难完成对知识的总结、认同乃至后来的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只是陈陈相因的理论和观点,丝毫没有生气,也丝毫没有进步,这样下去,还谈什么创造?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似乎圣贤就是全能的,就是没有错误的了。实际上,即使作为孔夫子这种圣贤级别的人物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曾经被困于一地,七天没吃没喝,后来他的徒弟颜回好不容易搞了点粟米给他煮粥充饥,在煮粥过程中,恰巧有墙灰掉进了锅里,颜回赶忙把这不干净的粥捞出来吃了。颜回的行为恰好被孔子看到了,孔子以为是颜回偷吃他的粥,就把他狠狠教训了一下,结果颜回道清了事情原委,孔子方才知道冤枉了自己的徒弟,懊恼不已。

    孔子这类先哲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那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就更应该“不唯上”了。要学会抱一种审慎求证、怀疑的态度来读书学习,学会独立地思考和引证,求得真理,不信书,不唯上。

    大陆漂移说是现代人类广泛接受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但是这个理论的提出和最终确认却经历了一个很曲折的过程。

    早在17世纪早期,就已经有英国科学家发现,南美洲和非洲的大陆轮廓好像能吻合到一块,但是并没有证据来证明世界上的几块大陆位置曾发生过变化。到了1910年,当时年轻的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先生在病床上躺着时,也偶然发现了这一情况,他开始大胆地推测,世界上的几块大陆原本是经过了一定力量作用下的分裂、漂移才到了今天这个样子的。

    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他先后对世界各地的冰川进行了研究,又实地考察了世界各地的化石分布情况,同时也考察了一些不同大陆生存的同类植物的情况,这些都为他的理论提供了较多的证据。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魏格纳于5年后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海陆的起源》一书,书中他阐述了世界各地的大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经过地质变化,在内力的作用下,最后分开,结合,形成今天这个状况的理论。魏格纳这个理论一出现,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地理理论,而他的这一观点招来的反对声远远大于支持声,魏格纳陷入了空前的压力之中。

    但是当时因为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的局限,魏格纳还不能为大陆漂移说给出一个最为合理的解释,反对他理论的人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反驳意见,魏格纳的理论马上招致了传统学派的嘲笑和攻击。

    倔强的魏格纳不甘心就此结束,他深入世界各地考察,以寻求更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到1930年,第三次奔赴格陵兰岛地区的魏格纳不幸遇险身亡,年近50岁。他的著作也被束之高阁,成为大家口中的笑话和谈资。

    魏格纳去世30年后,人们终于开始承认魏格纳观点的正确性,大陆漂移说席卷全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当初被人嘲笑和讽刺的气象学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这种求得真理,冲破权威的枷锁的事情屡有发生。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星空,得出了很多从前没有过的发现,这些发现为此前哥白尼等人的“日心说”进行了佐证。伽利略的发现冲击了传统教会坚持的“真理”——托勒密的“日心说”。伽利略因此遭到了教会的迫害,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后世的伽利略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也受到了后人无限的景仰和怀念。

    对比起来,比伽利略结局更惨的是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家,曾在巴黎学习过解剖学,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发现,塞尔维特提出了人体内的血液由右心房经过肺动脉分支血管,最后流入左心房的正确见解。塞尔维特的观点和当时流行的盖伦的观点相悖,之后,他还秘密出版了《基督教的复兴》一书,首先提出了肺循环的观点。他的发现引发了教会的巨大恐慌,宗教裁判所对他进行了逮捕,并最终在日内瓦将他残忍地处以火刑。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将肺循环命名为“塞尔维特循环”。

    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大量的科学发现越发冲击着教会的腐朽统治。像塞尔维特和伽利略这样的先行者,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独立思考,得出伟大的科学发现。尽管他们的结局很悲惨,但是我们不能抹杀他们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他们为人类社会进步作过的贡献。

    思考成就未来,思考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一大动力。在生活中、学习中,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有更多的启发,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才能逐渐摆脱权威和书本的束缚,开拓自己的理论。不会动脑,不善于动脑的人,很难得出自己的结论,只能做盛水的盆,放进去多少水,还是多少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也逐渐蒸发减少,期望这种人能进步,简直是痴人说梦。人类社会若是全仰仗这种人来进行科研,社会改造,那距离人类消亡就不会很远了。

    孔孟对你说

    不信权威,不唯上,自己独立思考,相信自己,构建自己独立的学问和观点,不要把书本和权威的话当成不可打破的原则,去遵循执行,多动脑筋,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思考方能成就未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