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准噶尔2:乱世英豪-单骑擒马忠(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他若设下埋伏,挖下陷阱咋办?三国故事里不是常用这计么?”学策审慎地提醒道。

    “不用担心,没见动土的情形,我仔细观察过了。”

    “能成吗?二哥,那太冒险了吧。”

    “怕冒险,就不敢指望成功。辛弃疾能于万马军中活捉叛徒张安国,咱后人凭啥不能活捉叛国贼马忠?!”

    “既然二哥决心已定,学策去。”

    “嗳,我叫你来商量,不是让你去。我去。”学功拍拍学策肩头当仁不让。

    “那咋行?你是主帅。三军不可缺帅呀!还是让为弟去。”

    “别争,兄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兵战中,常有置绝地而后生的奇迹。眼下不是让与不让的事,为兄的一定要去。我去后,若中埋伏,命该当绝。你主帅事,无论如何要突围出去。把敌人引走,保住家小;若无埋伏,必定成功。你接应就是。”学功毋容置疑地安排了后事,便去准备。

    徐学功用牛皮甲把马身护理起来,把马蹄也包扎停当,然后戴盔披甲,佩剑持枪,只待夜幕降临,便可跃上千里马,瞅准马忠帅帐,一马冲刺过去。

    那马忠先是怯阵,后是放胆。他见徐学功冲突几次,都被强弓硬弩堵了回去,多少有点自鸣得意,认为此法是制敌取胜的绝招,尤其对付强将,可谓扬长避短,恰到好处。于是他放心大胆地该睡则睡,想乐就乐。时光才入二更,他便搂上随军美姬尽情欢娱起来。

    四更初,徐学功悄然冲向马忠帅帐。马蹄没发出习惯的蹦嗒声。那些守卫前沿阵地的将士,已被瞌睡折磨得眼涩耳聋,哪能察觉轻微的响动?当他们发觉情势不妙时,已为时太晚。

    学功凭其神力,用钢枪将大帐猛挑了半边去。乘势一个镫里藏身,燕子掠水似的,把只穿内衣的马忠臂腕顺势抓在手中,惊得马忠连喊都来不及。学功一跃身,伏在马背上,飞往自己营中。

    学策早在那里接应。

    时令已是九月初,夜间捎带寒意的下山风,把惊傻的马忠当下激醒。原来他根本不在甜蜜的梦中,他已做了徐学功的俘虏,整个身体半悬半拖在学功手中。那只被拖的右臂酸痛难忍。

    徐学功将马忠扔在营房门口,用枪尖指着其咽喉说:“马忠,叫你死个明白!是你逼人太甚,徐某不敢不与你较劲。不较劲,何以保家卫民?而今,即使你不来清剿,徐某也会找你算账。因为你不再是义军将领,你是民族败类,是阿古柏侵略者的走狗,是中华民族不共戴天的敌人!你死有余辜。你明白吗?没想到吧?你也有今日!”

    马忠哆嗦着说:

    “走狗、敌人,我明白,但万万没想到,你竟敢单骑闯我大营。更没想到你果然是正人君子。”马忠情不自禁地接上说:“哎呀呀!那么美的一朵鲜花,你居然不采!徐学功,你是不是真男人?啊!”

    经马忠开心无忌地这么一坦白,学功明白了兰儿为何自杀的另一个原因。

    学功怒气冲天地说:

    “马忠,无耻透顶的走狗!住口!死到临头,你还有心说这些?”

    “你要替她报仇?来吧,杀呀。”马忠那副死驴不怕狼啃的情态,真叫围观者大出意外。

    徐学功气得青筋暴跳,抖了下枪尖,说:

    “你以为我不敢杀你?!”

    “当然不是。咳!话说回来,徐头领,你若大人大量,果真放了我马忠,马忠我立马就撤,三城归你。我走吐鲁番,江山各一半,永不进犯。其实,依你的实力和能耐,完全可以像妥明那样称王称霸。如今还来得及。你我各自做个土皇上,有啥不好?请你考虑考虑。”

    “马忠你错了。徐某起兵,完全是为保家卫民,绝无拥兵自重称王称霸非分之想。你既做了叛国贼,没啥考虑的!”

    “徐无敌,你我本无仇怨,只是各为其主。我原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可以不做叛国贼呀!”马忠鼠眼几眨,紧接上哭着乞求说:“咱可联手反阿古柏嘛。”

    徐学策一听急了,大声吼叫:

    “二哥,信不得他,反复无常。杀了他,为民除祸。二哥!”

    举火把围观的民勇一再响应说:

    “对,信不得他。阿古柏走狗,杀了他!对,信不得他。杀了他!”

    徐学功忽然想起了什么,令人不解地说:“不能杀。”

    马忠听了气缓心活,有了生还的盼头。

    众人听了疑惑不解,先是专注地瞅着学功,一个个摇头不语;后是不满意,面面相觑;再后窃窃私语,无顾无忌。有人竟抗声道:“不能放,信不得他!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兰儿姑娘,也该报这个仇。谁不杀他,谁是冤大头,是傻货!”

    徐学功不愿在此耽搁,厉声说:“举火把,出战!”然后将马忠仍半拖半悬地提在手中。

    此刻,马忠大营已把“听说大帅伯克遭擒”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众将闻讯赶来查询,经美姬证实,果然当真。这咋办?!群匪无首,一时天塌地陷,混乱不堪。有的准备抢回马帅,有的打算乘机撤离,以保存实力。其结果,没有了统一意志,失去了昂扬的士气;没有了统一的指挥,失去了绝对的优势。

    马忠部下正在踌躇不决的当儿,徐学功部鼓噪而来。

    在众多火把的照耀下,徐学功手拖马忠,绕场炫耀其胜。骁将成群,护拥于后,好生威武。

    马忠大营将士看得清清楚楚,欲抢不成,欲罢不能。士气顿时大挫,军心由此不停地波动;而徐学功部则士气火爆,众志成城,毫无被困感觉,却具显威夺势之震慑。

    突然,鼓声大作。徐学功部弓箭手执盾牌在前,齐刷刷展开了进攻。马队从两翼冲杀,无数爆竹抛入敌营,立时爆竹声和厮杀声惊天动地。

    马忠部乱得不可收拾。撤的撤,逃的逃,各谋求生之路。

    忽然,马忠的两员骁将向徐学功扑来。徐学功挺枪招架的工夫,马忠被丢在草地上。另一敌将赶来,拽住了马忠。马忠被方才的惊吓和拖累搞垮了体魄,哪有趁拽一跃上马的精力。正在苦于无法上马的当儿,又飞来一将,帮拽马忠上马。

    惊魂未定的马忠刚跨上战马,还来不及提缰策马,更顾不上悲尽喜来,便被徐学策赶上,一矛戳中了屁股;不待马忠痛叫出声,延子兴纵马飞至,一枪将马忠穿了个透心红。

    主帅一死,将无斗志,兵无决心,一经冲杀,溃不成军。

    徐学功部空前振奋,一直追杀到天明。

    担当搜索民团家眷的阿古柏匪军,惊悉主帅已亡,吓得面黄身抖,只嫌爹娘生的腿儿短,又恨出世不曾练好铁脚功。一股股连滚带爬,一批批尿流屁响,败得稀里哗啦。

    这真是置绝地而后生!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一夜单骑劫敌营,竟把死牌换新生。解困退敌靠智勇,化弱为强扭乾坤。

    这是徐学功部同治十年(1871年)九月四日的壮举。

    徐学功部乘胜掩杀,直杀到乌桓三座城池之下。

    其时,若有各民团前来助战,那整个乌鲁木齐三城何愁拿它不下!阿古柏残余势力何愁驱除不了它!可惜各民团因马忠败得突然,不可能及时得到信息;即使得到信息,各有自己的小算盘,犹犹豫豫,甚至拖而不决,要做到为共同目标而雷厉风行,也难。再则,清军残余龟缩在巴里坤一隅,在各民团拼杀的羽翼下,只愁自身难保,压根儿不敢有夺回乌桓的雄心壮志,致使坐失良机。

    徐学功部虽骁勇善战,但毕竟只有千余部众,野战尚可;若既要保家护民,又要夺城守城,实属力不从心。即使如此,学功也不甘心放弃这一绝好的机会。他趁热打铁,再攻满城。

    非常可喜的是乌鲁木齐一带的回民百姓,他们省吃俭用,纷纷前来支援,有的送粮,有的供草,甚至加入到攻城的战斗行列。

    这是妥明统治时期从不曾有过的喜人局面。因为广大回民经过反复比较,切身感受到徐学功是好样的!他一向尊重回教,从不允许部下滥杀无辜;他是非分明,恩怨分明,从不在回民百姓身上报仇恨、泄怨愤;何况反击阿古柏侵略直接关系到回民的切身利益,谁不希望生活在合家欢乐的太平年代?更何况,阿古柏两次入侵乌桓,疯杀包括大批回民百姓的惨象尚历历在目。

    为此,乌桓广大回民以全新的面貌竞相欢迎徐学功、拥戴徐学功,给徐学功的大义大勇以毫无保留的支持和赞同。

    这种极其宝贵的支持和赞同,是徐学功原本不敢奢求不曾料到的。至于民团其他成员,更是惊讶得不知所以。

    此时此刻,徐学功公而忘私不计前嫌的大义大度方赢得有力的回报和验证。如此丰厚的回报,令广大汉民瞠目结舌,证明徐学功以往所说所为是非常正确的。

    徐学功在乌鲁木齐一带广大回民慷慨解囊的大力支援下,攻城士气更盛。

    赵兴体前来参战,中途受阻。延孝先闻信为时太晚。

    马明瞒过马蕙,亲率一支人马前来支援。

    巩宁城岌岌可危,指日可破。其他二城处在惶恐之中,只要满城被克,二城便唾手可得。

    不叙学功得势攻城,且说阿古柏得知马忠死讯大为震惊,当即封马仁得为乌鲁木齐伯克,并派长子统兵一万,再度火速赴乌鲁木齐救援。

    巩宁城即将攻陷之时,阿古柏的次子胡克率三千轻骑,作为先头救援部队,风驰电掣般冲到城下。驰骋拼杀的延子兴不幸中弹身亡。

    一瞬间,徐学功部腹背受敌,寡不敌众,不得不退入南山。

    马仁得狗仗人势,为父报仇,乘胜追击。

    徐学功怕家眷再度受牵连,仍旧留吕六爷、董爷、薛爷看家护眷,自率八百轻骑进入昌吉南山,穿越呼图壁南山,经绥来南山,奔至沙山子,再度落脚马桥城。

    阿古柏侵略军再度施行残酷的报复。一是成批屠杀被俘军民,杀鸡给猴看;二是尽兴抢掠,满载金银珠宝一千多车,运往阿古柏的库尔勒行宫;三是不论何种民族,将十四岁以上的青壮年抓入壮丁队伍,多达几千,押往喀什噶尔。男的做苦役,当奴隶;女的做奴婢,长相标致的充没后宫(阿古柏后宫已有各族年轻美女六百多人),有的甚至被卖往国外。其中有两批男女被马明马蕙侦知,在途中截获得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