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懂得变通:多兜圈子,少碰钉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数。如不能随时势变化,随人情变通,一定会碰到本可避开的钉子,遭遇无谓的挫折,最后走进失败的死胡同。懂得变通的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事半功倍。

    做人要真诚,处世要变通

    在现实生活中,真诚做人非常重要。古人云:“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摧、金石可贯。”即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上司真诚,可以赢得欣赏和提拔;对同事真诚,可以获取信任和配合;对家人真诚,可以享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然而现代人多以金钱为重,利益第一。有的人干脆抛弃了真诚,为了私利不择手段。有的人虽然保留一份真诚,却将之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轻易示人。于是我们觉得真诚的人越来越少,虚伪的人越来越多。其实,人与人之间应当以诚相待,你能以诚待人,别人就同样会以诚待你。一个不能够真诚待人的人,绝不可能得到真诚的回报、真诚的友谊,也无法获得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与感动。

    做人真诚没错是一个前提,但处世不能一根筋,该变通的时候要变通。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瓶子平放,里面放进几只蜜蜂,瓶口敞开,瓶底向着有光的一方。由于习性,蜜蜂总是向着有光亮处飞动,于是不断撞在瓶底上。逐渐的,它们明白,自己永远都飞不出这个瓶子,就不再做任何努力,只是停在瓶子里,一动不动。

    在一个同样状态的瓶子里放入几只苍蝇,苍蝇们并不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飞,而是胡乱撞,它们会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刻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方碰壁,但最终会顺着瓶口飞出。结果,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苍蝇们及时变通,避免了像蜜蜂那样始终被困在瓶中。

    蜜蜂始终朝着有光的地方飞,是出于自己的本性,可以说是最真诚的了。可它们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这样“真诚”,这就只能说是迂了。相比之下,苍蝇懂得变通,没有一条道走到黑,尝试了不同的路径,虽然过程曲折了点,但结果还是逃离束缚而得到自由了。

    这个试验很好地说明了人生应具备的两种态度——真诚与变通。人生当中适时变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保留真诚。动物尚且知道变通,做人更须如此。特别是在复杂的人情世故当中,一定要学会为最后的真诚而适时变通,更好且更顺利地达成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只有真诚不懂变通,容易吃亏,最终一事无成。世事不会一帆风顺,成功之路也不会一马平川;欲成的事业越大,遇到的困难就越大。遇到巨大的障碍,可以越过,也可以绕过,不一定非得搬除。就算搬得动,碰了个头破血流也得不偿失。当变通时一定要变通,曲线也可以救国。能花最小的力气办最大的事,也算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不过,失去了真诚的变通,就会失去方向,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真诚是我们奋斗目标的一把保护伞,时刻维持着理想的底线。有真诚在,才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失去了真诚的校准,变通就是盲目的、无效的。当你发现最终的收获与最初的梦想有很大差别时,心头又会是什么滋味,难道不会为了达成这个变形的理想所舍弃的一切而感到懊悔?变通要在真诚的原则下变通,否则,越过了真诚的边界,恐怕就会失去梦想成真的幸福。

    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当你面对着真诚与变通的选择时,你应该想到这样的选择是否为了最后的真诚。兼顾真诚与变通是人生的一大学问,它会使人的一生改变许多。单纯的真诚与单纯的变通都不尽完美,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帮助我们得到最后的成功。

    遇事不钻牛角尖

    人们常用“钻牛角尖”来形容遇事思维僵化、办事不知变通的人,这种人从不考虑事情的各个方面及事物的多样性,只认定一个想法,一条道走到黑。

    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性格比较固执、偏激,看问题片面。喜欢揪住事物的细枝末节不放,颇有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千万不要和这种人辩论,他们往往会抓住你的小辫子不放,即使知道自己的意见站不住脚,但为了那张脸皮,也要无理狡三分。他们的犟牛脾气一上来,还真没人能管得了,谁管跟谁急。明明是为他们好而劝说、批评、告诫,在他们眼里都是对其尊严的无情践踏。这样的人最终只能是自己走进死胡同,陷入绝境,就像下面说到的章鱼一样。

    一只章鱼的体重据说可以达到90磅,也就是将近32公斤。它体重很大,身体却非常柔软,而且由于没有脊椎,它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它想去的地方,甚至可以缩成细长的形状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章鱼捕食的时候,先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躲起来,等到鱼虾游近后,就咬破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顿。这个特性使得它几乎是海洋里最难对付的生物之一。但是,渔民们有办法制伏它。针对章鱼的习性,他们把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多么小、多么窄。随后,渔民只需轻轻将瓶子提起,就将这个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捉到手了。

    在海洋里称王称霸的章鱼,却因这种爱钻牛角尖的习性成了瓶子里的囚徒。

    类似章鱼这样,凡事认死理的人不仅给家人或同事带来麻烦,也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不妨改变自己,做一个容易被大家喜欢的人,学着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注意不要为了表现得与众不同而故意与人针锋相对,别人说东你偏说西,别人说南你偏说北。另外,你还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你看见一个熟人走过来,向他挥手打招呼,他却低着头走过去了,都没抬头看你一眼。这时,爱钻牛角尖的人就开始胡思乱想了:是不是讨厌我,看不起我呢?是不是不喜欢跟我做朋友呢?……。如果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可能就不会这么看了:也许他边走边思考问题,没注意到我;或是视力不好,压根就没看清是我;还可能是遇上什么烦恼了,正苦恼呢,谁都没看见;要不就是我站的地方人太多了,他的视线被挡,没认出我来。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天地豁然开朗,原本纠缠不清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办事认真是好的,但钻牛角尖就过犹不及了。你会发现,你越钻得深,周围的人越少,人际之门已经被你自己堵死,只能自己孤守着针尖大的地盘,躲进自己营造的微型堡垒,谁想救你都像攻城拔寨一样费劲,最后,弹尽粮绝也就只能是你唯一的下场。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做一个不较真的人吧,赵朴初先生的《宽心谣》说得好: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多动脑子,少使性子

    年轻人闯荡职场,只凭一股热情,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激情有余,智慧却不足。有些人说话办事不动脑子,想到什么就做、就说,从不深思后果,最后吃了暗亏都不知道。职场是一个角“智”的战场,头脑就是你的武器,放弃了它就等于放弃了胜利。年少无知,能帮你开脱一时,但无法保你一世,不动脑子的人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安安在一家广告公司给一个老员工做实习助手,地位比较低,无论谁都可以招呼她帮忙,她也不好推辞。开始她还能按时完成任务,可后来手上的任务越堆越多,连本职工作都无法完成了,弄得带她的老员工很不高兴。没过几天,部门又来了个新人,能力很差,他的工作量就被派给其他人。一时间大家怨声载道,结果又把更多的活转给安安。一个星期之后,安安实在无法承受,就去跟主管谈。主管建议她将意见反映给高层,那样效果比较直接,更有说服力。安安真的去找总经理投诉了几次,很快,那人被辞退了。过了一个月安安才知道他是某高层领导的亲戚,主管其实也受不了那人,但又不想得罪他背后的人,于是就把这得罪人的差事转给了安安。实习期满,主管跟安安谈话,说她做事效率低,和其他同事也不能很好地相处,不能转为正式员工。面对这样的结局,安安真是有苦说不出。

    这件事安安就办得很不聪明。安安虽然看起来辛辛苦苦,但没有好好动脑子研究职场里的那些规则,最后没被录用,也只能说是遗憾了。

    说完了怎么动脑子,得再看看怎么把握性子。受得了委屈,耐得住性子,你才会有所作为。

    小薇应聘的职位是主管秘书,实际上就是前台。每天,小薇要负责接听电话、申报各部门的报销单、接待外来访客,甚至连给各办公室端茶倒水之类的事情也逃不了。不过,即便是这样,小薇也从来没有辞职的念头。她知道,很多成功人士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从底层做起,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努力就会得到认可。

    在煎熬中,小薇终于度过了试用期。不久之后,主管调职,小薇成了公司唯一的助理,一下子变得更加忙碌,但是她并没有抱怨喊累,而是利用自己前台的身份更多地接触公司各个部门的业务,学习公司业务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公司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让她学会了更多的处世之道。

    一次,小薇陪老板到外地去参加行业重要会议。会后,老板带着小薇一起回酒店,在车上,他随口问了一下小薇对会议议题的看法,原是想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神经,没想到,小薇语出惊人,从多角度分析了当前的市场形势,并且结合公司的优势给出了一个相当出色的解决方案。老板很吃惊,又详细询问了小薇日常工作的一些细节,感到自己埋没了一个人才。于是,回公司后,老板把小薇从行政部调到了市场部,让她负责市场拓展的方案。

    职场上,新人承受点辛苦和委屈几乎是免不了的事情,关键要看得清形势,懂得用脑子分析,完善自身。社会这个大舞台不比家里,闹个情绪、撒个娇就会有人让着你,一味耍小性子只会惹恼身边的人,聪明的话还是赶紧收敛一些,别等到别人开始算计你才后悔莫及。脑子转得快些,不然就算在社会摸爬滚打两三年,也还是“小白人”一个。

    性子人人都有,就看你如何驾驭。能用头脑指挥性子的人,性子就像良师益友一样对你的人生和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做不到,稍不顺心就任由性子指挥头脑的人一辈子也尝不到成功的滋味。因为没人喜欢和只知耍性子的人共处,机遇和成功也不会垂青这样的人。我们都应该学着做一个动脑子、不任性的人。

    做事要有弹性

    孔子曾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好,也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不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得合理恰当,就可以了。这里,孔子是教我们以一种弹性的方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弹性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能够做到机动灵活。首先,不坚持原则,就会犯大错误。比如,商人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只要能赚钱,可以卖出任何商品,但不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因为劣质产品害人害己,违背经商之道。这就是原则。其次,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机动灵活,生搬硬套,就会失去机会。商人可以随行就市,采取打折促销、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辅助销售,照样也可以获得高利润。一成不变只能坐以待毙,这就是弹性。经商如此,为人处世也不例外。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在漠北担任西域都尉达30多年,威慑西域诸国。在他任期内,西域各族相安无事,汉朝西北部边疆及西域地区维持和平数十年。

    班超年老时,就上书朝廷要求告老还乡。皇帝念其劳苦功高,便批准了他的请求,让任尚接替他的职务。任尚赴西域上任之前,去拜访班超,讨教管理西域的经验。班超了解任尚做事经常一板一眼的,很少变通,于是对他说:“水至清则无鱼,同样,西域各国民族尚未开化,对他们不能太认真,也不能太严厉、太挑剔。要有弹性,大事化小、繁事化简才行,否则容易激起民变。”任尚听了,虽口头上表示赞成,内心却不以为然。“我本以为班超本事了得,对付西域各国肯定有许多高招,没想到只是些装糊涂、和稀泥的办法,真令我失望。”任尚到任后,把班超的教诲当做耳旁风,对西域各国普遍实行严刑峻法,一意孤行。结果没过多久,西域人便起兵闹事,该地就此失去了和平,又陷于激烈的战争状态。

    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是一成不变的,该灵活处理就要灵活处理,但中国人往往碍于“面子”无法做到挥洒自如。有些人为了面子,可以舍弃自己生命,还要振臂高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像人一辈子就是为了脸面而活。

    从前,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浪翻滚。河上有一座独木桥,仅用一根圆木搭成。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被河水吞没了。

    这个故事寓意很深刻,这正是“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的道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两只羊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两败俱伤。这种时候,不妨弹性处理,自己退让一步,让对方先行。这在表面看来是自己吃亏,但实际上,既成全了他人,也保全了自己。如果生存都受到威胁,要面子又有何用?

    做人做事学会有弹性,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人的一生就如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须根据地势、地貌,顺势而行。在这条河里行船也得顺着水势,不要逆水行船,否则会招致船破人亡的下场。

    遇到敏感话题绕开走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话题,人们在茶余饭后喜欢聊聊天,借以消遣。在办公室里,工作间歇,同事几个也喜欢凑在一起闲扯几句以排遣压力。闲聊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方式。对某个话题的相同看法可以迅速拉近你和他人之间的距离,这对于搞好同单位或者同办公室同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谈论什么话题需要仔细斟酌,尤其在办公室里,不是任何话题都适合拿来八卦的。有些敏感话题切忌胡乱提起,即使你是无心之语,也难免被有心之人利用;如果有人喜欢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敏感话题,你也要注意,最好离远一点,如果你贸贸然闯进去,可能就不是以冷场收场那么简单了。

    薪水问题就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公司,即使是同职位,工资也可能有不小的差别,这也是老板常用的管理手段。因此,每个人薪水都不公开数额,并且互相之间保密,这是办公室潜规则之一。要是哪天不小心在闲聊中得知待遇不平等,一定会引发内部矛盾,这是每个老板都不希望看到的。薪水问题千万不能提起,对“包打听”之类的人要格外防备。

    千万别聊私人问题,也别议论公司里的是非短长。不说并不代表你不真诚,真诚是要分人和分事的,从来就没有不分原则的真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必须有谱。

    一般来说,闲聊话题可以围绕新闻热点、影视作品等,避开敏感问题,大家就放得开而且放心了。

    小芬办公室里多是女性,闲暇时,她常想跟她们聊聊天,但无奈总是聊不到一起,结果只能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现在,她的工作能力是锻炼上去了,可跟同事间的距离更远了,同事们还对她有些不满,说她为人高傲不合群。也许因为这些,虽然小芬业务能力第一,但总也得不到公司的提升。

    她和几个好姐妹一商量,大家让她上网找找热门新闻,尤其是影视和娱乐节目,女人没有不喜欢看的。小芬于是照做,没事就上网看看相关内容。而且她乘班车上班,就趁坐班车的机会拉近同事间关系。小芬以前是一个人坐在一边,自己听MP3打发乘车时间,现在则常留意周围同事们谈论的话题,然后找机会插进去。一次,几个跟小芬年龄相近的同事都在聊“超级女声”的事,她就插嘴进去了,说是在班车上听她们聊“超级女声”,自己看了也觉得非常有趣,还发表了一点评价,这样小芬跟她们的关系就拉近了。跟同事们聊多了,互相间的防备心就少了,关系也就近了,现在工作上无论交接还是帮忙,小芬与同事都不再生硬,而是有说有笑,效率比之前一个人苦干提高了不少,更主要的是有了好心情。

    话题找得好,就能使人际关系融洽,彼此心情就舒畅,这不但有利于做好工作,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倘若关系不和,甚至紧张,生活和工作就都没滋没味了。在别人谈论敏感话题时,谨遵“沉默是金”的法则;大家讨论热点新闻时,则不妨多多参与、交流感情。

    说话办事掌握好分寸,给自己留条退路

    一句话,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一件事,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做法。同样是说话办事,有人说话讨人欢喜,有人说话讨人厌;有人事成,有人失败。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一个分寸上,就像喝酒一样。逢年过节,亲友相聚,免不了要喝上几杯。不过,喝多少就是个学问了。喝少了,不能尽兴,别人认为你不够热情;喝多了,酩酊大醉,伤身不说,还容易酒后失态。不管喝酒还是做事,要拿捏好分寸,喝得刚刚好,做得刚刚好。

    如果说话办事掌握不好分寸尺度,尽管方法、初衷都是好的,也有可能出现糟糕的结果。朋友同事聚会时因为一句话搞得不欢而散常有发生,比如,几个同事在一起聊天气、聊衣服、聊婚姻、聊孩子。年轻的小张同离婚的老李开了句玩笑:“你儿子将来结婚了也白结,如果像你那样,结婚后还得离,浪费!”老李一听,脸马上就沉了下来,斥责道:“年轻人说话怎么这么不知轻重?”小张的玩笑话使本来很融洽的气氛一下变得紧张起来,好在众人及时劝解,才不至于发生更大的矛盾。

    不注意说话办事的艺术,把话说死,把事做绝,结果也就把自己逼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

    一只狼在山脚下发现了一个山洞,许多动物都从这里经过。狼非常高兴,它堵上洞的出口,只要动物们进来,它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捕食了。第一天,一只羊进来了,狼追上去,结果羊从山洞里分支出去的一个小洞逃掉了。狼很沮丧,只好堵上了羊逃跑的这个洞,继续等其他动物落入它的“陷阱”。

    第二天,一只兔子进来了。狼拼命想抓住它,没想到兔子从侧面一个小窟窿逃走了,狼气急败坏。这一回,它仔仔细细地检查了山洞的里里外外,把所有缝隙堵得严严实实。狼对自己说道:“这次就是一只蚂蚁也休想钻出去!”

    第三天,狼兴冲冲地坐在洞里等待猎物上门,没想到,走进洞来的是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扭头就跑,老虎在后面紧追。狼在山洞里绕来绕去,但所有的出口都被自己堵死了,根本没法逃脱。最终,狼在山洞里变成了老虎的美餐。

    狼在堵住别人的所有生路的同时,也断了自己的后路。说狠话、做狠事,逞强好胜,争一时之短长,丝毫不留回转的余地;或者为了私利,疯狂抢夺别人的利益,逼得别人无路可走,别人不是与你同归于尽就是断了你的退路,相信这两种结局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

    生活中的我们,要学会双赢,你给别人一个机会,别人可能就会给你无数个机遇;你给别人一把土,别人也许就会回报你一支鲜花。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今后着想,不要永远只考虑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和他人留有后路,不至于像狼一样把自己葬送虎口。

    别说大话,行力所能及之事;对别人许下承诺就要尽力兑现,兑现不了就不要答应。话不要说得太满,要懂得留些余地、把握点分寸。至于分寸究竟是多少,七分还是八分,并没有一定之规,只能因人因事而异,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至于应行于何处,止于何处,就要看自己的修行了。

    要求面面俱到,反而费力不讨好

    世界上最不可能的不是办成天大的难事,而是办成所有的难事。武林高手可以打败江湖排名第一、第二的人,甚至是十个、百个,坐上盟主的宝座,但不可能打败天下所有的高手。就像永动机一样,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不存在的,绝对的完美只能出现在电影中。

    生活中没有超人,即使你精力再充沛,能力再强,也只能完成有限的工作。不管你如何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怎么运用纯熟的交际手段,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你,总会有人不愿与你站在一起。一个人做人做事,不要妄图面面俱到,那是乌托邦式的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小海经过几轮面试,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进入了一家大公司。尽管只是小字辈,他还是对工作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

    考虑到自己初来乍到,小海决定与每个同事都搞好关系,好好表现,为自己增加印象分。部门经理交给小海的任务,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对于上司布置的额外工作,他也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攻克。如果其他同事找他办事,不管是不是分内的职责,他总是碍于情面不忍拒绝,想方设法去办。后来,几位同事见小海做人总是面面俱到、不愿得罪人,就纷纷找借口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小海完成。小海早已忙得分身乏术,焦头烂额,却还是决定坚持下去,他不希望从前建立的良好印象就此被破坏。可是由于他承担的工作太多,答应帮同事完成的很多工作都完不成。同事完不成任务会被上司责骂,自然也就不会给小海好脸色看。小海最终落了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有苦难言。

    很多人做人做事就像小海一样,为求面面俱到,做事大大超过了能力所及,自己累得半死不说,最终也没落得个好人缘。这就是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费力不讨好。

    不得罪任何人和讨好每个人都是不现实的,为此你却要察言观色,低声下气,甚至委曲求全。结果,越是怕对方不满意,对方就会越不满意。而且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若是别人看透你想面面俱到的心理,就会得寸进尺,无度索求。到时候,你就彻底陷进了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精力有耗尽的时候,事情却不会有办完的那天。等到你告诉他们事情没办好的时候,他们不会记得你已经办好了多少,只记得你没办好的,怨恨是一定的。面面俱到和面面不到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都不能使你获得成功,只会拖累你前进的脚步。

    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付出获得最大价值呢?只做你认为最重要的,其他的一概忽略。事有轻重缓急,人有三六九等,挑出其中的关键,其他的就让他们说三道四去吧。这么做,起码会有一半人称赞你,而另一半骂你的人,很可能会因为你的坚持原则而尊重你。但如果你想面面俱到,恐怕结果是每个人都对你颐指乞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