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抓住机遇:适时高调出击,大胆展露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忽视谁,也不会优待谁。要想抓住机遇,就要主动出击,不能坐等机遇上门。只有那些懂得展现实力,表现自我能力的人才能牢牢把握每一次机遇。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有能力者得之。那么,如何让别人知道你有能力呢?就是不要在乎世俗的看法,大胆地表露自我,尽情地施展才华。

    掌握表现自己的微妙尺度

    每个人孩提时代都喜欢吃糖,但那些沉默等待着的乖宝宝往往分不到糖吃,而那些爱哭爱闹的孩子就总能得到糖。乖宝宝们没有表达出想吃糖的愿望,自然就没人给;哭宝宝们则用强烈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大人们就会用糖来哄。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在现今社会中尤其适用。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向哭宝宝学习,学会表现自己才能得到机会。

    这个时代人才辈出,各种信息充斥耳目,每个人面临的选择和被选择的机会何止千万?如果不学会表现自己,就永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得不到出人头地的机会。表现就是有意识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学识、成就。积极表现自己的人,就会得到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机会越多,工作才会越做越好,才能不断升迁。

    然而,我们也不能过分地表现自己。分寸掌握不好,就会弄巧成拙,事与愿违。过分表现自己,就会成为自我标榜、自我吹嘘,不仅不利于争取机会,反而可能丧失机会。

    小邵今年研究生毕业,由于在校成绩突出,他被一家大型软件企业聘请为软件开发工程师。几天后,他的能力引起总经理的注意。总经理找他谈话,表示对他寄予厚望。从那以后,小邵更加注意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没有掌握合适的分寸。有两次任务本应与同事合作进行,他却加班加点工作,几乎一人包揽了所有工作,他因表现出色获得老总的表扬,但也引起了同事的不悦。之后,小邵又曾绕过部门主管,越级向总经理反映部门主管下达的方案中存在不足,主管很快得知此事,从此对他就再没好脸色,同事们对他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也十分不满,以各种理由拒绝与他合作。大家在私下交谈时,甚至说:“他那么能干,只留他一个人算了,我们都走。”

    小邵发现,再这么下去,自己可能连工作都要失去,踌躇满志的他没想到情况竟会发展这个地步,每天都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小邵向好友求助,在好友的帮助下,他及时调整策略,不再只顾着表现自己。于是,他的人际关系逐步得到了改善,工作开展得日益顺手,后来成了该公司的技术部主管。

    不是每个哭宝宝都有糖吃,还得强调一个“会”字,哭要哭得恰到好处,哭到点子上。小邵最初的表现有点过分,结果累人累己。如果一个人单纯为了显示自己,压倒别人,争个人的风头,甚至做小动作,贬低别人,突出自己,这种表现欲就失之于狭隘自私,容易让人反感,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

    有位哲人说过,世间凡事都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道”,一个是“度”。“道”是指方向,“度”指的就是分寸尺度。大的方向要正确,微妙的分寸尺度也要把握好,二者之中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把事情变糟。人需要对自己自信,可过了头给人的感觉就是狂妄自大、咄咄逼人;展现竞争力是对的,可处处占上风就让人觉得你一味争强好胜、难以相处。如果能掌握适当的尺度,效果则会好得多。当表现时就表现,不当表现就不不表现;当表现七分,就只表现六分甚至五分。留点机会给别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语言是打动他人的武器

    一个人展现自己,常需要借助言行作为表现手段,其中,语言是最基本的沟通工具,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在与人交往时,别人最先接触的就是你的语言。大家可以通过交谈了解你的性格,你也会不自觉地在交谈中表现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说,语言是一个人综合实力最真实的反映。

    语言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要打动别人,就要紧紧抓住语言这个有力的武器,在说话方面多下工夫。我们不仅要会干,更要会说。踏实肯干是必要的,如果再恰当地用语言表现出来,就锦上添花了。把话说得漂亮,滴水不漏,是打动他人的妙招。

    有一家小理发馆生意非常好,附近的几家同行都竞争不过它。论地理位置,它不是最突出的;论装修,它不是最漂亮的;论技术,理发师傅虽然不错,可还不是顶尖的。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理发馆,每天都顾客盈门。原来,理发师傅能根据每个顾客的要求适时送上赞美,使客人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感,所以大家都愿意来。

    每位顾客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顾客要求把头发留得长些,理发师傅就会说:“长头发适合您,使您显得含蓄,很符合您的身份。”如果顾客要求剪得短些,理发师就会说:“您剪短头发合适,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有的顾客要求剪一些复杂的发型,理发师就会说:“为发型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这发型特适合你的脸型,肯定让你看上去更有面子。”要是有顾客要求的发型不适合本人,他就会委婉地提出建议:“您剪这个发型虽然很帅,但我可以给你剪一个又帅又有气质的发型,让你看起来更有成熟的魅力。”听到这样的话,顾客无不高兴而去,纷纷表示下次还会来这家理发。

    理发师看似简单的奉承话却使每个顾客舒舒服服,他不单是一个理发师,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高手。想成为一个像理发师那样能说会道的人就得掌握一些说话的艺术和小技巧。交谈的对象形形色色,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对方是性情豪放的人,那么你就应直率坦白,不应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如果对方是内向、容易害羞的人,你就要注意说话不能太直接,要婉转、含蓄;若对方是严谨的学者,那你说话就要富有逻辑性,不可太随意,不妨引经据典,使谈话富有哲理色彩;如果对方文化水平不太高,那么你就要注意使用浅显易懂的拉家常式的语言,尽量通过打比方来讲大道理,否则,对方不但无法理解,还会说你太酸气。总之,就是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无论是人是鬼,只要让他们感到舒服、愉悦,就是正确的谈话方式。

    如果与对方意见相左,又该如何说动对方呢?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们一定要先赞扬对方正确的方面,等对方慢慢卸下心理防御了,再一点一点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这种先扬后抑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情况切忌一上来就大加批判,否则,只会不欢而散,于事无益。

    语言是我们征服别人的先锋官,语言先行,能力随之。能干的不如能说的,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也充分显示出了语言的力量。一个人说话有尺度,交谈有技巧,就很容易被别人接纳;反之,如果不懂分寸,说话冒失,举止失体,不识深浅,就会被人所厌恶。

    “不好意思”的人永无出头之日

    中国人信奉儒家的中庸之道已经几千年了,人们在圣贤“要低调”“要内敛”的教诲下越来越压抑个性,不善自我表现,以致稍有些表现的言行,就会大觉“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正逐渐磨灭我们的激情,剥夺着本属于我们的机遇。

    古时候有一个老员外,他的两个女儿长得都很美,凡是见过他女儿的人都赞不绝口,并且有很多媒人上门提亲。而他总是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她们长得很丑。”时间久了,他的话被传了出来,大家都认为他的女儿很丑,于是一直到老了,他的两个女儿也没有嫁出去。

    这个老员外因为自己的过分“不好意思”而耽误了两个女儿的青春。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过于谦虚就是愚蠢了。承认自己的才能,甚至当众表现,并不是骄傲的体现,因为表现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凡事都不好意思表现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出人头地只能成为想象。

    历史上的英雄大多不是不好意思表现的人物。如战国时期的毛遂、三国时的黄忠,无不怀有远大抱负和强大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在机遇面前勇敢地站出来,这才能建功立业。韩愈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匹千里马如果能遇到伯乐,那是十分幸运的,但遇到伯乐的时候如果不表现一下,不与众不同地嘶叫几声,恐怕伯乐也无法从众多普通马中发现它的身影。如果你还是不好意思表现,那就继续蹉跎你的青春吧。

    某外资跨国公司老总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这是他第一次给中国学生演讲。礼堂里,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有的人还一边做着笔记。大礼堂里很安静,没人站起来提问或者就一些观点进行争辩,气氛显得有些沉闷。老总很奇怪,难道自己的演讲很糟?为什么这些学生没有一个人附和或反对?只有他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这种情况在自己的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

    演讲结束的时候,这位老总提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他心里想,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只要有人敢站起来回答,我就为他提供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可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就在这位老总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位男同学站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理解的答案。老总带头为他鼓掌,同学们都以为他的回答得到了老总的认可,可出乎意料的是,老总说:“你的分析并不全面,但你的勇敢为你赢得了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老总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想必故事中的其他同学都会后悔:早知道我就站起来了,可是机会往往只有一次。

    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则是必须学会适时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有一些人感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虽然也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英雄,却羞于出口,不好意思表现自己。他们习惯等待别人来发现自己,就像那些听演讲的学生一样。

    有些人总是说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试问:从“不露相”的人怎么知道他是“真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才还须露出来。只要不是损人利己,就应该积极表现,缩手缩脚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现代成功人士应该拥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珍惜每一个露脸的机会

    每个公司中都有一批年轻人: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令人羡慕的学历和才能,同时进入公司准备大展身手。然而其中有的人虽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却默默无闻;有的人则表现活跃,关键时刻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屡获老板点将。几年后,默默无闻的那个人依旧在默默无闻地干着大众的、低级的、薪水低的工作,始终徘徊在普通员工的队伍中,眼睁睁看着同时进公司的小张、小李变成张经理、李主管,自己却与晋升无缘。

    起点同样的人,怎么差距这么大呢?他们如何做到出类拔萃、洞察先机然后平步青云的呢?因为,他们主动地寻找表现的机会,在每个机会中尽情展露才华,于是比一般人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会议上,表现欲强的人常常主动发言,谈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许不正确、不成熟,但是他们敢说出来与各种意见相比较,这样不断实践,他们的思想水平和口才就会得到锻炼,从而不断提高,能力的提高又将带来更多的机会,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露露所在的部门要推荐一个人参加公司举办的歌咏比赛,不少人都不敢报名,找借口推辞。这时,貌不惊人的露露主动请缨,老板很欣赏这种精神,当即应允。报名参加比赛后,为了取得好成绩,露露下了很大的工夫练习唱歌技巧,在短时间内她的歌唱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在大赛中得了第二名,从此知名度大大提升,并得到领导的好评。选择晋升员工时,老板把露露作为第一人选。

    由此可见,积极表现自己不仅能够增长你的才干,更可以为你拓宽人际交往圈,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不过,光露脸还不够,还要露好脸,不能把事情办砸。机会和信任都是有限的,砸一次就少一次。倘若露露在比赛中表现差劲,丢了部门的脸,想必下次就算她请缨,领导也不会再让她参加了。所以,如果抓住了机会,就要争取闪亮登场,一炮打响。

    机会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机会,就应该及时抓住以展现你的各种优点。每天无论什么时候与老板相遇,别忘记说声“早”或道声好,这不是拍马,而是礼貌,老板一定会记住你热情洋溢的笑脸。

    如果老板亲自给你指派工作,那就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而且要按时按质按量甚至超标准完成。当向老板汇报工作时,要表现得沉着冷静,轻松应对,一定能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公司同事众多,遇上有人放大假、生孩子、请病假,不妨适时表示可以暂时填补空缺,向上司表明心迹,暂代其职。当然若这些职位比你高级就更好了,一是可以获得学习锻炼的机会,二是告诉你的上司或老板,你除了本职,做其他工作一样有声有色。

    不过露脸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不要露脸不成,反倒丢脸。要记住,展现但不要吹嘘自己的能力,有几分能力就说几分话,太过吹嘘,反而给人不实在的印象。强调自己的能力时,最好有具体的数据,让数据说话胜过你舌灿莲花。如果确实没有资料来说明自己的能力,那么一定要诚恳实在。

    不善表现的你是否还在等待机会呢?成功更青睐有勇气、有自信的年轻人,把自己勇敢地推到众人面前,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优点,不要顾忌,不要犹豫。有一句话请有志升迁的朋友谨记:平庸之辈永远没有机会。

    学会“自夸”,让他人注意到你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推销员——王婆,她深谙现代营销理念,在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就已经大夸自己的瓜好了。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先得学会自夸,再好的产品也得有人知道、了解才会有人买。一个想要成功的人也要学会自夸。即使你很有才干,如果不懂得自夸,就不会得到重用,因为别人无法了解你那藏而不露的绝技。

    自夸是一种自我肯定,是一种自信。自己对自己有强大的信心,别人才能受到感染,才能对你有信心。他人对你的信心源于你的自信。自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更不用说对别人展现自己的优势了。

    自夸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的,自知才能自智,自智才能自夸。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平时不妨将自己的优势总结一下,一一展现;将自己的缺点弥补一下,实在弥补不了的就暂且掩饰一下,慢慢改正。

    自夸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而有积极表现欲的人总是不甘寂寞,喜欢在人生舞台上唱主角,寻找机会表现自己,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伯乐选择自己,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这种积极的表现欲是推销自己的前提。

    你有实力,有才学,但是不说,大家怎么知道呢?很难有人会花时间像伯乐那样到处耐心地挑选好马,你如果觉得自己是匹良驹,就要站出来跑两圈。一切机会都需要你自己主动争取,好事不会主动找到你头上来;就算天上掉馅饼,也要你主动去捡,而且必须抢先别人一步。

    某大型公司新招聘来几位大学毕业生,他们在校成绩很突出,都是高才生,但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几个的命运截然不同。

    其中一个男生大胆表现,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敢想敢说,会议上发言也比较踊跃,表现非常抢眼。久而久之,他成了公司领导眼中的人才。公司将几次重大公关活动的策划交给他,而他也的确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为打开新项目的局面作出了贡献。不到一年时间,他被任命为公司最年轻的经理。相反,与他同来的两位同学,各方面条件都不逊于他,但因没有表现出出众的才华,工作平平,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晋升的机会。他们之间就这样逐渐拉开了距离。

    在这里,是否懂得自夸是导致他们际遇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市场竞争中,不懂得自我表现的人很难被领导认可,更不可能轻松获得成功。

    要让别人认识你,吸引别人对你的注意,就要适当地表现自己,不卑不亢。在工作中,不要把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隐藏起来,要告诉领导你能够做到,让领导赏识你,这样你才有更多机会更好地发挥你的才能。像上面提到的那个会表现的男生,在公司召开的会议上积极踊跃地发言,提出自己独特、鲜明的观点;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把工作做漂亮,然后让大家分享你做好工作的快乐,这就是成功的。如果只是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做得很好但也很可能不被领导发现,不被同事认可。

    我们总以为自己的能力必须等别人主动发现,一旦自己说出来,那就是自夸,就丧失了真实性。但是,一坛好酒,如果藏在九曲巷的尽头,香味是怎么也飘不出来的。再好的酒得不到别人的品尝也只能孤芳自赏,湮没在时光中。

    我们要拿自己当王婆,我们的能力就是王婆的瓜。王婆那个年代,即使本来卖的就是好瓜,夸奖几句,可能还要受到别人的风言风语。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大可以对来来往往的顾客夸赞自己卖的是好瓜,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瓜卖出去。

    勿做社会“隐形人”

    社会隐形人多指人群里或一个人际圈子中悄无声息、沉默、易被人忽略的人。这类人通常性格内向,对自己信心不足,在圈子中的表现不够突出,尽管他们也努力想让自己优秀一些,怎奈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或沟通能力欠缺,导致在圈子中的表现没有起色,久而久之就会被圈子中的成员忽略,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是被忽略或最后考虑的人选。

    社会生活中如此,在职场中也是如此。不想提升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加薪、升职可以说是职场人的主要奋斗目标,如果我们的努力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同事的赞同,那么加薪升职的职场目标恐怕永远和你无缘。只有我们有了好的业绩、好的工作表现、和同事保持良好的职场友谊,才不会被忽视,不会成为一个“隐形人”。

    小雨在一家公司工作5年了,但好像一直没有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她性格比较内向,也不爱参加单位的集体活动,总是默默工作,部门开会时,即使有什么好意见,也很少发言表达。一次主管布置了一个策划任务,她想了个好点子,加班加点写策划报告,想第二天在会议上好好表现一下。可第二天会议上的自由发言阶段,其他同事热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她却始终没有开口。即使她认为还是自己的方案更好,但因为她没有发言,最后另一个同事的方案被采纳。5年来,和她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一个个升迁,而她一直在原地踏步。

    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彻底被人忽略了,单位的决策表决没有人征求她的意见,大家聚餐也常常忘记叫她,单位领导更是不知道还有她这样一个人,她被当成了隐形人。

    与小雨相反,市场部的小刘可谓另一方面的典型。他新到办公室,谦虚谨慎,做什么都要请示一下主管,让主管觉得很受尊重。一次,部门每个人都要设计一个方案,而小刘的方案新颖独到,主管和同事对他更是刮目相看。各种重要的活动里也都活跃着小刘的身影,升职自然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在职场中,工作成绩是硬道理,但适当时候在领导面前秀出自己也很重要。像小雨那样只知道踏实工作,不懂得适当地邀功或表现自己,就会事倍功半,反倒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我们平时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来秀出自己,比如与领导通过面谈、邮件汇报工作进程的方式,或者在会议上发言表述自己的工作业绩,总之,宗旨就是让领导和大家知道你在干什么,你不是可有可无的。

    工作能力很重要,生活中会玩也同样重要。工作之余应多与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聚会,多参加集体活动,与大家保持良好的友谊。不要小看这些聚会,其中还是有很多玄机的。要想与别人深入交流,就要事先知道对方的兴趣爱好,要提前下工夫、做功课。聚会时,不能只顾一个人坐着,要主动靠近别人、主动交流才能融入别人的内心世界。

    除了多参加聚会外,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多帮助朋友、同事。如果他们遇到急事或有特殊情况,可以主动提出帮忙,不要怕麻烦。再如,朋友、同事感冒了,可以提醒他们多注意身体,或者自己有感冒药拿给他们,这样替别人着想了,才能让自己与他们的关系更融洽,下次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们也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你来我往,你就不会受到冷落和遗忘了。

    如果你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一定要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误而饮恨终身,你之所以是你,就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如此优秀的你不应该被遗忘,不应该隐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