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两个人下棋,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有一胜一负。如果我们把胜方计为1分,负方计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这正是“零和游戏”的特点。在人类社会中,这种局面还有很多。比如战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生意场上,有赚钱的,有赔本的,几家欢乐几家愁。胜者的获利建立在败者的失利基础上,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实际上背道而驰。
战争带来的破坏使人们的头脑逐渐清醒,经济的发展让大家看到新的生存模式——双赢。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互惠互利的方式,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于是和平取代了惨胜,强强联合取代了弱肉强食。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双赢是最符合现代人价值观念的方式。
从前,有两个人在森林中迷路了,正当他们绝望之际,一个老人出现并救了他们。老人给了他们俩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提醒他们要很久才能走出森林,见到大海,不过到时他们就可以靠钓鱼为生了。于是他们一个人要了鱼,一个要了渔竿,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以鱼为干粮,等到海边的时候,鱼也所剩无几了。由于没有渔竿,他坚持了没几天就饿死了。得到渔竿的人则忍饥挨饿,一步一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在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他就已经没有力气了,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
同样有两个迷路的人,他们也得到了老人的救助:一根渔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决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们共享食物,省吃俭用,虽然饥饿,但还能维持生命。长途跋涉之后,他们终于来到海边。从此,两人用仅有的渔竿过上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就这样,两个人从死亡的边缘逃了回来。
自私自利将导致双负,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双赢。双赢是理性现代人的明智选择。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人们意识到“你死我活”的独占欲望将导致一无所有,得到比以前更坏的境遇。因此,少一些对抗,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独占,多一些给予,不仅对别人有利,而且对自己也有好处。
双赢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利益圈中的各方要有真诚奉献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贪图眼前的小恩小惠,而要将眼光放长远,着眼于大局,否则双赢局面就会毁于一旦,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双赢的理念不仅在政治、经济、商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在为人处世方面也被奉为最高准则。我们努力挣扎、奋斗是为了先生存,然后更好地生活,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赢”。不让别人赢,别人也不可能让你赢,这是推己及人的道理。我们的切身利益与别人的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甚至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损俱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对有些羽翼未丰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还要让他人先赢,然后才有机会让自己赢。总之,双赢甚至多赢是最佳的手段,最高的境界。
从“零和”走向“双赢”,是大势所趋,不管你承认与否、情愿与否,它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就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过,留下两行失败的印迹。不懂得在双赢中成功,就将在哭泣中独吞失败的苦果。
千万不要吃“独食”
古语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讲的是分享快乐。快乐需要分享,功劳也需要分享。功高不能盖主,也不能遮住别人的风头。当你在工作和事业上干出点名堂,小有成就时,如果这一成绩的取得是集体的功劳,那你千万别独占功劳,否则他人会觉得你好大喜功,抢占他人劳动成果;即使某项成绩的取得确实是你个人的努力结果,你也要想方设法分点功劳给别人,还可以说全靠领导指导有方,这不是虚伪,而是谦逊的表现。
与别人有福同享了,有难时别人才能和你同当。吃独食虽能使自己得利一时,却不能长久,一旦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就没有人愿意再与自己共事;只有与人共享劳动果实,才能获长利。
有家生活用品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分红制度,把每年赚的利润,按一定的比率分配给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得利也越多。员工明白了水涨船高的道理,积极性大大提高,每个人都拿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遇到不合理的地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保持沉默,装作没看见,而是还能发现问题就随时随地提出,主动加以改进。
利益均沾不是“大锅饭”,而是一种高明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如果你独吃独占,别人表面不说什么,心里未必没有想法;其中再有几个“红眼病”,那你就更要当心了。如果你能做到见者有份,得到好处或利益的人,当然就不好意思再说三道四了。如此一来,无形中你就省去了一笔人际斗争的成本。不吃独食的确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
杨森在一家建筑公司的拓展部担任项目经理。一次,他带领小组竞争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由于这笔业务提成可观,杨森使出了浑身解数,跑关系、请客吃饭、准备竞标的材料,等等,无不尽心竭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个项目成功到手。自然,除了提成外,公司还发给他们项目组一笔奖金,由杨森支配发放。可杨森觉得拿下这个项目全是自己的功劳,就将这笔奖金全部装入自己的口袋。很快,他就失去了胜利的喜悦,他发现,他的上司和属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给他使绊子,并回避着他。
痛定思痛,他发现自己犯了“吃独食”的错误。这个项目的成功确实和杨森有很大关系,但其他成员也不是毫无贡献,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奖金多少也应该有他们的份儿。而杨森独占奖金,当然会引得他们抱怨。
功劳不论大小,利益不论多少,都不可独占,应该让那些属于同一部门,曾经协助过你的同事一起分享这份荣耀。别人或许不在乎钱的多少,而是其所象征着的取得成绩的荣誉更令人看重。你应主动在行动上和口头上感激他人的帮助与合作,让他人有受尊重的感觉;如果你的荣耀事实上是众人协力完成的,你就更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要强调的是,尤其不要忘记把功劳分给上司,要知道,如果不是他的提拔、任命,你也不会有如此的机会。如果上司的协助有限,你的感谢仍有必要,这可以使他消除对你的戒心。试想,有谁会放心一个非常能干的下属不停地立功呢?年轻人处世时要明白这一点,适当地把嘴边的肥肉分给别人,不是什么坏事。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人的自私是一种天性,这种天性使得大多数人考虑问题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别人应当如何如何,稍不合意,便怨气冲天,指责、猜忌和不快像洪水一样奔泻而出。老板认为既然付给员工薪水了,员工就应该为公司努力工作,如果员工再提出诸如加薪休假的要求,就是贪心不足;而员工认为,我每天已经很辛苦了,甚至还无偿加班,连休息一下都不行,老板真是无良。这就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都是理直气壮。这样下去,大家都会陷入无休止的矛盾和争斗。
其实,只要双方都站在对方的角度就很容易化解其中的矛盾。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人分别站在桌子的两侧,桌子中间放着一个圆球,请他们两个人说出眼前球体的颜色,结果一个说是黑色,一个说是白色。原来这个球的一半被染成白色,一半被染成黑色,这两个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只能看到一种颜色。只要他们彼此交换位置,就能看到另一种的颜色。生活中的道理往往就是这么简单,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一个销售员曾经一次性卖给一位顾客58 334美元的货物,他的老板感到很不可思议,于是请他向其他同事介绍经验。这个销售员说:“开始我只是卖给他一个鱼钩。然后我问他在想去哪儿钓鱼,他说想去海里钓。于是我建议他买专用于海钓的渔竿和渔线。接着我问他如何出海,他说想租一条游艇,而我就为他推荐了一只小艇,告诉他这样更能享受航行的乐趣,并且,从长远来看,还是拥有自己的小艇比较划算。不过,他觉得小艇有点大,他没有合适的车装载。于是,我带他到我们的机动车部。最终,他购买了一辆小卡车,载着他的小艇、渔具等回家了。”
老板带头为他鼓掌:“你卖了这么多东西给一位只想买鱼钩的顾客,我一定要奖励你。”销售员回答:“不,他是为治他妻子的头痛而来买阿司匹林的。我告诉他,要治头痛,除了服药外,似乎更应该注意放松。周末快到了,你可以考虑去钓鱼。”
这位销售员站在顾客角度,处处为顾客考虑,最后所得到的回报远远超出了只是按照顾客要求售货的所得。可见,只要你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所得到的将超出你的想象。
要想成功地与老板、同事或者客户交流,获得对方的好感、认同与信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搞清楚别人是怎么想的。比如老板可以站在员工的角度想一下,除了加薪,员工们最希望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那么公司不妨定期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员工们则要设身处地地为老板着想,他一个人担负公司的命运,压力也很大,偶尔发发脾气也是情理之中的。都能够善解人意,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与人相处最忌讳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否则,就在无形中阻隔了你与周围人之间的和睦。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说:“如果成功有任何秘诀的话,就是要了解对方的观点,并且从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忽视了其中的道理。”无独有偶,在沃尔玛的员工培训项目当中,有一项内容就是让员工充分体验顾客的感受,通过这种体验,员工们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平常可能忽略的一些问题,从而使服务更人性化。看来成功之道大抵是相似的,当我们的修养到了遇事先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能够真正游刃有余了。
赢得为你两肋插刀的朋友
人的一生可以贫穷,但不能孤独;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知己。人生路上,我们难免遭遇几番风雨,除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等亲人可以相信和依赖外,还需要有能够交付性命的朋友相助。有时,肯两肋插刀的朋友会比亲人更加可靠,更加勇于付出。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对你可以毫无保留地支持,却不求任何回报。
人们往往受表象所迷惑,分不清真假朋友:有的人喜欢围在你身边,说一些奉承恭维的话,让你心里舒坦,但这样的人在你危难时刻未必靠得住;有的人在你请客吃饭、唱卡拉OK时常常出现,等你真有事找他们了,却连影儿都不见;相反,那些平时爱直言顶撞你,时常拿逆耳忠言刺激你的朋友,却是急难之时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真朋友。酒肉朋友千万,不如真心知己一二。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他一起经商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没有钱,于是自己出了几乎所有的本钱。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拿的比鲍叔牙还多,而鲍叔牙对此并不在意。
后来齐国内乱,鲍叔牙辅佐的小白比管仲辅佐的纠早回到齐国,当上了齐国的国王,于是鲍叔牙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当了齐国的宰相后,齐国大治,齐桓公称霸诸国。这些成绩全靠管仲的谋略。
后来管仲感慨地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又要奉养母亲。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机会。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牙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鲍二人可以说是患难中见真情。真情需要经受各种考验,经得住考验,你就赢得了朋友的心。与朋友交往,要宽容对方的缺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金钱,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重孝道甚于名誉,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宰相。又如蔺相如多次面对廉颇的为难,处处谦让。他说:“吾所以如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讯后心生愧疚,登门负荆请罪,两人遂成刎颈之交。由此看,宽容大度才能赢得真朋友。
对两肋插刀的朋友不一定需要锦上添花,但一定要能够雪中送炭。不到万不得已时,朋友一般是不会向你要求什么的,而只要朋友开口求助,就说明非你不能帮他了。这时,如果你见死不救只会寒了朋友的心,失去一个真朋友。
对待知心的朋友要真诚。朋友应是以心相交的,当你发现对方身上存在缺点时,可以毫不保留地直接指出来,无须有任何顾忌。朋友可能一时无法接受,但他会慢慢想明白你是真心为他好的,从而越来越重视与你的交情。相反,如果你有所保留只能失去朋友的信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生中能觅得一两个肯为你两肋插刀的朋友,就再没有遗憾了。漫漫人生路,孤独时有朋友同行,困难时有朋友声援,骄傲时有朋友忠告,失败时有朋友激励,远行时有朋友惦念,都是令人无比温暖的事。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却是一辈子的财富,用你的宽容、奉献和真诚去赢得更多的朋友吧。
与倔脾气的人合作的方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脾气秉性,在工作中,你难免遇到倔脾气的人。无论在同事还是客户中,这类人都让人头疼不已,因为他们难以合作。
倔脾气的人逆反心理比较强,不管你的意见是否正确,他们一概拒绝接受。你的态度越激烈,他们的反抗越猛烈。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做,他们都给你来个刀枪不入,让你气得干瞪眼、拿他们没辙。你胆敢跟他们争执,倒霉的一定是你。对于如何跟这样的同事相处,大家都感到无可奈何,有的忍气吞声,有的针锋相对,每天上班就像拔河较劲。
小陈和小宋都被一个大公司聘用,两人年龄相同,性格差异比较大:小陈性格强硬,小宋的脾气则比较温和。
两人都被分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她们的部门经理本来就是个倔脾气的人,再加上她俩是新人,经理就常分派额外的工作给这两个新人来做。小陈认为这样很不公平,于是常以自己手中的事情多为借口拒绝部门经理的工作摊派。经理看到一个刚来的新人居然敢和自己对着干,倔脾气就上来了,于是在工作量上不断给小陈加码,并且经常找机会训斥小陈的工作干得“很糟糕”。然而小陈根本不吃这一套,她认为,我又没有犯什么错误,你凭什么这样对待我?我坚决不屈服,有第一次肯定还有第二次,我绝对不怕,大不了重新找份工作。结果,两个人整天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部门经理时刻盯着小陈的工作,专门找碴,小陈边工作还得边想办法对付部门经理的“挑衅”,感到压力非常大,心情特别烦躁。
小宋的态度和小陈很不一样。她很少抱怨,加班也不言不语的。她在心里安慰自己:谁让他是领导呢,领导布置工作也是为了锻炼我的业务能力。小宋总是尽力地干好工作,对于部门经理的批评,无论有理还是无理,小宋总是虚心接受。见小宋态度这么端正,部门经理后来就很少批评小宋了。
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小宋顺利地被公司正式聘用;而小陈因为被经理评价为“工作能力不行”而遭遇淘汰。
工作中,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跟那些倔脾气的同事或上司打交道了,可出于工作或利益的需要,不与他们合作又不行。因此,我们要想一些方法来“搞定”他们的倔脾气。
沟通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万能法宝。通过开诚布公的交谈、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不行就诱之以利,引导对方和你携手达成你们共同的目标。如果沟通不成,就划清职责范围,尽快把工作完成,这样对大家都好,切不可因小失大。
让倔脾气的人接受你的意见的确很困难。你不妨在试图劝说一个脾气倔强的人之前,露出点无关紧要的把柄,给对方创造一个教训你的机会,然后你再无条件承认对方所说的一切,使对方的戒备心理松懈,你再提出你的建议。刚才的交锋他们已经胜了一场,这一场就不会太和你计较了,这种时候,你的建议被接受的几率就很大了。
如果上面几个方法都不能摆平他们的臭脾气,那么,不如寻求组织和领导的介入,通过领导的权力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动用领导和组织也许可以化解一时之痛,却也有可能加深双方的误会,给下次的合作带来隐患。谨记,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使用此法!
在职场和生活中,应尽力避免与倔脾气的同事特别是领导发生冲突,学会“宁弯不折”的职场智慧,你就会发现,因为减少了阻力,这种在职场上“弯腰”行走的姿势其实比直挺挺的行走方式要舒服很多,速度也快了很多。
将别人团结在自己周围
人们很早就懂得团结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人们能够团结互助,才有了今天的社会。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了,在社会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泰山一尘,无论干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都得靠众人帮衬。“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离不开组织,离不开朋友的帮助。因此,懂得团结的重要,是一种智慧。孤军奋斗,只会让好汉变成赖汉。
一盘散沙,尽管颗粒众多,也还是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而如果和黏土等成分结合在一起形成水泥,就能盖成高楼大厦。你是愿意像散沙一样碌碌无为还是像团结了沙、土的混凝土一样做有用之才呢?相信大家都会选择混凝土的。一个将军再怎么用兵如神,如果没有人执行和落实,能取得战役的胜利吗?可见,哪怕是领袖,也得和部下团结好。有亲和力的领导,能把人团结起来。我们要掌握这种团结他人的才能,使自己不断向前进。
班超为汉朝治理西域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次,卫侯李邑受汉帝派遣,送乌孙使者去西域。当时龟兹正攻疏勒,李邑贪生怕死,就上书给汉献帝,极力诽谤班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国外,无心内顾。”班超表示自己不像李邑诬告的那样沉溺于儿女情长,就把妻子儿女送回京师。汉帝知道班超是忠心爱国的,就严词责令李邑,并命李邑受班超管辖。而对于李邑,班超却大度能容,宽大为怀,甚至借机让李邑回京做官,不受边关之苦。
班超这种顾全大局、团结他人的高洁志行,很值得我们学习、效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很多成功人士都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什么人都不能忽视。”的确,一项事业的建立过程中,某个人或某些人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也离不开其他成员的通力团结。大家的团结成就了事业,成就了英雄人物。班超看透了这一点,即使知道李邑心术不正,仍相信其能力,认为只要善加利用,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要把人团结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人友善。你对人友好、与人为善,以诚待人,人们就会帮助你、拥护你,甚至还可以化敌为友。具体说来就是对自己周围的亲友、同事,推心置腹,以礼相待,在他们取得进步时,不嫉妒,而是虚心求教;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不幸灾乐祸,而是诚心相助;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受委屈;当别人对自己有意见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当批评别人时,不要恶语相向。
在对同事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处处压制、孤立别人,还不如将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合作。这不单是人际关系,更是道德修养问题。同事之间关系和睦融洽,办公室氛围健康向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莫大的好事,对公司的运转和创益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团结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无法想象,一个只会自己工作,总是独来独往的人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团结他人的习惯,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大业,尤其是青年人。青年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学会团结他人进行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想成大事的人必须有极强的号召力,能鼓舞并指挥他人获得比单打独斗更大的成就。要想成功,必须拥有这种精神。
江山,一个人顶不起来
人们一般喜欢那些孤胆侠士,单枪匹马地打江山或是战胜种种不可战胜的困难,或许每个人都有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其实,遍查史书,没有哪个皇帝是一个人征服天下的,他们身边总会有一群谋士武将奔波卖命;守江山更不是一个人可能实现的。宝座皇帝坐,江山大家管,文臣武将、大小官员,各司其职,而单靠一个皇帝,江山是守不住的,迟早会垮。
很多人总希望突出自己的能力,为了独享功劳,有时候就会冒一定风险一个人单干,当然,要是出了娄子,最后还得承担失败的命运。其实只要主动联合其他同事或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就会大大降低风险或显著提高效率,对大家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大雁在每年的秋季都会由北向南长途迁徙。途中,大雁一般保持“人”字或“一”字队形。大雁在飞行时,保持这种队形是有道理的。其中,头雁一般都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它对雁群的飞行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头雁在前开路,它的身体和展开的羽翼能够冲破阻力,从而使它左右两边形成气流。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其身后则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这有利于提高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这样,成群的雁组成人字形飞行,就比一只雁单独飞行更省力,也就能飞得更远。
人与人相互合作,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是一棵树,如果是整片树林,那么再大的风也难以撼动。一个人再聪明能干,终究是一个脑袋、两只手而已,其能量再大也十分有限。而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人,所谓“君子,善假于物也”。况且,人有长短,你肯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对你来说天大的难事,对于你的朋友或亲人而言或许就是轻而易举的,在必要的时候,不妨积极寻求他们的帮助,他们也是你的资源和力量,你没有必要一个人硬撑到底。
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靠他一个人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他也是不停地寻求和得到他人的协助才得以成功。
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董事会的董事,所以比尔·盖茨在20岁还是大学生时,就与IBM签到了第一份合约。与IBM这样的大公司合作,给刚刚创业的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亲人的人脉资源助他掘到了第一桶金。其后,在公司的发展阶段,他则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保罗·艾伦和史蒂芬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了他们的人脉资源。就连比尔·盖茨自己也这样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重要的经营决策是挑选人才,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个为我分担忧愁的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能如盖茨者也是如此,更何况我们只是平凡的人。只要我们懂得合作,利用他人之长,弥补自己的短板,就能互惠互利,让合作的各方都能从中受益。帮助别人完成了目标,你的目标也就实现了,凡事从大局出发,兼顾他人利益,你就有可能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实现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的理想。
认清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童谣,说的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故事原本教育我们要勤劳,但这仍未得其精髓。这个故事还教给我们合作的重要性。三个和尚正是不懂合作才导致没有水喝,倘若他们合伙弄个水车,也许既可以解决公平劳动的问题,又能避免每天都要下山的劳累。所以说,合作才是硬道理。
有些事情只有人们相互合作才能做成,而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注重团结协作。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很多时候与人合作,并不意味着自己吃亏。因为与人合作就是壮大自己,也就是帮助自己。
有一个人死后,天使带他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以便让他自己抉择该去哪里。他先去地狱。这里有一张大圆桌,所有人都坐在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美酒。可是,桌子旁边的人没有一张笑脸,看起来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他仔细一看,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的柄都很长,这样一来,他们虽然能够到桌上食物,却无法递到自己的嘴边,于是一个个都饿成那样。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不一样:桌子和酒食虽然一样,每个人手上也绑着长长的刀叉,但桌边的人都在唱歌、欢笑。原来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互相帮助喂其他人吃饭,他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美酒美食,而不像地狱里的人那样只想着自己。
合作就是互惠互利,你帮助其他人得偿所愿,他人也将帮你达成目标。大海里有一种俗称清道夫的小鱼,它经常挖出大鱼嘴里的寄生虫和食物碎屑,填饱自己的肚皮。这么一来,清道夫鱼吃饱了,大鱼的嘴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净。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像小鱼和大鱼一样,互助合作,各取所需,而不是各顾各命。很多年轻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能力强,天下第一,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等栽跟头碰壁了,悔之晚矣;有的人利欲熏心,为了眼前的小利,不愿与人合作,事事自己干,事事干不成,大利小利均无所获,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个体所具备的能力也越来越专一。专一就意味着一个人只能完成一件或至多是几件事,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共同合作,建立合作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创的想法。团队的成员组成多元化有助于产生不同的想法,在决策的时候可以集思广益而产生一种比较好的方案。
合作能产生1+1>2的效果,一个优秀的团队,能打败任何优秀的个人。你必须懂得协调作战,能够融入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不是一味追求个人成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