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虽然人人都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却让人们对此产生了困惑。据2006年1月《沈阳今报》报道,北京大学的学子武小锋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每天务农在家串糖葫芦卖。武小锋的经历让人联想到他在西安长安区卖肉的师兄陆步轩。陆步轩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这个长安县鸣犊镇的农家少年曾是县里的高考文科状元。但毕业后因为工作失利不得不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并在2000年租房子开起了肉店,成了卖肉的屠夫。这个类似于当年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的故事再一次在人们面前上演。

    2009年仅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就为610万,还有数百万的存量失业毕业生。教育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大事,而当知识不能起到改变命运的作用时,人们不禁对教育产生了疑问,究竟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温总理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2003年,我国便将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胡鞍钢、程永宏、杨韵新等著《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举措,意味着中国已经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转变为同时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局面。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媒是否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困境?媒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舆论引导,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呢?

    第一节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诸多推崇教育的思想,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希图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几千年来人们的共识。在现代社会,通过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成为众多学子出人头地的捷径。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顶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逐渐褪去,大学生就业难反而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界定

    当前社会转型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的热点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它迅速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热点问题比较突出,使人无法回避。二是挑战性,热点、难点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显露,解决这些问题有相当难度,对领导者与实际工作部门极富挑战性。三是普遍性,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学校乱收费、升学骗局、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自杀、贫困生就学、校园安全等等各种教育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就业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有关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由大学生就业现状所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民间悄然蔓延。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抽取样本2000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是就业压力;还有41.7%的同学认为压力来自对自己的期望,而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人际关系的压力只占16.7%。

    在本章所探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谓大学生,是指其所处阶段为大学学习即将结束,准备迈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面临着职业选择和落实工作阶段的群体。那么,所谓大学生就业问题,即指伴随着当代社会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大学生群体在即将迈入社会时面临的职业选择困扰。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动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发生于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但这一社会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国际动因,也有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惯性影响,但关键因素还在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的滞后。

    (一)国际动因:教育转型引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随着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竞争的加剧,人才的竞争日益成为这种竞争的核心;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而高等教育是培养研究开发高级人才的重要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然而就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各国都或多或少面临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困扰。如日本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日本社会较为平静地面对“三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失业”的现实。日本《劳动白皮书》统计,199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降到65%,后来大致维持在60%-70%。但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两省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1日,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81.6%,同比上升了2.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受相关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呈现出一个渐次凸显的过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统分统包阶段。1960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0年至1962年高等学校理工科毕业生分配问题的报告》,对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了详细安排:一是全国性重点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加上从部门、地方抽成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二是部门主管的一般高等学校毕业生,中央抽四成左右进行调剂,抽成后余下的毕业生,原则上由主管学校的部门负责分配;三是地方院校毕业生,除专科学校毕业生及专署、县办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外,中央也采取抽成分配的办法,以上分配办法一直延续到1965年。1972—1979年毕业生,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国家对他们的就业政策基本上是“哪来哪去”,“社来社去”,国家只做少量调剂。1977年后国家恢复统一高考,但毕业生分配“统包统分”的政策却一直延续下来了。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供需见面阶段。“供需见面”其实就是指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这项政策是针对当时高校毕业生中存在的“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以及分配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提出来的。1983年教育部决定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原山东海洋学院四所院校作为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的试点。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办法。”从1988年开始,在广东省属高校试点,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实行收费上学,毕业后推荐就业,定向就业,择优录取的制度。”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双向选择阶段。1989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在过渡阶段,实行以学校为主导向社会推荐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所以,这个方案被称为“过渡性方案”。

    第四阶段:1993年后至今——自主择业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确定我国大学生就业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1994年,为了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意见》,指出:(1)从招生开始建立收费制度;(2)对招生并轨改革前招生的学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就业;(3)逐步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引导学生毕业后参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1997年,全国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免费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国成为历史。2001年,我国毕业生在就业制度上全面进入毕业生“自主择业”阶段。

    前期,统包统分和供需见面制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宏观调控,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才需求。但是分配计划带有盲目性,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合理流动,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同时也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阶段则推动了高等教育各环节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两种就业制度的缺陷是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行为以金钱为导向、高校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等矛盾。

    (三)国内动因:社会转型导致教育改革滞后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发生的深刻变化,必然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并且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疑虑和困惑。反映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就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人数众多、应试教育弊端重重、教育不公平、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其前提就是要尽量减少失业。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应当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针对“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国政府网2007年网上调查显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被认为是最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举措,占投票总数的29%;其次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占13%;再就是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和基层灵活就业,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化校企联系、完善见习实习制度,这三项投票比例各占12%。以上五项措施占投票总数的78%,被认为是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力措施。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校改革,也就是说高校的课程结构上,存在着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强化校企联系,完善见习实习制度,这亦是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两项合起来占据投票总数的41%,即大部分人认为高校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措施。

    美国教育学家卡扎米亚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很有见地的话:“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也就是说,随着社会转型,高等教育亦应该进行重大“改革”。

    目前,我国已把发展与改革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现正在进行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大学体制改革,改革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倾向,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二是为了培养中国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各样人才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2008年教育部推出的高校改革八大举措中,排在举措第一位的就是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高校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支持校企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的学科专业;其次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实践。

    政策虽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有力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政策的执行和措施的具体落实中却存在着种种困难。国内各地区之间、各学校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如有的地区思想观念落后,制度不完善等,许多地区和高校都存在改革措施和就业政策不到位的情况。

    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社会转型、结构调整、现有制度体制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政策失当、人们观念滞后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应该发生在一国经济衰退的时期,而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恰恰出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此后两年间,招生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20%和30.77%,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正好赶在2003年高速增长期。2006年、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均在10%以上,尽管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下滑,但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9%以上。

    也有人认为,由于高校扩招,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事实上,从受过高等教育占总人口比例看,我国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比例:美国60%、日本、韩国30%、印度是16%,而中国却只占5.7%。

    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难既不是经济不景气,也不是大学生太多了,结构性矛盾才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其突出表现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人,而急需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却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根据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课题组对“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统计数据显示: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少能招到大学毕业生。而即使从这些地区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也不愿回去,而拼命往沿海大城市挤,形成“孔雀年年东南飞”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数据来自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课题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本来就少,再加上待遇相对较差,所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小;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重点考虑西部地区提供的就业环境、将来能得到的待遇,以及发展前途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目前由于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也极大限制了大学毕业生西部就业的可能性。

    (二)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通常是指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就业观对人们的求职、择业、就业准备等多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就业观的形成往往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经济收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高校开展的一项“大学生就业观念”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从事的职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42.3%)、大学教师(36.1%)、公务员(33.9%)、工程师(21.2%)、科研人员(17.5%),仅有3%的大学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是工人。这反映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三大类:一是物质因素首当其冲,如经济收入、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二是个人职业发展因素,如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发展前景、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三是工作稳定系数。然而,排名前三位的工作岗位非常密集,势必有一部分大学生无法满足愿望。

    (三)就业歧视

    所谓歧视,是指相同的人(事)被不平等地对待或者不同的人(事)受到同等的对待。更确切地说,当生产率相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工资时,或者生产率不同的人得到相同的工资时,劳动力市场中就存在着歧视。

    在现代,盖瑞·贝克尔(Gary Becker)首先建立了经济歧视系统模型,其标志就是1957年《歧视经济学》的出版。对于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缘由和影响,主要有贝克尔(1957)个人偏见模型。陈瑞祥著《城市化中的就业准入歧视问题研究及对策》,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国内学者对就业歧视的研究,大多和城市化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及与就业歧视直接相关的户籍歧视联系在一起,一是大城市企事业单位对外地户籍大学生的歧视;二是二元户籍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歧视。

    就业歧视分为户口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等。但仔细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就业歧视是雇主和雇员直接歧视和被歧视的关系,政府并不是就业歧视的主导者和支持者,而是就业歧视坚定的反对者。而国内的情况则不同,地方政府通常主导了政策法规性的就业歧视制度,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企业的一部分因素,但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这就颠倒了政府的职能。

    总之,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四大问题:首先,就业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和专业结构。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就业观问题,包括薪酬导向,哪钱多去哪;缺乏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另外大学生在性格上存在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具有盲从和依赖心理等问题。再次,就业歧视,包括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如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年龄歧视等等。大学生普遍面临求职恐慌,职业压力比较严重,就业形势严峻,学历贬值论、读书无用论等论调层出不穷。

    第二节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媒介议程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确立了跨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但媒体对教育新闻报道及其对受众的影响,却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教育报》四份报纸作为代表,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这四家报纸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媒介议程进行呈现。

    一、研究方法说明

    1.时间限定:研究阶段为2007年5月1日至5月31日。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每年4月、5月、6月份为毕业生毕业找工作的高峰,此时媒体会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报道,因此选取中间月份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二是在研究时长上,1个月的样本量虽然不足以反映全年报道全貌,但基本可以管窥相关媒介报道。

    2.样本选择:为了使调查样本能客观、全面地代表报纸的报道现状,笔者选择《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教育报》这四家报纸作为代表。《人民日报》是党报的代表,它以权威的报道传达政府的声音;《中国青年报》以青年读者为受众,被认为是一份比较受青少年欢迎的报纸;《北京晚报》以平民化、市场化姿态,成为北京都市报的先锋;而《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其宗旨是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传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和经验,因此可以作为教育行业报的代表。在研究问题和研究时段的限定下对四份报纸抽出有效样本44个。

    3.内容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报道数量、报道类型和报道主题。

    二、内容分析

    (一)报道数量分析

    根据所抽样本分析,《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最多,共19篇,其次是《中国教育报》,15篇,《北京晚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各5篇。由此可见,受众为全国青年读者的《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视,也最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次是教育行业报纸,而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和作为都市报的《北京晚报》由于其报道面比较广泛,读者层次也众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就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报道类型

    报道的表现方式和所占版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报纸对某类新闻的重视程度。我们将报道类型基本分为:消息、一般通讯、人物特写、访谈、评论、深度调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但这里只重点统计消息、通讯、评论,其他报道形式统一作为一项列入统计。这里图片报道将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另行分析。在统计中发现,图片报道一般是插图,是作为其他报道方式如消息、通讯的一种配套报道,而非单独的图片报道。

    在5月份的大学生就业报道中,消息所占比重最大,占了四家报纸报道篇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人民日报》和《北京晚报》中消息的比例达到80%,《中国青年报》和《中国教育报》中消息比例为48%和46%。

    评论所占比例其次。四份报纸中,除《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比例为21%,其他三份报纸的比例均为20%。相对而言,虽然《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就业报道中,消息依然是主力,但其采用的报道形式比较丰富,一般采用消息与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并经常在头版刊出。短消息可以照顾到报道面,而通讯或评论等,虽然稿件的数量少于消息,但所占版面面积大、分量重,往往能引起读者重视。如《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6日在头版头条登出《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各地纷纷出台人性化政策》,正文是一个消息,配上第二版的半版评论,外加一幅图片。图文并茂,分析透彻,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力,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图片的选择和使用是构建新闻框架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四份报纸中,除了《人民日报》运用图片个数为0,其他三份报纸的就业报道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图片,总计9幅图片,《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晚报》运用图片依次为4幅、3幅和2幅。在统计中还发现,除了《中国青年报》外,其他三家报纸都存在图文内容关联不强、配套牵强的问题。《北京晚报》所配的两幅图片与就业的关系不大,纯粹为版面编辑需要。比如《北京晚报》题为《中国大学生留学英国当地就业不难》的报道,所配图片是一位干练的职业女性白领,图片与原文内容关联不大。

    (三)报道主题

    1.报道内容为“就业严峻”的主题分析

    关于“就业严峻”的报道数量,按多少依次排序为《北京晚报》5篇,《中国青年报》2篇,《中国教育报》1篇,《人民日报》0篇。

    《北京晚报》总共5篇相关报道中,有2篇强调就业的严峻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关注不多;其次是报道数量较多的《中国青年报》,总共19篇相关报道中,2篇强调就业的严峻形势,但其在报道时往往配发相关的评论分析文章,显得比较理性。

    关于“就业指导”的报道数量,按多少依次排序为《中国青年报》7篇、《中国教育报》6篇,《人民日报》2篇、《北京晚报》1篇。

    通过对相关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报道内容中“就业指导”主题所占比重较大。《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中,“就业指导”有关报道占了37%;《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日报》“就业指导”所占的比例都达到40%;《北京晚报》也达到了20%的比例。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就业指导”的理论报道。

    不可否认,转型期社会同时并存多种矛盾,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与改革深化,就业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难”问题,在教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事物,必然给大学生带来新的困惑或难题,需要媒体给予引导。

    媒体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依然扮演着议程设置的角色,在平面媒体中,新闻媒体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议程设置”转移成为指导性报道,从而有效地影响了公众对此问题的看法。

    社会转型期也伴随着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调整变化着的新型关系,有的合理,有的不尽合理。因此,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出于不尽相同的利益需要,往往会产生多元的意见观点和社会诉求。此时,就需要大众媒体发挥指导作用,进行有效沟通、疏导,既要体察民情,关心弱势群体,让下情上达;又要因势利导,缓解不满情绪,表达理性诉求。但大量的指导性报道的会导致理论过多,新闻的可读性不强等问题的出现。

    3.报道内容为“就业歧视”或“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题分析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存在一些现实焦点问题,如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观问题、就业歧视和就业环境。那么,报纸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能否结合时代特点,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现实焦点进行关注?这里主要以大学生所遭遇的就业歧视及就业中存在结构性矛盾为例做现状的统计分析。

    经过统计发现,在新闻报道内容上,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往往被报道所忽视。

    关于就业歧视的报道,在2007年5月份总共只有2篇,《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各1篇,而《人民日报》和《北京晚报》分别为0篇。而5月是大学生就业的高峰季节,众多大学生面临着户口歧视、出身歧视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制度、政策等深层原因,在严肃谨慎的党报和娱乐化都市报的报道中很少提及。2007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图片报道《女大学生找份工作好辛苦》,在报道中指出了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相关报道分别为4篇和2篇。《人民日报》和《北京晚报》分别为0篇。《中国青年报》表现出明显的重视,并配合采用多种报道方式进行报道,如采用评论、系列报道等(见图8-3)。在《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15日发表的系列报道《咱们大庆油田的年轻人》中,倡导大学生去西部就业,“放低起点,就会飞得更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指出了就业难、难在哪里,并表示只要踏实从底层做起,就会在新的事业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和活力。文章既揭示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又给众多大学生们一个新的启示。

    三、研究结论

    在对待国内教育问题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时,这四家报纸的重视程度不一。当然,由于报纸定位不同、受众群体也不一样,这决定了各自在新闻资源的开发上各具特色。相对而言,《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视野开阔,报道形式多样,注重了贴近性;《人民日报》对大学生就业所发表的评论高屋建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北京晚报》的报道则贴近生活,感情细腻,以生动取胜;《中国教育报》则是报道全面迅速。但通过对比统计分析,这四家报纸在相关媒介议程设置方面存在以下共同问题:

    1.上述四家报纸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都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报道的主导思想与党和人民政府的立场保持一致,但都注重了新闻宣传而忽视了报道的表现方式和实际传播效果。

    2.上述四家报纸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视。除《中国青年报》形式较多样,其他三份报纸大都采用概述性短消息这类单一的报道形式,较少采用生动活泼的连续立体报道,通讯报道也不多,对图片报道也不够重视。

    3.在报道角度的选择上,经常采用居高临下的指导性报道方式,报道也缺乏实际调查,新闻的接近性、可读性不强,读者很难产生共鸣。2007年5月仅有《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一篇调查报告分析报道。

    4.对就业问题中的焦点问题,如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就业歧视”问题,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难题”,学生就业难中的制度障碍等等,除《中国青年报》比较深入地给予了关注,《中国教育报》有此类报道但存在报道不深入、分析不透彻等问题,其余两份报纸均未予以涉及。

    第三节相关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我们每天一打开电视,翻开报纸,买上一份相关刊物,就能获得关于教育方面的信息。中国大学生数量庞大,大学生群体涉及范围很广,影响较大,自然会得到政府和媒体的重视。所以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话题急剧升温,媒体在引导舆论时,发挥了释疑、解惑、指导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政策性宣传过多

    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媒体在报道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时,会通过媒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然后又通过公众议程影响政策议程。也就是说,媒体通过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提高公众对该问题的关注和了解,促进问题进早进入政策议程,从而加快社会问题的解决。

    就业问题触及许多权威机构的利益,所以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就业时,更多的是执行党和政府的宣传政策,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这样一来,有关政策性宣传报道随处可见,如《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日头版“今日关注”栏目发表报道《失业毕业生将获“一对一”服务》,文章对劳动保障部的“一对一”服务政策进行了解读,并表示该政策将力争在一年内让绝大部分毕业生实现就业。第二天该报同一栏目继续报道《大学生基层就业逐年增多》,文中写道“基层政策优惠实惠”;甚至在5月10号,教育报用7版整版内容发专栏《以和谐文化为精神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诸如此类政策宣传报道在报纸中随处可见。相比较而言,媒介所发挥人民喉舌的功能有限。

    (二)“就业指导”报道过于理论化

    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偏重“就业指导”。笔者曾参与2006年《首都教育发展环境与引导机制问题研究》研究课题数据来源于2006年笔者参与的李丹林老师主持的《首都教育发展环境与引导机制问题研究》研究课题。,通过对网络媒体报道包括新浪、搜狐、人民网、中青网、京报网等15家网络媒体,平面媒体报道包括《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媒体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侧重于就业指导和就业现象分析,在平面媒体中,就业指导的报道数量位于第2位,仅次于就业现象,这两类报道内容几乎占了全部报道的一半多。

    但这些相关“就业指导”的报道过于理论化,缺乏可操作性。如2007年5月10号《中国教育报》用7版整版报道《以和谐文化为精神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文章结合胡主席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提出以和谐文化为精神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并表明取得了较好成效。全文从在理论高度提出了就业的指导方法,洋洋洒洒,既缺乏可操作性,又缺乏贴近性和可读性。

    事实发生空间与传播指向的空间越近或越重合,这样的事实就越容易成为新闻事实,也即事实发生地离接受主体距离越近或越重合,就越容易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新闻事实。相对于遥远地区的事物,人们更关心自己周围的事物,这些事物更容易与受众产生联想与共鸣,如果报道的新闻没有接近性和可读性,就很难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绝不是简单的供大于求,如果毕业生愿意根据社会需要择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不会像现在学生所感到的这样难。媒体应该具有一种责任感,将大学生在求职中的困惑、用人单位的苦恼,通过媒体及时反映出来,使供求双方彼此能及时调整心态,尽早实现对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三)过分渲染就业严峻

    从当前就业大环境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就业形势整体紧张。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三峰叠加”,应届高校毕业生高峰、农村剩余劳动力高峰和下岗职工高峰,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基于就业竞争现状进行事实报道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媒体报道过度渲染,缺乏理性,则无形中对大学生群体性“就业恐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中国青年报》2003年曾推出一组调查报道,叫做《被夸大的大学生“就业难”》,文章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当前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报道存在一种误区,即报忧的多,报喜的少;渲染就业难的多,对学生择业进行引导的少;流于表层的多,深入分析的少。

    《中国新闻网》2006年12月5日文章也指出,在大学生群体性“就业恐慌”中,某些媒体扮演了不当的角色。有民意调查显示,有26.3%的大学生受访者称,报纸电视上关于就业的宣传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满眼看到的全是招聘会拥挤场面,就业难”,看了这些,谁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媒体报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是传达同样的一个社会信号——工作难找,而拒绝对这个事实进行合理建构——如何好找。结果越报道越让人产生恐慌,越恐慌则使危机升级的可能性加大。当然,在这场就业恐慌里,高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有个别人恐慌于找不到工作属正常,但是优秀的、落后的大学生一起都恐慌就不正常。据说美国的学生为了能顺利大学毕业,在读大学时也需要研究市场。而中国的现状却是,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后就陷入就业恐慌,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考试、考证、实习等上,而无心认真学习功课。但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设计,所以其找工作也陷入盲目状态,无目的,无准备,纯粹是碰运气。在新闻价值取向上,我们往往把招聘会等“惨烈”的竞争现场当做“社会新闻”处理,放大或突出就业压力,而不对受众心理进行积极疏导。

    中共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党和政府提出“三个一切”,即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与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三个一切”很清楚地表明了政府在新闻媒体改革和文化发展上的态度和立场。此后,中共宣传部门又提出了“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考察舆情,对大学生群体有深切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新闻舆论引导。

    另外,中国市场经济自由开放程度、信息的流通传递范围正变得越来越开放,这决定了媒体不能再采取单一填鸭式的舆论引导方式,而应该随着媒体环境的改变,采取互动、换位思考的方式,以良好的职业态度来和大学生受众交流。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媒体不仅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特定的话语权报道,解释和展现社会中教育的各种问题,还应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生动的报道引导和影响着社会。同时媒体在报道时还要意识到,教育类问题的报道还肩负着启人心智、教化灵魂的作用,因为媒介也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一扇窗口。

    二、应对策略

    著名社会学家诺依曼曾说过,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江泽民同志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新闻界的人士:“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998年朱镕基总理赠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6字——“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由此可以看出,舆论引导是媒体天赋的职责。

    (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媒体对舆论的调控作用表现在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曾强调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如果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灌输给青少年”,我们的社会可以变得更有效率,人类的过去和将来都可以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价值观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由家庭、教堂或者其他社会机构来灌输。它们现在是,将来也会是由电子和视觉媒介来灌输的。美国社会学家曾经总结了美国社会赋予新闻报道的6条“永久性”价值观念:美国至上;民主制度优越;崇尚自由竞争,赞誉冒险、创新;鼓吹个人主义,尊重他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天赋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国家领导;正是这个价值体系影响和制约着美国的社会舆论。

    在当代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许多价值观混乱的言行便会利用各种传播渠道乘虚而入,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中迷失。对承担传播功能的各类媒体而言,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绝非放弃道德担当与坚持的借口和理由。恰恰相反,越是在众声喧哗的年代,越是在面对心无所属的大学生群体的时候,媒体越需要激浊扬清。不能因为人们生活追求高了,就为奢侈挥霍贴上“高尚”的标签,让“笑贫不笑娼”可振振有词;更不能因为当今社会存在某些腐败和丑恶现象,就大肆炒作渲染,把整个社会描绘得一团漆黑。

    在转型社会价值观呈现紊乱之时,媒体更要清楚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以坚定的声音担当社会中流砥柱。媒体在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上,所致力追求的便是通过有力的、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新闻舆论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让有悖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歪言邪行下潜,让嘉言善行进入上升通道,使沉渣归底、正气昂扬,从而发挥新闻舆论导向的引导和领航作用。

    (二)引导青少年树立现实的就业观

    “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的崭新理念。对新闻媒体来说,要把握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就业问题报道,首先要充分理解《决定》提出的这个“积极的就业政策”,了解其出台的背景和深刻内涵,并将其用以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

    《决定》提出的就业方针准确定位了劳动者、市场机制、政府三者在就业活动中的角色或者说作用,即劳动者是就业主体,自主决定、自己寻找想做什么工作;市场是就业环境,劳动者最终在什么岗位就业要受市场容量和结构的制约;政府负有促进就业的责任。从政府角度说,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要引导就业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尽可能从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方面提供就业帮助。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本市高校已就业、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在校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一半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实际收入低于期望值,六成高校毕业生即便毕业时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另据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统计,2007年在华外资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总量大约1万人,而2007年全国面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500万,按照本次调查中的比例测算,全国将有169万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单位是外资企业,供需比例将达到169∶1;据人事部公布,2007年公务员报考比例为42∶1,最热职位达到4407∶1。这些数据表明,就业意愿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

    以上数据表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政策力度,扩大大学生输送人数,从而既支援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发展,又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营造积极的就业舆论环境

    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其选择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舆论的影响。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显然,新闻媒体在这方面责任重大。媒体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正确把握就业问题报道的“度”,不要给尚未就业者造成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

    如果媒体刊登的报道不当,不但给毕业生及家长带来很大困扰,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由此形成的“信息陷阱”可能导致政府在决策方面出现偏差,也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在择才方面出现误读。2006年《中国教育报》发表《不要人为制造大学生就业“拦路虎”》评论文章,文中指出个别媒体报道了《大学生需求量下降22%,六成毕业生可能面临失业》的文章,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影响。后来中共团中央学校部就这篇报道专门在中青网上作了说明,对事实进行了澄清,并批评了相关媒体的误读误导行为。文章最后表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态势还是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来看,都没有出现社会需求大幅下降、六成毕业生面临失业的情况。

    大学生就业,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家庭对高校毕业生的高期望使得毕业生就业定位较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激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对响应国家号召的大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积极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由此激励了更多的大学生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好单位的机会,而选择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

    可见,后者的新闻舆论影响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因而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大力弘扬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挖掘往届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给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引导方法

    (一)要针对转型社会的现实问题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其具体表现为计划经济的痕迹逐渐消退,市场经济的地位日渐巩固,在这场社会改革中,利益关系也在调整。许许多多先前的利益平衡逐渐被打破,调整变化成为一张崭新的利益关系网,这些同时存在的利益关系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却不是合理的。比如在大学生就业中明显存在的就业不公平现象。家里有钱有背景的学生,找工作托人帮忙即可;而家境贫寒没有背景的,则会遇到各种不公平待遇。大学生面临的这些矛盾和困惑都期待媒体给出正确的报道,进行合适的疏通引导。

    而笔者在统计中发现,在新闻报道主题的选择上,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往往被报道所忽略,如:大学生所遭遇的就业歧视。在我国大学生就业现实中,存在着广泛的就业歧视、就业结构性难题等,但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制度、政策等深层原因,在报纸的报道中很少提及。

    所以,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能否结合时代特点,能否全面报道问题的各方面,并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对报道形成的舆论效果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负面题材也可以写出正面效果

    产生报道不全面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有些新闻工作者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认识上有误区,对于负面的题材不知道如何写,如何处理。另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没能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更多的是以一个指导者、一个引领者的身份出现,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报道未能真实反映就业现状的情况。

    事实上,即使报道的题材是负面的,但如果对负面的处理和采写适当,也能发挥出正面效果。如《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7日发表题为《大学生就业遭遇“供需结构”难题》的报道,文章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评估系统”项目组和零点调查公司合作的一次调查为依据,发现大量的民营企业招不到大学生。民营企业占招聘大学毕业生企业总量的46%,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占22.3%,但愿意去民营企业的大学生仅有1.3%。与之相反的是,法国大学生则爱去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最多的是法国中小企业,这部分人约占大学毕业生求职总人数的57%。而对法国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表明,法国大学生择业时金钱因素被排到了第十位之后,他们往往更注重个人爱好、社会效益以及职业发展前途。

    这种报道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矛盾所在,这样媒体在引导的时候就比较有针对性。因此报道只有客观反映问题的各方面,并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舆论效果。

    (三)根据受众心理设置媒介议程

    受众的使用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信息来满足其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而人使用媒介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已。

    大学生受众对就业报道的需求,也是大学生借此获得心理满足的一个表现。大学生受众在对就业报道的关注过程中,投注了自己真诚的感情,同时也获得了求知的心理满足感;大学生受众也通过这些报道来开阔视野和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因此,报纸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议程设置时,就要贴近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发布各种就业政策,建立政府与受众的沟通平台。这样也让双方各自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实现了报纸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议程设置。其次,以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契机,来描述事件,吸引受众的眼球。报纸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描写发生的事实。客观、公正、理性地描述事实,即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报纸的公信力和知名度。最后,在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舆论引导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主观判断,所以进行就业方面报道的记者,对教育事业和学生都要有责任心,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受众具有交互性和相近性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报道如果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受众需要的话,容易因受众个体间思想相近、情感相融而实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振。大学生受众决定着就业报道内容的选择,也决定着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方向和进程。因此,平面媒体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报道时,首先要让人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对存在的各种就业现象进行分析报道,然后根据国家政策、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利益综合考虑,进行正确的就业报道。

    实现我国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人才,而现实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显严峻。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

    可以说,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治理和解决也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其中,报纸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应意识到,面对转型时期变革中的现代中国,媒体传播内容的重点、媒体主体形象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传媒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调整思路,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