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就是能力-把握当下—做好在职的每一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的事也要投入100%的热情

    常有人形容公司职员有所谓的“三天”、“三个月”和“三年”这三个关卡。也就是说,上班三天,便会心想:“原来公司不过如此!”原本的幻想在此时几乎烟消云散。三个月时,对公司的状况与人事都已熟悉,被交付的工作也大概都可以应付,便开始进入东嫌西嫌的批评阶段。从上司说话的态度到办公室的布置,每—件事都有能挑出毛病的地方。经过三年之后,差不多也可以独当一面了,如果这时还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那么大可以一走了之。

    从以上三个“关卡”可以看出,一般员工在经过最初的摸爬滚打之后,最容易产生消极的思想,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步入一个既定的轨道,不再有种种年轻的冲动与欲望,只要安分守己、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可以了。然而这种斗志与激情的消失是最可怕的,它意味着人已习惯了自甘平庸与沉沦。不需全力以赴就可胜任工作时,人就容易流于傲慢,对别人的劝告也嗤之以鼻。这样的工作态度是相当危险的,如果缺乏那份热情与目标,就如同帆船失去风力一般,只会离成功愈来愈远。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保持最初的那份执著与热情,并时时检讨自己,修正方向。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热情就如同生命。凭借热情,我们可以释放出潜在的巨大能量,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培养自己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让他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热情,我们更可以获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赢得宝贵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一个晴朗的下午,美国作家威·莱·菲尔普斯去逛纽约的第五大道,突然想起来自己的袜子划破了,需要买一双短袜。至于买一双什么样的,作家觉得那是无关紧要的。他看到第一家袜子店,就走了进去。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迎面向他走来询问道:“先生,您要什么?”

    “我想买双短袜。”作家看到这位少年眼睛闪着光芒,话语里含着激情。“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袜店?”作家一愣,发觉自己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仅仅需求一双短袜,走进这家商店纯粹就是一种偶然。

    很快少年麻利地从货架上拖下几只包装不同的盒子,并快速地把里面的袜子一一打开,展现在作家的面前,让他鉴赏。“等等,小伙子,我只要买一双!”作家有意提醒他。“这我知道,”少年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

    少年的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狂喜,像是在向作家启示他所信奉的宗教玄理。作家立刻激起了对这个少年的兴趣,把买袜子的事情抛于脑后。作家略微犹豫一下,然后对那个少年说:“我的朋友,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热情,如果这份热情不只是因为你感到惊奇,或因为得到一个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这种热情保持下去,不到10年,你会成为美国短袜大王。”

    普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的确,拿出100%的热情来对待1%的事情,而不去计较事情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你就会懂得,原来每天平凡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充实和美好。

    弗兰克·帕特在做人寿保险推销工作之初,业绩平平。这时卡耐基先生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卡耐基说:“弗兰克·帕特先生,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于是,他决定以自己最大的激情来做推销员的工作。

    有一天,弗兰克进了一个店铺,怀着极大的热情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店主人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热情的推销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弗兰克把话说完,而且最终没有拒绝弗兰克的推销,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起,弗兰克的推销工作才真正开始。“我认为激情是决定我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我以前也曾被人骂成是懒惰的家伙,但自从我决定以超强的激情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时,事情开始有了变化。”弗兰克·帕特深有感触地说,“在12年的推销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了更多人由于缺少激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帕特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其说取决于他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他的激情。凭借激情,他在烈日当空的酷热中超常发挥;凭借激情,他感染了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使他们成为他的客户。

    热情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自信与自尊的源泉!热情潜在的价值往往超越金钱,热情还是行动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就能战胜许许多多的困难……如果你失去了激情,那么你永远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永远是离高薪最远的员工之一。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奖赏,你必须像最伟大的开拓者一样,拥有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激情。

    培养专注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有人把专注力界定为这样,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一欲望的方法,并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

    培养精神上的专注力能够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终生在哲学的矿藏中掘进,终成大师。他的体会非常实在:“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他必须专注于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歌德也曾这样劝告他的学生:“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是成长的必要条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当他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时,他才会在这方面取得成绩,才有可能不断向自己的极限挑战。

    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曾经说过:“如果你能专注地制作好一枚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对一个领域百分之百地精通,要比对100个领域各精通百分之一强得多。面对外界的干扰,你的抗御力决定了你成功的几率;抗御力越强,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正所谓:“不是聚焦的太阳不能燃烧。”凡大学者、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聚焦”的功劳。从古至今,只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心无二志、专注勤勉的人。专注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敲门砖,我们在追求成功、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舍弃一些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精力浪费,从而更能集中才智,将一件事情做大、做精、做强。

    “人能一其心,何不知之有哉?”意思是,人如果能够专心致志,那么什么事情办不到呢?聪明的人懂得专注的重要性,他们做事的时候,能够沉得住气,坚决不让自己的精力分散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于一件事而最终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以下有5个建议:

    1.要做到不脱离主要目标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建议:在行动时我们要分清目标的轻重缓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在执行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情关键,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用到次要方面,导致总目标的偏离,这样,付出的代价再多也无济于事;目标的调整应当谨慎、可行。一般情况下,在目标的修正上只能做些微调,而不能彻底改变,偏离目标的抉择,导致的损失无疑是十分惨重的。

    2.要学会集中精神

    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专家芬克博士说:注意力这种心理现象,是由大脑皮质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神经过程的诱导律”所支配的。人在做某一件事时,大脑皮质的某一区域就会发生一种兴奋过程,其他相邻的区域则相应发生一种抑制过程。这样,一个兴奋,一个抑制,就构成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如果一名职场人士在工作的过程中神不守舍,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将工作搞得一团糟。

    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凡是卓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注意地精力用在做一件事情上。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4.为自己工作制定一套程序

    加州口腔医生艾尔每天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开车走同一路线上班,把车停在同一个停车位。他穿外科手术服时总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总是先洗右手,再洗左手;检视病人时总是站在同一个位置。这并不是什么迷信。他按照习惯行事,能够有条不紊地专注状态。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哈利·齐克仁米哈勒认为:“这就好像比赛前的运动员或主持典礼的牧师,习惯性的行为能使人较易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挑战。习惯性的活动使人把精神重新集中起来。”你也可以为任何工作制订一套行事程序。

    假如你不太喜欢手头的工作,不妨为自己建立一个工作顺序:先给自己泡杯茶,然后清理书桌,把笔放在左边,计算机、电话在右边,最后开始做自己的工作。天天如此,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在做守这些程序后自然而然地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并且全力以赴地工作了。

    5.反复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也有“摒除噪音”的作用,使你不易分心。老是惦着后果会使我们心神涣散。你让自己的思想飘向未来,就无法专注了,因为你的注意力已随之而去了,你的眼睛中看到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不管你做的是什么,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而忽略现在,会使你表现大为失色。

    高标准作业:责任心融入工作标准

    对于尽职尽责的人来说,责任心是唯一的工作标准,不论工作报酬怎样,他们都会时刻高标准地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并努力将每一份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被委派雕刻一座雕像。当菲迪亚斯完成雕像要求支付薪酬时,雅典市的会计官却以任何人都没看见菲迪亚斯的工作过程为由拒绝支付薪酬。菲迪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看见了!上帝在把这项工作委派给我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旁边注视着我的灵魂!他知道我是如何一点一滴地完成这座雕像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菲迪亚斯相信自己的努力上帝看见了,同时他坚信自己的雕像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事实证明了菲迪亚斯的伟大,这座雕像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伫立在神殿的屋顶上,成为受人敬仰的艺术杰作。

    菲迪亚斯把雕塑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依此建立起自己内心的工作标准,无论别人怎么评价,他始终坚信自己雕塑的是一件完美的作品,无论有没有人监视,他都会全力以赴地、虔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和努力追求完美的工作标准成就了他伟大的艺术杰作。事实上,那些事业成功的人无不像菲迪亚斯那样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近乎完美的标准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与其说是努力和天分造就了他们的成功,倒不如说是强烈的责任心促成了他们的成功。

    亨利·谢拉德是底特律中学的希腊语教员,他以高标准、严要求而著称。然而,也正是他这种“要做就做最好”的行为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墨菲。

    有一天,谢拉德严肃地注视着墨菲和他的同学们很长时间。然后,他用极温和的语气说:“这么说,你们想学希腊语了?但是,我希望你们知道你们面临的是什么。我有言在先:我可是一个不满足于一般好的人。我不喜欢好的学生,只喜欢最优秀的学生。”

    墨菲被谢拉德真诚而坚定的话语所震惊,他以前只知道要做好,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到最好。

    就这样,墨菲开始了一生中有决定意义的两年学习生活。有时,为了纠正一个重音上的错误,墨菲写满一黑板句子后,自己全部擦掉,再重写一遍,别人被迫写10遍的东西,墨菲却要写20遍,在回家路上,墨菲常常在许多包装纸上抄满希腊语句子!

    谢拉德用蓝铅笔改正墨菲和他的同学们每天交上去的卷子,在出现严重错误的地方写上十分不客气的评语,他从不忽略一行。墨菲想象不出他是怎样做到这些的。然而,年复一年,他毫不懈怠地一直这样做。

    当墨菲把作业做得无可挑剔的时候,谢拉德并没有表扬他,而是让他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好的表现。

    后来在学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社会学时,墨菲都努力用这种方法学,并严格按谢拉德的要求做事。直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后,墨菲还是根据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衡量别人,他说:“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到最好。”

    在工作中,当上级问及下级的工作情况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已经做了。”如果继续问下去:“有什么效果?问题解决了吗?”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尽职尽责的人不会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他们总是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完美。

    要将责任融入自己的工作标准,我们在工作之余不妨试着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能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任务;

    如果你能把每件普通的小事处理得漂亮至极;

    如果你能把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既周到又完美;

    如果你能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如果你能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再替上司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你能把一项超乎想象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

    如果在以上内容中,你能做到不止一项“如果”,那么你就能够成为老板眼中为数不多的有责任感、能够担当重任的员工。

    节约的都是利润:爱护公司的财产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或已经面临微利的挑战。企业的利润和成本密切相关,当今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因此,在利润空间日趋狭窄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可以获得生存和发展。

    一个企业要做到降低成本,就需要全体员工的努力,需要每个员工都能把节俭精神落到实际行动上。只有每一位员工都视节约为己任,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利润,员工的利益才会不断增加。

    自2009年1月以来,为深入落实国家公司开展“三节约”活动的工作要求,天津电力公司工会下发了《关于征集增供扩销、增收节支和“三节约”项目的通知》,组织发动一线员工开展“三节约”项目征集、实施活动。经过班组、车间、基层单位层层推荐,首批上报公司工会“增供扩销、增收节支和三节约”项目22项,取得明显成效。

    这项活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内容。以班组为单位,基层工会重点组织征集“增供扩销、增收节支和三节约”方面的小发明、小创新、小措施、小建议、小改进项目。二是广泛征集。在落实公司增供扩销、增收节支劳动竞赛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三节约”活动要求,各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指标,发动职工征集项目,员工按照《三节约项目征集表》格式填写项目名称、实施措施、项目负责人、预计完成时间、预计获得的效益或效果等。三是择优推荐。本着“广泛征集、重点实施、注重成效”的原则,采取三级推荐方式:车间(科室)负责向本单位工会推荐;各单位工会组织评选后向公司工会推荐;公司工会经过认真评比确定项目、项目验收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增供扩销、增收节支和三节约”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并做好典型项目、典型做法的宣传推广工作。四是竞赛评比。公司工会将定期公布各单位项目征集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评比,重点评比典型项目数量、取得的成效和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并通过公司《“三节约”活动简报》进行成果发布,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年底结合公司“五比一创”劳动竞赛和“三节约”活动成果一并表彰。

    此项活动已成为“三节约”常态机制,首批征集的项目全部得到实施,其中17项已完成项目累计增收和节约资金超过730万元。

    公司就犹如一个大海,但这个大海也是由一点一滴的水形成的。与此相类似,员工在这里节省一点,那里节省一点,加起来就会成为非常庞大的数目。只要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自觉地进行节俭,企业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每一名对企业有责任感的人,都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会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把浪费降到最低限度,小心地使用设备和服务设施,高效率地利用好企业的资源。

    2003年,青藏铁路建设进入攻坚年,罗发兵作为青藏铁路项目部的推土机司机,主动申请跟着修筑“天路”的队伍来到了美丽的青藏高原。

    有一次,罗发兵正在施工,忽然发觉车身往下沉了一下,探头一看,不好!车身已下陷了一米多深,并且在继续随着松动的土石往下滑。

    罗发兵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路基旁就是悬崖,如果继续下滑,马上就可能连人带车翻入万丈深沟!

    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他扔下推土机立即跳车,他就安全了,但30多万元的机械就报废了。这对于一向万分珍惜公司财产的罗发兵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危急之中,他朝前面一台挖掘机司机大声呼救。挖掘机手立即掉转机头,用大铁爪猛地钩住继续下沉的推土机。此时,车身的1/3已经悬在半空中!

    罗发兵沉住气,配合挖掘机,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操作,一步一步后退……就这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罗发兵和他心爱的推土机终于化险为夷!

    罗发兵就是这样,爱护企业的财产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正是因为这份对企业的责任感,才使他为了企业的利益,甚至不顾个人安危。

    对于企业来说,节约的都是利润。控制好成本,把本来需要支出的部分节省下来,实际上就等于是赚到了利润,这同时也成了一个新兴的利润点。当然,为企业节约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企业中每个人都视节约为己任,才能为企业赢得利润。

    企业与员工本身就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

    从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来说,节约是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对于企业来说,节约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倡节约意识,还有助于形成勤俭持家、注重节约的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样,节约不仅对企业有好处,更会惠及员工自身。如果每一名员工都能够自觉地为公司节约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使企业的效益更好,企业就更有能力给予员工相应的回报和鼓励。

    踏实做事,才能铺就扎实的事业路

    很多年轻人在谋职时,总是盯着高职、高薪,信奉着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诚然,拥有这样的理想和抱负是好事,但是,如果一味地好高骛远,身在士兵的位置上却只做着当将军的美梦,不能静下心来做一名好士兵,最终可能永远都当不成将军。

    士兵有士兵的职责,将军有将军的责任,各司其职,才能使整个军队秩序井然,具备战斗力。军队如此,企业也如此。一个员工不能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盯着高位,必然难以将日常的工作做好,个人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士,都具备务实的心态,都是踏踏实实地从简单的工作开始,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找到自我发展的平衡点和支撑点。

    小张是一个企业终端科的科长,负责对销售终端布置的规范性进行指导和提供咨询。可小张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总喜欢接手一些相关的工作——企业培训导购员时,他是当仁不让的组织、策划和对口管理者;凭借很强的谈判能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熟知程度,他积极参与促销活动所需的礼品采购;他还承接了信息收集工作,为此安排专人每天为企业高层与相关职能部门整理、报送各项最新资讯……同事都觉得小张是“傻瓜”,甚至有人对他冷嘲热讽。小张对此处之泰然,他说:“我不光是为老板打工,更不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前途打工。我要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领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工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一年后,小张的下属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了几十个人,随着部门的扩容和职能的增多,他所在的部门由科级升为处级,当时说小张是“傻瓜”的人,有的成了他的下属,有的辞职另谋出路。

    莎士比亚曾说:“我们宁愿重用一个活跃的侏儒,也不要一个贪睡的巨人。”现实生活中,像说小张是“傻瓜”那样的人并不少,他们没真正明白“公司是老板的,舞台是自己的”这个浅显的道理,一心梦想着高薪舒适的工作,心浮气躁,消极怠工,这些人也许短时间内能滥竽充数、浑水摸鱼。但长此以往,对于自己和公司都将是很不利的,他们的成功之路恐怕会越来越崎岖,甚至黄粱一梦、遥不可及。

    一个总是想一步登天的人,必然难以按部就班地工作,不肯踏实地做好手边的事。他们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得失,急于求成,缺少长远的眼光,最终的结果自然是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美国已逝的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成功的平凡人并非天才,他资质平平,却能把平平的资质,发展成为超乎平常的事业。”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在考虑人才时,并不在乎学位。他甚至有些歧视有学位的人,他说,因为“大部分学位高的人都不肯努力工作,他们只想坐在银行的桌子后面,以为这样便是进入商界了。我喜欢愿意努力工作、不怕艰难、脚踏实地的人”。脚踏实地的人,能够控制自己心中的激情,避免设定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会凭借侥幸去瞎碰,而是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地用好每一分钟,甘于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平凡中孕育和成就梦想。

    脚踏实地地做事,对于员工的个人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一个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做事,认真完成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绝不拖延,也不敷衍塞责的时候,他不但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而且取得了企业的信任,赢得了更多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机会。这无疑是一个员工走向更高起点的开始。

    因此,每个职场中的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打消投机取巧的念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最基础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雄厚的实力。

    “岗位股份制”理论:自己创造价值

    很多员工错误地认为,自己只是老板赚钱的工具,自己付出越多被老板剥削得就越多,反正加薪晋升也是希望渺茫,于是沉不住气,拈轻怕重、糊弄了事,能少做就少做。许多员工,对于工作注重的是“薪水是多少”、“工作时间长不长”、“公司有哪些福利”、“有多少假期”,以及“什么时候调薪”。绝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工作背后的成长。

    员工为老板打工,老板为员工提供福利报酬,这是员工价值的一种体现。但是,除此之外,工作中还蕴涵着许多个人发展的机遇。我们在工作中除了物质利益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经验,还有就是良好的培训、个人职业品质的提高和个人品德的完善。这些无形的东西,也是一种潜在的价值,甚至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高贤峰博士在2007年提出了一个“岗位股份制公司”的理论,它的内容主要是:

    “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这个股份制公司有两个股东,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员工。老板向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货币资本,表现为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要求回报的是利润;而员工向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经验、技能等,要求回报的首先是知识、经验、技能。”

    也就是说,工作之中,努力工作得到的是双赢的收益,我们不仅仅是在为老板打工,同时也在为自己打造事业的根基。我们和老板一样,都是所在岗位的主人翁,我们是在为老板,也是在为自己工作,多投入就等于多回报。

    通过“岗位股份制公司”理论,我们可以延伸出以下一些知识:

    1.岗位股份制公司:员工以人力资本入股岗位股份制公司,是股东之一。工资是劳动的报酬,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是股东的分红。

    2.老板和员工分别向股份制公司投入了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但是投入的额度不一样,一般是老板占大股,员工占小股。因此,在这个岗位股份制公司里,老板还是董事长,员工则是总经理。

    3.打工者心理定位:紧盯工资报酬就是打工者定位。把自己定位为打工者,必然产生“我为别人做事,别人给我工资”的心理。“尽量少做事,想法多挣钱”就成为自然的“打工者逻辑”,“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就成为打工者的工作表现。

    4.“对自己负责”定位:把岗位当成自己的公司,“见工作就干,不管分内还是分外”,“有困难就上,不管报酬高还是报酬低”。结果,正如上文提到的,多干一份工作,就多积累一些经验,就等于多分红一次;克服一个困难,就等于争取了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又争取到一次分红的机会。最终,知识、经验、技能得到大大提升,报酬的提升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不同的心理决定不同的发展方向,持有打工者心理的人必然产生“我为老板干活,老板给我工资”、“尽量少做事,想办法多挣钱”、“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的心理,这样一来,他们对岗位责任制公司投入的少,收获的自然也少。人力资本没有提升,报酬的提升就没有根基。因此,打工者的定位不可能使人有长期的职业发展。

    而主人翁定位的员工会持有“工作是给自己干”、“见工作就干,不管分内分外”、“见困难就上,不管报酬高还是报酬低”,他们对岗位投入的越多,收获的自然会很多。

    以主人翁的心态要求自己,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不计得失,沉下心来,更多地去考虑企业的成长、考虑企业的明天,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如果你能这样做,那你很快就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无论是报酬还是职位。

    小王是一家公司宣传部的助理,刚进公司一个多月,大概了解了公司宣传方面的工作。

    一天,经理让她去做一个市场调查,看看公司新上市的化妆品卖得怎么样,消费者是如何评价的。小王先来到本市最大的一家商场,在化妆品专柜,她看到自己公司的新产品几乎无人问津。看到这些,小王心里很不舒服。她看见有位顾客似乎自己拿不定主意,在每个柜台前都看一会儿,在自己公司的专柜前,小王主动询问这位顾客需要什么功效的化妆品,了解到顾客需要的功效,正是这批化妆品的功效,小王凭着一个多月来对这种产品的了解,向顾客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功效,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平时寡言的自己会有这么多的话说。她的“激情演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大家都对这个新上市的化妆品充满兴趣。最终,这天的销售额是该产品上市以来最高的。

    总经理听商场经理讲了这件事,决定对小王进行奖励。当他问小王为什么会走过去,主动向顾客推销新产品时,小王说:“看到咱们的产品几乎没有人过去问,我很着急,我是公司的员工,就是公司的主人,对公司的事情义不容辞。”

    不久之后,小王就晋升为另一个区域的宣传经理了。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当你能沉下心来,真正去关心企业的成长,去考虑企业的明天,你就会把企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就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就会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像老板一样去工作。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比那些只具备打工者心态,敷衍了事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