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无冕之王——项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邦在关中

    对于咸阳这个地方,刘邦早已是久违了,他早在泗水当亭长的时候就出差到过咸阳,不仅到了咸阳,刘邦还遇到一件让他毕生难忘的事情,那就是他遇到了秦始皇的巡游队伍。这感觉就和一个村长到天安门看到了开国大典一样,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刘邦被这种宏伟的气势镇住了,进而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慨。

    在日后看来,这一声感叹大有深意。

    那个时候的刘邦还是被统治者,被主宰者。

    几年时间过去了,当刘邦再次踏上咸阳这片土地的时候,他的角色已经来了个乾坤大挪移了。说是乾坤,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平常所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过如此,不过是旧农村换成了新农村,不过是旧貌换新颜,不过是……

    但刘邦今天所经历的确实是翻天覆地、乾坤颠倒的变化,今天的刘邦是作为一个统治者,一个主宰着,甚至是一个解救者的身份来到咸阳的。

    刘邦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有今天。

    但今天确实来了,如假包换地来了,拧一下脸蛋生疼地来了。

    虽然刘邦早已做好胜利的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但当昔日那个神秘的秦宫赤身裸体地摆在刘邦面前的时候,刘邦晕眩了,刘邦的兄弟们也晕眩了。

    看看这座城,看看这座皇宫,再看看这其中的东西……这些都属于我们了。

    上述说过,刘邦平生有两大爱好,一个是酒,一个是女人。

    秦宫就是酒,秦宫就是女人,而且是极品美酒,而且是倾国美人。

    刘邦经过长时间的拼杀也该歇歇了,他的享乐心态一时间达到了顶点。或许,这就是终点,这就是我刘邦的命运,这就是那七十二颗痣的暗示。

    人各有所好,和刘邦认识不同的人就是萧何,这个曾经帮过刘邦大忙的萧何此时的注意力不在秦宫的金银财宝和女人上,他反而对那些秦皇室收藏的图籍资料非常感兴趣。

    这就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当刘邦的大军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却有一个人猫在墙角,在研究秦宫的一些书籍和图册。

    萧何这样做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萧何的职业素养,他以前在沛县的时候本来就是整理书籍材料;二是因为萧何的眼光长远,因为他知道,这些看得见地物质财富都是有价的,只有这些隐匿在书中的精神财富才是大宝藏。因此,只要是有关各地区的人力和资源的资料,全都是他最需要的。

    也正是萧何在这个时候拿到的这些图文资料,在刘邦日后前进的道路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和萧何有同样想法和同样作用的人在刘邦团体里不止一个,其中还有樊哙和张良。

    当时张良和樊哙是非常反对刘邦住在秦皇宫中的,他们时刻提醒刘邦,即将到来的将是项羽四十万大军,我们根本就没任何资本能和对方抗衡。咸阳不是久留之地,如果贪图享受的话,最后我们只能成为众矢之的。

    有些东西不能拥有,是因为还没有实力去得到,对于这样的东西,我们要坚决地抛弃,否则,“副作用”会把我们彻底击溃。刘邦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面对金钱和美女诱惑的时候,才会理智地想一想这么做的利弊。

    刘邦成熟了。

    于是,刘邦下令封存秦国的宫殿府库等一切财产,大军退出咸阳,回到霸上。

    或许就是这么一个细节告诉大家,刘邦具备和任何人争抢天下的实力,因为他身边聚集了一帮在他陷入享乐主义无法自拔的时候,能随时给他敲响警钟的朋友。

    刘邦无疑是幸运的。

    虎视眈眈的项羽

    刘邦率先进入了关中,之后他迅速派人把守函谷关,因为他知道,这次从关东到达关中的赛跑是他先到的终点,但是必定有很多人会不服气他这个第一名,这些人就是项羽和其他诸侯们。

    按理说,刘邦这样做其实无可厚非,因为当时楚怀王在刘邦和项羽出发前就定下了规矩——先入关中者为王,并且对这条规矩大家都是认可的。既然刘邦先到了关中,那关中王自然也该他当。

    但是项羽对自己的实力一直很自信,在到达函谷关之前,他都是秉着做老大的心态在前进着的,说句实话,他根本没有把刘邦视为对手。

    转过头我们再来看此时的刘邦,目前作为关中地区的最高军政首脑,他为了恢复关中地区的统治秩序,准备颁布新的管理条例。前者是一个硬性标准,只要话一说,白纸黑字一写就完事了,但是随后而来的一些软性动荡才是他所招架不及的。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秦国的法律条例不但严酷,而且数目众多。

    关于怎么制定法律这个问题上,刘邦集团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就是可以采用秦法的体制,但其中过于严酷的法律是不能要的;一种就是化繁为简,直接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管理人民。

    刘邦是个大老粗,当然赞成后一种方式,并且萧何等人也认为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无为而治最好。

    所以,这次会议讨论的结论就是——简单地颁布三条条例就可以。

    此时,刘邦以关中最高首脑的身份召集咸阳及其附近各县头脑、地方长官来霸上开会。

    会议空前成功,刘邦和各地“长老”打成一片,并且一致通过了和平友好的交往方针。在刘邦重申了会保护各地领导们的既得利益之后,这些人彻底成了刘邦的拥护者。这个时候,刘邦非常合时宜地说了三条规定:第一,杀人者死罪,第二,伤人者抵罪,第三,盗窃者抵罪。原秦朝的法律一律废除,所有官员与行政单位全部保留,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约法三章。

    这次会议不管是官方反应还是民间反应都非常良好。

    大家反应不可能不良好。

    关中地区的老百姓们万万没有想到亡国之后,竟然还能获得如此保障,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马上就传开了。

    下面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当了亡国奴的老百姓给刘邦的起义军送来了酒肉,这下起义军就变成了解放军。

    但关于收受群众物品这一条,刘邦早有规定,谁都不许私自拿老百姓的东西,而且平时要尽量低调,绝不扰民。

    刘邦这一明智的举动给他奠定了非常良好的群众基础。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为日后刘邦拉了不少选票。

    悲怆的新安城

    巨鹿之战后,项羽的政治地位不管是在楚军中还是在众诸侯中已经是相当高了,可以这么说,项羽这个时候的心理方面已经是准备着当关中王了。

    但是,公元前206年12月,当项羽信心满满地走到函谷关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刘邦已经先自己一步到了函谷关。

    这虽然是之前说好的——先入关者为王,但项羽起初想到的结局是自己先到,对于这种没有任何心理暗示的结果,项羽接受不了;对于这种完全抹杀了自己在秦末大起义中最大功臣的地位的结果,项羽不能接受。

    按理说愿赌服输,既然是事先约定好的,那么我们就应该遵守约定,但是事实往往没那么简单。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当时的项羽是带着主力部队去大战章邯的,刘邦只是作为侧翼去吸引敌人的部分兵力,而且在重大的正面战场上,都是项羽去出战的,但是现在刘邦却先到了关中,这完全抹杀了项羽的功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项羽当时已经有充分的称王的心理准备了,当时我们描写破釜沉舟一战之后诸侯对项羽的态度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就说明当时的项羽已经在各诸侯中间有非常高的威望了,项羽称王虽不能说是众望所归,但也是理所应当的。而刘邦现在却在函谷关以武力告诉项羽,你不能进去!

    “先入关中者为王”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楚怀王,而楚怀王在项梁死后,对项羽是非常不地道。所以,倘若是我项羽先入关中那也就算了,但要是刘邦先入关中,那就一定是楚怀王的偏袒。

    项羽在经过这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和分析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与刘邦决裂。

    就是在这个时候,本来拥有共同敌人的刘、项军事集团,在秦王朝灭亡之后,他们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利益随之消失了,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两个相互对峙的军事集团。

    也就在这个时候,项羽突然发现自己平素轻视的那个刘邦已经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起来了。

    是该翻脸和全速前进的时候了。

    项羽带着四十万大军火速赶往关中,但是章邯的二十万降军却大大减缓了项羽的行军速度,而且最重要的是,统领这二十万降军的司马欣的威望根本就不能和章邯比。项羽望着这二十万人顿时有一种恐惧的感觉,这二十万铁骨铮铮的汉子脸上分明就还挂着不甘心的表情与心绪。

    这二十万降军,让项羽彻夜难眠。

    项羽不是没有想过教化问题,倘若把他们教化过来,也是一支威力无比的军队,但这二十万人流得却完完全全是秦朝的血液。项羽不敢冒这个险。而且秦人和楚人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有如此深厚的历史仇恨的秦军根本就不可能被教化过来。

    如今诸侯反奴为主,自然也不会善待秦国降军了。那些被派到这里的军官肯定会借机报复这些秦军士兵,轻则含沙射影的讽刺一翻,有的甚至还公然取笑、侮辱他们。而秦军对这些突然成为自己顶头上司的六国人当然是不服气的,双方当然少不了要剑拔弩张,整个军营火药味十足!

    这二十万的秦军可是秦国压箱底的一股军事力量,曾经章邯就和这些兄弟们把反抗义军打得七零八落,对于这次惨痛的失败,起义军可是记忆犹新。如今,一旦他们再想反叛,项羽可真是招架不住。而且,项羽还得管这帮人吃饭,自己那四十万大军的粮草都是问题,谁还能管这二十万人呢?

    为了反秦事业的最后成功,为了消除一切不利因素,项羽决定,也必须决定铲除后患,而且是用最简单的斩草除根法。

    新安——一个永远会被历史记住的地理名词,一个带有希望与安全感名字的城市,却成了这二十万将士最后的坟场——项羽决定在这个地方解决一切后患。

    晚上,项羽邀请司马欣、董翳到楚军大营,名头是要找他们商量事情,并且命令英布暂时代理司马欣统率秦降卒军团。

    司马欣虽然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毕竟是降军之将,自然没有什么说辞,而且说不定这一次能见到老领导章邯。

    项羽如愿让这三个昔日的老上司和老下属见面了。

    当晚,仨人是边喝酒边诉苦,很快就喝醉了!

    三个人醉了,一个关于二十万人的阴谋却醒着。

    这一天的深夜,秦军二十万人正做着“回家”的大梦,突然喊杀声震天,大部分的秦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已经死在刀下了。二十万人数虽然众多,但是他们既没有首领,也没有武器,有的只是面对冷兵器时不堪一击的血肉之躯。

    二十万人中存活下来的人只能跑,大批的士兵们跑到了悬崖边上,前有刀剑,后有绝路,两种选择都是死。

    夜色掩盖的杀戮被白天撕开了。昨晚夜间的血腥瞬时全部展现在秦军面前,自己的兄弟死了,自己的战友死了,楚军真的不放我们一条生路。幸存的秦降兵在悲愤和伤心中选择了跳崖自尽。

    二十万秦降军,一夜之间,全部死亡。

    这二十万兵士的命运始终是被放逐的,从战场到监牢,再到今天的死亡,只是他们不会料到,从他乡到他乡,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他们的归宿终究是无尽的悬崖。

    在这二十万人中间,或许还有天真的人,或许还想过再往前走一点,就可以穿过古道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许……

    一层层尸骨堆砌、鲜血覆盖的秦兵降卒被埋进了尘土之后,随之消失的还有那不绝于耳的哀号,这些都是历史的伤疤。

    新安,掩埋着让人心惊胆战的历史。

    章邯醉了,章邯又醒了,但是章邯却情愿自己一直醉着。

    章邯知道曾经随自己纵横沙场的伙伴、自己曾经希望自己能带着他们回家的二十万兄弟此时已经变作崖下冤鬼。

    一个人的悲伤我们或许可以面对,但是背负二十万人的悲伤,我们无从知道章邯是怎么挺过来的。

    如果说在投降的那一刻,章邯的灵魂和肉体就已经被分离了,那么现在,章邯的灵魂也完全死去了。或许他还苟活,或许他仍然还能带兵打仗,但只是一具躯壳而已。

    项羽解决了二十万秦军后,再无后顾之忧,果断打进函谷关,驻兵戏西,也就是戏水西岸。

    项羽和刘邦这两个昔日的对手此时都密切地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密报:一是刘邦要做关中王,二是刘邦要让秦降王子婴为相国,三是刘邦想把秦宫的财宝全部据为己有。

    这一次的密报让项羽非常肯定,刘邦要准备称霸了。这一消息让项羽震怒至极。

    随后,项羽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第二天一大早先让士兵们好好吃一顿饭,然后给我把刘邦灭掉。

    这一个决定对项羽来说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刘邦的实力再强也大不过项羽,在刘邦实力的成长阶段将其灭掉是非常明智的。

    但是这个决定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这个决定只是项羽一个人决定的,他并没有和他的军中谋士们商量,而且具体的讨伐办法也没有说明,只是他的一个随性而为。

    当时如果范增知道的话,肯定不会同意项羽的做法,我们来看一段史料。

    当时范增对刘邦的认识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范增这句话的意思是,刘邦不是一个普通人啊,他现在既然有雄霸天下的野心,就说明他有这个实力,而且他也确实有天子之气。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邦是个什么人啊,刘邦既爱酒,又爱女人,但是贪财好色的刘邦在进入关中之后竟然老老实实的,没有喝酒,也没有找女人。也正是从这件事情中,范增知道了刘邦不简单啊。

    范增比项羽更能看清刘邦,他知道刘邦是后患,既然是后患就必须铲除。范增也有弱点,他虽然知道必须除去刘邦,但是他却贻误了最好的时机,或者说他没有帮助项羽用速战速决的方法消灭刘邦。

    而面对自己飞速成长的敌人,下手慢就是致命的伤。

    线人的义气之举

    此时的局面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看似实力悬殊,但两军对垒,成败往往还取决于一个更重要的因素——线人。

    线人就是敌我双方在对方安插的眼线,既然项羽方有曹无伤,那么刘邦方面也有人。

    这个人叫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堂叔,他在项羽集团中担任的官职是左相,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副手。项伯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私见张良”。

    按理说项伯和项羽是亲戚,这会儿怎么胳膊肘往外撇了呢?况且当时的项伯是夜见张良,这万一让项羽发现了可是杀头的死罪啊。

    说起来,这里面还是因为一个情字,因为项伯曾在秦朝时受过张良的救命之恩,所以,项伯欠张良一个人情。

    在项羽即将对刘邦集团动手的前夜,为了答谢张良,挽救张良的性命,项伯夜见张良,并将项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决刘邦集团的绝密军情告诉了张良。

    虽说形式上项伯是线人,但在情感上项伯和曹无伤却完全不同,项伯是为了救自己的救命恩人,所以在道德品质上,项伯要比曹无伤高尚得多。

    项伯此时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救张良,关于刘邦,他当然是希望项羽能得势,所以此次夜见张良的目的是为了让张良一个人逃命。

    张良了解项伯,但是项伯却不了解张良。张良当时在刘邦集团是什么地位,张良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既然你项伯冒着生命危险来向我通风报信是为了一个“情”字,那么我张良不能一个人苟活,要保住刘邦大军也是为了一个“情”字。

    你项伯能为情冒险,我张良更能为情搏命。张良对项伯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意思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关于这件事情,我必须告诉刘邦。

    最后项伯无奈,只得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刘邦。

    突发事件

    那么,刘邦是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呢?

    刘邦得到这一绝密军事情报时,先是大惊失色,太史公对这段的描写是“为之奈何”。随后,刘邦立刻向张良求助。

    刘邦此时为什么这么害怕,因为刘邦应该害怕。

    且不说四十万军队对十万军队的气势差距,这实在是因为刘邦在进入关中之后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也正是这个错误让他现在后悔不已。

    那就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一个人有野心和暴露自己野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这么说,你有野心和暴露野心之间相差个十年八年的不足为奇。

    野心可以什么时候都有,但是暴露野心就一定要在你有实力暴露的时候才能暴露。

    但现在刘邦有这个实力打败项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结果,也正是刘邦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从而招致了这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的军事打击。

    但好就好在,刘邦是一个能广开言路的人,在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他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比如说是张良的意见。

    张良面对刘邦的发问,他是怎么做的呢?

    张良的做法也值得我们思考,当时的张良并没有像一个救世主一样赶紧把自己的救命锦囊拿出来,而是也问了刘邦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当时您不让项羽进函谷关的主意是谁出的?

    刘邦回答,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意思就是有人向我进谏说占据函谷关,不要放各路诸侯大军入关,占有整个秦朝的土地,就可以称王了。所以,我听了他的意见。

    这个鲰生又是谁呢?鲰生不是一个人名,而是古代鄙视人的贱称,也就是小人和愚陋的人的意思。

    张良这一次的反问给刘邦上了一课,广开言路是对的,听取他人意见也是对的,但是不加判断的全部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铸成大错。

    张良另一个问题就是,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也就是问刘邦,你估计一下,以您的军事实力到底能不能和项羽抵挡一下?

    对于张良的这一个问题,刘邦没有答案,也无法回答。

    太史公的描述是“沛公默然”。刘邦的沉默也确实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

    而张良两个问题的先后顺序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也正是刘邦的政治素养在遇见张良之后飞快提高的原因。

    首先,张良没有一上来就尖锐地指出刘邦的错误,而是先让刘邦自己找出错误的关键和根本,让刘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循循善诱让刘邦知道自己和项羽真实的实力差距,这样,刘邦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

    在刘邦充分思考过自己的错误之后,张良认为把解决办法告诉刘邦的时机到了。这个时候,张良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的成败在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项伯。

    张良对刘邦说,项伯虽然把项羽的秘密告诉了你我,但他仍然是项羽的人,他这么做也只是因为我曾经救过他一命,所以你现在就去告诉项伯,说你根本没有背叛项羽的意思(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张良的这个主意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认真分析了牵扯其中的人物。张良分析的第一个人就是项羽,项羽是一个性情中人,就连攻打刘邦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都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使然。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项羽这个人虚荣心还是比较强的,只要你一示弱,或者是一屈服,他心中的这股怒火必然就没有了。

    第二个人就是项伯,项伯能报自己的救命之恩,张良当然是感激的,但是张良现在毕竟认刘邦为主,所以张良必须利用项伯重义的性格。

    刘邦立刻领会到了张良建议中的精髓。

    在张良的指点下,刘邦立即实施哄骗项伯的行动。

    项伯既然是项羽的亲戚,那么我刘邦也要项伯成为我刘邦的亲戚。

    成为亲戚的最好办法就是结亲。

    项伯一见到刘邦,刘邦马上敬酒,并且提出了愿意和项伯结成儿女亲家。刘邦的热情和提亲行为马上让项伯放下了所有的防备。

    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刘邦身上却有一种沟通的天赋,他能够与人在第一次见面时,迅速击碎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危机攻关能力,也促成了刘邦与项伯一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

    虽然定了亲,但是日后的刘邦却根本没有和项伯成为什么亲家,这是后话。

    在和项伯提到定亲一事之后,为了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刘邦又向他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第一,我入关之后,丝毫不敢私自占有任何东西,登记了官民的户籍,封存了所有的仓库,都是在等待项将军到来再处理。

    第二,我派人把守函谷关,实在是无奈之举啊,是为了防止盗贼随便出入,应付突发事件。我每天都盼望项王能来,怎么会造反呢?

    第三,希望您能和项王充分地表达我的意思,前段时间确实是他误会我了啊。

    刘邦这番动情的表演很快打动了项伯。

    项伯连夜回到项羽大营,赶忙向项羽转达刘邦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上面这段描述透露出了两个信息,第一是项羽是绝对地性情中人,关于项伯怎么到了刘邦大营的问题竟然没有问责,只是一听刘邦服软就高兴了;第二是张良对项伯的猜测果然没错,项伯重的是一个“义”字啊。

    项羽听了项伯的话之后,其反应是让我们始料未及,并且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项羽从心底里对刘邦还是蔑视的,他根本不相信刘邦可能会有什么作为,当时去打刘邦的时候也是带着“收拾这个兔崽子”的心态去的。此时的项羽依然没有了解到自己对手的可怕。

    再看这两个人的心理反应:项羽这一边是“既然你认错了,那么这事儿就算了”;刘邦这一边是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把项羽给骗过去了”。

    于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千愁万绪就具化成了一场宴席,这场宴席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鸿门宴。

    饭桌上的事儿

    “鸿门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曝光率最高的一顿饭了,也就是自此开始,中国什么事情都爱在饭桌上解决。不管是撕脸皮还是套近乎,“吃饭”似乎就成了千言万语的首发语词,虽无意义,但是必不可少。

    鸿门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结束了,而关于此事的口水却没省下多少。关于鸿门宴之间的扯皮却因鸿门宴的结束而正式开始,并未有穷期。

    鸿门,在咸阳的西北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东南的霸上。

    鸿门宴其实就是项羽在鸿门这个地方请刘邦的一个饭局,精彩度大大增加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太史公司马迁精彩绝伦的描写。

    让我们重现一下昨日。

    此时,项羽对刘邦的态度因为项伯的活动而转了风向。其实,项羽当真也不想和刘邦翻脸,因为项羽觉得没必要,在他眼里,刘邦根本就不是威胁。

    但这只是项羽的想法,并不是项羽集团的想法,因为范增没有这么想。

    刘邦能来鸿门,这正是除掉他的大好机会啊!刘邦现在的示弱只能说是一种假象,他的实力远远不止他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这些。

    范增告诉项羽,必须要抓住这一次绝佳的机会。虽然杀掉刘邦在名声上显得很不仗义,但是对于这个超级无敌的后患,名声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了。

    通过前述的分析,项羽这个人是非常在乎名声的,而且他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杀死刘邦。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项羽竟然还认为刘邦不足为惧。所以项羽对范增的建议有一点点抵触,但没有办法,为了表示对范增的尊重,他只能勉强答应。

    这个“勉强”在我们看来确实可笑。

    这就像一个盲人马上要跳进火坑了,一个人告诉他前面是火坑,不能跳,这个盲人听了别人的意见考虑再三,说,好吧,我勉强不跳……

    酒菜都备好了,就等着刘邦来了,项羽集团这一老一少各怀心事,项羽想的是吃饭,范增想的是杀人。

    天刚亮,刘邦就带着张良和樊哙等一百多个人来了。

    关于这个人数问题,也是刘邦集团认真考虑过的。他们有没有考虑到项羽要在这场宴会上下毒手?当然考虑到了。刘邦也不是不怕死,当然想多带点人来壮胆,但是带多了也没有用,就算你把十万人都拉过来也不算什么事啊。

    刘邦只带一百多人,其实是用实际行动向项羽说明自己的问心无愧。可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空城计。

    我刘邦,就是来喝酒吃饭的。

    大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刘邦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大家都是混社会的,自然明白酒场规则,酒很快就喝出气氛。刘邦先敬项羽,再敬范增,最后与剩下人同干一杯。这顺序刘邦当然和集团谋士提前沟通过。

    酒场的顺序十分重要,顺序是身份高低与重要程度的体现,弄错顺序会搅乱一场酒,使酒场失去和谐。因而酒场高手,最讲究顺序。

    第一场,当年情

    刘邦嘴一刻都没闲着,从刚开始两人并肩作战开始一直说到最近打的这几次胜仗,尤其是在说到项羽的巨鹿之战的时候,刘邦由衷地表达出对项羽的胆识和勇猛的钦佩之情。

    这好听话的晕乎劲,不比二锅头差,几句话之后,项羽的自尊心已经让刘邦鼓吹到了极点。尤其是刘邦给项羽戴了“战神”的高帽子之后,项羽和刘邦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第二场,解释误会

    一说到误会,自然要找引起误会的人了,实在不怪我项羽误会你啊,实在是有小人作祟,要不是你的司马曹无伤诬陷你,我怎么会误解你呢?至此,项羽已经把一个人的性命贡献出来了,这个人就是曹无伤。

    第三场,吃好、喝好

    项羽和刘邦是越聊越欢,越聊越畅。范增在旁边越看越生气,还真把这里当馆子了。

    在范增对项羽使用了使眼色、打手势、装咳嗽等一系列暗示方法之后,项羽还是无动于衷。

    范增大怒,你不愿杀,我来杀!

    带着一队人马忽然杀进来必然不行,因为刘邦虽然人少,但也带着一百多个侍卫,想必也都是武功高强的人。而且关于刺杀刘邦的计划项羽并不知道,只是范增心里的小鼓,所以杀进一队人马之后,项羽方面的人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么好吧,我自有办法。

    范增对大家说,光喝酒吃肉有什么意思啊,我们在饭桌上添一个小把戏给沛公助助兴怎么样?

    于是,范增请沛公观看舞剑表演,这个舞剑的人就是项庄,其实这个项庄根本就是一个刺客,范增叫他来的目的也正是让他在舞剑的过程中借机杀掉刘邦。

    在宴席中间拿这种小把戏助个兴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因此,刘邦和张良一看就知道来者不善。本来刘邦这次来心里就打小鼓,现在这个舞剑的项庄又一直盯着自己,刘邦虽然有所察觉,可在人家地盘上而且是在吃饭的时候,平白无故的发作不大礼貌,只能心中暗作戒备!

    鸿门宴之所以热闹,是因为人物一个一个出场。

    还没等到项庄舞剑,就又出来一个人——项伯。项伯这个人的政治素养是非常薄弱的,夜见张良,泄露重要军事情报就是最大的证明。

    项伯非常清楚这个临时节目的真正意义,并且这个时候刘邦和他的关系转换已经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节骨眼儿上了,也就是说,项伯即将和刘邦成为亲家。

    为了保护刘邦,项伯便主动要求与项庄对舞。项庄刚刚拔剑起舞,他也立即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保护着刘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这样一来,就破坏了范增杀刘邦的计策。

    鸿门宴上的杀气渐重,但此时的项羽还浑然不觉,只是对场上的表演看得津津有味。

    看到这种情景,张良着急了,就借口出去,跟门口的樊哙说了句话,这句话也成了日后的名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忽然听说刘邦有危险,立即闯入大帐。樊哙入帐,当时司马迁对樊哙的形象描写是“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个场面虽然尴尬,但是非常有效果,全场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樊哙的威猛形象所吸引了。

    有的时候,莽夫也能办大事。

    樊哙进来也没有什么避讳,直接就座,慷慨陈词。

    樊哙说了三点:

    第一点说的就是刚刚被大家打败的秦朝,秦朝为什么会灭亡。樊哙不是像刘邦一样一直夸项羽的功劳,而是告诉项羽,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在于他的暴政,在于他的杀人如麻。

    第二点就是说楚怀王之约。关于楚怀王在项羽和刘邦向关中行进之前,就已经说过“先入关中者为王”的这一个盟约。虽然刘邦没有讲,但是樊哙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不管有没有约束效力,楚怀王毕竟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时也是您和我们沛公认可的。

    第三点就是关于项羽入关中的时候遇到的一次堵截。樊哙非常智慧地把刘邦刚才和项羽说的话添油加醋一番,于是事情就增加了可信度。

    樊哙说了三点,但都是刘邦所不敢说,不能说的。

    每一点都字字在理,并且理都在我方。项羽不得不承认是自己误会了刘邦。

    于是,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被樊哙化解了。

    反应敏捷的张良很快就出来打圆场了:这是沛公的保镖兼车夫,是沛公大人的心腹。一辈子也没读过什么书,不懂得什么礼仪,就这样闯了进来,请大王莫怪他莽撞!

    项羽虽然也不高兴,但一想这样也好,正好结束这场闹剧。

    谁都不会和不懂事的人过不去。

    既然进来了,那么就就座吧。鸿门宴确实是越来越热闹了。

    张良一看这样下去非出事情不可,项羽一方已经起了杀心。我们必须找个借口走人。

    于是,没过多久,刘邦就以喝多了,想去厕所为借口乘机溜了出来。

    俗话说人有三急,总不能不让人家方便吧。于是张良、樊哙、刘邦顺利在厕所会师。三人各自交换了意见之后,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跑。

    那就跑吧!当然,即使要跑也要跑得有水平。

    张良没跑,张良留下来送礼了。刘邦来的时候也没空手来,就让张良代替他送礼吧,刘邦自己带着人慌忙跑了。

    刘邦总算回到了霸上,这次算是安全上垒、有惊无险。

    一场鸿门宴,扯皮了两千多年,其中争论最大的人物就是项羽。鸿门宴也可以这么说,几个有心计的人围着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人。

    每个人都有弱点,项羽这个人物当然也有弱点,甚至这些弱点都是致命的,都是见血封喉的,项羽的妇人之仁也让后人扼腕长叹,如果当年杀了刘邦,如果当年响应范增,如果……

    说一千道一万,林林总总、花样百出,总之都是在玩弄辞藻。

    鸿门宴就像一个杀人现场,但观众始终没有看见血腥。

    很遗憾,历史没有如果,发生过的就发生过了,项羽就是项羽,刘邦就是刘邦。

    后人经常把鸿门宴看做一个改变命运的时刻,似乎只要杀了刘邦,项羽的一生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是这样吗?如果我们事先知道了结局,再下这样的定论,那么我们充其量也就是事后诸葛。

    事实上,在鸿门宴中,项羽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利益,比如在气势上,刘邦已经服软,已经甘愿做一个老二,而关中的优质资产也都许诺要给项羽。所以这么说来,鸿门宴并不能说是楚汉争霸的绝对转折。

    一般我们也只关注大人物,小人物的出现和生死似乎只是一串数字和代号而已,比如说刘邦来洪门赴宴的时候带的那一百多位随从。

    逃跑当然是一件狼狈而隐秘的事情,所以刘邦逃跑的时候,他只带了四个人,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张良留下来给项羽献礼。其余的一百多个人,刘邦全部抛下,这一百多个随从的命运估计是好不到哪里去。

    这件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刘邦的自私,他宁可牺牲部下也要保全自己。

    刘邦逃回了自己军中之后,张良替刘邦入席致谢,并奉上一双白璧给项羽,一双玉斗给范增。项羽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张良代替刘邦献上的一双白璧,而范增则气得用剑挑破了张良送给他的玉斗,并说,日后取天下的必定是刘邦。范增虽然说得是气话,但日后却成为箴言。

    刘邦回到军中,第一件事情自然是找曹无伤算账。曹无伤自然是没了性命。

    一场大火

    刘邦安全逃回了大本营,项羽也拿回了他的虚荣,既然大家都这么说开了,误会一场,那么项羽就能大方进咸阳了。

    也就是在鸿门宴的几天之后,项羽领军进了咸阳。刘邦自然没有任何阻拦。

    项羽终于踏上咸阳的街道,他恍若隔世,自己的祖辈、父亲为此奋斗了几辈子都没有成功的事情,今天我终于做到了。

    繁华的街道,华丽的宫殿,还有美人……这一切都太耀眼,而铸就这一切的有我先辈的血。

    刘邦看到这一切的第一感觉是享受,项羽看到这一切的第一感觉却是毁灭。

    六百多年以来,咸阳从没遭遇过外敌入侵,刘邦虽然占领了咸阳,但约法三章的颁布让咸阳秦人毫无任何防范之心。

    而项羽入咸阳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子婴,然后四处搜捕嬴政的后代,所有皇宫、贵族的官邸和富商的巨宅全都被劫洗一空,大家都抢红了眼,杀红了眼,咸阳百姓一下子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

    最后,项羽终于做出了一个更加恐怖的决定,那就是给咸阳放一把火。

    这一把火,最多的描述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房宫,据说整个大火烧了近三个月才慢慢地熄灭。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其中死伤无数的咸阳百姓,和对中国文化的严重破坏,秦以前华夏文明数千年的记录几乎完全毁灭。

    咸阳一片废墟,满眼尸体,繁华不复!

    项羽这一行为为日后的刘邦争取了尽可能多的政治筹码。

    不当皇帝当霸王

    仇也报了,东西也抢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终于把秦国给灭了。

    项羽现在是老大,那么切蛋糕的任务自然也就交给了项羽,那些盼着复国的诸侯们也都在等着项羽呢。

    关于项羽前面火烧咸阳的表现我们可以断定,项羽根本不想留在咸阳,也没有想过要再坐秦始皇的这个宝座。他心里的终极愿望只是重建楚国,再以楚国作为天下诸侯的霸王。

    项羽自起义以来,就跟着叔叔项梁南征北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奔波。

    项羽的脑子里有非常强烈的家乡概念,现在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快回去向江东父老汇报自己的喜讯。应当说,中国古代衣锦还乡的心理非常普遍。

    项羽把这一心情形象地描述为,富贵了却不回去故乡,就好像穿着锦绣华美的衣服却在夜间走路,有谁看得到呢?

    项羽在乎的是这个,谁又能说不对呢?

    项羽想要的只是当霸王,当皇帝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因为他不想推翻了一个皇帝,自己进而就又变成了这个皇帝。

    有史书记载,当时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只是拿着棍子随便在地图上一划,诸侯们的势力范围都是划着哪块算哪块。这倒是从侧面表现出了项羽的大方,但未免太过儿戏。

    所以说,这种说法基本上是不成立的。

    事实上,天下势力重新分布的蓝图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圆桌会议的争吵、规划、协商才完成的。

    对项羽而言,其他诸侯的封地都非常简单,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楚怀王和刘邦。

    刘邦这个时候虽然在鸿门宴上表现了顺从,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刘邦的势力在急速膨胀,虽未与项羽有明显对抗,但他高居不下的声望——特别是在关中地区的形象,让项羽的心里非常担忧。

    楚怀王虽然名义上还是项羽的上司,但是经过一系列事情之后,项羽对楚怀王已经是没有好感了,宋义被杀其实就是项羽给楚怀王的一种警示。

    项羽在火烧咸阳之后,派人向楚怀王请示如何处理关中地区的善后工作。

    楚怀王只回了两个字——“如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遵守先前的约定,谁入关了谁就是王。也正是这件事,让项羽对楚怀王愤怒到了极点。

    之后项羽立刻召开了诸侯会议。

    项羽的观点是,怀王当时是由我们项家军团所拥立的王,但其实他根本就够不上这个资格,所以他不能平白无故地得到这么多的权力,他现在已经不能向天下发号施令了。

    不过,怀王虽无功劳,但他也代表了他的阶段性角色,此后不应再拥有实权。项羽首先尊奉怀王为义帝,并公开表示,古之为帝者必拥有千里的疆土,并且位居于地段很好的上游地区。

    项羽的这个建议,广大诸侯们当然都同意。

    接下来的划分方式就是按照多劳多得的方法来分封,本来这样的分封方法也是没什么可说的,但是项羽却没有完全执行他的初衷,以至于后来发生了比较大的失误。

    这个失误就是该封的没有封,不该封的却封了。

    当时除了项羽,功劳最大的就是刘邦了,这自然也就成了项羽最为棘手的问题。按照先前的约定,刘邦早于项羽两个月入关,因此刘邦理应被封为关中王。

    对于已经在鸿门宴上放刘邦一马的项羽可以说已经不可能再封刘邦为关中王了。尽管项羽这个时候还没有把刘邦列为自己的最大敌人,但是在范增的影响下,他对刘邦已经心存芥蒂了。

    但是另一方面,项羽又不想背负说话不算话的骂名,他怕各个诸侯在背地里说他“负约”,更担心之后会出现诸侯叛乱。

    衡量种种之后,项羽认为巴、蜀这两个地区路险难行,而且都是犯人集居的地方,又恰恰属于关中,所以项羽就把巴、蜀等地分封给刘邦,并封他为汉王。

    在刘邦集团来看,这个汉王当然是打了很多折扣的。这个时候,张良和刘邦同时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又是项伯,为什么说是“又”呢?因为这个项伯确实在项羽集团中害项羽屡次掉链子。

    张良用刘邦赏他的珠宝向项伯大力行贿(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刘邦也向项伯大力行贿,请他在项羽面前给自己说说好话,把汉中之地也划分给自己(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

    既然钱已经收了人家的,那么项伯当然要为刘邦说好话。

    说不说好话是一码事,人家听不听就是另一码事情了。

    当初项羽给刘邦分封土地的时候就秉持一个原则,坚决不能把军事上的重地划分给刘邦。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项羽竟然真的同意了将汉中也划分给刘邦。

    这一次的额外加封看起来是项羽对刘邦的格外优厚,即使是这样,这次加封事件也成了刘邦日后的话柄。

    项羽想做霸王,而刘邦想要天下,所以,即使是项羽让刘邦做了关中王,刘邦也不会止步于此。

    那么关于关中项羽到底是怎么处置的。

    项羽把关中这块宝地分别分给了秦朝投降楚国的三位将领,这一招当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为了暗中牵制刘邦。

    章邯封为雍王,统辖咸阳以西的关中,建都于雍丘。

    司马欣封为塞王,统辖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地方,建都于栎阳。

    董翳封为翟王,统辖上郡地区,建都于高奴。

    此外,魏王魏豹改封为西魏王,建都于平阳。

    瑕丘人申阳,曾经是张耳的心腹大将,曾奉命到河南郡协助楚军北上,功劳不小,封为河南王,建都洛阳。

    韩王韩成保留原籍,仍为韩王,定都阳翟。

    赵将司马卬,平定河内有功,自然也有不少功劳,所以封他为殷王,统辖河内地区,建都朝歌。

    原来的赵王赵歇迁徙到了代地,但是名号上仍为赵王。

    赵国宰相张耳,封为常山王,统辖赵国原有国境,建都襄国。

    当阳君英布,是项羽最得力的干将,功劳也是最大,封为九江王,建都于六城。

    翻阳地区的吴芮,率领百越各部落参与联军入关中,故封为衡山王,建都邾。

    义帝,也就是楚怀王的宰相共敖,率军攻打南郡有功,封为临江王,建都江陵。

    迁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建都无终。

    燕将臧荼,随从楚军解除巨鹿之围,功劳非常大,封于燕国,建都于蓟。

    迁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建都即墨。

    当年主动叛齐、协助项梁的齐将田都,随同联军入关,功劳颇大,封为齐王,建都临淄。

    项羽渡河救赵时,齐国贵族田安攻击济北数城,并引军投降项羽,故封为济北王,都博阳。

    田荣和项羽曾经有过好几次的冲突,而且后来又不肯和楚军合作,项羽当然记仇,所以封地的事情根本没有轮到他。

    田荣没有封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陈余也没封地就说不过去了,这其中的原因估计是项羽看不惯他当年的不义气,最后讨价还价,项羽打发人似的给了陈余三个县。

    大大小小,林林总总,项羽总共封了十八路诸侯。当然,分封的最大实惠和利益,当然是属于项羽的。项羽看着地图找好地方,把梁国大部分的好地方都弄到了自己手里。

    项羽自认为封地完美无缺,其实则是漏洞百出。

    项羽自然也想不到,正是他这一次的绝对自负,给他日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巴山蜀水

    巴山蜀水现在看来是风景,那时看来是绝境。

    公元前206年4月,被封为汉王的刘邦率众进入汉中。

    在进入汉中之前,刘邦做了一件事——烧毁了栈道。

    这个栈道到底是什么?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接而成的一种通道,由于汉中四面环山,所以进入汉中必须靠这些栈道,栈道的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不小心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

    刘邦为什么烧栈道?

    刚才说到栈道,我们只说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说人进不来,反面一想,别人进不来你也出不去啊。况且栈道是当时汉中和关中的唯一联系通道。这看似自掘坟墓的一招其实就是刘邦的高明之处,他这一次的行为艺术无疑是在向项羽说明,自己无意再回中原,他要让项羽完全放下对自己的防备之心。

    然而烧栈道却只是一切的开始。

    刘邦连同他军队的士兵们,可以说从小都是在平原长大的,平日最多也就见几个小山包,这下到了巴蜀简直就是难为他们了。

    刘邦对项羽给他的无限委屈有无限的心理准备,但是当他真正地踏上这片属于他的土地之后,他怒了,彻底地怒了。

    刘邦还能发怒生气,但是他手底下的将士就只能是干着急了,于是不久之后,逃跑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甚至有不少部将也跟着离开。这下,刘邦的领导班子开始着急了。这样跑下去,最后还不得全都跑光了?

    皇上不急,急太监。刘邦的领导班子着急,但偏偏刘邦不着急,一副来去自由的架势。

    这倒真不是刘邦多么不在乎,实在是因为他确实没有办法啊。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虽然刘邦军队的人数日渐减少,但也正是经历了这一次自然的淘汰,刘邦的身边只留下了一些精英人物。也正是这些熬到最后的人才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