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曾几何时,一首旋律并不怎么出奇的歌曲却在中华大地上轰动一时,皆因为它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毋庸置疑,孝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作为晚辈怎样在长辈身边会来事儿也是一桩不可忽视的大问题。然而也正像这首歌曲说的那样,虽然孝义是为人之本,但作为长辈,一般来说“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相信,这也像佛书说的那样,只要你心中有长辈存在,那么在长辈身边会来事儿便不会成为问题。
1.多行敬重之礼,给长辈留足面子
在长辈面前会来事儿,不一定非要敬献多少礼物、钱财,假如你离长辈较远,或者你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种情况下,你只要定时去看望一下,表示一下自己的敬意,你的长辈便会觉得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你这样做不但满足了他感情的饥渴,同时也满足了他面子上的虚荣。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连任四届总统,并带领美国人民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取得了伟大胜利。
富兰克林·罗斯福有一位表舅,他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从小就特别崇拜他的舅舅,总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美国的总统。
富兰克林为人善良,且特别细心,在与亲戚的交往中,经常能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是西奥多·罗斯福的生日,当时的他还不是总统。而富兰克林此时则远在千里之外的芝加哥旅游,本以为富兰克林已来不及参加表舅的生日宴会。可宴会进行不到一半时,从门外急冲冲地进来一个年轻人,正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拿出一条表链对表舅说:
“真对不起,表舅,我已尽全力从芝加哥赶了回来,但还是晚来了一步,这条表链虽不是值钱的礼物,但我希望您能喜欢。”
西奥多·罗斯福此时见到这种情况,激动得抱紧了自己的外甥。他激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不远千里赶回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另一个原因是他的礼物,因为前不久西奥多的手表链坏了,正想叫人到芝加哥去买一条款式相同的,没想到富兰克林这么细心,当时就记在心上了。从此,西奥多与富兰克林的感情亲如父子,在后来富兰克林参加总统竞选中,西奥多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2.多施仁义之举,让长辈骄傲
望子成龙,这是天下所有父母都有的愿望。所以有志者或者有所作为的人,不应该把目光盯着眼前的利益,应该走出去,干一番有益于社会的大事业。这样,纵然你少在长辈跟前尽一份孝心,而作为长辈,却也由衷地从心里为你感到骄傲。
王孙贾是战国时的齐国人。他15岁那年,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合进攻齐国时,王孙贾跟随流亡的齐王在莒城(今山东莒县)的王宫里。齐王走投无路就向南方的楚国讨救兵。楚王即派大将淖齿带10万大兵来莒城救齐,但又嘱咐淖齿不要和强大的燕国开仗。这件事齐王当然不知道。他企图依靠楚军收复已经失去的全部国土,就让淖齿当了齐国的相国。可是几个月后,淖齿却借机杀了他,又派人和燕国讲和,企图加入瓜分齐国的行列。
面对淖齿和强悍的楚国,王孙贾心中很气愤。他觉得要救国只有发动齐国百姓起来才成。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他一时还没有想出来。就在这时,他的母亲对他说:“我儿,听说国君被楚人杀死了,有这回事吗?”
他痛苦地回答道:“是的,母亲,孩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回来的。”
母亲听了生气地说:“齐国快要完了,你回来做什么?你得想办法为国尽忠才是。淖齿既然当了齐相,就是齐国臣子;他敢弑君灭国,必然会遭到国人反抗。你应该设法把他杀死!”
“是,母亲。”王孙贾听了母亲的一番话觉得很惭愧。他走到临街的小窗前,推开窗向街道上张望了一眼,只见街道上有几个扛着长枪的差兵在巡逻。这些楚兵都昂头挺胸,神气活现,而随楚兵走过的齐国人却都愁眉苦脸,没精打采。王孙贾心中很不是滋味,但他相信这些齐国百姓的心底和自己一样,隐藏着一股永不屈服的力量。他想:“既然咱齐国百姓人人都有一颗救国之心,我何不趁着淖齿和楚兵正在得意而防守不严的时候,把大家组织起来干呢?”
于是,等到楚兵巡逻队走后,王孙贾大步走上大街,跳上一块大石头,面对来往的齐人振臂呼喊道:“诸位,我是王孙贾,请你们听我说话。”
别看王孙贾人小,莒城许多人都认识他或知道他的名字。现在听他一呼,有些人就好奇地向他走过来,围绕在大石头的周围,想听他说什么。
“诸位,淖齿这个乱臣贼子,弑我国君不算,还要和燕国瓜分我齐国土地和玉帛,妄图让我们做亡国奴。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大家齐声喊道。
“有胆量的,现在就跟我去杀掉淖齿!”王孙贾激动地呼喊道。
他边说边解开衣襟上的扣子,袒露出自己的右臂,向上有力地一挥,又说:“有胆量的,就袒露出右臂!”
许许多多在场的百姓都学王孙贾的样子边呼喊边袒露出右臂,不少人还就近拿来棍棒、扁担和刀、箭等武器。他们在王孙贾的率领下,向着淖齿窃居的齐王宫出发。
“大家都去杀淖齿啊!”
百姓们一路上边走边喊,又吸引来许多救国心切的齐国人。当王孙贾来到王宫外的时候,这支队伍已发展到四五百人。
这时候,淖齿正在王宫中饮酒取乐。他本以为杀了齐王,控制了齐国的大部国土,可以高枕无忧了,因此一点儿也没有戒备。那些护卫淖齿的勇士也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个个都喝得醉醺醺的。他们和淖齿一样,做梦也没想到齐国百姓胆敢起来反抗。因此,当王孙贾率领齐国百姓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个个都慌了手脚。楚兵还未来得及动用刀枪,就都被打死了,淖齿也被杀死了。
莒城又回到齐国百姓的手中。
一年后,齐国军民收复了全部失陷的地方。
古人说忠孝难以两全,虽然说为了国家,为了事业,有人可能要远离长辈,并使长辈为之挂念,但当长辈听到人们对你的赞赏,或收到因功受奖的喜报时,他们满足的喜悦心情一定会大大地超出想念你时所表现出的一点淡淡的忧伤。俗话说小时候因父爱子,长大后因子敬父。长辈们的晚年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而非金钱,你又何苦不让长辈为你高兴呢?
3.多授关怀之意,让长辈舒心
古今往来,作为人都应该把孝敬长辈当做头等大事。尤其是在事业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就更应该对长辈多授关怀之意,以便让长辈舒心。
美国旅馆大王,唐拉德·希尔顿刚刚经营旅馆业的时候,起步一帆风顺。他一连买下了三座旧旅馆,而且在短短的一年内就赚回了本钱。这时他想到了住在沙卡洛的母亲,想回去看望她。
送母亲一个什么礼物呢?希尔顿信步走进一家珠宝店。这家店的老板当然认识大名鼎鼎的希尔顿,热情地拿出一枚大胸针。这支胸针是钻石的,在蓝绒布上光芒四射,是希尔顿所见过的最光璨的一枚。老板对希尔顿说:
“这枚珍贵的胸针,送给您的母亲再合适不过了!”
希尔顿想:女人都是深爱珠宝的,母亲也一定喜欢这精美的东西。他不禁想象着母亲佩戴上这枚胸针而受人夸奖的情景,心里美滋滋的,便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下了。
希尔顿回到了家,没想到这次全家人都聚到了一起。大弟卡尔从海军里放假回来,小弟也在家。母亲愉快地告诉希尔顿:妹妹伊娃快要有一栋有私人游泳池的房子了;另一个妹妹露丝丽涉足股票市场,而且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小妹海伦也快毕业了,一直在家里勤练讲辞。在母亲的眼里,她的每一个子女都很成功。
大弟卡尔问希尔顿:“你在德克萨斯发财了吗?听说那里的人个个都是百万富翁。”
“没有。”希尔顿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不过我给妈妈买了一件小小的礼物。”
说着,希尔顿轻轻地把那精心包装的小宝盒放在母亲的膝头上。母亲打开了盖子。
“哇!”卡尔惊叫了起来。
母亲也惊呆了,突然,她热泪盈眶,手捂着脸跑回房间里。希尔顿愣住了,赶忙问卡尔:“我做错什么了吗?”
“很难说,”卡尔说,“或许是她太高兴了!不过也未必,等会儿看她会不会戴上胸针去睡觉就知道了。”
可是母亲却没有佩戴它。后来,她一直也没有戴过。不论什么场合,上教堂或是参加宴会,母亲都从来没有戴过。希尔顿感到很失望,他问过母亲是否喜欢,母亲这样回答:
“我喜欢!比以前别人送给我的礼物都要好,我会珍藏起来的。但我恐怕不会戴它的,因为对于我这个年纪的女人来说,这……唔,太华丽了!”
她真的这样做了,二十六年里精心珍藏着它,却没有戴过一次。后来,希尔顿又送给母亲一串珍珠项链和一只旧式挂表,这些礼物母亲一直佩戴在身上。
人常说,母爱是人世间最圣洁、最无私的爱。一个真正的男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拥有多少财富,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声望,他都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甚至是一个卑鄙的小人。敬爱母亲,回报母爱,是一个人所应有的基本品质!
4.多做孝顺之事,让长辈满意
中国是礼仪之帮,自古就讲究忠孝节义。尤其是君王,他们在选择臣子的时候,首先要看他是不是一个孝子,因为人们都知道,对父母不孝顺的人,很难说能成为忠臣,所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混得好,首先应以孝道为先。
话说一个冬日,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公司。公司老总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交谈中,老总觉得这个青年纯真,于是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来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长辈做做生活护理。”青年一口应承。
该青年家境贫寒。他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母亲靠打工挣钱养家。他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一所名牌大学。母亲拼命挣钱供他上学。
青年想,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累,决心替母亲洗洗脚。听儿子说要替自己洗脚,母亲感到诧异,但还是把脚伸进了温水盆里。青年握着母亲的双脚,这才发现母亲长满老茧的双脚已变得有些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送上的钱,现在他才深知,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老总说:“现在我才真切地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大的苦,我以后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让她受苦了。”老总欣慰地点了点头,说:“你来上班吧。”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教益。世人常说为人要孝顺,可为什么要孝顺呢?有些人未必懂得其真谛。这名青年在老总的启迪下体验到了母爱的深切,也懂得了母亲艰辛劳作和养育自己的不易。
一个人要理解人生,要立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似海恩情。在儿女成长中,长辈的那份辛劳与期待,实可谓感天动地。儿女深切体验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才会真正珍惜“父母心”。
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但生老病死,孝敬老人,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要培育人的公德心,最基本的就是要启发他们懂得孝敬长辈,要有一颗报答三春晖的悠悠寸草心。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一个不孝的忤逆之徒。而且,孝敬老人,不单是一种品德要求,更是一种应尽的义务,一种天地良心!
5.多说体贴之言,让长辈宽慰
其实,作为晚辈,孝敬长辈,并不见得就需要什么高贵的物质敬奉,有些时候也许一点点宽慰就更能激起老人们的满足。
比如,据说从前有一个孝顺媳妇,从不惹婆婆生气。
一天,婆婆在针线笸箩里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红线球了。又没外人来过,笸箩就放在炕头上,怎么就没个踪影了哩?婆婆便问小孙子:“你见谁拿了我那红线球?”
“俺娘!”
这时儿媳妇下地回来。婆婆就唠叨起来:“家贼难防呀,家贼难防呀!”
儿媳妇听了,心里一愣,就问:“娘,您丢了什么东西啦?”
“我丢什么,你还不知道?”
儿媳妇知道老人怀疑上自己了,便说:“娘,您不说,我怎么知道?”
“我笸箩里的红线球哪去了?”
儿媳妇忙说:“娘,您别生气,都怪我不好,是我拿了您的红线球用了。”
婆婆鼻子哼了一声:“你‘拿了’?没隔山没挡海,拿我的东西用,也不告诉我一声。”
“嗯,娘,不是拿了,是我偷您的红线回娘家时送给俺娘了。”
人家既已承认,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婆婆就不再说什么了。
过了几天,婆婆拾掇被褥时,在炕角上,那个红线球轱辘辘地滚到眼皮底下来了!这不就是自己那个红线球吗?她忙把小孙子喊过来。问:“你娘拿的我那线球是什么颜色的?”
“黑的。”
“你是看见从奶奶笸箩里拿的吗?”
“没有。”
“哎,奶奶说丢的红线球嘛,你怎么张口就说是你娘拿了哩?”
“奶奶,咱家就您和俺娘用线球嘛,除了您,不是俺娘还能有谁哩?”
哟,婆婆心里可后悔极了。
儿媳妇干完活一回家,婆婆就问她:“孩子,红线球我今儿在炕头上找着了,你怎么说是拿到娘家去了哩?”
儿媳妇听到这儿可笑开了,说:“娘呵!有句古话说‘肚里没病死不了人’嘛,看到您生气,我担心呀,担心您生气伤了身。您怀疑是我拿了红线球,我承认下来,再认个错,您就消了气,不害病了。您不害病,就是咱全家的福呵!”
这番话直说得婆婆心里头滚烫滚烫的,就像开了锅的水!婆婆把钱匣子递过来,从腰带上解下钥匙,对儿媳妇说:“从今日起,这个家由你来当吧,娘老了,丢三忘四的,连个针头线脑也管不好,你的心眼正。一定能当好这个家!”
看,这儿媳妇多么会来事儿,自己并没有用什么宝贵的物质去敬奉婆婆,可却使婆婆分外的感激不已。为什么?就是会来事儿,会体贴抚慰老人。
6.多说甜言蜜语,让长辈欢心
嘴甜人乖是很讨人喜欢的,会来事儿的人大都具备这套本事。
逢人说好话,哥长姐短,叫的亲切、自然,办事乖巧,有眼色、有分寸,特别讨人爱怜。这样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大得方便,没有人会为难他们。他们在生活中会得到更多的关照和垂爱,他们的幸运是他们会来事儿的直捷报偿。这种会来事儿的事在《红楼梦》中有好多处详细的描写,其中贾芸的小甜嘴就特讨人喜欢。
宝玉见过贾母,出至外面,人马俱已齐备。刚欲上马,只见贾琏请安回来了,正下马,二人对面,彼此问了两句话。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请宝叔安”。
宝玉看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有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认得出是五嫂子的儿子芸儿。
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作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了?”贾芸道:“十八岁。”
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话说的好,‘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子,’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做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爱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惦记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凤姐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他来,你就不说他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劈,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
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便止了步,问道:“怎么好好的,你们娘儿两个在背地里嚼起我来?”贾芸道:“有个原故,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哪一处,连家眷一齐去,他这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便把货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了,像这贵重的货,都送给亲朋,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要转卖,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谁家拿这些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子,也不过使个几分几钱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倒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转卖了。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所用,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几十倍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
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因又说道:“看你这样知好歹,怪不得你叔叔常提你,说你说话儿也明白,心里有见识。”
……那贾芸一径回家。至次日来至大门前,可巧遇见凤姐往那边去请安,才上了车,见贾芸来,便命人唤住,隔窗子笑道:“芸儿,你竟有胆子在我的跟前弄鬼。怪道你送东西给我,原来你有事求我。昨儿你叔叔才告诉我,说你求他。”贾芸笑道:“求叔叔这事,婶子休提,我现在正后悔呢。早知这样,我一起头求婶子,这会儿也早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凤姐笑道:“哦!你那里没成儿,昨儿又来寻我云。”贾芸道:“婶子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若有这个意思,昨儿还不求婶子。如今婶子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
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儿事,耽误到这会儿。那园子里还要种花,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贾芸笑道:“既这样,婶子明儿就派我罢。”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的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贾芸道:
“好婶子,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个办的好,再派我那个。”
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也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说毕,令人驾起香车,径去了。
这贾芸足堪当嘴甜人亦乖的榜样,因他善于见景生情,见缝插针,心思细密,嘴巴乖巧,所以人见人爱,办起事来别人当然乐意帮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