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澳大利亚-流放出生命的精彩——文学艺术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如戏。如果把人的一生看做是一出戏,那么对早期澳洲人来说戏的高潮,恰恰是他们被流放到澳大利亚的这段。就像瀑布,其精彩动人之处,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也非中间悬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地纵身飞泻。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为那悲壮的一跃,所作出的铺垫,所制造的落差,所积蓄的能量!

    第一节 殖民生活的剪影

    澳大利亚虽然是一块早有人类居住的土地,但在欧洲人登陆之前,当地的土着民仍处于原始公社时期,没有文字,只有萌芽状态的口头文学。18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陆续有大批英国流放犯人定居,此后才逐渐产生了基于文字的文学作品。因此,今天人们一般谈到的澳大利亚文学实际上是英语文学。

    1.丛林诗人——口头歌谣

    澳大利亚英语文学起始于殖民时期(1788~1890),以流放犯和乡野劳动者的口头歌谣为最早形成。帕特森搜集编纂的《古丛林歌》是这一时期的歌谣汇集,其中大多是抒发被侮辱与被压迫者的感受,蕴含着民主精神。最早在澳大利亚出版的诗集是英国官员巴伦·菲尔德的《澳大利亚诗歌的第一批果实》,但艺术性并不高。随后出现一批本土诗人:

    威廉·查尔斯温特沃斯、查尔斯·汤普森和查尔斯·哈珀等,其中哈珀较为突出,他受英国诗人弥尔顿、华兹华斯和雪莱的影响,擅长描绘景色和叙事。

    亨利·肯德尔(1839~1882)是这一时期造诣较高的诗人,他以抒情诗见长。他的一首《钟鸟》被誉为经典之作:“凉爽的河道边响起了回声,幽暗的峡谷中我听见了流水潺潺。小溪深藏在山间,妩媚的苔藓和蓑衣草触摸着河岸的岩。透过雪松和梧桐枝桠的缝,射进了给了花朵带来爱抚的光线。钟鸟的啁啾在山间回荡,比沉睡还温柔,比歌声还香甜……”

    澳大利亚作家一方面把丛林浪漫化,另一方面又非常厌恶丛林,这种感情可追溯到本世纪初的诗人亨利·劳森。劳森在新南威尔士州的金矿区度过了坎坷的童年,曾读过3年书,后来在父亲承包的建筑工地上干活。16岁时父母分居,他随母亲到悉尼,先后做过油漆工、木匠等。他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同情他们的遭遇,在作品中刻画了他们的生动形象,表现了他们优秀的品质。

    后来诗人返回丛林,心里愈加厌恶那里。他讨厌桉树冷酷的灰绿色、乡间的单调和希望的渺茫。劳森不断抱怨小路上的炎热,他咒骂“该死的苍蝇”、偷东西的酒吧老板、傲慢的牧羊场主和野蛮的警察。丛林人却感到劳森在真正为他们说话。虽然劳森因酗酒和穷困潦倒于1922年在悉尼去世,他的观念却渗透到人民的思想中。在沃比拉小道上已经看不到背着行囊徒步跋涉的人了。空运取代了牛车。有了冷藏以后,丛林烹饪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罐头牛排。

    时至今日,亨利·劳森成为了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诗人。他的诗歌与小说描写了澳洲丛林生活、淘金热潮、农场经营、城市贫民的革命风暴等,体现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特色和独有的丛林风格,被誉为澳大利亚“人民的诗人”。

    提起班卓·帕特森的名字,在澳大利亚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1895年创作的《马蒂尔达》这首歌更是家喻户晓,100多年来一直得到广泛的流传,被公认为澳大利亚非正式的国歌。2000年的悉尼奥运盛会就是以班卓·帕特森的长诗《雪河男子汉》中描述的骑士形象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这届奥运会的闭幕式又是以他的短诗《马蒂尔达》写成的歌曲而告终,尽显了真正澳大利亚的风味。

    知识小百科

    悉尼奥运会

    悉尼奥运会于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是第27届奥运会。这届奥运会共创造了34项世界纪录,77项奥运会纪录。中国在此届奥运会上夺得了28枚金牌。

    班卓·帕特森的真实姓名是安德鲁·巴顿·帕特森。他的童年时期是在家里的农庄中度过的。1874年班卓·帕特森10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决定要把他送到悉尼的祖母家中,使他能够到学校里接受正规的教育。于是他进入了当时悉尼著名的公立学校“悉尼文法学校”读书,然而一读就是6年。

    在悉尼读书的日子里,班卓·帕特森一直热切地盼望着假期的来临,盼望着能够重返他所热爱的家乡,重新回到他所热爱的雪河旁与自己的表兄弟们一同露营。就是在这条河边,他获得了未来创作的无数灵感。

    班卓·帕特森16岁的时候开始在一家律师行里担任职员。尽管他后来说他那时依然盼望着能够在休假的时候返回家乡,但他也承认他受到的法律方面的训练使他开始认识了这个世界。1885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作,以自己乡下家中养的一匹马的名字“班卓”作为自己的笔名。从此,澳大利亚历史上一位传奇般的人物“班卓·帕特森”就诞生了。

    1895年,班卓·帕特森与自己的未婚妻前往昆士兰州一个牧场访问朋友,期间女主人演奏的一首民间流传的乐曲引起了帕特森的浓厚兴趣,他想要为这首曲子配上歌词。后来在参观牧场时,主人讲述了剪羊毛工人暴乱,放火焚烧牧场并杀死100多头羊的故事。当警察追捕这些工人时,一位剪羊毛工宁肯被警察开枪射杀也不愿意投降。班卓·帕特森于是写出了著名的《马蒂尔达》这首短诗,记述了一个流浪汉由于偷了一只羊而被警察追捕的故事,这个流浪汉也是宁肯跳进水塘淹死也不愿屈服。他接下来创作的长诗《来自雪河的人》更被赞誉为是澳大利亚人精神的赞歌。

    后来英国与布尔人的战争爆发,班卓·帕特森成为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人们争相阅读他从前方发回来的每一篇报道。1901年到1902年间,他又前往中国报道了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的情况。1941年,他因病在悉尼的一家私人医院中逝世。班卓·帕特森一生创作了无数的散文和诗歌,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和作家。

    知识小百科

    战地记者

    指在战争中报道新闻的记者。他们被打伤、绑架甚至被打死的事时有发生。当战地记者被绑架时,绑架者一般会开出很高的价码,当这些要求无法被满足时,战地记者一般会被残害。

    2.历史的记录——流放小说

    自从1788年英国殖民者将本国的犯人“运输”到澳大利亚,澳洲作为“流放地”的历史就诞生了。这种特殊的背景造就了澳大利亚文学中独特的一面,即“流放文学”。

    知识小百科

    流放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故乡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流放刑罚在中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之刑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

    澳大利亚小说的出现要迟于诗歌。最早类似小说的作品就是流放犯人亨利·萨弗里写于狱中的《昆塔斯·塞文顿》。他们向英国本土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及殖民者的生活情况。较有影响的作品是亨利·金斯利的《杰弗里.哈姆林回忆录》、马库斯·克拉克的《无期徒刑》和托马斯·亚历山大·布朗的《武装抢劫》等,这些作品描写了放牧漫游、流放囚犯、绿林好汉、淘金致富等典型的澳大利亚同时期的生活场景。

    其中最突出的是《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一部典型的流放小说,被称做“澳大利亚散文文学中的一颗明珠”。也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克拉克在澳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揭示了流放制度的惨无人道和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展现了一个善恶奖惩倒置的世界。尽管书中描写的是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人,可是当你看时,你也许会对为个诚实、善良、正直的“犯人”流下同情的泪水。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作家们都在作品中揭露了澳大利亚早期的殖民流放制度。

    澳大利亚的犯人刚抵达时,这片大陆还是一片荒凉。犯人们不得不亲手建造每一间小屋和工棚,许多人在劳动时被活活累死。犯人们被铁链串接在一起,从早到晚地劳动。住处只是一圈木栅栏,他们在里面饱受害虫、害兽的侵扰,最多的是大老鼠。他们没有刀叉,每天只能像狗一样吃饭。

    犯人的刑罚为鞭笞。鞭刑定为100下,而且分段进行。行刑的工具是一种加重的特制刑鞭,称为“尾鞭”,一般带有利刃。受刑的人第一个星期先挨50鞭,第二个星期伤口快愈合时,再挨剩余50鞭。这种刑罚的结果是,犯人从背部到臀部的皮肉几乎被划成碎条。但他们得不到任何治疗,只能靠自然恢复——那种滋味绝不好受,蛆虫叮附在伤口上,啃食感染的肉。而受到鞭刑的罪过仅仅是对长官无礼、拒绝工作、唱歌,甚至笑一下。当时一些犯人得知自己要上绞刑架时,都感谢上帝让他们脱离苦海,被判缓刑的人则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流放制度的残酷,流放生活的艰辛,使得作家急需要一个途径进行痛苦的发泄,流放文学随之孕育而生了。这一时期的流放小说往往侧重于叙述故事,忽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心理描写。多数作品在艺术上也不够精湛。

    看到纸币上这位戴着眼镜,有着慈祥面容的女士,你大概不会想到,这位澳大利亚历史上的女性船运大亨和著名企业家原来曾经是一名被英国法庭判处7年流放的罪犯。她就是玛丽·莱蓓。

    玛丽·莱蓓1775年出生在英国的兰开夏郡。她年纪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负责抚养她的奶奶把她送到了富人家去当佣人。后来玛丽·莱蓓从富人家中逃走,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1791年,她被警察以盗窃罪逮捕,法庭认定她偷马有罪,判处她流放7年。第二年,她被押解上运送流放犯人的船,飘洋过海抵达了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

    1794年9月,17岁的玛丽与一名低级军官汤马斯结婚。婚后他们在政府授予的土地上开荒种地,后来又开始在霍克斯布里河上经营船运业务。他们夫妇的生意越做越大,除了购买更多的农场之外,他们还经营煤炭、木材以及皮货买卖。他们的生意一直扩展到了塔斯马尼亚以及太平洋群岛,后来又扩展到了中国和印度。

    1811年,玛丽的丈夫汤马斯不幸病逝。玛丽承担起了抚养7个子女和全部商业经营活动的责任。她虽然在那时已经成为澳大利亚著名的富商,但她仍然努力继续扩展她家族的生意。1812年,她在悉尼市中心的乔治大街开设了新的仓库。1817年,她的船运公司购买了一批新船,再次扩大了经营。到了1828年,她逐渐淡出商业经营活动时,她已经在悉尼和澳大利亚各地拥有了可观的资产。

    玛丽·莱蓓在商业经营的同时还参与了大量的慈善工作以及教会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这使她赢得了悉尼人的尊敬。1825年,她被任命为悉尼一家私立学校的董事。不幸的是,她的7个孩子中有5个都在她之前离开人世,这给她精神上带来了不小的打击。1855年,她因病去世。

    玛丽·莱蓓以她贯彻一生的鲜明性格和坚强的信念使她成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殖民地时代最成功的一名女企业家。澳大利亚发行的20元钞票上印制了她的画像,表明澳大利亚人民没有忘记她在澳大利亚形成一个国家的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

    3.民族民主运动——本土文学的诞生

    19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开始酝酿成立联邦,民族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危机袭击了澳洲大陆,工人生活愈加贫困,因此,工会组织纷纷成立,工人举行罢工,争取民主,要求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蓬勃兴起的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给澳大利亚文学带来了新面貌。1880年,阿基布尔德创办的《公报》杂志公开提出“澳大利亚属于澳大利亚人”的口号,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形成了“公报派”,促进了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许多作家踊跃创作,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形成了繁荣的创作局面。

    帕特里克·怀特是二十世纪后期澳大利亚文学巨匠之一,1973年他以《风暴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澳大利亚首位获此奖项的作家。

    怀特出生于农场主家庭,他自幼喜爱文学,9岁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戏剧。

    1925年,怀特被送往英国接受教育。二战期间,他服役于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被派赴中东工作5年。回国后在父亲的农场过了几年手执羊鞭、夜宿营帐的游牧生活。情报工作炼就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乡土生活炼就了他坚强的意志,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风暴眼》是怀特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崩溃来表现这个社会中人的道德沦丧和精神堕落,具有深刻的揭露意义。

    小说的主人公是富有的牧场主亨特的遗孀。她年轻时美貌绝伦,跟着亨特享尽了荣华富贵,拥有极大的权势和荣耀。即便年过八旬,还要化妆打扮,平时惯于发号施令,既冷酷又专制。尽管如此,精神上的极度空虚和孤独无时无刻不在,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心灵,使她片刻都得不到安宁,只能在回忆中去寻找往昔的风流。她的一双儿女巴兹尔和多萝西并不爱她。他们一个在英国演戏,一个是法国贵夫人。

    得知母亲将死的消息,他们匆匆回国争夺遗产,先是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然后又沆瀣一气,干起了乱伦的勾当。三个人物性格迥异,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冷酷、自私、堕落。小说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极力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精神危机以及被金钱腐蚀了的灵魂。

    怀特的小说像一部史诗,“他将一片新大陆写进了文学”。在澳大利亚的当代文学史上,怀特的小说力求表现深刻,使澳大利亚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转折。然而,怀特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为澳大利亚文学所作出的贡献,还在于他通过作品所反映出的人类对其自身、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思索,就像是一把“灵魂的解剖刀”。

    有人说,遗忘是治疗伤口的最好的良药。但是二战给人类造成的无尽苦痛,是经历过的人们永远也无法遗忘的。澳大利亚曾经两次被卷入世界大战的漩涡之中,这种战争遗留下来的伤痕也深深影响着澳大利亚的文坛。

    当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震撼了全世界的观众。而这部作品的原作者就是近代澳大利亚为世界文坛贡献的最优秀的作家托马斯·肯尼利。在托马斯的童年记忆中,悉尼街头到处是美国士兵,日本人正在逼近是当时轰动的新闻。正是那场战争,给托马斯的童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所以他从童年开始,心底一直有一个疑团,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经历那些战争和苦难。长大以后他一直在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也使他对许多历史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能写作《辛德勒方舟》,与童年的记忆有很大关系。

    影片讲述了一个坚定的纳粹党人,也是一个投机商人辛德勒,他看到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杀,受到极大的震动,引发了他的良知。

    为了保护犹太人,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的名单,贿赂纳粹军官,最后使1000多名犹太人幸存了下来。

    《辛德勒的名单》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及高度。描写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很多,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

    托马斯写作《辛德勒方舟》也是源于一次偶然的遭遇:当时托马斯在英国的一家箱包店修理旅行箱时,这家店的老板给他详细讲述了辛德勒的故事,而这位老板本人就是被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之一。此后,托马斯调查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情况,采访了包括辛德勒夫人在内的很多当事人,完成了小说《辛德勒方舟》。

    书评家对托马斯的评价是:“他能正视人类制造邪恶的能力,同时发现里面所隐藏的希望。”托马斯作品中所富有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情怀也深深影响了这个时代的澳大利亚文坛。

    第二节 绚丽多姿的艺术国度

    在澳洲这片土地上,到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土着艺术之风。

    尽管现代文明给澳大利亚这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土着文化和艺术形像屹立在澳洲大洋边的岩石,历经风浪的洗礼,仍旧傲然挺立,挥之不去,并对澳大利亚的文化艺术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澳大利亚现代艺术家都开始从土着的文化和艺术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寻找那种生命的原始动力,并且借鉴土着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装饰手法,创作出了神奇的艺术作品,最终形成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色彩。

    1.最古老与最现代——现代土着艺术

    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心中,创世之初的神灵祖先是永恒的存在,甚至在现代世界仍然活力十足。所有这些观念都通过原住民的艺术表现出来。绘画、音乐、舞蹈在原住民中世代相传,并且从未间断地指导和鼓舞着他们。即使遭受欧洲白人的阻隔,这些艺术形式也没有失去其旺盛的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土着艺术开始在北部地区迸发出火花,逐渐燃遍阿纳姆地各部落,之后又燃向艾利斯斯普林斯西部的沙漠地区,最后迅速燃遍全世界。在阿纳姆地区,传教士鼓励部落的人把他们的图案画在从树上剥下的树皮上,这些图案源自传统的岩石艺术。

    知识小百科

    传教士

    传教士是指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传教士一般是指基督教的宣教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

    近几年,北部土着社区都拥有自己闻名遐迩的手艺人。蒂威岛上的居民以自己的雕刻和特色绘画着称。埃米莉·克格万格的作品使她所在的澳洲中部的尤托皮亚社区被标在地图上。她的侄女凯瑟琳·派詹继承了这项传统创作艺术。

    事实上,土着民族如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每个州和地区,有着高度都市化的环境。虽然仍有部分土着人生活中在相对偏远的乡村,但他们当中许多人,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在政治、文学、体育、表演、摄影等领域都取得了成就。

    由土着人组成的“澳之火舞蹈团”是澳洲最古老的土着文化与现代舞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反映了世界最古老的文化发祥地的风貌,又表现出丰富的移民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如剧目《梦回圣地》是通过与澳洲人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在海陆空的三种代表动物——澳洲鹤、袋鼠、海龟所呈现的三幕美丽的梦境,引导人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袋鼠舞”和“鹤舞”是一个非音乐仪式的代表,“袋鼠舞”演示了如何喂食袋鼠、如何走路、如何抓住这些猎人。在表演“鹤舞”时,男子模仿鹤的叫声和鹤的动作,围成一个圆圈起舞,女子则模仿鹤孵蛋的动作,舞蹈表现了鹤如何飞翔、如何觅食、如何产卵,老鹰又如何抓小鹤,音乐有强烈的民族特点,舞姿充满生活气息。“澳之火舞蹈团”以其原始野生生活、狂暴的风潮以及灼热的激情赢得了国际的高度赞誉,是澳大利亚文化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

    艺术是原住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交流知识和观念的媒介之一,是人类精神的必然流露。在原住民的历史上没有书面文字,他们认为知识能够在创造者的意识中永存,如果传达正确,这些知识也会在接受者那里得到永存,否定了对于文字的需求。

    因此,“艺术被织进了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原住民生命的重大历程——出生、成年、结婚、死亡以及节日和庆典等许多重要场合,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他们通过绘画、讲故事、歌舞和演奏音乐等形式与祖先神灵交流,实现了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和谐共存。

    今天的土着艺术已同现代艺术共同成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两大主流。用“梦想”两个字来概括澳洲土着艺术应该最为贴切。从梦幻时代绘画到聚合颜料绘画,现代土着人创作的艺术品蕴藏着数千年的神话和传统。它不仅是传统艺术也是当代艺术,在现代土着人艺术品上加标注可能很困难,困难程度不亚于给符号定义。

    原住民透过艺术的梦想,跟他们的祖先进行交流。在梦想的世界里,人们仿佛看到了关于天地创世、民族起源的神话,从梦想中看到了伊索寓言的童话。对于原住民来说,梦是一种信仰,使原住民相信,人生前死后永远结合在一起。他们把做梦看做为创造万物之时,对此加以口述,代代相传,从而保证土着文化和社会的连续性。

    在澳洲原住民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很特别。他不仅是原住民作家,同时更是一位发明家与演说家——戴维·乌奈庞。

    乌奈庞在家乡的教会学校读书时就显示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他对哲学、科学和音乐特别感兴趣。虽然没有受到过高深的数学教育,但是他却对许多工程方面的难题进行了研究,并且作出了很多发明。1909年,他发明的一种剪羊毛的工具获得了专利。他还发明了离心马达、辐射状排列车轮以及一个机械推进器。可惜的是他没有资金来进一步发展他的很多创意。早在1914年,乌奈庞就引用土着人的狩猎工具回旋器的原理预见到了直升飞机的问世,比第一架直升飞机问世的时间早了20多年。他对永恒运动秘密的探索持续了一生。

    乌奈庞还是公众生活中原住民的代言人。他经常应召参与调查土着人事务的皇家听证委员会的工作。

    1934年,他敦促联邦政府承担起对土着民事务的责任,并提出了建立一个原住民事务委员会的建议。

    乌奈庞多年担任澳大利亚土着之友协会的工作人员,到处旅行广交朋友,成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各州非常著名的一位人物。他在旅行期间,大力宣扬他的主张,宣传土着的传奇人物和传统习俗,提倡白人与土着之间“有同情心的合作”,倡导澳大利亚人不论肤色如何都应享有同等的权利。

    乌奈庞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个发表了文章作品的土着作家。他早期的作品包括1924年发表在悉尼每日电讯报上的《土着的传统与习俗》,1925年发表在家园杂志上的《曼靖基土着部落的故事》,以及1929年发表的一本15页的讲述土着传奇故事的小册子。

    次年伦敦出版的《澳大利亚土着神话与传说》一书中也收入了乌奈庞的作品。他在一生中不断发表了许多文章、诗歌和传奇故事。他的《土着传奇故事》一书的手稿至今还被保存在悉尼的米切尔图书馆中,成为澳大利亚土着人历史的珍贵资料。

    1985年,乌奈庞被追赠土着作家奖。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戴维·乌奈庞基金,用以奖励未发表过作品的土着作家。同时在南澳州的阿德莱德,每年都举行一次乌奈庞讨论会,以纪念这位土着作家和发明家。

    2.乡土风情的画卷——民族特色戏剧

    戏剧在澳大利亚,一方面,既有中小学普及教育,也有非市场性的政府对艺术的赞助;而另一方面,又随时可以看见商业性的演员选择演出公司和五花八门的演出海报。总而言之,戏剧活动在澳大利亚才呈现出了丰富多元化特点。

    可是谁又能想到澳大利亚在戏剧创立之初经历的艰难曲折呢?澳大利亚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戏剧演出是1789年,在悉尼上演的英国剧作家法夸尔的《募兵官》,直至19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的戏剧主要都是由犯人演出。直到1844年上演的《我的土着姑娘》,才有了第一部以澳大利亚本土为背景的戏剧。许多年间,澳大利亚的剧院是大量引进的英、美戏剧,演员也大多来自这两个国家。澳大利亚本国的演员不得不到海外谋求出路,而且很少有人回国演出。

    1968年,澳大利亚成立了艺术委员会。澳大利亚的戏剧长期被划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个部分。非商业性部分所演戏剧主要为外国的成功之作,商业性部分则集中上演内容更加严肃的戏剧和澳大利亚剧作家的新作。各联邦地区的首府皆有政府资助的演出团体,如先后在悉尼歌剧院演出的老托特剧院和悉尼剧团,墨尔本的墨尔本剧团,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剧院。此外还有一些接受资助的小型职业演出团体,如在悉尼的澳大利亚最优秀的尼姆罗德剧院。

    随着英国移民法的不断严格和赴美签证的日益困难,更多的澳大利亚演员被迫留在本国发展。7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演员协会为了给本国演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始对邀聘国外演员增加种种限制。

    但本国演员迫于生计又纷纷投向电影、电视事业,使得戏剧演出质量大受影响。自1980年以来,戏剧又通过伊丽莎白戏剧演出公司和阿德雷德艺术中心等组织朝着联合演出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澳大利亚的戏剧有所复兴并延续下来。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新生的民族,在戏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从引进外来戏剧,到逐渐摆脱外来戏剧的控制,披荆斩棘,惨淡经营,终于创立了表现自己的乡土生活、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崭新戏剧。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明星,座落在悉尼市郊的澳大利亚国立艺术学院,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明星摇篮。这座造星工场成立初期,几座昔日跑马场留下的破旧木板房就是它的全部家当。当时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几年之后,像梅尔·吉布森、斯蒂文·比斯利和朱蒂·戴维斯这样的一些好莱坞当红明星大腕儿竟然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好莱坞超级影星梅尔·吉布森自从以《致命武器》一片在国际影坛名声鹊起之后而名声大噪。他在1995年自导自演的影片《勇敢的心》一举囊括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更使他赢得了最佳导演的崇高荣誉。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他的黄金之年。然而,身为超级巨星的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年座落在悉尼市郊的那几座简陋的房屋。那里就是他的母校——澳大利亚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每一次回到澳洲,他都会到学校里去看望昔日的老师,跟学生们亲切交谈。当得知学校获得联邦政府2500万澳元的拨款要扩建成世界一流的表演艺术院校之后,他慷慨解囊,捐出100万美元,为母校的建设锦上添花。他曾说,他永远不会忘记是母校奠定了他今天事业上的成功。

    知识小百科

    梅尔·吉布森1968年全家移居澳大利亚。《疯狂至极》是其成名作。他在《勇敢的心》中为世人塑造了一个传奇般的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之后他又为世人呈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本杰明·马丁。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英俊刚毅的气质、顶天立地的男儿血性,使他完美地为世人奉献了两位用生命扞卫神圣家园的伟大的爱国者,凭着自身的实力成为好莱坞顶级的电影巨星。

    著名演员加利·麦克唐纳德回忆说:“那时没有多少人愿意让他们的孩子从事演艺业。我的父母就不希望我去这所学校。他们尽了一切努力想要阻止我。我的祖母还曾经对我的父母说,‘你们可能要照顾加利一辈子了,因为他要当了演员,他这辈子就都要受穷了’。谢天谢地,她的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

    当人们知道这几位年轻有为的演员都是澳大利亚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后,这所学校自然也就引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澳大利亚的电影业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国立戏剧艺术学院也随之在国内变得家喻户晓,因为电影中的几乎所有演员都是这所学院的毕业生。许多毕业于这所学院的演员、导演、剧作家、化妆师和摄影师在世界各地的影剧事业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不断获得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崇高荣誉。于是这所戏剧艺术学院也逐渐确立了它的地位。扩建后的艺术学院包括了两个剧场、电影摄制场和排练场,使得澳大利亚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成为世界上设备最为现代化和完善的表演艺术学院。

    3.唱响世界的声音——地球另一面的节奏

    澳大利亚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国家,在文化艺术方面充分展示了它的丰富与多样。一方面,它体现在土着人的绘画、文学和音乐中,另一方面,也表现在西方传统的音乐、文学、舞蹈和歌剧中。

    澳大利亚人酷爱欣赏音乐会,国内有8个大型专业交响乐团,就通俗音乐来讲,澳大利亚所提供的乐曲数量占世界英语国家的第四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澳大利亚摇滚乐以一种崭新的风格出现,并在大大小小的城镇流行起来,当地的酒吧音乐演唱更是异常火爆。澳大利亚的乐队和个人音乐家都会得到国家青年广播电台“3J”的支持,该电台大力扶持澳大利亚刚崭露头角的音乐人才,并积极宣传一年一度的摇滚乐比赛。因以青年人文化为题材的音乐而取得成功的有:反胃者乐队,娜特莉·伊布鲁格里亚、银椅乐队,凯丽·米诺格、蛮荒园乐队和惠特兰姆组合。要了解真正的澳大利亚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酒吧和俱乐部转转。这些地方常年活跃着数千支乐队,有些乐队旨在追求明星的地位,另一些则认为赶上了演奏自己音乐的好时光。

    歌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非常适合澳大利亚的艺术形式。它虽源于异国,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感情与意义。从内莉·梅尔芭到琼·萨瑟兰,澳大利亚已经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杰出的歌剧女主角。澳大利亚歌剧团是国家级演出团体,同时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演出最繁忙的歌剧团之一,宏伟的悉尼歌剧院是其所在地。这个剧团也因为有了堪称“奇迹”的悉尼歌剧院而闻名遐迩。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约恩·乌松1918年出生于丹麦。他从小便对蓝色的大海情有独钟,并立志长大后做一名优秀的水手。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乌松的理想破灭了,迫于生计,他从建筑工作室的小职员做起,最后成为了一名建筑设计师。可直到1957年,乌松在业内依然默默无闻,他的设计方案也只有一次被采用。但就在这一年,随着悉尼歌剧院选中了乌松的建筑设计方案,他的传奇故事由此开始抒写了。

    与其他大多数应征的建筑设计师不同,乌松当初连悉尼歌剧院所在的现场环境都没有看到过,他只是根据几张港口的照片,就开始勾勒起设计蓝图。而在方案完成后,乌松虽然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但对自己被选中也没抱什么希望,作品一寄出,他就立刻到国外旅游了。

    当时,悉尼歌剧院共征集到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余位设计师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大师的精心创作。或许是丹麦这个“童话王国”给了乌松以设计的灵感,或许是从小热爱大海的他与建在港口上的悉尼歌剧院注定有着不解之缘,乌松的方案脱颖而出,并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乌松在晚年回忆说:“悉尼歌剧院建成后,有人说像贝壳,也有人说像白色的帆船,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当初的设计灵感是来自剥了一半皮的橙子,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说起来“简单、轻松”的设计,建造过程却是一波三折。自1959年动工后,歌剧院奇特的造型便难倒了施工的工人,再加上乌松为求完美不容许有任何瑕疵,使工期一拖再拖,费用更是节节攀升,连政府发行的歌剧院彩票募集来的资金也远远不足以承担费用。终于在1966年,当地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向乌松提出了修改建筑方案的建议,但乌松拒绝妥协,在与负责官员大吵一架后,他愤然离去,从此再未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此后,当地政府向乌松买下了最后的工程设计图,并另外指派一组建筑师,接手乌松未了的工作,悉尼歌剧院才最终落成。

    然而,无论现实中的悉尼歌剧院对设计者乌松来说是否完美,这座建筑已经堪称世纪经典。它是悉尼城市的灵魂,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003年,乌松获得素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茨克建筑学奖,从此跻身建筑业的最高殿堂。可是,终其一生,乌松留给世人的只有悉尼歌剧院这一座世界级建筑,之后,他在自己设计的房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90岁高龄在睡眠中与世长辞。虽然他这一生的辉煌只有一次,但是这一次已经是一个传奇。

    女高音歌唱家内莉·梅尔芭作为澳大利亚传奇性的歌剧演员,却没有机会在悉尼歌剧院放声高歌,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内莉·梅尔芭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个十分热爱音乐的家庭。她的7个弟弟妹妹,都从小练习乐器或声乐,但只有内莉把音乐当做了自己毕生的追求,最终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成功的歌剧演员之一,也成为那个时代的澳大利亚的传奇人物。

    有人说,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如果澳大利亚有什么人能够算是传奇人物的话,那就是梅尔芭。在墨尔本一所私立女校读书期间,她的歌唱天才就已经崭露头角,获得了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切基的赞扬。

    后来她随着父亲迁移到昆士兰州居住,在那里她结婚了并且生育了她唯一的儿子乔治。但是她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感到满意,她一心一意追求的是要成为一名职业歌剧演员。

    1886年,梅尔芭和她的父亲、儿子及丈夫一同前往伦敦。在那里她没能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后来他们全家又到了巴黎。著名的德国女高音、歌剧演员马尔凯西夫人慧眼独具,看中了这个来自当时几乎不为人知的遥远国度的年轻女孩。她称赞梅尔芭的声音有一种天使般的清纯。从此梅尔芭留在了巴黎,成为马尔凯西夫人的学生。1887年,梅尔芭在布鲁塞尔首次登台演出,正式展开了自己的歌坛生涯。以后她又逐渐确立了自己在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女主角的地位,成为国际上当时首屈一指的著名歌剧女高音。许多评论家至今认为,她最成功的角色是在普契尼的著名歌剧《波希米亚人》中扮演的咪咪。她在许多场音乐会中都选唱了《波希米亚人》中的咏叹调,剧中咪咪临终前著名的遗言“永别了,但别痛苦”,后来也成为梅尔芭逝世后的墓志铭。

    1928年,她在澳大利亚举行了她的告别演出。三年后,她因为血液感染而辞世,享年67岁。按照她的遗愿,她被安葬在她出生的地方利利戴尔。她的葬礼轰动一时,皇亲国戚、政界名人和上流社会的人士都沿街肃立,为她的灵车送行。她的墓碑上镌刻着她的临终遗言:

    “永别了,但别痛苦”。

    4.足尖上的奇葩——芭蕾舞

    自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传奇式的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安娜·帕夫洛娃访澳演出之后,古典芭蕾在澳大利亚开始拥有了大批追随者。芭蕾经常被人错误地看做是“女人味”的艺术。在这种背景下,崇尚男子汉气概的澳大利亚在芭蕾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而且成就斐然。

    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是当今世界十大芭蕾舞团之一,其演出风格融合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精致、细腻,以及以俄罗斯基洛夫芭蕾舞团为代表的奔放而长于戏剧表演的特点。舞团成立于1962年,作品既沿袭古典传统又敢于创新。

    他们的时尚版《天鹅湖》音乐保留了柴科夫斯基1877年上演时的版本,但却以现代的英国威尔士王室的宫廷传奇为蓝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年轻女子奥杰塔对新婚丈夫齐格弗里德王子的爱产生了怀疑,她发现有一位女男爵才真正拥有她丈夫的心,女男爵通过设计将奥杰塔投入了疯人院。几个月后,奥杰塔逃离疯人院成为女男爵晚会上的不速之客,在起居室里舞蹈、在浴缸里辗转,男演员不再是披挂讲究的王子,而是身着背带西装裤的现代人。

    澳大利亚芭蕾舞团在节目选择上,包容了从古典芭蕾、浪漫芭蕾到现代芭蕾的宽广范围,在制作方面,则素来以高成本、大制作为原则,力求服装、道具的精致和完美。他们重新演绎素来有“芭蕾之冠”美誉的传世经典芭蕾巨着-《吉赛尔》,也是大受欢迎。

    西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是澳大利亚成立最早、运作时间最长的专业芭蕾舞团,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了。对现代芭蕾舞的探索精神使其备受世界同行的瞩目。

    西澳芭蕾舞团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品质在世界内享有极高的声望,并赢得了国外广泛的赞誉。西澳芭蕾舞团对传统及新古典主义芭蕾有着同样出类拔萃的演绎。目前该团的9领位衔舞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在独舞和领舞方面都具备国际水准和经验,有着极高的舞蹈技巧和突出的个人舞台风格,是极富魅力的芭蕾舞表演家。他们以对芭蕾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完美演绎,重新诠释并进一步发展了芭蕾舞,在国际舞台上广受青睐,在全球享有声誉。

    根据普契尼经典歌剧《波西米亚人》(亦称《艺术家的生涯》)改编的同名现代芭蕾舞剧,是西澳芭蕾舞团的经典之作,也是国际上首次成功地以舞蹈形式演绎这部长盛不衰的歌剧佳作。值得称道的是,舞者激情四溢的形体倾诉和不露声色的高超舞技与歌剧大师飞扬的音符完美契合、相得益彰。简洁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布景将舞台幻化为20世纪30年代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之都巴黎。观众将惊喜地发现芭蕾舞台上传递的是足以与绕梁之音相媲美、使人体会到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激荡情感和非凡艺术体验。

    5.瑰丽的想象——建筑

    漫步澳大利亚的城市街头,不由得让人惊叹这里建筑的宏伟、大气和独特。这些建筑在彰显本土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渗透出明显的西方殖民时代的气息。非对称的结构、不规则的对立面,超常规冲突的建筑风格让人大开眼界。澳大利亚虽然仅有短短的200多年的建筑发展史,但是,自l9世纪以来大部分的建筑风格都能在这里找到。

    提起哥特式建筑,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哥特人的豪华生活。最先体现这一建筑风格的就是澳大利亚的教堂,但随后也成为住宅建筑争相模仿的对象。许多维多利亚式建筑都装饰有相当考究的铁质柱子和大型游廊。

    20世纪之初,欧洲兴起的“新艺术派”的思想也开始运用在澳大利亚的建筑上,一些金属构件有了多变的曲线,使冷硬的金属材料看起来比较柔和,建筑的外观也加入了“曲面”的元素,典型的例子是大量采用“凸肚窗”的造型。二战后,澳大利亚的现代主义建筑取得了辉煌成绩。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就是一个典范,它别具一格的风帆形薄壳结构充分显示了结构主义和表现主义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同时,它那无与伦比的优美造型是澳大利亚独具风采的一道风景线。1990年以后,各种标新立异的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逐渐出现,这些建筑融入了更多抽象元素,色彩和几何图形构成了诠释建筑本身的重要语言。

    知识小百科

    哥特式建筑

    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现代的澳大利亚人大部分都居住在沿海一带,因此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通透和开放,经常采用飘逸的外阳台。所有的住宅虽然考究精致,却几乎都采用纯净的自然色,给人的感觉是归于自然的朴素。

    单纯的色调和干净的街道让人感觉分外安静。同欧洲古典建筑相比,澳洲建筑代表了现代、时尚、健康、休闲的生活观;就像澳洲人愿意把土地不折不扣地交还给自然,他们也愿意在建筑中享受最完美的自然。

    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澳大利亚的建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而这些亮丽的城市风景也越来越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并将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页。

    当你亲眼看到澳大利亚当地的建筑工人建造房屋的场景时,你会感觉仿佛回到了数百年前的中国工匠们比如著名的鲁班先生,完全用木头建造大型房屋的情景。能够用自然界的树木作为人类建房的基本材料,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相比之下,澳大利亚人能够自由选择是采用木材为主还是采用钢材为主建造自己的住宅,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一块可以建造房屋的私有土地,建筑商的设计方案,当地社区居民管理部门的认可,有些社区里还需要当地邻居的集体认同,形成法律文件的房屋建造方案,白纸黑字写成房屋建筑合同,以上这些都办理齐全以后,就可以动工建造房屋了。

    一般而言,澳大利亚的房屋建筑公司建造一幢两层高的私人住宅,需要历时10个月到一年左右。中国南方地区一个两层私人房屋,如果全以钢筋水泥结构浇筑来计算,应该在两个月内就可以完成房屋框架结构,然后再花上若干个月装修的时间,一般来说,超过一年以上的建筑工期应该是稀罕的事儿。当然,也有例外。

    澳洲人建造房屋,会先有一个整理地基的过程:所有的给水、排水管道全部在地下铺好,然后浇筑钢筋水泥,形成一个钢筋水泥地基平面。

    它就是未来整幢房屋的立足之地。地基完成之后,有趣的建房过程就开始了。

    工人们首先在地基上安装房屋立柱。他们用大型螺丝与钢结构件,做出一个可以装入木柱或钢柱的基础件。木柱装入,再用镙丝链锁,木柱就立在那了。然后,他们用许多类似的立柱,建造出一个完全空心没有任何墙和挡板的房屋。一眼望去,你简直不会相信,这是一个未来可以住人的房屋。一片地基上,除了立柱还是立柱,如果建筑的是两层房屋,立柱之间架有横梁,横梁之上还是立柱。至此,房屋里面木材柜架已经全部完成了。

    这时,工人们会先铺筑屋顶的瓦片。每一块瓦都事先设计有洞穴,它可以被钢钉牢牢地固定在屋顶木架上。什么样的屋顶配有多少片屋瓦,也是事先设计好了。所有的屋瓦铺好之后,工人们才开始建造房屋的外墙。在事先架好的房屋木架上砌上一个外墙砖体,整整齐齐。

    砌好墙砖之后,房屋外墙一般来说就不用再装修了。澳洲房屋外墙砖体的装配,绝对是一个特别讲究手艺的过程。这就是澳洲房屋先以木柱撑起整幢房屋,最后以整齐划一的外墙砖面装饰的“先内后外”的建造过程。

    澳洲的工地没有类似中国的建筑工地上,日夜不停地木锯尖叫声、钢锯的怪叫声、许多工人搬运的吆喝声;他们更没有中国人建造房屋过程中喜庆般的“上梁酒宴”……澳洲人建造房屋的过程基本上是静悄悄地。工人们不会进行所谓的“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创优质。他们按部就班,8小时工作制,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几天之后,一幢不在我们想象中的木结构房屋,就在他们的手下静悄悄地矗立起来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