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和王世充的角力,东突厥(瀚海沙漠郡)隔岸观火站在一边,从现在的情形看还分不出谁胜谁负,东突厥希望李渊和王世充能够继续打下去,这样的结果有一个好处,到时自己浑水摸鱼便很容易。
东突人现在和李渊是哥们,如果再和王世充往来,就显得有点不够朋友,在这一点上,突厥人没有汉人这些道义规矩上的顾忌,只要能够达到目的,突厥人管那么多了。
公元619年7月初东突厥(瀚海沙漠郡)还是沿用老套的手法,要求提亲,突厥派出特使晋见王世充要求提亲。对于突厥人的到来,王世充先是意外,冷静下来,王世充心里也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如果拉拢突厥人对付李渊,倒能节省自己的资源,王世充在心里也算了起来。
突厥派遣使者联络王世充,起先抱着的目的是挑动双方打架,消耗双方实力,但突厥人并没有想到王世充会设好圈套将自己往圈子里绕,王世充这一招有点技术含量。
面对突厥人前来提亲,王世充答应了他们,但表示也有条件,自己宗室的女子可以嫁给突厥人,但不能白送,突厥要有所表示,礼尚往来这个要求王世充认为并不过分。
突厥使者一下子就被王世充绕了进去,突厥爽快的答应了,双方约定好时间,突厥将定亲的牛羊送来。
突厥人想的是让王世充和李渊内斗,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王世充早已看清了这一点,将突厥人绕了进来,将突厥人与李渊的矛盾挑了起来,让他们两个打起来,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公元620年7月2日王世充故意将突厥和自己通婚的消息发布出来,当时李渊属下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总管(司令)李袭誉逮住机会,便出兵袭击了突厥护送给王世充牛羊的军队。李袭誉的行为让王世充很高兴,如果不出王世充的预料,李渊很可能会和突厥人干起来,王世充心里很想这样的局面早点到来。
但李渊并不是王世充想象的那样无能之辈,李渊没有因为这件事就和突厥翻脸,以李渊现在的力量,和突厥打仗一定能赢,但干这样的事情,在李渊看来有点像丢了西瓜捡芝麻,分不清主次。现在的头等大事,李渊认为是夺取王世充的洛阳城。
不过突厥人这样干,李渊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舒服,当初突厥人假惺惺的送来战马,刘文静就分析了他们的目的,当中原大地的汉人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突厥人一定会跑出来揩油,现在突厥人的所做所为真的证实了刘文静的分析,当中原大地的汉人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突厥人一定会跑出来揩油。
攻打王世充占领的洛阳才是现在最主要的目标,李渊没有因为怨恨突厥人半路上冒出来的小插曲改变自己的计划,李渊知道,王世充心里所想的是什么,李渊偏偏不让他实现。悟透时局的李渊望着洛阳的方向看了很久,只要能够拿下洛阳,计划的一切就显得那样真实而触手可及。
王世充心中的打算李渊很清楚,王世充小看了李渊,他的对手并没有上当。相反,突厥人的出尔反尔,明明白白的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不足为信的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们信奉一个道理,他们不会因为一棵树而失掉整个森林,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会去干,突厥是这样的,李渊另一个朋友也是这样。显州(河南省泌阳县)太守杨士林就干了一件很不道义的事情,四处撒线,专吊大鱼。
面对李渊,杨士林和李渊称兄道弟,而另一边,却和王世充关系密切,如果不是在战争时期,李渊倒觉得没有什么,现在情况不同,在于自己的地盘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李渊绝对不允许。
杨士林的所作所为是投机政客常用的把戏,墙头草随风倒能够迷惑别人,李渊却不同,李渊心里十分痛恨这样的人,他知道这种人存在自己的队伍中,迟早是一个定时炸弹。
正当李渊准备动手除掉杨士林的时候,显州城的高层却内讧了起来。显州长吏(秘书长)田瓒杀了杨士林,杨士林这样的投机政客,对任何人都报以怀疑的心态,待人做事难免不得人心,田瓒时常感受到杨士林对自己的不信任。田瓒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杨士林的生命结束,自己做显州一把手。
杨士林名义上还是李渊的部下,除掉杨士林后,田瓒害怕李渊问罪,不得不投靠王世充,田瓒希望能在王世充这里求得一个栖身之地。王世充现在正在为自己手下叛投李渊苦恼,田瓒的到来,王世充自然很高兴,亏本的生意多了,突然来了一桩赢利的小买卖,王世充当然感觉是好事一桩。
田瓒投降来到王世充这里,对李渊军事计划十分了解的他,打乱了李渊偷袭王世充的计划,这样一来李渊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进攻计划,究竟应该怎么攻打王世充,李渊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第二节 和老狐狸的初次见面
公元620年7月,李渊下令让李世民带军攻打王世充。
经过几年的锻炼,李世民成熟了不少,李世民在李渊眼中很有能力,看着李世民的成长,李渊对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多少有点失望,有点恨铁不成钢。
大儿子李建成每天就知道吃喝享乐,上梁不正下梁歪,三儿子李元吉每天和大哥鬼混,也好不到哪里去,四儿子李元霸不爱读书,李渊觉得他只有匹夫之勇,智谋上远远赶不上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派别人李渊不放心,李世民有勇有谋,是最合适的人选。
公元620年7月21日,李世民带领着军队来到了新安(河南省新安县),之所以选择新安,是因为它距离王世充军队主力最近,李世民远路行军,争取时间和对手决战是最好的选择,时间拖得越久,胜算的把握越小。
李世民的到来,王世充知道李渊这一次是要动真格的进攻自己,连忙以洛阳为中心,里三层外三层布置兵力抵抗,将自己的队伍分兵把守战略要地,防备李世民进攻。王世充听说过李世民,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人,打仗很在行,所以他不敢掉以轻心。
王世充派遣魏王王洪烈镇守襄阳,荆王王兴本镇守虎牢,宋王王泰镇镇守怀州,汉王王玄怒镇守含嘉城,太子王玄应镇守洛阳东城,王世充自己则统帅全部作战部队,防备李世民的进攻。
公元620年7月28日,罗士信带着军队将王世充屯积军粮的慈涧包围洛阳城区。这一招是李世民的调虎离山计,他想趁着王世充挥军救援慈涧的空隙,侦查王世充的军队部署,好做后面的打算。
王世充得知慈涧被围,立刻带领军队救援慈涧,罗士信的部队一看见王世充,立刻跑9得无影无踪,王世充觉得这件事情里面一定有文章,转念一想,王世充冷笑道:“差点上了李世民这小子的当了,这一招你王叔叔早就用过了。”
这是李世民调虎离山的计谋,李世民想探知王世充的实力。骑在马背上的王世充明白了其中的猫腻。当初绕着圈子想把李渊和突厥的矛盾挑起来,王世充没有成功,李渊很聪明没有上钩。
李世民毕竟还是太年轻,和他父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王世充将计就计,猜想着李世民一定会出来活动,偷袭或者侦查都有可能,王世充回来时便带着军队面朝李世民侦查的方向走来。
没有想到王世充会这样奸诈,当李世民看见王世充的军队时,一时不知该怎样应对释,现在自己的力量和王世充相比,有点麻雀斗老鹰的味道,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会打架的人明白一个道理,打不赢就跑,李世民见情况不妙,李世民连忙调转马头往回跑。
王世充事先早已做好了准备,李世民没跑几步,便被王世充的士兵包围了,李世民砍瓜切菜般的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在身边随从的掩护下终于跳出了王世充设计的包围圈。
灰头垢面的李世民回到新安军营,回想起刚才的遭遇,李世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经过刚才的事情,李世民看出王世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老狐狸。
王世充打了胜仗,差一点就消灭了李世民,在高兴之余,手下又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又有人投降了。
前段时间王世充为了保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将手上所有州县的地方长官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但他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失去权力的地方势力会听从他的安排吗。
李世民的到来让一些失去权力的地方势力看到了重新掌权的希望,这次投降李世民的邓州郡(河南省邓州市)就是一个例子,当地的地方豪强就是用投降的方法在新老板这里重新获得了权力,王世充派来管理的亲信自然成了牺牲品。
李世民经过上次的教训,不敢私自采取行动。王世充因为自己的队伍时常有人投降,害怕打起仗来自己家里窝里反,也不敢轻举妄动。两个人只得在自己的地盘上摆起军阵对峙起来,谁也不敢动手。
李世民在自己家门前住下来,换做以前,王世充一点也不害怕,现在自己带领的队伍中不时有人投降李世民,王世充害怕战斗还未有开始,自己的人就跑光了。李世民一个小孩,王世充觉得好骗,主动找到李世民讲和,想让他早点回家。
王世充讲和的打算没有成功,李世民身边的谋士宇文士及对王世充派来的使者说道:“我们是奉长安代王杨侑的命令攻打洛阳,没有代王的命令,我们怎么能够撤军。”
宇文士及的话让王世充哑口无言,也一下刺到了王世充的痛处,王世充心里骂道:“李渊这老家伙心真黑。”王世充想起自己杀死皇泰主杨侗,突然发现自己干了一件很蠢的事,李渊可以打着隋炀帝的孙子杨侑的牌子四处揩油,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意识到杨侗的作用呢。
看见李世民不愿撤军,王世充不得不做战斗的准备,李渊派兵征伐洛阳,挨打的王世充反而成了道义上受谴责的对象,王世充这时终于领教了李渊的厉害。打了你,药费不但要自己承担,反而还要背上一个反叛的罪名,叛乱分子这样的罪名在人们眼中永远是不值得同情的,人们会说李渊干得很对,王世充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三节 跳槽是升官最好的办法
王世充的讲和被李世民一口回绝,宇文士及的回答如一记耳光打在脸上,王世充不得不承认在对待原来老板的问题上,自己没有李渊父子考虑的长远。
王世充带领的军队不时有人向李世民投降,这让李世民看出了一个问题,王世充领导的洛阳市表面上团结一致,其实内部是分散的。这种情况,李世民周围的幕僚们纷纷建议李世民使用离间计,动摇王世充的部下向自己投降。梳理一遍手上王世充的人员名单,田瓒被李世民看中了。
一直以来,因为背叛自己的人太多,对待田瓒这样的外来户,王世充多少有点不信任。如果要给领导的才能评等级,王世充的水平就只能在及格线上挣扎,他没有李渊父子那样宽广的胸襟,做到用人不疑,让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当初走投无路的田瓒抱着激动的心情前来投靠王世充,但王世充的小心眼让田瓒时常感叹,自己当初怎么会瞎眼投靠了王世充。
李世民的到来,面对以前的老板,田瓒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好马不吃回头草,但回头草往往长得最好,要自己撕下脸皮再跳槽,田瓒做不出来。
李世民对于田瓒投靠王世充的来龙去脉很清楚,杨士林两面三刀的性格是田瓒投降王世充的主要原因,对田瓒,李世民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得胜于庙堂之上,李世民知道在发动战争之前打垮对方,谋略取胜才是最理想的办法,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李世民给田瓒发出了招降的信号。
收到李世民招降的信号,田瓒这头马开始回头看看身后的青草,前方没有草,田瓒也想回头啃几口,在王世充这里得不到重用,田瓒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
田瓒思来想去,决定回到原来的老板那里,当初杀掉杨士林是因为厌恶他的为人,人们都说李世民胸襟宽广,大度容人,田瓒决定再冒一次险,投降李世民。
公元620年9月13日,田瓒率领自己管辖的显州郡(河南省泌阳县)投降了李世民。田瓒投降李世民,王世充知道后痛苦不堪,田瓒不光将自己管辖的显州市给了李世民,还将王世充手下襄阳郡太守王弘烈临近的二十五个州也顺手带了过去。田瓒的投降,还换来另外一个结果,襄阳市市长王弘烈从此和王世充失去了联系,王弘烈是自己的嫡系部队,现在被李世民和田瓒夹在中间,如果说王世充失去田瓒这部分力量不算损失,那么失去王弘烈管辖的襄阳郡,王世充心里十分不甘。
面对李世民咄咄逼人的进攻,王世充不敢将军队分散出来教训田瓒,他知道李世民此刻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自己分散兵力,李世民一定会乘机打过来,得不偿失。王世充心中对田瓒叛逃的怒气,只能痛苦的咽进肚里,等着时机到来一并发作。
王世充本以为事情会到此为止,但天不遂人愿叛逃的风潮并没有因为田瓒的投降而结束,半个月过后,王世充手下另一个太守也带着所属8个州县,投降了李世民。
尉州(河南省尉氏县)郡太守时德叡投降李世民,并不是因为王世充待自己不好,他跳槽有其他原因。在王世充这里自己只能做一个市长,看见投降的田瓒在李世民那儿升为了显州总管(显州军区司令),时德叡心里有些不平衡,再看看双方力量的对比,他认为王世充不是李世民的对手。时德叡决定现在就过河拆桥,如果拆桥晚了,他害怕自己什么也得不到了。
时德叡跳槽到李世民这儿,现实的结果完全和意料中的一模一样,李世民很大方,时德叡为南汴州总管(军区司令)(河南省怀来县)。时德叡跳槽时想的是干一个显州总管(军区司令),看看现在,时德叡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时德叡在王世充那儿做一个显州总管(军区司令)要奋斗一辈子的事,现在跳槽轻易就得到了。 时德叡投降的目的,李世民心里很清楚,现在打垮王世充是最重要的事,李世民决定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然也包括像史德叡这样的投机政客。
看到手中的地盘接二连三的变小,王世充的愤怒是理所当然的,可生气归生气,自己现在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自觉打不赢的王世充不得不忍气吞声。但在心里,王世充总想着找一个机会狠狠教训教训李世民,好让自己重新找回丢失的面子。
自己的手下接二连三投降李世民,王世充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打胜仗,如果找到机会教训了李世民,情况就有可能改变。被下属投降折磨的王世充时刻注意着李世民的一举一动,当然不放过任何单挑李世民的机会,王世充要将这段时间积聚的满腔怒火发泄出来。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王世充苦苦等待了一段时间,终于找到了单挑李世民的机会。
这一次,李世民的处境很危险。
§§§第四节 姜不一定是老的辣
公元620年9月21日李世民带着五百名士兵来到了北魏宣武帝元恪的陵墓,李世民想看看这位曾经主导北魏走向繁盛的帝王,顺便祭拜一下。
王世充时刻注意着李世民的动向,这一次抓住了机会,就绝不会放过李世民。王世充带着一万人浩浩荡荡从军营出发,奔向了李世民,他要将李世民置于死地。
李世民没有想到王世充会突然袭击自己,当他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王世充早已将他团团包围,李世民现在插翅难逃。
王世充骑着高头大马对李世民说道:“李世民你也有今天,今天你是插翅难逃。”
李世民望着王世充,心里想到今天真会死在这里吗,在他犹豫的时候,王世充手下的一员猛将单雄信举着手中的长矛向李世民迎面刺来。
李世民以为自己这次真的要死了,这时身边响起铁器落地的声音,单雄信被刺下马来,李世民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手下的大将尉迟敬德从侧面将单雄信刺下了马。
李世民从刚才的惊慌中回过神来,跳上马,挥舞着手中的军刀,带领着不多的士兵冲击王世充的包围圈。
五百人与一万人相比,力量悬殊显而易见,不过李世民还真有几下真功夫,在王世充士兵团团包围的情况下,李世民冲出了重围。
王世充见李世民没有被自己手下杀掉,忙下令军队追击李世民,但王世充这时犯了一个兵家大忌——穷寇莫追。
李世民回头看看后面追兵越来越近,他勒住绳子,调转马头,其他人见李世民停下,也纷纷停下来,不解地看着李世民。
横竖都是一死,李世民对身边的人道:“怕死的自己往前走,不怕死的跟我来。”
李世民要采取自杀式袭击战略,挥军回头攻击王世充。
李世民这一招王世充万万没有想到,当李世民骑着马来到自己面前的时候,王世充真正理解到了不怕死这三个字的含义,他觉得李世民真的不要命。
王世充在战前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出兵行险招,半路杀回自己的军中,而且点名指姓要自己的人头,李世民这样不要命的打仗风格,王世充还是第一次领教。
王世充慌忙指挥军队抵挡李世民的进攻,这时出现的另外一个情况,更对王世充不利,李世民的援军赶来了。
听说李世民在北魏宣武帝陵墓被王世充围堵,投降李世民的大将屈突通带领大军赶来。
刚才还是胜券在握的王世充,一下子由主动的角色换位成了被动,救援李世民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一见面就打了起来。
王世充战前的应急预案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李世民反常的作战思维打了王世充一个措手不及,王世充很快败下阵来。
出发前,当王世充听说李世民只带有五百士兵的消息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想这次一定能消灭李世民,长长自己的志气。而现实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自己的小命也差一点栽在李世民手中,当初本想通过这次突袭挣回点面子,现在看来,王世充偷袭未成反被偷袭,脸越丢越大了。
打了败仗的王世充灰溜溜地回到洛阳城,几天后,战败的连锁反应出来了,又有人投降了李世民,这让王世充有说不出的苦恼。
和李世民的较量,王世充没有占到便宜,经过这一次教训,王世充再也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李世民却不同,明的暗的全使了出来。玩阴招不是光明正大的表现,说出来也不好听,如果说以前勾引王世充的人投降是李世民使的暗招,这一次,李世民要来一记明招,给王世充看看。李世民想证明一个道理:姜不一定是老的辣。
§§§第五节 给王世充点颜色看看
前面投降过来的罗士信,在李世民这里得到了优厚的待遇,李世民在罗士信面前,也始终保持着信任对方的样子,这样的举动让罗士信很感动,罗士信也很乐意为李世民卖命。
上次王世充和李世民在北魏皇帝坟前单挑,输给了李世民,之后再也不敢有所动作,这之前,李世民从没有对王世充发动过进攻,李世民觉得是时候给王世充点颜色看看了。
选中罗士信进攻王世充,李世民有自己的想法,罗士信打仗心狠,以前攻下城堡一定屠城,由他出面教训王世充,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第一教训了王世充,第二,罗士信如果屠城,可以给王世充的部下造成心理上的恐惧,而且残暴冷血的罪名也怪罪不到自己身上,这样的结果,是李世民最想要的。
罗士信感恩于李世民,当然乐意为李世民效力,临行前,李世民对罗士信道:“如果千金堡的人不听从安排,你自己看着解决。”李世民的话罗士信听懂了,杀人的事是罗士信最乐意干的。
此外,李世民不去攻打千金堡(洛阳城北),他是想让罗士信先趟趟道,自己斟酌情况后好做后面的打算。
公元620年10月5日,罗士信很快便率兵包围了千金堡,但堡中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开门,罗士信围困一番失去了耐心,见硬攻不行便撤回了部队,带兵暂时离开了千金堡。
到了晚上,罗士信派士兵从农民家中找来几十个婴孩,趁着黑夜来到千金堡城门下,迷惑对方。
守护城堡的士兵见城门下有婴孩的哭声,并没有想到这是罗士信使出的诱饵,他们询问对方来历,罗士信的士兵假称道:“我们是从洛阳来投奔千金堡的。”
守堡的士兵上当了,听完对方的回答,他们以为罗士信真的已经带兵离开,连忙将情况汇报给堡主,堡主不知其中有诈,命人打开城门。
当千金堡的人打开城门时,埋伏在路边的罗士信带兵一鼓作气冲入了城堡中,在城中,罗士信的所做所为真的如李世民意料中的一般,举着大刀屠杀了整个城堡,鸡犬不留。
罗士信这样干,李世民的目的是想做给管州(河南省郑州)总管(军区司令)看,他要杨庆知道,如果不识时务,下一个千金堡杨庆管辖的管州市就是下一个千金堡,罗士信拿着大刀不是做做样子,是动真格。
杨庆这时也犯难,现在他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当初李密失败,他投降了王世充,为了拉拢他,王世充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结成了亲家。现在罗士信如老虎般盯着自己,后面还站着拿着刀的李世民,何去何从杨庆拿不定主意。
拼死抵抗,自己力量有限,前面千金堡被罗士信屠城就是一个明证。投降,感觉对不起王世充。杨庆思来想去,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时管不了那么多,杨庆迫不得已投降了李世民。
杨庆的投降,李世民是想利用他给王世充的军心造成一种冲击,在和王世充真正的大决战之前,把王世充队伍的意志拖垮,让王世充成为一个光杆司令。
杨庆的投降,李世民没有像罗士信一样对待他,对于杨庆,李世民多少有点不放心,杨庆是王世充的侄女婿,疑人不用,李世民收回了杨庆对管州的管理权。为了安抚杨庆,给了他一个荣誉称号,封他为上柱国(国家一级英模)。
上柱国没有实权,只是一个虚职,杨庆对于李世民的安排有点不满,但现在自己手中没有军队作为资本,杨庆不得不接受李世民的安排。
杨庆的投降,让驻守在虎牢关的王世充的大儿子王玄应十分紧张,急忙派兵过来攻打管州,李世民对此早有防备,击退了王玄应。
看到杨庆投降了李世民,王世充手下其他驻守各地的官吏纷纷开始动摇,李世民接下来的软硬兼施,让一些抱着观望态度的官吏倒向了李世民。
汴州市市长王要汉见杨庆投降了李世民,再看看王世充的力量日渐减弱,王要汉也准备投降李世民。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他面临另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的手下有一个名叫张慈宝的部将,是王世充故意安排下来的眼线,王要汉要投降李世民,首先必须除掉他。
李世民在得知王要汉的打算后,主动设计,假装进攻汴州(河南省开封市)将张慈宝引出杀掉,让王要汉在汴州举兵投降。
在得知汴州等几座城市纷纷投降李世民后,王世充的大儿子王玄应大为惊恐,连夜逃回了洛阳,向父亲报告前方的战况。
听完儿子的汇报,王世充没有想到自己人投降的速度竟然会这么快,这出乎他的意料。
从攻打千金堡到杨庆投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李世民便将王世充辛辛苦苦编织起来的第一道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在王世充设计的防御图上,洛阳市在李世民面前显得越来越近。
不过,李世民在洛阳并不是一帆风顺,王世充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打不赢李世民,王世充想到了其他的办法。他现在要为李世民多找点仇家,一对一自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二对一,三对一就说不定了,王世充已将眼光投向了另一个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