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面李玄通的失败,李渊之后的打算并没有超出刘黑闼的意料,果真派出李世民前来攻打自己。这个消息现在得到了证实,刘黑闼心里感到有些害怕,李世民的名字早已听说,他知道这个人不简单。
李氏集团的半壁江山都是由他打下来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绝非等闲之辈。王世充这些枭雄,在他手下都难逃失败的命运,想到这里,刘黑闼感到自己底气有些不足。但转念一想,现在害怕也无济于事,事到如今,是非成败难以预料,刘黑闼决定用自己的余生搏一搏。
对于刘黑闼的发展速度,李渊也有一些意外,刘黑闼现在的实力已经超出了李渊事前的预料,短短半年时间,刘黑闼便完全恢复了窦建德原有的地盘,这样的结果,李渊万万没有想到。
当初听说刘黑闼起事,李渊只认为是件小事,而且心里还暗自高兴,因为潜在的对手主动跳了出来,自己也省了心,不用挖空心思想着怎样去清理队伍。
但刘黑闼并没有朝着李渊料想的那般发展,抢几座城,闹一闹,成为一窝土匪。相反,刘黑闼已经发展成了一股暗流,等到时机成熟,便会出来和自己平分天下。
这样的势力必须清除,鉴于前面李玄通的失败,李渊决定派出主前去教训刘黑闼,地方的力量奈何不了他,中央军却不同,因为这是李渊手中的王牌军队。
选择出征将领时,李渊很自然的想起了李世民,在自己的几个儿子中间,李渊最看重的便是李世民,如果他不出征,李渊便感到胜利的把握小了一些。
平定刘黑闼,李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世民,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李世民欣然接受了。
过惯了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活,李世民并不习惯长安的这种平静,父亲的这个决定,在李世民眼中看来是件好事。他心里很清楚,刘黑闼的事情平定后,战事便会告一段落,到那时即便自己想打仗也只是一种奢想了。
当李世民领着长安的中央军向刘黑闼的方向赶来时,也许是预感到了什么,刘黑闼这时显得有些慌张。
刚起事的时候,范愿等人打出的旗号是替窦建德报仇,当时刘黑闼并不同意,他认为有局限,事情后来的发展证明了他的担心是正确的,刘黑闼领导的队伍进入繁荣期后,便面临着整体质量上的急速下滑。
替窦建德报仇只能团结以前的部众,当刘黑闼领着军队收复了从前的土地,往后发展便显得十分困难。所有人都有一种自满情绪,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打下去了,只要守好现有地盘就行了。
打下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如何协调好内部的利益分配,着实让刘黑闼苦恼了一番。
处理不好,会引起内部的不和与内讧,李世民到达后便会趁机而入。但要想处理好各方的利益需求,却找不到一个万全之策,利益分肥向来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如今安稳下来,刘黑闼心中明白,在李世民没有到来之前,自己必须处理好这件事情,唯今之计只有建立好政权,才能笼络住军心。
刘黑闼权衡利弊,决定尽量顾及到每一个人的利益,给手下的将领都封了官。虽然职务上有高低,但待遇上却和自己一样,窦建德希望自己这样做,手下的人能够团结一致,对抗李世民的进攻。
对于窦建德这张招牌,刘黑闼知道自己现在不能放弃使用,换口号已经晚了,因为现在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来号召群众,即使有局限性,自己也只能继续用下去。
公元622年1月,刘黑闼在洛州(河北省永年县)自封为汉东王,面对即将到来的李世民,刘黑闼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第二节 对洺水县的争夺
为了增加自己手中的筹码,公元622年1月上旬,刘黑闼首先打下了相州(河南省安阳市),李世民如果发起攻击,刘黑闼便有了足够的地方用来缓冲李世民的进攻。
当李世民真的来到时,刘黑闼发现自己事先的设想并不是那么完美,占领相州,因为城市的防御设施不够完备,反而牵制住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发挥不了作用,李世民如果发起猛攻,自己的军队很可能都会被咬死,衡量形势后,刘黑闼主动撤出了相州(河南省安阳市)。
正当刘黑闼撤出相州的时候,他管辖的另一个地方出现了意外,洺水的县令李去惑开始动摇不定。
在选择跟谁干的问题上,李去惑拿不定主意。跟随刘黑闼,他害怕受到李世民的攻击,自己的政治地位便没有了保证,再三思量,公元622年2月初,李去惑带领一千余人投降了李世民。
当初抱着投机的目的归顺刘黑闼,谁有钱谁就是老板,李去惑选择离去也在情理之中,但刘黑闼得知情况后的反应却不同。
刘黑闼很气愤。洺水县与刘黑闼的大本营洺州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没有洺水县,李世民攻打洺州城便易如反掌。
李去惑的投降,让刘黑闼必须正视洺水县的问题,如果放任不管,李世民下一步的计划便肯定是攻打自己的大本营洺州城,为了不让李世民有可趁之机,公元622年2月11日,刘黑闼决定集中兵力全力进攻洺水。
与窦建德相比,刘黑闼在领导才能上并不逊色,行军的战上,刘黑闼比窦建德更有经验。李世民领教过窦建德,但与刘黑闼却是第一次交手,李世民这一次没有占到便宜,慌忙抵抗一番,李世民便带兵撤出了洺水县。
攻下洺水县后,刘黑闼找到了李去惑,面对眼前的这个曾经的部下,刘黑闼问道:“你知道你是怎么死的吗?”
李去惑想了想摇摇头,此刻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回答,因为刘黑闼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但李去惑心里求生欲望依然强烈,连连叩头请求刘黑闼手下留情。
刘黑闼举起战刀,对准李去惑的心脏刺了下去,在刺的时候,刘黑闼心里很烦,他没想到自己推心置腹对待李去惑,他竟然在关键时刻背叛自己。
杀死李去惑后,刘黑闼开始在洺水县布置军力。刚才与李世民交手,刘黑闼便感觉到对方不是等闲之辈,为了防备李世民的反扑,现在必须做好防御准备。
拿下洺水县,攻打刘黑闼的洺州便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李世民很后悔自己的大意,失去洺水,等于放弃了一个绝好的进攻机会,李世民这时发现了洺水的重要。
李世民对手下发出了攻打洺水的命令,部队连番进攻,刘黑闼率在城内顽强抵抗。见进攻受阻,李世民想到了智取,明的干不过,李世民想到了用计谋。
李世民将军队收回,2月17日,假装打道回府,以此迷惑刘黑闼,让他放松警惕,之后派出另一支军队攻击刘黑闼的另一座城市刑州(河北省邢台市)。
李世民的突然撤军,刘黑闼知道其中一定有诈,死死守住洺水城绝不放松。
刘黑闼心里清楚,只要保住洺水县便能保住洺州,保住洺州便能稳定军心,以此便可以和李世民进行消耗战,过不了多久,李世民便会因为粮草不济而撤兵。
如果不能坚守洺州,大本营一旦被攻破,自己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投降自己的人多是投机政客之流,那时便会随风倒般投降李世民,真到那时,刘黑闼知道自己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李世民见攻打刑州刘黑闼没有反应,正准备放弃。这时一个意外事件发生了,2月19日,刑州郡太守冯伯献城投降,为了讨好新老板,冯伯对李世民说出了洺州城的一个弱点。
进入洺州有两条道路,一条必须通过洺水县,另一条是小路。冯伯建议李世民带人抄小路进攻洺州,吸引刘黑闼的注意力,之后再对洺水县发起进攻。
有了这个意外的发现,李世民连忙按照冯伯所说的进行安排,按照冯伯所说,如果不出意外,这次调虎离山一定能够成功。
刘黑闼率主力防御在洺水,李世民的小路偷袭立刻打乱了他的阵脚,洺州如果被攻破,洺水县便失去了守卫的意义。
刘黑闼不知这是李世民使诈,连忙派兵救援洺州,在回洺州的路上,刘黑闼突然想到了一点,如果李世民使诈调虎离山,自己岂不中了他的圈套。
在刘黑闼领着军队回防洺州的时候,李世民的另一路军队乘机攻下了洺水县,到这时,刘黑闼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意图。刘黑闼气愤的骂道:“李世民真是太狡猾了!”
因为洺水县的重要地位,刘黑闼知道自己必须抢回洺水县,抢不回洺水,洺州便会被李世民带兵攻破。在洺水城外徘徊的刘黑闼这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洺水抢回来,至于怎样抢回洺水,刘黑闼的心中此时只有一个字:狠!
刘黑闼与窦建德相比,窦建德有一点比不上他,就是狠。
李世民并没有驻扎在洺水县,而是留下一部分人把守外,自己退了出来,之所以这样做,李世民有自己的打算,他想和刘黑闼玩一个“中间开花”的游戏。
洺水现在就好比一块蛋糕放在刘黑闼眼前,当他派兵攻打时机成熟的时候,李世民便将刘黑闼团团包围,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一鼓作气干掉刘黑闼
§§§第三节 罗士信死在了洺水
李世民事先料想,刘黑闼如果得知自己退出的消息,一定会大举进攻。事情的发展证明了他的判断,刘黑闼果真派兵前来攻打洺水县。
经过上次调虎离山的教训,刘黑闼对李世民多了一层戒备,攻打洺水之前,刘黑闼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一定要防备李世民的背后袭击。
刘黑闼将队伍分成两部,对于洺水县的形势他很清楚,这样安排最为妥当。如果李世民背后袭击,两部便可互相救援,这样攻打洺水县,还可以分散城中守军的力量,各个击破。刘黑闼知道,只要自己抓住了方向,夺回洺水指日可待。
得知刘黑闼的安排,李世民显得有些焦急,刘黑闼的安排打乱了自己“中间开花”的计划。两支军队相互掩护,一有困难相互支援,李世民认识到这是刘黑闼给出的一道难题,他将自己的短处隐藏起来,李世民感到这时无处下手。
李世民原本的打算是两面夹击,中间开花,现在他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他现在知道,刘黑闼并不是等闲之辈,在攻城之前,刘黑闼已经想好了对付自己偷袭的办法。
离开洺水时,李世民将大部分军队带了出来,作为进行反攻的主要力量,留在洺水的人并不多。现在他清晰的意识到了自己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刘黑闼的战法,很有可能将城攻破,而自己却不能救援。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年李世民连忙派兵救援洺水,当初本想挖下陷阱,套住对方,现在看来,自己反被对方套住了,因为刘黑闼不肯上当。
李世民接连三次派兵救援洺水县,刘黑闼看到李世民的救援队伍,在战马上笑了。此时此刻,他已经猜到了李世民原先的企图,李世民想要包围自己,来一个中间开花。
刘黑闼和李世民第一次交手,他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这一次自己多了一个心眼,刘黑闼对自己的决定很满意,看来下套钓鱼,李世民与自己相比还是有点距离的
攻打洺水的时候,李世民当初留在洺水的守军的表现出乎刘黑闼的意料。本以为攻打应该不费吹灰之力,但刘黑闼足足打了两天,回头看到李世民救援的军队,刘黑闼这时想到了一招更绝的办法,挖地道。
如果换成李世民,绝对不会想到这个办法进攻洺水,而刘黑闼就敢想,而且敢做,他要洺水的守军死无葬身之地,他们绝对想不到自己会从地底下发起进攻。
刘黑闼反常的攻城表现,李世民知道后很吃惊,刘黑闼对洺水地形熟悉,如果真的挖穿城墙下的地道,城里的守军一定军心大乱,李世民认识到自己必须想办法,化解刘黑闼对洺水的围困。
看见刘黑闼在指挥手下挖地道,李世民让士兵站在高处向洺水城中挥旗指示,他让守城士兵立刻破城突围,在指挥突围的同时,李世民派出罗士信带领军队上前救援。
之所以选中罗士信去救援洺水,李世民看中了他身上的一样东西,狠劲。罗士信除了心狠,还有一样东西,便是残忍,屠城千金堡就是一个例子。
公元622年2月24日,罗士信带领着援军立刻救援洺水,罗士信知道明刀明抢自己不能和刘黑闼相比,最好的救援办法就是偷袭。乘着黑夜,罗士信带着自己的两百个随身亲兵,一路叫喊着冲进了刘黑闼的军阵。
2月24日,罗士信半夜里突然杀出,刘黑闼带领军队慌忙迎敌,打了一阵,刘黑闼发现对方不是对准自己,这时他明白了,来人是想救援洺水。
看见对方进入了洺水县,刘黑闼命令队伍原地休整,刘黑闼认为这股军队来的很好,从侧面证实了洺水守军已经实力不济了,自己只要狠狠地揍他们一回,一定能够打下洺水。
2月25日天没亮,刘黑闼便带着军队向洺水发起了进攻,这一次刘黑闼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洺水拿下,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字,狠。
罗士信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到达洺水,这时的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蠢事。他现在就好比装进了洺水这只口袋,刘黑闼则将袋口死死封住了,自己这样做是自投死路,这是罗士信没有想到的。
李世民听说罗士信昨晚的遭遇,痛苦地将拳头砸向自己,李世民说道:“罗士信呀罗士信,你干事怎么不动动脑子,攻城不是你这样攻的,这次是救援,不是像上一次那样屠城。”
罗士信一直以为只要自己进入了洺水,任务便算完成了,李世民的命令,他理解错误了,将救援与进城混淆了,没有认真掂量局势,是他最大的失误。
看见罗士信这条大鱼自觉地跑进了自己的口袋,刘黑闼当然不会放过捞鱼的机会,乘着队伍士气高涨,刘黑闼带领着人马攻进了洺水城。
当刘黑闼的队伍从地底下和城门口蜂拥而入的时候,守城士兵们感到一阵害怕,他们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反抗的意义了,纷纷举手投降。
罗士信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背叛,他现在来不及整顿军队,在有限的时间里,他只想着干一件事,就是乘着自己没有死之前多杀几个人。
罗士信砍瓜般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这时的他已经杀红了眼,当他体力不济被刘黑闼的士兵捉住时,罗士信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刘黑闼的反应却不同,刘黑闼没有杀掉他,相反,刘黑闼对他很尊敬,这让罗士信倍感意外。
不杀罗士信,是刘黑闼欣赏他打仗的勇猛,刘黑闼本来就是打仗勇猛之人,看见罗士信,有种英雄相惜的感觉,刘黑闼想招降罗士信。
当他把投降的想法告诉罗士信时,罗士信只是冷淡的说了一声:“不用了,我罗士信绝不叛主,你杀了我吧。”
在做决定的时候,刘黑闼颇感为难,杀了罗士信,痛惜他打仗的勇猛,不杀,又不能平息兄弟们的愤怒,罗士信杀了自己这么多人,既然不肯归降,留着有何用处。
刘黑闼想想,又说道:“你再好好想想。”
罗士信坚决的回答道:“不用想了,你动手吧。”
见罗士信态度坚决,刘黑闼走开了,身后的士兵举起大刀一刀砍
向了罗士信,听见杀人的“咔嚓”声,刘黑闼有点痛心,他在自己心里暗暗叹道:“哎,可惜了这么一员猛将。”
李世民听说罗士信被杀的消息后,痛苦不已,李世民责怪自己,当初如果知道罗士信是这样去救援洺水,还不如收回命令。
虽然失去了罗士信,对洺水的争夺,李世民仍然要继续下去,要想打下洺水城,李世民知道自己肯定要大费一番功夫。
§§§第四节 李世民的放水有点狠
洺水县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面对这座失而复得的城市,刘黑闼感觉自己多多少少对它产生了一点感情。如果说自己的大业是用堤坝在保护,刘黑闼知道,现在的洺水县就是自己的堤坝,洺水如果失守,自己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总结上次洺水失守的原因,刘黑闼认识到今后再也不能轻易出战,李世民上次使用的调虎离山计,自己绝不能再中圈套,拥有正常思维的人绝不可能在同一个坑里摔两次,面对李世民的进攻,刘黑闼认准了两字,死守洺水。
李世民设计的“中间开花”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对形势把握的不准,李世民失去了一次进攻刘黑闼绝佳机会。面对刘黑闼占据的洺水县城,李世民有种与500万彩票大奖擦身而过的遗憾。
李世民想尽了各种办法诱引刘黑闼出城作战,只要刘黑闼肯出城,李世民就有把握将洺水县城攻打下来,但刘黑闼就是没有任何反应。
李世民要围城,刘黑闼并不着急,对于李世民,刘黑闼已经做好了打算,他明白,只要自己不出城,李世民便拿他没有办法。围困的方法等于一场消耗战,刘黑闼计算军中的粮草后,满意的笑了。
李世民远道而来,军粮运输困难,和自己的粮草储备相比,相差甚远。想到这些,刘黑闼突然较起劲来,他倒要看看,到底谁的力量大,最后拼打,看看谁的拳头有力量。刘黑闼认为,战争的最后结果,饿着肚子打仗的人一定是自己的手下败将,而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代表。
由于刘黑闼不肯出战,李世民与刘黑闼相持了60多天,对于刘黑闼的表现,李世民很不满意,这段时间,刘黑闼每天窝在城里,从来不与自己交战,李世民渐渐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刘黑闼习惯南征北战,突然让自己放下手中的大刀,安歇下来,随着无聊的日子一天天流逝,他感觉自己很不舒服,时常在心里骂着:“李世民这王八蛋怎么还不走。”
刘黑闼的焦虑被手下看在眼里,身边的参谋这时纷纷献策:李世民围困洺水,大王何不出兵偷袭李世民,这样一来,一可壮大自己的声势,鼓舞士气,另外也可验证李世民是否缺粮。
看到李世民几次攻城都未成功,刘黑闼同意了参谋的要求,为了达到自己初战告捷,鼓舞士气的作用,刘黑闼选择了李世民的一个弱点下手,进攻李世杰。
如果要刘黑闼重新选择进攻目标,他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千选万选,一定不会选择李世杰 。
天外有天,在战场上玩弄计谋,刘黑闼并不是李世杰的对手,刘黑闼如果可以称为高手,那么李世杰就是高高手,这一次他就让刘黑闼栽了一个大跟头。
面对刘黑闼的偷袭,李世杰并没有刘黑闼想象的那样慌张,公元622年5月一天夜里,趁着黑夜,他不动声色的将主力绕开,来到刘黑闼的背后将对方反包围。
这一次,刘黑闼知道绕圈子的本领,自己并不是李世杰的对手。当初看他弱小,现在看来,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李世杰虽然弱小,但却是下套的高手,自己现在就被困在了里面。
被围住的刘黑闼眼见李世杰一点点缩小包围圈,看来只能拼死一战,寻找生机。
在一番血腥的拼杀后,刘黑闼终于逃了出来。但不想途中,刘黑闼遇上了李世民,刘黑闼以为李世民是来救援李世()的,心里想到这次肯定完了,为了保住性命,刘黑闼等人在丛林中隐藏了起来。
李世民走后,刘黑闼突然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刘黑闼对身边的随从大声叫到:“我们立刻回洺州,李世民这是去攻打洺州。”
如果自己没有猜错,李世民现在一定打下了洺水,刘黑闼在回洺州的途中,叹息了一声,他很后悔听从手下参谋的建议。
如果坚守洺水,李世民拿自己没有任何办法,双方只能一直耗下去,李世民围困洺水一阵子后很可能撤军回长安,但现在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与李世民决一死战。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洺水县丢失的损失。
后来侦察兵带回了消息,洺水果真失守了。证实了这一消息,刘黑闼无可奈何的地选择了最后一条路,为了生存,自己只能和李世民拼死一战。
收复洺水后,李世民并没有立即攻打刘黑闼的大本营洺州,在刘黑闼等待决战的日子,李世民悄悄吩咐手下,将洺州旁边的洺水河堵住,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李世民几次思想斗争的结果。
李世民知道,以自己手上现有的兵力,并不是刘黑闼的对手,如今刘黑闼失守洺水县,洺州便没有守卫的必要,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刘黑闼一定会找自己决战。
李世民明白这场较量,硬碰硬,自己根本不是刘黑闼的对手。现在唯一能够取胜的方法,只有放水淹没刘黑闼的部队,但这样做必须牺牲很多黎民百姓为代价,李世民几番思索,最后终于痛苦的下了决心,毁堤放水。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如果这样做,那么以后每一次与别人的较量,自己就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失败,迎接自己的就是屠夫、刽子手这样的恶名,李世民此刻终于体会到了做人的艰难,做一个大人物的无奈,想想自己当初在学校里梦想做英雄的念头,如今面临毁堤放水这样的选择,李世民知道了自己当初做英雄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当做出毁堤放水的决定时,李世民痛苦的闭上了眼,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刻,他明白了一个从政者的痛苦到底是什么:就是他不想干一件事,而现实逼着他必须这样做的无奈。
刘黑闼此刻并不知道灭顶之灾已经悄悄来临,这场战争的结局究竟如何,刘黑闼也时常想象着,但他知道,这一次自己和李世民之间一定有场你死我活的恶战,在战争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准备了各种预案,但他就是没有料想到李世民居然会水淹大军。
§§§第五节 刘黑闼被迫逃离
因为李世民攻占了洺水县,刘黑闼占据的大本营洺州便随时有可能被攻破,为了不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局面,刘黑闼真如李世民猜想的一般,要和自己进行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究竟结果如何现在难以预料,但李世民知道一定很激烈。
公元622年5月26日,刘黑闼整理好队伍便带着大军前来攻打李世民,这一次,刘黑闼下了必胜的决心,自己和李世民之间一定有一场恶战,不是他死便是我亡。
看见刘黑闼的步步逼近,李世民也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这一次,刘黑闼一定想不到自己的打算。开战前,李世民对负责放水的官员交代了具体放水的时间。
李世民计划首先诱引刘黑闼的军队出战,当他们目标区域,李世民便立刻带兵撤出,这时守军立刻毁堤放水,便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直等待的刘黑闼摩拳擦掌,公元622年5月26日清晨,刘黑闼带领着自己两万余人的精锐部队,朝着李世民军营的方向奔来,出发前,刘黑闼将军营的设备全部毁掉,和李世民之间的这场战争,刘黑闼立下了背水一战的决心。
为了让刘黑闼进入自己事先设计的淹没区,李世民决定亲自出战,带领军队引诱刘黑闼。李世民知道,刘黑闼的目的是决战生死,只要不出意外,刘黑闼这次一定有来无回。
李世民带领着军队与刘黑闼边走边战,很快便将刘黑闼带进了自己设计的淹没区,为了不让刘黑闼看出破绽,李世民还与刘黑闼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机成熟的时候,李世民便鸣金收兵,带领大部分的士兵立刻逃离了战场。
毁堤放水的官员见李世民带兵撤出了战斗,立刻掘开河堤,汹涌的河水咆哮着冲向了刘黑闼的部队,这一刻,刘黑闼部下士兵的战斗意志立刻崩溃了,纷纷四散逃命。
看到对手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李世民便带领军队转身回到刚才战斗的地方,痛打刘黑闼军队里落水的士兵。本来没有把握赢得胜利的战争,李世民却打赢了。
清理战场的时候,李世民没有发现刘黑闼的尸体,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现在所有的证据都证明刘黑闼还活着。
李世民准备决堤放水之前,刘黑闼在追赶李世民之时发现了情况有所异常。这时一个名叫王小胡的侦察兵慌张跑来,告诉了刘黑闼一个惊人的消息,李世民马上要毁堤放水,水淹大军。
得到这个消息,刘黑闼本想立刻撤回军队,但一看自己军队的士兵此刻士气高涨,在这样的情况下,撤军的命令已经传达不到军中。这样一来,自己也没有时间逃跑,大部队回撤现在已经不可能,想到这些,刘黑闼决定自己立刻撤退。
看到此时正在苦苦死战的士兵,刘黑闼临走时心里还有点自责,但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刘黑闼知道,这样一来士兵们便死得很无辜,而且也会将自己陷于无情无义,但现实告诉他,自己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能力能够扭转战局。逃走的时候,刘黑闼狠心地拉了一下马头,痛苦的将头转向前。
这一刻,刘黑闼异常痛苦,当初起事,大家因为义气走到一起,现在却要因为自己的不义气失去这些兄弟,刘黑闼预感到自己以后做人一定很难,这是比战争失败还要丢脸的一件事。
刘黑闼这时想回到队伍里去,随从的警卫员立刻拉住他。他们劝说刘黑闼千万不要这么干,侦察兵王小胡道:“大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回去也是死,你赶快走,我们保住性命才能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刘黑闼看着远方正在激战的士兵,下马对着他们的方向叩了三个响头,刘黑闼哭着说道:“当初起事,我们讲好同生共死,现在黑闼一人独自离开,你们不要怪罪,等我积聚了力量,一定会回来为你们报仇。”
刘黑闼骑上马,对着手下的人向北面的方向挥手,刘黑闼说道:“现在我们已经无路可去,北方突厥一直暗地与李渊作对,我们现在只能去投靠他们了。”
公元622年6月,刘黑闼带着剩余的几百人马向北方的突厥奔去,刘黑闼在心里骂道,李世民这一次把自己害苦了,现在的他完全成了一个不忠不义的无信小人。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个道理他很清楚,刘黑闼知道,只有自己重新来过,打赢李世民,才能改写自己这次不光彩的逃跑。
事情后来的舆论发展证实了刘黑闼的预料。
他没有死,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因为他的奸诈。从前的战友如今都这样看待他,当初起事时,对着手下的士兵,口口声声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灾难真的来临时,刘黑闼却阴险地选择了离开,而且还是自己一人悄悄的独自离开,刘黑闼这样的做法,在人们眼中看来叫极不义气。
§§§第六节 李渊让李世民厚黑一把
公元622年5月末,李世民大败刘黑闼的消息传到长安(陕西省西安市),李渊听后十分高兴,看来当初的决定并没有错,选派李世民出征是正确的决定,但同时传回长安还有另外一件事,李渊听后不得不紧皱眉头。
李世民派人掘开河堤的事情,李渊认为做得极为不妥,这样做虽然换来了胜利,但后人会怎样看待这件事情,李渊很担心。
在李渊眼中,荣誉有时比利益更加重要,为了自己,也包括后世的子孙,李渊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多做一些能赢得后世满篇赞美的事情,他不希望决堤放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活着的时候。
李世民决堤放水,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后人会怎样看待,李渊很清楚。这是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做法,是要背负骂名的事情,当时李渊如果在场,一定不会让李世民这样干。
但事实现在已经造成,李渊思来想去,派人给李世民带来一道急令,李渊让他杀掉当时决堤放水的官吏,之所以下这样的命令,李渊希望儿子能够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
收到李渊的命令,李世民却没有遵令执行,李世民将这个消息暗藏于心,他第一次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
杀掉决堤的官吏,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李世民不想这样干。如果按照父亲的决定行事,自己的手下便不再会和自己同生共死,自己就再不能团结员工共进退。
有好处的时候想着自己,有坏事的时候推给下属,李世民认为这样干是错误的,是一个人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李世民也知道,当自己决定毁堤放水的时候,这件事已经和自己脱不了干系,杀掉决堤官吏,只是掩耳盗铃的做法,是在自欺欺人。
攻打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听从了父亲的安排,这是因为父亲的决定很正确。现在不同,如果执行父亲的安排,李世民认为自己是在兔死狗烹,这样一来下属一定瞧不起自己,会让自己的人上下离心。
这次决堤放水,李世民一人将所有责任承担了下来,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团队的团结。
但李世民这样的做法却换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下属从此对他死心塌地。当大家知道李渊的决定后,不由得敬佩李世民的为人。
如今兵荒马乱,李世民手下许多人都是抱着打工的心态替他干事,随时有可能解除雇佣关系,他们一直将自己作为一名打工仔看待,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决堤放水这件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件事证明李世民是一个有良心的老板,跟着他干没有错。
在对待决堤责任人的问题上,李世民没有按照父亲的意志去办理,这让李渊知道后很气愤。
之所以让李世民找个替罪羊,李渊是不想让儿子因为这件事情而给后人留下批评的把柄,政治上类似的事情通常都是真相不白,李渊这样决定也是出于一番苦心。
既然李世民不肯听从李渊的安排,李渊也只好作罢,前线的情形现在还不能离开李世民,李渊对此事再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相信儿子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苦衷。
李世民在前线的表现让父亲很满意,战败刘黑闼取得的巨大胜利,对李世民的喜爱之情,李渊自然发自于心,喜露于颜。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另一个人的变化,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
在为李世民的胜利高兴之余,李建成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股压力,虽然这股压力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一厢情愿,但他看到,在父亲高兴的脸庞下,自己就像一个学习不及格的学生,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学校老师的训斥。
看到李世民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李建成的家庭老师魏徵觉得有必要指点一下自己的学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他担心李建成会失去李渊的宠爱,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太子一旦被废便没有了存活的希望,新任君主为了保证自己地位的稳定,一定不会放过前朝的太子。
在李建成心中,统兵打仗并不是自己的理想,他羡慕长安城中歌舞生平的生活,对于战争,李建成心中很多时候非常反感。
这一次魏徵很严肃的规劝了李建成,魏徵让他主动请战统领军队攻打刘黑闼,为此,魏徵为李建成做了如下分析:
其一,刘黑闼现在已成逃亡之势,兵众不满一万,物质缺乏,此刻带兵攻打,一定能够取胜。
其二,李建成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没有寸土之功,将来君临天下,恐怕不能服众。
其三,这次出征,李建成可以乘此机会掌握一支军队,将来如果发生不测,可以凭此军力保证自己的安全。
听完魏徵的分析,李建成觉得很有道理,在内心里,他很感激自己这位老师,因为在关键时刻,他给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指点。
于是李建成便向李渊提出了率军出征的请求,面对李建成的请求,李渊犹豫再三,最后答应了。
打仗的时候走马换将,李渊并不想这样干,因为他害怕影响前线的战局。李世民在前线的胜利,高兴之余,李渊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李世民功劳太多,是否也应该分出一点功劳给自己在长安城中的兄弟们。
李渊希望李世民几兄弟能够团结,当年太原起事,他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如今自己取代隋朝而代之,鉴于前朝的教训,李渊很担心自己的亲人之间也会出现自相残杀的事情。
做出让李建成取代李世民领军的决定,李渊是想从现在开始,便将事情的发展趋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调和内部的力量,保持各方利益的平衡,李渊此时显得小心翼翼。
历史的教训给了李渊很多启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李渊对此理解很透:很多时候,内讧是直接导致王国力量衰减的主要原因,而外敌入侵往往就选择此时,给予致命的一击。
李渊心里叹道:“现在李世民也该将自己的功劳分些出来了,委屈他也在所难免。”
§§§第七节 突厥有点阴险
洺州一战,刘黑闼被李世民打得落花流水,公元622年6月,刘黑闼带领余众狼狈的逃向了灰东突厥(瀚海沙漠郡)。
面刘黑闼对借兵的乞求,突厥认真思考一番后,答应了他的请求,突厥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达到自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目的。突厥借给刘黑闼军队,让他回到中原再和李渊的军队大干一场,消耗双方的元气。
听完前线的汇报,李渊脸上露出一丝鄙夷的神色,当年太原起事,参谋刘文静便分析了突厥的问题,现在发生的一切证明了刘文静当初的判断。此时,李渊的心里压着熊熊怒火。
刘黑闼带着借来的军队很快发展了起来,原来的部众,这时纷纷前来投靠,没有多少日子,刘黑闼手下又积聚了可以和李渊抗衡的力量。
公元622年10月,刘黑闼领着借来的突厥兵从瀚海沙漠打回河朔(山东),刘黑闼的东山再起,让太子李建成的处境很难堪。
当初请战出征,李建成本以为刘黑闼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资本,自己带领军队直接前来接收战果。如今,形势极速逆转,刘黑闼凭着借来的突厥兵帮助自己搭起了戏台,在舞台上开始了全新的表演。
面对刘黑闼的挑衅,没有战争经验的李建成时常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这一次三弟李元吉也跟随前来,因为以前在家只知泡妞,对于打仗,李元吉也和大哥一样,一筹莫展,不知道应该怎样对付刘黑闼。
面对刘黑闼的进攻,两兄弟选择了沉默,用逃避的方法对抗刘黑闼。见此情景,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刘黑闼。因为李建成的败退,在回家的路上他捡到了不少便宜,原来的一些城市,又投降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更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李建成的退后,鼓舞了自己军队的士气。
看见中原的汉人又打了起来,突厥并没有闲着,为了打乱李渊对刘黑闼的剪除计划,公元622年11月,突厥派出军队四处攻击李渊占领的城邦。浑水摸鱼并不是突厥人的专利,其他地方小股的盗贼也伺机起来作乱。
李渊没有想到刘黑闼的出现对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危险,在惊讶之余,李渊很后悔当初召回李世民的决定,如果趁胜追击,刘黑闼绝不会有现在的势力。
对于前线两个儿子的能耐,李渊心里十分清楚,他们只能看家,打仗这些事情他们很多时候是一窍不通的,在这些功夫上李世民是行家。
李渊感到十分为难,继续打下去,李渊害怕刘黑闼连续的胜利会影响大唐刚刚创立起来的基业,这时他想到了李世民,但又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李世民出征,一定能够收伏刘黑闼,但李渊知道,即使是输,也不能再让李世民前去教训刘黑闼。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将李建成召回,李渊知道大战在即,绝不能两次更换主帅。
另外一个原因,这是李渊心里最害怕的事情,刘黑闼如果再次被李世民降伏,如此一来,李世民功高震主,几兄弟以后绝对不能和平共处,一定会因此事大起干戈。李渊熟读历史,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他不得不小心行事。
为了给前线的儿子有所启发,李渊确实花费了一番苦心,为了给李建成两兄弟创造战机,李渊想到了切断刘黑闼的资金来源。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李渊发现刘黑闼其实只是一个空壳公司,他全部的资金从突厥而来,只要教训一番突厥,刘黑闼必定军心大乱。另外,李渊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前线的儿子做一个榜样,你们要做出一点成绩了。
李渊决定后,便向手下命令,面对挑衅的突厥,不用理会,直接出兵抗击东突厥(瀚海沙漠郡)。
在这之前,李渊害怕突厥联合其他人对付自己,面对突厥的挑衅,李渊一直按压住心里的怒火。如今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李渊才下令对付突厥,这样做的后果李渊很清楚,可能会激怒突厥,给大唐带来很多的麻烦。
但李渊很清楚李建成两兄弟的本领,这样做,他是想帮他们一把,让他们以后也有充足的资本,以此换来家里内部力量的平衡,保持内部的稳定。
如果说刘黑闼是沟里的污水,那么突厥就是使水浑浊的捣屎棒,李渊在北方狠狠教训突厥,刘黑闼这边立刻发生了连锁反应。突厥是刘黑闼的幕后老板,现在老板失利,一些投靠过来的士兵将领,开始暗自担心起自己的未来。
李渊在长安严打突厥,李建成的老师魏徵从这件事上读出了一点味道,他知道自己是时候应该出来指点指点自己的学生了。
§§§第八节 刘黑闼的末日
李渊在长安对突厥的做法,魏徵明白这是对自己学生的帮助。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李渊对自己学生的工作并不满意,李渊的行动是在催促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尽快击败刘黑闼。
对于李建成,魏徵心里多少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愤慨,当初奉命做李建成的家庭教师,魏徵便预感到这次教育可能要失败,李建成后面的发展,确实证实了自己的预测。
如果李建成不是太子,嗜酒好色并不妨碍他的生活,但作为未来的国君,魏徵知道,酒色之徒万万不能托以重任,而李建成反而成了其中的一员。
魏徵明白自己的学生的能耐,李渊在长安的一举一动,他都能探测出里面隐藏的味道。李渊这一次对东突厥(瀚海沙漠郡)大打出手,其实是想告诉李建成一个消息,你应该有所表现了。
领悟父亲李渊的心思,李建成没有这样的天资,魏徵很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但结果总是令人很伤心。李建成揣测李渊心思的能力没有提高,但对女人,他却怀有极大的兴趣。这样的结果让魏徵时常独自叹息:作为一个未来高居万人之上的太子,很多时候,与对手的较量,其实就是与对手心智的较量。“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揣测对手的心理,是一件学问深奥的事,如果帝国未来接班人的心思只肯花在女人身上,沉迷酒色,那等着李建成的就只能是失败。
魏徵很希望李建成能明白他的一片苦心,但收效甚微。这一次,魏徵不得不站出来替自己的学生出谋划策,从李渊的安排上,魏徵知道老板对李建成这位未来接班人还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
魏徵迈着沉重的步伐进入李建成的军帐时,李建成紧张的心情一下放松了下来,他知道自己有救了。在关键时刻,他的这位老师一定会挺身而出,将自己拖出泥潭。
魏徵给李建成提出了几条意见,李建成听后认真的点着头,如果换做自己,李建成知道自己一定想不出这样的计策。
打仗决胜庙堂之上,胜利取于谋略,是用兵的最高境界。魏徵提出扰乱敌方军心的战法,是此时解决刘黑闼的最好方法。
李建成按照魏徵所说,将俘虏的队伍全部释放,这样做,魏徵事前已经做好了部署:
第一,刘黑闼这一次是借兵起事,自己的嫡系部队并不多,证明对方力量并不强大。
第二,刘黑闼队伍之中多是投机政客,如见形势不对,必定举兵反叛。
第三,释放俘虏很重要,一可表明自己的立场,证明自己说话算话。二来可以招降刘黑闼军中摇摆不定者,以达到瓦解对方军心的目的,造成对方军心的内乱。
李建成照此实施后,形势立即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一次,李建成终于赢得了出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在李建成发起心理攻势之前,刘黑闼军中已经出现了异样的情况。
当初与李世民在洺州城外一战,由于李世民决堤放水,刘黑闼不得不独自逃走,很多老旧部属不明真相,从此便对刘黑闼没有了任何好感。
刘黑闼的独自逃走,在他们眼中看来是极不义气的做法,这件事也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做义气,义气就是用来欺骗他人,用他人为自己的目的做无谓牺牲的炮灰。
如今投降刘黑闼,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没有了当初替窦建德报仇的想法,他们知道,咬一下舌根还知道疼,自己就已经很幸运了。
李建成招降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在刘黑闼军中引起了震动,由此产生的化学反应,迅速在军中各阶层传播。
对于自己现在掌握的部队,刘黑闼很清楚内部的情况。表面上大家团结一致,但只要一有败退,立即会做鸟兽散。
事情后来的发展证实了刘黑闼事先的料想,李建成的一道招降令,便摧毁了自己几十万的大军。在此时,他明白自己永远是一个光杆司令,冷静下来,刘黑闼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必须尽快逃离。
叛变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事情事先已经有所约定。公元622年12月10日,以刘黑闼手下大将田留安为首的军队带领军队投降了李建成,之后,投降刘黑闼其他的军队立刻纷纷倒戈,倒向李建成。
当看见自己曾经的战友被手下的士兵押去归降,以求换得士兵自己的平安。刘黑闼明白,下一个人就是自己,公元622年12月25日夜晚,刘黑闼带着自己一百余人的亲信部队,离开了。
在走之前,刘黑闼看了一眼熟悉的军营,此刻他的心里有一种难言的痛楚:做英雄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但有谁知道,英雄经过了多少的磨难。
这一刻,刘黑闼暗下决心,以后不再踏足政治,远离这里,回到自己的老家做一个农民,与世无争的生活才是自己最终的归路。
第二天天明的时候,在确定已经逃出李建成的包围圈后,刘黑闼认真的思考起自己应该怎样做好一个农民。刘黑闼望着远方宽阔的土地,不由的感叹道:“天下之大,竟没有我刘黑闼双脚立足之地,望望苍茫的大地,莫非李渊之土,哎,真的应证了成者王侯这句古话。”
李建成并没有放弃对刘黑闼的追杀,刘黑闼明白了自己的真实处境,不得不再次逃亡。这一次,他也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
这时马的呼啸声告诉他,他必须亡命奔跑,到达一个李渊找不到的地方。而此时随从的亲信却大叫饥饿,经过几天亡命奔跑,刘黑闼这时才想起自己必须解决肚子饥饿的问题,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公元622年12月末,刘黑闼不得不冒险带领部队来到曾经的部下,诸葛威德控制的饶阳郡(河北省饶阳县)。
公元623年1月1日,当刘黑闼带领着人马来到饶阳郡(河北省饶阳县)的城门下,刘黑闼却迟疑起来,他不知道里面的人会怎样对待自己,刘黑闼不敢敲门。
看见城下站着原来的老板,诸葛威德反应却很积极,他立刻出城迎接。
面对手下的殷勤接待,刘黑闼不敢妄下结论,此时他已经分不清朋友和敌人,刘黑闼不敢踏进城门。他知道,自己现在是自由的,进了城门情况有变,他便成了别人菜板上的肉,想怎么削就怎么削。
诸葛威德看出了老板的顾虑,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诸葛威德盛情邀请刘黑闼入城。看到手下这样,刘黑闼紧绷着的神经一下松懈了下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一直以来是刘黑闼人生的座右铭,当他迈着结实的步子踏进了饶阳县城时,这一刻他感到一身轻松,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能落脚的地方。
再往前走的时候,刘黑闼想象着自己以后的生活,种一块菜地,养几只鹅......。
当饶阳郡(河北省饶阳县)的城门响过关闭的沉闷声响后,面对自己曾经的这位下属,刘黑闼感到一种无可奈何,他意识到诸葛威德出卖了自己。
看见眼前这把明晃晃的大刀,刘黑闼意识到了自己离死亡已经不远了。
诸葛威德对自己曾经的老板说道:“大王,以前是你提拔我做饶阳县的县长,但现在今非昔比,我还想生活,我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请你原谅,到了下面,我一定给你多烧冥纸。”
刘黑闼后来被押往洺水郡,李建成亲自勘验后,下达了砍头的命令,在即将执行死刑的时候,刘黑闼又想起了自己在饶阳郡(河北省饶阳县)城描摹的生活:有一块菜地,养几只鹅......。
公元623年1月3日,刘黑闼与他弟弟刘十善被诸葛威德作为礼物送给李建成,1月3日下午,刘黑闼与他弟弟刘十善在洺州郡(河南省永年县)斩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