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评说聊斋之情场-画上天女做娇妻——《画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8年电影《画皮》取得票房成功后,制片方曾向我询问:下一步该拍哪个聊斋故事?我回答:《晚霞》《画壁》。他们没拍《晚霞》,所拍《画壁》也已与聊斋原型风马牛不相及。

    江西孟龙潭和朱孝廉客居京城。偶然走进一座寺庙,殿堂、禅房都不太宽敞,只有一个老和尚住在里边。老和尚看到客人进来,连忙整衣相迎,领着他们在寺里参观。

    佛殿中供奉着一尊南朝梁高僧宝志的神像,东墙上画着散花天女,里边有个梳少女发型的仁女,手举鲜花,面带微笑,樱桃般红润的嘴唇似乎要开口说话,水灵灵的眼睛像流动的泉水。

    朱生目不转睛看了许久,不由神摇情动,失魂落魄,恍恍惚惚,想人非非。他的身体忽然轻飘飘飞了起来,像腾云驾雾,转眼间降落到墙壁上。只见这里殿阁重重,楼台层层,不是人间的样子。一个老和尚正坐在佛殿上讲经说法,许多披着架装、担露右肩的和尚团团环绕着他,朱生也站到听众里边。

    一会儿,似乎有人暗暗牵拉他的衣襟,回头一看,正是那位令他着迷的画上介女。介汝对她妩媚一笑,转身就走。朱生连忙亦步亦趋跟上。经过曲曲折折的回廊,仙女进人一个小房间,朱生犹犹豫豫,不敢贸然进去。啊女回头,举起手中的花向他示意,招呼他过去。朱生急忙追赶,进人房问。房间里静悄悄,一个人也没有,朱生迫不及待把仙女抱在怀里,她也不怎么拒绝,二人就上床亲热起来。事后仙女关上房门离去,嘱咐朱生不要咳嗽,以免被人听到。晚上她又来跟朱生幽会。

    过了两天,仙女的伙伴发现了这个秘密,跑到房中把朱生搜了出来,对拈花仙女开玩笑说:“肚子里娃娃都那么大了,还在那儿蓬散着头发假装处女吗?”

    啊女们捧着金替首饰。催促着介女把少女垂发挽成少妇发髻,给她按人间规矩“上鬓”。散花介女含羞不语。

    一个介女说:“姐妹们,咱们不要在这儿待太长时间,怕人家不高兴呢。”众仙女边说笑边离去。

    朱生再看散花仙女,发髻像团乌云高高盘在头上,发髻上的风钗轻轻低垂到额前。比她少女打扮时更美丽了。两人又亲热起来,啊人玉体的芳香沁透心脾,欢爱之情越来越浓。

    忽然,一阵“咚咚咚”皮靴声传来,伴随着靴声,是“哗啦哗啦”的铁链声,接着一片喧闹、争辩声。仙女惊慌地从床上爬起,和朱生悄悄地向窗外看,只见一位穿着金色啊甲的武士,面如锅底,一手握铜锤,一手提铁链,众啊女将他围绕在中间。

    金甲使者问:“所有散花仙女都到了?”

    大家回答:“都到了。”

    使者说:“哪个藏匿下界来人,趁早告发,免得惹麻烦!”

    了III女异口同声说:“没有。”

    使者转过身,眼露凶光,猎鹰似四处巡视,好像马上要搜查。朱生身边的仙女吓得面如死灰,慌慌张张对朱生说:“赶快藏到床下边!”说完,急忙打开房啊的小门,仓皇逃走。

    朱生趴在床下很长时间,大气都不敢出,一会儿,听到靴声到了房间里,转了一圈儿就出去了。没多久,嘈杂声渐渐远去,朱生稍微有点儿心安。然而,窗外总是有来回走动议论的人。

    朱生在床下趴得时问长了,只觉得耳朵嗡嗡响,像蝉在鸣叫,眼睛火烧火燎,狼狈至极,又不敢轻举妄动,只好专心等待情人归来,竟想不起自己到底怎么到这里来的了。

    这时,孟龙潭还在佛殿里,转眼间不见朱生,奇怪地询问和尚,和尚说:他离开这儿去听人讲经说法呢。

    孟龙潭问:“他到什么地方了?”

    和尚回答:“不远。”

    过一会儿,和尚用手指弹一弹墙壁,招呼道:“朱施主!怎么逛这么长时问还不回来啊?”和尚话音刚落,只见壁画上画着朱生正侧耳呆呆站着,像在细听什么。老和尚又大声叫喊:“同游伙伴等好长时间啦!”

    朱生应声从壁画飘然而下,神情沮丧,目瞪口呆,两脚发软。

    孟龙潭吓了一大跳,尽量缓和地问朱生:“这是怎么回事?”

    朱生述说如何随散花介女到了天匕……当他躲在床底下时,听到敲门声像打雷,走出房门探听,就这样回到了人间。

    大家再看壁画上那个散花天女,仍然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暗送,却梳成少妇的高高螺髻,不再是刚才垂发少女的样子了。

    朱生不胜惊讶,恭敬地向老和尚叩拜求教,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老和尚回答说:“幻境是由人在心里制造出来的,老僧怎么能解释呢?”

    朱生愁闷的情怀无法抒发,孟生震惊感叹,六神无主。二人一同起身,离开寺院。

    朱孝廉飘上壁画跟散花天女相爱,他回到人间,画上天女从少女发型变少妇发型,说明她经历新婚,新婚从何而来?从朱孝廉意念中。

    在佛经传说中,散花仙女是道心能否坚定的考查者,当菩萨讲经说法时,散花仙女将天花撒在菩萨身上,道心坚定者花不着身,道心不坚者花着身不去。按说散花天女应当道心最坚定。《画壁》中的散花天女却天真可爱、痴迷于爱情。她的女伴口齿伶俐、开口解颐、通情达理。聊斋开篇不久,就时仙女进行“人啊化”,还按照人间规矩给幽会的天女“上鬓”。

    更重要的是,《画壁》创造出蒲松龄最常采用、富有哲理的构思模式:幻由人作。

    只要你殷切盼望,你所向往的一切美好事物都会出现。

    这是浪漫主义奇想,也是聊斋故事的构思艺术精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