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县相国毛纪幼年时家庭贫穷,其父常给人放牛。县里有个张大户新买块坟地在东山。有人经过这块地,听到墓中有训斥声:“你们快快避开这里,不要占着贵人的宅子!”张某听说后,不太相信。后来他梦到神人对他说:“你们家的墓地是毛公的坟场,你为什么长期占这地方?”从此,张家总发生些对家庭不利的事,有人劝他迁坟求吉,张某就把坟地迁走了。
有一天,相国的父亲毛牧,经过张家原来的坟地,突然天降大雨,他就躲进一个废弃坟洞,大雨倾盆,积水涌进墓穴,竟把毛牧淹死了。此时相国还是儿童,他母亲到张家,乞求施舍一小块坟地。张某问清他f1]白勺姓氏,大为惊奇。去看毛牧淹死的地方,分明是应当放棺材的地方。张某更加惊异,就让毛家人将亡者埋在他淹死的地方。安葬完毛牧。毛母带着儿子到张家拜谢,张某一见毛纪,很喜欢,留在自己家里。当子弟一样看待,教他读书,又请求毛母,要把长女一许配毛纪。毛母不敢答应,张妻说:“活说出来还能再改吗?”毛母这才同意。
张家大女儿却瞧不起毛纪,对父母将自己许配毛纪的怨恨常表露在言谈中。有人说起毛纪,她就捂起耳朵不肯听,常说:“我死也不会嫁给那放牛郎!”
到了毛纪来迎新的日子,新郎进了张家,坐席吃酒,花轿在门外等候,张家的大女儿还用袖子捂着脸、朝着墙角啼哭。催她上妆,不化妆:劝她,不听。一会儿,新郎告辞,请求新娘起轿,鼓乐大作,长女还在那儿泪眼婆婆、披头散发。张某请新郎稍等,自己进内劝女儿。长女越发哭个不停,对父亲的劝慰假装没听见。张某生气了,通长女赶快上轿,长女大放悲声。张父无可奈何。家人传话:“新郎要走啦。”张父急忙跑出来,说:“新娘还有几件衣服没装好,求新郎再等一等。”再跑回去看女儿,里出外进,跑来跑去,脚步一会儿也不能停止。拖延一些时间,情势更急迫,长女却始终不回心转意。张父急得要去寻死。张家次女对姐姐不以为然,苦口婆心地劝姐姐,催促她上轿。姐姐生气地说:“小妮子,你也鹦鹉学舌,喋喋不休!你怎么不跟毛家小子去?”
妹妹说:“爹爹原本不曾把妹子许给毛郎,如果是把妹子许给毛郎,还用姐妞劝嫁?”
张某听到小女儿说话慷慨豪爽,就跟妻子商量:用小女儿代替大女儿?母亲就对小女儿说:“你姐姐这个竹逆不孝的丫头,不听父母之命,我们打算让我儿代替姐姐,我儿愿意吗?”
次女慷慨地说:“父母让孩儿去,就是乞丐我也不敢推辞。而且,何以见得毛家儿郎就一定会饿死冻死?”
父母大喜。马上把新嫁娘服装给次女换上,送上车去了。
毛纪和二女儿结婚后,十分恩爱,只是新娘子患有秃发病,稍微有点令毛纪不满意。时间长了,毛纪听说姐妹易嫁的事,就把妻子当作知己,很感激、敬重。
没多久,毛纪成了秀才,秋天参加乡试,途经王舍人庄。店主人头天晚上梦到神托梦说:“明天应该有位姓毛的解元来到你店,将来你大灾大难时,毛解元会把你救出来。”第二天店主人早早起来,专门等候姓毛的客人。待接到毛纪,店主人非常高兴。恭恭敬敬招待,饭食精美,住宿舒服。一文钱也不要,店主人把神人在梦中的交代告诉毛纪,托付毛纪飞黄腾达后照顾自己。毛纪听了店主人的话后很自负,私下想:我媳妇连头发都长不全,将来岂不给达官贵人笑话?金榜题名后得把妻子换了。等到发榜,毛纪名落孙山。垂头丧气往回走,灰心懊恼,羞于见热情的店主人,不敢从王舍人庄路过,从另外一条道灰溜溜回家。
过了三年,毛纪再次参加乡试,店主人还是像上次那样等待、招待他。毛纪说:“你说的话没应验,愧对你的热情招待。”
店主人说:“秀刁啊,是你私下里打算考中后换妻子、所以你的功名给冥世削去了。哪儿是我的梦不准呢?”
毛纪惊愕地问:“怎么回事?”原来,店主人跟毛纪分手后,又做了个梦,神人将毛纪丢失功名的原因告诉店主人。毛纪听了店主人的话,既后悔又害怕,目瞪口呆,像个木偶。
店主人说:“秀才应当自爱,一定能做上解元。”
没多久,毛纪果然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成为解元。夫人的头发也长得茂密如乌云,油光发亮,更加妩媚秀美。
张家长女嫁给富贵子弟,颇为得意。不料其夫放荡懒惰,家产挥霍殆尽,四壁萧然,连饭都吃不上。听说妹妹做了孝廉夫人,姐姐更加惭愧,总躲着妹妹走。又过不久,姐夫死了。家道更加败落。而毛解元中了进士。姐姐听说后,刻骨悔恨,赌气剃发为尼。
等到毛纪以宰相身份还乡,毛夫人的姐姐派个女行者到毛府问候,希望毛夫人对她有所厚赠:行者到了毛家,夫人送了好几匹绸缎给姐姐,把百余两银子悄悄塞在绸缎中。女行者并不知道,带回去见师父,师父气恼地说:“给我点儿钱,还可以买柴买米,送这些东西,我有什么用!”她让行者把绸缎原封不动送回去:
毛公和夫人很奇怪:礼物怎么给退回来了?打开一看,银子一动未动,这才-醒悟:原来姐姐不知道绸缎里藏有金银!毛公拿处银子,对行者笑着说:“你师父连一百多两银子都消受不起,哪有福气跟随我这老尚书!”遂拿了五十两银子给行者。说,“拿这些银子去给你师父过日子。多了,她这样福薄的人也承受不起。”
行者回到尼庵,如实报告。师父无话可说。自我哀叹:我这半辈子是怎么过的?总是颠倒行事,不要好的要坏的,不要美的要丑的。
后来,店主人因为人命案被逮捕人狱,毛公极力帮忙,将其释放。
《姊妹易嫁》有原型。毛纪真实情况与小说不同。他是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正德十二年以礼部尚书入阁为相。毛纪父亲不是放牛的,是举人,担任过杭州府教授,因此,姊妹易嫁不是因为嫌贫爱富。毛纪的夫人官氏确实是姊妹易嫁。姊因嫌毛纪有文无貌,临嫁而悔,妹代之。毛纪富贵后,姊出家为道士,从不接受妹的馈赠。毛纪归隐后,还常与大姨姐过从谈道,对大姨姐很敬重。蒲松龄将毛纪“本事”完全变更,将毛纪改为牧牛者,将姊不嫁改为嫌贫爱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