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季羡林-季羡林之修身之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对大自然来讲,是它的对立面;对社会来讲,是它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它的细胞。因此,在宇宙间,在社会上,一个人所处的地位是十分关键的。一个人的思想、语言和行动方向的正确或错误是有重要意义的。一个人进行修身的重要性也就昭然可见了。

    慈善是道德积累的开端

    季羡林语录: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可以不要问动机,只要他参与,他就开始了道德积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作为北大最资深的学者,多年来,季羡林生活十分简朴是人所皆知的。但是,但对于公益事业他却是慷慨为之。

    在研究学术之余,季羡林经常往自己的家乡小学捐钱捐书。就连在家里工作过而已经离开了的保姆,倘若喜欢读书,他都会给予支持。多年前,季羡林便向北大捐赠了一笔艺术珍宝,其中仅仅是古字画就有四百多幅,都是来自于季羡林本人珍藏。他收藏的底线是齐白石,这些收藏当中甚至有苏东坡的《御书颂》,其价值过亿。季羡林捐出的还有古砚、印章、善本等等。不仅如此,2008年6月,为庆祝北大110周年校庆,季羡林将积攒数年的百万稿费捐赠北大,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贫困大学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发生的第一时间,他便向灾区捐赠20万元。

    慈善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如今,老人已逝,但是他的精神仍在我们心中。

    老子说,“重积德则无不克。”荀子有一句类似的话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佛教有一部《法句经》,对现实人生体验,充满敏锐的洞察力,其中并指导我们如何把善事、好事积聚起来,成为功德善事。好事、善事在平常一件一件地做,做多了就会有功德。就像圣者不拣择,累积许多大小善德,才成就崇高的人格。如何积善成德?《法句经》说有四点:

    第一,善法多闻:所谓:“闻善言而着意”,多听善法,听到好话,听到重点,人生会有智慧。

    第二,善念多思:其实,佛不要我们念他,主要是藉助念佛的正念来帮忙我们;经也不要我们来念,是念经之后,让我们的心得到安定、善念增长。心有善念、获得正念,才能有正确的思考,遇到挫折,才会勇于面对、承担,才会活得光明、自在。所以常言心存善念才会有福报。

    第三,善事多做:人生发展是好是坏,除了外在的因缘条件,还要靠自己积德修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论是对个人、团体、乡村、城市,乃致社会、国家有所帮助的,只要能力所及,甚至救贫济苦、铺桥造路,或者救人一命,不妨多做,多做善事,能增长福德。

    第四,善行多赞:别人做善事,要多赞美,不要以为赞美别人作善事没有什么意思?他人做善事,你心里欢喜,这和做善事的功德是一样的;他做善事,你肯赞美,也等于你做的一样,这也是一种方便讨巧的修行方门。但是,人有劣根性,别人做善事,不但自己不跟着做,甚至还要不欢喜,嫉妒他,打击他,双方都没有获益,实在可惜。

    生命要有所开展、提升,平时不可小觑小小因缘,积少就会成多。好比聚集水滴可以成河流,汇纳百川可以成大海,相同的,多闻善法会有大智能,多思善念能降伏妄想贪念,多做善事可以累增福德,多行赞美会传播欢喜。

    真正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财货的堆积,也不是名利的追求,而是善念、善行,是“德”的累积。

    以现在的角度阐述,善念即仁爱,而恶念不过是欲望。欲望是什么?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由于欲望的指引,人生克服种种困难走向满足。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看自己,爱自己要胜过看其它一切东西。可见自私的本性已经深植人性之中,所谓欲望实为生存之道,不应有善恶之分。然而,爱自己须有一个限度,超过此限,就可能变成恶,甚至罪。而人的欲望恰恰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为了共同的利益,爱自己还应该爱我们生存的环境,注意到别人也需要爱。不能推及他人与环境的爱,叫做冷酷,这就是恶的生成。

    一个人把爱兼及他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佛法称之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中深出一点点同情心,则是另一种大善。这种情怀,即所谓“悲”。慈悲两字,听起来有些苍老,有人甚至会觉得它陈腐,实际它穿越时代,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今天流行的“关怀”以及“温馨”,不过是它的现代版,内涵如一。

    每一个善念都是一颗种子,如果不精心护佑,它在心田里也就旋生旋灭了。并非说,只有造福万代才叫善。譬如有人建议削平喜马拉雅山,让印度洋的暖流涌入,使干旱的西北大地变成热带雨林。此善大则大矣,却要我们等待太久。古人有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虽然琐细,读后感觉心中暖暖的,大过印度洋的暖流。

    从前,西藏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每天打坐时,在面前放黑白两堆小石子,来辩识善念恶念。善念出现时,拿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恶念出现时,取黑石子。刚开始时,黑石子总是一大堆,后来随着修炼的增长,白子才渐渐的多于黑子。

    佛法中的善念即利益大众,恶念则不简单指杀人越货,在脑中转瞬即逝的享乐之念,以及贪慕、忌妒、嗔恼等都可以称之恶念,而欺诈偷盗已是罪恶了。

    潘公杰大师在黑白石子中辨别善恶二念,到晚上检点,开始时黑石子多。他掴自己的耳光,甚至痛苦、自责:你在苦海里轮回,还不知悔过吗?三十多年之后,他手下全变成白石子了,大师修成菩提道。

    虽然我们修不到高僧那种至纯之境,我们是凡人,然而无论“利己心”走得多远,只要有善念相伴,只要不断扩大我们的善念频率,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正,就会变得更有利他人,就会在实修中修正自己的灵魂!

    有爱心的人,他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他会同情弱者,会伸出自己的双手,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许他没有能力去扭转世间的苦难,也许他没有能力去拯救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他用自己的爱温暖着他周围的生命,一点点驱走他们头顶上的乌云,让阳光慢性地挤进每一处阴暗的空间。当一张张曾经沮丧的脸上重新露出欢颜,他会感到无比的满足与愉悦。

    生活中有了爱,寒冷的风雪山会变得温柔。

    生活中有了爱,阻路的荆棘也会低头让步。

    生活中有了爱,有时连死神也会生出慈爱之心。

    一日一心得:

    孔子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这是多么大慈大悲的心。那么,我们在某些方面获得了成功之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些感恩呢?是不是也应该与他人一起分享我们的成功呢?一个不懂得分享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必定不会有快乐可言的!

    孝悌之道不可忘

    季羡林语录:“永久的悔”莫过于这种天人永隔的悔恨,再也无法弥补自己的错误,也无法献上自己的深情厚谊。

    季羡林先生曾写过一篇有名的散文,题为《赋得永久的悔》。季老在文中追忆了幼时母亲对他的深爱,表达了他不该离开母亲,以致母亲临终时也未能见到儿子最后一面的悔恨之情。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地孝敬他们,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我们与其在父母过世后悔恨,不如在其生前多多孝敬。

    “孝道”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传统美德。世上至亲莫过父母与子女,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因而在我国古代经常有“以孝治天下”的说法,也有“举孝廉”的事情,因为人们无法相信一个对自己父母都没有孝心的人能够做好官--当官就要当百姓的父母官,要爱护百姓。对自己的家人都没有爱心,对素不相识的人又怎能充满爱心呢?

    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孝道,元代郭居敬辑录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其中有些故事至今仍为人传诵。比如今天湖北省孝感市的命名就源于((二十四孝》中董永的孝心,老百姓都认为他的孝心可感天下,于是“孝感”诞生了。孔子的弟子子路、闵子骞、曾参都是出名的孝子。

    儒家把孝分解为“孝养”和“孝敬”。“孝养”主要是对长辈在物质上的满足,“孝敬”主要是在精神层面的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而满足他们精神层面的要求倒显得更加重要了。

    曾有这样一则颇耐人寻味的公益广告:一个双休日,父母做了许多好吃的,等着几个子女回家吃饭,结果子女们一个个打电话说工作忙、学习忙、应酬忙,没有一个回家来陪老人吃饭的。老母亲接完电话一脸的茫然和失落,情不自禁地说道:“忙!忙!忙!”话外之音就是,你们的翅膀硬了.只顾忙你们自己的事,而把对父母的感情“忙”忘了。那么,怎样才算得上“孝敬”呢?朱熹曾对“孝敬”提出以下要求:孝子如果深爱父母,必定有和气;如果有和气,必定有愉色,如果有愉色,必定有婉容。因此,只有做到了有婉容、有愉色、有和气、有深爱,才称得上“孝敬”。其实在《论语》中孔子的大弟子子夏早就问过他: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他:“别以为父母有事情你帮着做了,有酒食给父母留着就算是尽到了孝道。如果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脸色很难看,不是心甘情愿,那么又怎能说尽到孝道了昵?”

    孔子说的这个问题,在今天的社会屡见不鲜。长年在外工作的子女,以为只要给父母买点礼物、给点钱就算尽孝了,殊不知,真正的孝在于心,而不在于外在的物质。

    季老一生颠沛流离,吃尽苦头。他深觉作为一个人的首要原则就是有孝心,他自己的父母虽然很早就离开了他,但是他后来一直把婶娘--叔叔后娶的第二任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赡养。在他们家,大家都亲切地将这位婶娘称呼为“老祖”。在季老的家中,这位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季老能够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如此有孝心,而今天有的人竟然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尽孝道,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悲凉?古人说:“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动物尚且知道反哺,何况是人呢?

    中国人讲孝道,也讲究“悌”。所谓“悌”就是对兄长恭敬、友爱的意思,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就有了兄友弟恭的说法。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不仅要有慈善的父母、孝敬的儿女,也要有关系融洽的兄弟姐妹手足情。俗话说和气生财,中国人最讲究和谐,一个家庭的兴旺与快乐离不开兄弟姐妹的互相照顾。有人说今生能成为兄弟姐妹是一种幸运,在我们的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液。如果把父母比喻成一株花,那么我们就是他们美丽的花朵,每个儿女都是他们的花瓣,紧紧地靠在父母的胸膛。

    古人认为兄弟之间犹如人的手足,故称兄弟之情为手足之情。兄弟之间贵在和睦,不应该为了一点小分歧或者小利益,而伤了兄弟情分。我们都知道季老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的叔父是分不开的,对于这一点,季老多次在文章中表示感谢。

    在季老的文章中,我们得知他幼时家境贫寒,父亲靠祖父留下的几亩地维持生活。有一次,流落在关东的叔父用身上仅存的一元钱买了奖券,结果中了头奖,得到了几千两银子。季家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季羡林的父亲买了六十亩带水井的地,盖了大房子,东、西、北房各五大间,极有气派。然而好景不长,季羡林的父亲是乡村中好结交朋友又好面子的人物,一时间忘乎所以,有时候到外村去赶集,一时兴起,全席棚里喝酒吃饭的人,他都请了客。结果没过多久,六十亩上好的良田被卖掉,新盖的东房和北房也被拆掉,卖了砖瓦,季家又成了破落户。虽然如此,季羡林的叔父对大哥并未过多责难;对季羡林仍视同己出,教其读书,供其上学,最终造就了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对此,季老的叔父可谓尽到了~睇”道。

    兄弟之间多一份为彼此考虑的心,存有宽大的胸怀,就少了矛盾争吵,彼此的感情自然会日渐增进。佛家讲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能够相遇就是缘分,更何况是同胞兄弟姐妹呢?可见,惜缘就是惜福,懂得孝悌之道,是修身立世之本。

    一日一心得:

    孝是人间的第一伦理,悌是团队精神的扩大和延伸。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悌”之道又是儒家思想的基础。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才能更进一步升华成为爱民族、爱祖国。爱的感情源于孝悌,一个在孝悌氛围中成长的人,感情最深沉着,这样的感情发扬扩充,就是仁民爱物的高尚情操,“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化成了灰都要爱国

    季羡林语录: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是什么力量,使一个农民的儿子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名闻遐迩、卓尔不群的国学大师?又是什么力量,使一个留学德国十载的学者,没沾染上一点洋味而终生保持着一种朴厚的农民气象?有人说岁月把季羡林塑造成北京大学的“元老”和“活字典”,塑造成高等院校内硕果仅存的文科大儒,但他的成功并不是简单的岁月积累的结果,而是他一生勤奋的结果,还有他那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的结果。他在《留德十年》一书中深情地写道: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伟大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爱国情怀使他家事、校事、国事事事萦心,爱国情怀使他中学、东学、西学学学贯通。成为著名学者是来自于这一情怀的激发,终生保持农民气象也是来自于这一情怀的激发。

    从1928年日寇占领济南那天起,当地学生组织的反抗就没有停止过,季羡林和伙伴们一道发过传单、撬过铁路、烧过日货,让日军非常头痛。针对学生的抓捕和枪杀时有发生,17岁的季羡林,险些死在日寇的刺刀底下。后来,季羡林虽然会十几种外语,但惟独不会日语。他从青少年时就下定决心,不学日语。

    1931年9·18事变,日军悍然占领东三省。季羡林此时已经是清华大学大二的学生,学生们对蒋介石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纷纷来到政府请愿。刚满二十岁的季羡林更是满腔热情,救国如救火,为了让蒋介石出兵抗日,他和众多学生一起,奔赴南京请愿,甚至卧轨绝食。

    1935年10月,在清华毕业后,季羡林辞别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孩子,辗转来到哥廷根大学。1937年季羡林原本该结束学习回国了,然而正值国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济南再次被日军攻占,季羡林和家人的联系完全断绝,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奔。1946年,几经辗转,季羡林回到了上海,到上海以后他跪下叩头,然后捧起了一把上海的土,亲吻了一下,说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2008年8月2日,温家宝总理来到病房,这是自2003年以来温家宝第五次看望季羡林先生,说起这一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时,温家宝说:“几千年来,我们国家都是灾难和文明进步伴随在一起的。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民族经历一场巨大灾难,一定会用文明来补偿。”季羡林马上说:“是恩格斯的话”,并补充:“国家领导人不好当。治乱世易,治盛世难,治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更难。”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见一斑。

    我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注重修身养性。关于修身养性的道理,对华人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提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看来,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以修身为本,就能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所以《大学》提倡的“道”,就在于达到做人的完善境界。这种完善的境界,其实就是将个人的一己之身,与整个家庭,从而整个国家,从而整个天下,有机地统一起来,像爱护己身那样去爱护国家和天下。

    所谓“平时拱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取其积极意义,就是要人们平时在进行心性修养时,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时每刻都要心系国家,心系人民。 王安石强调“学所以修身也,身修则无不治矣”。但修身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可以具体化的。顾宪成曾经为他主持过的东林书院题写过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古人的教诲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国家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国富己富,国强己强,国荣己荣。从这样一个前提出发,平时注意修身,将自己的爱国情思落实到一点一滴的具体行动上。

    一日一心得:

    爱国报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精神动力源泉,古今仁人志士,增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报国篇章,无论是“取义成人精忠报国”的坚定,还是“青山埋出骨,马革裹尸还”的悲壮,乃至周恩来“兼济天下,丹心报国”的理想,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一脉传承的见证,我们当代大学生在盛世,“金戈戎马去”“马戈裹尸还”的壮志不适合我们,或许我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兼即天下的高度但是平凡也能托起一颗爱国的丹心。

    一寸光阴不可轻

    季羡林语录: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我们古人留给我们的两句意义深刻的话。

    这个世界你最拿什么没办法?是命运?不是,命运可以把握;是机遇?不是,机遇可以捕捉。哪是什么?是时间。

    任你有天大的本领,你都不可能让时间倒流,也不可能让它停滞。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有什么样的想法,它始终都在不紧不慢地走着,永远那么从容,那么恬淡。

    于是有人说了,人生苦短,韶华难留;也有人说了,浪费时间就等于图财害命。总之,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一切,已经成为了世人的共识。珍惜了时间,你就珍惜了一切,学会了合理利用时间,你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时光的流逝确实无情,它能让一个英雄白发苍苍,也能让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容颜不再。岁月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它让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留有它的痕迹,每个人都成为它的雕塑作品。面对时光,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难怪古人常说我们是沧海一粟。在看到眼前奔流不息的江水时,人难免会觉得人生苦短。时间每时每刻都在逝去,就像那从不歇息的流水,一去不复返,没有人能让它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可是,就是这样的流逝依然被人们忽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似乎还捕捉不到“逝者如斯夫”的感受。

    有的同学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读书,不是说忙着写作业,就是干什么事情,我们是真的没有时间吗?看看季羡林老先生,他的读书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利用好身边的边角废料,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季先生在他的大半生中,既教学又搞科研,有一阵子还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职务,社会活动肯定少不了,哪来得那么多时间著书立说,写下那么多文章?让人难以理解,这里固然有其“秘诀”。他在书中写道:“我既然没有完整的时间(写文章),就挖空心思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在开会前、开会后,构思或动笔写文章。当然,在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甚至自行车上,特别是在步行的时候,我脑海里更是思考不停。积之既久,养成‘恶’习,只要一坐,拿出纸笔,一篇短文即可写成。”这是一种境界。时间对谁都一样,谁也不会一天多出一秒。想做点事,不争分夺秒是不行的。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学无止境,真理的探寻没有终结。在学术上,只有孜孜以求,永不满足,才能不断有新的收获,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季老一生珍惜光阴,他说一寸光阴不敢轻。如今他虽然是一位即将步入百岁的老人,但是他笔耕不辍,依然要和时间赛跑。季老常常觉得自己很年轻,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可做,还有那么多的学问需要学习,因此只要得空他便看书、写作。季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芒,他在《时间》一文中,谈到自己看到钟表的秒针每滴答一下,他的心就要跟着跳一下,时光流逝得太快,快到许多事情让我们觉得来不及抓住,它已悄悄地溜走。

    季老在《阅世心语》书中,有一篇名为《老年十忌》,季老在文中给老年朋友提了十条建议,其实这些建议不仅对于老年人适用,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适用--因为那是人类的通病。在“十忌”中有一条是“无所事事”。季老认为人一旦到了老年,难免因为时间的充裕而又无事可做,常常觉得寂寞、无聊。我们都知道季老的一生很勤奋,他在90多岁的年纪依然笔耕不辍,只要身体允许,每天还是坚持看书、写作,经常在清晨4点多钟就坐在他的书桌前。季老戏称自己观看了北京几十年的清晨。

    季老和孔子一样讨厌那些过着安逸生活,不愿意劳动的人,其实,时间宽裕的人们,完全可以选择阅读、旅行、书法、下棋、绘画等方式来“打发”时间,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生活情趣,何乐而不为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在时光中建造的,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也同样如此,时间能建造一切,亦能摧毁一切。当我们伸手去挽回的时候,一切都遥不可及。

    所以我们只有珍惜,专心对待可以利用的时间。可是我们能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著名的《兴趣》杂志对人一生时间的支配情况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站着,30年;睡觉,23年;坐着,17年;走着,16年;跑着,1年零75天;吃饭,7年;看电视,6年;闲聊,5年零258天l开车,5年;生气,4年;做饭,3年零195天;穿衣,1年零166天l排队,1年零135天;过节,1年零75天;喝酒,2年l如厕,195天l刷牙,92天l哭,50天l说“你好”,8天,看时间,3天。它为我们大致列出了一个生命的账单。

    时间是一个老实人,永远只说老实话,对任何人都如此,不为谁停留,也不为谁改变。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时光的脚步才能有如此的气魄。白驹过隙,人的一生很快就要在时光的奔流中结束,新的生命又开始诞生,生生不息,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下列方法值得一试:

    做好协调,工作分流。

    转换心情。在处理重要而耗时的事务中感到厌倦时,改而处理其他杂务,既可节省时间,又能转换心情。

    不浪费零碎时间(利用零碎时间处理杂务,延后用餐时间以免拥挤等)。

    采取比较简单的生活方式,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矛盾。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对外应酬,必须应酬时设法节省应酬时间。

    充分运用上下班的搭车时间(如车上想问题等)。

    一日一心得:

    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即所谓“扬己所长”。什么能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感?在能给自己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中,优先安排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谨防一切时间窃贼。

    礼貌问题不是个人小事

    季羡林语录: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余秋雨称,有一年他和季羡林吃饭,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季羡林说:“我要换个衣服。”季先生的秘书就告诉他,不要换了,余秋雨是学生辈的,不用这么礼貌的。但是,季羡林还是换了,这让余秋雨觉得,非常的了不起。

    香港《公正报》上有句话季先生特别推崇: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追求美,会使人精神美好、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礼仪形象就是从审美的角度来感染人、吸引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而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和行为方式,达到人格的完美。这是礼仪的魅力之所在。

    当你在品味食物,别人也在品味你!当你与人打交道时,从你入门起,你的举止就开始反映你的形象了,对你出身、修养、品位、性格、爱好等等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在别人的仔细品味之中。

    我国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走进饭店要了酒菜,吃罢摸摸口袋发现忘了带钱,便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到了,他也进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账,我就不行?”

    店家说:“人家吃菜,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喝,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往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哑然失笑。笑过之后,你从故事中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动作姿势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势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动作与姿势。因为我们的动作姿势,是别人了解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

    礼仪是个体气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礼仪的高低往往反映出一个人教养、素质的高低。维系人们正常交往的纽带首先就是礼仪气质。在人际交往中,其外在的形态、容貌、着装、举止等始终是一种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传给了对方,这些信息无疑会或好或坏地影响交际活动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真实的但似乎又是老生常谈的故事。

    《文汇拗》曾经刊登过一篇报道,题目是《一口痰“吐掉”一项合作》。某医疗器械厂与美国客商达成了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协议,第二天就要签字了。可是,当该厂厂长陪同外商参观车间的时候,向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这一幕让外商彻夜难眠,他让翻译给那位厂长送去一封信:“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要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一项已基本谈成的项目,就这样“吹”了。

    个人是交往活动和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主体,其自我礼仪面貌,即仪容、仪表、仪态和得体的语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建立成功的公共关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必须把个人的礼仪面貌当作一种职业要求加以重视,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日一心得:

    礼仪是个体气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礼仪的高低往往反映出一个人教养、素质的高低。维系人们正常交往的纽带首先就是礼仪气质。在人际交往中,其外在的形态、容貌、着装、举止等始终是一种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传给了对方,这些信息无疑会或好或坏地影响交际活动的全过程。

    人贵有自知之明

    季羡林语录: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

    季老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1995年的时候已经84岁高龄的季老,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不知老之将至。“一天清晨,我照例四点半起床,到东边那一单元书房去写作。一转瞬间,肚子里向我发出信号:该填一填它了。一看表,已经六点多了。于是我放下了笔,准备回西房吃早点。可是不知是谁把门从外面锁上了,里面开不开。我大为吃惊,回头看到封了顶的阳台上有一扇玻璃窗可以打开。我于是不假思索,立即开窗跳出,从窗口到地面约有一米八高。我一堕地就跌了一个大马趴,脚后跟有点痛。旁边就是洋灰台阶的角,如果脑袋碰上,后果不堪设想,我后怕起来了……我这样的不服老,是昏聩糊涂的不服老,是绝对要不得的。”

    从上面的这一段形象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已经能看到这个可敬又可爱的老人。但是像季老这样冒险去做事确实不是我们应效仿的,这样无异于螳臂当车。也许我们平时会把某个目标定得很高,不过真正实行起来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或其他原因勉强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多半是让自己后悔不迭。在明知自己可能做不到的情况下还固执地前行,不是执著而是愚蠢。就像天才与傻瓜只有一线之隔一样,执著与愚蠢往往也只有一线之差。做事情时遇到困难该坚持的时候,你放弃了,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另一种是方向错了,明明早就该“弃暗投明”,你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是固执的愚蠢,不是执著的坚定。

    做人应当有自知之明,这一点季老的教训与忠告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尤为重要。我们都不是天才,更不是能力挽狂澜的伟大人物,我们绝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人,许多事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当然不能做不自量力的傻瓜。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尴尬其实算不上什么特别难堪的事情,就算是大人物也一样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事。量力而行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了解,是为了用最少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绩。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试想一下,如果田忌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还是固执地去赛马而不改变策略,那么恐怕也就没有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了。这就是有自知之明,有知人之智。

    像季老那样不顾自己84岁高龄的事实,非要强迫自己跳下来,这就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后来他的左脚跟也破裂了。如果当初他能忍耐一下,或者寻找别的出路,这样的风险他就不必去承担了。可见,这样盲目地逞能最后伤害的永远是自己,我们何不学着量力而行?

    在《老子》第三十三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说,善于识别人的人,可谓智慧;善于认识自己的人,可谓明通。老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做人的道理:第一,人必须正确真正了解自己。有时人会对自己不甚了解,甚至产生错觉,此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二,人必须正确估价自己。“自卑”固然不足取,但“自负”同样不足取。只有恰如其份地估价自己,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在社会中“定位”,才是可取的,也是明智的。如果说一个普通的人,正确给自己“定位”会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欲成大事者,是否既能“知人”,更能“自知”,能否正确给自己“定位”,则会事关人生兴衰。

    唐朝的李世民,是一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不高高在上的“明君”。

    一次,李世民问大臣魏征:“君主怎样才算明智?”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说,正面的话反面的话都要听,才能成为明君,只听信一面之词,就会成为昏君。魏征还讲了尧、舜怎样了解下情而不被蒙蔽,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怎样因偏信佞臣的话而遭祸灭亡,然后又说:“人君兼听广纳,贵臣就不能蒙蔽他,下情就能上达。”

    李世民十分赞赏魏征的话,连连说:“好!好!”

    李世民亲眼看见隋场帝是怎样亡国的,时常引以为戒。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有意给自己设立对立面,鼓励群臣“犯颜直谏”,当面给他提意见。大臣们对一件事有不同的意见,他都能够听取,并参照比较,择善而从,或互相补充。这样,就减少了片面性,也就减少了差错。

    魏征不愧为一代名臣。他敢直言相谏,确实起到了“高参”的作用。但最难能可贵的,还是君主,能够听取不同意见。要知道,承认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是需要勇气的!有很多人也知道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可碍于“面子”,终不肯放下“架子”,最后听到的是一片赞美声和附和声,也正是在一片赞美声或附和声中,自己击垮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你的成就有多高,一定要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 “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许多哲人都这样告诫人们,可见,自知之明,对人生,乃至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有的人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环境,了解社会,甚至了解世界,但是,就是不会太了解自己,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是很难很难的。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极少,而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很多。要不,何以古今中外,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类的劝戒呢!

    一日一心得:

    自古以来,人们最大的“盲区”之一,就是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于是,眼高手低者有之,好高骛远者有之,刚愎自用者有之,自暴自弃者有之。故老子认为,认识别人的可以说得上机智,而认识自己的才算得上是高明。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语录: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季先生一生,徜徉于书海不断,笔耕不辍。季先生的学识,囊括了理论知识、外语、汉语以及知识面四大方面的学习,由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也是做学问的必经之道。

    生活不可一日无书,人生善读书,享世间清福。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是人类心灵空间的展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读书大多为了做官,而现代人除了从书中获取知识外,还把读书当作'一种消遣和休闲方式。因为书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让人忘掉一切烦恼与不快。古人说“古今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又说“为善最乐,读书最佳”,可见读书,是人生乐趣的最高境界。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的航标灯在我们困惑糊涂时,它能帮助我们指点迷津;在我们迷茫危急时,它能帮助我们解除烦恼;在我们空虚无聊时,它能帮助我们充实大脑。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思想的放牧,也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更是我们获取心灵满足与快乐的源泉。在阅读中,天上人间,尽收眼底;五湖四海,就在脚下;古今中外,醒然可观。阅读,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阅读,让我们丰富了自己,升华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孟德斯鸠说:“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

    笛卡尔曾经说过:“读好书就像是和过去最优秀的人交谈一样。”工作中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妨找本自己喜欢的书,专心去读,去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向他们诉说你的苦楚与无奈;生活中当我们寂寞难耐时,不妨伴着雨声,打开一本书,任明洁的文字洗却我们的烦恼。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底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的漂亮,打扮得可爱,就去读书吧,这是世界上一流的美容。即使长得很丑的人,只要常读书读的书,就可补天然之不足,丑也能变美。长得丑不要紧,如果有了美的心灵,必然会产生美的气质,有了美的气质,就能一俊遮百丑。托尔斯泰说:“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智慧的来源;读书不仅使人睿智,而且可以塑造优雅的人生。天下第一好事,读书!

    季先生读书的做法是从基础做起的。通常情况下,他在精读文章使,通常是用大张的纸,把书中的材料记在上面,然后进行梳理总结反思。有时候随便看书,忽然发现有用的材料,往往顺手拿一些手边能拿到的东西,比如信封、小纸片之类,把材料写上,再分类保存。”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积累资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问题,再科学运用材料。写出的文章才有见地,有说服力,有价值。要想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沉下心来,老老实实思考些问题,认认真真搜集资料,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除此以外,别无捷径可走。没有耕耘怎有收获?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现在很多同学学习外语感到头疼,大家仅仅是学习一门外语啊,而季羡林,掌握十几种语言,他又是如何学习的呢?

    季先生对外语学习很感兴趣,特别对英语、德语等。学习外语,不可以浅尝辄止,应该精通。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是不可能的,学外语没有捷径,但有方法。但什么方法也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一学外语就精通,那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学外语有如学游泳,带到游泳池旁,推下水去;只要淹不死,游泳就学会了,季先生学习俄语时,教师只教了他字母,教了点名词和动词的变化,立即让他和他的同学读果戈里的《鼻子》。天天抱着俄语字典查,起初感到苦不堪言,但后来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结果证实,他们的方法是很有成效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外语要有字典,要随身携带,老师讲到哪里学到哪里是远远不够的,要主动向更难的阶段挑战,这段挑战的经历会为你的外语学习带来突飞猛进的进步,除了毅力,还有恒心。

    看了季羡林的读书方法,给大粗提出以下建议:

    1.博览群书,除了读文学名著,那些报纸、杂志、甚至包括一些杂书,细细品味,也能收获很多。拿到一本书,喜欢读的,要精读,不感兴趣的,也要泛泛而读,只有读了,你才能判断这本书对你到底有没有用,只要读你就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季羡林读书无数,但是他精读的书籍却只有十几本。所以,读书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千万不要每本书都泛泛而读,留不下一点收获。

    2.对于我们来说,可以给自己每天制定20分钟阅读时间,可以是晚饭后,也可以是课间,总之你要坚持,无论有多少事情要做,每天至少有一个20分钟的专门阅读时间。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更重要的要坚持。

    3.好的读书方法会使你受益终生,你可以借鉴季羡林、胡适、鲁迅等人的读书方法,千万不要照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你的读书方法。一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4.读书一定要做到心静,静下心来才能跟随作者走进书籍,从书中汲取营养。阅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床头枕边,闲置两册,翻几页,心性融融;茶余饭后,读几段,神清气爽。书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你真诚地走进书里,书同样以它的真诚来回报你。

    祝愿大家走进书籍,让书时刻伴随我们,使自己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我想送给同学们这样几句话:热爱书吧!它是成长的阶梯、精神的营养品。天天阅读,如同天天登山,一旦阅读成为习惯,你的富有,亿万富翁也无法相比!

    希望大家把书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热爱书吧,因为它才是你巨大的财富。

    一日一心得:

    世间最为渊博的书籍莫过于人生,读书的最高境界便是能参悟出人生的真谛。读有字书可以让人增长学问,而读懂人生这本无字书,则可以增长智慧,可以让人快乐富有过一生。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而人最高雅的风韵,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

    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季羡林语录: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常听到有人叹息:“一天又过去了,就这么瞎混吧。过一天算一天。”

    像这种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毫无概念,不论物质生活多么富裕,都是无法体会人生真正快乐的人,都是空虚的和孤独的。

    《季羡林谈人生》里有这样一段话:在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季老总结的太精炼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真不少,真是可悲!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看起来好像都在马不停蹄地奔来奔去,出入各种场所子。人们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的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愿望,可结果呢,很多人都搞得身心疲惫,精神上也并不快乐,依然没有满足感。我想,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究竟需要什么,不明白自己活着究意是为了什么。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走完一段,不妨回头看看身后,看看在太阳落山之前,是否还能走回去;或干脆停下来,深思片刻,问一问: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去干什么?这样或许可以活得简洁些,不至于走得太远,失掉自我。

    所有追求上进的朋友,别盲目的相信“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惟一出路了”,有时候需要抽出时间进行正确的思考,思考生命的真正目的!

    季老在1998年的《牛棚杂忆》中写了一段朴素的话:

    “在学术工作方面,有人说,我对自己太残酷。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虽然大体上说来,我的身体还算是硬朗的,但是眼睛和耳朵都已不太灵光,走路有点‘飘’,可我仍然不明即起,亮起了朗润园的第一盏灯,伏案读写,孜孜不倦。难道我不知道,到圆明园或颐和园去遛弯,再远一点,到香山去爬山,不比现在这样更轻松愉快吗?难道我在名利方面还有什么野心吗?都不是的。我知道遛弯舒服,但我认为人活着不是为了多遛几年弯,那不是追求的目的。至于名利,我现在不虞之誉纷至沓来。可以说,在名利两个方面我都够用了,再多了,反而会成为累赘。那么,我这样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不愿说谎话,讲些为国、为民的大道理。我只能说,这样做能使自己心里平静。如果有一天我没能写文章,清夜自思,便感内疚,认为是白白浪费一天。”就像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这两者之间对于生命的体悟天差地别。

    人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几十年风雨如一日,将“革命”进行到底!长江因选定向东而波澜壮阔;青松因选定向上而伟岸挺拔;珠峰因选定卓越而傲视群山;流星因选定精彩而亮彻长空;圣贤因选定目标而成功卓越!因为,成功是一个力学问题,目标的实现全赖于力量的方向、大小和持续力。

    若不选定目标,那么,每天清晨起来,我们将茫然四顾。若不能选准一件事,那么,我们每日的思考与行动将毫无意义可言。宇宙万物都是以中心为内核而运转的,人生也莫不如此。有中心我们才有可能聚积四周的能量,才有可能吸引实现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蚌蛤因有中心而结出珍珠,台风因有中心而力大无穷。

    当然,中心只应有一个。世界上有梦想的人太多太多,每天活在不同梦想之中的人也太多太多,惟独一生只有一个梦想的人而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梦想多者,一生都在游离不定中摇摆,在举棋不定中反复,在湖光掠影中闪失。他们没有恒心,没有毅力,他们太急于求成,他们太不能等待,有的只是一颗空泛的心,他们总是在期待在祈盼机遇之神光顾,结果呢?恰恰相反,机遇之神总是鄙视他们,且将他们弃在路边,如同弊履。

    总之,没有目标,人生就没有主题;没有目标,人生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人生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目标,人生就不可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有目标,人生就会流入肤浅和庸俗!只有目标,泰山才会为之让路;只有目标,险峰也会为之臣服;只有目标,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目标,生命才会乘风破浪,一路凯歌!当然,“目标”它需要钢铁般的意志为后盾,才能实现,才能突破。在这个世界上,强者与弱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他们之间惟一区别,就是看谁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力,看谁具有绵绵不绝的激情。没有这两点,所有的目标都是白搭,所有的目标都是枉费心机。

    成功的道路千条万条,而属于你的只有一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该选择哪一行?试想一下,如果让毕加索写小说,让马克·吐温去作画,他们还会被人们尊为大师吗?这里涉及到一个定位问题。

    一日一心得:

    是小草,就要为生命增添绿意;是鲜花,就要为人间留下芬芳;是阳光,就要照耀大地;是雨露,就要滋润禾苗……茫茫人海中,你的人生意义在哪里?一定要好好想想。

    “不知足”富有重大意义

    季羡林语录: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在那些知足常乐的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季羡林与20世纪同行,一路坎坷奋进,至今仍壮心不已、孜孜以求,他始终认为只有知不足才能够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改革开放后,季羡林获得了新生,重新任东语系主任,还任副校长等职,社会兼职也很多。但他知道自己实际上并不擅长交际和当领导,学术依然是自己的人生重点。他每天坚持凌晨 4点起床,读书、写作或是翻译,8点去上班,晚上加班加点读书、写作,甚至把开会、吃饭、接待等“边角废料”时间也利用起来从事研究。年逾古稀,满头银发的他仍终日精神矍铄,骑自行车来往于图书馆和家之间,速度之快令人担心。

    将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愿望。但是,人生道路往往是多磨难的。一两次挫败过后,我们开始害怕,我们开始放弃努力。努力可能失败,而放弃,永不会遭遇挫伤。于是,我们开始为自己找寻可靠的理论基础,既然如此众多的名人已宣称“平淡为本”,那么我们就“平平淡淡才是真吧”。我们习惯了平凡,我们更习惯了庸俗的快乐。

    是的,成功意味着痛苦,意味着超人的付出,意味着这样或那样的代价。但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原味。才使生活中的甜愈甜,苦愈苦,涩愈涩,才真正地了解了生活。而那些看似毫无苦痛,平静的人才是最大的可怜者,临死时,他只这一种淡淡的滋味。

    蔡志忠说:“我用十年的时间名满天下,赚了一千万。倘若重新给我选择的机会,我只用这十年去看看高山,听听流水,别的什么也不做。”王蒙说:“我更倾向未成名前简简单单的读书生活。”一些早已体验了世间百味,经历了无数荣誉与挫折,走过了不尽弯曲与坎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是毫不为怪的:为了成功的极大付出后,终归于平淡。

    然而,更多的人并没有成功过,却也叫着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与成功人士成功之后回归平平淡淡的心境并无共通之处。不成功却也叫着追求平淡,其实是无能的一种托辞。

    每个人生于世间时,他只是一张白纸。而后漫漫岁月间,他所做的一切便是尽可能地为这张白纸增添尽可能多的色彩,一幕绚丽的彩画才是我们的最圆满结局。那些饱尝世上滋味的成功者早已将他的人生画卷涂抹得色彩斑斓。他归于平静的原因只是想静下心来做一些最后的修改。或许是真的有些倦了,一旦休息时,他会觉得很是惬意,于是便说出了上面的话语。但是倘若真的让时光倒转,我想蔡志忠依旧会不懈地画他的漫画,王蒙仍然会不倦地做他的文章。

    因为不甘心,所以我们必须拒绝平淡。

    一位年轻人在杜兰特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半年后,他对自己的职位太低而心生不满,他很想了解公司总裁对自己的评价,虽然他觉得事务繁忙的总裁可能不会理睬,但这位年轻人还是决定给总裁写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总裁问了几个问题,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能否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干更重要的工作?”

    没想到总裁回信了,他没有回答这位年轻人的其它问题,只对他最后的问题作了批示:“刚好公司决定建一个新厂,你去负责监督新厂的机器安装吧。但你要有不升迁也不加薪的准备。”随同那封回信,还有总裁给他的一张施工图纸。

    年轻人没有经过这方面工作的任何训练,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非常困难的。那年轻人也深知这一点,但他更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自己因为困难而退缩,那么可能永远也不会有幸运垂青于他。于是他废寝忘食地研究图纸,向有关人员虚心请教,并和他们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且提前完成了总裁交给他的任务。

    当这位年轻人向总裁汇报这项工作的进展时,意外的是,他没有见到总裁。一位工作人员交给他一封信,总裁在信中说:“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也是我祝贺你升任新厂总经理的时候。同时,你的年薪比原来提高10倍。据我所知你是不能看懂这图纸的,但是我想看看你会怎样处理,是临阵退缩还是迎难而上。结果我发现,你不仅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当你在信中向我要求更重要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时,我便发现你与众不同,这点颇令我欣赏。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想都不会想这样的事,或者只是想想,但没有勇气去做,而你做了。新公司建成了,我想物色一个总经理。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人选,祝你好运。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的“不满”驻扎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许多本来能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对“不满”的牢骚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满”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像,只要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满”就会变成进取的力量。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那种大胆尝试的勇气。

    比尔·盖茨对年轻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永不知足”。他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不满足于所取得成绩,不断进取,始终激励自己向前发展,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到达了他所向往的地位。比尔·盖茨如此,诺思克利夫、松下幸之助亦是如此。

    大凡追求上进的人,都不喜欢听别人的奉承,他们只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自己,把他们现在的地位和他所期待的状况来进行比较,并因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现在的自己永远是有待完成的”,格斯特的这句话说的便是这个意思。格斯特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诗作,是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的一个诗人。他之所以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能常常向上望着他理想中的自我,而不满足于现实中的自我。

    他还说:“我发觉我所希望的那个自我比现在的自我要聪明一些。在我那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茅舍里,我列出了一个表,一方面写出我所要的东西,一方面写出我所不要的东西……这个表使我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更快乐。”

    要求自己上进的第一步,是要让自己不满足于停留在现有的位置上。不满于现状的感觉可以帮助你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知足者之所以能乐得起来,是基于当事者对现状的满足。但是,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整个人类都满足现状的话,社会还能发展和进步吗?

    一日一心得:

    世界上真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辈子都一事无成,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了!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终其一生总是拿那么一点点薪水,每天总是做着同样的事情,一直到死。而他们竟以为人的一生所能获得的东西也就只能有这么多了。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季羡林语录: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老有自己的座右铭,他说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是他的人生态度。人从哪里来,还是要到哪里去,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这是谁也无法更改的规律,因此没有必要为生活中的种种阴睛圆缺而情绪大起大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道理与陶渊明的诗相通。

    季老在“牛棚”的那段岁月里曾为二月兰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季老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境由心造”的表现,人在阴雨天时容易悲伤,在天晴之时又会莫名开心,“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些都是对外物的反映。而季老知道自己的“移情”作用,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不喜亦不惧”。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花开花落而泪雨纷飞,并且为花埋香冢。一曲(《葬花吟》写得凄美感伤,这是黛玉将自己的人生感悟、情感投射到那些没有情感的花上。而另一位红楼女子就显得比林黛玉要洒脱旷达得多,她就是史湘云。“湘云醉卧花丛之中”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那些花瓣同样也是飘落,在湘云看来这不过是自然现象,用不着悲伤。因而,相同的际遇--她与黛玉都父母双亡,寄居在别人的家中,但是黛玉顾影自怜的心态使她不可能有湘云的潇洒。对待人生,湘云的态度似乎更为符合“不喜亦不惧”的道家风范,在这一点上季老也说自己是信奉道家的。人生,无非是一趟奇特的旅行,在乎的不是终点,而是过程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何况所有人的终点都是相同的。

    云居禅师每天晚上都要去荒岛上的洞穴坐禅。有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便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等到禅师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

    年轻人原以为禅师必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禅师任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地站立不动。年轻人反而吓了一跳,急忙将手缩回,此时,禅师又若无其事地离去了。

    第二天,他们几个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他们向禅师问道:“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居禅师说:“没有的事!”

    “是吗?我们听说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时候被魔鬼按住了头。”

    “那不是什么魔鬼,而是村里的年轻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禅师答道:“因为魔鬼没有那么宽厚暖和的手呀!”

    他紧接着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就是一个字:‘悟’。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世事变幻,祸福无常,当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时,能否处变不惊,不喜亦不惧呢?

    古人说“安静则治,暴疚则乱”。如果心里先慌了,那么行动必然要乱。只有冷静沉着,才有可能思考出对策,转危为安。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静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人生的航船,并非始一帆风顺,有风平浪静,也有大浪淘天。风平浪静时,不喜形于色,风吹浪打时,不悲观失望,我自岿然不动。只有这样,人生的大船,才能顺利的驶向成功的彼岸。

    莎士比亚曾说:假使我们自己将自己比做泥土,那就真要成为别人践踏的东西了。其实,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肯定自己;别人如何打败你,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是否在别人打败你之前,就先输给了自己。很多人失败,通常是输给自己,而不是输给别人。因为自己如果不做自己的敌人,世界上就没有敌人。

    一日一心得:

    一个不输给自己的强者,他是不忘自己人生权利,纵浪大化中选择不喜亦不惧的人;他是能正确对待失败,永不放弃的人;他是有傲骨而没有傲气的,看重自己做人的尊严胜过自己生命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