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教故事-异兽剥皮济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佛在罗阅耆阇崛山中,身患风疾。耆城的医生为佛精心配制妙药,用三十二种良药,日日服三十二两。

    当时,有一名叫提婆达的人,常心怀嫉妒。他自恃高明,希望自己的威望能与释迦佛平齐,便盲目地效仿释迦佛,也服用三十二种药,日日服三十二两。

    然而,药物进入全身脉络、血液之中,提婆达不仅身体未见舒适,反而自觉体力微弱,苦恼不堪,整日痛苦地呻吟。

    世尊释迦佛看到他痛苦,愚痴的样子,心生怜悯,用手摸他的头顶。佛以自身的功德之力,使提婆达马上药消病除。

    谁知提婆达病除以后,不但不感激释迦佛,反而盯着佛的手,说道:“世尊在世上也没有什么本事了,讲法说经不能使世人受用,所以又开始学医术了。”

    佛早已明了提婆达的内心,便叹道:“提婆达心怀不善之念,极其险恶,不但今日如此,以往也是如此啊!”

    佛讲述了提婆达前世心恶的因缘。

    从前在阎浮提城,有一波罗奈王,名叫梵摩达。他凶暴残忍,毫无慈心。

    一天夜晚,他梦见一兽,遍身金毛,毛端还闪烁金光。梵摩达梦醒,不见此兽,心急火燎,立刻召集猎师,捕捉梦中异兽。

    梵摩达将梦中情景告诉诸猎师,并命他们捕捉此兽,若捕到必将兽皮剥下献出,当重重赏赐。若捉不到此兽,将诛灭猎师九族。

    梵摩达如此凶残暴戾,诸猎师忧愁悲哀。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对策。

    结果,诸猎师商议招募一猎人,令他出去寻找这种异兽,若他捉不到不回宫,就将他的家产及妻儿都当掉作为抵押。

    被招募的这个猎人心想:“我就是死,也必须捉到这只从未见过而让波罗奈王梦到的异兽呀!”

    猎人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在野兽出没的森林里搜寻。眼看一天天过去了,他所带的干粮已吃完,而巨精疲力尽。可仍无一丝线索,此时,正值暑热难当,猎人又渴又饿,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境地了。

    猎人对天长叹,悲泣道:“谁有大慈悲心,救救我吧!”

    正当此时,林中忽然出现一异兽,名叫铭陀。只见它遍身金毛,在阳光下分外耀眼,正是那波罗奈王梦中所见异兽。

    铭陀听见猎人悲惨呼救的声音,顿生怜悯之心,跃入冷泉之中,渡过泉水来到猎人身边。看到他焦渴瘦弱的样子,便用力将他拖到水边,给他清洗身上的伤痕,细心洗去他身上的泥土,将清凉甘美的泉水送入他干渴的嘴里,还拾来甜润的野果喂他充饥。

    猎人慢慢从昏迷中清醒,身体渐渐恢复了常态。他看见一只异兽王就在眼前,正是他苦苦寻找并要捕捉的那种兽,不由又惊又喜,但转念一想:“我在生死垂危的关头,是它救了我的命,我感恩都来不及,哪能去害它呢?可是……”

    猎人想到这里,不禁忧心忡忡。

    铭陀见猎人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猎人为何不乐,郁郁寡欢。猎人将心中所思和事情的全部经过都告诉了铭陀。

    铭陀听罢,知晓那凶残的波罗奈王所梦之兽即是自己,就宽慰猎人说:“这件事你不必忧愁,我的皮很容易得到。”

    铭陀向猎人坦露胸怀,说道:“我曾舍身无数次,从未求过福报。今日能以皮济众人命,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想得到我的皮,就请剥下吧。我就是马上死去,也不会悔恨,我愿意将生命施舍给众生。”

    猎人见铭陀如此泰然,又如此坚决以身济众,他狠下心,含泪剥去铭陀金光灿灿的皮。

    铭陀当即立誓发愿道:“我今用皮来施舍此人,救他及其余受迫害的众生,愿持此功德施舍众生,使众生修行佛道,求证无上正等正觉。”

    发此大愿后,顿时三千世界震动六次,天地同感其悲心大愿,大地震动,山河共撼。

    铭陀被剥去毛皮后,赤肉裸露,血肉模糊。有八万蝇蚁蜂拥而至,在其血肉之中吸食营养。铭陀如受千刀万剐,剧痛难忍,想奔回穴洞,但又恐伤害身上蝇蚁,所以索性咬着牙,任八万蝇蚁吸食血肉,任剧痛钻心,铭佗纹丝不动。

    铭陀血已流尽,肉被吃尽,慢慢死去了。当时,吃铭陀血肉的八万蝇蚁命终时,因铭陀愿力所感,八万众生即生天上。

    猎师得到兽皮,担着兽皮求见波罗奈王。王看见兽皮,果真如梦中所见,金光闪闪,在阳光下光彩夺目,不禁又惊又喜。此后,他便常将兽皮当垫,坐卧其上,自感身心安然、快乐。欣喜之中,放走了猎师,不再诛杀九族,而猎人的妻儿家小终于幸免于难。

    佛说:“那铭陀就是今日的我,而那凶残暴戾的梵摩达王就是今日的提婆达,那八万诸蝇蚁就是我初成佛时,始转法轮而得道的八万诸天呀!”

    遇难失义

    过去,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一条蛇,一只蛤蟆和一只乌龟。他们每天不愁吃不愁喝,互相之间倒也相亲相爱。

    然而。有天,池子里的水突然被抽干了。他们一下子吃没的吃,喝没的喝,日日饥渴交加,简直就活不下去了。

    那条蛇首先起了恶念。它心想:“现在大家都快饿死了,还管什么亲朋好友,干脆先把蛤蟆吃了吧!”

    想到这儿,蛇便对乌龟说道:“眼看着咱们仨都要饥渴而死,不如你去把蛤蟆叫来。咱俩先吃掉它充充饿。”

    乌龟一边慢慢地往蛤蟆住的地方爬,一边想:“平时大家生活在一起亲亲密密,遇到危难就互相残杀,也太不讲道义了。”乌龟这样想着,已经来到蛤蟆的住处。乌龟告诉蛤蟆,蛇让他过去,然后又说了一首偈言:

    平安无事互为亲,仁义礼智挂嘴边;

    若遭危难失本心,不惟本人食为先。

    蛤蟆听了乌龟的偈言,明白了蛇让他去的意思,心想:“危难之时,舍弃自己的生命去供养别人,当然不在话下,然而那蛇却忘却本义,不讲道德,为了自己活下去而残害别人,实在是不应该供养他!”

    蛤蟆想到这儿,便也说了一首偈言:

    往日平安为友善,危急之时无仁义;

    汝持我言以语蛇,我终不到它身边。

    水牛忍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浮云流水,嫩草鲜花,着实是一个好去处。

    有一头水牛王,每日里带着众多的牛子牛孙,饥食嫩草,渴饮清泉,悠然度日,却也不亦乐乎。

    只见这水牛王,昂首阔步走在牛队最前面,确实雄壮魁伟,性情温和,却不失威风凛凛的王者风度。

    偏偏有一猕猴,见人家活得自在,心中嫉妒万分,怒形于色,便抓起泥土砂石,劈头乱打。

    这水牛王走在队伍前面,着实挨了几下。它身受侮辱,却不恼恨,只是抬头怜悯地看了那猴子一眼,叹了口气,摇摇头走开了。

    后面的牛见水牛王如此,也都仿效,并不与这猴子计较,甩甩尾巴转身随水牛王而去。

    这猴儿见状,以为牛们不敢惹它,更加气焰嚣张。它远远瞥见一贪玩儿的小牛犊落在队伍后面,正急急追来,便又抓了砂石,尾追上去,一边骂,一边打将过去。

    小牛犊被打得心头火起,正要转身去教训这泼猴儿一顿。忽然看见前面水牛王转过身来,正盯着自己。那目光恰似无声的命令,小牛犊一跺脚,压下心头之火,转身跑回牛群。

    牛群又往前走。迎面有一株大树,极其茂盛,有一个树神住在里面,亲眼目睹了刚才的事。他见牛群走过来,就忍不住问水牛王:“为什么刚才那猴儿如此打骂,你们都忍住不作声,岂不显得太过懦弱了吗?”

    水牛王以偈答道:

    彼轻辱毁我,又当加施人;

    彼人当加报,尔乃得牲患。

    说完,带领众水牛扬长而去。

    树神不由颔首,心生敬佩。

    过了不久,有一群婆罗门从路上远远走来,恰又被猴子看见。它本来心中余忿未平,于是故伎重演,又俯身抓了把砂石,待众人走近时,一边骂,一边打了过去。

    众人一楞,不知何故挨打,待看清原是一只顽猴撒泼,不由大怒,遂吆喝一声,大家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这猕猴捉了起来。

    猕猴心中害怕,悔之晚矣,忙不住声地求饶。

    众人正在火头上,如何饶得了它?不由分说,按在地上,一顿乱脚,那猕猴登时了账。

    方才那树神此时看在眼里,心中更是由衷地佩服水牛王,脱口诵道:

    罪恶不腐朽,殃熟乃遭患;

    罪恶今已满,诸殃不烂坏。

    当年那水牛王,即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他因修菩萨行时,不慎造罪,堕落为水牛王,仍不忘常修忍辱及慈悲喜舍等心行,直至咸佛。

    猴效罗汉

    佛在罗阅祗国,派遣一个名叫须漫的罗汉,持佛头发和指甲到严宾国南山造佛塔寺,寺内五百罗汉常到塔前,朝夕烧香,绕塔礼拜。

    当时,南山之中住着五百猕猴,见道人供养塔寺,也合计着效仿罗汉。他们来到深涧边背负泥石建起佛塔,搬运粗大的木材,竖木立刹,造幡建寺。朝夕礼拜,如那五百罗汉一般。

    一天,风云突变,山水暴涨,五百猕猴一时措手不及,都被淹没水中,随即都转生在第二忉利天上。由于他们建佛塔、礼拜绕塔的因缘,死后得生天上,有庄严雄伟的七宝宫殿,每日可以礼佛朝拜、诵经念佛,而且衣食自然丰足,过着幸福欢乐的生活。

    五百猕猴已成为天人,他们各自思索:“是什么功德能使我们得生天上?”于是用天眼观察,才明白自己原来猕猴之身,皆因效法请罗汉戏造佛塔,以此功德,虽被洪水淹没,却得生于天上。众天人均思,今应该下凡报答过去之肉体之恩啊!

    于是,五百天人各带随从和宝花、妙香等等,自天而降,来到过去自己的尸体旁,散花烧香,绕尸体七圈。

    当时,南山中还有五百婆罗门,外道邪说不信因果报应,看见这么多天人散花、呜乐,绕着猕猴腐烂的尸体,恭恭敬敬,且庄严肃穆,就奇怪地问道:“诸位天人神光巍巍,为什么要屈尊供养这一堆腐烂尸体呢?”

    诸天人郑重告诉婆罗门:“这些猕猴的尸体,就是我们在南山居住时的身体呀。并将五百猕猴效法五百罗汉,建寺造塔,绕塔礼拜后遇洪水,命终生天的经历详细讲给五百婆罗门。猕猴能够因这么微薄的福因得生天上,所以天人散花、烧香以敬猕猴之身,报答故恩。”

    五百天人教化诸婆罗门,舍弃邪念,信奉佛法。他们启发婆罗门,说道:“效法罗汉,戏造塔寺,尚能获福如此。如果以至诚之心信奉佛法,那种功德无量,难以比拟呀!你们执著邪见不信真理,百劫千世勤苦劳碌而一无所得,不如与我们一起到耆阇崛山和拜供养诸佛,所获福德无量无边。”

    五百婆罗门闻言,同发皈依佛法、舍邪从真之。心,深深感激五百天人度化之恩。他们跟随五百天人欣然共至佛前,五体投地,散宝花、烧妙香供养诸佛。

    五百天人礼拜佛陀,禀白佛说:“我们前世为猕猴之身,承蒙世尊慈悲救度之恩,得生天上。恨不能早些见到佛陀。今来皈依佛,供养佛,信奉佛法。解脱生死轮回,求证无上正等正觉。”

    五百天人又问佛:“我们前世有什么恶因缘,而感受猕猴之身,请佛明示。我们虽建造塔寺,为何身又被洪水吞没?”

    佛告诉五百天人:“你们受生猕猴之身,不是没有因缘的。往昔世中,有五百个年少婆罗门,结伴同行入山想修仙道。当时,山上有一个沙门,想在山上用泥土建造精舍,他下山谷中取水,身轻如飞。五百婆罗门见状,心生嫉妒之意,同声讥笑他,道:“看这个沙门,上下跳跃,多像只猕猴。有什么稀奇的……”沙门闻言,不嗔不怒,仍取水下上。有一天,突然山洪暴发,诸婆罗门皆被水溺死。”

    佛告诉诸天人:“当时上下飞跃的那个沙门就是我,那五百少年婆罗门就是后来的五百猕猴,因它们讥笑沙门,造作罪业,故身受恶报。戏笑为恶,号泣受报。”

    五百天人闻佛所说,明了因果,当即得道。五百婆罗门听闻罪福之因果报应,各自感叹道:“我们学仙,已有多年,未曾蒙受果报。还不如猕猴戏笑造塔做福因,得生天上。佛之功德宝贵奇妙,我们稽首顶礼佛足,愿皈依佛,为佛之虔诚弟子。”

    佛看到五百天人和五百婆罗门都建立了正信,明白因果,对佛法有了坚定的信心,高兴地说:“善哉!善哉!”

    五百天人、五百婆罗门随佛修行,听闻佛法,即成沙门。后皆精进得道。

    鸟与猕猴

    从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住着一只鸟,名字叫拘耆。拘耆有一个好朋友,是一只猕猴,它们经常一起在森林中游戏。

    春天来了,拘耆在森林中生下了孩子。它在一棵大树上为孩子们建起了温暖的巢穴。

    一天,天气温暖晴朗,拘耆让孩子们在巢穴中等着,自己飞出去为孩子们觅食。

    林中有一条毒蛇,它窥伺拘耆的孩子们已经很久了。这天,它一看到拘耆飞出去,便迫不及待地爬上树。

    巢穴中,几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正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吱吱喳喳地笑闹,谁也没有想到,危险已经近在眼前。

    毒蛇爬上树,探头伸进鸟巢,一口便吞掉了一只小鸟。其他的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惊呆了。毒蛇又吞掉一只小鸟儿,鸟儿们才回过神来,可是它们还都不会飞,只好吱吱喳喳叫着挤作一团。

    毒蛇一只只地吞食着小鸟,一时间,巢里巢外,羽毛乱飞,血肉模糊,狼籍一片。几条小生命很快就都断送在毒蛇的口中。

    过了一会儿,拘耆衔着孩子们爱吃的虫子,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当它看到血迹斑斑的空鸟巢时,悲痛得心都要碎了。

    晚上,拘耆的好朋友猕猴出门归来。他看到拘耆正在悲痛地哭泣,忙问它发生了什么事情。拘耆痛苦地回答:“毒蛇乘我出去的时候,把我的孩子全都吃掉了。”

    猕猴听了拘耆的话,非常痛恨那条贪婪、残暴的毒蛇,他对拘耆说:“你不要悲哀,我一定想办法惩治这个坏家伙,让他得到应有的报应。”

    一天,猕猴看到毒蛇懒洋洋地爬出洞口,便纵身跳到了蛇的面前搔扰它。只见猕猴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灵活地在毒蛇的面前跳来跳去。

    毒蛇被激怒了,便“忽”地一下扑向左,又“忽”地一下蹿向右,想用那笨拙的身体缠住猕猴。可是,毒蛇用尽了全身气力,怎么也缠不住猕猴,急得怒火中烧,却百般无奈。

    猕猴见毒蛇累得筋疲力尽,便乘机死死地抓住,了它的头,狠狠地往大石头上摔去。把毒蛇摔昏了以后,又抓住它的头,拼命地在大石头上磨。一会儿,毒蛇就被磨得头破血流,一命乌呼了。

    猕猴为它的好朋友拘耆报了仇。从此,两个好朋友更加亲密,在森林中快乐地生活着。

    佛说牛缘

    有一个外地人,将一头很肥壮的牛卖给舍卫城的人。这人买了牛准备杀掉,正在捆绑时,偏巧这牛一抬头,看见释迦牟尼佛迎面走来。

    牛心中大喜,猛一用劲儿,挣脱了绳索,径直跑到如来面前,以膝跪地,眼泪扑籁籁落下,对佛说:“圣者啊,像您这样修行成就的大德,千万年难遇一个,望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吧!”

    佛低头看它,说道:“好吧,你我本也有缘,我当尽力救你。”

    周围人不解,于是佛讲了这么一件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转轮圣王,德高望重,爱民如子,以正法治理天下,国泰民安,百姓安乐。

    这一天,转轮圣王外出巡视,路遇一人。那人因欠了人家五十两金子不还,被债主绑在树上。王问明情况,便责怪他不该借人家钱不还。那人立即保证说,只要把他放了,他一定加倍偿还,于是王相信了他的话,令债主将此人放了。

    哪知此人十分狡诈,放回家后,非但不还钱,反而一逃了之,不知去向。

    岂知因果丝毫不爽,这位欠债之人经无数生死轮转而今生受报,他就是眼前这头即将被杀的牛。而当年那位转轮圣王,就是今日释迦牟尼佛。听到这里,释梵天主等都从天而降,对佛说:“我们来帮您解救这牛,不管它值多少钱,均由我们来付。”

    于是,释迦牟尼佛把牛牵回到自己住的祗园精舍。过了七天,牛死了。

    这牛此生命终,得生天上。因为思念佛的恩德,又来到人间,散花供养佛。佛便为他讲经,而得大受益,证不退转位,便又重新回到天上去了。

    尽职尽忠

    波斯匿王有四位亲信的大臣,拜为将。波斯匿王集合四部兵想攻伐小国。四大臣心感不安,便去拜见至尊释迦牟尼佛,稽首佛足,顶礼膜拜。至尊释迦牟尼佛问他们:“仁者这是将要去哪里呢?”四大臣便将实情禀告佛陀。

    接着,四大臣说道:“我们的身家性命都是波斯匿王给予的,我们的生杀大权也掌握在他的手中,我们畏惧他,今不得不领命攻伐。”

    世尊赞叹道:“善哉!诸位贤德之士,你们是因为报恩,才有此举。你们不但今世为这个国王效忠,而且前世也是他的臣下。”

    至尊释迦牟尼佛给他们讲述了前世所发生的一段故事。

    前世,在沙竭之国,有许多鸟类来此国集会。鸟王叫安住,统领八万鸟。一日,鸟后因怀孕不想进食,便向鸟王说道:“我身内正怀着我们的骨肉,可我什么也不想吃,身体日渐瘦弱。我想,只有吃了鹿王的肉,我才能够活下去,否则我会死去的。”

    鸟王闻言,大吃一惊,马上召集众鸟,说道:“沙竭国王有只大鹿王,名叫须具,我想得到鹿王的肉给鸟后吃。你们谁能担当此重任呢?”

    有四鸟出列,对鸟王说:“我等领命,不惜性命也要办成此事!”于是,四鸟立即飞住沙竭国。

    当时,沙竭国王子看见四鸟,心生恐惧,疾驰回宫禀告国王:“我见四鸟,其势汹汹,杀气腾腾,直奔鹿苑去了。请父王赶快派人捕捉它们,以防它们作恶事。”

    国王即伞鸟师造罗张网捕鸟,很快就擒获四鸟,送到国王的宫殿。

    国王见了四鸟,责问道:“你们为什么侵犯我国境界,还妄图谋害鹿王?”

    四鸟王答道:“这都是鸟王的命令,实非我们所乐意做的。因鸟后受孕怀胎,想得到须具鹿王的肉,补养虚弱的身体,鸟王便派遣我们前来。我们受君之教,必须来冒生命危险,以报君恩。”

    国王听了。感到很惊奇,心想:“这四鸟领受鸟王之命,做如此危险之事,宁肯舍身弃命,若无真诚之心,怎能如此?想那世间之人,受君王、父母教导,尚不能如此忠诚,何况鸟兽呢!”

    国王感其诚,立即宣告:“四鸟赦罪获释。”

    四大臣听至此,始彻悟。

    狸猫吞鼠

    有只很大很大的狸猫,已经几天没有找到食物了,饿得前胸贴后背,浑身一点儿劲也没有,挣扎着四处寻找猎物,以便充饥。

    它一边费力地走着,一边想:“但愿今天我交上好运,能抓到好多好多老鼠,把肚予吃得饱饱的,剩下的明天再吃!”

    想着想着,它口水都流了出来。

    肚子又咕碌碌叫起来,狸猫难受极了。唉,又渴又饿的滋味真不好受呀!

    走到一家人的仓房外,狸猫发现墙角有个老鼠洞。它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浑身来了精力。便蹲在鼠洞边上,准备辅捉出洞的老鼠。

    等啊,等啊,但猫的眼睛都瞪酸了,仍然没有一只老鼠出来。狸猫气得直咬牙,心想:“等我抓住老鼠,非把它撕碎了吃!”

    忽然,洞口探出一个小鼠头,狸猫激动得心都快停止跳动了。它一动也不敢动,伏在洞边,等待时机。

    小老鼠大概未出过洞,在洞口探头探脑地。

    “呀!外面的世界真大呀,一定很好玩。”它想着,就要往外跑。然而,它记起了妈妈的话:“乖孩子,千万别一个人跑到外面去,外面的猫万凶啦,叫它们抓住,你就没命啦!”

    小老鼠又退了回去。狸猫气得用爪子狠狠地抓着地,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继续等待着。

    不一会儿,小老鼠又跑到洞口。外面的世界对它的诱惑力太大了,它又没见过猫,想象不出猫的凶猛,就把妈妈的嘱咐抛在了脑后。

    终于,狸猫看见小老鼠钻出洞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伸起两臂,打算伸个懒腰。说时迟那时快,饿急了的狸猫一把就抓住了小老鼠,它忘了自己撕碎老鼠的誓言,把小老鼠丢进嘴中,一下子就吞进肚子里。

    狸猫有些得意:“嗯,老鼠就是斗不过猫啊!”它把四爪撑在地上,弓起了腰,觉得舒月良极了。尽管没有抓到很多老鼠,能吃到一只也不错了。

    小老鼠呢,这会儿可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了。由于它太小了,被吞进狸猫肚子里后,还是活着的。它看四周黑洞洞的,有些憋闷,就拼命地踢打,东顶西撞,想钻出去。冲了一阵子,它有些着急了,就用尖尖的小牙咬了起来。

    这下子,狸猫可惨了,疼得东奔西窗窜,又打滚儿又抓地,依旧没有用。

    小老鼠发了发狠,吃起狸猫的内脏采。狸猫嚎叫着,蹦来跳去。它也在后悔:“我为什么不把小老鼠撕个粉碎,如今却让它来咬我!”

    狸猫从这家人的仓房外,一直窜到坟地里,依旧不得解脱。它疯狂地跑来跑去,跑个不停,最后,竞活活地被小老鼠咬死了。

    野狐

    有一只贪吃的野狐,经常在各个村庄窜来窜去,到外找吃的东西。有一天,它到一个染坊里偷吃的东西,一不小心,掉进了蓝色的染缸里。染匠看见了,把野狐从染缸里拖出来,扔在地上。

    野抓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弄得满身都是尘土。它看见自己身上肮脏不堪,就跳进河里去,洗了个澡。野狐从河里出来,看到自己身上的毛都变成了蓝色。别的野狐见了这只蓝色毛的野狐,非常奇怪,就问它道:“你是什么?”

    蓝色的野狐回答道:“我是天帝释的使者,天帝释封我做万兽之王。”

    野狐们心想:“这家伙,样子长得和我们一样,可毛的颜色却这么奇怪。”

    野狐们心中纳闷,便把这事报告给了狮子。狮子也觉得这事蹊跷,又去报告了狮王。狮王立即派了一位使者去察看真假。

    使者去了,看到那只蓝色的野狐坐在大白象的身上,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禽兽们都围绕着它,就像众星捧月一样。使者看到这情景,便回到狮王跟前,把一切详细报告给了狮王。

    狮王听了使者的报告,异常生气,使带上自己的军队去讨伐。一到那里,看见那只野狐正坐在大白象身上,趾高气昂。老虎、豹子等猛兽围在它的左右,群兽跟在它的后面,其它的小野狐远远地躲在一边。狮王虽然心里不高兴,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它想了个办法,找了一只野狐,派它去山中找那只野狐的母亲。

    被狮王派去的野狐在山中找到了那只野狐的母亲。母亲问道:“我儿子身边都有什么野兽?”

    派去的野狐回答道:“它身边有狮子、老虎、大象。我们只能站在远远的地方。”

    野狐的母亲说:“你回去一定会害死我儿子的。我在山中生活得很快活,儿子却非要到外面去,现在它又做这样的事,真是太危险了。你们这些野狐如果一起叫,我儿子就没命了。”

    被狮子派去的野狐回来后,对其它的野狐说:“它确实是只野狐,而不是上天派来的兽王,我在山中找到了它的母亲。”

    野狐有一条规矩,只要有一只野狐叫,别的野狐就要跟着叫,谁不叫,身上的毛就会脱落。野狐们决定去试一试。它们一起来到蓝色的野狐旁边,齐声叫了起来。那只野狐这下为难了,如果不叫,毛就会脱落。如果叫,让别的动物知道它不过是只野抓,它们一怒之下会把它杀掉。想来想去,它想:“就是叫,也要在象背上叫。”

    于是,那只野狐也跟着其它野狐一起叫起来;大象一听它的叫声,知道它不过是只野狐,便用鼻子把它卷下地来,把它踩死了。

    猕猴救月

    在一座幽静的森林中,住着一群猕猴。一天晚上,猕猴们到森林外面来玩,有一只最小的猕猴来到水潭边。它探头往潭里一看,吓得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进潭里去啦!”

    猕猴们听到喊声,一窝蜂跑到潭边。它们纷纷头向潭里望去,果然潭里有个又圆又大的月亮。

    猕猴们又跑到猴王面前,争先恐后地报告猴王说:“大王,大王,您知道吗?月亮掉到潭里去了!”

    “大王,我们赶紧去把月亮捞上来,放在原来的地方去吧。”

    猴王想了想,说:“好吧!我们想个办法把月亮捞上来。”

    那只最小的猕猴间:“潭那么深,我们怎么捞月亮呢?”

    是呀,怎么捞呢?这群猕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了主意。

    突然,一只聪明的猕猴叫道:“我有一个好办法。我用手,抓住一只猴子的脚,它再用手,抓另一只猴子的脚,这样连成一串,不就能把月亮捞出来了吗?”

    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于是,一只猕猴爬上树,用脚攀住一根枝条,然后倒吊下来,用手抓住另一个猕猴的脚。这只猕猴也倒吊下来,再用手抓住另一只猕猴的脚。就这样,一只一只连起来,一直连到潭边。

    最小的猕猴在最下面,它伸出手去,到水里去捞月亮。它一捞,水面被搅出许多波纹,月亮变成了一块块碎片。小猕猴吓得赶紧缩回手来,叫道:“不好了!月亮碎啦!”

    猕猴们纷纷探头张望。这时,水面又恢复了平静。抓住小猕猴脚的那只猕猴看到月亮还好好的,生气地说:“你瞎嚷嚷什么,月亮不是好好的在那里吗?”

    小猕猴低头一看,咦?月亮果然还是圆圆的,一点儿也没有碎。它又伸手去捞。这时,树枝突然间断了,猕猴们一起掉进潭里。

    镇头迦树和猴子

    很久以前,在喜玛拉雅山森林覆盖的山坡上,居住着一群猴。

    在山脚下,有一个村庄,里面有时住着人,有时不住人。村庄中央有棵镇头迦树,绿叶茂密,树冠巨大,果实结得沉甸甸的,压弯了绿色的枝条。这棵树的果实非常甜美、多汁。每当村子里没有居民时,猴子们就来到村庄里,吃镇头迦树的果子。这时,对它们来说,就像节日一样。

    有一年,镇头迦树的果实结得特别多,猴子们看得垂涎欲滴。无奈这一年村中有人居住,它们始终不能接近果树,馋得不知如何是好。

    村里的居民知道村子附近有一群猴子,十分眼龟这棵树的果子。于是,他们在果树周围谴起高高的篱笆,派人守卫,以免果子被猴群偷走。

    猴群远远地望着这棵树的果子,从颜色知道果子已经成熟了。此时,在众猴的眼中,这棵树愈发显得成熟而有风韵,像一个温暖广阔的母亲的怀抱,对它们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一天,它们派遣一只机灵的猴子去村中打探,看有没有可乘之机。这只猴子回来后,详细地给它们描述了防卫之严密,然后又热情洋溢地为大家描述了那棵大树和树上的果实。

    “哎哟,它比去年枝叶更繁茂了。树上的果子,少说也有三层,压得树枝快弯到地上了。果实也比往年大,而且红红的,又光亮又饱满。”

    众猴的口水一齐流下来,它们再也按捺不住,群情激昂地说:“我们要去吃镇头迦树甜果!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去吃!”

    猴王也加入它们的行列,高声叫道:“这棵果树果实成熟之日,就是我们的节日。我们要过节啦!”

    “可是大王,”一只瘦小的猴子说,“村里住满了人,而且在树旁围了很高的篱笆,派人守卫,我们怎么去呢?”

    “对呀,人都很狡猾的!”

    “那怎么办?难道咱们就不去了吗?”

    “哪儿的话!我们不会等人们回家休息的时候偷偷地潜入村子去吃。”

    猴儿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好一阵儿,在征得了猴王的同意后,成群结队地下了喜玛拉雅山,聚集在村子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静候天色暗下来,人们回昼去休息。

    半夜,人们都睡着了。村子里一片静寂。

    猴子们伸着手臂,踮着脚尖,悄无声息地排成一队进入村子中,来到镇头迦树之下。

    它们终于吃到了果实,确实是格外地多汁、甜美。它们心中都乐开了花,互相摘送果实,在一起欢庆它们的节日。虽然这一次不同于往年,是在静悄悄中庆祝的。

    半夜里,有个村民走出屋子解手,正准备转身归家时,在月光中看见镇头迦树底下有影子走动。

    他躲在一棵树后,看见猴子们把树上的大果子一个一个地摘下来,互相抛着,吃得好不热闹。它们个个都手舞足蹈,像在狂欢,只是静悄悄地不出声。

    他将双手拢在嘴边,大叫道:“大家都醒醒呀!镇头迦树的果实被贼偷了!”

    村民们手执弓箭、石块、棍棒从屋里冲出来,把果树围了个水泄不通,只等着天亮后,好好收拾这群猴子。

    那群猴子正吃得高兴,看到自己被村民包围了,不禁胃口顿失,心惊胆战,两膝乱颤。

    有几只小猴子,甚至害怕得哭起来,它们害怕会被村民杀死。猴子们心想:“除了猴王,谁也无法救我们。”

    于是它们集结在猴王周围,齐声念了一首偈颂:

    镇头迎树上,又结大果实;

    居山远观望,涎水往下流。

    村民防果丢,竖篱置守卫;

    见果口水流,村外眼巴巴。

    月夜村庄静,潜入大树下;

    静庆佳节日,心中好欢喜。

    忽见人影晃,见到村民们;

    手持利武器,周边严实围。

    天将要破晓,村民箭闪闪;

    我们被围困,如何能逃脱?

    猴王不像其他猴子这么紧张,它轻声宽慰它们说:“别害怕,现在还只是半夜,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制造些事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我们就可以趁机逃走。”

    说罢,猴王也念了一首偈颂:

    制造一事端,让人去忙碌;

    大家尽量吃,树上还有果。

    要不是猴王的话像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它们一定都吓得胆战心惊了。猴王安慰众猴之后,就举起手,叫道:“集合!”

    群猴闻声,全都集合起来,只缺了猴王的外甥塞格纳。有一只小猴子报告:“塞格纳还没来!”

    “塞格纳今天没有一同下山来。”一只猴子提醒道。

    猴王高兴地说:“塞格纳没有来就更好了,它见我们不回去,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救大家的。”

    猴群结伴出发来吃果子时,塞格纳贪睡未起。等到半夜,它见同伴们还不回来,心中感到不妙,就跑下山来。

    它进了村子,一路奔跑到了村子中央。只见村民们层层包围在镇头迦树的周围,手里还举着武器。下由大惊,再一看,同伴们都依偎在大树底下,围着中间的猴王。猴子们手里拿着吃了一半的果子,焦急地向外面张望着。

    “不好!它们被围困了,我得去救它们。”

    塞格纳在村里跑了一遭,终于想到了解救同伴的办法。它见村子边缘有一屋子中点着火,屋子里有一老妇人正在沉睡,便进去点了一个火把,用手举得高高的,挨个儿把村中的房舍都点着。

    不一会儿,村中就大火连片了。村民们见自己家中着火,都惊惶地朝家中跑去。他们丢下武器,前推后挤地跑着,互相把对方绊倒,村子里顿时乱成一团。

    猴子们见状,高兴地跳起来,许多猴子又爬上树去摘果子。最后,这群猴子各自为塞格纳举着一只果子,又排着队,出了村子,向着山坡跑去。

    塞格纳在村外与它们会合,猴子们将塞格纳举起来,抛得高高的,一边欢呼着,一边将刚才在村中被压抑的快乐尽数释放出来。

    猴王走上前,抱着塞格纳的肩膀,夸奖它说:“好样的,孩子,你干得非常出色!”

    猴子们边叫边笑地跳上山,从山腰上的住处俯视一片火海中的村庄,又同声念了一首偈颂:

    镇头迦树大,树木自然生;

    丰年结甜果,人吃猴也吃。

    村民来村中,竖篱据已有;

    竖篱置守卫,猴群不可得。

    贪心据已有,猴去一摘光;

    树果尽数丢,还遭大火灾。

    鹿王

    在森林中,有一只鹿王。它长得高大健壮,身上的毛五彩缤纷,头上的角和四只蹄子都生得非常漂亮。森林中有数千只鹿都跟随在鹿王的后面,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天,国王带领随从打猎,来到这片森林中。群鹿受惊,四散奔逃。这些鹿慌不择路,有的跳下岩去,有的掉进山沟,有的挂在树藤上,有的身体被荆棘刺穿。鹿们有的摔死,有的摔伤,还有不少被国王和随从们射死了。

    国王和随从们抬着死鹿离开森林回碱去了。鹿王和剩下的鹿回到它们平日生活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凄惨的景象。鹿王看着这情景,呜咽着说:“我是大家的首领,本该小心谨慎,为大家选择安全生活的地方。可是,我们为了贪图肥美的水草来到这里,没想到却遭到如此大的灾难,是我害了大家,罪过都在我的身上!”

    鹿王悲痛欲绝,独自一身向城里走去。城里的人看到一只高大美丽的鹿自己走进城来,都非常惊奇。大家都说这是一只神鹿,认为这是祥瑞的象征。因此,没有人敢伤害鹿王。

    鹿王走到国王的宫殿前,跪下来对国王说道:“我们兽类,有幸寄居在陛下的国界中,生活一向平安快乐。一天,忽然遇上打猎的人,群兽四散奔走逃命,死伤累累。上天仁慈,怜爱众生,这实在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我们经过商量,大家让我来问问陛下,每天需要几只鹿,我们愿意自己推选,每天按您需要的数目,供献给御膳房。我们决不会欺骗您。”

    国王奇怪地说:“我的御膳房每天不过需要一只鹿而已。我不知道你们会死伤很多,如果真的这样。我发誓再也不打猎了。”

    鹿王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群鹿,向它们说明了祸福。群鹿都听从鹿王的话,自己排好先后次序。每次要去的鹿临走时,都来向鹿王告别。鹿王心里很难过,哭泣着对要走的鹿说:“既然托生在这尘世上,众生都难免一死,谁也逃脱不掉。你一路念着佛去吧,对那位国王不要有怨恨之心。”

    一次,轮到一只鹿去国王那里,但这只鹿却怀上了小鹿。这只鹿对鹿王说:“今天,该我去死了,是不敢躲避的,只求允许我生下小鹿后再去。”

    鹿王怜悯还未出世的小生命,于是便叫下一只鹿代替这只怀孕的鹿去。可是那只鹿却哭着求鹿王说:“我当然是必死无疑的,但我命中还该活一天一夜,我想活到该死的时候再去死,心里才没有悔恨。”

    鹿王听了,也不忍心再叫这只鹿去送命。它自己便悄悄地离开了鹿群,来到国王的御膳房。御膳房的厨师认识这只鹿王,他们看它亲自来了,便去报告了国王。

    国王问鹿王为什么自己来了,鹿王便把事情的经过报告了国王。

    国王听了,伤心地流下泪来,说道:“禽兽尚且有仁慈之心,杀身济众,实践古人的慈善行为。我是人的君主,却每天杀害众生的性命,以滋养自己的身体,我不是太凶残了吗?这和豺狼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呢?兽类能做出如此仁慈的事,真有做国君的德行了。”

    国王放鹿王回自己住的森林中去。又向全国下了命令:谁要是伤害鹿,就和伤害人一样论罪。

    从此以后,国王和大臣们带头遵从仁慈之道,感化了全国的百姓,不伤害众生。这个国家十分太平,万物都生活得很快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