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教故事-修持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修持就是修行持之以恒。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之人。不注意修饰,言行像一般人一样,却能注意修心养性者,才是真正的有道者。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朝的一位名僧,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自己每天除了领众修行之外,必定会亲手去劳作,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事尤不肯假借他人。

    在他年老的时候,仍然每日跟随弟子们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弟子们见了,十分不忍心。于是,大家都恳请他不要再随众出去劳作了,但禅师却回答得十分坚决:“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了废人!”

    弟子们眼看不能打动禅师坚持劳作的决心,便把他所用的工具全都藏了起来,不让他做工。

    禅师备感无奈,便以绝食来抗议,弟子们非常焦急,便去请示师父,禅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作答。弟子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劳作。从此,禅师的这种精神也流芳于后世。

    有人认为修禅就是在摒绝尘缘基础上,纯粹地坐禅,甚至因此抛弃了工作。禅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所悟知的禅学才算是禅的至高境界。那些口口声声由于参禅念佛而不做工作的人,只是为懒惰而找了修行作为借口罢了。

    放下屠刀

    殃崛摩罗尊者曾经一度想成为国君,并从一个外道那里得知,只要能有一千个大拇指做成花冠,便可如愿。

    于是,他就四处收集,终于收集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大姆指,只差一个就能成功了。成功的喜悦充斥着他的头脑,甚至使他冲动得想杀掉自己的母亲,从而达成心愿。

    佛祖在灵山上观照到了这个国家,便想度化他。随即化成了一个比丘出现在殃崛摩罗面前。

    殃崛摩罗见状,立即去追杀比丘。一前一后,比丘在前面慢慢地走啊走,殃崛摩罗在后面急步地追啊追,但二者之间总是差着那么点距离。他便高声地对着比丘叫“停”。

    佛祖却轻轻地说道:“我已经停下许久了,是你自己停不住。”

    殃崛摩罗顿时觉醒,继而放下屠刀,出家为佛了。

    如何才能让自己烦恼不休的心得以止歇呢?必须学会在世间纷繁的事务中停下来,静静地去思考,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在不断的思考和参悟中,使自己的心逐渐安宁下来。

    自心不静难寻静

    崛多禅师为印度人士,他总是四处游走参禅。

    一日,他来到了太原定襄县历村,见到神秀大师的弟子用草结成了个庵,独自坐在里面参禅。禅师便走上前去,寻问他在做甚,那弟子回答是在探寻清静。

    “探寻清静,清静为何物?为什么不探寻自己的本心,以让自己的心得以清静?”那名弟子无言作答。禅师见他根性迟钝,接着又从他那里知晓他的师父是神秀和尚,并问他是否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得到的却是否定的回答。

    禅师听了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这种修行方法实在是误人不浅啊!于是介绍那弟子到自己的老师六祖那里去参悟真正的禅法。

    那弟子在听完禅师的训导和提醒后,立即去参见六祖慧能,并将整个过程叙述了一遍。六祖沉默了一会,说道:“你应该先探寻自心,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心清静下来。”

    这个弟子听了之后,方才有所觉悟。

    真正的清静是“心静”,而不是所谓的“无音便是静”。只有在长期的修行中,从探寻自心做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心清静。

    因缘际会

    药山惟俨禅师曾在石头希迁禅师座下密证心法,后在马祖道一禅师座下彻悟。

    一日,有一学僧请示药山惟俨禅师道:“弟子生死大事未明,乞老师慈悲开示!”

    药山禅师说道:“我对你讲一句不难,如果你能体会那就好。如果在言下让你思量,却是我的罪过。不如彼此都不要开口,免得互相拖累。”

    学僧仍然问道:“达摩未到中国时,我们这里有祖意吗?”

    药山禅师点了点头。

    学僧便问:“这里既有祖意,达摩来此又做什么?”

    药山答道:“只为有,所以来。”

    宝藏人人本有,只憾无人点明。达摩不远千里,只为发掘众人宝藏而来。而我们自身更应在很好地认知自我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所蕴含的无限潜能,并且发挥自己的潜能,成就一番事业。

    喝茶

    有一天,赵州从谂禅师问新来的僧人:“你以前到过这里吗?”

    僧人回答:“到过。”

    从谂禅师便说:“喝茶去吧!”然后转过头问另一个僧人:“你以前到过这里吗?”

    那僧人说:“回师父,没来过。”

    从谂禅师也说了一句:“喝茶去吧!”

    这时,身旁侍立的院主非常不解,就问“禅师,为什么来过这里您让他去喝茶,没来过这里您也让他去喝茶呀?”

    从谂禅师便叫了一声:“院主!”院主应声答到,从谂说:“你也去喝茶吧!”

    “喝茶去”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对一个禅者而言,那却是一生修持和解悟的主题。殊不知,禅是茶的升华,茶是禅的契合,禅与茶的共融,是人生的感悟,是生命的协调;参禅与喝茶的最高境界是物我同一,平常心是道。

    割舍

    从前,庐州城里的法庆禅师对兰花十分钟爱,禅寺的庭院里摆放着他栽种的数百盆兰花,品种各异,非常漂亮。在讲经说法之余,他都会精心去培育那些花,似乎兰花已经成为禅师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有一次,禅师因事外出了,把给花浇水之事嘱咐给一个沙弥。那沙弥在给花浇水时,一不小心将花架碰倒,整架的花盆都给打翻了。他真就吓呆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心里料想着禅师回来必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出人意料的是,禅师回来后,却丝毫没有责怪之意,反而心平气和地与沙弥说:“我喜爱兰花的原因是要用香花供佛和美化寺院环境。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不要执著于心爱的杂物而难以割舍。”

    听完之后,那沙弥体会到了禅师的良苦用心,并从中有所觉悟,于是,将整个心思花在了修持上,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人生在世,最难做的莫过于放得下,让爱憎之念霸占整个心房的人,难以真正得到快乐与自由。只有将世间万物看得淡一些,并适当的割舍,自己的生活才能愈发轻松,而且可以从轻松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和美满。

    珠在何处

    一日,觉能向元征禅师请教佛法。

    觉能说道:“在修行过程中,觉知心与妄想心就如两条龙在争斗。假如双龙抢珠,珠落谁手呢?”

    元征禅师听后不悦,要求觉能应该先去除自己身上的妄想心和不良习气,如此自然就能知道最终珠落谁手了。

    而觉能却感觉自己的妄想心已经基本去除了,但还是不能明晰事理,心中倍感困惑。

    元征禅师似乎看出了他的不解,于是反问道:“如果你确实已去除了妄想心,难道还能看到宝珠的所在?”

    觉能一下子无言以对。

    作为禅者,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去除心中的妄想心与不良习气,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修成正果。

    不淋一人

    从前,一位禅师让弟子们去参悟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弟子们听到后就纷纷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异常热闹。

    甲说:“二人行于雨中,天不淋一人,是由于那人身披雨衣。”

    乙说:“那一定是阵雨吧。就像有时下雨马背上还一边湿一边干呢?”

    丙听完前两位的发言后,异常得意地说道:“你们都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呢,一定是其中一人走在屋檐下。”

    大家在议论中似乎都觉得自己有理,但就是不能说服别人,倍感无耐。

    此时,禅师抓住时机,朗声说道:“所谓‘不淋一人’,便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啊!”

    弟子们听后恍然大悟,殊不知自己都是执著于那“不淋一人”的说法,彼此争论不休,但是在争论中却不能探究出真理来,实属遗憾。因此,在研习事物时,不能“死钻牛角尖”,必须在抓住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灵活行事。

    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是东坡居士的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打坐参禅。

    一次,二位又在一起打坐。东坡自以为修行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便问禅师自己坐着像什么。

    在听到禅师称赞自己像一尊佛后,东坡心里十分得意。

    此时,佛印禅师又反过来问他坐在那里像什么。

    东坡却故意打趣禅师道:“我觉得你的样子像一堆牛粪!”满以为佛印听后会不高兴。可是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嘻嘻的,东坡觉得自己占便宜了,于是,在回到家后,得意洋洋地将整个过程向苏小妹叙述了一遍。小妹听后即笑东坡输给了禅师。禅师心中有佛,所以万物均被他视为佛;东坡修行没到家,才可能从禅师想到牛粪。

    一个人修行造诣的高低从他的言行上便可体现出来。心有所想,方有所言。要想在修行上有所成,必须从修心做起。

    心无外物

    从前,印度的一位神僧自以为神通广大,能够了人的心迹,便去了祖心禅师那里,要求他予以验证。

    禅师听完之后,立即于心中想到一件事,询问他自己的心处何处。

    那神僧利用神通进行了一番查看,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禅师面露喜许之色,马上将心念一转,再让神僧察知,在经过一番考察后,他又回答得十分准确。

    一会儿,禅师逐渐进入禅定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继而问道:“请看老僧现在什么地方?”

    那神僧在使尽了浑身解数后,仍不见禅师心迹,一时就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殊不知,禅师在进入禅定的境界后,心迹便荡然无存。既然没有了心迹,那就无所谓探查了。即使城府高深莫测,因为存在,别人便能察觉。只有心无外物,人家才无可探知。

    佛就是自我

    曾经,有一个学僧对于狗马这些动物是否具有佛性十分疑惑。于是,他便带着问题去请教慧忠禅师,得到了禅师肯定的回答。

    学僧继而深问原由,禅师回答说那是由于它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他心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禅师也应有佛性,但却遭到了禅师的否认。

    这下,可真把学僧闹迷糊了,莫非禅师就是佛,可是也被他否定了。那他又是什么呢?

    “我不是一个‘什么’!”禅师回答得异常干脆。

    学僧继续问道:“佛性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够看到想到或感觉到它?”

    禅师听后仅以四字作答,“只能悟到”。

    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行为。必须经过自己的一番悟知,方能领略佛性的本源,从而达到处事妙圆,处处空寂的境界,这便是真佛!自我也就是佛,肯定自我才是自我。

    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参禅异常用心,以至于经常在参禅中忘记自我。

    但是由于他对禅学参悟颇深,每日总会有众多禅者来拜见禅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为的是向禅师面请教益。

    侍者往往会如此通报,某位学僧想见禅师问禅。可禅师总是自然地反问:“谁是禅师?”

    有的时候,禅师正在吃饭,当侍者问他是否吃饱时,他也常会茫然地问:“谁在吃饭呀?”

    有一次,禅师下地干活,一天下来都没有休息,弟子们便慰问他说:“禅师,您辛苦了!”

    “谁在辛苦?”想不到禅师会如此回答。

    禅师往往这样忘我地回答别人,也反问别人。但是不少禅者却能从禅师的这些话中找回了自己,也认识了自我。

    从禅者的语言中又体味出了一番深意,禅者的生活作息中也体现着一种崇高的境界。他们的言行有着无穷的奥妙可供回味和咀嚼,他们的警策又是那么的亲切,而又不乏风度。这便是禅师。

    差别在于是否用心

    从前,有两人跟随一个师父学道,一次,他们俩受师父的差遣,去另外一个国家。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好不开心。突然见到地上有大象的足迹,师兄便要师弟猜大象的一些具体情况。师弟仔细地看了看那大象的脚印及周围的情况,便发话了,“这是一只母象,它已经怀有小象,并且它瞎了一只眼睛,象背上坐了一个妇女,那妇女怀了个女孩。”并且经核实,推断是正确的。

    师兄非常不解,两人一起跟师父学道,为何自己不知这些呢。回去后又将事情的整个过程讲给师父听了。

    听罢,师父便问另外一个弟子他是怎么知道别的事情的。

    他答道:“我是从一些细微的地方推断出来的,比如看象留下的小便痕迹,就知道它一定是只母象,从象足右边很深的脚印可推断它一定怀了小象,看到路边右面的草没有被吃,就不难推断象的右眼是瞎的。如此推断,整件事情就水落石出了。”

    师父听完,嘉许地点了点头。

    学习必须用心去思考,师父只起领徒进门的作用,修行还是靠个人的。只有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本质,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必须多思多虑,才会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否则,在学习中不用心,必然得不到真才实学,也就只能在碌碌无为中耗尽一生。

    变与不变

    在后唐武宗时候,朝廷毁灭佛法。岩头禅师是那时的一名得道高僧,可他仍然给自己缝制了一套俗装,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用。过了不久,皇上便下圣旨,强令僧尼还俗,并要逮捕那些有名的高僧。

    于是,禅师便穿上了俗装,戴上了低沿帽子,躲住在一个在家修行的师姑的佛堂。当他赶到那里的时候,正逢师姑在斋堂吃饭,便自个走进了厨房,拿起碗筷也吃了起来,但很快就被道童发现了。在道童告知师姑后,师姑拿着棒子过来了,见是岩头禅师,十分惊讶,心想,一名高僧怎能如此打扮。禅师看破了她的心思,大笑一声说道:“形可变,性不可变啊。”

    在行事当中遇到困境时,人们常常会有两种选择,退缩或坚守。但有些人却在坚守中过于执著。何为执著,固执或拘泥之意,任何一种执著都会妨碍人的修行。如果能够体悟到变形不变性,固守自身佛性,那才是真正的坚固磐石,不为外物所动。如此必能突破困境,迈向成功。

    寻找失落的“自我”

    大慧禅师座下弟子众多,道谦和尚已经跟他参禅二十年了,但还是没有修道,心中着急得很。

    一次,禅师让他出去办事,大概需要一年时间。但一想到自己参禅还没什么进展,而又要浪费这么长时间,他心里愈发愁闷。于是,他便向朋友宗之和尚诉说了这些苦恼,宗之答应可以陪他一起去,并且愿意在路上帮他参禅。

    但是,自从出发后,宗之似乎忘记了原先的承诺。道谦异常失望,宗之就对他说:“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帮不了你!这一路上你必须自己做五件事,即吃、喝、拉、撒、睡。”

    听完宗之的一席话,道谦顿悟了,从中认识了真正的“自我”。从而也就独自踏上了行程。

    参禅的根本是“自悟自证”。静虑的实质是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升华……其实,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和感悟自我,才能找回失落的自我。否则,只会陷入浑噩的窘境无法自拔。

    ——尊佛

    兄弟二人一起学道参禅。师兄谨守戒律,丝毫不犯;师弟却是生活懈怠,喜好喝酒。一日,师弟正在喝酒,师兄刚好从门口经过,师弟便亲热地招呼道:“师兄!进来喝上一杯如何!”

    师兄不屑地看了师弟一眼,骂道:“没有出息,已经出家为僧了,还不戒酒!”

    师弟听后非常不服,大声地回道:“连酒都不会喝的人,就不像是人。”

    师兄听后气愤不已,反唇相讥:“你说我不像人,那像什么?”

    “你像一尊佛。”师弟呷了一口酒,悠然答道。

    学道是为了领悟和提升自己生命的层次与境界。守戒无非是一种手段罢了,但最终还是为了达到开悟,用戒律来去除心中的执著。由于本身就没有执著,因而戒律也就略显次要了。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去除那份执著,从而轻松地去享受生活中的纯真和朴实。

    刮金救人

    荣西禅师身为白马寺的住持,德高望重,自身对禅学也领悟颇深。

    有一次,恰逢干旱之年,寺里生活维持十分艰难。一个衣衫褴褛的家人由于家里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一家老少临近饿死,便向禅师求救。

    禅师听完,面露难色,一想到寺里的困境即感为难。突然间,他看到身旁那镀金的佛,眼睛里一下子闪出了光茫。他马上就用刀子把佛像上的金子刮了下来,用布包好,交给了那位穷人,让他拿着去买食物。

    那个穷人十分不安,当即双手合十,说道:“真是罪过啊!”

    旁边站着的弟子也说道:“师父竟然将佛祖的衣服——佛祖身上的金子拿去送人,真是对佛祖大大的不敬啊!”

    禅师沉默了少许,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佛慈悲,他都愿意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布施众生,更何况只是他身上的衣服呢?我这样做无非是圆佛的心愿罢了。”

    弟子听后,恍然大悟。

    信仰,应当体现在用行动来实践教义上,而不必拘泥于表面形式。但有些人往往是盲目地崇拜权威,本身对权威的思想却是一知半解,自然难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化为己用。

    咸淡有味

    弘一大师在出家之前是一个艺术家,因而他能够将佛道修行与艺术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一日,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前来拜访,正好大师在吃饭。而桌上除了一碗米饭之外,只有一道咸菜。夏先生便不忍心地说:“难道你就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大师很快就吃完了,便去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先生又皱了皱眉头,说道:“没有茶叶么?难道大师每日都是喝如此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听完,微笑着回答:“开水虽淡,但淡也淡的味道。”

    咸淡有味,非安贫乐道之人难以达到此境界。

    我们必须加强自己的身心修养,使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只凭感觉而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能够用心去体味事物的真实。

    草木成佛

    日本的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导师访道,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再次去中国,访遍名山丛林,参活头,习禅定,又是十二年。

    二十多年后,他终于证得禅门自我,整装回国,上京都、奈良等地弘扬禅法。各地学者蜂拥而来参禅求道,大家都争相提出各种难题,要他解答。

    一日,有一位研究天台教义三十余年的道文法师慕名而来,非常诚恳地问道:“我自幼研习天台法体思想,有一个问题始终不能理解。”

    真观禅师爽朗地答道:“天台法体的思想博大精深,圆融无碍,不知是什么问题?”

    道文法师问道:“请问,花草真有可能成佛吗?”

    真观禅师不答反问:“三十年来,你挂念着花草树木能否成佛,这对你有何益处?你应该关心自己如何成佛!”

    道文法师诧异,然后说道:“我从没如此想过,那请问我自己如何成佛?”

    真观禅师道:“你说只有一个问题问我,至于第二个问题,就要你自己去解决了。”

    禅,需要我们当下认识自我,不要去攀援其它。既然有心思花上三十年参悟花草成佛的问题,就应该心怀恒心为自己求悟了。殊不知,为自己求悟才是自己真正的方向。

    我也有舌头

    汝州广慧无琏禅师,泉州人,俗姓陈。在初学道的时候,一直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白天负责厨房典座的工作,晚上则以诵经作为修行的功课。

    一日,真觉禅师问他道:“你看的是什么经?”“《维摩经》。”

    真觉禅师进一步问道:“经在这里,维摩居士在哪里呢?”

    无琏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深愧自己所知有限,便反问真觉禅师:“维摩在哪里?”

    真觉禅师回答道:“我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就是不能告诉你!”

    无琏听完觉得十分惭愧,就辞别真觉禅师四处云游行脚,亲近的善知多达五十人以上,但仍是不能开悟。

    一日,他去参访河南省首山禅师,并请教道:“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去之时如何?”

    首山禅师道:“拾取自家宝藏!”

    元琏当下大悟,说道:“我不怀疑天下禅师们的舌头了。”

    首山问:“你体会到什么了?请说来看看。”

    元琏回答道:“我也有舌头。”

    首山禅师很高兴地说:“你已经了悟禅的心实了。”

    我们不能妄想通过虚妄的假设来达到禅悟。必须不断加深对真理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对于事理的辨识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无心茶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创立了“茶道”,因而有茶祖之誉。

    有一天,一休禅师问珠光:“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喝茶?”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于是提起了“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有学僧请示赵州师以佛法大意:‘吃茶去!’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珠光默然不语。

    一休禅师心里暗暗称许。过了不久,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茶在手时,一休禅师便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什么也没说,然后,珠光向一休禅师道了谢,便起座出门。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珠光急忙回头答应着。

    一休禅师便问:“茶碗已经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去,怎可说还在喝茶?”

    珠光诚恳地回答:“弟子到那边喝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茶如何?”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不难看出,珠光已经完成了新的茶道。而无心之茶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别有一番风味。喝无心茶,悟真滋味。

    禅像什么

    有一个信徒很想学习打坐,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一日,他鼓起勇气到五祖山去拜访法演禅师,非常诚恳地说道:“老师,我很笨,自知非参禅法器,但高山仰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否请您告诉我,禅像什么?”

    法演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讲个故事:有一个小偷,一天,他儿子对他说:‘爹!您年纪渐渐大了,找个时间教我偷盗的技术吧!免得以后我没办法生活。’

    父亲不好推辞,便答应了。这一天晚上,父亲将儿子带到一户富有人家,将衣橱的锁打开,叫儿子进去。儿子进去以后,父亲马上把橱子锁了,叫道:‘有贼!有贼!’转身便走了。

    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查看,发现东西并无遗失,也没有看到小偷,就又去睡觉去了。锁在衣橱里的小偷,不知道父亲这么做是什么用意,但当务之急是先脱身。于是小偷灵机一动学起了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不一会儿,房内的夫人就叫丫环拿灯来看。丫环刚打开衣橱,小偷就一跃而出,把丫环推倒,吹灭油灯,飞也似的逃走了。

    富人派人穷追不舍,一直追到河边。小偷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头抛到水里,自己躲在一边。追赶的人以为小偷被逼得投河了,便没有寻找。历尽艰险的小偷回到家中,却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埋怨父亲不该把他锁在衣橱里。父亲只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一说,父亲非常高兴地笑道:‘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

    法演禅师沉默了少许,然后开示那信徒者:“像这小偷一样,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大千世间,何其浮华,足以让人迷惑于其中不能再拔,根本没法修行。禅,便是于不可修之处找到修行的路。

    道在何处

    有位僧人整日修行,但对于道在何处迷惑不解,便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惟宽禅师。

    禅师只以四字作答:只在目前。

    那僧人听后,越发不解,为什么自己就看不见呢,于是再请示禅师。

    禅师说道:“因为你有‘我’,所以看不见。”

    僧人便问禅师是否还见。

    “有‘你’有‘我’就更看不见了。”禅师回答道。

    僧人听了,再问禅师道:“那如果没有‘你’,‘我’,是不是就能看到呢?”

    禅师沉默了一会,开示道:“既然‘你’、‘我’都没有了,那还有谁去求见与不见呢?”

    禅本身是一种智慧,需要人们在找到禅门入处的基础上,不断利用自身的悟性才能体味到禅的真谛。参透禅的过程是艰辛的,往往人们总会在以悟非悟,似明非明的状态下徘徊,我们却能从中体会到十分美妙的感觉。

    满了吗

    无得禅师德行高深,座下弟子众多。

    一日,当禅师座下参学了一段时间的学僧,突然要向禅师辞行,说他感到已经够了,想去云游四方。

    禅师便问他够了的标准是什么,那学僧异常认真地回答道:“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这一盆石子满了吗?”禅师随意指着旁边的一盆鹅卵石问道。

    那学僧点了点头。

    于是,禅师抓了好几把沙子撒入盆里,沙子很快不见了,继而问学僧是否已满。

    “满了!”学僧回答道。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撒入盆里,石灰不见了。

    再问学僧:“满了吗?”

    学僧惊诧地回答:“好像满了。”

    过了一会儿,禅师又顺手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又问。

    那学僧无言以对,便默默地拿着行李回禅房去了。

    心如虚空,量同沙界。难以将比虚空还浩翰的心灵填充满。一个人的所知所得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天外有天,自己所不知晓的东西才是博大的。因此,我们在修行、学习和工作中,都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地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如此才能有所成就。

    把握现在

    从前,一个日本的禅僧千宗旦,约好请他的老师——清严和尚为其新建的茶室命名。可因临时有事,千宗旦没等老师来就出去了。他给老师留下一封信,大意是:“先跟您道个歉,我因事出去,明天再亲自去看您。”等千宗旦回来得知自己不在时老师已经来过,并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懈怠比丘,不期明日”八个字。千宗旦知道,老师虽然说自己是个怠惰的和尚,明天的事根本不去想它。但实际上是在批评他这个禅心不深的徒弟。

    于是,千宗旦到师父那里,一面是自我检讨、一面是表示有所醒悟地说:“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我们今日好好地生活即可,不要把心思老用在明日上。”并表示,为了感谢老师的启发,决定把自己的茶室取名为“今日庵”。

    我们能拥有的时刻只有“即今”。因此,我们得好好把握当下这一刻,踏踏实实地去度过每一分钟。只有这样,我们不会不管阴、晴、悲、喜,身心都会处之安然。

    禅师对坐

    黄龙禅师住在净戒寺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洞山禅师,两人互相施过礼后便焚香对坐。两位禅师默然无语,从下午一直坐到深夜。洞山禅师突然站起来说道:“夜深了,妨碍你的休息。”然后两人告别,各自休息。

    第二天,黄龙禅师一回到自己的禅院,就迫不及待地向永首座打听:“你当初住在庐山的时候,认识洞山禅师吗?”

    “不认识,只听说过他的名字。”

    停了一会,永首座问道:“老师这一次见到他,看他是什么样的人?”

    黄龙禅师答道:“奇人!”

    首座退下以后,就去询问侍者:“你跟黄龙禅师见到洞山禅师的时候,他们谈些什么?”

    侍者就把两人对坐、默然无语的情形告诉了首座,首座百思不得其解,喟然叹道:“真是疑煞天下人!”

    人与人之间,要用语言文字才能交换思想意见;但语言文字却难以表达意识之外的境界。禅,教外别诗,不落言注。禅师传道,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捧喝笑骂,都是直截了当的教育。

    勘破婆子

    有一位僧人向一位老太婆问路:“台山路向何处去?”

    老太婆说:“径直前去。”

    当僧人才走三五步时,老太婆说道:“好一位僧师,又这样去了。”

    后来有位僧人将这件事告诉了赵州禅师,赵州禅师说:“让我去为你勘察一下这位老太婆是否真的懂得禅。”

    第二天,赵州仍旧这样问她,老太婆仍然这样回答。

    赵州回来对僧人们说:“我已经察破她的破绽了。”

    真正懂得禅的人绝不是老一套,而应该富有创造性。赵州亲自去探问,可还是老一套,死守那几句话,这便没有禅,所以赵州说已经看出她的破绽来了。禅反对形成主义,注重创造性。因此,只有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去参禅,才能真正体会出禅的真谛来。

    不肯放下

    佛陀住持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立即要求婆罗门放下,婆罗门便将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继而又要婆罗门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两个花瓶都已经放下了,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于是困惑了,现在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于是请示佛陀。

    佛陀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并没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这时,黑指婆罗门才理解了佛陀放下的道理。

    要把抓在手里的真正放下实在是困难。这也许就是人们心中的欲望。俗话说得好:人心难满。当我们有了功名时,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在拥有了这一切的基础上,一些人还会妄想诸如名利之类的尘世浮华。

    而正是对于手中之物的割舍,加大了肩上的重担和心中的压力,使自己的人生总是在痛苦中煎熬。那佛陀所示的“放下”,不失为一种解脱苦难的幸福之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