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品味圣贤的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耐得住寂寞与孤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品味圣贤的境界,走进圣贤的精神世界,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识,还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而圣贤们的深邃、超逸、睿智等“大智慧”,像一盏盏灯塔,为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不论我们是智是愚,是官是民,都能够从中得到熏陶与升华,知道自己的渺小与无知,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最终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嗟来之食:困境中也要活得有骨气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檀弓下》

    这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制度典籍《礼记》中讲述的一个故事:齐国发生严重饥荒,黔敖在路边摆放食物,用来施舍给经过的饥饿的人吃。有个饿汉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吆喝道:“喂!来吃吧!”饥民抬起头瞪大眼睛盯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我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吃这种失去尊严而换来的食物。”最后,这个人因为不肯吃施舍的食物而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是从中国古代时期就有的一种骨气,而这也是流淌在每一代中国人血液中的精神。所以,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崇尚骨气,把骨气视作比生命更为珍贵的东西——文天祥在被俘虏之后会展现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鲁迅先生在国家动荡之时会发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呐喊。

    在台湾,关于骨气的故事传播最广泛的当属傅斯年与蒋介石的故事了。20世纪中叶,蒋介石率领“两班文武”迎接美国贵宾,在贵宾室,傅斯年就跷着二郎腿叼着烟斗坐在蒋介石和美国贵宾的身边,令很多人惊颤不已。其实,早在1944年,傅斯年就在参政会上表现出了极有骨气的一面,他当场揭发蒋介石的连襟孔祥熙在发行美金公债中贪污舞弊。会后,蒋介石亲自请他吃饭,为孔说情。席间,蒋介石问:“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曰:“我绝对信任。”蒋介石于是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一个人有没有骨气,决定了他的一生是一棵大树还是一根小草。假若你没有骨气,只想着吃嗟来之食,那么你就算吃得再多也还是长不大,因为你吸收的不是阳光和雨水,别人给你食物的同时也从你的身上踩过,久而久之,你就习惯了这种安逸,习惯了被人来来回回从身上踩着走过,最终成为一根小草。相反,你如果是一个有着铮铮骨气的人,从不想着吃嗟来之食,就算你一开始遭遇很多磨难,那也会因为你深深地扎根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不断地吸收营养,最终成长为一棵人人都需要仰视的参天大树——在很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这,就是骨气的作用和力量!

    【国学智慧】

    骨气,本意指体貌气质。后多指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也喻书法的笔力和雄健的气势。南朝刘义庆就在《世说新语·品藻》中说道:“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容易失去骨气的时候往往是在身处逆境的时候,经受不住困难的人在逆境中就会成为失去骨气失去尊严的“逆境囚徒”,他们以出卖尊严的方式去走出逆境,最终却可能永远走不出失去尊严的生命逆境。而那些在逆境中始终没有丢掉骨气的人,则会成为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勇敢者,最终赢得身前身后名。

    完璧归赵:做人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感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邯郸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赵惠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以后,便马上派人来赵国,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惠王听说之后,举棋不定,不知道秦昭襄王在拿到和氏璧之后能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没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将和氏璧呈给秦昭襄王之后,不想秦昭襄王却赖着不肯兑现承诺。蔺相如看穿了秦昭襄王的心思,便对秦昭襄王说:“大王,这块璧上有一块瑕疵,我指给您看吧。”秦昭王信以为真,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之后,马上站到一根大柱子旁边,对秦昭襄王说道:“看来大王并不是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了。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要怪小人无理了。大王要是逼迫小人交出和氏璧的话,我就连同这块璧一起撞在这根大柱子上,人亡玉碎!”

    秦昭襄王害怕伤了和氏璧,便装出一副很诚心的样子,拿出地图要求交换和氏璧。蔺相如知道秦昭襄王肯定不会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便和秦昭襄王斡旋一番后派人悄悄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秦昭襄王知道和氏璧已经被送回赵国后,虽然很生气,但是也拿蔺相如没有办法,只能客客气气地送他回国了。

    俗话说得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当我们肩负着别人的重托之时,就应该像蔺相如那样有责任感——蔺相如以不畏死的决心完成了赵惠王的重托,体现的不仅仅是智慧与勇气,更多的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责任感。

    【国学智慧】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人只有尝到了负责任的苦,才能够感受到尽职尽责所带来的快乐。所以,我们想感受尽职尽责所带来的快乐,那就必须忍受负责任时的一切折磨,并且像蔺相如一样拼尽全力去做。

    大夫一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

    自古以来,有识之士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比如屈原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直是中国古代每一个有识之士所共有的做人原则——贫穷的时候,管理好自己,不做有损于德行的事情;富有的时候,则要懂得为天下人谋福利。

    很多时候,我们在贫穷的时候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干出一些有损道德和触犯律法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贫穷的时候不能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懂得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严格要求自己的道理。相比于贫穷的时候,富裕的时候则更应该体现出自己的胸襟,要懂得去为其他人的幸福贡献一份力量,而不是越富有越狭隘,处处只为自己考虑。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气魄与度量,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国学智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自我修养,更是一种有圣贤遗风的胸襟。贫穷的时候,不管遭受多少磨难,都应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以表明自己的品质;富裕的时候,则应该以天下为己任,表明自己的志向。如此,我们才能够做一个被世人称赞的人。

    不食无主之梨:做人必须有原则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元史·许衡传》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许衡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他七岁的时候就进入私塾读书。老师教他读书写字,他便问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老师说:“为了考试能够中举。”许衡说:“难道我们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的答案暗暗称奇。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具体含义。时间长了之后,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真是太聪明了,悟性比一般的孩子高多了,总有一天,他会超过其他人,我已经当不了他的老师了。”虽然父母尽力挽留这位老师,但还是没能够留住。

    就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都是老师觉得自己已经教不了许衡了。许衡渐渐地长大了,他比之前更酷爱读书了。然而,他身处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家庭贫穷,且没有书读,只能暗自伤叹。一次,他跟随一个算卦的人到他家去,见那人家有《书》(疏义,对经的注释),于是就请求住在他家里,用手抄好后才回家。后来,他逃到徂徕山,才得到王辅嗣说的《易经》。当时正在兵荒马乱之中,许衡日夜思考背诵,身体力行去实践,一言一行必要合乎礼仪,然后才行动。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恰好路边有棵梨树,周围人都争着摘梨吃。这时候,只见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好像根本没有看见那棵梨树似的。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梨吃,他说:“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却去拿,这是不对的。”别人说:“世道这么乱,这些梨早没有主人了。”许衡说:“就算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做人必须要有原则,做人没有原则就不能被称之为人,因为没有原则的人通常都不懂得自律,而这样的人往往只会给社会带来害处,不会为社会带来一丝一毫的益处。所以,我们就应该向许衡学习,不食无主之梨,努力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国学智慧】

    “原则”两个字说来虚无,因为谁也不知道它具体是一个什么东西,既非有形之物可以观其形状,又非有声之物可以辨其音。但是,它却是真实存在的——存在于我们的心底,折射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做人之道,我们的处事方式,都与它有关系,是它让我们傲然屹立于世界。

    两袖清风:让廉洁常驻于心间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七绝·入京》

    两只袖子中除清风之外,别无所有,以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现在多用来比喻为官清廉、严于律己、不贪赃枉法的人。

    为什么古人会用两袖清风来形容廉洁呢?答案是:古人穿的衣服,没有口袋。在古代,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间束带,随身携带的散碎东西可揣在怀里。而官员则穿长衫,袖子特别宽大,便于放些银两、诗词文章等。古代的贪官污吏却是把受贿的钱财放进自己的衣袖里。倘若官吏廉洁,没有贪赃枉法受贿,衣袖当然是空的,只有“清风”,所以“两袖清风”就成为表官员廉洁的借用语了。

    台湾现任领导人马英九说:“清廉不能当饭吃,但不清廉会失人民信任。”为官清廉,这是对从政者们的一项基本要求。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一个从政者,只有坚持公平,清政、廉洁才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忍耐得住,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十分有威信的“父母官”。

    事实上,做一个好官,仅仅为官清廉还不够,还应该勤政。试想一下,你作为一地官长,主政数年虽然清廉不贪,但是却没有创造出任何政绩,那么老百姓们还会支持你,继续选你做他们的“父母官”吗?

    所以,对于每一个从政者而言,为官一定要清廉,同时还要积极地去为民办事、为民做主,干出优异的政绩来。

    【国学智慧】

    山川之美,在于险峻;江河之美,在于不息;为官之美,在于勤廉。“廉”不是为了博得好名声,而是为了恪守心中的政治理想;“廉”是一种高尚的休养,证明你有着高洁的品性。所以,作为一名从政人员,我们必须要清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