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北京北海公园五龙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游北海公园,登琼岛,置身玉宇琼楼、婆娑树影间,正恍惚间难辨人间仙界,偶抬眼从碧波粼粼的太液池向西北一望,只见漂渺处被绿阴掩映着一组亭阁,构成极富魅力的童话境界,任谁也抑不住兴趣,立刻要投身其中,亲临目睹为快。

    从湖面乘船或自湖东岸绕道,你终于如愿,到达这个童话境界之中,这便是五龙亭。

    五龙亭又名天地亭,建在清朝才建国不久的顺治八年(1651年)。这一组亭建造配置得别具匠心,无论布局和构造,在建筑艺术上堪称典范。五座亭端踞北海西北湖滨,主体与双翼成对称布局,中间的大亭名龙泽亭,凸向水中,北侧有汉白玉石桥与岸相接;最东的“澄祥”与最西的“浮翠”对称,也有石桥连岸,而中间的“滋香”和“涌瑞”,则全浮于水中。自远处望去,亭子下闪烁潋滟波光,四周柳荫翠筠如幕,浪激枝拂,望去一片动态。在园林建造中,“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计成《园冶》),而五龙亭以一组亭建把湖滨点缀得既秀丽又清雅,荡漾的倒影,瞬息变幻,加上黄绿琉璃的斑斓色泽,形成神奇幽渺的迷人境界。

    五龙亭为园中佳景,它原是皇帝乘凉赏景、垂钓观荷的地方。龙泽亭体制最宏丽,居中,亭顶造成双层,上为圆形下为方形,符合中国古老的“天圆地方”观念。内顶的藻井雕绘着盘旋的金龙。此亭自是皇帝的位置,两翼的四亭,是近臣和嫔妃们陪驾的处所。清代某文士写过一首赞五龙亭的诗,虽平实直叙无甚深意,却可以描摹出它形影声息的原貌:

    五亭宛宛似游龙,绿水弯环太液通。

    向晚画船亭畔泊,藕花摇曳麝香风。

    五龙亭落成后二百六十年间,恭侍过清代十位皇帝,它终于迎来了历史巨变。太液池变为北海公园,每日在亭间曲栏石桥上徜徉观赏的游人,川流不息,指点赞叹,已经是芸芸众生,平民百姓。记得自五十年代起,这里是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过队日、团日的极佳处所,红旗展展,红领巾如一片火焰,五龙亭敞开胸襟,侧耳注目,它听到的是一首直唱到八九十年代——恐怕还要流传到二十一世纪的新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