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盛宴:中国人的人生境界-第五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佛陀人生智慧

    一

    佛陀说智者踏上万人之路

    与众人同行

    以前一切不过是序幕,而你也不会终篇,佛陀说“应无所住”,要我们尽力地赶路。

    佛陀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天向父亲禀告要到郊外游玩。

    净饭王虽有丝忧虑,但还是答应了。

    车队刚刚出城南门,突然,路边出现了一个病人,身体非常瘦弱,却长着一个奇大无比的肚子。他不停地喘息、呻吟着。

    太子见此情景,感觉非常奇怪。忙问身边的侍从:“这是什么人?”

    侍从回答:“他是病人。”

    太子又问:“什么叫病?”

    随从回答:“所谓病,就是嗜欲太深,饮食无度。人一旦生了病,身上便会不舒服,甚至痛苦。”

    太子听后,心里顿时生起悲悯之心。

    他接着问:“是不是所有人都会生病?”

    侍从回答:“所有人都会生病,不论贫富贵贱。”

    太子听此,便感到了害怕,对身体的人说:“像我们这样的身体就是极大的苦痛聚集之所,世上的人却在这苦痛中生活,无论愚蠢的,聪明的,还是无知无识的人,都是如此不觉悟。”

    太子当即下令不再出游,驾车回宫。

    远离波涛

    太子的这次郊游,让他明白了人的身体是不可信的。人都是病态的。

    人都会死。

    连我们的身体都不会停留,何况其他?

    有人问古希腊智者阿那哈斯:“你说,什么样的船最安全?”

    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了大海的船最安全。”

    我在《永定河之舟》一诗写道:河!河!河!

    一条搁浅的小舟渴望洪水滔天而至是说在开始。因为需要一个开始,所以“渴望洪水滔天而至。”

    同样,因为需要一个结束,那么小船就应该果断离开大海,迟则必会波涛淹没。

    《圣经》上耶稣说:

    “你们或以为树好,果子也好;树坏,果子也坏。因为看果子就知道树。”

    是的,“因为看果子就知道树。”同样地,看行人就知道路。

    路,无穷无尽。

    你,尽可能地行走。

    路,没有尽头。

    你,没有盼头。

    明白自己毫无盼头,你才能真实地活着。

    孔子说:“知悔,则近道矣。”以前一切,不过是序幕。而你,也不会是终篇。

    你仅仅是万人之一。

    你踏的乃是万人之路。尽力地行走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要尽力地行走。不可留停,不可留停,稍一迟疑你就会成为盐柱。并且,你不要回头。

    你回头会看见地狱。

    只有地狱。

    没什么永恒

    佛陀看见了一切都在死亡。行人在死亡。

    想吃行人尸体的鹰围绕行人飞翔。鹰也在死亡。一切都在死亡。

    “应无所住。”认为自己永恒是最大的虚妄。

    依然是小舟

    小舟搁浅已久,行将腐烂。但如果洪水来了,它依然是小舟。

    人的一生耽误太久,行将腐朽。但如果“洪水”来了,依然可以是“小舟”。

    佛陀说:“应无所住”,就是告诉我们要动起来,不要停留,这样才能应对人生的洪水。

    不随众人浮沉

    地上众生,各自行走,路却是公有的。一条万人之路葬送万人。

    佛陀说:“应无所住。”一方面要我们行走无畏,一方面要我们行走在万人之中要保持警惕,不随万人沉浮,正如《圣经》上说:“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挥手笑别过去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诫我们不要留恋过去,要勇敢走出以往阴影,以自身为光明。

    二

    佛陀说不可停留

    不再停留于不可停留的地方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不可停留。在你停留的地方,就是你的路终止的地方。

    即使是绿洲,你也不应该过久留。因为你还有路要走。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路。

    哪一条才是你的路?

    路与路交叉,路与路平行,路与路分手。

    于是你站在路口望着远处的繁花怅然若失。

    是的,怅然若失。很小的时候你就懂得什么是惆怅,但很晚你才懂得什么是欢乐。

    千条万条,哪一条才是你的路?

    你问别人吗?别人也不知道。

    你问那路吗?那路也无语。

    你只能问自己。各人有各人的天路历程,时时看见自己的心,就时时看见路。

    你还有路要走

    我有一首诗写道:

    “大路苍白,你刚走过。”

    人生不能停留于不可停留的地方。

    即使是绿洲,你也不应该过久停留。

    因为,你还有路要走。

    这不是别的路。

    这不是别人的路。

    你一停留,就会被路吞噬。你一停留,就会被其他路人淹没。就会被绿洲淹没。

    埋葬探险者最多的往往是绿洲,而不是沙漠。

    佛陀说:“应无所住”,指出我们应在变化中积极行动,走出困境。何去何从,内心早决。

    人不能过久停留。哪怕是绿洲,你也要离开,因为你还有路要走。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不要停留。在你停留的地方,就是你的路终止的地方。

    人生不能停留。

    人生不可能停留。

    不可能停留却还想停留,就是痴汉。

    一切都是幻影,你岂能把它当饭吃。

    三

    佛陀说当断则断是好汉

    永远不被困住

    很久以前,我为一位书商朋友服务,非常高兴带着一帮朋友为他服务。但两个月下来,这位书商朋友对我,对我们非常不满意,认为我们做事一是慢,二是不好。这样我就没办法再在公司杲了,只好离去,离开他。

    其实走时我对公司已经有了极深的感情,并且愿意与我那朋友一起把公司做大做好。但一切的想法已成过去,我最终伤感地离开。

    伤感地离开总比陷入僵局好。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的正是要勇敢离开不可留之地。勇敢者如金刚,火烧成金。

    春蚕为何作茧自缚

    春蚕是美丽的,但为了美丽它作茧自缚。

    这就不好了,美丽地死不如难看地生。人生下来时难看,死时还是看,但活着就是美丽的。

    春蚕不知自己已经很美丽,一定要作茧自缚,又何必呢?

    已经美丽到了极点,再美丽还是美丽,不如不再追求,好好享受现在。

    春蚕为了更美丽,自己吐丝想穿花衣裳,谁想这衣裳却把它困死了。多少人好了还想更好,有了还想更多,无不自缚一生,不亦悲乎!

    四

    佛陀说休息是致命的

    路人能超过路吗

    佛陀说“应无所住”,讲我们要打起精神赶路。休息是甜蜜的,但又是致命的。

    路期待路人倒下,但路人走得更直!你不停留,终于迎上前方的甘露。

    一次郊游后,太子更加闷闷不乐,净饭王看眼里,疼在心里,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又过了些天,太子又要出去郊游。

    净饭王找到婆罗门一位学者优陀夷陪同太子前去郊往。

    正当他们一行刚刚走出城西门,突然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具棺材,跟在后面的人有的嚎啕大哭,有的低声哭泣,有的目光呆滞。

    太子见之,心中茫然,就问优陀夷:“这里在干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哭?”

    优陀夷因为受净饭王的嘱咐,默不作声。

    太子连问了几回,优陀夷没有办法,方才回答:“这是一个死人。”

    太子又问:“什么叫死?”

    优陀夷回答:“死,就是神识随之而去,人的上下四肢以及各种器官都没有了知觉。”

    太子听后,浑身颤抖,又问:“是不是世间上所有的人都会死?”

    优陀夷回答:“一切世人都得死,没有例外。”

    太子听了,心中非常不安,对优陀夷说:“世间既然有死亡的痛苦,人们为什么还要在其中做出那么多放诞纵欲、自认为快乐的事?难道他们不知道一点害怕?”

    说完,太子一路沉思着回去了。

    让生命这朵昙花真正一现

    这次太子悟出的已不仅仅是“死”,还有“荒唐”。人会死,这太荒唐了,因为这一瞬间分别还是红颜,为何下一瞬间成了白骨?

    白骨比红颜长久。

    黑暗比光明永恒。

    如果说有“永恒”,那么就是“永恒的死亡”,或“永恒的黑暗。”

    我在一首诗中写道:

    “一望无际的欲望……

    凝结成天雨降落

    黑的水晶,黑的水晶

    折射你瞳仁中昙花一现的蜜。”

    是啊,生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蜜,那么坚强的你,将把自己奉献给何人品尝?

    处女期待她的良人如百合花开放在山岩。

    枯藤期待大树与它同死。

    路期待路人倒下。

    你唯有不停地行走,方可免于一死,方可免于一难。

    你最终还是没有盼头,但你毕竟有收获。

    你不停留。

    终于赶上前方的甘露。

    其实你不想走。但你必须走。

    要为自己的命运疾走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要为自己的命运疾走。世路无穷,心路有尽头。

    为何白骨与红颜,竟是如此相似?转眼红颜成白骨,转眼白骨又成红颜,多情的你是否一下子感觉人生如梦?

    人生都到这份上了,你还敢说自己有办法吗?你还敢夸有智慧吗?还不回去!问问自己的心:“我究竟是谁?”

    “遍地莲花,仰接甘露。”你想像有一滴硕大晶莹的甘露从你头顶浇灌而下,你便满身灵气,彩虹环绕。

    人生的甘露不在人间,只能从天而降。任何时候祈祷圣灵降临,上帝都会垂怜于你。

    五

    佛陀说心大力小是悲剧所在

    目标太大等于没有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某个目标。

    你永远离你的目标差一厘米。路比路人更长久。明白这些你会去掉狂妄。

    有个伐木的工人,为了生活想砍一根够大的树换够多的钱,他来到森林里,终于发现理想的目标。他满心欢喜地用三天功夫砍倒了这根树,最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把它带不走。

    树太大了。

    目标太大了。

    当初他忘了自己并不是力大无比的巨人。

    他的心很大,力却是很小。这就是悲剧所在。

    如果他砍一棵较小的树,也许早就扛走了,正用卖来的钱买了粮食,与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谈天,在欢笑里等待饭熟了。

    空想无益,不如做事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浩劫无穷,坐等花开,只会等来利斧。因此我们要量力做事,不要空想。

    佛陀说:“应无所住。”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目标。你与你的希望擦肩而过这不可怕,你与你的目标失之交臂这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死于你的目标。目标目标,让你从此失落。

    下卷

    做人的谋略

    下卷做事的谋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