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盛宴:中国人的人生境界-第六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易经之心谋

    一

    要想做“龙”就要先学会做潜龙

    潜龙勿用(卦一·乾)。周文王隐居在大狱中,甘做“潜龙”,身怀《易经》绝学而不用,使商纣王毫不觉察,终于出狱,一举击溃对手。

    【案例】

    《史记》记裁,商纣王无道,暴桀天下,将周文王(姬昌)囚禁在茭里,意在打击周族人的力量。但是周族人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部落方面,周族人在周公与周武王的带领下继续发展壮大;周文王方面,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出狱的机会。时间慢慢过去,纣王当初想要消灭文王的杀心渐渐淡化,而周族人方面已有了营救文王的方法。现在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文王如何出狱,而在于出狱后如何击败纣王。文王每天在狱中苦思冥想的就是这件事。后来他终于凭借《易经》的智慧顺利出狱(示意周公用土地换他的人)。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终于灭掉了纣王与整个强大的商王朝。

    【易理】

    1.保存自身。我们有时身陷绝境,甚至是死境,此之时首先要保存自身。

    2.做潜龙。所有的龙都曾经是“潜龙”(潜藏的龙),要做龙就要会做“潜龙”。

    3.潜龙勿用。为求“大用”,必须在“勿用”,虽有惊天本事而长期不用。也就是是俗称的“扮猪吃老虎”。

    【易理应用】

    1.如何保存自身?用一切手段保存自身。在这时,没有原则也没有条件,只要能保存自身就oK。

    坐牢当然是可怕的,但比起杀头肯定是天堂了。当然,坐牢的下一步极可能就是杀头。但只要文王赢得了坐牢的机会,就有时间来解决问题。

    2.如何做潜龙?

    先确定自己是条龙,是风云人物,是真命天子。为什么这个世界选择了我而不是别人,这个问题我是不关心的,我唯一关心的是已经形成的现实。并且我要实现这个还没实现的现实。

    周文王当初并没有反意,但当商纣王实在把天下搞得太不像样了,并且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他已具备推翻旧朝代的能力后,他无法摆脱要当龙的宿命,他唯有当龙不当龙他就会死,而且死得很快。当龙也会死,但会死得较慢,而且有意义。周文王选择了做龙。

    但商纣王早就是龙了,是条大龙。当此之时,文王很聪明:纣王是大龙,他就是小龙;纣王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龙,他就是一条潜龙——潜伏起来,以待风云际会。

    3.如何做到潜龙勿用?

    忍就是刀加于心而不动。当刀刺进心里滴出血来,我们还是不动。这样,我们的心与刀就焊为了一体,心就是刀,心刀!忍就是忍,利忍!能忍的人才是一把真正的利刀。孔子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成大谋,我们必须小忍。不能忍的人必败无疑。

    周文王之所以胜纣王的地方即在于他的这一招“潜龙勿用”,

    也就是“潜龙三忍”——

    一忍:甘愿臣服。

    二忍:甘愿坐牢。

    三忍:甘愿出狱后还臣服于纣王。

    第一忍可称“存身之忍”,它让我们明哲保身。

    第二忍可称“明志之忍”,它让我们反省自身,为反转乾坤、龙飞九天之日想好思路。

    第三忍可称“安天之忍”,它让我们一忍到底,绝不轻举妄动。

    只有“存身之忍”与“明志之忍”显然是不够的。周文王之所以是周文王即在于他的这第三忍“安天之忍”。他的这招“安天之忍”其实就是“变天之忍”,具有一洗乾坤之伟力。

    试想以纣王的智商级别,怎会不防周文王出狱后的作为?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周族人带来灭顶之灾。但是周文王一忍到底,一直到老病而死都没有造反,终于使纣王去掉了防备之心,从而为他的儿子周武王伐纣换取了决定胜负的时间、人力与时机。

    二

    务必寻求高人指点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卦一·乾)。张良是条“飞龙”,但若无“大人”(高人)指点,也难有成就。他在一座古桥上遇见黄石公,黄石公亲传他兵法,张良便一飞冲天。

    【案例】

    据《史记》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后,隐藏在下邳(作者注:这也是“潜龙勿用”)。有一天他在一座桥上过,一个老人(黄石公)走到他面前把鞋扔到桥下,让他去捡。张良吃惊不小,想打这老人,又见这人很老了,终于忍住,去桥下捡起鞋来拿到桥上。老人又很过份地让张良为他穿鞋,张良默默照做了。老人大笑而去,一会儿回来,夸他“孺子可教”,命他五天后大清早在桥上等。张良五天后一去,见老人早在桥上了。老人大怒,让他过五天再来。过五天张良又退到了,老人又怒,约他再过五天来。过了五天,张良半夜赶往,终于赶在了老人的前面。老人见他先到,高兴了,于是传了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就因为这次奇遇,成为后来汉高祖刘邦的首席军师与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易理】

    1.千里马要找伯乐才会身价百倍;飞龙要见大人,才会一飞冲天。

    2.哪怕是飞龙,也要求利。要顺天而行,不能逆天。

    【易理应用】

    1.飞龙怎样见大人?飞龙再大,也大不过大人。所以飞龙应该在大人的面前谦虚受教,千万不可自高之大。所谓飞龙在“飞”,是说,他能自由飞翔;而所谓大人的“大”,是说他充盈宇宙,浩大无匹。龙怎么飞也飞不出天,所以当尊大人为师。大人没有飞龙依然是大人,飞龙没有大人却不能飞起。

    所以飞龙见了大人要谦虚。正如孔子见老子,刘备见诸葛亮,张良见黄石公,必须礼待对方,师事之。

    其实以大人之大,是无所不知的,孔子见老子之前,老子已知孔子为“圣人”;刘备见诸葛亮之前,诸葛亮已知刘备为志在四方“刘皇叔”;张良见黄石公之前,黄石公已知张良为“刺秦少年”,何等抱负!

    所以很多时候是大人先来找飞龙,传以绝学,以助天行道。正如《史记》所载,是黄石公先来找张良的,在桥上等他。

    所以飞龙要学会等,因为我们命中的贵人也在等我们出现。要会“忍”,更要“等”!

    我们在做潜龙时,要忍;要在做飞龙,要等。

    等到大人与飞龙相会之日,自然有奇遇。当然还有个考验的过程,黄石公一共试了张良三次:

    一试张良:让他捡鞋穿鞋。这是在试张良是否能忍住少年人常有的浮躁之气,同时也在试张良是否有敬老的善心。有此善心,便可以做天下事。

    二试张良:桥头等待。这是在试张良是否会如约而至。如果来了,说明张良确实有慧眼认出眼前的老人就是他命中的贵人。

    三试张良:一次比一次早。这是在试张良是否是有心人,只有有心人才会干大事。同时也在试张良的坚忍程度,老人故意让张良一次次迟到,一次次挨骂,才可能使张良在第三次起得特早,处于一种完全的等等状态,这时传给他兵书,便可领会。

    张良经住了黄石公的三次考验,所以他成功了。

    2.飞龙如何求利?

    当初张良刺杀秦始皇,虽是顺应民心,但从气势与能力上讲,处于不利条件。他果然“误中副车”,失手远遁,说明整个过程非常不利,飞龙不能飞起。而自从遇见黄石公后,张良顺天而行,通过自己的江湖身份(刺客中的隐者)结识了同样身份的项伯,再依次结识项羽、陈涉与刘邦这些大腕,最后三挑一跟随了刘邦,打遍天下无敌手,何等顺畅。

    这就是求利的的结果。顺天者天必顺之。

    张良当初直接刺秦的希望等于零,就算刺秦成功也不会赢得天下,因为当时他毫无势力。只有张良依附刘邦手,二人强强联手,才有了后来的汉朝江山。在这过程中,多种力量相生相克,非常微妙。

    A情况:张良克秦始皇_不可能

    B情况:秦始皇病死后,项羽克秦二世,刘邦张良克项羽_+可能

    实际上B情况实现了A情况,只不过中间多了三个重要环节。张良不能直接杀死秦始皇,但可以间接摧毁秦王朝。任何大事一蹶而蹴,我们必须要像张良一样多走弯路,并且要因势利导,顺天而行。才能成功。

    三

    失败了要虚心悔改

    亢龙有悔(《卦一·乾》)。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醒悟自己有诸多过失,便卧薪尝胆,向部下以悔意换成意,终于凝聚人心东山再起,称王称霸。

    【案例】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当初一味与吴王争天下,不听手下谋臣文种、范蠡的建议,一意孤行攻打吴国,结果被吴王夫差打得一败涂地,险些灭国,他本人也被吴王夫差抓获下狱。后被重金赎出,回国后勾践向文种、范蠡悔过,君臣同心,励精图志,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将吴王击败。

    【易理】

    1.亢龙(亢者高也,亢龙就是高飞的龙,飞龙)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从哪里跌下,就从哪里爬起。亢龙要学会爬行。

    2.亢龙光有悔意还不够,必须付诸艰苦行动。

    【易理应用】

    1.从高处跌下的亢龙如何学会爬行?一条真正的龙不但会飞,也能在特殊情况下适应过爬行的生活。实际上龙的一生是多样的,粗略地讲包括:成形期、潜伏期、静养期、蜕变期、蠕动期、爬行期、游水期、飞腾期。在爬行期中,龙必须匍匐前进,这样才能把伤养好,安全渡过困难。

    在春秋群雄中,勾践无疑也是条龙。但他错就错在小有成就就误以为自己已经是条飞龙了,其实他还片地成形期,尚无大力作飞腾。龙的一生的各个阶段都必须经历一番,才会成功飞跃。勾践想一成形就飞起,这当然幼稚!所以他一开始就被打败是自然的。

    好在勾践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心悔改,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终于跃起。

    千万不要怕“后悔”,知道“后悔”的可贵的人才会成功。正如孔子说颜回:“不二过”(不犯第二次相同的错误),勾践这一招“亢龙有悔”,使他转败为胜。

    2.亢龙如何用行动配合悔意?

    如前面两篇所示,一是要“潜龙勿用”,二是要“飞龙在天,科见大人”。勾践卧薪尝胆,长期埋头苦干,在“潜龙勿用”方面功夫已经下得很深了,大似周文王;他又能向身边贤臣文种、范蠡晦过、虚心求教,在“利见大人”方面也做到了,所以他能综合上述两点东山再起。

    亢龙有悔之后,便是亢龙有为。亢龙有悔之始,便是有为之始。人只要时时有悔恨,就应该时时奋起!

    四

    做事情一盘散沙就会给对手可趁之机

    见群龙无首,吉(《卦一·乾》)。苏秦巧舌如篁,策动六国连横抗秦。但六国联军看似宠大,实际上一盘散沙。秦王见其群龙无首,乃分兵击之,大胜,得以统一天下。

    【案例】

    据《战国策》等书记载,苏秦师从于鬼谷子,学会了纵横术。苏秦联合六国军队攻秦。秦王以连横破合纵,瓦解六国军队主帅,使之意见不和,无法共同攻秦。最后六国军队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秦王乃择其重点进行逐个打击,倍胜。从此以后,六国真正失去了抵抗能力,任秦国三日占一城,五日割一地,兵败不堪。

    【易理】

    1.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

    当对手有很多时,我方并不需要害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永远比三大,因为它最接近力量的源泉“道”。就像一个大海要大于无数条河一样。重要的是内部的强大,而非外部的数量多少。

    2.对方群起而攻我,我首先要把它们分化,再把它们重点击破,逐个瓦解。

    【易理应用】

    1.如何实现“一大于三”?唯一的方法就是做大海。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流。

    其实当我们做大海时,已经做过河流了,任何大海都是由无数条河流汇集成的。作为大海的秦国,实际上也是经过无数代君主、无数个将领开疆辟土汇集成的庞大帝国。

    先做河流,再做大海。

    先做“三”,再做“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一大于三”。因为我们已经做到了将“三”融进了“一”,看起来是“一”,实际上包含了无数个“三”。一大于三。

    2.当对方群起而攻我,如何分化他们?

    攻其弱处。

    正因为对方是多元组成,所以必不能完全一致,这种天然的差异必会给我们带来可趁之机。

    六国之中,齐、楚最强,而魏、赵稍弱,韩最弱。在这六国中,齐与楚有宿怨,貌合神离;魏国君主内部不稳定,不足形成强势;赵人强悍,怛主将缺席;燕人也强悍,但兵马不多;韩人最弱,一向不能自保。

    如此六国,何足惧哉!

    秦始皇首先将齐人说服退兵,假意要与齐君瓜分天下,满足齐国人一向自称“东方大国”的虚荣心。然后,威吓楚国,再不退兵,必将再次攻打你们的都城。楚人曾被秦人攻破都城,不敢再冒险,也只好退兵。齐、楚这两个大国一退兵,秦军马上发起进攻,完胜六国,其势霸道刚猛,莫可御之。

    五

    迷茫时要看到希望已经到来

    君子先迷后得利(卦二·坤)。韩信老大不小了还整日在街上厮混,迷茫之极,不知道该干什么。直到一天,有人让他饱尝胯下之辱。

    【案例】

    据《史记》记载,韩信少年时代家中贫穷,又没有能力去做官做生意,只好东一家西一家地混饭吃,迷茫无所依。有一天,有个杀猪匠侮辱他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又经常舞刀弄枪,但不过是个胆小鬼。”又说:“你如果有勇气敢死,就刺我一剑;没勇气就从我胯下钻过去。”满街的人都跟着瞎起哄。韩信受此大辱,恨不能一剑刺死杀他,但韩信认为不值得这样做,于是当着众人从杀猪匠的胯下钻了过去。后来,韩信先后投于项羽、刘邦帐下,最终与张良一起辅佐刘邦打下了汉朝江山。

    【易理】

    1.任何人都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迷茫时期。这是人类成长的规律,对此不必自怨自艾。任何人只有经历迷茫后,才会清醒。

    2.任何人都会受辱于别人,能忍辱负重的人。日后才会一日千里,信觉轻松。

    【易理应用】

    1.人如何走出迷茫?只有迷茫到底,才会走出迷茫。当迷茫本身也觉得迷茫时,我们就自然不会再迷茫了。

    韩信在家乡混日子时,毫无出路,乞食于人而不能自立,连“潜龙”都不是,只是条没成形的龙。

    但当他一混到底时,时间自然使他这条龙成形了。只要我们输得起时间,一切自然会有转机。世界上绝对没有永久的迷茫,迷茫期之后必有清醒期。

    这是人自身的清醒,当然也有赖于外界的催化。

    《史记》中记载了韩信的三次屈辱,这也就是他的三次清醒。

    屈辱让人清醒。

    这是个简单道理,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莫不如此。君子先迷后得利上卷·易经心谋十道做事不是为成功2.人如何面对屈辱?

    人应该直面屈辱。躲避屈辱只会受到更大屈辱。

    韩信三次受辱于家乡人,这三次受辱他都扛过去了,最终决定离开家乡,去外面打世界。

    这三次屈辱是:

    第一次受辱于亭长之妻,长期混饭于朋友家,终于有一天,人家不给饭吃了。这次屈辱给韩信的教训是:求食于人,必有断食之日。嗟来之食食之不甘也不长。

    第二次受辱于漂母。漂母给韩信管饭吃几十天,韩信说要报答她,谁知漂母大怒,说“谁要你报答,我是可怜你!”这次屈辱给韩信的教训是:别人帮助我有时是可怜我,当我还没有能力回报对方时千万不可轻言报答,否则会被施舍者耻笑!

    第三次即受辱于杀猪匠。胯下之辱对一个热血男儿来说是不可忍的,但韩信居然忍了,可见绝非池中之物。

    张良被黄石公考验了三次,得到兵书;韩信三次被乡人欺辱,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教训:

    一、不要老是求别人。

    二、人一旦没有能力就会受胯下之辱。

    三、从此以后,我要做强人。

    韩信的这一“忍功”之深不亚于周文王、张良与勾践,所以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忍功”的背后是“苦功”。

    受尽天下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六

    一切都在变化中显露规律

    履霜坚冰至(卦二·坤)。“履霜”,指脚上踩着霜。“履霜坚冰至”,指在刚冷时就想起冰天雪地,预知后事的必然发生。诸葛亮隐居隆中,坐观风云,便知英雄应时而起,当把天下鼎足而分。

    【案例】

    据《三国志》,诸葛亮的父亲与祖父都曾在荆州一带为官。诸葛亮的父亲死后,其实他也曾在荆州为小官吏。后来隐居隆中,也是身处荆州。荆州为南北通衢,刚好是日后魏、蜀、吴三国的交叉中心地带。这是件奇妙的事,诸葛亮不在其他地方隐居,偏在荆州这样一个军事要害地隐居。诸葛亮在隐居时获得的信息也思考要要大于一般的谋士或将领。而真正使诸葛亮成为诸葛亮的是他的洞察力,其实他并非先知,只不过善于思考罢了。

    【易理】

    1.一叶落知天下秋,履霜而知坚冰至。

    2.霜非冰,但霜后可能有冰。

    【易理应用】

    1.如何看出会变天?

    只有每天都看天的人才知道其实每天都在变天。

    一片树叶从枝头飘落,表面上是某棵树的个别现象,但究其本质乃是大自然的规律使然。

    大地一夜铺满白白的霜花,这表面上是天气骤变,实际上只是天气骤变的开始环节或中间环节。

    从节气上看,在霜降后不久,就是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讲的是“坚冰”,而非“薄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霜降后必然到来的不仅是“冰”,而且是厚厚的“坚冰”。

    但“坚冰”虽冷,却给人一种踏实之感,远比“如履薄冰”好。所以有时要冷就冷到底,等结成了厚厚的坚冰反而好坚实行事。

    诸葛亮每天看天,所以知道霜降后必有坚冰。

    还有一点,他看天不仅只看天,同时也在看地。露与冰都在地上。一叶落知天下秋。

    2.如何见霜知冰?

    霜与冰都属于冷天才有的自然现象,从性质与发生期来看属于同一范畴。它们具有天然的共通性。

    但霜并不等于冰,霜是霜,冰是冰。霜后可能有冰,但不等于肯定有。

    这就是一般人与非常人的区别:

    一般人能看到“可能”。

    非常人能看到“肯定”。

    这就是慧眼所在了。其实这只是很好地运用了排除法:

    A.有的“可能”不一定会实现。

    B.有的“可能”肯定会实现。

    要看出霜后有冰,首先就要大胆排除另一个答案,或者A,或者B,只能选一个。也就是说:

    A.履霜坚冰至。

    B.履霜坚冰不至。

    这两种情况只有一种会发生。

    诸葛亮总结历史,考察当时英雄,选择了A。

    诸葛亮见霜知冰,凭的不是直感,而是理性判断。

    七

    霸者挑起战争,智者赢得战争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卦二·坤)。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大战于赤壁,烈火经月不熄。在这种硬碰硬的局面下,谁是智者、谁有盟友谁就是赢家。

    【案例】

    据《三国志》,刘备被曹操打败后,东进与孙权结成联盟。曹操乘胜追击,想一举歼灭刘备残军,也更想顺势吞并江东孙权。这样以来,孙刘为了自保,结为联盟。可以这么说,孙刘联盟是曹操逼出来的,换句话说,曹操把敌人逼强大了。这无疑是愚蠢的,古来使敌弱者胜,使敌强者败。更愚蠢的是曹操放弃了擅长的北方式马步战,与孙、刘打起水战。结果赤壁之战兵败不堪,险些丧命。

    【易理】

    1.硬碰硬就硬碰硬,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弱者与强者,有时硬碰的结果是“弱者”胜“强者”。

    2.当敌我双方都是龙,只有靠武力与智慧解决问题。

    【易理应用】

    1.怎样与强者碰硬?第一点,把自己也变成强者。

    刘备虽败,犹有精兵数万与诸葛亮、关、张、赵云,更有在南方作战的丰富经验,从来就不是弱者。实际上刘备也是把自己当成一枝强军的。强军有强军的做法,如果把自己当成弱军,就会一败就慌,不敢再战;而对于一枝强军来说,越败越战,决不言输。

    第二点,迅速寻找盟友。

    盟龙是可贵的,结盟后力量就会成倍增长。结盟的看得见的好处是兵力、财力增加,信息、情报更多更有效;看不见的好处则在于增强气势,扭转战局,人为地制造出天时、地利、人和,成功的希望骤然变大。

    刘备未与孙权结盟前,一直处在敌人包围之中,自从结盟后,敌人变少了,朋友变多了。从作战上讲,还可以借江东地形有效扼制曹操,从而作起战来得心应手,彻底结束了以往的不利状况。

    2.怎样实现“智龙”吃“暴龙”?一方是狂暴的龙,一方是智慧的龙。大家都是龙,都很厉害,在这时拼的就不是单纯的武力了,而是拼智力。

    一切都只是个智力问题。

    从智谋上看,曹操一方应用了哪些计谋呢?

    一、驱使荆州水军为前锋主力。

    二、诱降孙权。

    三、伏兵于孙权内部。

    四、分化孙、刘。

    五、派蒋干游说周瑜。

    六、大小通吃,整体进攻。

    以上六计本来都不错,但无一落到实现,无一凑效。曹操根本就什么也没准备好就想吞天灭地,最后只好被天诛地灭。

    而孙、刘一方的计谋是:

    一、首先结成铁血联盟,一切共担。

    二、水、陆兼顾。

    三、苦肉计。

    四、诈降。

    五、连环计。

    六、借东风、火攻。

    七、陆战重重埋伏。

    孙、刘从一个细节(黄盖诈降)展开整体攻势,连环进发,每个环节都范到实处,威力无比。

    当暴龙张牙舞爪从天而聊时,智龙会从它的腹部捅上致命的一刀。因为当暴龙只顾张牙舞爪时,就忘了这样会暴露出光光的腹部来。

    八

    不结交小人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卦七·师)。刘备开创蜀汉江山,是因为有诸葛亮与五虎上将;同样的蜀汉江山,断送在阿斗刘禅手中,只因为轻信小人。

    【案例】

    据《三国志》,刘备自赤壁之战后,羽翼渐丰,据荆州,取益州,收西南,从地盘上讲已足以为一国之君,从兵力、财力上讲也很丰富,于是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成都。后因与孙权的联盟破裂,孙权攻取荆州,关羽失守被杀,荆州归孙权。刘备攻孙权,战败身死,葬于白帝城。刘备死后,刘禅接位,轻信小人,结果几下就玩蛋了。

    【易理】

    1.用小人者必败。

    2.长期与小人打交道的人自己也会变成小人。

    【易理应用】

    1.用人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是与有德者、有智者、有能者打交道,向千万不可与小人粘乎。

    刘备之所以开国称帝,因为他会用人。刘备本身并不是英雄,但他能驾御五虎上将;刘备本身并不是智者,但他能请动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这就是刘备能开国称帝的原因。从这点讲,刘备要高于五虎上将与诸葛亮。这正像《水浒传》中宋江能为群雄之首、《西游记》中唐僧能当孙、猪、沙的师父一样。

    人类最大的才能是管理才能。我可以不是天才,但我可以驾御天才。我可以不是英雄,但我可以驾御英雄;我可以不是智者,但我可以让智者为我服务。

    这样就能把一切资源(智源)为我所用,必胜。

    反之,用小人者一定会被小人所用,成为傀儡,必败。

    2.怎样避免与小人打交道?

    交人交心,不交心就不会有实质的交往。

    与有德者、有智者、有能者打交道,应该交心,这样就会走在一起。

    与小人打交道,不应该交心,这样就不会被他同化。

    在现实生活中,在各样事情、各种场合中,碰见小人、甚至与小人一起共事都是难免的,这很正常,只要与小人保持距离,便无大言。

    我不找他,我无事。他来找我,我不答应。我不合作也无事。

    所以,怎样避免与小人打交道的答案只有一个:完全不与小人交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到不与他交心,坚持不答应、不合乍的原则。

    3.怎样避免自己也成为小人?

    有的人不与小人打交道,自己也会成为小人,因为他本来就没有长远的志向。

    有的人本来是有德者、有智者、有能者,某一天发生某件事,从比就走下坡路,最终成为小人,这是可悲的,因为他定力不坚,往往不能拒绝各种俗名俗利、小名小利的引诱。

    有的人长期生活在小人圈中,耳濡目染,近墨者黑,也变成了小人。

    人是怎样变成小人的,不外乎就是以上这三种情况。怎样变成小人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一旦成为小人就可能会坏大事。针对以上三种情况,我们避免成为小人的方法也有三种:

    一是立志不做小人,一定要做有本事的人,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大人物,一定要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这种志向要具体,比如要当大富豪、大科学家等等,一旦确立这个志向,终生就为之奋斗,绝不改弦易辙。

    二是防止自己滑坡,万一不慎滑坡,也要重新爬起来,正如前面讲“亢龙有悔”时讲的那样:以行动配合悔意,东山再起。

    三是不与小人打交道,万一要打交道也不交心。不与小人合作,不答应小人要求的任何事情。重要的是千万不与小人做朋友。

    九

    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才有成就

    君子有终(卦十五·谦)。历来成大事者都是有始有终,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到老死,创下了再继汉脉50年的神话。

    【案例】

    据《三国志》,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一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刘氏集团的主心骨。“联吴抗曹”这一总的战略便是诸葛亮制定的。有了这一条,才有了刘备的蜀汉江山。刘备后来背叛了这一伟大战略,便兵败身死。刘备死后,诸葛亮根据情况变化,改“联吴抗曹”为“直接伐魏”。可惜刘禅无用,不能完全信任诸葛亮,老是后院起火,致使北伐中断。刘备、刘禅父子的魄力、眼光与实际能力都远逊于诸葛亮,刘备毁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刘禅则使诸葛亮“直接伐魏”的军事行动屡次中断,功亏一篑。话虽如此,刘备父子虽然不能完全发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但诸葛亮依然忠心耿耿,这并非愚忠,而是感激刘皇叔知遇之恩也。土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为君子,有始有终!

    【易理】

    1.历来只有有始有终的人才能成大事。

    2.越坚持到最后,所成就的事越大。

    【易理应用】

    1.怎样才能有始有终?首先,在定志向、选目标时就必须看准。一旦发觉错了,要及时悔改,重立大志。一旦定了,就不改变。

    诸葛亮的眼光很准,从刘表、曹操、孙权、刘备四人中独选刘备,除了他知道刘备有仁义之心外,还在于他作了以下分析:

    A.刘表:虽暂时有荆州之地,但孱弱无能,不能成大事。

    B.曹操:虽能成大事,但杀人如麻,乃暴君也。

    C.孙权:虽有江东之地,但无雄才大略,仰仗父兄之能,守门之犬耳。

    D.刘备:虽暂时失利,但有大志,又能礼贤下士,一旦壮大,称王称霸。

    诸葛亮一旦选定了刘备,便不动摇。他忠于刘备就是忠于自己的理想,就是相信自己的眼光与能力。有了这一点“不动摇”,诸葛亮与刘备才能一起动摇整个天下。

    其次,人是否能有始有终,还取决于他的实际能力有的人想有始有终,但中间忽被某件事阻断、打击,便不能应付,最终半途而废。而如诸葛亮者之所以不会半途而废,就在于他有能力应对一切。刘备是条龙,“真龙”;诸葛亮更是条龙,“卧龙”。当真龙遇见卧龙,便飞龙在天,乾坤为小。

    所以,如要确保有始有终,唯一的办法便是积极培养自己终身为一件事奋斗的各项专业能力。

    2.怎样才能坚持到最后?

    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信自己有从始至终完成某一件事的决心与能力,稍一动摇都不行。

    诸葛亮跟随刘备后遇到两次重大考验,他都坚持下来了,不愧是有始有终的真君子、大丈夫。

    第一次考验:初败于曹操,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很容易选择两条去路:一是投降曹操(实际上刘备就干过),二是从此小打小闹,明哲保身。但诸葛亮两条路都不走,越败越勇,偏要与曹操较劲。于是有了接下来的联吴抗曹,赤壁之战。

    第二次考验:刘备兵败身死,何去何从?

    换作别人,或者自己单干,或者从此退出,但诸葛亮毅然决定留下来,继续辅佐刘禅,并且把刘禅当刘备。谁都知道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扶不起诸葛亮也要扶。正如孔子所言。

    “知其不可而为之”,何等气魄与胸怀。

    诸葛亮就是这样坚持到最后的,靠的是自己的决心与能力,靠的是一种“我自为我事,虽败犹荣”的气度。人一旦有了这种气度,便不会真正的失败。诸葛亮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愧是个有始有终的君子。

    十

    我自行我道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卦十八·蛊)。范蠡辅佐勾践成功后,辞去高官显爵,泛舟于江湖,成为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取得了比带兵打仗更大的成功。

    【案例】

    据《吴越春秋》,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后,亢龙有悔,卧薪尝胆,在范蠡、文种等贤臣的辅佐之下,终于将夫差打败。但勾践在取得胜利后未能再往前走一步,范蠡知道勾践的抱负已经到此为止了,再下去也不会有新的发展,于是毅然决定辞去高官,去做了一个大商人,经商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易理】

    1.很多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遇到这种人我们可以与他共事,事成之后应果断分开。

    2.我自行我道,自求多福。

    【易理应用】

    1.如何见好就收?见到“好处”不能收手是危险的,将会把人拖到死亡的境地。正如《红楼梦》上讲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范蠢跟随勾践打江山是下了决心的,所以群臣同心能打下。但到坐江山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勾践还没到翻脸不认人的时候,但为什么要等这样的时候到来呢?范蠡果断地离开了,就像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果断地留下来一样。二人同为相智之举。并不是说范蠡不能有始有终,而是勾践非刘备所能比。刘备能与诸葛亮一起坐江山,但勾践不能。范蠡考察勾践的前后种种:

    一开始骄傲自大,然后遭受打击,然后亢龙有悔、卧薪尝胆,最后打下了江山旧病复发,依然骄傲自大。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样的人并非明主。

    勾践“卧薪尝胆”是想打江山,但在打下江山后并没有接着卧薪尝胆,继续励精图志,而是忙着享乐去了。范蠡知道勾践不能长久,断然离去,见好就收,凭的是一双火眼金睛,看出了勾践的斤两。

    2.如何自求多福?

    做自己喜欢做的。

    范蠡智商绝高,跟随勾践时既是首席军师,又是一员大将,如今不再带兵打仗,而是去经商,倒不失是一番新境界。

    追求财富的人必然会有收获,因为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巨大财富。

    范蠡把他的智商用在赚钱上,很自然地取得了比带兵打仗更大的成功。从这个意义讲,所有的聪明人都该拥有自己的财富(不仅仅是钱),而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聪明却什么也没有呢?原因就在于他浪费了自己的高智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