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精英是这样炼成的-橡胶大王陈嘉庚:永不言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17岁时就前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和橡胶园等。1916年后,以橡胶和胶制品业为主,鼎盛时期其销售网遍及全球,谓新马树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

    畏惧失败,才是可耻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身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的一个华侨世家。曾祖父兄弟5人中有2个出洋定居。大伯父和二伯父也出过洋。而父亲也远渡新加坡开了1家米店。

    17岁时,陈嘉庚乘船远赴新加坡,去父亲开设的米铺学习经营小生意,而此次之行为他以后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3年,陈嘉庚父亲的生意因经营不善而出现问题,亏损甚巨,面临破产的厄运。

    此后,陈嘉庚自行创业,他集得资金,在新加坡办了“新利川黄梨厂”,专门生产菠萝罐头。后来,他又把另一家经营菠萝罐头的日新公司买下来。专心发展菠萝罐头业务。父亲的失败让陈嘉庚感受甚深,他积极总结了父亲的失败教训,他认为,那是由于父亲在生意上了轨道之后,对业务的管理出现疏忽,没有紧贴着业务。

    他并没有受到父亲失败的影响,而是满怀信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他不允许自己被失败打败,为了让自己的事业蓬勃发展,他认真、勤奋,尽量亲力亲为,在经营菠萝罐头期间,他每天早上必带同下属前去购买菠萝材料,然后到各家菠萝罐头经销商去查询,以了解最新的罐头行情,然后就回厂去督导生产,处理厂务。

    此外为了能准确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了解生产成本,让他即时发现业务是否有利可图,他还细心地核算财务,天天如此。他的经营原则是薄利多销,质量务求最好,所以,他既控制质量,也控制成本,令产品在市场最具竞争力。

    陈嘉庚吸收了父亲做生意的长处,生意愈做愈大,当菠萝罐头生意业务蒸蒸日上时,他就扩大业务,陆续开办了一共四家菠萝罐头厂,并有一家米铺及一家米厂。前后不过四年,他就已经完全代父还清所有债务,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信誉。20世纪20年代,陈嘉庚先生已持有超过50万坡币的资产。

    这一笔钱,让陈嘉庚先生的菠萝罐头业务及米业,更上一层楼,他收购了一家米厂,然后,从泰国购入大米,再把大米加工运到香港和印度销售。另外,因为他常常往返泰国,知道泰国菠萝货廉质优,所以就地取材,在泰国开设罐头工厂,直接在当地购买菠萝,制成罐头。

    不久,陈嘉庚看到了庞大的橡胶业前景。他决定将业务转到橡胶业上,于是买入大量橡胶树的种子,然后把个人拥有的福山菠萝园加种橡胶树,菠萝逐渐减产,橡胶树愈种愈多,最后便由菠萝园变成了橡胶园,并且投资更多土地来种植橡胶树。

    陈嘉庚不断扩大自己的橡胶生意规模,1916年,他把一家菠萝罐头工厂改为橡胶加工厂,后来又把一家米厂改成橡胶加工厂,此后,他又和朋友合股经营3家橡胶公司。此外,他拥有橡胶园的规模,也愈来愈大,到1925年时,陈嘉庚已拥有广达15000英亩的橡胶园。

    起初,陈嘉庚只是加工橡胶,为制造橡胶产品的生胶片提供原料。后来,他索性制造橡胶制品上市,其中包括轮胎、胶鞋,与及其他日用品,他买下多家橡胶制品厂,并扩充厂房,改善设施,制造出大量橡胶用品。至此,陈嘉庚已掌握了整个橡胶产品,到批发到市场上销售,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此外,他还经营冰糖厂、制药厂、饼干厂、皮革厂木材厂、肥皂厂等,当然还有菠萝罐头厂,他积极走多元化的路线,分公司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开发出胶鞋,对陈嘉庚来说是一次创举,当时的胶鞋并不普及,陈嘉庚决定开拓这个市场,他以具竞争力的廉价把胶鞋推出市场,吸引更多顾客使用,顾客们知道胶鞋的好处,便乐于穿着,渐渐的,胶鞋走进了千家万户。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世界市场一片混乱。在来势汹涌的经济危机大环境下,陈嘉庚的企业连年大亏,到1930年初期,陈嘉庚有限公司的处境更是窘迫,但这些他都一一挺了过来,在他看来,失败了,没什么,再接再厉,重要的在于面对失败时不要丧失再战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陈嘉庚说“畏惧失败,才是可耻”。他认为:“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当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厌心,安能成事哉?”陈嘉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挑战了失败,他是名副其实的“橡胶大王”。

    名副其实的超级总工程师

    陈嘉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还是一位热诚办教育的教育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对于兴学育才竭尽全力。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曾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于是,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10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此外,他还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也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在全国至今还找没有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维持费用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设有文、理、法、商、教育,5院17个系,这是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

    20世纪20年代末是陈嘉庚办学最艰难的时期。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混乱,即使在企业连年亏损的情况下,陈嘉庚也逐月汇钱给集美和厦大。有人劝他考虑减少一些经费,他说:“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就能过日,何必为我担心!”在陈嘉庚入不敷出、向外国银行举债数百万的艰难时期,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利用债权人的地位,企图强制他将产业改为股份公司,并提出以停止维持集美、厦大两校经费为条件。亲友中也有人好心劝他停止供应学校经费,以维持企业。但他认为:“两校如关门,自己误青年罪小,影响社会之罪大。”所以他断然说:“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

    就这样,陈嘉庚独力维持厦大16年,直至1937年春,他为了全力维持集美学校,才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改私立为国立。

    抗战期间和解放初期,集美学校先后遭到日寇炮轰和国民党飞机滥炸,校舍毁坏大半,满目疮痍。但陈嘉庚先生没有被困难吓倒。1950年9月,他回国定居后,立即着手集资修理、扩建集美学村。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所有大小工程的设计、施工、进度、经费调拨,都亲自指挥和精打细算安排;他不论风雨寒暑,每天都到集美工地巡视、指挥和解决工地上出现的问题,每个星期还1~2次乘坐普通的渡船到厦门大学建筑工地检查,并定期到各个石料厂和砖瓦厂现场解决问题……

    在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集美、厦大一幢幢绿瓦飞檐、巍峨壮丽的学村建筑群拔地而起。在厦门大学,从1951~1954年,建起了31幢大楼,共计62600平方米,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的1倍;在集美,又扩建了新校舍以及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医院、电厂、自来水厂、电影院和集美解放纪念碑,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三倍多。在扩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时,他亲自指挥工程进展,检查工程质量,群众称他为“超级总工程师”。

    陈嘉庚倾资兴学,他希望有志之士,闻风继起,振我中华,故虽企业收盘,仍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估计他一生用于办学的款项,约达美金1亿元以上。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纵观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坚持理想、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从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一生。不管是商业,还是教育事业,他都坚信和坚持着不放弃。在惊叹感动之余,我们更应该学习他永不言败的精神,并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耕耘诚信,收获未来

    除了永不放弃的精神,陈嘉庚还非常推崇“诚信”。

    1904年,陈嘉庚父亲所营企业破产,欠印度债主哈利20多万元巨款。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白手创业的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终于有些赢利,他不顾亲友的反对,花了大量精力找到债主,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

    对此,有人说他“傻”,但他说:“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由此,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也迅速传遍了东南亚。也因此,人们非常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誉,都愿意与他做生意。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亿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46年3月,尼赫鲁访问新加坡,陈嘉庚在欢迎会上致辞,题为《领袖与诚信》,指出无论商界政界,“诚信”都是无价之宝,是成功的保证。

    回国定居后,陈嘉庚也常常教诲身旁的人要诚实守信。

    1958年,集美各校要筹办农场,但校区土地有限,学校有人建议,把几年前赠给农业厅的天马农场的大片土地收回一部分。对此,陈嘉庚表示强烈的反对,他认为已经赠送给别人的东西又要讨回,出尔反尔,是不诚实之举。

    还有一件事情是发生在长期追随陈嘉庚身边的总务主任叶祖彬身上。1956年10月,星马工商贸易考察团里的一些乡亲回到集美,陈嘉庚请他们第二天早上到家里一起吃地瓜稀饭,并叮嘱叶祖彬多做一些饭。结果叶祖彬忘了通知,让客人们饿了肚子。事情虽然不大,但陈嘉庚先生认为,叶祖彬在这件事上对他失了信,同时也让他失信于客人,因此,要求叶祖彬写检讨,并给予停薪1个月的处罚。

    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这是陈嘉庚的座右铭,他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虽然是众所周知的超级大富豪,他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了数10座高楼大厦,但是他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非常简朴的二层小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可是他怡然自得。他的生活十分艰苦。他的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很旧。外衣、裤子、鞋子、袜子也全都打了补丁。虽然家有数百万财产,他在晚年时却为自己规定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他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种鱼。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非但对自己如此严格,陈嘉庚教育孩子时也是如此。

    虽然钱财堆积如山,但他从来都不会多给孩子一分,为此,他教育孩子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赚钱。

    陈嘉庚先生的儿子陈国庆说:“父亲一生辛劳,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全部捐给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我从学校毕业后,进了父亲的工厂,他对我说:‘从现在起,你应当自立了,不要依靠我,我有钱也好,没钱也好,都不会留给你们。’那时候做工要从早晨7点干到晚上10点,每天3顿饭都在工厂里排队吃食堂。有一次,工厂里为支援抗战组织募捐,每人捐3元钱。那时我的工资才十几元,我觉得实在困难,硬着头皮去求我父亲,请他替我出。但父亲坚定地拒绝了。”

    在陈嘉庚看来,几元钱事小,但就是要通过这些小事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很多人都富有,但像陈嘉庚这样的富人少有。他不仅身体力行,严格地约束自己,还通过教育孩子们自立,磨炼他们来真正地贯彻和实践他的座右铭。

    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最大限度地将金钱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