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悲剧不在于开始后被别人淘汰,而在于开始前被自己淘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人生最深的恐惧来自于自己吓自己

    人生最深的恐惧不是来自其他,而是自己吓自己。其实,成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是被我们想得太困难了,我们自己把自己吓得不敢向前迈进。

    恐惧一直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管我们是谁,不管我们身处何方,不管我们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都或多或少感到过恐惧。只有一个人能治疗你的内心的恐惧,那便是你自己。面对恐惧,如果你感到意志消沉,那么你就会沉到山洼的底部;但如果你能保持自信,就可以利用当时正在扯你下坠的那股力量,从低谷之中跃出来。

    一位教授带着他的10个学生进入了一间黑漆漆的小房子,然后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在这间房子里进行一个实验。请大家在我的引导下走到房间的那一边。”

    说完,教授就拉起了排在最前面的学生的手,然后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后面的学生也是一个拉一个,依次走了过去。等所有人都成功到达房间的另一边之后,教授打开了房间的一盏灯。忽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几个胆小的学生更是吓得大哭大叫起来。

    原来,这个房子的下面居然是一个大坑,坑里养着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毒蛇,一条条目光如炬,有些还时不时地向上面的人吐着信子。大坑上面搭着一座扁扁的独木桥,方才他们就是从这座独木桥上走过来的。

    教授转身问学生:“现在,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再走一遍?”没有人回答。过了许久,有两个胆子大的男生站了出来。第一个男生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走时慢了很多。随后,第二个男生也颤颤巍巍地走上了独木桥,但走到一半时太害怕了,最后不得不趴在小桥上慢慢地爬了过去。

    在两人都到达对面之后,教授又将房间的另外几盏灯打开了,房间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独木桥的下方装有一张十分细密的安全网,因为网线颜色十分浅,所以他们才没看见。

    这时,教授又问:“现在,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再通过一次这座独木桥呢?”。

    没过一会儿,3个人便站了出来。

    “你们呢?”教授问剩下的5个人,“你们为什么还不愿意呢?”

    那几个人异口同声地问:“这张网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吗?”

    由此可见,失败固然与力量薄弱、能力不足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为首要的原因往往是信心不足,以至于还没有上场,就因为内心的顾虑或恐惧败下阵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忍受灾难与不幸,并能战胜它们。有的人可能不相信自己能办得到,他们不知道,自己内心有惊人的内在源泉。只要我们加以利用,就能冲破难关。因为,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加坚强。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战胜任何恐惧。请你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

    当你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时,就会发现,许多事情变得非常简单,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原来成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期间,他经常到学校茶座或咖啡厅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甚至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人精明强干,幽默风趣,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理所当然。久而久之,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骗了。那些人为了吓退那些正在创业的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

    作为心理系学生,他觉得有必要对韩国成功者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看完,大为惊奇,他觉得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尽管在东方甚至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但之前从来没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随后,布雷登教授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也就是当时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本书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相信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激励了很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并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智慧与时间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而这位青年也取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最深的恐惧不是来自其他,而是自己吓自己。其实,成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是被我们想得太困难了,我们自己把自己吓得不敢向前迈进。如果我们能勇敢地向前进,说不定就已经成功了。

    2如果你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那么谁都帮不了你

    信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调料。没有信心的生活,不能称之为完美的生活。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

    人的思维通常有以下定律:从想法到证据再到结果。比如,心里想着说自己不行,就会努力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不行,最后自己的所作所为果然证明不行。

    因此,当我们在做事情时,不妨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先想自己还可以,接着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还可以,接下来得出自己其实还可以的结果。然后,从自己还可以进步到自己很出色,然后搜集自己十分出色的证据,最后得出自己果真出色的结果。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做起事来才会信心十足;当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做事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真的不行。尼克松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缺乏信心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因此许多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的优势取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非常不自信,他无法从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非常担心再次出现失败。正是在这样一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做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糊涂事。

    什么事呢?他指派手下的人偷偷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一再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就被迫辞职。本来胜券在握的尼克松,因为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由此可见,信心是一种心境,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眼间意志消沉。信心能让一个人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信心犹如一根又弱又细的线,很容易被拉断,却可以在一个人沮丧的时候,将他拋至空中,使其重获希望。

    信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调料。没有信心的生活,不能称之为完美的生活。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很缥缈的东西,但正是因为缥缈、看不见,我们才会有一种精神寄托。而这种精神寄托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向。

    理查·派克是运动史上获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之一。他第一次赛车回来时,很高兴地对妈妈说:“有35辆车参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他妈妈毫不客气地回答。

    理查·派克感到很不理解:“可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而且赛车还这么多。”

    “孩子,”妈妈深情地说,“记住,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接下来的20年里,理查·派克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当别人问起他成功的原因时,他说,他从未忘记妈妈的教诲,是妈妈在他为得第二名沾沾自喜的时候,帮他发现了他还可能是第一的希望。

    每个人都想得第一,但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得第一。虽然我们并不认为成功的标准就是成为第一,但我们推崇自信的力量。试想一下,如果理查·派克内心缺乏自信,他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他能在20年的时间里称霸赛车世界吗?

    史铁生21岁时双腿残疾,可他却用“笔”走了世界上最远的路;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却用心创造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斯蒂芬·威廉·霍金全身瘫痪,不能发音,却用思维走进了宇宙……这是何等的奇迹,何等的不凡!他们之所以能创造奇迹,不仅仅是因为坚强的意志,还有信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行。

    那我们呢?作为健全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不行呢?如果我们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那么谁都帮不了我们。凡事要多找方法,少找借口,才能突破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3无休止地自设困境,带来的是无休止地自我折磨

    人生的困境,有的时候是自己编织出来的。人生的绝境,通常也都是你为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假象。事实上,生命里那些过不去的坎儿,都是为了促使你更快地成长。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快乐,可是,生活却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而且常常发生一些令人抓狂的事:几经奔波,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正在大施拳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别人少了几块钱;好不容易快要做成一件事,就在节节推进时,却突然听到有人背地里嚼舌根,心里十分恼火;好心为别人排忧解难的时候,因为一点误会,遭到别人的讥讽,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于是,有人为了几块钱而耿耿于怀,整日闷闷不乐,甚至想到辞职走人;有人放下手头的事情,把精力用在应付闲言碎语上,有人因为一个小误会而纠缠不清……

    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少不了烦恼与苦闷,也免不了挫折与困难。因此,我们很难做到一帆风顺。面对这种情况,有一部分人就会变得极度悲观,陷入自设的困境之中无法自拔。

    有一次,一个铁路工人不小心被锁进了一个冷冻车厢里。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他走不出冷冻车厢,就会被冻死。

    几个小时后,有人打开了冷冻车厢,却发现铁路工人已经死了。可是,工人们认真地检查了一下车厢,发现冷气开关并没有打开,这个冷冻车厢里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5.5摄氏度,而且因为这个冷冻车厢面积大,所以有足够的氧气,可是那位铁路工人却被“冻”死了。

    后来,医学家对此进行了分析,铁路工人并非死于冷冻车厢的温度,而是死于他自己心中的冰点。当铁路工人知道自己被锁的时候,他就给自己判了死刑,因为他认为,在冰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活命的。

    在极度绝望之下,铁路工人被“冻”死了,因为在此之前,他认为自己无可挽救。当出现坏的结果的时候,愚者只会把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去想,他们认为“天意如此,非人力可为”!就好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不做丝毫的反抗,就如同这位铁路工人一样。

    与之相反,智者从来不会抱怨,更不会消极地等待,他们总是积极地为改变这种结果做准备,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两种不同的心态,却引发两种不同的命运。

    一只青蛙与同伴们一起生活在浅水沟中,水沟中的水越来越少,它们已经无法从水中觅到用来充饥的食物了。这只青蛙厌倦了这种生活,它每天都在不停地蹦跳,想逃脱这个毫无希望的浅水沟。

    而它的小伙伴们则习惯了这种生活,并懒洋洋地对小青蛙说:“我们现在不是还没有饿死吗?着急什么呀!”

    终于有一天,小青蛙纵身一跃,跳进了旁边的大池塘里。这里不仅可以自由游泳,而且有充足、丰富的食物可供享用。小青蛙呼唤同伴说:“大家赶快跳过来吧,大池塘中的生活简直就像天堂一般。”同伴们则对小青蛙说:“我们从小就住在浅水沟中,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懒得再搬家了。”

    不久,浅水沟干涸了,小青蛙的同伴们全都饿死了。

    当我们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时候,不妨试着打开我们的心灵,打开我们的大脑,向自己求助,天无绝人之路,一定可以想到办法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哪怕是一根细细的头发丝,也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无休止地自设困境,带来的是无休止地自我折磨。人生的困境,有的时候是自己编织出来的。人生的绝境,通常也都是你为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假象。事实上,生命里那些过不去的坎儿,都是为了促使你更快地成长。当你看清了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原来上天从来没有让你走投无路;相反,是你内心的恐惧与妄想,将你逼入了绝境。

    4别让自己变成曾经最看不起的那种人

    我们每个人都会改变,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一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过去我们讨厌那些虚伪的人,而现在我们自己也说着虚伪的话,带着漂亮的面具,把自己伪装起来。有时候,我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非常陌生,不敢相信那些漂亮的谎言竟是从自己的口中说出来的。我们向来不喜欢在真心上包裹一层高密度的硬壳,如果不袒露心迹,别人就休想看穿。而现在,我们自己却变得越来越不坦诚,越来越不柔软,过去那些轻易击中我们的东西,对我们竟再也不起作用。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变成了自己最初所鄙视的人。在这个叫作社会的大染缸里,好像有一条看不到的轨迹,不管我们怎样选择岔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最终都会走到这条轨迹上,逃都逃不掉。

    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小林是个十足的愤青,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讨厌职场上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虚情假意。他觉得自己的领导别的不在行,只会溜须拍马,平时就爱弄个PPT吹牛,翻来覆去就三个词:合作、效率、激情。即便是很小的一件事,也要发个邮件,说的话就像英汉字典一样,切换自如。

    几年时间过去了,小林由一块生铁也变成了公司这个大机器上运转的一颗螺丝,曾经那些不符合规格的螺丝,都已经变为废品淘汰了。为了不被淘汰,小林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阿谀奉承,学会了溜须拍马。很快,小林升职了,现在的他变得跟周围其他人一样,是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讨厌一些人、一些事。比如,厌恶那些喜欢拍马屁的同事,痛恨那些投机倒把的奸商,鄙视那些喜欢给下属穿小鞋的领导。可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讨厌的那些人竟然成功了。更为恐惧的是,我们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像自己曾经讨厌的人了。我们也变得爱吹牛,变得抠门,变得尖酸刻薄。

    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职场的游戏规则就是要少说多看,小林慢慢适应了这个规则,他升了职;有钱人的游戏规则就是炫富,刚子有钱后马上就适应了这个规则。

    刚子家境不是很好,后来交了女朋友,他没钱带女朋友环游世界,对他而言,看场电影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每每看到有人炫富的时候,刚子就恨得牙根直痒痒,嘴里还骂骂咧咧:“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就知道显摆,等我有钱了,我肯定低调。”

    一天,天上真的掉了个馅饼砸到了刚子头上。刚子中彩票了,得大奖了,钱到手以后,他立刻去买了一条二十厘米长的纯金链子挂在自己脖子上,又买了金表、金戒指,H型皮腰带,买了辆豪车带女朋友到处兜风。这时刚子才发现,原来他骨子里也是一个热衷炫富的人,只是当初的他穷得响叮当,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没有那个实力罢了。

    许多时候,愤怒来源于恐惧,而厌恶则来源于嫉妒。过去的我们愤世嫉俗,而当有一天,我们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如溜须拍马的领导、炫富的土包子,那就真的可悲了。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不是为了从一种生活逃到另一种生活,而是为了不让自己变成曾经最看不起的那种人。时间一直在流逝,既然再也回不到从前,那就好好地奔向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会改变,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一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多想想你出发时的初心,理一理你的梦想,回头看看你走过的路,青春正在你的身后注视着你。请让她对你跷起拇指,而不是竖起中指。

    5你没必要向每个人诉说你过去的种种不堪

    过去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属于过去。如果执意留在昨天的阴影中不愿意走出来,就永远看不到前面的阳光。我们不应该在新的一天还背负着昨天的伤痛,更不能让昨天的伤痛折磨自己痛悔一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无论昨天的你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历史,不能成为最终的决定因素。所以,不要总是沉溺于过去,把过去的一切都放下,只有将心中的包袱卸下,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生活。

    我们经常会因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如果带着烦恼去忙碌,肯定会因消极情绪而影响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其实,我们担心的问题往往不会像我们担心的那样发生或带来不利影响。既然这样,又何必让这些烦心事困扰着自己呢?生活中一切烦恼往往都是来源于自身。当试着放下的时候,心灵才能得以解脱。如果过于执着,只会迷失自我,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一个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下山去化缘。小和尚对师父毕恭毕敬,什么事都看着师父。走到河边的时候,一个姑娘要过河,老和尚背着那位姑娘过了河,姑娘表达了谢意后离开了。小和尚心里一直想着,师父怎么能背那位姑娘呢?但他又不敢问,一直走了20里,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师父,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那位姑娘过河呢?”

    师父淡淡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而你却背了她20里还没有放下。”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事,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不然劳累的只能是自己。

    人生路上会遭遇到很多不幸,挫折、失败、痛苦、打击等。然而,回忆盛不下太多的往事,所以我们要试着忘记。如果一个人无法忘记过去,那么他连今天也将失去。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星星。”人生苦短,几十年匆匆而过,怎么要浪费时间在回味过去的痛苦上呢?

    一位武术大师腿脚功夫非常厉害,他的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曾让他一度“威震武林”,同行们对他甚是佩服。可是命运弄人,在一次上山采药的时候,武术大师失足摔下悬崖,尽管性命是保住了,可两条腿却齐刷刷地摔断了!一向以腿脚功夫著称的武术大师此时连站立和行走都成了问题,以前威力无敌的双腿,此时只留下一双空空的裤管。

    当武术大师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徒弟们不敢告诉他这个悲痛的消息,他们甚至不敢想象师父看到双腿没了时会有怎样的反应。然而当大师看到一双空裤管时,他没有像徒弟们想象的那样难过,更没有捶胸顿足地表达自己的痛苦。他让徒弟把自己扶起来,平静地吃了一些饭菜,然后就像以前那样坐在那里练习内功了。练习完内功后,看着一脸茫然的徒弟们,武术大师说道:“我想说两件事,第一,你们之中如果谁还想练腿脚功夫我还会像过去那样认真教导,只不过不能再亲自示范了;第二,从现在起我要练习臂掌部的功夫,我不会因为没有了两条腿而变成废人,你们也不必因为我而放弃自己的修炼。”

    几年过去,武术大师以他杰出的掌上功夫获得了更多人的敬仰。当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看到他没了双腿而流泪惋惜的时候,这位武术大师微笑着对好友说:“我把以前的一切都扔掉了,因此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练武,可是你怎么还让几年前的痛苦打扰咱们久别重逢的兴致呢?”

    是啊,过去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属于过去。如果执意留在昨天的阴影中不愿意走出来,就永远看不到前面的阳光。我们不应该在新的一天还背负着昨天的伤痛,更不能让昨天的伤痛折磨自己痛悔一生。

    我们不能总是将命运强加给我们的一点点的痛苦,在有限的生命里反复地咀嚼、回味,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耿耿于怀,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只会得不偿失,有百害无一利。长此以往,记忆之舟终有一天会承载不下,心灵之船终有一天会不堪重负,如此一来,痛苦的过去就会牵制住我们的未来。

    我们没必要向每个人诉说自己过去的种种不堪。我们要记住某些人某些事,但我们更应该忘记某些人某些事,记住那些应该记住的,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这才是我们的人生。

    6无论自视过高还是妄自菲薄,都是大错特错

    凡事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贬低自己,更不能因为一时的成败在生命河流里迷失自己。若是用自己的长处去看别人的短处,就会让人滋生无谓的自大情绪;若是看到别人的长处正好是自己的短处,又会让人觉得自卑。只有看清了所有,才能全面地正确地评价自己。

    在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七句话,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甚至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却只有一句,那就是:“人要认识你自己。”是的,可能我们认识许多的人和事。然而,认识别人简单,认识自己却很难,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社会认知中千真万确的真理。

    有的人只看得到自己的优点,以至于做人做事都自视过高;而有的人只看得到自己的缺点,以至于做人做事总是妄自菲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正确的。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该全面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一天,白马与毛驴结伴到山区去。在平坦大道上,白马四蹄翻腾,长鬃飞扬,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把毛驴甩到了后面。白马转过头来看了看毛驴,见它摇着两只大耳朵,不紧不慢地在后面跟着,白马着急地对毛驴大吼道:“喂,你怎么不把脚步迈得快一点?看你那慢腾腾的样子,照你这个速度,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你这黑驴子,真是个庸才。”

    毛驴听了白马的训斥,既不生气,也不泄气,依旧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

    进入山区后,山路变得又窄又陡,崎岖不平。白马的速度不知不觉地就慢了下来,身上的汗水像刚洗过澡一样。此时毛驴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很快就赶到了白马前面。

    白马看毛驴走起羊肠小道的时候那么的轻松,不解地问道:“黑驴子,你为什么走起山路来比我快呢?”。

    毛驴回答说:“因为各有所长,在一定条件下落后的不一定是庸才啊。”

    在平坦的大道上,白马速度比毛驴快得多。而在羊肠小道上,毛驴跑得比白马快。可见,个体的技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不管你是正寻找自己位置的年轻一代,还是韶华已逝的中年人,都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都要正确认识你自己。凡事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贬低自己,更不能因为一时的成败在生命河流里迷失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地位等,往往会出现估计过高或估计过低的情况。比如在走上坡路的时候,会觉得只要凭自己的能力,就能得到自己要想的东西,甚至还将某个运气或者机遇也当成是自己能力非凡。这样的得意者事实上是平庸的人。而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又容易把当下的逆境以及各种不利的因素当成是自己的无能,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贬低自己,甚至没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产生自卑心理的人,通常对外界的反应很敏感,十分容易接受消极的暗示。

    张太太经常去寺院上香。她与别的香客有一些不同,她在寺院待的时间比较长,有时还会住上一两天。

    寺院的客房并非在寺里,而是在寺院外不远的地方。

    有一次,张太太在佛堂里看到了戒痴,于是就问智缘师父:“寺里那个很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智缘师父感到奇怪,为什么张太太觉得戒痴很可怜呢?

    张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事实上,并非寺里穷得没钱给戒痴做新衣服,而是戒痴性子顽皮,常常在寺里乱跑,有时还跑到山上爬树摘果子,从树上摔下来很多次,却依旧不改,给他做的新衣服很快就会被穿破。寺里没有条件给他常常做新衣服,师父看到了就会帮他补补,若是看不到,戒痴就会穿着破衣服在寺里跑来跑去。

    这次有施主指了出来,智缘师父就交代一名弟子给戒痴找一套新的僧袍穿上。

    戒痴张着手,让师兄帮他穿衣服,手脚兀自不老实地在新衣服上拉扯。这时,戒痴忽然问道:“师兄,上午那位可怜的太太是谁?”

    师兄感到奇怪,追问了几句,才知道戒痴口中的可怜太太居然说的是张太太。

    张太太衣着讲究,身上看起来总是金灿灿的,脖子上金项链的成色比佛像上的金漆还要货真价实。

    戒痴说:“你看她穿的衣服很华丽,可她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有时看待一件事情的方法确实如此。评价的是同一件事情,但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结果——倘若目光落在张太太眉头上就会觉得她十分可怜,倘若目光落在张太太的衣物或金链子上,或许就会觉得自己可怜了。

    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仅仅盯着它的某一点看。若是用自己的长处去看别人的短处,就会让人滋生无谓的自大情绪;若是看到别人的长处正好是自己的短处,又会让人觉得自卑。只有看清了所有,才能全面地正确地评价自己,自大和自卑的情绪也就不会出现了。

    无论是自视过高,还是妄自菲薄,都是大错特错。一个有理智的人,应该对自己各个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与定位。否则,毁损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现在,甚至是一个人的未来。

    7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座右铭

    许多人因为出发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上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沿途中发生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繁杂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于不得不停了下来,甚至是走上岔路,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初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拼搏,拼命地让自己“忙”起来。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顺利。当我们踏上征途,当我们扬帆出航,在茫茫大海中,怎样锁定航向,怎样才能不被风浪左右呢?

    许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无法握紧梦想的方向。在一次又一次的风浪之中,慢慢忘记了自己最初的航道,尽管依旧在努力拼搏,却只是随着流水,漂向一个迷茫的漩涡。

    读中学的时候,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里。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竟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往前跑,并爬到了另外一棵大树上。兔子在树上,慌忙之中没有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根本不会爬树;而且一只兔子也不可能同时将三只猎狗砸晕。”“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想不出问题了,老师才接着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想到,那就是土拨鼠哪儿去了?”

    土拨鼠哪儿去了?老师的话,一下子将我们的思路拉回到猎狗追寻的目标——土拨鼠。因为兔子的出现,我们的头脑不知不觉跟着兔子走了,而土拨鼠竟在我们脑海中消失了。

    这个故事跟我们的人生非常相似,土拨鼠是我们人生的目标,但总是被猎狗和兔子等龙套角色扰乱视线。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刚开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各项目标也都非常明确,但在实施过程中,不知不觉忘记了最早的出发点。

    每个人都明白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在临时的干扰前面,经常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所以,我们不妨经常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儿去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哪儿去了?

    有一位教授对学生们做了一个测试。教授问:“假如你到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细,一棵粗,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要砍那棵粗的了。”

    “如果细的那棵是红松,粗的那棵是杨树,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们一想,红松比杨树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那假如红松弯弯曲曲,而杨树却很笔直,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们虽然有些疑惑,却依然回答道:“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歪歪扭扭,什么都做不了!”

    这时教授又加条件了,他说:“尽管杨树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样的话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不知道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学生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就更没有价值了!”

    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弯曲得十分厉害,砍起来很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大家索性也不去考虑教授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说:“还是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要砍容易砍的!”

    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们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说些什么呢?”教授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你们怎么就不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一直在换条件,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假如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想要取柴,就砍杨树。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上山砍树!”

    许多人因为出发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上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沿途中发生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繁杂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于不得不停下来,甚至是走上岔路,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

    当我们每走完一段路,不妨停下来,回头看看身后,看看在日落之前能否走回去;或不时地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将往何处去?我要去干什么?这样才不至于绕得太远,迷失自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切事物都在变,但有些事情还是不变的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