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对于肥胖的人和爱美的女人来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是有的人却越减越胖,有的人在减肥的过程中又引发了其他疾病。这些都是减肥不当造成的。
对于很多肥胖的人来说,身上多余的肉就是一个负担,迫切地想将其“除之而后快”。有人认为只要食用吃后不胖的食物,就可以减肥。可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上来讲,世上几乎没有吃后不胖的食物,只是增肥的程度不同罢了。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脂肪、糖、淀粉等会增肥,而含有蛋白质的豆腐则不会增肥,其实,这是人们对减肥存在的一个误区。其实,100克的豆腐所含的热量与50克瘦肉所含的热量相同,如果认为豆腐对减肥有效而大吃特吃,那么其产生的热量在转化为脂肪时一点也不亚于其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人吃进东西后,不管是脂肪还是蛋白质,到最后,都会转化为热量,只要没有完全被消耗掉,剩下来的热量就会积存起来,再以脂肪的形式留在体内,最终导致发胖。一般来说,少吃主食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一些豆制品,对于减肥来说,短期内可能会有效果,可是长期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胖也是一种病,是一种虚性的病,需要补肾,补火力,这样减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乱吃的结果就是适得其反。
是否适合吃补肾药减肥,除了看体重之外,还要量其腰围,腰围严重超标且不是贪吃所致,那么就可以吃补肾益寿丸试试。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容易囤积脂肪的地方就数腰腹部了,而且人体中段肥胖的危险也是最大的,腹部的脂肪是最容易被吸收入血的,进而使血脂增加。
一般一补肾药的热性都很大,像淫羊藿、附子、肉桂等,这些可以补气壮阳,服用后会有上火的感觉,一般表现为口干舌燥,想喝水。这标志着人体代谢在增强,此时就会有热量蒸发和水分散失,因而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去火药吃出肾功能衰竭
曾有一则报道说,去火药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这让很多人引起腹泻,有些人就是借此达到减肥的效果。其实,一个人如果本身就属于肥胖体质,那么,这样减肥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病症。其实减肥的关键在于怎样使体内的脂肪燃烧增快。而要加快脂肪燃烧就需要增加人体的火力,因而不仅不需要去火,反而需要补火。所以,干万不要走进这个误区,不但没达到效果,反而造成相反的效果。
降大火吃药,清小火喝茶
有些人只要一上火就吃药,把药当做救命丸。其实,如果肝火旺盛不严重时,是可以用喝茶来代替的,尤其是在春天。有些茶就对泻春天特殊旺盛的“肝火”有很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人在40~50岁时动脉开始硬化,之后每年血管都会变狭,其幅度一般在1%~2%。可是,生气时,变狭幅度就可能在一分钟内达到100%。所以,有时会出现一些人因生气而猝死的悲剧,这是肝火旺所致。冬天过后,人体内潜藏的火力会在春天得到升发,这时候,肝火最容易萌动,在三四月份最容易发生属于肝阳上亢的脑血管意外。
血管硬化还能从脉上表现出来,是根很紧的弦脉,就像琴弦一样,感觉很有劲,在春天尤为明显。因为,春天是“肝”的季节,在春天,肝的很多特点都会被放大。其实这种脉象并不是真正有力气、表示身体硬朗的脉,真正有力气的脉摸上去并不生硬,反而是很柔和的,这种紧绷的脉大多是血管硬化的表现。
早期的肝火旺高血压没有到阴虚的程度,所以,治疗起来也较容易,清肝火的药就可以。如若选择中药,如当归龙荟丸、脑立清等对因肝火引起的高血压都很有帮助。不过,如果肝火不是很旺,那么,用药就要小心了,否则会适得其反的。
其实,清小火是可以用喝茶来代替的,苦丁茶、枸菊清肝茶,对清小火都很有效,这两种茶也是春天的专属饮料。可是即使是有肝火,所喝的苦丁茶也不能太浓,主要是因为苦丁茶性质苦寒,喝得多或是经常喝都会很伤胃。相较于苦丁茶,枸菊清肝茶就显得平和多了。枸杞和菊花在超市都很容易买到,不过买的时候要分清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花。白菊花性质甘凉,经常喝没事,常坐办公室的人如不爱喝茶或者是害怕喝茶睡不着,那么都可以选择白菊花。黄菊花性质苦,去火效果要比白菊花强,一般是有火时喝,不适宜长期喝。野菊花性质寒,如肝火太旺,眼睛发红或者是长了“针眼”,可把野菊花泡在杯里,然后用其水蒸气熏眼睛,一次熏15分钟,效果不错,不过野菊花不适宜长期当茶喝。
得了风寒感冒的人,怕冷、无汗、流清涕的人不适宜喝凉茶,因为凉茶性质苦寒,会加重感冒。这时,喝姜茶最好,姜可以驱寒气。
有的人总是感觉手脚不温、畏寒怕冷,平时也不敢吃冷的东西,大便不成形,应多吃羊肉、桂圆等温热食物来改善虚寒的体质。此类人也不宜喝凉茶,否则会加重腹痛、腹泻。
“粉面含春”的女孩有肝火
有的女孩的脸总是红红的,而且,在冬天明明很冷,手脚都冰凉时,脸却发热,如同有一股被火抑滞在身体里一样。这种内热外寒的情况其实是肝出现了问题。
有的女孩的脸总是发红发热,而且这种红、热会让人很难受,总感觉一股火在体内窜,却不能宣泄出来。人的脸属于胃经,倘若只有脸红、口臭、能吃、大便干等情况,而没有明显的手脚凉的现象,那么就属于胃火,使用含有石膏的药物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黄连清胃丸。如果脸热、手凉、内热外寒,那么就与胃无关了,这可能就是肝出现了问题,肝气被抑郁住了,所以火散不出来,此时就要吃逍遥丸了。
更年期的女性面部都会出现轰热,其实这与脸上发红发热的机理类似,都是体内激素失去平衡。雌激素是女人的生机,但生机过强就成为“火”,即肝火,而想要去肝火,首先就要从疏肝的角度去散郁。这种情况应该服用一种以逍遥散为基础的汤药,汤药里还含有柴胡和薄荷,这两种药物都有宣散肝经郁热的作用,可以把郁热透散出去。服用这个药后,脸上的发热情形会明显的得到好转。
肝火不及时散出去,郁结起来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脸上可能会出现黄褐斑或蝴蝶斑,中医称为“肝斑”。中年女性脸上长斑,大多都是肝斑。中医在治妇科病时,都讲究“青年责之肾,中年责之肝”,也包括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脸部问题。年轻的女孩内分泌不成熟也不稳定,所以需要补肾,补肾有助于其成熟;中年妇女的症状大都是为情绪所致,肝气不能条达,所以,调肝比补肾要重要许多。
除了用药物适当调肝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按摩几个重要的穴位或者刮痧,也能去肝火,按摩的穴位有腿上的“三阴交”与“太溪”“太冲”。
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就是三阴交,又称“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就是与妇科疾病有很大的关联,在月经前后按摩三阴交就会有很明显的痛感,一直按摩这个穴位,直到疼痛停止,就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在月经前后,“太溪”和“太冲”这两个穴位的电反射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要想改善妇科内分泌,调肝去火,那么,就要经常按摩或刮痧。
十个胖子九个虚
中医认为,肥胖的人通常都少气、多痰、嗜睡,正如人们所说的“十个胖子九个虚”。正是因为肥胖的人体质比较差,内分泌功能混乱,才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古代着名医学专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写道:“脾胃具旺,则能食而肥;脾胃具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乃脾实而邪气盛也。”意思就是说,如果脾胃健壮,人就很能吃,从而变胖;而若脾胃比较虚弱,尽管人吃得不多,但依然会很肥胖;虽然肥胖,但四肢无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体内的邪气无法排出。
在现代生活中,减肥可谓是一个长久的话题。随着进化,人的发胖率也始终在增加,出现这种状况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人体本身所带有的“节俭基因”,二是现代人比古代人的身体更虚。
在远古时期,能吃的东西特别少,一些人很容易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能量积攒起来,以应对繁重的体力谋生,因而最终能很好地活下来,成为了优胜劣汰的幸存者,这被称为“节俭基因”。现在,这种基因依旧携带在人们的染色体中,虽说如今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食物和营养,但基因的节俭能力依然存在,因此也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吃的食物多了,行动方便了,体力节省了,再加上能量节俭,就必定会导致能量过剩蓄积体内,从而转化为脂肪。
中医研究发现,素体阳虚气虚的人一般都肥胖,阳虚气虚的人容易生痰湿,所以,肥胖的人一般多阳虚,气虚,痰湿。阳虚之入交感神经、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和新陈代谢功能相较于正常来说,较为低下,很容易引起肥胖。阳虚之入其胰岛素分泌功能相对来说较为亢进,血糖也偏低,容易饥饿。因为交感神经功能较为亢进,肠的蠕动则偏强,也容易感到饥饿。这些情况都会使他们摄入过量的食物,进而越来越胖。
人之所以发胖,就是因为肾虚,即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往往会引起其他脏腑如脾胃之气的不足,从而导致火力不够,一旦火力不够,就既不能消化营养精微,也不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燃烧。因此说,肥胖通常会发生在孩子时期或中年以后。
一般而言,孩子在七八岁之前就会有婴儿肥,具体表现为:脸上胖嘟嘟,五官被挤得相对比较集中。往往在这时,大人都会认为孩子“没长开”,只要对其进行拔个儿,就会变瘦,五宫也就会像成人的一样。其实,这并不是拔个儿把身体拉长,而是从长个子开始,人体肾阳开始变得充足,一旦火力壮了,便有能力燃烧脂肪,婴儿肥也就随之消耗掉了。
人到40多岁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胖,原因是肾阳逐渐开始衰退。中医认为:“人过四十,阳气自半。”意思就是说,人过了四十岁,火力就会变差,身体里脂肪燃烧的场地也会逐渐缩小,因而必定会有发胖的趋势。若不想发胖,就只能减慢衰老的进程,而减慢衰老,就不能用去火药,只得用性质完全相反的、能上火的补肾药,以此来增加燃烧脂肪的火力。
医学专家还发现,不管是原发的肥胖,还是继发的肥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岛素的内分泌功能有所下降,这类功能的下降往往又会直接导致脂肪的代谢缓慢,从而使脂肪沉积在体内,形成恶性循环。
动用你自身的降压穴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来势汹汹。中医中推拿、按摩和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对降压都有很好的效果。由于推拿和针灸的操作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不太容易,而按摩是最简单且可行的好办法,因此其辅助药物治疗的降压效果是非常好的。
患高血压的人容易生气,生气时血压也会突然升高,这对身体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患高血压的人应尽量少生气。血压高且脾气大的人,可以让亲朋注意一下自己的耳朵,因为血压高的人在生气时,由于血压突然升高,耳后的一条静脉会尤为突出,这叫做“降压沟”,其与血压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会随着血压的突然升高而发生异常。这时就可以用手轻揉那里,直到不怒张为止。买个“三棱针”也可以,但必须要到正规的医疗器械商店购买。“三棱针”比平时用的缝衣针的针头要粗些,有三个棱。当青筋暴露时,就可以用它轻刺,放几滴血即可,这样可以缓解血压,让头脑轻快些,心情也会随之平静,血压自然就会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的脑出血得到有效的控制。
高血压之人常感眩晕头昏,而且来势迅速,这是肝火所致,要泻这种肝火,可以通过耳朵上的另一个穴位使其得到改善。在耳朵上有一个穴位叫“耳尖”,将耳朵竖着折叠一下,就会有一个最高点,这就是“耳尖”。可以用三棱针针刺此穴位放血的方法去火。同是肝火所引起的、在春天最易出现的经眼病、针眼等都可以使用此办法,而且效果很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疗法时,一般都要先揉一下准备放血的部位,让其充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最后用三棱针刺一下,用最快的速度挤出三四滴血即可。
肝经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处,这就是太冲穴。按摩这个穴位,首先手指甲要剪平,因为要掐进去,如果手指甲过长就会将其掐破。如果生气或者是血压高的人,揉此穴位就会感觉到疼,有的甚至会摸到一个结节或是疙瘩。中医认为“痛则不通”,感觉到痛就说明经络不通,这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胆经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在膝盖下外侧旁边有一个突出来的小骨头,然后往下摸,阳陵泉穴就在这个骨头下缘的边上。肝和胆与人的情绪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拨动阳陵泉穴就可以起到服用逍遥丸的作用。
腰腿发酸的高血压要“补着降”
很多人对高血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知道高血压是“肝火旺”引起的,可是却不知道,有时降高血压得补着降。要知道,肝火会灼烧肝肾之阴从而导致阴虚,补着降主要是为了滋水涵木,利用肝肾之阴将亢盛的肝阳平压下去,这也就是所谓的以柔克刚。
人体的筋都是要靠肝精来濡养,《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肝气衰,筋不能动。”也就是说如果肝气血衰败,那么筋就会失去功能。
年纪大,高血压病史长,而且血压也不易控制,那么这就不是单纯的肝火旺了,而是说明肝火过旺已经消耗到了肝肾之阴。此时,高血压患者的头和原来相比不那么涨了,可是会出现新的问题,如头晕、健忘、失眠,在看东西时,眼睛也会越来越模糊,如果看的时间较长眼睛还会干涩。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会有腰腿酸软的感觉,但不是患高血压时脚底踩棉花的感觉。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位为肝火旺了,这时就需要补阴了,即通过补来把血压补下去。
洽疗高血压,最主要的不是看血压有多高,而是要看患高血压的人是属于虚还是实。中医认为,属于虚的人治疗起来更为复杂,主要就是要补着降,将血压慢慢“补”下去。
补着降血压最常用的成药就是杞菊地黄丸,很多汤药会在它的基础上根据症状进行加减。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头发红而且舌苔也少,脾胃不好,经常腹泻,但是没有出现怕冷的情况,那么就可以服用杞菊地黄丸,并在此基础上加点补脾胃的药,如二陈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丸等,这样配合着吃效果会很好。
患高血压者如果出现了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小便颜色淡且尿量大,夜尿多、腰腿酸软,怕冷的感觉较为明显,在穿衣服上总是和一般入差一个季节,而且舌头颜色淡,没有血色,有很明显的衰老倾向。这一类高血压患者适合用金匮肾气丸来补着降。金匮肾气丸对补肾阳很有用,其性质温热,有些人服用时可能出现上火、长点口疮、大便干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可用其他药物辅助一下,如吃点黄连清胃丸抑或是喝苦丁茶都可以。
处在更年期的女性情绪波动会很大,进而影响到血压。这一时期的女性除了头晕头痛,还会心烦,极易发怒,两肋胀痛,而且舌质红,这些症状看似像肝火旺的高血压,但还是要补着降。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女性已被肝火消耗了很多精力,一般情况下不会是单纯的肝火旺,同时也经不起去火药的作用。这时服用“二仙汤”效果可能会很好。二仙汤是用补肾的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再加上补肝的当归、去火的知母、黄柏配成的以补为主的方子,对更年期女性很有帮助。
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或是经常玩电脑的人会经常出现眼睛干涩、头目不清晰的情况,即便不是高血压患者,也很容易阴虚,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的心不静,火大,杂念多,压力大。如果思想压力过大,就会很“伤人”。心太重的人对小事总是斤斤计较,所以就容易上火,上火后就会伤阴,长此以往就成了阴虚。如果没有患高血压,只是出现了眼睛干涩、经常心里着急、腰腿酸软等现象,而且身体也不虚胖,那么就可以用枸杞泡水喝,抑或是喝枸杞茶,服用杞菊地黄丸也能起到补阴的效果。
男人需要舒肝壮阳,切莫补肾壮阳
很多人认为阳痿、早泄与肾虚有关,一些男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就盲目地吃壮阳药。其实阳痿、早泄与肾虚没有太大关联,大部分都是因为心火过旺、湿热而引起的。
大部分男性出现阳痿、早泄不是因为肾虚而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专家认为,心理因素对性功能的影响远远大于药物,要想提高生活质量,单靠药物,吃补肾药是绝对不行的。
有的男人身体健康,满面红光,可还是会出现早泄,服用所谓的壮阳药,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还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其实这并不是由肾虚所致,而是由于心火过旺而引起的。所以,千万不可盲目地补肾壮阳。
专家认为,早泄与日久伤肝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早泄的症结不在肾上,而是在肝上,因此补肾是没有效果的。通过适当的运动和疏肝理气就可以缓解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后自可痊愈。
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隔一天运动一次也行。
在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让人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紧张会伤肝,使阳气很难通达阴茎。此时补肾壮阳是极不科学的,应采用疏肝解郁、助阳通脉法治疗,效果会很好。
性功能障碍还与饮酒过度有关,长期过量饮酒就会伤肝。这时会出现指甲干枯发白,舌质淡、舌苔发白,脉弦细且无力等肝血亏虚的症状。这都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所以还是少喝酒为好。
性:不得不说的养生
性自古以来便被称为是人的三大本能之一。“食、色,性也”。这句话便是说吃饭与性生活都是人的生理本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以性养生的重大意义在于其能协调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平衡得好,衰老便可延缓,寿命也会相应地延长。研究证实,性生活和谐者寿命都偏长,而性生活不协调者一般少有长寿者,这足可见以性养生的重要性。
有规律的性生活相当于做健康运动,增加了细胞的氧气量,也改善了体内各脏器与组织的功能。男性在性生活期间可分泌对身体有益的激素,射精的过程也会使沉积于体内的前列腺激素排出。有规律的性生活还可减少心脏病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与肺活量。而性行为也是减轻压力、保护头脑年轻的重要途径,适当的性生活有助于减缓大脑的老化,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减缓记忆力减退的速度。适量的性行为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均衡新陈代谢,令皮肤光洁细嫩,减少皮肤病的发病率。
性生活和谐者总是会比常人更能感觉到生活中的幸福。男人在性行为方面表现较好,会极大地提升其自信,并感觉到全身充满力量。女性朋友也会通过在性爱过程中分泌较多的雌性激素,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并通过性过程中的快感延续本身的美丽。
《内经》中曾提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精,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矣。”意思是说将酒当成水喝,将放纵自己作为常事,并经常趁酒醉行房事,会使身体的阴精耗尽;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驾驭心神,只求一时的快乐,病患便会从过度的纵欲中乘虚而入,所以人未过五十便开始衰老了。
过分放纵性欲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过度的性生活不仅会使人体力下降,经常感觉到疲惫,而且还会让人无法集中精力,以致对工作及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纵欲过度的最大后遗症便是会引起各种疼痛。性生活过于频繁会使夫妻胃部疼痛的几率增加,时间一长便会引起胃部不适,甚至造成胃炎等症状。性生活过多或过于用力,会造成伤肾、损骨,使腰部肌肉产生劳损,并最终行成难以言表的腰痛。过度的性行为会使大脑皮层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致使大脑功能受损,并最终形成头痛。性生活过度的男性经常在射精过程中产生疼痛感。从中医角度上来看,这是由房事劳累过度、耗伤肾精、湿热下注、精道淤阴、络脉不能、气血不行等原因引起的。在纵欲过度之后,全身肌肉都会因过分运动而过度劳损,并在次日表现为肌肉酸痛。
如果在患有重病的情况之下纵欲过度更有可能导致死亡。因为性生活时动用的是肾气,而在患病后期,人体的肾部往往都非常虚弱,中医也有“久病及肾”的说法。患有重病时行房事就是在动用并不充裕的肾气,身体的肾气被过度地使用,便会使人体精力提前耗尽。
所以适当的性生活对于成年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度的纵欲却会使人提前走向衰老,有节制地过性生活才是正确的做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