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题目,你会问为什么这么分类?这主要是因为感冒类型决定于环境状况。
什么是“寒包火”?它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表寒里热感冒中的一种。那么到底是哪一种?下面来分析一下。
冬日天冷,但是城市人的办公室或者家中都有暖气,这样非常容易使冷空气顺着出汗后张开的毛孔侵入人体内,容易形成感冒,此乃“寒冷”所致。
城市里的人工作繁忙、业务繁多,饮食方面常常身不由己,辛辣、饮食不规律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每天体内都会积累过多的热量。这些热量,有些是燥热,也就是火气;有些是脂肪。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停留在人体内久不排出,形成积热,这就是“火”。
天气凉了,但是城市里的气温却相对比较高,人们就会对冷空气掉以轻心,从而贪图凉爽,吃、穿仍与寒、凉有关。殊不知,天气越冷,人体内的内热就会越重,贪图凉爽的生活状态非常容易造成人体阳气外泄,抵抗力下降,进而难以抵抗感冒。再加上人体内因以上行为而出现的积热从内部侵害人体,影响人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作,扰乱人体的内在平衡,以致患上了表寒里热感冒,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寒包火”。
城里人既然无法避免“寒包火”感冒的侵扰,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来看一下“寒包火”感冒的症状:恶寒、发热、高热、头痛、咽部干痛、咳嗽少痰等。从这些症状可以看出“寒包火”是典型的内热蕴于肺胃而外寒束表。所以,清热去火工作是一切治疗的重中之重。
专家指出,治疗此类感冒需要内外兼顾,表里同治,在散寒解表的同时一定要做足清热解毒、去肺火的工作。在服用入肺经、去肺火的食物,如梨汁、鲜苇根汁等以外,选用一些适宜的感冒药也非常重要,如感冒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不要选用风寒型感冒药,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颗粒等;不要选用风热型感冒药,如银翘解毒丸、清开灵口服液等,否则很可能不仅治不好感冒,反而会使“寒包火”感冒加重。
除此之外,平日注意清肺火也非常重要。及时适量增减衣服;换装不要太频繁,防止一冷一热情况的出现;饮食有规律,少食用,油腻、辛辣、黏滞的食物;及时排便,防止体内毒火的产生;放松身心,适当运动。
知己知彼好养生,处在城市、内热多发的人群平时一定要记得积极运用各种手段清理肺部火气。
泻肚等于清肺火
中医指出,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大肠经的邪气极易进入肺经,肺经的邪气极易表现在大肠经。所以,清肺火可以选择“泻肚”的方式,而“泻肚”很多时候是在清理肺部的火气。
有人会问肺部与大肠离得那么远,怎么就有紧密的联系呢?其实,身体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并不与距离的远近相关。肺部在人体中负责运化空气,大肠经在人体中负责传给食物。肺经由胃中脘的中焦,向下与大肠进行联络,大肠回复信息后沿着胃部的上口,穿过膈肌最终又到达肺。肺与大肠之间的联络还包括肺系的气管,喉部横出腋下的中府穴和云门穴,寸口的经渠穴和太渊穴。其他支脉之间的联系由列缺穴向食指内侧延伸,最终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神奇的人体经络息息相关,使肺部与大肠经相互表里。
肺经在人体十二经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主气,居高临下,节制全身的气,而起传导功能的大肠必须接受肺气和肺中的水液,才可完成自身的功能。假若肺部或者大肠其中一方受到疾病的侵袭,都可导致太阴肺经气的流通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各种病变。
胚胎发育学也指出肠道表面活性物质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相同的抗微生物、抗炎、调整吞噬和润滑功能等特征,而且肠道表面这些具有免疫效应的活性物质在肠道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活性物中是最早产生并发挥重要作用的。
当人们发现自己泻肚时,都会以为身体有了病症,于是就会服用止泻的药物。殊不知盲目地服用止泻药很可能犯了大错误——制止了身体必要的自我调节,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病症。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指出:“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当人体产生疾病的时候,身体中相互联系的器官马上能感受到,就会立即调动免疫系统与疾病对抗。大肠之气闭塞不通,于是上逆表现为咳嗽、气喘等肺部病症。也就是说大肠气机“想方设法”畅通其实对于肺部疾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而通过泻肚来清肺火就是一个经常发生的人体自我运行、调节情况。
一旦有外邪侵入大肠经,人就容易出现咳嗽、感冒、上火等症状,咽喉肿痛、牙齿肿痛、痤疮、腹泻、便秘等都是非常明显的病症。肺与大肠虽然相距甚远,但是在经络上却是表里相对。联系到“泻肚”与“肺火”的关系,就是泻肚等于清肺火。
人体气机与水谷运转的关系非常神奇,由内而知外,由外而知内,当你发生泻肚情况的时候,不要心急,这很可能是身体在清肺火。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养生并不是吃得很多,也不是穿得很暖,小孩子也是如此。专家指出。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就是说不能让小儿吃得过饱、穿得过暖,这样才能健康平安。
一个人怎样才会安心、健康?很简单,就是让他处于最舒适的环境中,如吃得开心、穿得舒服。这对于成人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小儿不能言语,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自己增减所需,只能任由家长代劳。但是许多家长却并不懂得怎样照顾孩子,往往还做出一些错误判断。例如,孩子哭了,家长通常都会认为孩子饿了、渴了或者冷了。其实,这完全是大人在以自己的思维来理解小儿的意思。事实上,照顾孩子非常简单,那就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然而,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顾,怎么舍得让孩子挨饿、受冻呢?其实,“三分饥与寒”并不是说让孩子忍饥挨饿、受冻吹风。而是说不要吃得太多、太好,也不要穿得太厚,盖得太暖和。
小孩是纯阳之体,非常有火力。而如果你给他吃得太多,尤其是甜食的话,那么孩子身体内就会储存很多的热量。如此一来,甚至到了深夜入眠温度下降,需要通过被褥等外界物品来取暖的时候,孩子体内的食物还没有消化完,正在不断散发热量。这样孩子不仅有自身的温暖、食物所提供的热量,还有被褥带来的温度,当然会深受“煎”熬。
同样的道理,孩子也不能穿得太暖。家长通常都会发现孩子总是乱扯衣服、被子等。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孩子在调皮,而是他感到太热了。
大人和小孩的体质不同,对外界的感知也不同,所以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需要并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此时,你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孩子“三分饥与寒”就可以了。比如,饮食要适量,不偏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和增减衣服遮盖;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无风的地方就不需要戴帽子等。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只要孩子稍有不舒服就会想尽办法给孩子提供帮助。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哭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吃奶,或者给他所喜欢的食物。不仅如此,还会给孩子“山珍海味”,恨不得将世界上所有的美味都给自己的小宝贝品尝;当看到孩子总是乱踢被子、乱扯衣服,家长就会立马上前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且还要再给孩子盖上一层,或者再穿上一层,生怕孩子受到风寒的侵袭。殊不知,这样其实更容易让孩子受到疾病的侵袭,极易上火。
孩子的肠胃功能非常虚弱,如果给孩子吃了太多的食物,孩子将难以及时消化,肠胃等内脏也会受到不必要的负担,时间久了,孩子的抵抗能力就会下降。抵抗能力降低后,孩子就会经常生病。不仅如此,孩子的肠胃功能受到伤害后,仅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一项就能使孩子无法正常地吸收营养,很快,食物就会在孩子体内积成滞热,进一步影响孩子的健康。
过多的遮盖会让孩子产生燥热,他会用力撕扯衣服,踢踹被子,而当衣服、被子脱落后,寒气必然会亲近孩子,此时孩子身上的毛孔正张开排汗,寒气很容易侵入孩子肌肤,自然就容易感冒了。如果家长给孩子穿盖得过暖,孩子的自行散热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肺胃蕴热的体质,这种体质非常容易生病。
所以,想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始终保持肺部不上火,然后进一步做到其他方面的健康。
及时排便清火气
排便是一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这个问题,总是不急就忍着,急了才排便。殊不知,这时候身体已经中毒,有了火气。
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忙,很多人将排便的事情放在众多事情的后面,却不知排便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大小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就容易引起便秘问题,这样一来粪便就难以排出体外,长此以往,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质就只能留在人体内,被人体吸收,进而侵害其他脏腑,上火是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表征。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肠道的渣滓、浊物若不及时排出体外,那么就无法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会危及生命。
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曾言:“无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粪便长时间不排出体外,就会导致人体浊气上升,扰乱人体的健康,严重的会造成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从而诱发各种疾病。人体本身在进行新陈代谢的时候就会不间断地产生毒素,若不及时清除,毒素就会越积越多,人们就会慢性中毒,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上火和衰老。
当有排便的欲望而不排便时,粪便除了被积累吸收,从而危害健康外,还会使腹内压力增大,导致痔静脉充血、血压上升,不仅引起毒气逆行,还会引发痔疮、肛瘘等疾病,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患上便秘后,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就会干扰大脑,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问题,危害人们健康和生活。
排便若不干净、彻底,那么剩余的粪便不仅会引起毒素积累,还会变得干燥、硬结,等再需要排便的时候,它们早已干硬,难以排出体外。如果用力不当,很容易将肛门、痔疮撕裂,引发更多影响排便的病患,从而造就毒素积累上火的绝佳温床。
所以,不管多忙都应该及时排便,它是毒火的一种重要来源。
排便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排出废物、毒素的主要方式。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清火气的方法:
第一,大便要有规律,晚上睡觉之前或者早晨起床之后,都应该上厕所,不管是否有排便的欲望。此方法不仅可以使人慢慢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而且在此过程中,人体至少可以排出一些毒物和毒气,是一种不错的排毒清火方法。
第二,有排便欲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排便。专家指出,如果强忍或者强撑都是对人体元气的损伤,还会引起痔疮、便秘等问题。
第三,排便有节奏,要认真、耐心,三心二意的排便方式非常容易导致排便不干净。
第四,每天至少排便一次,大便排得越及时、越干净,毒素也就越早离开体内,由于肠道问题而引起肺部火气的问题就基本被杜绝了。
第五,每天多运动、多喝水、多休息,多食用清热润燥粗纤维食物,少食用煎炸辛辣等食物。此方法不仅可以促使粪便排清,而且也可以非常好地利用其他方式排毒降火。
第六,良好的心态也是排便、排毒、降火的好方法。
忙碌的生活,干燥的空气,污浊的环境,本身就已经非常容易促使人体“上火”,若不及时排便,这些污浊的外部物质就会侵入人体内部,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形成内外夹击,所以还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从内到外解决毒火问题。
手指放血去肺火
“放血”,听上去令人心生恐惧,其实只要科学使用,它就是一种治病救命的良方。放血刺络治病这种方法在我国很早就有记载。《黄帝内经》有言日:“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扁鹊曾使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的尸厥,华佗也曾用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刺络放血被正式列为中医大法。
放血是中医治疗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手段,它源于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日常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在患部砭刺可以治病,于是就将这种方式保留下来。但是使用的工具是一种叫做“砭石”的锋利工具,现在已经发展为金属针,也有了专门的“放血”冶病工具,名为“锋针”。
放血治病的方法被命名为“刺络法”,它根据人体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进行,并辅以提、捏、推、按等动作配合治疗,以达到疏通经脉、去淤生新、调气理血等目的,起到镇静化淤、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是药三分毒,这已经为大多数现代人所认知,于是许多人上火时都希望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方式治疗,尤其是孕妇。那么当肺部上火的时候,该怎样使用刺络放血方法治疗呢?
一般情况下,当身体出现扁桃体发炎、扁桃体化脓、嗓子肿痛、急性咽炎等典型的肺部上火的症状。可以采用针对肺部火气的刺络放血治疗方法。此方法主要涉及以下两个穴位。
第一个,少商穴。它位于拇指的桡侧指甲角旁边,是肺经的井穴,也就是肺经起源的穴位。刺激它可以直接清除肺火。
第二个,商阳穴。它位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边,刺激它可通过大肠将肺经上的火气以排便的方式清除。
刺激这两个穴位放血不仅可以快速治疗肺部火气,而且对于由肺部上火所引起的感冒、咽喉疼等病痛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刺络放血方法清除肺火养生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针具一般是不锈钢的三棱针,它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小心不必要的刺伤等。在通过手指放血去肺火时一般选用细针,采用点刺的方法。也就是用细三棱针对准放血的穴位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再迅速拔出,以达到放出少量血性或者黏液、清除肺部火气的目的。
第二,在刺络放血之前要先对针具进行必要的消毒,如煮沸消毒等,而对放血的部分和操作者的双手等也都应该进行必要的消毒。
第三,放血疗法一般要隔天进行,一周两次为宜,一般放血量为2~5滴。
第四,通过手指放血清除肺火治疗并不适合所有人,身体比较虚弱、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晕血、过饥过饱、过度疲劳等患者都不适合此种方法。
手指放血清肺火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非常适用于家庭养生者使用,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收效良好,毫无毒副作用。
上班族要注意滋肺养胃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忙,上班一族更是如此。无奈生活艰辛,上班族只能忙忙碌碌,早出晚归,以至于胃肠肺疾病多有发作。
急于上班或者忙于加班的上班族常常都在随便应付自己的一日三餐,例如随便吃点东西或者劳累一天回到家后疯狂补食前两顿的餐食等。这样的饮食方式正在慢慢侵害上班族的胃肠肺,而且外面的餐食大多都是煎炸辛成的,非常容易引起“上火”。
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胃的加工、消化后变成能与胃酸混合的食糜;食糜再经过小肠中胆汁、胰液、肠液等的加工,将无法被人体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可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接着通过肠壁和血液循环,最终将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以维持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能量等。以上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需要定量的所需物质,超过或者少于这个限度,人体五脏六腑就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久而久之则会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工作。胃肠蠕动困难,胃胀导致心脏活动受到干扰,非常容易出现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心脏病等病症。而过多食用煎炸辛辣食品容易导致与肠道相表里的肺部出现上火情况。
所以,上班一族急需要注意滋肺养胃的问题。下面为大家指出一些清火小常识:
第一,早餐不适宜吃太多油条、熏肉等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等容易上火、不易消化的食物。应该选择一些低脂肪、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
第二,午餐一定要吃。午餐是一个人一天中补充营养和能量的关键一餐,适宜吃一些含有优质高蛋白的食物,如肉类、禽蛋和豆制品等。
第三,晚餐切忌暴饮暴食,应该选用一些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食物,避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产生火气。
上班族一般都非常忙碌,这样在计划养生餐饮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是只要你细心、用心,一切都将会变得非常美妙。这里为大家奉献几道滋肺养胃食谱:
第一道,冰糖银耳雪梨羹。用料:银耳、梨、冰糖。每天上班前,可以先用凉水将银耳泡上,经过凉水泡发的银耳效果更好。晚上下班后将泡发的银耳放进锅里炖,等其六分熟的时候,将梨(带皮)切块放入锅中一起炖,稍后加入冰糖。若晚上不食用,第二天起床也是不错的早餐。此羹能有效对抗秋天的干燥空气,对秋日里上火、口燥等肺部受伤问题有奇效。
第二道,甘蔗粥。用料:新鲜甘蔗,粳米。将新鲜的甘蔗榨汁,取适量粳米,加入适量水煲煮即可。此粥可以清热润燥、滋阴养肺,对抗上火、肺燥、咳嗽等有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道,牛肉南瓜生姜粥。用料:牛肉、南瓜、生姜。取南瓜,洗净、去皮瓤、切块,备用。将牛肉洗净,切块,放置沸水中稍滚片刻,拿出洗净,然后放进炖盅中,加冷开水炖至七分熟,将南瓜放入,再加适量清水煲半小时,加入适量食用盐即可。此粥虽然耗时比较久,但是在炖制时,上班一族可有大量休息时间。重要的是此粥对润肺益气、治咳止喘、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显着的效果。
生活虽忙碌,但上火后的生活将会更加“忙碌”,所以不管何时都应该注意滋肺养胃,防止上火。假如上班真的太忙,无法烹制上述食谱,那么就多食用梨、荸荠、麦冬、莲藕、甘蔗等食物,它们都是入肺经,清肺火的良品,可以有效缓解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心烦意乱等症状。
上床萝卜下床姜,绿豆鸡蛋黄汤
养生从生活做起,清肺火也从生活做起,食疗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简单、家常的食疗妙招更是为专家和人们所推崇。
现代社会中,人们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多余的食物在身体内由宝贝变成各式各样的毒素,侵害人体的五脏六腑,从而化成人们不喜欢的“火”气,尤其是与肠道联系紧密的肺部火气。为了减少这些毒火,很多人“少吃”,以保持肠道的轻松、清爽。专家指出除此之外,还有一道小妙方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清火养生的大工程。那就是——上床萝卜下床姜,绿豆鸡蛋黄汤。
这些材料看似简单,但对于清肺火养生却有着神奇的效果。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萝卜”“姜”“绿豆”和“鸡蛋黄”的作用。
萝卜,这里讲的是白萝卜、水萝卜,其味甘、辛,性微寒凉,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脏等作用。切不要误解为胡萝卜(红萝卜、黄萝卜、金笋),因为胡萝卜不具有消食的效用。萝卜在中药中被叫做“菜菔子”,用于治疗食物积滞,古时候还是皇室保健的必备品。
姜,味辛,性微温,有温中、散寒、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若作为药用,以老姜最佳。
绿豆,味甘,性凉,有利尿下气、止咳消燥、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本草求真》中指出它极善,有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资脾胃等功效,对于因毒邪内炽而引起的毒扰有奇效。
鸡蛋黄,性甘、平,有滋阴、泻火、润燥、养血熄风等功效。
什么是“上床萝卜下床姜、绿豆鸡蛋黄汤”?食用它来清肺火养生还有什么小讲究呢?
“上床萝卜下床姜”的意思是说睡觉之前多吃些萝卜,起床之后要多吃些姜。因为睡前吃萝卜可以保持胃肠的通畅,以免带着一肚子的积滞入睡,也就是避免人们常说的“上火”。而吃姜是为了散寒,起床后人们都要接触外界环境,这样极易受到寒气和湿气的侵蚀,食用姜就可以给身体穿上一个贴身铠甲,彻底打击由湿、寒、燥等邪气带来的毒气,防止身体上火。
“绿豆鸡蛋黄汤”的做法是将绿豆加水煮到“刚刚开花”的程度,然后用这样的沸水来冲鸡蛋黄。青绿的汤冲出来的家常汤品可以治疗上火的病痛。如果饮用者没有糖尿病,那么还可以加入适量冰糖,效果会更好。服用此汤,每天两次,能够达到极佳的去火功效。尤其对于由于冬季屋内刚开始采用保暖措施,室温升高或者春天到来而引起的火气,如口干、唇舌干燥等有奇效。
此方虽好,但是许多人却可能有顾虑,比如萝卜太难入口,鸡蛋黄胆固醇太高等。其实这种问题完全不必担心。
如果不喜欢吃萝卜,可以尝试用鸡、鸭汤品煨煮,这样就可以遮盖萝卜本身散发出来的荤气,也有助于萝卜本身效用的发挥。
专家指出鸡蛋黄并不等于胆固醇,一天内不管以何种方式食用鸡蛋,只要不超过4枚,就不会对胆固醇造成太大的影响。
所以,清肺火者可以放心食用“上床萝卜下床姜,绿豆鸡蛋黄汤”,快乐养生。
滋阴润肺,治好顽固性便秘
一提到便秘,一般人都会觉得是上火了。于是,每天尽量吃寒凉之食,坚决杜绝滋补的食物。然而,效果不仅不明显,有时候还会出现副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没有抓住自己患上便秘的根源。其实,滋养也可治好顽固性便秘,例如滋阴润肺。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将便秘与上火联系在一起。的确,“便秘”与“上火”关系密切,但却不能与“上火”完全等同。有些便秘,或许是因为患者去火不当。
很多人在为便秘而去火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苦瓜、凉茶、泄叶等寒凉食物,甚至连医生也会开出许多性寒凉的药物,如“三黄汤”“黄连上清片”等。殊不知,这可能使身体“冷”得大便更难解。
服用了太多的寒凉药物、食物后,体内阴气就会上升,而阴气久积后就会使下焦阴虚,从而生火。阴虚之火会将体内的水分蒸干,不利于大便排出。与此同时,干燥的大便会缩小,人体就难以感受到排便的欲望。待其积少成多,人体有了排便欲望的时候,它们早已变成了干结的状态,这更加重了排便的难度。阴虚之火旺盛还会将人体内的津液蒸干,津液乃人体的生命之水,它不同于水,是真正使人体得到滋润、解渴的液体。津液的减少在使大便更加干燥的同时,还会导致人体内肠道环境干燥,这时,肠道为了正常运作就会吸收大便中的水分,而大便中的水分是有毒的,于是人体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大便将更加难解,顽固性便秘将更加难治。
很多顽固性便秘的患者本身就气血亏虚,自然没有能量提供大便排出所需的推动力,因而即使大便并不干燥也只能待在身体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便秘。
当顽固性便秘是由阴火导致之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扑灭阴火。那么该怎样“扑”灭呢?答案是:滋阴。中医指出,在滋阴壮阳、滋养津液的时候,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附桂地黄丸”“增液汤”等药物,它们滋阴清虚热、健脾固肾精、祛除体内邪水、泻阴中伏火、帮助身体运化利水,可以很好地为肠道打造排便的良好环境。
做好滋阴的同时,患者还应该多食用入肺经、清肺火的食物、药物,例如梨、甘蔗、柿子、萝卜、柑橘、银耳等食物和“五仁汤”等药物。肺经与大肠相表里,息息相关。只有润肺,顽固性便秘者所摄入的水分、膳食纤维、润肠食物才会为人体所吸收,才能起到运送大便、滋润肠道环境等作用。
当患上顽固性便秘的时候,不要随便服用性寒凉的食物、药物,而应该看看身体是否起了阴虚之火,是否应该采用滋阴润肺的措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